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寫作教學的職業性特色初探論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8W

摘要:高等師範院校的寫作課教學長期定位在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上,使得課程教學失去了師範特色,並陷於尷尬的處境。我們“高師寫作教學的職業性特色研究”課題組,從培養目標出發,結合課程特點,在寫作課教學中突出職業性特色,在重視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探尋高師寫作教學與中國小語文教學的契合點,突破了高師寫作教學的瓶頸,走進了寫作教學的新天地。

高師寫作教學的職業性特色初探論文

關鍵詞:高師;寫作教學;職業性

長期以來,高等師範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寫作課教學都定位在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上,所以,不少寫作課教師嘔心瀝血地探尋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途徑,發表的文章連篇累牘。似乎每一位寫作教師都有一個夢想:通過自己的寫作教學,學生人人會寫文章,個個都成作家,但往往事與願違。於是,寫作教師便感到自己授業不精,教學無方;領導同事對寫作課也另眼看待,以至於高等師範院校的寫作課淪爲課程中的第三世界。其實,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不在寫作課本身,也不是教師授業不精,而在於對寫作課的定位不準,評價體系不科學。高等師範院校的學生培養目標是合格的中國小教師,所以,課程的開設,教學方法的使用,甚至於對每一門課程的評價體系,都應以此爲標準,寫作課也應如此。遺憾的是,多數教師的教學着眼於學科,着眼於學問,而忽略了培養目標。我們所能看到的在高師寫作教學中注重職業性,注重師範性的研究真是鳳毛麟角———“一箇中學語文教師要能教好寫作,就必須會寫文章,會講出所以這樣寫的道理來,還要會指導學生學習寫文章。這三個方面的要求,便是高師寫作課程師範性的基本內容。”“師範性應該是高等師範院校寫作教學的主要特徵。”微弱的呼聲並沒有引起林濤般的迴應,以至於高等師範院校的寫作課教學在極其尷尬的境地中躑躅緩行,茫無所之。但是,我們相信,只要不斷地吶喊,終究會引起山鳴谷應的。我們“高師寫作教學的職業性特色研究”課題組,從培養目標出發,結合課程特點,本着對教育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學生負責的精神,申請立項研究,致力於打造優秀師資,在課程教學中突出職業性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課題的研究由學生的教育實習和畢業應聘肇端。教育實習是對學生整個師範大學學習的檢驗,畢業應聘則是對於學習效果的最終落實。恰恰是在這兩個非常關鍵的環節上,不少師範生出了問題:一是專業思想不堅定。具體表現就是沒有獻身教育的堅強信念,更沒有到艱苦的地方去、到最基層去,改變中國基礎教育落後面貌的雄心壯志。二是專業功夫不紮實。在教育實習中暴露出學生語文課教學存在的不足是:課文朗讀不優美,課文分析不深刻,板書設計不合理,字體書寫不美觀等等;在應聘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是:簡歷寫作不精美,教學手段不恰當,課堂教學無亮點等等。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不高,學生的求職命中率很低。

高等師範院校是培養中國小師資的,每一位畢業生就像是工廠裏的一件產品,要接受市場的檢驗,要接受社會的挑揀。如果我們的畢業生都能夠成爲社會的“搶手貨”,那就說明我們的教育是成功的;如果我們的畢業生多是“滯銷品”,那自然也說明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一個不容否定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師範院校在逐步失去師範特色,把強調學生的專業基本功訓練,把突出師範特色的教學當做餘事、小事,甚至是小兒科,實在是背離了師範教育的宗旨。

那麼,應該怎樣在師範教育中突出職業特色呢?

首先,牢固的專業思想

高等師範院校是中國小教師的搖籃,學校應把培養具有優秀素質的中國小教師作爲辦學的終極目標。“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等閃耀着教育思想光輝的哲言應牢牢嵌入學生的腦海。從我國現行的基礎教育狀況來看,農村中國小師資極度缺乏,幾乎到了無法維持的程度,大量的中國小生涌入城鎮就學,給城鎮各中國小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究其原因不外乎農村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水平不高。

從另一方面看,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師範院校的畢業生也有相同的遭遇。但是,我們通過調查瞭解到,相當多的大學畢業生所選擇的就業方向是城市,即使是臨時性的工作,也願意呆在城市,而不願意回到農村,回到艱苦的地方去。如果長此以往,就會造成惡性循環:大學畢業生就業越來越難,農村中國小的師資越來越缺乏,農村的基礎教育將陷於癱瘓的境地。師範院校應該正確認識當前的教育形勢,以對教育、對國家負責的態度加強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

我們在寫作課教學中,注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專業思想教育。讓學生明白:好的文品一定要有好的人品,多讀書開闊自己的胸襟,形成自己高尚的人格品位。而高尚的人格品位是通過爲社會做貢獻,爲國家分憂愁體現出來的。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境界,至今仍是我們學習的楷模。特別是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人們的金錢意識日益濃厚的今天,守業樂道,敬業奉獻更是我們應該大力提倡的。實際上,回到農村去,投身於農村基礎教育的學生並不是毫無前途。相反,因爲他們專業思想牢固,對教育事業滿腔熱情,再加上專業知識紮實,又有較爲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很快就在本地教育界嶄露頭角,成爲優秀教師或教學名師,深受當地羣衆的推崇。

其次,紮實的專業基礎

“寫作教學的任務,除了培養學生學會語言文字的使用即‘能寫’外,還要培養具有知識含量高,有應用知識能力的‘能講’、‘能教’的高素質人才。”這裏的“知識含量高”,就是要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一位專業基礎紮實的語文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科學的知識結構,諸如識字釋詞、遣詞造句、邏輯修辭、閱讀鑑賞、理論修養等等,所有這些知識構成,都和寫作課有密切的關係。如我們在到“寫作載體的外形”之“語言的功能與素養”中,自然要講到怎樣提高語言素養的問題,這就涉及到掌握一定數量的字和詞、養成精心選字煉句的習慣、掌握語法、修辭、邏輯知識等問題。其中字詞的積累既要從文學作品中達到,又可從生活中獲得,重要的是閱讀經典名著,以此來豐富自己的詞彙量。我們舉出大量文學經典中的巧妙用詞處,引領學生欣賞,和學生一起解析。

在此基礎上,給學生推薦相關名著,讓他們閱讀後,深刻領會作品中字詞的運用,並就某一篇作品的語言特色展開分析,寫出評論文章。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字詞量,又提高了學生品鑑文學作品中語言美的能力,這無疑給以後的語文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他們真正做到“能講”、“能教”。

優秀語文教師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理論知識:文藝理論知識,寫作理論知識、美學理論知識、歷史文化知識等,理論知識不紮實,所有的教學就會流於膚淺,學生受到的教育程度就不高。高等師範院校的寫作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理論的領會又總是離不開具體的寫作實踐。我們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中,一般不採用空洞的講解,而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成功作家的寫作實踐,進行專題性的研討。這樣,調動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特別是通過研討,學生對寫作理論知識有了更強的感性認識,有了更深的理性認識。大量豐富、鮮活的寫作理論知識,使他們能更好地把握寫作教學的“導悟性”特點,具有初步的教學實踐能力和寫作教研、教改意識。同時,也能對寫作現象作進一步的理論闡釋,養成理論思維和探索的習慣與自覺性,高屋建瓴地指導中國小生的作文寫作。

第三,較強的專業能力

師範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涉及到許多方面,約略可概括爲:

朗讀

一篇文章,通過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就會讓學生如醉如癡,在此基礎上的分析講解,就會讓學生很快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們說中國小語文課是一門始終充滿了強烈美感的課程,這種美感的體現途徑之

一,就是朗讀。

因爲語文學科有很強的人文性,很多課文都包含着強烈的思想情感,融注了作者的審美意識和情趣。而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中國小生對事物的認知又主要是靠具體、直觀的感性認識來支持的。朗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沉浸在作品中。一篇課文,若能引導學生忘情地讀,美美地讀,讀出文章中的喜、怒、哀、樂等情感,讀出自己的興趣,讀出語感和情趣,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理解,也就能較好地發現文本中的閃光點以及文中一切美的東西。

推而廣之,寫作課教師如果能把自己積累的、適合學生朗讀的精美文章結集,提供給學生,讓他們手頭有材料,朗讀起來就方便多了。近些年,我們在這一方面一直堅持着,每一屆學生手裏都有一些適合朗讀的文章,每一學期都會有計劃的安排朗讀教學。結果發現,學生的興致異常高漲。這樣做,不僅僅讓學生在朗讀方面得到了鍛鍊,同時,也使較爲枯燥的寫作理論知識變得鮮活,變得容易理解。

解讀

解讀是藉助感官、通過思考來了解文字符號所表達的內容,並以理解意義爲中心的智力活動。解讀是一種能力,旨在理解與吸收,通過解讀要能夠洞幽析微、積聚素材、掌握技法、明辨詞義。

所謂“洞幽析微”,就是通過對文章的反覆閱讀與深入思考,從而理解包孕於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實質。劉勰說:“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說的就是閱讀者通過對文章語言文字的感知進而理解文章和知曉義理。

所謂“積聚素材”,就是通過閱讀來積累知識學問,儲備寫作素材。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寫作必須言之有物。深入生活,是廣泛蒐集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閱讀是攝取材料的重要方式。劉勰說:“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材。”從古至今,上下幾千年,由中到外,縱橫數萬裏,人的認識總會受到時、空的侷限。我們要突破這種侷限,就必須閱讀。勤於閱讀,可以增廣知識,開闊視野,厚積薄發,涉筆成趣。 所謂“掌握技法”,就是通過閱讀文章作品,認識借鑑他人的寫作經驗,掌握規律,師承技法。寫作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技法是多方面的,舉凡選材立意,謀篇佈局,構思表達,語言運用諸方面,無不有“技”可識,有“法”可師。只有“掌握技法”,寫作中才能另闢蹊徑,脫其窠臼,靈活多變,遊刃有餘。

所謂“明辨詞義”,就是通過在閱讀中對語言文字的識別,來理解文章的含意及作者在選詞煉句方面的技巧。在每一學期的寫作課教學活動中,我們都會安排學生做經典文章解析,要求解析詳細、深刻、透徹,有獨到見解,寫出較有分量的解析文章。這其實就是爲以後做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做功課,練功夫,其成效在學生的教育實)踐或者是畢業應聘中很好地體現了出來。

鑑賞

鑑賞就是倡導創造性閱讀,提升閱讀境界。一切優秀的文章,其內涵往往具有豐富性、多義性。這給讀者提供了廣闊的自由解讀的空間,也爲創造性閱讀提供了可能。“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同是一部《紅樓夢》,不同身份和情趣的人閱讀的感受就不一樣。我們要摒棄傳統閱讀教學無條件照收作者、教參、教師的觀點的做法,鼓勵學生與文本進行交流,做充滿熱情的、獨立的、有思想的讀者。例如,魯迅的小說《孔乙己》,通過創造性閱讀,就有了以下一些不同的感受:

小說批判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孔乙己的悲劇是他自身四體不勤、虛榮迂腐、自命清高造成的;“短衣幫”和掌櫃等人的冷酷無情、鬨笑取樂使孔乙己在絕境中毫無援助;孔乙己是被丁舉人的毒打逼上絕路的。創造性閱讀,重視學生的個體感受,使課堂煥發出活力,學生思維得到鍛鍊。

寫作

高等師範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多數對自己的寫作水平比較自負,他們又有進一步提高自己寫作能力的強烈要求,這是寫作課教師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有利之處。但是,如果對學生初始期的激情利用不當,學生很快會偃旗息鼓,甚至從此對寫作失去信心,失去興趣。

聯繫入學前學生的所有寫作訓練,我們知道,其訓練目的就是應試,文體形式比較單一,這樣造成學生對寫作了無情趣。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感表達方式,思維能力的差別又使人在寫作時有不同的文體選擇,有的人喜歡抒情性強的詩歌散文,有的人喜歡邏輯性強的理論文體,有的人對外界變化反應敏捷,總能捕捉新聞熱點等,所以,我們的寫作訓練就採取數量限定,文體自由,重在發表的方式。即每一學期限定每位同學至少要寫出多少篇文章,文體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專長選擇,以達到發表水平爲最高要求,發表的文章要有統計,發表的越多,成績越好。

學生過去被束縛的手腳放開了,不再是強迫式的寫作,而是自由式的寫作,他們感到了寫作的美,寫作的幸福,反而提高了寫作的積極性,提高了寫作的水平。

書寫

書寫就是文字書寫。讓學生寫好字,這應該是寫作課的一項任務。我們發現了一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就學生的寫字水平來看,真是九斤老太的理論———一代不如一代“。字是人的第二面孔”,在書寫方面從不放鬆,不管文章長短,一定要做到楷書、端正。最初確實有一些同學不能接受,但在這方面我們絕不降低標準,他們也只能慢慢適應了。直到學生畢業應聘,纔開始真正嚐到了甜頭。我們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的板書,被用人單位稱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由於樹立了突出職業性特色的理念,教師感覺寫作課教學輕鬆多了:在課堂教學中,把有關內容和中國小語文教學聯繫起來,重視學生教學技能的訓練,突出“師範”特點,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學生感覺寫作課實用多了,活躍多了,特別是一些同學再也沒有通過寫作課學習一躍成爲作家的不切實際的幻想。受到我們課題組在寫作課教學中突出職業性特色教學理念的啓發,我們學校專門設立了教師教育培訓班,校領導風趣地喻之爲未來教育的“黃埔軍校”,在全校各師範專業學生中選拔教育素質高的學生進行專門培訓,力爭打造出未來基礎教育的名師,在全校學生中產生了很大反響,報名參加的人數很多,競爭也異常激烈。由此開始,以點帶面,我們相信,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師資走出高等師範院校的大門,在基礎教育這塊聖地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潘新和.試論高師寫作課程的師範性與素質性[J].課程·教材·教法,1998,(11).

[2]李同福.理論性學術性實踐性師範性———高等師範院校寫作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19,(3).

[3]裴顯生.《現代寫作教程》序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4]編委會.寫作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