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麻風病日相關宣傳資料(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3W

世界防治麻風病日相關宣傳資料 篇1

麻風病防治知識常識

世界防治麻風病日相關宣傳資料(精選3篇)

1、什麼是麻風病?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國家規定的丙種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未經治療的麻風病人是唯一的已知傳染源。

2、麻風病是如何傳播的?

目前對麻風菌在體外的生存情況和傳播途徑尚不十分清楚,但有證據表明,除直接接觸外,呼吸道是麻風菌傳播的重要途徑。

3、感染了麻風菌就一定會患麻風病嗎?

95%的人對麻風菌有自然免疫力,即使感染了麻風菌也不發病,少數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纔會發病。麻風病發病緩慢,平均潛伏期3~5年。

4、麻風病的早期症狀和體徵。

麻風菌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如耳大神經、尺神經、繞神經、正中神經、腓總神經等)。主要臨牀表現是:

(1)皮膚出現單個或幾個與皮膚齊平或邊緣高起的淺色、淡紅色或紫銅色斑疹;也可發生淡紅色或紫銅色的丘疹或結節。面部、耳朵及四肢皮膚肥厚,潮紅,發亮。眉毛脫失。

(2)上述皮損不疼,多數不癢,不出汗,皮損部位淺感覺(觸覺、痛覺、冷熱覺)遲鈍或喪失,毛髮生長障礙。有時雖無皮疹,但四肢麻木,並伴有周圍神經粗大及觸痛。

(3)有的病人在皮損部位刮取組織液塗片或活檢,抗酸染色查菌陽性。 5、麻風病遺傳嗎?致死嗎?致殘嗎?

麻風病不遺傳,不致死!但發現晚了或治療不及時、不規則,或出現麻風反應未能及時處理,部分病人則可導致終生的、不可逆的殘疾(兔眼、爪型手、面癱、垂足等)。

6、麻風病的治療。

治療麻風病藥物免費。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HO)1981年推薦的多種藥物聯合化療方案(MDT):少菌型麻風用利福平和氨苯碸2種藥物治療6個月;多菌性麻風病人用利福平、氯苯吩嗪和氨苯碸3種藥物治療24個月即可治癒;而且用藥後1天內即可殺滅體內99%的麻風菌,所以不必隔離治療。病人完全可以和健康人一樣正常地生活。

7、麻風病的預防。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麻風病人,是控制傳染,預防畸殘,保護健康人羣的最好方法。

麻風病和普通疾病一樣,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治療一週後就失去傳染性,治癒後和正常人一樣,也可以結婚生子。所以我們不能岐視他,更應關心和愛護他,共同爲消除麻風病貢獻自己的愛心。

世界防治麻風病日相關宣傳資料 篇2

麻風病有哪些症狀?

麻風病的主要症狀分皮膚及周圍神經兩方面。在皮膚方面的表現:一般是先在面部、四肢或軀幹發生一塊或幾塊圓形或橢圓形的紅斑或淡紅色斑,象“癬”而不癢,紅斑麻木且不出汗。有的病人整個面部可發生瀰漫性潮紅,似“酒醉”樣,眉毛可脫落,甚至脫光。神經方面的損害:表現爲受侵神經的粗大、疼痛等,手、足皮膚麻木,淺感覺喪失(失去痛覺、觸覺、溫度覺)。進而,發生手指變曲及足垂、嘴歪等。

麻風病是怎樣傳播的?

麻風病的傳染方式和途徑主要是通過長期密切直接接觸或經飛沫傳染。傳染源是未經治療的麻風病患者,主要是多菌型患者。任何年齡(包括嬰兒)、性別、種族的人均可感染麻風病,但麻風病卻又是一種發病率很低的疾病。正常人羣中,約有95%以上的人即使感染了麻風桿菌也不會發病。麻風病的傳播過程也與其他傳染病一樣,但能否發病,主要取決於人體免疫力的強弱。當進入人體的麻風桿菌超過感染量的許多倍,若機體免疫力強,也不會發病,一般來說,免疫力低下者纔有可能被感染而發病。

爲什麼說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麻風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爲歷史,麻風和其它慢性病一樣,完全能治好。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了麻風病聯合化療(MDT)方案能夠快速有效的治癒麻風病。只要認真貫徹“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就可有效地控制麻風病的傳染、預防畸殘的發生。

懷疑得了麻風病該怎麼辦?

一旦懷疑自己得了麻風病,應及時到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綜合性醫院皮膚科進行確診和治療。目前,國家對麻風病實行免費治療。 六、麻風病的預防

由於麻風病患者是目前公認的唯一傳染源,因此加強對新患者的發現和及時治療是控制麻風病最重要的環節。

麻風病患者經過短期規則治療後,已經不具備傳染性,可以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由於麻風病的潛伏期很長,在麻風病患者確診和治療之前就已經與患者長期接觸的家屬,應該每年主動接受健康檢查,並注意自己身上可能出現的麻風病症狀,一旦出現可疑的麻風病症狀即找專業醫生就診。

世界防治麻風病日相關宣傳資料 篇3

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每年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風病日"。這是1953年由法國人發起,世界衛生組織確立的,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這一天舉行各種形式的活動,目的是調動社會各種力量來幫助麻風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獲得更多的權利。

我國於1988年開始進行"世界防治麻風病日"自上而下的、全國性的宣傳、科普活動,目的是普及麻風防治知識,消除麻風恐怖和歧視,吸引社會各界關心和參加消滅麻風的事業,對在我國消滅麻風病的偉大事業起促進作用。

麻風病的症狀表現

麻風桿菌侵入機體後一般認爲潛伏期平均爲2~5年,短者數月,長者超過十年,大多是不知不覺的。在典型症狀開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適,肌肉和關節痠痛四肢感覺異常等全身前軀症狀。這些表現沒有特異性免疫力較強者,向結核樣型麻風一端發展,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向瘤型一端發展。

麻風病的傳染方式

麻風病的傳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其次是間接接觸傳染。

1、直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病人的直接接觸,傳染是通過含有麻風桿菌的皮膚或粘膜損害與有破損的健康人皮膚或粘膜的接觸所致。這種傳染情況最多見於和患者密切接觸的家屬。雖然接觸的密切程度與感染髮病有關,但這並不排除偶爾接觸而傳染的可能性。

2、間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患者經過一定的傳播媒介而受到傳染。例如接觸傳染患者用過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間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視。

3、其它傳染方式從理論上說,麻風菌無論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體而致成感染。近來有人強調呼吸道的傳染方式,認爲鼻粘膜是麻風菌的主要排出途徑,鼻分泌物中的麻風菌在離體後仍能存活相當的時間,帶菌的塵埃或飛沫可以進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蟲爲媒介可能造成麻風的傳染。然而,對這些看法尚有爭論。而且在麻風的流行病學方面還未能得到證實。

麻風病的預防 要控制和消滅麻風病,必須堅持“預防爲主”的方針,貫徹“積極防治,控制傳染”的原則,執行“邊調查、邊隔離、邊治療”的做法。發現和控制傳染病源,切斷傳染途徑,給予規則的藥物治療,同時提高周圍自然人羣的免疫力,纔能有效的控制傳染、消滅麻風病。

鑑於目前對麻風病的預防,缺少有效的預防疫苗和理想的預防藥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應用各種方法早期發現病人,對發現的病人,應及時給予規則的聯合化學藥物治療。對流行地區的兒童、患者家屬以及麻風菌素及結核菌素反應均爲陰性的密切接觸者,可給予卡介苗接種,或給予有效的化學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