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和名稱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9W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由驅毒避邪的節令習俗衍生出各地豐富多彩的祭祀、遊藝、保健等民間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糉子、龍舟競渡、除五毒等。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起源是什麼嗎?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和名稱

節日名稱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風土記》裏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雲:“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爲端一,八年級爲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古人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農曆的正月開始爲寅月,按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爲“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與端五同義。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爲“重五節”或“重午節”。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端午的多個名稱叫法:

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爲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陽節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爲“端陽節”。

重午節“午”,屬十二地支,農曆五月爲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龍舟節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廣東地區稱之爲扒龍船。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歷史悠久,已流傳兩千多年,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

當五汛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爲“當五汛”。

天中節此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爲天中節,是因爲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爲天中節”。日本以五月五日爲“男兒節”,可能也是據天中節而來,因其認爲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氣。

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爲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糉節古人端午吃糉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糉葉的長度,長者爲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糉節”之稱。

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爲女兒節。”

端禮節在湘南地區沿古俗,於在在夏日來臨之時的“五月初五”,在門上掛艾葉,用艾葉洗澡驅蚊的一個洗禮。人們認爲經過洗禮,可以驅走瘧疾,能夠安全的渡過這個夏日多蚊的季節。

菖蒲節端午節除是古代圖騰祭祀節外亦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古人認爲“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爲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起源考證

考古研究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該文獻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端午節起源於何時──長期以來衆說紛紜,說法不一,爭論不休。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四種:

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檁《荊楚歲時記》,認爲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爲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

聞一多先生認爲端午節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論文中詳細論證了他的觀點。

認爲端午節起源於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

說端午節源於夏至(詳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一說》)。

據考證,端午的"龍舟競渡"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古代南方百越的吳越一帶於春秋之前就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詩作中,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競渡的風俗來,如《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屈原所乘的這種狹長而輕小的舲船實質上也就是當時一種競度所用的船。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爲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古代百越地區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古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文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爲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上海縣馬橋公社俞塘村的一片古海灘上,原住着一羣古越族先民。專家推測,最早是古越祖先將部落圖騰繪製在獨木舟上,又划着這種舟去探親訪友,有時大家遇到一起,便會趁興比賽誰劃得快。隨着龍神觀念逐漸成爲炎黃子孫共同的意識後,圖騰舟也就演變成了各式各樣的龍舟,並從中產生出競渡的遊藝形式,此後漸漸形成爲中國各地的傳統風俗。

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與《端午的歷史教育》論文會考證認爲: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龍爲圖騰的,爲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分,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糉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糉子投入江河水裏祭祀龍神,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他們不僅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的遊戲,繪圖騰神,也給自己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

考古研究的發展和發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證實,聞一多先生的考證是科學的。中國的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同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源地。從發掘的原始文化遺存和歷史傳說結合起來看,中國長江以南曾居住着一個龍的圖騰族羣,即古百越族。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龍祖的節日。

據《漢書》記載:“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又有《淮南子》記載:“越人以箴刺皮爲龍文,所以爲尊榮也。”這兩則文獻,都記載了古越人有“文身象龍”的習慣,其實即是古越人對龍圖騰的崇拜。

端午龍舟競渡之俗起源於南方沿海一帶,把農曆五月五日視爲“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以紀念屈原跳江自盡而最後形成端午節傳統風俗。端午節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隨着歷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內容。

紀念說質疑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南北朝時代,南朝梁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方記載了端午節紀念屈原說,樑人吳均《續齊諧記》也有類似記載。值得注意的是端午節划船比賽,在紀念屈原前該活動早已出現。而在東吳,是紀念伍子胥與屈原無關;《越地傳》又說競渡源於勾踐操練水軍;顯然,端午競渡之俗因地域不同而所紀念人物說法不同。

對於諸“歷史人物紀念說”,學術界大都認爲是後世牽強附會之辭,難以置信。尤其是可疑的“屈原”,聞一多認爲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是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中才出現的,而端午節很早以前便已存在。學者胡適一直懷疑是否真的有屈原這麼一個人,因爲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之前,史書上沒有關於屈原的記載。在司馬遷前至戰國屈原所在時期百幾年這段時間裏對屈原的記載是空白的,屈原是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才首次出現,如果真的有屈原這麼一個響亮人物,史書上不該空缺的,司馬遷有可能道聽途說寫了個《屈原列傳》。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是在南朝的文獻,而南朝離屈原跳江自盡間隔了七百多年。

在《續齊諧記》記述中,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愛國的時間是公元前278年前後,愛國地點和目標是楚國,當時秦國負責扮演的是侵略者的角色。且不討論歷史上是否真的有屈原這麼一個人,如果屈原真愛國那可上前線英勇殺敵去,跑到江邊去進行“愛國自殺”,這種愛國方法特另類。假如屈原真的是愛國,那他愛的只是他的楚國,此後東亞大陸的這塊土地上出現了很多個國家,祖國也換了一次又一次。屬於當時楚國的後裔吃糉子紀念屈原是有道理的,但是當時的秦、齊、燕、趙、魏、韓這六個外國以及百越的後裔,吃糉子紀念屈原屬於莫名其妙了。

爲什麼要將屈原與節日捆綁在一起,因爲要樹立屈原這麼個典型,讓廣大老百姓學習領會貫徹去忠君愛國。統治者高屋建瓴,皇帝換了幾十茬,紀念屈原是哪一朝代都要堅持的。爲了讓忠君愛國能夠行得通,就需要樹牌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屈原能寫點詩歌,容易引起老百姓好感;其次,屈原是個部長級別的官員,能夠引起官僚階層的共鳴;再而,屈原是忠心的臣子,主子都把他放逐了,他還要以死表忠心,實爲難得的臣子。於是屈原與端午節便捆綁了起來,演變成了紀念屈原忠君愛國的節日。愛國是包裝,屈原是標籤,忠君是實質。屈原這個標籤符號、這個牌坊,成功地被統治者樹立起來,古代統治者利用屈原這符號告訴廣大百姓:要愛國(其實是忠君),要奉獻(就是說爲統治者貢獻)。此後一千多年,所有的統治者都興高采烈地擦洗這個愛國牌坊,於是屈原這個符號由楚地逐漸傳遍神州,並相沿迄今。

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比如糉子,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說文解字》,食糉子習俗早於屈原去世400多年;西晉周處在《風土記》中稱“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見古人夏至也吃糉子,非端午專利。據專家考古考證及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紀念歷史人物說,無論是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陳臨、屈原等說,學術界大都認爲是後世杜撰附會之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