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畢業論文:微電影的發展態勢

來源:瑞文範文網 7.04K

古典文學中常見論文這個詞,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爲論文。以下就是由編爲您提供的新聞畢業論文

新聞畢業論文:微電影的發展態勢

微博、微訪談、微電影等碎片化的文本形態,顛覆傳統邏輯和敘述,以春風化雨、無處不在的力量擠進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帶領人們進入微時代。其中微電影以短小精悍的形式、以小見大的內涵爆發出強大的力量,成爲各個視頻網站的拳頭產品。微電影停止探索的步伐,擁有良好的發展態勢市場,但作爲一種新的傳播媒介,需承擔教育責任、道德責任和公益責任,才能實現微電影行業的繁榮發展。

隨着互聯網和新型數字媒體的發展,微電影被廣泛提及;普通民衆拍攝的網絡視頻是其早期的發展形態;專業視頻網站的發展是其壯大的標誌,且參與人羣涉及青年導演、在校學生以及影視界知名導演和演員。

1、草根原創網絡視頻

追根溯源微電影的發展雛形是一些超級影迷的“試驗性“小品”,一個酷愛網絡的年輕人大衛・阿貝爾是較早參與網絡電影試驗的年輕人之一,他以自己的家庭作爲背景,請自己的家人出演,拍攝了一段小電影,並將影片傳播到網上供人們觀看,大衛的電影獲得了網民們的點擊和鼓勵。[1]國內微電影的發端則是2017年紅遍網絡的惡搞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隨之而來的《後舍男孩系列mv》、《春運王國》等網民原創搞笑視頻充斥着網絡世界。影視愛好者拍攝的草根版《集結號》在網上熱播;2017年5月筷子兄弟音樂電影《男藝妓回憶錄》亮相網絡,生動搞笑的內容廣受好評。這些網絡視頻不帶有商業成分,大多是網友一時興起,影響較大但時效性短,而且由於涉嫌盜版和剽竊創意,頻遭抨擊。這些網絡視頻積蓄着一些草根原創力量,是微電影形成初期的一個支流。

另外一些作品出自相對專業背景的年輕導演或在校學生,是微電影形成初期重要的支流。2017年,優酷網推出11度青春系列微視頻《老男孩》上線半月點擊率飆升至1300萬,其片尾曲衝擊着70後、80後的懷舊情懷,受到無數網民的青睞。從導演到製作只是畢業作品的水準,但是它是許多年輕人試水電影的準備階段。同類作品還有基於真實故事改編的伍仕賢的《車四十四》,甯浩早期的《星期四,星期三》,謝文君的處女作《阿星來了》、《相送愛》,都引起受衆的諸多共鳴。這些作品製作成本極低,基本不帶商業性質,但製作精良、含義深刻。

微電影不僅鋪設了一條年輕導演試水商業電影的緩衝地帶,而且象徵一種更爲自由的創作空間和理念。微電影賦予個人話語權,成爲情感宣泄和人性釋放的突破口,成爲自娛自樂的新途徑,象徵了草根階層所代表的草根文化、民間文化和自由精神的解放與狂歡。

2、廣告效應資金融入

微電影從創作之初便開創了一種新的廣告模式,在創意故事中巧妙融合品牌、產品訴求,改變了以往影視作品植入式廣告的痕跡感,達到廣告產品和品牌的宣傳效果最優化。

2017年,凱迪拉克重磅推出《一觸即發》,被譽爲“第一部大製作的網絡微電影,堪稱‘微時代’的里程碑”;它將商業廣告和微電影形式進行了巧妙的融合,被媒體和業內人士稱爲“不是廣告的廣告”。早在2017年寶馬便有了微電影嘗試,北美公司邀請了最具國際影響力的8位導演拍攝系列電影廣告《the hire》,分爲兩個季度在專門的網站上播出,爲後來的微電影創作者所膜拜。在網絡上,由廣告公司製作的、有片段式情節、適合網上傳播的視頻作品不乏其數,這些作品廣告植入適當,流傳較廣,是構成微電影形成的另一個支流。

微電影通過創造故事場景、設計人物,賦予產品故事性,利用各種電影元素豐富廣告內容,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強化消費者的認知度和認同感。從遺忘與記憶原理得知,有故事情節的廣告更易被人們牢記,“首先一個原則是有意義的比無意義的事物更容易保持記憶,正如小說比散文容易讓人記憶深刻一樣。”[2]如七喜“穿越”系列的微電影雜糅穿越、動畫、小月月等時下網絡最新元素,情節極其誇張,作品在發佈當天轉發量過數十萬。益達木糖醇“酸甜苦辣”微電影,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以植入廣告的方式讓品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宣傳。微電影的廣告效應吸引更多的資本加盟,這是推動微電影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早期的電影短片到如今廣告微電影,微電影經歷了本質性的揚棄。如今微電影多多少少帶有廣告的元素,一方面實現了融資的目的,另一方面開闢了一種新的廣告模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