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研討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W

在2019年各地衛視奉上的春晚大餐中,北京電視臺的春晚無疑是其中一道讓觀衆脣齒留香的美食。在帶給觀衆歡樂的同時,也創造了一連串傲人的數據——佔據46.81%的市場份額,網絡點播視頻上線僅三天播放量就達1.3億次,新浪微博的話題量更是高達566萬條。日前,在中國視協和北京影視家協會聯合主辦的2019年北京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研討會上,專家學者與晚會的主創人員圍繞這臺晚會的創作經驗、藝術創新等話題進行了廣泛的研討。

北京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研討

人文關懷 銳意創新

據北京電視臺臺長趙多佳介紹,北京臺春晚由一支年輕的創作團隊完成,晚會節目的70%以上都是原創節目。

在今年北京臺春晚的開篇,導演用鏡頭描繪了第一縷陽光的照耀下,北京從黎明到夜晚的生活變化,鏡頭中有歷史古蹟和摩登大樓,有上班族、農民工,也有老人、孩子,畫面富有生活氣息。

趙多佳說,這些細節是爲了突出這些年我們一直堅持的北京精神。在談到晚會上的歌曲節目時,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陳建文說,讓歌劇演員演唱歌劇,肯定是無可挑剔的,但是由北京四中一箇中學生來演唱就不一樣了,更加彰顯出這座城市的優雅,富有活力,讓觀衆感受到了一座文化底蘊深厚且生機勃勃的城市;而騰格爾全新演繹的《桃花源》,也展示了北京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羣衆文化的生活蓬勃開展。《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劉玉琴表示,除了開場歌舞《歡樂北京》,“愛在北京”、“吃在北京”的板塊,以及京味脫口秀等都是圍繞北京文化進行的創意,還有農民工和城裏人如何相互理解、真誠相待,都形成北京春晚很獨特的標籤。

觀照現實 敬畏經典

北京臺春晚中,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裴豔玲表演的《夜奔》,既體現了團圓、拜年等春晚的元素,也包含了不少北京本地的特色。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說,中華民族要崇拜經典、敬畏經典,也是要讓後輩看到老一輩藝術家一絲不苟、戲比天大的敬業精神。劉玉琴表示,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上了央視春晚後又登北京春晚,這種對經典老歌、節目的重新演繹能夠喚起觀衆對春晚、傳統文化、紅色經典的一種記憶,這其中有一種歷史傳承在裏面。

文藝評論家李準認爲,《紅色娘子軍》同時把五代演員請到一起,有今天時代對它的改造和提煉。北京春晚上演出的《紅色娘子軍》帶有突破性,它包含了主流價值觀、紅色文化、洋爲中用、歷史和現實等文化內容,還包含了未來、歷史的走向。他說,對《紅色娘子軍》的演繹,一方面講了紅色娘子軍半個世紀的歷史,另一方面呈現出來的片段又是當中寫得最好的一場軍民一家親,這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創新的態度。而且這部舞劇是至今能夠走向世界、代表中國的一個芭蕾舞劇,是中華民族文化洋爲中用重要的開掘。對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其實不僅僅在這兩個節目裏,陝籍相聲演員苗阜、王聲表演的相聲《滿腹經綸》之所以能被推到北京春晚,想必也有這個相聲對中國上古神話以及古代的經典作品比較關注的原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