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貼對聯的習俗始於何時?介紹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5.93K

春節貼對聯的習俗始於何時?

春節貼對聯的習俗始於何時?介紹大綱

春節貼對聯是我國的一大傳統,具有悠久的歷史。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纔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在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爲“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寫春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則穿便裝出巡,挨家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爲一時的社會風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