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本科會計學開題報告模版

來源:瑞文範文網 7.06K

1.本課題的目的及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大學本科會計學開題報告模版

目的及意義:

資產減值損失是指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經過對資產的測試,判斷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的其賬面價值而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準備所確認的相應損失。資產減值會計的實施進一步增強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謹慎性。然而,資產減值會計的理論起點是“決策有用觀”,其目的在於向現實的和潛在的投資者提供未來現金流入或流出等決策相關的信息,而不在於向所有者報告受託責任,顯然,資產減值會計更注重信息的相關性,從而影響信息的可靠性。企業所有的資產在發生減值時,原則上對所發生的減值損失及時加以確認和計量。但是,資產特性不同,其減值會計處理也有所差別,因而所適用的具體準則也不盡相同。由於資產減值計提標準存在多重性,企業出於不同的目的和動機,在對資產減值進行確認時會選擇利於本企業的準則和會計處理方法,大大降低了會計信息質量,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可比性等。另外,雖然新準則規定禁止長期資產減值損失轉回,仍不能完全避免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進行利潤操縱的問題。

資產作爲企業經營中的一個重要要素,對其會計處理加以規範有助於推動整個會計工作的進行。規範資產減值損失會計處理方法和完善相關會計信息披露,利於在保證資產減值會計信息相關性的同時增強資產減值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爲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財務預算、財務覈算及財務分析,制定經營或投資決策提供更加可靠有效的依據。除此之外,資產減值會計信息質量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會計信息失真方面,加強對資產減值會計進行規範,也有助於增強企業責任和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

本文從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發,通過調查分析企業在計提的過程選擇利於本企業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的動機和目的,以及對會計信息一致性、可靠性、可比性等影響,從而降低了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在此基礎上分析準則規定中關於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計量與披露,企業責任和會計人員的素質多方面存在的問題或不足,探討以規範會計政策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從而最終促進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加強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1936年,美國會計學會執行委員會在《影響公司報告的會計原則初探》中提出了可回收金額的概念,這是資產減值會計理論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在20世紀80-90年代,所有涉及長期資產的國際會計準則已對資產減值作了規定。XX年3月iasb發佈了有關改進現有國際會計準則的一份徵求意見稿,提出了對ias36中關於資產減值內部指標和使用價值確定做幾項主要變動的建議。此後,各國在其會計準則中對關於資產減值損失的規定又作了一系列更變。

我國資產減值會計的起步比較晚。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尚處於計劃經濟時代,政府對存貨、固定資產等生產物資進行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物價,企業完全由國家掌控,並不計較盈餘虧損。因此,根本不需要考慮資產是否減值的問題。所以在1992年第三次會計改革前,在會計法、會計制度中都沒有提到資產減值準備這一概念。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政府逐漸把企業推向市場,使之成爲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實體。經濟體制的變革和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使企業的存貨、投資、固定資產等頻繁地發生減值現象,客觀上也要求企業對這種潛在的減值進行確認。1992年。不管是財政部首先頒佈的《企業財務通則》,還是隨後陸續開始實施的《股份制試點企業會計制度》以及《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都要求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隨着證券市場的逐步完善以及會計改革的進一步深入,1998年1月財政部頒發了《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一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要求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和在境內發行外資股公司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終了時計提四項減值準備,即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和長期投資跌價準備。XX年l2月29 日在我國頒佈了統一的《企業會計制度》中明確提出“資產減值”概念,並在原來對四項資產計提減值的基礎上,將資產減值計提範圍擴大到應收賬款、存貨、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委託貸款、在建工程八項資產。並把資產減值明細表納入報表體系,作爲資產負債表的第一附表。這一制度在當時的環境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XX年2月5日,財政部正式頒佈了《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這一準則比較具體地規範了資產減值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增強了實務中的可操作性。這一準則也充分考慮了中國的實際情況並體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協調和趨同,是我國會計改革和會計準則建設中的一項重大成果,標誌着我國資產減值會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完善我國的會計準則體系,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等方面將起着十分積極的作用。至此,我國資產減值會計的執行從自願性到強制性,減值的範圍從單一項目到八項減值制度的完善,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了不斷的強化,增強了會計信息的穩健性。

我國財政部頒佈的新準則在與國際會計準則高度趨同的同時在資產減值準則、企業合併準則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差異。我國在推進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中應注意強化證券市場監督;正確看待差異;提高會計人員的從業素質。資產減值的不斷規範也使得會計信息質量進一步可靠、謹慎。但是,資產減值會計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使得資產減值會計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一些負面影響,需要繼續研究和發展。

2.本課題的任務、重點內容、實現途徑

任務:

認真學習掌握我國關於資產減值損失的企業會計準則,然後在進行調查的基礎上,瞭解分析企業選擇不同資產減值損失會計準則和會計處理方法的目的和動機及其對會計信息質靠性、可比性的影響。探討以規範會計政策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從而最終促進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加強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具體任務如下:

1、蒐集畢業論文文獻資料。根據論文資料撰寫不少於XX字論文綜述,文獻綜述中須引用的中外文資料不少於12篇。

2、撰寫畢業論文大綱和詳細提綱。論文提綱應分爲幾個部分或幾個層次。寫明論文的中心、重點、主要觀點、結論等。

3、撰寫開題報告,並及時交由指導教師審定開題報告。

4、撰寫論文,反覆修改。寫作過程中要繼續蒐集、補充資料,寫作要層次分明,條理清楚,觀點明確,論證有理有據,具有說服能力。文章的文字要簡潔、通順、流暢、無錯別字。凡引用文字、數據註明出處,以期達到學校要求的規範論文格式及內容要求。正文一般不少於1.2萬字。

5、按要求進行外文譯文翻譯

6、根據論文的內容寫一份300字左右的中文論文內容提要,並將其翻爲英文譯文,作爲英文摘要。

7、將論文按規定格式打印定稿,遞交指導教師。並積極準備參加畢業答辯。

重點內容:

指出我國會計準則規定中關於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計量與披露,企業責任和會計人員的素質多方面存在的問題或不足,分析其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提出以規範會計政策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

實現途徑:

1.利用學校圖書館藏書以及網上圖書館的維普、萬方數據庫,收集有關資產減值和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的文獻和信息,並篩選、整理最新且具有代表性的信息,瞭解我國資產減值會計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及不足。

2.通過去企業進行關於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方法,對資產減值的會計信息披露,資產減值會計政策變更前後的會計信息訪問、諮詢進行社會調查,爲進行問題分析提供素材和依據。

3.在實習過程中,加強與同事的交流,並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查閱所在公司的會計信息資料,瞭解實習所在企業有關資產減值損失處理情況以及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對企業的動機和目的進行深入分析。

4.與老師和同學進行經常性交流,遇到問題及時與老師溝通、討論,並在老師的指導下一步步完成課題任務。

3.完成本課題所需工作條件(如工具書、計算機、實驗、調研等)及解決辦法

所需工作條件:

1.需要在計算機環境下進行,並利用網絡、圖書管專業書籍和網絡數據庫資源對課題——資產減值以及會計信息相關的內容進行收集整理,並需要了解國內外關於資產減值的會計準則;

2.需要在圖書館的專業英語詞典和相關資料,把所蒐集的的英文文獻資料準確無誤的翻譯成中文;

3.需要對企業實行調查,通過了解企業關於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方法、對會計政策選擇動和與其相關披露情況,爲分析資產減值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提出改進對策提供參考;

4.需要與指導老師及時溝通交流,得到老師的指導。解決辦法:

1.計算機是現代研究工作的必備工具,畢業論文的要求字數爲一萬兩千字以上,完成該論文,計算機的作用是很大的,下載文獻,修改文檔等工作都離不開它,作者有個人電腦,可以利用的自己計算機的各種功能和網絡資源蒐集關於資產減值會計信息方面的文獻資料,通過現代網絡中各種交流工具,如:論壇、博客等,整理出最新最具代表性觀點信息,更方便快捷,有效率的完成論文撰寫工作。然後蒐集整理關於資產減值會計和會計信息方面的文獻資料,整理出最新最具代表性觀點信息,查閱我國XX年頒佈的企業會計準則和iasb發佈的國際企業會計準則;

2.利用學校圖書館,尤其是網上圖書館的維普、萬方等數據庫等進查詢和修改論文所需要的資料,並且仔細閱讀,蒐集整理出最新最具代表性的觀點,通過查詢專業英語詞典和網絡翻譯功能將英文文獻譯成中文;

3.去企業進行訪問、諮詢進行實地調查和通過財經網、證券報等公共渠道蒐集包括企關於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方法,對資產減值的會計信息披露,資產減值會計政策變更前後的會計信息;

4.利用畢業實習來到企業行調查訪問,通過與單位的同事、領導的交流,查閱單位歷年相關的會計資料,獲取單位在會計信息披露上的資料,並對單位的操作方法進行合理的分析,得出對本課題有幫助的論點與發現的問題,然後結合權威部門發佈的我資產減值會計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研究,最後得出自己的觀點與解決方法。

5. 需要與指導老師及時溝通交流,得到老師的指導。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保持與指導老師的溝通交流,以便能及時和指導老師討論課題內容,得到老師的指點。

指導教師意見:(對本課題的深度、廣度及工作量的意見、對設計結果的預測,並明確是否可以開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