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端午節作文1000字:話說端午節(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1W

高中端午節作文1000字:話說端午節 篇1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高中端午節作文1000字:話說端午節(精選5篇)

相傳22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秦軍攻破楚都,屈原投江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去吃他的身體。這天正是中國農曆五月初五,從此民間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等習俗,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即使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但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近年來,隨着中國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端午佳節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中華傳統文化意識等方面的影響力和凝聚力不斷顯現。XX年,端午民俗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年後,“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端午節迄今已有2500餘年歷史,其中節令習俗爲端午節賽龍舟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

隨着人們對歷史節日的重新認識,傳統端午民俗也歷久彌香。在江蘇崑山的陽澄湖水上公園,急促粗獷的鼓聲在晨風中敲響,13只龍舟如同離弦的箭,在湖面上蕩起陣陣浪花。XX年中國龍舟公開賽崑山巴城站日前已拉開帷幕,海內外300餘名選手參與了較量。

傳承爲根,創新是魂。隨着政府將“端午節”列爲正式節日和時代的變遷,中國民衆在對端午文化和歷史習俗的傳播推廣中注入了更多的現代生活元素,不斷謀新圖變。

對於90後的我們而言,端午並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個讓我們意識到我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長期的歷史積澱形成一批世代相傳、富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紀念意義。作爲新一代的接班人,需要用自己的責任去挑起肩上的擔子!弘揚中國文化,培養愛國情懷,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特色纔是端午真正的內涵所在。

高中端午節作文1000字:話說端午節 篇2

乍看這個題目。“吃,出,一,個,端,午”。我一字一頓地吐出來。不禁在內心裏感嘆到:端午,的確是吃出來的!我頗有同感。

每逢農曆五月初五,每家每戶便都開始準備這樣端午的必吃食物——糉子。想吃糉子,就必須經過幾樣必不可少的步驟。

包糉子

金黃色的糯米,沾上點水,再嫺熟地用糉葉把它們包在一起,紮成三角形錐體或其它形狀,最後用繩子結實地捆住。把它們放進鍋中。經過一段緩慢而漫長的等待後,把鍋蓋一拿開,香味撲鼻,不禁讓人垂涎三尺。

剝糉子

剪開繩子,蘊含着淡淡糉葉香的香氣愈來愈沁入人心,剝開糉葉,只見金黃色的糉子在墨綠的糉葉的陪襯下變得色澤鮮豔,色調強烈,但又不失優雅。沾上白糖,糉子,彷彿笑了。

品糉子

前戲是爲了託襯後戲的美。前頭準備了這麼多,爲的,就是現在的吃。

輕輕地咬上一口,先不去嚼,含在嘴裏,一種綠葉伴隨着大地的味道緩緩地滲入千萬個味蕾中,一種甘甜徘徊在我的嘴中,久久不能散去;徘徊在我的心頭,久久不肯離去。淡淡的,淡淡的,優雅的淡。糯米的那種柔滑,那種順溜,那種黏糊,那種細膩。那味道,不甜不膩不油,恰逢這三種之間。再一咬,糯米的味道完全滲出了,多麼高雅。抿一下嘴,接着,我的嘴脣彷彿頃刻間被感染了似的,竟然忘了鬆弛,一直緊抿着。大地、糉葉的味道又順着舌尖慢慢地移了過去。一種吃在嘴中都伴着幽香的味道。品着它,我恍惚之中有如置身於一片碧綠的、無垠的原野。

一咽,清香被這口糉子給帶走了,雖說被帶走了,但還是有些被“遺忘”在了我的口中。呼一口氣,整個嘴巴充盈着清涼。但只是那種並不強烈的涼爽。很是怡人。

再輕咬一口。但並不像上口那麼甘甜了。有微微的苦澀。這種苦澀,不細細品味是吃不出來的。雖說是苦澀,但苦完之後仍舊是甘甜。這,苦得有滋有味。

慢慢的,一口一口將糉子吃完了。甜,仍充斥着嘴巴。

糉子的那種特有的,伴着綠葉,伴着甘霖,伴着陽光的味道,久久不能退去。

高中端午節作文1000字:話說端午節 篇3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糉子。糉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的糉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糉子葉做,且兩個糉子對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糉子就是吃糉子,也沒說紀念什麼,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後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糉,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採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後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麼的疾病,就把那幹過後的艾葉採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着,讓艾煙來薰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乾,擰成“煙繩”,夏天用來薰蚊子,因爲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爲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紮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豔。時間一長,被水溼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後扔到水裏,據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裏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裏刨回來曬乾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裏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裏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夥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的習慣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高中端午節作文1000字:話說端午節 篇4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題記

陰曆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如今,又是一年的端午節,隨着社會的進步,端午節的過法也有所改變,但最基本的習俗,我相信它會永存。

端午的這天傾盆大雨,本來想陪家人去看賽龍舟的,可惜不能去了,這時媽媽爲了解悶就來考驗我:“你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賽龍舟嗎?”

我思考了一會兒,說:“是紀念屈原吧!”

“對,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劃龍舟以紀念之。借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體身。竟渡的習俗,在吳、越、楚時期非常盛行。”

經媽媽這麼一說,我才知道,這賽龍舟裏還是大有文章啊!我果然是孤陋寡聞喲!

之後,我們還是和以前一樣,去奶奶家和外婆家過端午。到了之後見外婆仍在包糉子,而且快包完了。上次本來說好讓我包的,沒包成,這次一定要包一個好看的。於是。我求了外婆好半天,她才肯讓我包,然後她一步步的教我。

“先取一張葉子,分清正反面,光面挨着米,對疊,彎成勺狀。注意底部要折點葉子進去,否則又要和上次那樣漏了哈。”我認真聽着,並照做了,一下子就好了,這次的手感和上次的就是不一樣!

“你就包肉糉吧,反正也是你最喜歡的,把一勺半糯米放入,輕輕抖動糉葉,讓米資實,再放入香菇絲,兩顆蓮子和一段香腸,蓋上一勺半糯米,在輕輕抖動糉葉,讓米資實,”這一步我最愛了,於是我放了一大段香腸,到最後糯米都不能完全把香腸埋沒,外婆說讓我別貪心,又讓我把它們全部倒出來重做,我那時可鬱悶死了!

“接着,折起糉葉蓋住米,注意折成三角形,兩邊一定要把米蓋住,並留出多餘的糉葉,這樣纔不會漏用繩紮好,繩子一定要緊。”這一步我認爲最難了,我把糉葉子蓋了好久,啥形狀都被我蓋出來了。就差沒包成三角形。最後在外婆的幫助下,我才成功包成了三角形糉子。包完後的我有一種成就感,這下有了我,這門傳統可不會失傳了!

到了晚上,大家一家人團聚吃飯的時候,舅媽突然對我們說:“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旁邊的妹妹又插話了:“我知道,因爲屈原不小心掉到河裏了,所以大家要扔糉子下去,不讓魚把屈原吃掉,讓魚吃糉子了。”

頓時飯桌上鬨堂大笑,舅媽笑着說:“這也算是吧,至少別人想不到。”這答案太讓人“吐血”了。

舅舅又說:“端午節是龍的節日,這是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者》與《端午的歷史教育》提出來的。現在學術界大多沿用此說呢。”

外公看這,說的這麼激烈,也來插了兩句:“我聽說端午節又稱‘沐蘭節’,原來在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採艾要在雞未鳴之前就出發,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其實在我們的孩童時代,有的習俗是在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若是藥用效果更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成碎末,拌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以喝了,不知現在還流行波?”

舅舅又說:“在古時候,人們便認爲,蛇蠍蜈蚣等毒蟲可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身體健康。”

我在一邊聽着,似乎沒我說話的份兒,我剛想說些什麼,其他的人馬上又幫我說掉了,害得我在那兒盡吃啞巴虧,但我感覺今天比以往格外的熱鬧,每個家庭似乎都是這樣,門前點着香,掛着菖蒲,每個人都在與家人團聚,享受着端午的芳香,享受着端午的幸福時光,讓人意猶未盡……

這,就是端午;這,就是端午的味道!快樂的節日,節日便可以合理說。

高中端午節作文1000字:話說端午節 篇5

炙熱的陽光,帶着金黃的翅膀,撲簌簌的飛濺下來。窗外的世界,那份從芳菲的四月裏一直延續下來的溫婉和清爽,顯然一日日的淡遠了。隨之而來的,是掩在婆娑之中的那些藤藤蔓蔓和枝枝丫丫罅隙裏的光和影,在午後青白的陽光下,閃爍的有些耀眼。

那日,外出辦事,聞到一股子荷韻的清涼,蠶豆的淡甜,糉子的飄香撲鼻而來,忽而曉得,一年一年的端午不知不覺悄然而至了。

就在昨日,母親打電話一再叮囑我端午節那天一定不能忘記“懸艾葉、掛菖蒲、吃糉子”的端午習慣。聽筒的那頭,母親一遍遍絮絮叨叨不厭其煩的叮嚀着;聽筒這頭,我一聲聲歡快平靜的答應着,仿若彼此間要把所有的惦記和牽掛融在這年年如約而來的端午中。

記憶裏,每一個端午節那天,一大早,母親會帶着我河塘或水渠邊有露水的地方採集一大把艾葉,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又稱爲“三種武器”。她母親說,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還可以保佑一家人無論漂泊在何處都能平安吉祥的生活下去。這種念想一直在心頭溫暖了好多年,直到今日還依舊!

不過,讓秋雨難忘的還是掛香包和拴五色絲線了。小時候,對端午三寶不太懂,也就嚮往着那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的香包和手腕花線了。清晰記得無論再忙再累,母親總要在這一天抽出時間和精力,用好看的絲線和花布給我們姊妹三個做飄着艾葉香味的香包。

老屋的小院,是解放前那種又窄又深的小庭院,母親搬來幾隻咯吱響的木椅子,坐在靠牆角的那棵粗壯的棗樹下,六月的風輕輕揚揚的拂過母親年輕娟秀的臉龐。一片片鵝黃柔軟的棗花飛舞着,簌簌而下,跌落在母親眉間和髮絲上,不一會兒,那一片片碎花布就在母親手裏跟變戲法似的成了一隻只活潑乖巧的花鳥蟲草,母親再用繡花線繡出溜圓眼,紅紅的脣,彩色的羽毛或尾巴,好看極了。

裝香包的原料當時在農村真的不常見,還好,村西頭的老中醫和爺爺是至交,他平日裏捻藥材剩下的蒼朮、白芷、菖蒲、麝香、牛黃、香附等餘物會讓爺爺拿回來一些,母親小心放在碗裏,攪拌在一起,用勺子一點點裝進做好的香包裏,用鮮紅的絲線鎖邊,最後,縫在我們的鞋子尖頭上、衣服肩下五六公分處。至今還記得,我的身上跳躍的小豬頭撅着嘴巴俏皮而活泛的跳躍着,同伴眼饞和羨慕的眼光讓我覺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公主!

花絲線不是現成的,母親做起來並不容易,她要把紅黃綠藍等不同顏色的線拆成一股股,相互錯開,搭配成看的花色,然後一點點在腿上捻成一整條,截成合適的尺寸,兩頭紮成蝴蝶結掛在脖子上,手腕上,腳踝上,一圈圈的,好看之極!偶爾,慧心的母親會從箱子最底層拿出自己當年的嫁妝,從上面取下幾個彩色珠子,栓在花線繩的兩頭,走起路來,叮噹悅耳。

小時侯是早產,體弱,這種香包和花線繩在我身上直到十二歲,有一年實在有些不好意思,母親還是箍着給我帶上,還說,“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你這瘦猴丫,乖乖戴上,省的病怏怏的,讓我一次次的揪心!

後來,生活越來越好,北方也有了吃糉子的習俗了,這一天,母親和奶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很多。有蜜棗的,豆沙的,水果的,還沒出鍋,已經香飄滿院了,而我站在竈臺前流口水的讒相一直讓大人們忍俊不禁。

包糉子,江米,粘而香氣濃郁。然而,那個時候,生活在北方的我們,想要吃到南方的大米,除非狠下心來奢侈一回。讓我感動的是,每每端午的前幾日裏,母親就留心那些走村串鄉的大米商販,但凡聽到村子裏有叫賣聲傳來,母親總會撂下手邊的活兒,急忙跑出去瞅瞅。碰上了,一斤大米,要用好幾斤玉米或麥子才能換到,那白白透亮珍珠般的糯米,生生換走了父母沉甸甸的辛勞和艱辛,而母親心滿意足的抱着換來的三五斤大米,臉上美滋滋的笑容卻一直沉澱在我心底。

北方少水,糉葉也是很難得的,多是用葦葉代替。蘆葦葉,窄窄的面,很脆,一不小心,會包爛的,所以一般只能包一次,不過,資源還是很豐富的,河塘水渠邊到處都是。母親會將蘆葦葉子採回家洗乾淨,小心地疊在一起,舀上一勺糯米,一雙靈巧的手隨意翻轉着卷幾下,一隻只棱角分明的菱形糉子就出來了。爾後,再用一根棉線纏繞起來捆紮結實,下到鍋裏,大火旺燒半小時,隨後小火慢慢溫着,過一會兒,就有一股子清甜的香味,慢慢的滲出來。

記憶猶新的是,那時的我,踮着腳尖,站在鍋臺邊,流着口水急切的等着糉子出鍋的驚喜和饞香,惹得母親憐愛的摸着我的頭:“丫兒,馬上就熟了!”然後,就是從廚房裏溢出的朗朗笑聲,和着四下彌散而出的糉子清香,化作一縷縷炊煙,嫋嫋升騰而去。

如今,又是端午了,由於笨拙,不會象母親那樣穿針引線的繡出活潑可愛的蟲草鳥獸香包,也沒學會母親包糉子的嫺熟和靈巧,但兒時的葦葉糉子裏裹着母親沉沉的愛,捆紮着歲月匆匆消逝時悄悄永駐的溫暖,卻一直在我心底,永不褪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