讓文藝之光照亮新時代

來源:瑞文範文網 4.86K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今年3月4日,xxxx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聯組會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並提出“四個堅持”的明確要求,爲推動文藝繁榮興盛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

讓文藝之光照亮新時代

與時代同步伐,寫時代之壯美,歌時代之華章

xxxx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記錄時代風貌、引領時代風氣、弘揚時代精神是文藝的重要功能。翻開中華文明史,歷史上每一次社會進步,都必然伴隨和催生着文化藝術的繁榮昌盛。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魏晉時期的建安風骨,異彩紛呈的唐詩宋詞,一幅幅精妙絕倫的文化圖譜無不印證文藝與時代息息相關、命運與共。進入新時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加需要激勵人們鬥志的偉大作品;砥礪奮進的偉大時代,更加需要呼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的文藝家。自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延安文藝座談會以來,陝西文學藝術家羣體就保持着強烈的時代敏銳性,洞察時代本質,把握時代走向,看到大江大河的奔流向前。正源於此,才創作出《創業史》《保衛延安》《風雪之夜》《人生》《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主角》等一批經典作品,唱響了時代的奮進凱歌。

新時代賦予文藝工作者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陝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藝工作,先後制定印發《中共陝西省委關於堅定文化自信的意見》《關於加強新時代陝西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以及正醞釀出臺《關於促進陝西文藝創作繁榮興盛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激勵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主動擁抱時代,與時代同向而行、同頻共振。聚焦黃帝陵、兵馬俑、延安寶塔、秦嶺、華山等中華文明、中國革命、中華地理的精神標識和自然標識,提升文藝原創力,提高創新轉化力,深入挖掘和闡發其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以豐富多樣的文藝形式進行重塑提煉,使這些文化符號和標識靈動起來、鮮活起來,煥發時代風采;聚焦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正確把握時代和文藝的關係,引導文藝工作者爲時代畫像、爲時代高歌,講好陝西發展變遷的歷史故事,講好文明互鑑的絲路故事,講好三秦百姓的奮鬥故事,進一步唱響闊步新時代、禮讚新時代的華美樂章。

以人民爲中心,汲人民之滋養,書人民之精彩

xxxx強調,“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文藝爲什麼人的問題是文藝工作的根本問題。只有站穩人民立場、厚植人民情懷,真正紮根人民,把文字寫進人民心坎裏,把工筆畫在廣袤大地上,才能與“劇中人”心手相印、才能與“劇作者”靈犀相通。陝西文藝界始終堅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爲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躬耕現實,描寫人民生活,從人民中汲取精神滋養。從20世紀50年代起,我省文藝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已相沿成習,柳青、杜鵬程、王汶石、李若冰、胡採、趙望雲、石魯、劉文西、路遙、陳忠實、趙季平、賈平凹等一大批文藝家,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傳統,創作出一批歌頌人民的優秀作品,也因此孕育出“文學陝軍”、“西部影視”、“陝西戲劇”、“長安畫派”、“黃土畫派”等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爲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作出積極貢獻。

新時代文藝工作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深入生活、紮根人民,這是恆久不變的創作原則。要繼承陝西文藝的優良傳統,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使文藝作品始終保持羣衆立場和生活溫度。精心組織“到人民中去”、“文藝進萬家”等系列活動,從人民的多彩生活中捕捉靈感、獲取素材、吸收養分。深入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健全常下基層、常在基層長效機制,推動文藝工作者走出“小自我”、走進“大時代”。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引導文藝工作者深入一線學習交流,深入羣衆生活實際,表達人民的喜怒哀樂,呈現人民的生活畫卷,書寫人民的精神風貌。

精品奉獻人民,解現實之問題,蘊中國之精神

xxxx強調,“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文藝作品只有傾聽時代聲音,解答現實問題,彰顯中國精神,才能稱得上精品力作。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是打造文藝精品的底蘊和根基。當前,隨着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隨着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人們期待更高質量、更爲豐富的文化供給,文藝作品需要更好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這些年,陝西推出的電影《周恩來回延安》《音樂家》、話劇《平凡的世界》《柳青》《麻醉師》、電視劇《聶榮臻》《黃土高天》《歲歲年年柿柿紅》《密查》《大秦帝國》、歌曲《絲路放歌》及圖書《山本》等一大批精品力作,無一例外都傳承着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

進入新時代,必須扛起責任,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爲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把弘揚中國精神作爲核心靈魂,推出更多砥礪人心、提振精神、觸及心靈的作品。進一步加強未來三年文藝精品梳理規劃,聚焦短板和差距,建立有利於出精品的體制機制、政策環境。設立文藝創作題材庫、原創影視題材數據庫,用項目化、系統化方式推進精品創作生產。堅持策劃一批、打磨一批、生產一批、儲備一批,緊緊圍繞“三大攻堅戰”、“三個經濟”、鄉村振興、城市發展等主題,推動文藝作品貼近實際、燭照現實。力爭每年推出2~3部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的文學作品和影視劇目,使文藝作品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書寫中國風骨、弘揚中國精神、彰顯中國力量。

明德引領風尚,立高遠之理想,養家國之情懷

xxxx強調,“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縱觀古今中外,大凡文藝名家,除了擁有深厚的藝術造詣、高超的藝術才華外,更具有崇高的價值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家國情懷。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代代陝西文藝家始終秉持“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將個人的藝術追求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遠離浮躁、不求名利、嘔心瀝血,以實際行動肩負起爲民族塑心鑄魂的文化使命。柳青爲寫作《創業史》,辭去長安縣委副書記的職務,到皇甫村一住就是20xx年。路遙憑藉“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高貴品質,用《平凡的世界》激勵鼓舞着千萬青年不懈奮鬥、不負韶華。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變遷,文藝工作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始終不能變。特別是在當前思想文化相互激盪、價值觀念多元多樣的時代背景下,廣大文藝工作者更應該明大德、立大德,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激濁揚清、正本清源,用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引領社會風尚。要積極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以大師爲範、向經典看齊,樹家國情懷、弘藝術理想,以德養文、以德培藝,守正創新、攀登高峯,以傳世之心鍛造傳世之作。堅持深化馬克思主義文藝觀教育,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引導文藝工作者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樹立良好形象。大力實施“雙百計劃”、“六個一批”等人才培養項目,發揮文藝名家名師“傳幫帶”引領作用,培育造就更多德藝雙馨的文藝人才,引時代風氣之先,促社會發展進步。

xxxx曾多次飽含深情地說:“陝西是根,延安是魂。”根之所繫、魂之所牽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陝西作爲文化大省、文藝重地,將始終遵照xxxx來陝視察重要講話中關於“紮實加強文化建設”的要求,積極發掘和利用文化資源,推動文藝創作生產繁榮發展,努力在新時代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爲,更好地用文藝力量溯源尋根、凝心鑄魂、引領風尚、鼓舞人民,不斷激勵三秦兒女追夢新時代、奮鬥新徵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