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精選1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8W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1

《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教學理念: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它伴隨着一代一代的中國人走過滄海桑田,經歷雪霜磨礪,最終沉澱爲民族的精髓。“人若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和起碼的道德修養。爲人以誠,待人以信,不但是人的內在品質和精神要求,也應該是社會的規範。誠信就像一個路標,它將一個人的人品、修養引入了純潔的聖地。誠信體現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上,一份承諾,一份責任都是一種誠信。而作爲我們小學生,我們講誠信就是要說真話,求真知,做真人。如何做一個有誠信的人,這就要求我們在追尋人生理想的道路上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在日常爲人處世之中,真待人、嚴格自律。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瞭解自己,你願意做一個誠信的人嗎?你在別人眼裏是一個值的信賴的人嗎?

2.引導學生以別人爲鏡子進行自我鞭策、自我鼓勵,達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目的。

3. 除了國家政治生活,誠信在人們的生活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4.在法制社會裏更講究道德,沒有誠信寸步難行.

5.任何本領都不比良好的品格與態度更受人歡迎:生活是期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的光明磊落:天下沒有一種廣告,比誠實更能取的他人的相信.

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以別人爲鏡子進行自我鞭策、自我鼓勵,達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目的。

2.任何本領都不比良好的品格與態度更受人歡迎:生活是期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的光明磊落:天下沒有一種廣告,比誠實更能取的他人的相信.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揭開課題。

師:今天,老師先給你們看一個小故事。

(課件演示)在古時候的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去,她的孩子哭着叫着,也要跟着媽媽上街。媽媽騙孩子說:“你先回去,我上街回來殺豬給你吃吧。”妻子從街上回來,看見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孩子吃,妻子急忙阻止他:“怎麼?你真的要殺豬給孩子吃嗎?我原是說着哄哄孩子的。”曾子說:“我們怎麼可以說謊話呢?”於是,他們就殺了那頭豬。

師:同學們,老師不理解曾子爲何要這麼做呢?如果你是曾子家的孩子,媽媽失信於你,你會怎麼想呢?

小組討論:

生:做人要有誠信。

師:那你們知道做人爲什麼一定要講誠信呢?怎麼樣才能做一個誠信的人?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板書課題)《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評析:以生動的動畫故事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通過觀察生動有趣的情境,並結合平時的認知,初步悟出做人要誠信的道理。

1.聯繫實際,指導行動。

(1).議一議:實際生活中你遇到此類事情怎麼辦?(出示課件)

事例1:周兵和宋傑是好朋友,他們曾經許諾,不管誰遇到困難,一定要互相幫助。這天周兵想抄宋傑的作業,宋傑沒同意,他生氣的說:“這點忙都不幫,真不講信用。”

討論: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事例2:李三看見同學花錢大方,他很羨慕。有一天,他趁他的同桌不注意,便拿了同學的10元錢。張老師調查時,他怎麼也不承認。後來,張老師說:“如果你信任我,就把真相告訴我,我保證不對任何人說。”聽了張老師的話,他很快就把事情告訴了張老師。

討論:你知道爲什麼嗎?

學生交流並彙報:

給好朋友抄作業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爲,是害了自己的好朋友,也是不誠信的一種表現;雖然李三拿其他同學錢是不對的,但他能夠勇於承擔自己的錯誤,其實是一種誠信的表現。

(學生們都互相討論着自己的觀點。)

師:大家都說得很好。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誠實守信呢?以上的事例要求我們,要養成誠信的優良品質,我們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誠實守信的好品質,平時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表裏如一,言而有信。

(2).說一說:你願意和誰交朋友?(課件出示)

A、當面說好話,背後說壞話。

B、直言不諱,大膽說自己的看法。

C、沒有把握不輕易答應,一旦答應就要盡力而爲。

D、對別人的要求滿口答應,但過後就忘,不能兌現。

生討論地很激烈。

(3).師:誇一誇:我們周圍哪些事例是屬於誠實守信的?

(生討論,並舉例說明。)

二.培養誠信觀念,製作“誠信卡”

1.教師引導:

師:好好想想,自己動手製作一張“誠信卡”,內容寫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一個誠信的人?從哪些事可以體現出來?有過不誠信的經歷嗎?你今天學習了誠信之後,你以後又會怎麼去做呢?

2.每個人分發一張白紙,要求學生在上面寫上自己在生活中有關誠信的事例。

3.寫完後,要求學生疊好後交給老師。

評析:通過誠信卡,讓學生知道自己應該做誠實守信的人,應鄙視虛假和不守信用的行爲,對自己不誠實和不守信用的行爲應感到不安和歉疚。

三.挖掘誠信意義,激發學生做一個誠信的人

(教師小結)

師:當代少年身系國家未來,肩負歷史的使命。我們的國家能否發達,能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關鍵在於我們這一代有沒有崇高的理想,有沒有有誠信。當我們揚起知識的風帆,蕩起勤奮的雙槳,就要啓航向人生之海時,經驗豐富的老船長告訴我們:“一定要用誠信去導航!”希望通過這節課,我們班的同學都能做到:守信如節,言而有信。同學們不僅對同學守信,對家長守信,對老師守信,也對自己守信!最後希望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能自覺保持誠信的品質。

四.提出倡議,讓世界充滿誠信與愛

1.朗誦誠信詩歌:(生齊讀)

人生貴誠信

人生貴誠信, 何必名與錢。

無視輕拋棄, 何顏見蒼天。

誠以信爲本, 信爲誠之源。

投李報桃事, 禮尚往來篇。

天下何其大, 前路何其遠。

無誠無信義,步履更維艱。

寧可爲玉碎, 不憐薄瓦全。

事落關鍵處, 方纔露真顏。

誠來春水近, 信去秋葉殘。

一夜好風入, 無須帶笑看。

不怕路悽遙, 燕至三月三。

咆哮有大海, 潮起潮落間。

輾轉幾多日, 月明十五圓。

別物猶如此, 世人何以堪。

丈夫生天地, 乘風破浪險。

一言既出口, 駟馬難追還。

苦痛不喪志, 酒醉無失言。

生死千鈞重, 誠信永作先。

放眼蒼茫路, 身正氣傲然。

縱觀天下記, 誠地信爲天。

2.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師:(號召大家)讓我們人人都來講誠信,“以誠實守信爲榮,以見利忘義爲恥”。相信只要人人都做到誠實守信,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評析:詩歌和歌曲能讓學生牢牢記住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任何時候都應做到說話做事事實在在、表裏如一。

五.總結及反思:

我們的社會生活的諸多交往都離不開誠信。誠信是美德,是社會的基石,是人與人交往的先決條件,沒有了它,就沒有了它所帶來的一切。通過課堂動畫的展現,誠信事件的討論、誠信卡的製作,都讓學生印象深刻,知道做一個誠信的人的重要性。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2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定》和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以堅持科學發展觀指導,堅持以育人爲本,規範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據我校不同地區、不同學段國小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和規律,通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小型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培養國小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和諧發展。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進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學科性和實效性,爲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二、教學目標

總目標:培養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和衛生習慣,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自立自強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會做人,會求知,會創新,能從容迎接未來挑戰的高素質的人才。

具體目標:

1、能夠經常對自己進行“警句長鳴”――一定要做到“守信”與“守時”,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充滿信

心,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勤于思考,不甘落後,走上成功之路。

2、使學生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友誼,男女同學間怎樣進行交往好,如何同老師、同學保持密切的感情聯繫,有集體榮譽感,並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爲規範,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3、使學生知道遇到困難和挫折應怎麼辦,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爲習慣,鍛鍊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個人靈活應對的品格,初步學會休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4、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調適。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接納自己,化解衝突情緒,保持個人心理的內部和諧。矯治學生的問題行爲,養成正確的適應學校與社會的行爲,消除人際交往障礙,提高人際交往的質量。

5、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潛力與特長,確立有價值的生活目標,發揮主動性、創造性,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教學內容:

1、立下堅強志―――堅強意志與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養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2)培養學生形成處事果斷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導學生正確應對挫折與困難。

2、澆灌友誼花―――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教育。

(1)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學會正常人際交往,與同學、老師、家長良好關係。

(3)正確認識性別差異,接受發育過程中的身體變化,正確認同性別角色,同異性同學保持正確的交往心態。

3、迎接新挑戰―――人格養成教育。

(1)引導學生樹立發展健全人格的願望與動機。

(2)注重學生的自我人格養成教育。

(3)對有人格障礙的學生進行重點輔導。

四、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爲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爲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裏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五.時間安排:

1.每學期舉行兩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2.每個班間週一次學習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3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教學理念: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養。而現在的中學生就其心靈的“情”來看,普遍患有“感情冷漠症”。對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導之恩,有時會熟視無睹、置若惘然。面對這種現狀,有必要設計一節以《感恩》爲主題的心理健康課,讓感恩走進每一位同學的心靈。

教學設計說明:

教學過程分爲五個環節,從感恩父母,到感恩老師,感恩幫助過你的人,感恩社會,最後感恩昇華,感激所有的人。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談父母、老師的付出,到分析我們爲他們做的,體會他們的恩情,隨之引出如何感恩,落到行動上。從感恩家人到感恩老師、幫助過自己的人,最後上升到感激所有的人,包括傷害我們的人。

教學活動多樣,有聽歌曲、聽故事、講故事、大家說、做遊戲、演小品、大家歌、讀資料、天平稱量等多種形式,學生從聽、講、說、做、演、稱等多方面體會恩情,學會感恩。從意識到行動。達到教學的目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對關懷和幫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準則。

2、使學生知道,現在每個人享受的快樂生活是通過別人的付出得到的,培養學生對父母、他人、社會的感恩意識。

3、教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感恩,爲關心過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點:培養學生對父母、對他人、對社會的感恩意識。

難點:教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感恩。

教學過程

(一)、感恩父母

1、聽音樂《感恩的心》

2、親情遊戲

你們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孩子成長到一名國中生,誰給你們的愛最多,幫助最大,請寫出五個人的名字。

3、感受父母的愛

4、感悟:烏鴉有反哺之義,羊羔有跪乳之恩。父母爲我們費盡心血,我們應該爲他們做點什麼,才能表達你的感激之情?

使學生帶着輕鬆愉快的心情進入活動主題

請同學按照老師的指令進行。

說一說,父母給你那些愛。

學生讀材料,談感受。

學生針對現在的我進行暢談。

(二)、感恩老師

1、師恩回放

生活中除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們,再就是我們的恩師了。老師的愛如春風,似細雨,滋潤着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讓我們從點點滴滴中說出老師的愛。

學生講老師關愛我們的三個故事。老師結合故事進行點評:(1)老師如媽媽時刻關心我們。(2)老師象一把保護傘,遮護着我們不受傷害(3)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

2、用行動報答老師

總結過渡:學校中老師如父母,無時無刻不在關心着我們,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老師更欣慰,讓家長更放心呢?

學生談在學校中如何做?(多個學生回答)

(三)感恩幫助過我們的人

除了父母和老師,社會上還有很多人值得我們感激。請聽《感恩之旅》。

黃舸7歲的時候,被查出患了一種令醫學界至今束手無策的疾病,生命週期可能只有20xx年。

黃舸的生命也許就要走到了盡頭,但是爲了能對幫助過他的人說聲謝謝,20xx年,15歲的他和父親用一輛三輪車踏上了“感恩之旅”,開始在全國尋訪從未謀面的恩人。如今父子倆已走過82個城市,行程1.3萬公里,向30多名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當面道了謝。父子倆一路上感受着感動,也傳播着感動。

黃舸說:“到好心人的家門口親自說聲謝謝,送上一束鮮花表達我深深的謝意,是我最大的心願。”這個心願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 如果有一天離開人世,黃舸希望將自己的眼角摸捐給需要它的人。

問:黃舸的“感恩之旅”是感激哪些人呢?(齊答)

生活中許多人向我們伸出熱情的雙手,當我們接受別人無私的關愛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現在讓我們大聲的向他們說一聲“謝謝”!

(四)感恩社會

請看資料:慈善家——霍英東

霍英東,漢族,廣東人。1953年創辦霍興業堂置業有限公司,任董事長。

霍英東先生是一位愛國的香港慈善家。從小吃過不少苦的他聚財有道,散財也有道。

多年來他對社會的各類捐助金額接近200億元,在推動各地教育、醫療衛生、體育、山區扶貧、幹部培訓等方面, 做出了許多的貢獻。

問:材料中的霍先生的行爲是回報什麼呢?(齊答)

記得去年我們班的同學主動參加了小戲藝術節的義務勞動,今年我們班的同學利用星期天又到車站義務打掃衛生。我們班的同學人人有一顆服務社會的心。

想想我們爲社會做些什麼?

幾個學生回答。

幾年之後,如果我們班有的同學也象霍先生一樣成爲大款,你將怎樣回報社會呢?

幾個學生暢所欲言。

(五)感恩所有的人(感恩昇華)

過渡:我們的生活被愛包圍着,我們不但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甚至我們還感激那些傷害過我們人。

請看大屏幕,感激所有的人。學生齊讀:

感激所有的人

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爲他磨鍊了你的心志;

感激絆倒你的人, 因爲他強化了你的雙腿;

感激欺騙你的人, 因爲他增進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視你的人, 因爲他醒覺了你的自尊;

感激遺棄你的人, 因爲他教會了你該獨立;

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我們人人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齊唱《感恩的心》的主題句: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依然會珍惜!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4

男生小東,11歲,國小五年級。該生的表現爲:貪玩,學習興趣不高,和同學關係不好。最近,在他身上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他竟欠了幾個同學的錢,共計348元!經查,原來他爲了與同班幾個愛玩、會玩的同學一起玩,竟然提出玩一次給對方多少錢。到那天爲止,他已付出了近400元。

在班裏,他不學習,作業常不能完成,又以各種理由搪塞;在與同學交往中,愛講大話,情緒反覆無常,常推卸責任;他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講信用;不注意個人衛生,身上總有一股說不清的臭味。他一度處於自卑、自棄的失助狀態中,淪爲個別霸道學生的攻擊目標。

案例分析

當前,兒童青少年的交往問題開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許多孩子由於家庭教育或是內心認知的一些誤區,不願與人交往,缺乏交往技能。當他們意識到交友的需要時,所付出的代價卻是慘痛的。上述案例中的小東和徐樑就是如此情況。小東的同學關係處得不好,他不是從自我方面找原因,努力糾正自身的毛病,而是以消極的方式來應付,借用金錢等外在手段以排遣人際交往不順帶來的壓力。而徐樑則是由於從小在同伴交往中受到的挫折,所以才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排斥朋友。這些都是人際交往習得性失助感導致不正當的自我防衛機制的個案。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5

在接電話時切忌使用“說!”“講!”。

說講是一種命令式的方式,即難讓人接受,又不禮貌。

有的人在接聽電話時,一接起電話馬上說:“說”或“講”, 或者多加一兩個字“聽到,說!”

這種行爲在公司、企業內部也許還可以理解,由於某種原因工作繁忙,時間緊張,沒有太多的時間應對電話,希望對方直截了當,別浪費時間。

但這種硬邦邦的電話接聽方式顯得過於粗魯無禮,有一種盛氣凌人的氣勢,好像是擺架子。

給人的感覺是“有什麼話快說,老子沒空和你在電話裏囉嗦!

有的人對這樣的電話應答方式也懶得再“說”,乾脆一聲不吭將電話掛了。

本來還想聯繫一些業務或者提供一些信息,一聽他這口氣就不舒服,說了等於白說,這種人懶得理他。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別人以禮相待,有誰願意同不懂得禮貌的人打交道呢?所以,我們在接聽電話時,一定要注意應有的禮貌。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6

一、電話鈴響兩遍就接,不要拖時間。

拿起呼筒第一句話先說“您好”。

如果電話鈴響過四遍後,拿起聽筒應向對方說:“對不起,讓您久等了”,這是禮貌的表示,可消除久等心情的不快。

如果電話內容比較重要,應做好電話記錄,包括單位名稱、來電話人姓名、談話內容,通話日期、時期和對方電話號碼等。

二、電話的開頭語會直接影響顧客對你的態度、看法。

通電話時要注意儘量使用禮貌用詞,如“您好”、“請”、“謝謝”、“麻煩您”等等。

打電話時,姿勢要端正,說話態度要和藹,語言要清晰,即不裝腔作勢,也不嬌聲嬌氣。

這樣說出的話哪怕只是簡單的問候,也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只要臉上帶着微笑,自然會把這種美好的、明朗的表情傳給對方。

特別是早上第一次打電話,雙方彼此親切悅耳的招呼聲,會使人心情開朗,也會給人留下有禮貌的印象。

電話接通後,主動問好,並問明對方單位或姓名,得到肯定答覆後報上自己的單位、姓名。

不要讓接話人猜自己是誰(尤其是長時間沒見的朋友、同事),以使對方感到爲難。

三、打電話時,應禮貌地詢問:“現在說話方便嗎”?要考慮對方的時間。

一般往家中打電話,以晚餐以後或休息日下午爲好,往辦公室打電話,以上午十點左右或下午上班以後爲好,因爲這些時間比較空閒,適宜談生意。

四、打電話、接電話時,如果對方沒有離開,不要和他人談笑,也不要用手後住聽筒與他人談話,如果不得已,要向對方道歉,請其稍候,或者過一會兒再與對方通電話。

五、對方要找的人不在時,不要隨便傳話以免不必要的麻煩,如必要,可記下其電話、姓名、以回電話。

六、要學會配合別人談話。

我們接電話時爲了表示認真聽對方說話,應不斷地說:“是,是”、“好,好吧”等,一定要用得恰到好處,否則會適得其反。

要根據對方的身份、年齡、場合等具體情況,應付方式各異。

七、掛電話前的禮貌也不應忽視。

掛電話前,向對方說聲:“請您多多指教”、“抱歉,在百忙中打擾您”等等,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八、辦公場合儘量不要打私人電話,若在辦公室裏接到私人電話時,儘量縮短通話時間,以免影響其他人工作和損害自身的職業形象。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7

首先,打電話禮儀

1,時間選擇:和私人電話選擇有效時間,晚上10點以後,早上7點之前不要打電話,吃飯時不要打電話,請不要打電話給假期。

2,空間選擇:私人電話較好在家裏玩,在單位工作電話。不要使用單位電話談私事,不要在公共場所打電話。

3,快樂的心情:打電話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好心情,所以即使對方看不到你,也會以愉快的語氣感染你,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因爲面部表情會影響聲音的變化,所以即使在手機上,我也要看看我的心態來處理它。

你打電話的時候一定不要抽菸,喝茶或吃零食。即使是懶惰的姿勢也可以被另一方聽到。如果你在彎腰時躺在椅子上,另一方的聲音是懶惰和懶散的。如果你坐直,聲音會很甜,充滿活力。因此,當你打電話時,即使你看不到對方,你應該把自己看作是在前面,並儘可能地注意你的姿勢。

5,通話時長:不宜短。長話短說,胡說八道。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並在開始時介紹自己。

6,錯誤的電話主動道歉,發短信的祝福較好帶簽名。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8

1.接聽時間:當聽到電話響鈴時,請不要太晚接聽,鈴聲是三聲聯機;不要讓別人拿起電話。電話響了大約3秒鐘。如果你長時間沒有接聽電話,或者等待對方不禮貌,另一方在等待時會非常焦慮,你的單位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

2,拿起電話:先告訴對方他不找,然後問對方是誰。

3.如果有局外人與您交談,您也應該拿起電話。當你接聽電話時,你必須解釋誰在那裏,建議對方不能說深層次的問題,然後建議讓對方選擇時間給他打電話。

4,對方撥錯電話:遇到錯誤的電話:先提示對方撥錯,然後可以重複自己的號碼。

5,記錄:始終牢記5W1H技能,所謂5W1H指1當2時誰3誰在哪裏4什麼5爲什麼6爲什麼6如何進行。這些信息在工作中非常重要。撥打電話和接聽電話同樣重要。電話記錄既簡單又完整,具體取決於5WIH技能。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9

摘 要:當前,我國國小生的人際關係存在不少問題,如何解決國小生的人際關係障礙已成爲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們應該從學生、家長和社會這三方面入手來解決這一難題,尤其注意加強對國小生的教育和訓練,增強國小生與人交往的意識,培養國小生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和良好的交流品質,拓寬國小生人際關係交往的途徑等。

關鍵詞:國小生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障礙

心理學家們今年來研究發現:一個人一天中約有60%―80%的時間花在與親人、朋友溝通上,通過研究一萬個成功者的家庭案例發現,一個人的“智慧、專門技術”和“經驗”只佔成功因素的15%,其餘85%取決於良好的人際關係溝通能力。很多事實表明,國小生的人際關係狀況往往決定他們以後的發展,目前,國小生的人際關係出現許多問題,最爲突出的是國小生的人際關係障礙。改善國小生的人際關係,引導學生克服人際關係障礙,對國小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義。[1]

一、國小生人際關係的發展過程

國小時期是兒童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兒童開始學校生活的第一個階段,是兒童學習掌握各種基本技能,掌握人類科學文化的最基本的知識,併爲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的時期,國小也是兒童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艾裏克森認爲,國小階段是關於自我生長的決定性階段。兒童開始進入學校學習,第一次接受學習賦予他並期望他完成的社會任務。爲了完成這些任務,國小生必須勤奮學習,同時他們又害怕失敗,這種勤奮感和自卑感的矛盾便構成了這一階段的危機。[2]

二、國小生的人際關係障礙

《知心姐姐》雜誌社曾在北京、上海、吉林、遼寧、河南等19個省市、自治區進行的針對中國小生及其父母最關注的一些問題調查,受到有關人際關係的有效答卷共5782份。以“我的苦惱”爲主題的調查結果顯示: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已成爲孩子第二大苦惱。以“心理健康問題”爲主題的調查結果顯示:輔導孩子處理人際關係,也成了父母在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時,排在第二位的重要內容。[3]

引發中國小生苦惱的因素(因有少量同學同時寫了不同類型的苦惱,所以百分比合計總數大於100%):學習與考試引發的焦慮(72.26%)、人際關係處理不好(21.42%)、生活條件和環境差(10.03%)、有不良習慣(8.05%)、自我形象與自我感覺差(3.67%)、自主行爲受利限制(2.66%)。

由此可見,國小生的人際關係障礙(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已成爲國小生及其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4]

三、國小生人際關係障礙的表現及其原因分析

1.國小生人際關係障礙的典型表現:

1.1被動。主要表現爲:國小生做事缺乏主動性、缺乏熱情。許多事情都要在別人的督促下才能完成,有時需要多次督促。另外,國小生在人際關係中處於被動,還表現在他們一味地遷就別人,附和別人,甚至追隨別人,以至於失去自我,失去個性。最常見的就是“隨大流”“攀比”。[5]

1.2攻擊。人際關係障礙中的攻擊性表現爲說話刻薄,出口傷人,自以爲是,侮辱或者非難他人,散佈流言蜚語,妨礙他人做事。這類國小生的人際關係就十分緊張,很少有同學與之交往,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被一種強烈的孤獨感所圍困。所以在國小課堂上經常出現國小生刻意不回答本該回答或者可以回答的問題,這種現象也屬於“攻擊”範圍。

1.3固執。固執的國小生做事不聽從別人的勸阻,一意孤行明知自己錯了也仍舊堅持錯誤,不肯悔改。

1.4自我表現。自我表現的要害是以“我”爲中心,對別人一概加以排斥,往往是“惟我獨尊”,其他都不在話下。自我表現的最終結果是導致日益嚴重的孤獨與痛苦。教師應正確看待這種現象。

2.國小生人際關係障礙的原因分析

2.1父母的溺愛,導致國小生不願與人接觸。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和長輩都是萬分疼愛。孩子們自然遇到事情就會以個人利益爲先,容易跟同學產生矛盾。也有的家長保護欲過強怕孩子受傷阻礙孩子與外界的接觸,這樣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少了,與人交往的範圍也就更狹窄了。[6]

2.2個性上的缺陷,阻礙了國小生人際關係的發展。很多孩子在跟外界接觸時會不由的表現出緊張害怕,甚至手足無措,語無倫次,害怕見人。還有的自傲、盛氣凌人,羨慕嫉妒其他孩子、任性等任何一種的個性缺陷都會成爲人際關係障礙。

2.3生活上的挫折,成爲國小生髮展良好人際關係的阻力。例如:某次考試考得不好,受到老師嚴重的批評或同學間的矛盾等等,這些都會成爲國小生髮展良好人際關係的阻力。

2.4教育觀念的誤導,阻礙了國小生人際關係的發展。許多家長和老師注重學知識,學技能,疏忽對學習上的關心和引導。在這種教育觀念的指導下,國小生也就侷限於知識和技能方面的發展,而沒有很好地接受如何發展良好人際關係的教育和指導,從而阻礙了他們的人際關係發展。

四、解決國小生人際關係障礙的具體方法:

1.對國小生的教育和訓練

有一下幾種方式可以參考:增強國小生與人交往的意識;培養國小生爭取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培養國小生良好的交往品質;教給學生正確的途徑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和自我調適的技巧;拓寬國小生人際交往的途徑等。

對國小生與人交往意識及處理人際關係能力的培養絕對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應引起每一位教師和家長的重視。

2.學校教育的完善。

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和訓練,還是與學生家長充分合作,主體都是學校,具體的執行者是教師,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校自身功能的完善對國小生髮展的良好的人際關係,消除人際關係障礙具有根本性意義。

總之,學校教育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師要真正做到關注學生心靈,從多方面多角度關注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消除人際關係障礙。

參考文獻:

[1]《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沃建中主編,科學出版社,20xx

[2]《當代青少年學生心理障礙與教育》,餘基強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人際關係心理學》,鄭全全、俞國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4]《國小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及對策》,舟山市普陀區東港國小,李雪芬

[5]《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6]《加強人際交往,改善人際關係》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10

摘 要:國小生由於年齡小,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強烈的自我意識,使他們擁有較強的防禦心理,不善於表達自己,離羣獨處,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着重介紹構建國小生和諧關係的幾點淺薄看法。

關鍵詞:國小生;和諧關係;構建

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學生的學習成長有促進作用。學生在和諧輕鬆的氛圍中,能夠跟其他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增進彼此的瞭解,推動和諧文明校園的建設。

一、教師走進學生圈子,幫學生樹立團結集體的意識

作爲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全方位地瞭解學生,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課下跟學生積極交流,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圈子,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關鍵。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的行爲表現做出客觀的評價,避免因爲認知上的誤差,對學生產生偏見,不公平的評判常常會引起師生的矛盾,以及學生之間的矛盾。基於此,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在校園生活中對學生的行爲進行細緻的調查和分析,避免主觀情緒的滲入,從理性客觀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位學生。

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必須尊重和信任學生。基於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等方面的考慮,心理承受力相當脆弱,學生都擁有強烈的自尊心。不善言談往往導致一些學生被孤立,遇到一些事情不善於表達自己,道德觀念和是非觀念都比較薄弱,因此教師的引導教育就至關重要了。

例如,在日常校園生活中,兩個經常一塊上學、放學的學生,鬧了矛盾,甚至動手解決問題,此時教師應當明白,學生天性純真,學生之間的矛盾本沒有對與錯。針對這種現象,教師絕不可用嚴肅的表情和聲調較高的方式進行教育,應當以和藹的表情、溫和的態度去了解學生之間發生不愉快的原因,這時教師可以轉變一下教育方式,過分注重口頭教育,對於天真懵懂的學生來說,只能當做教師課堂的言傳身教,教育本身的職能並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操場上舉行一個長跑接力賽,讓鬧矛盾的雙方分在一組,教師在旁邊當裁判並且觀察矛盾雙方的一舉一動,給他們制訂一個目標,讓他們通過奮鬥過程中的互相幫助能打開自己心中的結,在奔跑中的汗水與歡笑是懵懂青春中最真情的流露,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提升了集體榮譽感,大度地放下眼前的陰霾和偏執,去迎接朋友的微笑和擁抱。

二、防患於未然――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對於學生的學習成長有積極作用,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應當注重構建和諧課堂,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進而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1.全體學生的發展目標

教師給全體學生確立一個發展目標,能夠保證學生在思想和學習行爲上高度的統一性,對於目標的追逐,整個班級擁有強大的凝聚力,在追尋目標的路上學生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增強了學生的集體責任感。

2.優化溝通渠道

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方式多種多樣,課堂情景教學模式上,課外豐富的趣味化集體活動都是良好的溝通方式,在遊戲化的活動中進行溝通,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瞭解,增進彼此的感情。

3.人際交往觀的樹立

幫助學生樹立人際交往觀,對於構建和諧人際關係有重大意義。校園生活中,部分學生對於人際交往的意義不夠明確,離羣獨處是他們喜歡的生活方式,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應當積極與這類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矯正學生的思想觀念,講明人際交往對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交往意識,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

三、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策略

1.擺脫自卑心理,重拾交往自信

部分學生由於缺乏交往自信心,全面地否定自己,過重的自卑心理導致學生擁有較強的防禦性。基於此,教師應當給學生提供一些樹立交往自信的方法。

例如,在學習生活中,主動關心其他學生。(1)最常見的:同桌今天沒帶文具盒,可以把自己的文具盒拿出來,給同桌提供學習用具用,遇到其他學生有困難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是建立和諧關係的捷徑;(2)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激發自身的交往意識。擺脫自卑心理,打開心門,走出封閉的世界。

2.注重說話的方式

教師應當提醒學生,學生之間交往的過程中應當注重說話的方式,要讓學生明白委婉的說話方式,不僅能夠保留其他學生的面子,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不能靠指出他人的錯誤來證明自己的聰明。

3.學會表露心聲和傾聽

與其他學生進行交談的時候,能夠增進彼此的瞭解,學生應當學會傾聽,耐心專注的表情能暗示對方你對他很尊重,對方沒有徵求你的意見時,不可打斷對方的話語;對方徵求自己的意見時,積極表露心聲,讓對方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增進學生的情感交流,加深彼此的瞭解。

總之,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學生的學習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在校園生活中,認真觀察學生的點點滴滴,走進學生的生活圈,跟他們進行情感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煩惱,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推動和諧校園建設。

參考文獻:

[1]關秀麗.在細節中滲透安全教育[J].山西教育(幼教),20xx(7).

[2]駱炳山.怎樣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J].科學諮詢,20xx(11).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11

王某某,男,8歲,國小二年級學生。該生學習成績差,性情怪異,很難與同學相處。

1、人際關係惡劣,總是欺負周圍的同學,總以強者形象出現,無緣無故的,就打同學一巴掌或踢同學一腳,要不就咬人。

2、組織紀律差,上課時有話就說,沒有留心聽課、認真思考、舉手回答的習慣。

案例分析

1該生從小跟爺爺在老家生活,很少見到父母,對父母缺少依戀。,爺爺對他言聽計從,千方百計滿足他,漸漸形成橫蠻任性的性格。(小時候環境生活的影響)

2、後來父親怕他吃虧,叫他回擊欺負他的人,漸漸地,他由一個受他人欺負的人轉爲一個欺負他人的人,由一個弱者變成一個大“天王”,令老師極其頭疼。(父親錯誤的引導方式)

由於該生自小過於寵愛、放縱,家長怕他吃虧,使他在家庭、在同伴中慢慢變得像個“小皇帝”。別人說他不得,碰他不得,而他卻目中無人,動不動就打人。該生以自我爲中心,不接受別人的意見,他並沒有認識到來學校是來學知識、學文化的,更沒想到來學校是要遵守紀律的。對待這類孩子,一下子的批評教育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解鈴還須繫鈴人,來源於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學生的健康人格纔能有效地培養。

綜合分析與診斷

該兒童目前要解決的主要有三方面問題:

1.攻擊性行爲;

2.人際關係;

3.學習適應性。

爲什麼會有這些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攻擊性行爲:根據兒童的成長經歷,攻擊性行爲的產生主要是經驗習得的結果。人的行爲都有"趨利避害"的特點,之所以選擇某種行爲,主要是這種行爲能給當事人帶來某種利益。本案中的"攻擊性行爲"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轉換,但當他打了小朋友後沒有任何的"懲罰"出現,就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行爲是可行的。"強者打人"與"弱者捱打"的體驗在認知上讓他強化了這種打人的行爲,讓他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爲的合理性。

因此,觀念中形成了這樣的推理:“弱者”受到別的小朋友欺負,“強者”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武力來保護自己。而且,在"我是強者"的強烈暗示下,往往會對外界發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強者姿態。

當行爲不斷反覆後,將會變成爲一種習慣,甚至成爲人格特徵之一,就現狀及年齡階段,還談不上"攻擊性人格",只能說有攻擊性傾向,也正因此,及時的干預是可以矯正的,否則隨年齡的增長,行爲復現率的提高,會使改變難度增大,演變爲人格特徵。

2.人際交往問題:

該兒童的人際交往問題與他的攻擊性行爲密切相關。攻擊性行爲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負",但卻引起了同學的"注意",這些行爲也就形成了他在別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動不得、說不得、脾氣大、愛打人、即使有些行爲是暗示"我想跟你們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認同和接受的。

3.學習適應性:

現該生學習沒有多大的進步,這是發展過程中的適應不良表現。這除了影響行爲與人際協調外,還有對學習態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響。目前,該生所面臨的學習問題主要是如何調整好情緒,給予學習相應的注意力,提高上課效率,並且這也是促進人際關係的重要方面。在行爲上給予積極的建議與指導,兩者結合纔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12

1.如果你想暗示對方結束通話:你可以重複這一點。

2.先掛電話的人:狀態較高的人先掛起。如果長者先掛,當他們尋求幫助時,他們會被要求先掛。

3,不要用手機傳遞重要信息,重要信息較好採訪。

4.不要在醫院或機場使用手機,以免影響機場和醫院的電子設備。

5.當您致電時,請注意,在某些地方,不允許使用手機。例如,禁止加油站,餐館,酒吧,劇院,電影院和火車行李站使用移動電話。

6.不使用手機時,請鎖定手機按鈕以防止意外撥打特殊電話號碼,如119,110,120。

7,不是所有人,不要借用別人的手機。

8,手機音調的音調較好是上升,讓你快樂,溫柔,禮貌,沒有特別的東西較好較好省略,直接打個招呼。

9.在公共場合,移動電話處於振動狀態,您不應該公開呼叫。不要通過電話拍攝他人。

10.如果是固定電話,請放下電話,否則聲音肯定會抹去你面前的好照片。

11.如果你按免提,你必須告訴對方。

12,手機較好放在公文包裏。

國小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教案 篇13

小強是一名國小五年級的同學,平時在學校裏各方面表現得都比較好。但是,有一次因爲某件事,老師批評了他,與老師發生了頂撞,以後,同老師的關係就比較緊張了。

案例分析

在學校裏,學生和老師天天相處,有時會由於種種原因造成誤會,產生分歧。造成師生關係緊張的因素很多,有的與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不當有關。批評學生時不注意時間、地點、場合,沒有深入調查和分析造成處理問題不公,遇事不順心而把個人情緒帶入課堂,對學生過多的懲罰和指責等,會傷害學生,挫傷學生的自尊心。雖然不能排除學生在某些方面應當承擔責任,但是無論是什麼原因,學生同老師的緊張關係必須要得到恰當的處理。如果雙方處理不當,不僅影響師生關係,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乃至學生個性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