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爲什麼不能回孃家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6W

快要過大年了,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最寶貴的節日,對於這樣重要的節日,其實老祖宗們也流傳下來了很多說法和禁忌。下面爲大家整理過年禁忌事項,現在許多年輕人、包括上年紀的朋友對這些瞭解不是很多。但是作爲中國人還是要知道爲什麼除夕的時候不能回孃家的。

除夕爲什麼不能回孃家

大年七年級已出嫁的女兒爲啥不能回孃家?

大年七年級

1、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孃家

回門又稱“歸寧”,亦即“回孃家”。正月七年級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闔家團圓,自然不便回孃家去。

民間也有些老人迷信,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說臘月28,有說29或30)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裏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已婚女人被認爲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裏過除夕、七年級,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七年級(或八年級)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另外,過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回孃家,也意指着會把孃家吃窮,因此只能在八年級或者九年級回孃家。

上面都是用傳統觀念來解釋這一習俗的,但其實大年七年級不回孃家,還有另一層含意,是嫁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大年七年級稱職的媳婦是不回孃家的。

2、忌摔壞東西

大年七年級忌打破碗、鏡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財破運,若真不小心打破了,可以用紅紙包起來,先放置在神桌上,默唸“歲歲平安”吉祥話語,等待破五日再丟棄。

3、忌剃頭、洗頭、洗澡、洗衣物、動掃帚

大年七年級早上忌剃頭,也不要洗澡、洗頭、洗衣物,那樣意味着將財富與財運洗掉,因此忌洗衣。同理,也不能動用掃帚,打掃屋子,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

4、忌叫人名催人起牀、給沒起牀的人拜年

大年七年級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牀,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此外,對方還在睡夢中,也不要跟對方拜年,等對方起牀再拜年,因爲這樣做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牀中。

5、忌吃稀飯、吃葷食

大年七年級早上忌吃稀飯、忌吃葷食,過去的傳統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七年級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裏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七年級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爲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補品補藥七年級最好不要吃。

6、忌午睡

大年七年級忌睡午覺,依古訓“禁晝寢”勸人不要懶散,若於大年七年級睡午覺會影響事業運。

7、禁忌動刀、剪、針

大年七年級,禁忌動刀子和剪子,俗話說“七年級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此外,民間也流傳不要動針錢的說法,說是“七年級動了針錢,挑了龍筋長(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針眼一樣小)針眼”。

8、忌斧子劈木柴

說是“七年級斧子劈開柴(財),劈開再也回不來”。

9、忌借錢、討債

說是“七年級借了別人的錢,一年四季靠外援;七年級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整一年”。此外,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一整年間都會很倒楣,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大年八年級

1、回門禮有講究

大年八年級,出嫁的女兒會帶着丈夫及兒女回孃家拜年。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女兒回孃家忌回門禮爲單,由於傳統上認爲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孃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2、忌洗衣服

大年七年級、二都忌洗衣,傳說這兩天是水神生日,所以忌洗衣。

大年九年級

1、忌拜年

大年九年級又稱“赤狗日”,這天忌拜年,赤狗爲熛怒之神,遇之不祥,所以人們一般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家都不可以。所以早點洗洗睡了吧!

2、忌點長明燈

過年要連續三天家裏燈火通明,即從年三十開始,一直到大年八年級,聯繫三天,將家裏所有的燈全部打開,寓意人丁興旺。但是,到了大年九年級,除了正常照明的燈亮外,其餘的燈就不用燈火通明瞭。因爲這日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後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稱爲“老鼠分錢”。

大年初四

1、忌出遠門

大年初四忌出遠門,因爲,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衆神明、竈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竈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這一天,竈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裏,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大年初五

1、可打掃屋子

這一天在民間也叫做“破五”,意味着過了這天之前的禁忌都可以破除。這一天要將過年期間存儲的垃圾清掃乾淨,謂之“送窮”。

2、可祭財神

祭財神不僅是南方的傳統,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會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即祭戶神、竈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爲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4、要吃餃子,忌吃藕

大年初五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因爲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餃子邊捏。據說,這樣可以規避周圍讒言。此外,婦女們在這天還要找出幾件舊衣服來拆拆,謂之“拆小人”。這樣可以免黴運。

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有些地方餃子裏還要包上硬幣、蜜棗、紅糖等,寓意發財、好運早來、甜蜜和美。餃子可吃,但是不要吃藕。

大年初六

1、商鋪開業有講究

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在舊時是大小商家“開市”的日子,門板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營業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商家開門前,要在檔口門前擺上大橘子,橘子一定要多,否則就會空多橘少(廣州話諧音“凶多吉少”),“意頭”不好。

大年初七

1、忌諱動針線,不要責罰孩子

又稱“七煞日”,許多事情都不宜在這天進行,初七也是人的生日,人之後生,是人爲尊。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舊時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所以這一天,家長也不能責罰孩子。

2、要吃麪條

大年初七,一些地方有吃麪條的習俗,寓意着用麪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爲“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爲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麪條。

大年初八

1、來月事的女子不能去寺廟燒香

漢族民間傳說正月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正月初八也被稱爲“順星節”,是一個可以預知一年運氣的節日,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歲歲平安。穀日,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廟往往在這天設壇祭星,來月事的女子不能去廟裏燒香。

大年初九

1、忌曬衣服

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也不能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願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也不能挑肥糞。

除了上面這些之外,還有一些過年禁忌,你必須要知道!

禁忌一:倒福不能貼在大門上

如果貼多個“福”字,還應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先貼“門福”,再貼廳堂的“福”,最後才能貼“倒福”。次序切不可以弄反。

“福”字正着貼是不會錯的,倒貼則要注意了,並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貼,尤其不能貼在大門上。

禁忌二:最好除夕貼春聯

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爲天上的神仙,當春聯撕破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家家戶戶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佈新的意思。

禁忌三:左右春聯忌貼反

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春聯貼反,既顯得主人沒文化,吉利。春聯有兩幅直聯,每幅的最後一個字有平、上、去、入等聲韻,正確的貼法是:平聲(國字注音第一、二聲)在左邊,上聲、去聲(國字注音第三、四聲)及入聲字在右邊。

禁忌四:大年三十晚上別亂串門

民謠說:“三十,閤家歡樂吃扁食。”三十晚上,一家團圓,一般不願外人突然闖入,無論外人來說話、串門以至討債,都會干擾家庭歡樂的氣氛,所以除夕夜,對“家韃子”之外的人都一律拒絕。

禁忌五:忌吃魚頭、魚尾

過年期間魚是必備菜,曰“有餘”。吃魚時,應將頭尾留下不吃,這樣就表示來年不僅有吃穿,還有剩餘。

禁忌六:不要讓別人從自己的口袋掏東西

過年期間不要讓人從自己口袋掏東西,因爲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女兒爲什麼大年八年級才能回孃家?除夕和七年級,爲什麼就不能回?

我們在過年的時候,如果有條件,應該遵守一下中國傳統的風俗習慣,並且這些風俗習慣都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並不是有人空穴來風,隨意創造的。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嫁出去的女兒爲什麼大年八年級才能回孃家的”的這個問題。

嫁出去的女兒回孃家,在中國古代也被稱爲“歸寧”。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可以看作是華夏民族的史詩,《詩經》裏的第一首詩是《關雎》,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說法,《關雎》其實是一首關於談戀愛的詩歌,那麼《詩經》裏的第二首詩呢?第二首詩是《葛覃》,有“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的話語,《葛覃》表達了新婚的女兒想回孃家探望父母的心情。

(宋代的婦女)

先有《關雎》,然後纔有《葛覃》,先談戀愛,然後才能回孃家,這是《詩經》告訴我們的一個人生哲理。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史詩,一般都是神話傳說,而中華民族的史詩是關於“人事”的,儒家文化向來強調“人事”,而較少關注玄之又玄的事物。《論語》裏這樣的記載: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莊子也說:“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中國傳統文化向來號召大家要把人世間的事情做好,對於玄之又玄的事物應該“存而不論”。所以,我們在過年的時候,如果有條件,一定要遵守中國傳統的風俗習慣,並且這些風俗習慣都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遵守這些風俗習慣,就是做好了中國傳統文化所講的“人事”。

儒家文化圈的風俗習慣,一般都有很強的男權主義色彩,“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性出嫁之後,即脫離了自己的家庭,成爲夫家的人了,不能有事沒事總往孃家跑,應該一心一意的助旺自己的丈夫,助旺夫家,就是好好經營屬於自己的家庭。當自己年輕的時候,回孃家,孃家是自己的爸爸媽媽當家,年紀再大一點呢?也許是孃家的哥哥嫂嫂當家了,這個時候回孃家就有點尷尬了。

大觀園裏經常在一起玩耍的女子都是未出嫁的,已經出嫁了的女子是不會經常回來的。

嫁出去的女兒,不能隨意回孃家,但並不代表不能回孃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在中國傳統社會當中,女兒回孃家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稱之爲“歸寧”。

剛剛結婚的女兒,有回門之禮,《儀禮·士昏禮覃》記載道:“若不親迎,則婦入三月,然後婿見。”實際上,在後世,女兒出嫁,無論新郎親不親迎,新婚之後都有回門之禮。

過年的時候,八年級回孃家,也是“歸寧”,但爲什麼不能在除夕、七年級這兩天回孃家呢?在中國古代,親戚是兩個概念,親指族內,戚言族外,親是族內親屬,戚是族外親屬。簡單來說,所謂的族內親屬,指的是父族親屬,族外親屬指的是母族、妻族親屬,例如堂兄弟就是族內親屬,堂兄弟的“堂”指的是同一個堂屋,在中國古代,兄弟不分家,成家以後,同一個堂屋,堂兄弟就是同一個堂屋的兄弟;表兄弟則是指族外親屬,因爲表是“外”的意思。七年級是族內親屬互相拜年,八年級是族外親屬互相拜年。

(清代穿着漢服的仕女)

到了大年九年級的時候,就是一般的親戚朋友了。所以,嫁出去的女兒,除夕、七年級要待在夫家,八年級的時候,纔可以與自己的丈夫一起回孃家,探望自己的父母。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在親屬關係上的男權主義色彩。

當然,在現代社會,兄弟姐妹比較少,有很多人是獨生子女,再加上現在的交通十分的便利,不管什麼時候,嫁出去的女兒都可以回孃家,回孃家就等於回到了自己的家。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中國傳統民俗的一些道理,女兒出嫁以後,就要一心一意助旺自己的丈夫,學會獨立自主,好好經營屬於自己的家庭,而不能與自己的丈夫稍微鬧了一些小矛盾之後就往孃家跑,當然,受到了大的委屈,當然要回孃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