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常禮儀常識你瞭解多少呢

來源:瑞文範文網 9.8K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禮儀常識我們現在的人還會用,那麼你們知道古代日常禮儀常識嗎?下面是本站爲大家準備的古代日常禮儀常識,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古代日常禮儀常識你瞭解多少呢

古代日常禮儀常識

一、 站有站相

人的正常站姿要「立端正」。具體爲頭正,頸直,兩眼平視,嘴、下愕微收;雙肩平且微向後張,挺胸收腹,上體自然挺拔;兩臂自然下垂;兩腿挺直,膝蓋相碰,腳跟併攏,腳尖張開;身體重心穿過脊柱,落在兩腳正中。從整體上形成優美挺拔、精神飽滿的體態,而避免出現用一條腿支撐身體斜靠着的疲憊無力的形象即「勿跛倚」。

二、 坐有坐相 人的正常坐姿也是要「坐端正」在身後沒有任何依靠時,上身挺直稍向前傾,關節平正,兩臂貼身自然下垂,兩手隨意放在自己腿上,兩腳間距與肩寬大致相等,兩腳自然着地。在正式社交場合,即使背後有依靠時,也不能隨意把頭向後傾靠,以免顯得懶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體態像上面所說的那樣端莊穩重。但爲了坐姿的正確優美,還是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①「勿箕踞」落座後兩腳不要分得太開,女性這樣坐尤爲不雅。 ②「勿搖髀」切忌搖晃大腿。兩腳交疊而坐時,懸空的腳尖應朝下。 ③ 在長者面前,要留意「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處處要守住「長幼有序」的原則,纔是懂禮之人。 ④ 落座後應該安靜,不要左右搖擺,給人以不安分的感覺。 ⑤ 坐下後雙手可相交擱在大腿上,或輕搭在沙發扶手上,但手心應向下。 ⑥ 如果座位是椅子,不可前俯後仰,也不能把腿架在椅子或踏在茶几上,這是非常失禮的。 ⑦ 端坐時間過長會使人感覺疲勞,這時可變換腿部的姿勢。 ⑧ 在社交或會議場合,入座要輕柔和緩,坐姿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亂響,造成緊張氣氛,更要小心別帶翻桌上的茶杯等用具,以免尷尬。 總之,坐的姿勢除了要保持端正外,還應做到輕鬆自如、落落大方,方顯得文靜優美。一、 站有站相

三、走有走相 行走要「步從容」。即走路時不急不慢、從容大方。人的正常行走應當是身體挺立,兩眼直視前方,兩腿有節奏地向前邁步,並大致走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情況下,對行走有不同的要求: 見尊長時,要「進必趨」,即快步走上前,顯示對長輩的尊重。 從尊長身邊告退時,要「退必遲」,即緩慢退出。顯示對長輩的不捨和敬重。 轉彎處,要注意「寬轉彎,勿觸棱」,是指走路拐彎時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着棱角,以防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走入無人的房間要提醒自己「入虛室,如有人」,行爲與進入有人的房間一樣謹慎,不亂走亂動。因爲「君子慎獨」,這其中的道理是很深的。 總之,在行爲舉止方面,要時時按禮節行事,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如果不注意這些,你剛踏入社會就輸了。可見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爲舉止尤爲重要。

四、語言稱謂語言是生活中最主要的相互交往方式,它既用於傳達思想,也用來交流感情。語言的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古代日常生活中禮儀的重要方面。這在人們的相互稱謂上表現最爲突出,即謙稱自己,敬稱對方。使用謙稱來稱呼自己,表現了說話者的謙虛和修養,也是對對方的尊敬;出言不遜或大言不慚,則被視爲無禮、輕浮。古人常用的謙稱有愚(愚兄)、鄙(鄙人)、敝(敝人)、卑(卑人)、竊(竊聞、竊笑)、猥、僕,如李密《陳情表》“猥以微賤”。這些詞有愚笨、涉世不深、閱歷較淺、無知、冒失、唐突的意思。當然並非自己真的無知,而是以說話者的謙虛來提高對方身份。如,讀書人謙稱:小生、晚學、晚生、不才、不佞(有才學)不肖等。

官員謙稱:下官、小吏、小官、末官。有一定身份的人謙稱:小可(不足掛齒)。

老人自謙:老朽、老夫、老漢、老拙(已入暮年,衰老無用)。皇帝自謙:孤、寡,有缺少德行之意;不穀,谷作爲一種糧食用來養人,引申爲“善”,不穀,則引申爲不能以德待人或不高明的人。在謙稱自己的同時,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敬稱的方式稱呼對方。

敬稱多帶有敬重、敬仰、頌揚的感彩。古人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羣的人稱“聖”,如孔子被稱爲孔聖人,孟子被稱爲亞聖,到後來專門用於皇帝,皇帝的諭旨稱聖旨、聖諭。對皇帝有一個特定的敬稱:“萬歲”,“駕”,陛下。“萬歲”原是古人飲酒慶賀及祝壽的歡呼語,帶有濃厚的祝願之意;“駕”本指皇帝的乘輿,古人認爲天子以四海爲家,不以宮室爲固定居所,應該乘車行天下,因此用“駕”來尊稱帝王。如聖駕、尊駕、晏駕、駕崩。陛,是進入廷殿的必經之路,皇帝每逢升堂,必定要派近臣手持兵器站在陛旁邊,以防發生意外。羣臣向帝王進言時,不敢直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於是陛下一詞成爲對帝王的專稱。對諸侯稱 “千歲”,太子稱“殿下”,將軍乘“麾下”,使者稱“節下”,兩千石官吏稱“閣下”,一般表示對對方尊敬之意時都可用。同輩之間用“足下”,據說始於介之推的故事。

介子推在晉文公重耳流亡20xx年中,始終與他同患難,重耳即位後,凡與他流亡者一律論功請賞,唯獨漏掉介之推。介之推爲了不邀功,攜老母隱居山中,至死不與晉文公見面。爲尋他出山,放火焚山以迫使他出山,但不料介之推竟抱木燒死,後晉文公派人伐倒這棵樹,製成屐。從此以後,經常低頭看着腳上的木屐,痛心地說道:“悲乎足下。”

古代語言的文明和禮貌不僅表現在社會人際交往中,也體現在家庭中。家庭中,稱呼自己一方親屬:家、舍、先、亡。如家父、家慈、家兄,舍弟、舍妹、舍侄,家和舍有長幼之分;“先”用在比自己輩分高的或年長的已故家人(先祖、先妣),“亡”用在輩分低幼的已故家人友人(亡弟、亡友)。稱呼對方親屬:令、尊、賢等。令,不受輩分限制,如令尊、令母、令妻、令郎、令愛、令婿、令兄、令妹…“凡與人言,稱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長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以下,則加賢字。”(《顏氏家訓》)如尊祖、尊父、尊堂、尊夫人;賢叔、賢弟、賢妹、賢婿、賢內助。妻子的父母:丈人、丈母、岳父、岳母、泰山、泰水,丈與杖相通,拄杖者多爲老人,於是稱呼老人爲“丈”;泰山有一山峯爲丈人峯,以山峯之名代稱,有健康長壽的祝願之意。在稱謂中,謙辭、敬辭不勝枚舉,古人以此作爲交往中的一種禮節,是中華民族謙和待人的美德。

古代五大傳統日常生活禮儀

一、行走之禮——在行走過程中同樣注意人際關係的處理,因此有行走的禮節。

【趨禮】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

傳統行走禮儀中,還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門”的原則,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間,應該靠邊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門中間。這樣既表示對尊者的禮敬,又可避讓行人。

二、見面之禮——人們日常見面既要態度熱情,也要彬彬有禮。

【拱手禮】用於一般性的打招呼。即雙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加於右手之上)舉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作輯禮】

揖讓:如果到人家做客,在進門與落座時,主客相互客氣行禮謙讓,這時行的是作揖之禮。向人致謝、祝賀、道歉及託人辦事、身份高的人對身份低人的回禮等也常行作揖禮。

即兩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時低頭,上身略向前屈。

【跪拜禮】傳統社會對至尊者。

即雙膝着地,頭手有節奏觸地叩拜,即所謂叩首。現今跪拜禮只在偏遠鄉村的拜年活動能夠見到,一般不再施行。在當今社會人們相見,一般習用西方社會傳入的握手禮。

三、入坐之禮——傳統社會禮儀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種身份坐何位置有一定之規,盲目坐錯席位,視爲失禮行爲。室內座次以東向爲尊,即貴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東席上作陪。年長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輩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入坐的規矩是,飲食時人體儘量靠近食案,非飲食時,身體儘量靠後,所謂“虛坐盡後”。有貴客光臨,應該立刻起身致意。

四、飲食之禮——先秦人們以“以饗燕之禮親四方賓客”,後代聚餐會飲也常常是一幕幕禮儀活劇。

迎賓的宴飲稱爲“接風”、“洗塵”,送客的宴席稱爲“餞行”。

所謂:“與人同飲,莫先起觴”。客人需待主人舉杯勸飲之後,方可飲用。所謂:“與人共食,慎莫先嚐”。在進食過程中,同樣先有主人執筷勸食,客人方可動筷。

古代還有一列進食規則,如“當食不嘆”、“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投骨於狗”等。

五、拜賀慶弔之禮——中國自古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們相互關懷、相互體恤,在拜賀慶弔中有許多儀禮俗規。

【拜賀禮】一般行於節慶期間,是晚輩或低級地位的人向尊長的禮敬,同輩之間也有相互的拜賀。行拜賀禮時,不僅態度恭敬,口誦賀詞,俯首叩拜,同時也得有賀禮奉上。

【慶弔之禮】主要行於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經歷誕生、成年、婚嫁、壽慶、死亡等若干階段,圍繞着這些人生節點,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禮儀。

【誕生禮】子孫繁衍是家族大事,自然隆重熱鬧。

嬰兒滿月時,親戚朋友紛紛上門恭賀,並饋贈營養食品與幼兒鞋帽衣物。

【冠笄之禮】小孩長大成人時要行成年禮。

【加冠禮】男子20歲重新取一個名號,表示該男子具有了結婚、承擔社會事務的資格。

【綰髮加笄禮】女子15歲行的禮,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齡。現代成年禮的年齡在18週歲,學校舉行集體的成年宣誓儀式,強調青年人的成年意識。

【婚嫁】傳統婚禮有六道程序,所謂“周公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宋代簡化爲納采、納幣、親迎三禮。 親迎禮

【壽誕禮】一般在四十歲以後開始舉行。

【生日慶生禮】親友送壽禮致賀。

【喪禮】人死於正命,是白喜事。爲了表示哀悼心情,人們要奉上輓聯、挽幛或禮品、禮金。拜賀慶弔之禮顯示了人們相互扶助的社會合作精神與社會團結的氣象。 中國人的禮制精神是親親愛人,禮儀原則是自卑尊人。在與人交往時要放低姿態,謙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贏得他人的尊重。敬人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恭敬,禮節就成爲了虛套。

傳統禮俗中誠敬謙讓,和衆修身的禮義原則在當代社會仍然值得提倡。當然現在我們對傳統禮俗的繼承,需認真辨析,擇善而從。

古代的飲食禮儀

禮儀產生於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飲食活動。尤其古代的飲食禮儀,真可稱得上是繁文縟節,不僅講求飲食規格,而且連菜餚的擺投也有規則,還有飯菜的食用規定、上菜的禮儀等。下面,小編就分別詳細的羅列出來。

古代的菜餚擺放規則,凡是陳設便餐,帶骨的菜餚放在左邊,切的純肉放在右邊。乾的食品菜餚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湯放在靠右手方。細切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在近處。蒸蔥等伴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陳乾肉、牛脯等物,則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這套規則在《禮記·少儀》和《禮記·曲禮》中均有詳細記載。

中國古代,在飯、菜的食用上都有嚴格的規定,通過飲食禮儀體現等級區別。如王公貴族講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麥,魚宜漲,凡君子食放焉”。而貧民的日常飯食則以豆飯藿羹爲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此外,古代菜餚的品種也有等級分類,用來體現各個階層的區別。

古代上菜時,要用右手握持,而託捧於左手上;上魚餚時,如果是燒魚,以魚尾向着賓客;冬天魚肚向着賓客的右方,夏大魚脊向賓客的右方。

古代在用飯過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縟禮。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只顧自己吃飽。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不要用手搓飯糰,不要把多餘的飯放進鍋中,不要喝得滿嘴淋漓,不要吃得噴噴作聲,不要啃骨頭,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碗裏,不要把肉骨頭扔給狗。不要專據食物,也不要簸揚着熱飯,吃黍蒸的飯用手而不能用筷子,溼軟的肉可以用牙齒咬斷,乾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則要撮作一把來嚼。不可以大口囫圇的喝湯,不要當衆剔牙齒,也不要喝醃漬的肉醬。

此外,在請客吃飯的過程中,如果有客人在調和菜湯,主人就要道歉,說是烹調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醬類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說是備辦的食物不夠;吃飯完畢,客人應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醃漬物的碟子交給旁邊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

以上這些古代的飲食禮儀,雖說有些繁瑣,但有一些直到現在還是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平時飲食中注意一些禮儀還是很有必要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