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精選2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2W

學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1

板着指頭算一算,又快到農曆正月初五了。這天是端午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人過端午節已經有兩千多年了。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精選25篇)

端午節又稱端五、端陽。除此以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五陽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龍節等。好多名稱可能你連聽都沒聽說過吧,算然名稱不同,但大體上,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一樣的。一般主要有:賽龍舟,在家門口懸掛菖蒲、艾草、掛鐘馗像,帖午葉符、佩香囊等等。有些地方還會在端午節這天給小孩塗雄黃,家人一起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和水果等。有不少端午節的習俗還流傳到國外了呢。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經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成了國際性的賽事。

端午節這天,桂林人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也開展賽龍舟的活動。灕江上,龍舟排列成行,江面上鑼鼓喧天,一隻只龍舟你追我趕,場面非常壯觀。沿江兩岸全擠滿了觀光遊客和市民,那真是熱鬧非凡。觀看灕江上的賽龍舟,你還能聽到龍舟上傳來傳來有節奏的號子和龍舟歌。聽大人說,龍舟歌又分序歌、發兵歌、遊船歌、賀歌、轉艄歌等。聽爸爸說,這些歌大都沒有固定的歌詞,一般是現編現唱的。

在端午節這天,我的願望就是爸爸有空帶我到灕江邊去看賽龍舟了,希望今年我還能如願。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2

說到端午,那就是吃糉子了,每年我們都是吃買來的糉子,今年我們家來了一個比賽。

我們一家人都喜歡吃糉子,特別是清水糉。清水煮出了糉葉的清香,清香透進了糯米,糯米糯糯的、香香的,特好吃。今天,我們家便迎來包糉子比賽。早上,在我強烈的要求下,家裏人便去買材料。正好,婆婆也上來了,我們兵分兩路,一路買糉葉,一路買糯米。爸爸媽媽去買糯米,我和婆婆去買糉葉。途中,婆婆向我說了怎麼包糉子,怎麼捆線,婆婆解說了3遍我才聽懂。回到家,我便和爸爸媽媽說:“我們既然是比賽,那就有獎咯!”“那當然!”媽媽說。我們說來說去,在哪裏唧唧咋咋了半天才說出個頭。我突然發話了:“誰第一就把自己的一半吃完。”“好!”爸爸媽媽齊聲答道。中午吃過飯,我將婆婆給我說的過程寫在了紙上,在哪裏死記硬背。2點到了,我們規定在半個小時內,誰爆的多算贏,如若還剩下了許多糯米則繼續包。

婆婆說下開始,我們便不慌也不忙的包了起來。起初,我有些笨拙,慢了他們一會,緊接着我懂到了技巧,便繼續加快速度,超過了他們。33分鐘過去了,糯米包完了,糉葉還剩了3張。婆婆開始清點了,我以32個的成績贏了他們,我可以吃16個糉子了,耶!

下次端午,我一定要繼續加油!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包糉子,糉子看起來包很容易,但自己動手做起來卻很難。

首先,把姜米與花生蜜棗混合在一起,做成一個三角形的形狀。然後把糉子用糉葉慢慢地包起來,這一步可不容易,如果用勁太大,糉子會碎的,如果用勁太小,又包不住,所以我包一個糉子花了很多時間和力氣。我不想包了,但又怕媽媽嘲笑我,只好慢慢的煎熬。

不一會,一大盆姜米和一小碗花生蜜棗包完了,我和媽媽把線纏在糉子上,弄完後,我們就開始煮糉子了。先把水煮沸,讓後把糉子一個一個放進鍋裏,蓋上蓋子,等上4,5分鐘,糉子就熟了。

又悶了幾分鐘,我把糉子端了上來,我,爸爸,媽媽,嬸嬸,叔叔,弟弟,妹妹都開始吃。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飯後,我們又開始玩猜謎語遊戲。每個人都出題,然後知道謎底的人搶答,誰說對了或者誰出的題難住了大家都加一分。最後我的了第一,妹妹得了最後一名。最後的時候,媽媽把一枚一元的硬幣塞進了一個糉子裏,誰吃到了就是誰的錢,爸爸很幸運吃到了那枚錢。

今天是最快樂的一天。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4

"五月五,過端午。"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節前一晚,包糉子是媽媽的頭等大事。看着媽媽包糉子,我也在一旁有模有樣地學着。媽媽說:"要不要教你包糉子?"我看了一眼糉子說:"不就是包幾個糉子嗎,能難倒我?我又不是千金大小姐。"聽我這樣說,媽媽笑了。

我拿起兩片糉葉就包了起來,我先將糉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然後往裏面放糯米——呀,米從下面的小洞漏了出去。我悄悄地觀察媽媽包糉子的步驟,重新開始包。這一次操作前半部分挺順利,可是後來裝了糯米之後,米太多,鼓鼓的,捆不起來了,於是第一個糉子以失敗告終。第二個雖然勉強包好了,但在捆紮的時候用力過猛,線"嘭"的一聲斷了,又失敗了。媽媽在一旁大笑起來,學着我的口氣說:"喲,不就是包幾個糉子嗎?我又不是千金大小姐。"這時爸爸走過來,得知詳情也大笑起來。真是氣死我了,我心想:你們等着,不就一個糉子嗎,老師常教育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我又開始包起來,吸取剛纔失敗的教訓,我卷好糉葉,裝進適量的米,用適當的力度擱好了糉子——哇,成功了,終於成功了!我得意地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展現給爸爸媽媽看,換來了他們的陣陣掌聲,他們爲我豎起大拇指。看着自己的"傑作",我得意地笑了。

端午節到了,主角上場了,我把煮好的糉子整齊地放在盤子裏,我們拿起糉子,蘸上白糖有滋有味地吃着,一家人說說笑笑,可開心了!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5

五月初五真熱鬧!又一年的端午節就要到了。

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一樣,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我國地大物博,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所以過端午節的方式也有許多的不同。

聽爸爸講,在我們溫州這個地方,以前過端午節最熱鬧的就算是划龍舟了。幾乎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龍舟隊,在河裏激烈地比賽。鑼鼓聲、吶喊聲,響徹天際。比賽開始了,20來個槳手跟着鼓手的節奏,奮力地划着槳,那龍舟像離弦之箭快速向前滑去。龍首和龍尾的兩個指揮員在狹小的空間裏做着180度甚至是360度得轉體跳躍,博得陣陣喝彩聲,當然也讓人不免當心他會掉到水裏……不過現在是很難見到了。政府出於安全等的原因,我們這已經好久沒划龍舟了,至少我是還沒看到過那個場面,真期待能看看啊……

而孩子們最高興的莫過於撞蛋比賽。在草茶裏煮熟的鴨蛋,被裝在一個精心編制的小網袋裏掛在胸前。幾個小朋友之間會進行撞蛋比賽,蛋殼被撞裂的就算輸了,而蛋殼完好的則是贏家。不過,不管是輸家還是贏家,最終,鴨蛋都會進了小朋友的小肚肚。

我們這裏端午節還有吃糉子、插艾草、蘆蒿、噴雄黃酒等的習俗,可能和其它地方的習俗大同小異吧。

真期待端午節那香香的糉子!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6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民間流傳着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曆史。那麼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

第一,端午節是紀念詩人的節日,是愛國的節日。因爲愛國詩人屈原見國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後來演變成爲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端午節成爲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第二點,端午節是衛生節。端午前後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溼,蚊蟲滋生,病蟲害漸多,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爲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用以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端午這一天,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硃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 這些習俗表達的是古人驅瘟避邪、祈福佑安的願望。這樣來看,端午節是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

第三點,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爲人們在這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競渡能對羣衆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衆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現在龍舟競渡逐漸演變成一項國際體育賽事,起到友誼紐帶的作用。

第四點,端午節是美食節,因爲我們要吃可口糉子。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形狀看有四角形、錐形、菱形、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的“筒糉”。 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可謂糉葉飄香糉子可口。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因爲地域不同,各地的習俗也稍有不同。有些傳統的習慣已經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我們瞭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們能作爲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過好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7

說到端午節,這還得追溯到很久之前,愛國詩人屈原因亡國,所以便抱了塊大石頭投江自盡,百姓爲了不讓魚蝦吃他的屍體,便把包好的糉子投入水中,並派人去打撈他的屍體。這便有了包糉子,賽龍舟的習俗。每年端午節前,外公外婆便要購進許多糉葉,在家裏洗涮上一天,曬乾,就可以包糉子了。包糉時,外婆坐在凳子上,手中窩一個長長的糉葉。舀一些糯米放入窩着的糉葉中,再加上一些紅豆,要適量,不可過多,也不能過少。繫繩更是個技術活兒,外婆說:“這繫緊了,到時候會在鍋中爆開,而鬆了又會散開。”只見外婆手中捏一個糉,用一段繩子快速繞上一圈,又上下一圈,兩隻手一拉,嚅,一個漂亮的蝴蝶結便出來了,我總讓外婆教義,可手中捏着糉子,一隻手拿線,根本忙活不過來,想去繫繩子吧,一鬆手,啪,糉子又散掉了。

在我們家鄉,端午節賽龍舟是很有名的,五年一次,只要到了要賽龍舟那一天,各地的人都會跑來看。在這之前,運動員們會不停在河中練習,打鼓,控制節奏。在我記憶中有印象有賽龍舟比賽只有一次,那年我才三年級。聽說有龍舟比賽便去瞧瞧。只記得那天浮橋岸上站滿了人,我根本沒有歇腳地兒。身材又矮小,盡全力踮腳,可只有一條縫供我看。比賽一開始,鳴般的鼓聲響徹雲霄,健壯的運動員一個個臉上,手的青筋暴起,強有力,有節奏的用船槳濺起生命的火花。船像箭一般飛了出去,紅隊黃隊不分上下,一會兒一個前一點,一個又後一點,搞得我一會喊黃隊加油,一會兒又紅隊加油。運動員們喊着:“一二,一二,一二……”強有力低沉而撼動人心。一會船又飛了回來,運動員一個體個面目猙獰,用出了吃奶的勁,臉漲得滿臉通紅。接着一陣歡呼,oh!贏了,我不知哪個隊勝利,但也跟着起鬨。後來,聽說是紅隊贏了。家鄉的民俗透露着傳統的美好又有些現代的元素,讓我們將它繼續傳承,繼續延續。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8

又快到端午節了,該吃糉子了,這是我最喜歡吃的東西,咬上一口黏黏的、軟軟的,還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每年看媽媽包糉子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包糉子需要準備好三樣寶貝,首先:要準備好糉葉,挑選糉葉可有講究了,要又長又寬的,這種糉葉包的緊實,糉子下鍋纔不會漏,用她說的話,這樣的糉葉最新鮮味道最正,剛拿回家的糉葉,媽媽總是放在開水裏涮一下,這個環節火要控制好,涮的時間短了,糉葉容易斷,涮的時間長了,糉葉就太老了,失去了糉葉香,媽媽總是格外用心,再把涮好的糉葉放在涼水中一涼,這時糉葉又青又軟,要洗乾淨糯米,還要準備一段一段的線繩用來捆緊糉子。

開始包了,我在旁邊看着,也跟着媽媽的樣子有模有樣的包起來,媽媽摸出三張糉葉,把它理順了並排着半疊在一起,寬大的糉葉立即形成了一張綠色的手掌,媽媽嫺熟的用兩個手指夾住一頭,順勢一卷,形成了一個倒的圓錐體,媽媽用勺子舀米,往裏灌,灌滿了,在用大拇指壓一壓,接着再用糉葉的尾部把圓錐體包裹起來,爲了保險,再加一張糉葉封住灌口,最後用繩子紮緊,一個小腳形的糉子就包好了,媽媽心靈手巧,會包很多形狀,三角形,四角形,斧頭形都不在話下,可我只會包“豬爪子”。

糉子包好後,媽媽找來一大口鍋,把糉子放進去加上水,燒上大火煮起來,還沒等水開,鍋裏就漂出糉葉香,煮好了,媽媽把糉子拿出來了,分開放在盤子裏讓我們吃,咬一口,黏黏的軟軟的在蘸點白糖還甜甜的,我們吃的津津有味。

每年的端午節,都有媽媽的味道。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9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是爲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

今天我們去外婆家過端午節,還沒到門口,就聞到一股撲鼻的香味,原來是外婆在做油炸餅呢,我忍不住拿起一個就放入嘴裏,呀!又香又脆真好吃。媽媽說只有在每年的端午節才能吃到這香脆可口的餅。

一會,我又看到外婆拿來幾把草,把它插在大門上,我奇怪地問外婆:“這是什麼東西?”

外婆告訴我:“這是艾草和菖蒲,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上它,因爲它們的莖和葉能產生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還有驅邪作用,就是能把不好的東西趕出去。”我感到很吃驚:原來這草有這麼多的功效!

中午吃飯是,我發現桌上有我最吃的黃鱔﹑黃魚等。媽媽告訴我:“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把雄黃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喝它對人身體也很有益。”

今天不僅有很多好吃的,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10

五月初五,淚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是多麼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爲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着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着向東流去,你的心隨着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麼晶瑩,發出多麼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心情;表達了你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淚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涌,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你,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後,有多少人爲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爲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讚歎不已,身爲炎黃子孫的我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糉子”一起成爲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起成爲中國的傳說。爲了什麼呢?爲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許在你投江之前,你爲自己無法救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但是我想你現在知道你爲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麼多事,一定會感到很欣慰。我爲你而驕傲,又爲你而悲哀。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11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糉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糉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糉子,都會在這個糉香的季節紛紛涌現。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爲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爲“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與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糉子等習俗,聯繫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與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糉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關於端午節賽龍舟,其實現在不是端午節的到來賽龍舟的比賽項目也是處處有。從驅邪避疫,到紀念屈原,端午節的意義起了很大的變化。

這個節日的原意,在年復一年的社會變遷中漸漸的受到“蠶食”。

今天,這個節日變成了一箇中國人美食的節日。從舊有的角黍,糉子製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包糉。許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點在糉子中。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1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如吃糉子,賽龍舟等。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爸爸媽媽帶我來到杏花村觀看賽龍舟。

來到杏花村的湖邊,只見幾隻龍舟整齊地停靠在湖邊。選手們個個兒精神煥發,嚴陣以待。

預備——”裁判大喊一聲,大家都拿好了船槳,準備出發。

“砰!”槍聲響了,幾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向前行駛。選手們都使出了全身力氣,很有節奏地、整齊地划着槳。“隆隆……”鼓聲陣陣,選手們更加有勁了。幾條龍舟互不相讓,一會兒你靠前一點,一會兒它又追上去。瞧,有一條龍舟落後了一大截,原來是隊員們的動作不是很整齊,他們意識到這一點,又調整節奏,奮力追上去。看看那位大哥哥,他劃得最賣力了。他使勁地划着槳,臉漲得通紅,額頭上也滲出了豆大的汗珠。水“嘩嘩啦”地唱着歌,濺起雪白的水花,似乎也在給隊員們加油打氣。到了最後,比賽進入了白熱化,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滿懷期待。岸邊也爆發出了陣陣的加油聲,我也情不自禁地吶喊了起來。比賽結束了,二號船隊取得了勝利,隊員們臉上洋溢着笑容,好像忘記了疲憊。落後的選手們也微笑着,重在參與嘛。

這次賽龍舟很精彩,通過觀看比賽也讓我懂得了:只有齊心協力,團結起來,纔會取得勝利。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13

今天是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

我給你們先說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吧!

端午節,又稱五五節,因爲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重要的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曆新年。

這個節日的由來是古代中國有一位博學多才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從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於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猶豫的情景下投汩羅江自盡。

由於對屈原的愛戴,汩羅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內尋找屈原,並且將米丟入汩羅江中,一平息汩羅江中的蛟龍,即使他們當時並沒有找到屈原,但是,他們的行爲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着。

然後,我再說說我怎麼過的吧!

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糉子,賽龍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包糉子能手----我的媽媽,媽媽說,包糉子用蘆葦葉包最好吃,媽媽先拿了山片蘆葦葉包捲了一個筒,然後放了點米,又放了一顆棗,接着又放米,又放了幾顆棗,包滿了以後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糉子就完成了,然後又包了幾十個。最後放在高壓鍋裏煮40分鐘後,放出來後等四個小時入味後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節那天晚上,我們院裏的許多小朋友都出來玩,他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騎賽車,熱鬧極了,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愉快而難忘的端午節。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14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着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十分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着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此時五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着。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就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裏扔糉子和雞蛋,我十分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爲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糉子扔進水裏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此時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糉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15

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被楚懷王流放以後,案國攻陷郢都,屈原憂憤交加,於公元前78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投了汨羅江,以身報國。

爲了防止江裏的魚啃食屈原的身體,大家紛紛將糉子、雄黃酒、雞蛋等食物拋至江中,以保護屈原。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一風俗習慣慢慢流傳下來。“端午”中“端”是開始的意思,“午”是五的順號,所謂端午,也就是初五日。由於午時正當烈日當空,陽光燦爛,故多稱端陽。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天剛亮就到大河邊將糉子投入河中,以紀念屈原。在西山公園門前爸爸給我買了彩繩和香包,人山人海的公園、河邊、山上處處熱鬧非凡。回到家裏奶奶給我買了各種各樣的糉子,有棗的、鮮肉的、芝麻的、豆沙的,讓我大飽口福裏。南方有很多地方在今天都進行賽龍舟活動,飛快的龍舟就像神龍一樣在大河大江裏乘風破浪。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16

桃枝五月傳神話,善婦懸它救萬家。

德潤鄉間留美譽,年年端午衆門斜。

爲什麼要在端午節的早晨掛桃枝呢?傳說桃枝有納祥辟邪鎮魔的作用,古代過年時就有“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說法。桃,逃的同音字,所以掛桃,就寓意可以逃過劫難。

關於端午掛桃枝和艾草還有個很美麗的民間傳說。

那是在歷黃巢造反的時候,他親自帶兵打仗,所到之處基本上都是屠城。不管是官府還是尋常百姓人家都不能逃過這一劫。

這一天他帶兵路過鄉下一條小路的時候看見一位婦人和兩個小孩子,可能是走過很長時間的路了,兩個小孩子都累了。所以婦人身上揹着一個孩子。讓另一個孩子跟着走。奇怪的是,這個婦人身上揹着的是個大一些的孩子,而在走路的卻是個很小的孩子。黃巢看見了很是奇怪,讓手下人把婦人叫道馬前,要詢問明白爲何這婦人揹着大孩子而讓很小的孩子走路。婦人回答:大孩子是丈夫前妻所生,而小孩子是她親生。自己孩子苦點就苦點了,不能讓沒媽的孩子受委屈。

本來硬心腸的黃巢也爲這位婦人的作法而感動。他決心不殺這婦人一家。於是告訴婦人,讓她在第二日,也就是端午節的那天早晨在家裏屋檐下掛上艾草和桃枝。隨後黃巢通知手下所有人,第二天屠城的時候,見到屋檐下掛有艾草和桃枝的人家避門而過,不得驚擾。

沒想到第二天一進城,士兵們發現城內所有人家都高懸桃枝和艾草。原來婦人回家後,聽說黃巢的軍隊要路過此城,黃巢的兇殘大家都有耳聞。正在大家驚慌的時候。婦人明白了原來她遇上的那個人是黃巢。於是她告訴大家。第二日早晨都在屋檐下高掛艾草和桃枝,能避邪,逃過此難。鄰居們又把這話告訴了鄰居的鄰居,一夜之間這個城市裏所有人家的屋檐下都掛上了艾草和桃枝。黃巢率兵經過,發現每位人家門前都掛着桃枝和艾草。知道了一定是那位善良的婦人把掛桃枝和艾草的消息告訴了全城的人。爲了信守承諾。黃巢的軍隊沒有殺這個城一個人。

後來端午節清晨掛艾草和桃枝這一典故就做爲一種保平安的習俗延續了下來。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17

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糉子了。糉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糉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糉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糉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糉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糉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糉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18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糉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裏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說,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纔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糉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裏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糉葉放在水裏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糉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着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糉子也並不簡單。

包糉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乾、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糉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睏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着雞蛋和蘸糖的甜糉,心裏美滋滋的。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19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給我們買糉子吃,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好吃極了。吃糉子的時候我問媽媽:“爲什麼要吃糉子?”媽媽說:“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於是媽媽就給我將關於糉子的故事。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好吃的食物。一天晚上,一位老人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纔不會被他們吃掉呢?”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糉子,它們以爲是菱角就不敢搶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着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裏投下尖角糉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麼多糉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屈原:“還有什麼辦法呢?”屈原說:“送糉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爲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划着龍船到汨羅江送糉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糉子划龍舟的來歷。

我終於知道了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劃龍船了。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20

今天是端午節,也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我要去參加“第六屆少兒現場繪畫大賽”。

早上,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來到了少年宮,來參加比賽的小朋友很多很多,有七百多人。

我來到比賽的現場,我很緊張。後來老師告訴我們不要緊張,時間很充足。我就不緊張了,開始認真的畫畫,我畫的是一隻美麗的蝴蝶,畫得很漂亮!離開了比賽現場,媽媽就帶我們去吃飯。接着,我們就去了科技館,科技館裏的東西很神奇!我來到斜坡小屋,人站在裏面感覺暈呼呼的。還有那飄在空中的球,好神奇哦!

參觀好了科技館,我們就回家了,好開心的一天!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2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更是一個快樂的日子。今年的夏天來得好像晚了一些,天氣也似乎沒有往年那麼炎熱,所以我想今年的端午節應該是個清爽的日子。

每年的端午節一到,媽媽會在前一天的晚上泡上一大盆糯米,到了第二天早上媽媽便招呼我一起包糉子了。首先,捋糉葉:把糉葉從熱水中洗淨,撈出瀝乾,把三四片糉葉平鋪待用,然後就看媽媽手很巧的把糉葉折成了漏斗狀,舀入一勺米放入喜愛吃的蜜棗或者其它的餡後,再舀入一勺米包上用糉繩把它紮緊,這樣一個好看的三棱形的糉子就完成了。看着媽媽嫺熟的動作,我也不禁動起手包了起來。糉葉彷彿和我作對一樣怎麼也捋不平,媽媽看我着急的樣子,便把手裏的糉葉遞給我。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折成了漏斗狀,舀入一勺米放入喜愛吃的蜜棗,便包了起來,稍一用勁米粒就跑了出來,趕緊拿出一片糉葉打補丁,手嘴並用把它用糉繩紮緊。包好後的糉子放入鍋裏煮上3個多小時,之後把它泡在準備好的兩盆水內,涼了以後就可以享用了,當包開它嫩綠的外皮,就會聞到它的香氣,再咬一口白嫩嫩的糯米,你就可以看到我愛吃的蜜棗露出頭來,蘸一下白糖再吃,美味自在其中。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味道好極了!我問媽媽:“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媽媽說:“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聽媽媽講着動人的傳說,吃着香甜的糉子,體會到勞動的樂趣。

這是歡天喜地的,熱鬧非凡的節日,淡淡的糯米香飄滿了街上的每個角落,看到老人小孩都喜氣洋洋的。我想這個傳統節日會在人們的笑聲一直留傳下去。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22

“咚咚咚咚鏘!”咦,這是什麼聲音?我揉揉眼睛,一骨碌從牀上爬了起來。只見爸爸正在門口掛艾草,媽媽呢,則在煮糉子。哦,對了對了,我一拍腦袋—今天可是端午節呀!

我洗漱完畢後便開始吃起媽媽親手包的糉子來。嗯,那味道可真是又香又糯,太美味了!

其實,端午節吃糉子也是有來源的。傳說,這是爲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爲了不讓江裏的魚吃屈原的身體,特地包了糉子投入江中餵魚。到了後來也就慢慢演變成了吃糉子。

而賽龍舟則是因爲屈原自盡後,老百姓划船去找他的屍體,可是並沒有找到,演變到後來就變成了賽龍舟。

轉眼間到了下午,我們一家來到了江邊,觀看賽龍舟。

“咚咚咚咚鏘!”江邊想起了鑼鼓聲。瞧,遠處划來了幾隻龍舟。“一二一,一二一!”壯漢們頭戴紅金,手拿船槳,奮力地向前划着。一隻船眼看就要劃到頭,爭到第一了,我心裏暗暗想着:快快快,加油啊!快,馬上就要第一了!

只聽到“譁”的一聲船竟然翻了!我的心裏立刻揪了起來:這可怎麼辦吶?!

只見另外幾隻船看到他們的船翻了,便紛紛停下劃龍船,朝落水人員劃去,救生船也劃了過來,紛紛救起了落水人員。周邊觀看的人羣不由得紛紛對他們豎起大拇指。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沒過多久,一隻花裏胡哨的船出現了在我們的眼前,原來裏面都坐着一羣老爺爺們,他們慢慢地划着船,給人帶來輕鬆的快樂感覺。剛纔的緊張氣氛一掃而空,我們都跟着船沿江而行,爲他們鼓掌加油!

鞭炮聲漸漸地散去,賽龍舟結束了,河面漸漸地平息下來,我的心中卻還在想着那場充滿了友誼而有趣的賽龍舟!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23

離今年的端午節已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記得以前,端午節是我除了春節之外興和開心的節日。在小時候一年之內只會買兩次新衣服春節和端午節。在端午節那天,我也能和過春節一樣穿上自己新買的衣服,因此在過完春節就特別期待端午的到來。然而,隨着時間不斷的流逝,我漸漸的覺得端午節已和平常的節日無異。我曾在無數夜晚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今年的端午要回家嗎?要是回家一方面,從此地到南昌進而轉車到家,節假日火車上定是特別的擁擠,加上轉車又不能省下逃票的生活費;另一方面,村上和我一起玩的夥伴大多在外地務工,沒有時間回家,我回家了也是孤零零的一個人,索然無味。要是不回家呢,又覺得不能吃上只有在家裏才能遲到的那種蜜棗糉子味。真讓人糾結極致。

回家過端午節,這是我們祖先傳承了幾百年的文化,難道要到我們這交通便捷的時代從此斷了嗎?如今的端午節,少了許多過節的氣氛,不像過去那樣,離家再遠,只要有心回家,定能在端午那天和親戚朋友們坐在同一張圓桌上吃着香噴噴的飯菜。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24

去年的端午節的記憶仍舊那樣的清晰,轉眼遍又是一年了。只記得去年端午節近乎是睡過去的,在下午很晚的時候醒來了,有些飢餓,發現牀頭有一個糉子,於是抓起來就剝了吃了,也算是過了一個端午節。事後才發現糉子不是給我的。而前年的端午節好像連糉子也沒吃,就如此的過過來了。

這擱小時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的。年少的時候特別的喜歡過端午節。奶奶總是會煮上很多的蛋,包上許多的糉子,蒸很多的包子。現在看來,那些包子都是很奇形怪狀的,顏色也不像現在的包子,可是味道卻是很好。我們總是帶上很多的熟雞蛋去碰蛋玩——就是拿自己手裏的蛋和別人去碰撞,看誰的堅硬,要是贏了的話是很有成就感的。現在想想,哪吃得了那樣多的鹹蛋呢,大多是浪費了。

而端午節似乎和淅淅瀝瀝的雨是分不開的。每次端午節便是帶上一把雨傘,帶上奶奶給的幾塊錢,帶上滿滿的期待,和着幾個朋友,就到后街去看龍舟比賽了。其實看比賽是很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路上可以買許多的吃的,有冰棒,也有桃子。而最爲重要的是可以往夏豬家門前路過,偷偷的狠狠瞄上幾眼,便可以高興幾天。童年的快樂可以簡單到如此地步。

記得我會考的時候是在端午節以後,而母親也在會考前回來了,這是我僅有的幾次和母親在一起過的除了春節以外的節日的記憶之一。而就是在那次,自己居然還生病了,把母親急壞了。

轉眼便又要到端午節了,如果口袋能帶上幾塊錢,手裏撐着一把雨傘,拿着幾個奶奶做的包子,心裏會有多高興。真想再去故地重遊,看上一場龍舟,淋個落湯雞也好。

國小生端午節話題作文 篇25

轉眼間,又到了端午節。端午,清明,這兩個節日是我最喜歡的。因爲,每年這個時候,外婆的美味與愛也隨之而來。

外婆的糉子,用的都是好料。好糉葉,好糯米,好肉餡,好赤豆……可以說都是上等的。恰到好處的一點醬油,兩撮糯米,一塊肉餡裹進去;或是白糯米,紅得烏黑的赤豆,一顆顆鑲嵌上去……包好了,再用糉葉包裹起來,一雙手上下翻飛。幾分鐘後,一個用白色塑料繩紮好的、高高的生三角糉就做好了。每年,我都吃着外婆的糉子想外婆,今年也不例外。

外婆左手抓了一把糯米,右手拿了一塊肉,又用手肘攤開糉葉,一塞,一捏,一抓,一裹……十指紛飛,每一個動作都飽含着濃濃的愛。一邊包着,一邊唸叨:“彤彤和曉東要吃肉糉子的,多包點。小紅要吃赤豆糉的,包好一點……”回憶着,我不禁想流淚。外婆,你記得我們愛吃的,做得多,做得好,可是——你自己呢?在你的心裏,已經把你自己的所有都落在了記憶深處。

外婆呀外婆,你的糉子,彤彤永遠不會吃厭,彤彤更不會忘記你!因爲,你愛着我們每一個人,我,姐姐,媽媽……而我們,也深深地愛你!

端午又到,糉子飄香,我的外婆也被銘刻在了心中最耀眼的地方。愛之所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