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新聞學文化研究探討文學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9W

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中國新聞學啓蒙者們對新聞學的基本認識,那麼梁啓超所講的“報館有益於國事”是最恰當不過了。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現代新聞學文化研究探討

現代新聞學文化研究探討文學範文

那個時期的新聞學啓蒙者,無論在具體的政治觀點上有多大的分歧,儒家傳統中的實用理性,始終是他們從事新聞學啓蒙的出發點和歸宿。市場經濟、自由理性、現代社會對精神交往的普遍需求等等問題,在他們的論述中或是空白,或是完全以中國的方式來理解。

西方傳教士創辦的報刊在中國沿海城市出現以後,國人很自然地用中國的眼光看待這些外來事物。與這些事物最相近的是邸報,但邸報單純上對下的作用,新聞學啓蒙者們是不滿意的,於是又想到了太古採風、謗木諫鼓之類可以通上下的古訓。在他們的思維所能容納的範圍內,雖然所有人都認識到現代報紙“去塞求通”的作用,但在一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國度裏,它的具體運用僅可以達到“通上下”這一點。

國人最早論證報紙意義的文獻是上個世紀60年代洪仁乾的《資政新篇》。他企圖給太平天國革命提示一條擺脫舊的羈絆的新路。29條改革建議中,其中一條便是“準賣新聞篇”。他寫道:“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權歸於一,內外適均而敷於衆也,又由衆下達而上位,則上下情通,中無壅塞弄弊者,莫善於準賣新聞篇或設暗櫃也。”(新聞篇即報紙,暗櫃即意見箱)洪仁幹並非沒有談到現代報紙其他方面“通”的作用,但現實政治的需要和傳統的上下爲序的意識,終於使他把“準賣新聞篇”的作用歸結到“通上下”、“以資聖鑑”這一中國社會的交往模式上。

儘管政見不同,被清政府賞識的洋務商人對現代報紙的認識與洪仁幹卻是一致的。鄭觀應在他的《日報》中籲請清政府廣設日報,他這樣寫道:“日報館每日所出新聞,必以一紙郵寄京師,上呈御覽。其有志切民生、不憚指陳、持論公平、言可施行者,天子則賜以匾額,以旌直言。不準地方官恃勢恫喝,閉塞言路,……如是,則國勢之無不蒸蒸日上”。這裏,“上呈御覽”顯然是問題的中心。如果把洪仁幹講的“興各省新聞官”視爲最早的關於報紙監察作用的論證,那麼這種監察和鄭觀應的思路十分相像。並非是報紙在監察,而是最高統治者通過報紙對官吏臣民的監察。不同點僅僅在於,一位的“聖上”叫天王,另一位叫皇帝。在這種情形下,報紙依靠“聖上”支持的“獨立性”是很可憐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