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個人修養的古詩名句經典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4W

古人對於修養身心的問題很早就提出,有哪些相關的古詩句呢?下面是本站小編蒐集整理的有關個人修養的古詩句,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關個人修養的古詩名句經典

有助於提高個人修養的詩句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2.人而無儀,不死何爲。 (詩經風相鼠)

3.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7.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9.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11.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1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論語述而)

20.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

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爲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2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24.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論語爲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爲公。 (禮記禮運)

2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30.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禮記學記)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3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3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37.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孟子盡心上)

有關個人修養的古詩句精選

1、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元稹《菊花》)

釋義:倒不是百花中特別偏愛菊花,而是因爲菊花開過後再也沒有花朵可賞了。句中隱含着對菊花獨傲寒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讚美。

2、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唐?杜甫)

釋義:一生沉浸在繪畫藝術中而不覺得將近年老,富貴對我就像天上的浮雲一般淡泊。詩句讚揚了名畫家曹霸潛心藝術,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宋?程顥)

釋義:不爲富貴所迷惑而安於貧賤,男子漢能達到這一境界才稱得上英雄豪傑。今賦予其新的含義,形容志士仁人不謀名利的高尚品質。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釋義:桃樹李樹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實,卻吸引人們紛紛前去欣賞採摘,以至在樹下自然踩出一條條小路來。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會贏得人們的敬仰。

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

釋義:沒有恬淡寡欲的修養,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沒有寧靜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擾,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諸葛亮認爲,修身治學應該首先擺脫名繮利鎖的束縛,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釋義:如果孤獨地學習,沒有朋友相互切磋,那麼就會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7、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一》)

釋義: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爲以後的借鑑。

8、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唐朝?杜荀鶴《涇溪》)

釋義:但卻是在水流平緩沒有暗礁的地方,經常聽到有船沉沒。告誡人們,一帆風順時,不要自滿疏忽,而要小心謹慎。

9、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三國志》)

釋義:壞事即使很小也絕不要幹,好事即使細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釋義:有錯則進行改正,沒有錯則自我勉勵。對別人給自己提出的意見,也應採取這種態度。

1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釋義:辛勤操勞,艱苦奮鬥,足以成就大業;貪圖安逸,放縱享樂,則必遭亡身之禍。

12、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釋義:說話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斷徹底。這是做人的準則和美德。

13、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諫逐客書》)

釋義:泰山不捨棄土壤,所以才成就了它的偉大;海洋不捨棄細微的河水,所以才能夠成就它的深度。原喻指要廣納人才,才能成就大業。也可喻指博學多聞,纔有更深的造詣。

14、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

釋義: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則不如梅花香。現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應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15、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釋義:假如對國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豈能因爲有禍患而逃避,有幸福就爭搶呢?詩句表現了林則徐以國家利益爲重,不計較個人得失的高尚情懷。

有關個人修養的古詩句經典

1、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漢樂府古辭《君子行》)

釋義:在瓜田裏不要彎身提鞋(免得別人誤認爲是摘瓜)。在李樹下不要舉手正帽(免得別人誤認爲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懷疑的地方要謹慎,注意檢點規範自己的行爲。

2、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

釋義: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裏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這兩句說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經常侷促憂愁。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

釋義:遇到高山就盡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順利通行。後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爲光明正大。句意爲:品德像山一樣崇高的人,就會有人敬仰他;行爲光明正大的人,就會有人效法他。

4、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釋義:荷花衰敗,那高擎如傘的荷葉也隨之枯萎;可菊花凋謝,卻還留下了在嚴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椏。詩句以荷襯菊,表達了對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欽佩之情。

5、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

釋義:寧願在枝頭含着芳香死去,也不爲凜冽的北風所吹落。詩人借菊詠懷,抒發堅守節操,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

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論語》)

釋義:做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能行。意爲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釋義:君子幫助別人成就好事,不幫助別人做壞事。

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釋義: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9、人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資治通鑑》)

釋義:用銅做鏡子,可以整理好一個人的穿戴;用歷史作爲鏡子,可以知道歷史上的興盛衰亡;用別人作自己的鏡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善於借鑑別人的經驗教訓來對照自己的言行,就會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10、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毛詩?序》)

釋義:提意見的人沒有罪過,聽意見的人,可引以爲戒。

11、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

釋義:正確地批評我的錯誤的人,是我的老師;恰當肯定我的優點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諛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賊寇。這是荀子處世做人的原則,時過千年,仍值得我們借鑑。

12、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釋義:如果遠在洛陽的親友問起我,請你把我冰清玉潔、清廉正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晶瑩如冰的心藏於內,高潔如玉壺之形現於外,比喻爲人內外純潔,品質高尚。

13、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

釋義:淘金要千遍萬遍的過濾,雖然辛苦,但只有淘盡了泥沙,纔會露出閃亮的黃金。比喻清白正直之士,雖一時被誣陷,但歷盡千辛萬苦,其崇高品德終究會被人們認識的。現用以說明凡事經過艱苦努力,終能獲得寶貴成果。

14、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元朝?王冕《墨梅》)

釋義:它不想用鮮豔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只願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是通過自畫的墨梅表現出作者清高絕俗的節操。

15、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唐?劉禹錫《酬樂天》)

釋義: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本句借絢麗的晚霞爲喻,用勸勉的口吻,表現出老當益壯,力求進取的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