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外科手術後併發症的預防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66K

伴隨着口腔外科醫療技術與護理服務水平的飛速發展,口腔外科治療的疾病種類也更加多而複雜,手術所涉及的口腔區域更爲廣泛,詳細內容請看下文口腔外科手術後併發症的預防

口腔外科手術後併發症的預防範文

通常口腔外科的手術後併發症大體分成兩種,一種是某些手術以後所特有的併發症,比如舌大部切除手術以後的吞嚥困難和頸淋巴清掃手術後產生的乳糜漏,另一種是大多數手術以後而出現的併發症,比如疼痛、窒息和出血以及感染等等[2]。所以,充分了解併發症的臨牀表現及發生原因,並掌握相應的護理和預防方法,是手術以後護理工作的的重要內容。爲探討和研究口腔外科手術後併發症的預防與護理方法,該院自2017年6月―2017年5月,共收治口腔外科手術患者78例,護理人員通過嚴密地觀察患者手術以後的病情發展變化,並認真落實各項的護理措施,以預防感染,並避免併發症的產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資料選取該院口腔外科收治的口腔外科手術患者共78例,其中,女33例,男45例,年齡在3~69歲之間,平均年齡爲34歲。全部患者中,舌部包塊患者共11例,腮腺腫瘤手術患者共12例,舌下腺包塊患者20例,頜面部裂傷患者共7例,頜下包塊患者共16例,頜骨骨折患者共5例,面部包塊患者7例。

2 護理方法

2.1 心理護理

口腔部位因爲其解剖關係在手術時所涉及的器官和部位經常會導致手術以後遺留下功能障礙、瘢痕和畸形[3],使患者的語言功能與相貌等容易出現很大程度的損傷,絕大多數的患者在手術以後會產生恐懼、焦慮和緊張以及不安的心情,致使手術以後的傷口的癒合產生較大影響,所有患者都急切要求改變面部的畸形狀況,所以一定要加強心理方面的疏通與護理。護理人員要減輕患者的陌生感,要讓患者感受到自己和正常人都是平等關係。積極地對病人進行鼓勵,以幫助其樹立恢復疾病的信心,可以安排他們和已經康復的類似患者進行溝通。如果患者由於相貌有缺陷而產生自卑的情緒,則可以鼓勵患者採取適當的美容與修飾,以增強其生活的自信心。護理人員應當與患者家屬一道從內心和生理上加強對於患者的體貼與關心。要耐心地對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方案進行解釋,讓患者充分了解到各類治療手段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鼓勵患者傾訴內心所擔心和憂慮的事情,並有目的地做出耐心的解釋工作。另外應當保持環境的安靜和整潔舒適,以避免對患者造成不良的刺激,儘量避免和其他的焦慮患者同往一個房間。還要指導患者放鬆心情,比如看書、做深呼吸或者聽聽音樂等。同時要充分尊重患者的自尊並保護患者的隱私權利。

2.2 手術以後出血的預防和相關處理

由於口腔部位血管比較豐富,如果患者手術創傷較大和時間較長,那麼手術以後要密切觀察傷口部位的敷料是否已經被血液浸溼,並觀察吸出的分泌物或者引流物的顏色是不是呈現鮮紅色,從而判斷出血的性質和數量[4]。主要預防措施是在手術的時候就嚴格止血,在傷口縫合時,要確保手術視野範圍內沒有活動的出血部位。手術過程中如果滲血較多,那麼在必要時可以使用止血類藥物。對於凝血機制存在異常的患者,可以在圍手術期輸入新鮮的血液或者凝血因子等。處理方法是如果確認是手術以後出血,要馬上通知醫師,並採取積極的止血措施,進行壓迫止血或者使用藥物止血,完善手術以前的準備,在必要時再次進行手術止血。

2.3 切口部位感染的預防和護理

切口感染常常發生在手術以後的第3~4天,常常伴隨有脈搏加速、體溫升高、脈搏加速和血白細胞計數增多,切口部位存在明顯的紅腫等典型體徵[5]。在預防上,手術前要完善手術區域的皮膚準備,一般要在手術以前1 d剃除手術區域的毛髮,其範圍不能小於手術切口周圍15~20 cm,並且繃緊皮膚不能出現剃破情況。要加強手術以前和手術以後的處理,在手術以前提高患者的體質,增強其手術的耐受力,要保證患者良好的環境,確保充足的睡眠,並指導患者進行高熱量和高蛋白以及高維生素的飲食。手術以後要給予患者適當的補液,並儘快恢復飲食。要保持手術切口敷料的乾燥和清潔、不能出現污染情況,在手術以後,要定期觀察切口的狀況,觀察輔料有無脫落和被滲液滲血溼透的情況,如果存在應當及時進行更換,要觀察局部是否存在紅腫和熱痛等感染現象。正確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治療。嚴格執行無菌制度以防止出現醫源性的交叉感染。處理方法是運用有效的措施來加以控制,如更換手術敷料或者進行局部理療等;已經形成膿腫患者,要及時切開傷口進行引流,以實現二期的癒合。

2.4 患者疼痛護理

在手術麻醉的作用消失以後,患者會出現較大的疼痛感覺。凡是能夠增加切口張力的各個動作,比如咳嗽或者翻身等等都會使疼痛加劇。一般情況下,手術以後的24 h疼痛感最爲劇烈,第2~3天以後逐漸得到緩解[6]。具體的預防和護理措施是,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疼痛的時間、性質與程度,以及患者的面部活動和表情等,對其進行正確的評估和處理,如果是敷料包紮太緊,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迅速鬆開繃帶以緩解疼痛感。可以適時地改變患者的體位,並給與其局部的按摩,以增加舒服感。在手術以後的24~48 h,可以給予患者麻醉性的止痛劑,比如杜冷丁與嗎啡等進行皮下或者肌內注射。在48 h以後,再改成非麻醉性的止痛劑來減小病人的疼痛。在應用止痛劑之前,要首先檢查患者的血壓與呼吸,如果呼吸深慢或者血壓偏低,要減小止痛劑的使用量。另外要觀察患者疼痛的性質、部位和強度,通常情況下,手術以後患者的疼痛都是傷口所引起,應當馬上給予止痛劑。如果是胸痛、臂疼或者是腿疼,就要考慮是否會產生併發症,主要原因是這類部位固定如果太緊,會影響到血液的循環,造成組織缺氧與壞死[7]。這時候,患者所表現的主要症狀之一就是疼痛,若對他們運用止痛劑,則可能會對併發症的觀察和處理造成延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