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的由來是什麼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2W

芒種節氣農事非常多,這個時節也是最受重視的節氣之一,那麼它有什麼由來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芒種節氣的由來,希望大家喜歡。

芒種的由來是什麼

一、芒種由來

芒種,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時爲芒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於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所以,“芒種”也稱爲“忙種”“忙着種”,是農民朋友的播種、下地最爲繁忙的時機。

我國古代將芒種分爲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芒種是表徵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時至芒種,四川盆地麥收季節已經過去,中稻、紅苕移栽接近尾聲。大部地區中稻進入返青階段,秧苗嫩綠,一派生機。"東風染盡三千頃,折鷺飛來無處停"的詩句,生動的描繪了這時田野的秀麗景色。到了芒種時節,盆地內尚未移栽的中稻,應該抓緊栽插;如果再推遲,因氣溫提高,水稻營養生長期縮短,而且生長階段又容易遭受乾旱和病蟲害,產量必然不高。紅苕移栽至遲也要趕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過遲,不但乾旱的影響會加重,而且待到秋來時溫度下降,不利於薯塊膨大,產量亦將明顯降低。農諺"芒種忙忙栽"的道理就在這裏。

芒種是很忙的節氣。陝西,甘肅、寧夏是“芒種忙忙種,夏至谷懷胎”。廣東是“芒種下種、大暑蒔(蒔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種前三日秧不得,芒種後三日秧不出"。貴州是"芒種不種,再種無用"。福建是"芒種邊,好種秈,芒種過,好種糯"。江蘇是"芒種插得是個寶,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種芒種,樣樣都種"。"芒種糜子急種穀"。四川、陝西是"芒種前,忙種田,芒種後,忙種豆"。從以上農事可以看出,到芒種節,我國從南到北都在忙種了,農忙季節已經進入高潮。

“四月芒種麥在前,五月芒種麥在後”,這是說華北地區4月芒種,小麥就成熟了,而5月芒種麥子還未成熟,這是爲什麼呢?這和前邊講過的"二月清明桃花開,三月清明定不開"一樣,都是因爲陰曆算法造成的。按陰曆計算,一年實際上是354或355天。這比地球繞太陽一週的天數要少10-11天,因此必須三年一閏(有時是兩年一閏),補充所短的天數。閏月時,節氣不是提前就是推後,因而芒種有時在4月,有時在5月。我國農民深知4月芒種由於打春早,節氣推前,所以種莊稼就種得早,要種在芒種前,6月芒種,就把莊稼種在節氣之後,這是一種"死節氣、活辦法"的科學種植方法。

“芒種糜子急種穀”,糜子是一種生長期最短的禾本科植物,早熟品種80天可以成熟,即使晚熟品種,也不超過100天就能成熟。它是大秋作物最後播種的莊稼。所以華北地區遇到天早無雨,其它作物誤了節氣時,多用它來彌補,同樣能獲得好收成。在正常的情況下,芒種種糜子時,種穀也可以成熟,但穀子比糜子生長期長,有可能遭受凍害,因此說“芒種糜子急種穀”。

二、芒種農事

梅雨對莊稼十分有利,東部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如梅雨過少或來得遲,作物就會受旱。

“四月芒種麥在前,五月芒種麥在後”,這是說華北地區4月芒種,小麥就成熟了,而5月芒種麥子還未成熟,這是爲什麼呢?這和前邊講過的“二月清明桃花開,三月清明定不開”一樣,都是因爲陰曆算法造成的。按陰曆計算,一年實際上是354或355天。這比地球繞太陽一週的天數要少10-11天,因此必須三年一閏(有時是兩年一閏),補充所短的天數。閏月時,節氣不是提前就是推後,因而芒種有時在4月,有時在5月。我國農民深知4月芒種由於打春早,節氣推前,所以種莊稼就種得早,要種在芒種前,6月芒種,就把莊稼種在節氣之後,這是一種“死節氣、活辦法”的科學種植方法。

“芒種糜子急種穀”,糜子是一種生長期最短的禾本科植物,早熟品種80天可以成熟,即使晚熟品種,也不超過100天就能成熟。它是大秋作物最後播種的莊稼。所以華北地區遇到天早無雨,其它作物誤了節氣時,多用它來彌補,同樣能獲得好收成。在正常的情況下,芒種種糜子時,種穀也可以成熟,但穀子比糜子生長期長,有可能遭受凍害,因此說“芒種糜子急種穀”。

棉花的有效花期,長江流域在9月上中旬,也就是說棉花能在霜前吐絮、成熟的開花日期,一般需要50-70天,到11月中旬前後就要霜凍。所以要使棉花霜前吐絮、成熟,確保優質高產,必須加強苗期管理,使棉苗的長苗期縮短,早現蕾、早開花。這就需要早查苗補種,早中耕鋤草,早間苗定苗,早防治病害蟲,早施追肥。

三、芒種天氣

長江中下游的黃梅天多半是從芒種節氣後期開始的。農民對芒種節氣的雨水很關心,故流傳下來的氣象諺語很多。如下:

◇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粵)

◇芒種夏至,水浸禾田。(粵)

◇芒種落雨,端午漲水。(湘)

◇芒種夏至常雨,颱風遲來;芒種夏至少雨,颱風早來。(閩)

◇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蘇、皖、川、鄂、貴)(指陰雨天多,行路容易滑倒)

一般來說,在芒種後期,從我國的長江流域到日本南部會出現雨期較長的連陰雨天氣,因正值梅子黃熟,故稱梅雨。古代形容梅雨的詩句要屬《千家詩》中,趙師秀《約客》一首最爲著名:“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根據《長江中下游氣候》一書中有關入梅日期的統計:一般武漢是在6月16日、安徽安慶6月15日、南京和上海是6月17日。在湖南、江西、浙江大部,梅雨一般比長江流域來得早幾天。但降水日數很少的年份也出現過,氣象學上把這段時期沒有連續性降水的情況,稱爲空梅。梅雨之後是長江中下游的伏旱期,如果空梅,這一地區將有可能出現嚴重的夏旱。

芒種期間,華南汛期雖說處在晚期,依然會有大暴雨。正常情況,一般先進入梅雨期的是湖南、江西中部、浙江南部地區,入梅後如同華南一樣,該地區的主汛期開始,時有暴雨發生,山區地區需要警惕局地大暴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還有城市排除積水、農田排澇和搶救遇難羣衆,都會列如應急預案之中。

歷史上1954、1991和1998年,梅雨期間的暴雨都引發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根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今年5月發佈的洪澇災害統計,1998年因洪水死亡4150人,損失人民幣2550億元。當然這種情況的形成,一定是冷暖空氣勢力都較強,勢均力敵所致。

另外,西南地區從6月份也開始進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節。此時,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區冰雹天氣開始增多。

在此期間,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龍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區,還沒有真正進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區的人們,一般來說都能夠體驗到夏天的炎熱。位於黑龍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xx年30年間,最熱的一天37.1℃,就出現在芒種期間。

6月份,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黃淮地區、西北地區東部可能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但一般不是持續性的高溫。

在華南的臺灣、海南、福建、兩廣等地,6月的平均氣溫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氣溼度大,確實是又悶又熱,有時需要向公衆發佈高溫預報,提醒人們預防中暑、空調病和急性腸胃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