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由來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22K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爲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下面是有教師節的由來範文,歡迎參閱。

教師節的由來範文
教師節的由來範文1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會第九次會《感恩教師節》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爲我國的教師節。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爲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爲教師節,但教師節沒有單獨的活動,沒有特點。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國小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 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世界教師節(10月5日)1966年10月5日,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通過了《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

1994年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從是年起,每年10月5日爲“國際教師節”,目的是爲了向全世界的所有教師表達國際社會的崇敬之情,

“感謝他們的辛勤勞動,他們的敬業精神,以及他們爲把今天的孩子培養成明天的公民所承擔的巨大責任。”就在這年10月5日,出席在日內瓦召開的國際教育大會第44屆會議的代表,歡聚一起慶祝“國際教師節”的誕生。

教師節的由來範文2

關於中國第一個教師節的由來,起源於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王梓坤的一個靈感。1984年12月9日,王梓坤一早起來,“突然”有了給教師設立節日的念頭,早上8點,他打電話給《北京晚報》的一位記者,並告訴對方這個想法,立即得到這位記者的贊同。第二天,《北京晚報》刊出了題爲“王梓坤校長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的一條200多字的簡訊,簡訊中寫到:“……我們建議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尊師重教月的活動,該月的一日即定爲全國教師節。王校長認爲,尊師重教月可定在每年寒暑假前的二三月或八九月份。……”於是,這條短短的簡訊就成爲倡議設立教師節的最早文字記載。

大約一週後的12月15日,王梓坤校長爲了進一步推動此倡議,召開了一個座談會,邀請了北師大著名教授鍾敬文、啓功、陶大鏞、朱賢智、黃濟、趙擎寰等人蔘加討論,這個倡議得到教授們的一致同意,並聯名向社會提出。第二天,《北京日報》登出了關於這一倡議的簡訊,但這條簡訊編加了一個醒目的標題——“北師大校長王梓坤倡議每年九月爲尊師重教月,建議九月的一天爲全國教師節”。這是設立教師節的倡議第二次出現在媒體上。

王梓坤教授在兩次公開發出倡議後,認爲已經做了一名教師、一個校長的最大努力,於是又埋頭到繁雜的學校事務中。但是,相隔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在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爲“教師節”。

1985年的9月10日,全中國的老師過上了第一個教師節。至20xx年9月10日,已經是第32個教師節了。

教師節的由來範文3

教師節,是我國僅有的包括護士節、記者節在內的三個行業性節日。自1931年以來,我國在不同歷史時期共有過4種不同日期和性質的教師節。

我國曆史上最早出現的教師節是1931年。當時,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發起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擬定每年6月6日爲教師節,並發表《教師節宣言》,提出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增進教師修養三項目標。雖然,這個教師節的誕生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沒有承認,但在全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

鑑於“六?六”教師節是教師自發組織設立的,國民黨政府沒有承認,1939年決定另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爲教師節,並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把5月1日國際勞動節也作爲教師節。由於各種原因,教師節實際上逐漸銷聲匿跡了。“我也不知道爲什麼,那天早上一起牀就忽然想到老師應該有自己的節日。“教師節的最早創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這樣說。

那是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當天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北京晚報》。第二天,《北京晚報》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長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引起了讀者強烈反響。12月15日,北師大鐘敬文、啓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爲教師節。

爲了發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提高教師地位,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會第九次會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爲中國教師節。在第一個教師節,當時的xx李先念向全國教師發出慰問信祝賀節日,首都召開萬人慶祝大會,教師節期間20個省市共表彰11871個省級優秀教師集體和個人。其實早在1932年,國民黨政府曾規定6月6日爲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爲教師節,但教師沒有單獨活動,沒有特點。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國小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伊始,即開始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而從此以年,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教師節的由來範文4

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爲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爲教師節。

1951年,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曾宣佈“五一勞動節”同時爲“教師節”,但執行的結果是教師節沒有了。文化大革命中,教師被貶爲“臭老九”,社會地位極其低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從1980年起,全國教育工會開展“慶教齡”、“五講四美,爲人師表”等一系列尊師重教活動,提高了教師的政治、社會地位。

1981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民主促進會的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提案指出,教師擔負着培養四化建設人才的重任,應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1982年4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聯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簽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中央書記處,報告中並建議以馬克思的誕辰日5月5日爲教師節。

1983年3月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方明和民進18位政協委員聯名再次提出“爲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造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建議恢復教師節案”。同年9月,中宣部辦公廳致函教育部辦公廳,經研究政協一次會議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復教師節。

1983年12月,由教育部何東昌部長和方明共同簽發的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送中央宣傳部。

1984年10月,萬里、習仲勳等中央領導對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的請示圈閱。

1984年12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送中央書記處並報國務院。

1985年1月,國務院在全國人大會上提出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全國人大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爲教師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