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什麼意思?春分如何養生?看完這些你就知道了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2W

春分,古時又稱爲“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爲12小時。春分節氣的含義大家有了解嗎?下面一起了解關於春分的相關知識吧!

春分是什麼意思?春分如何養生?看完這些你就知道了

春分是什麼意思

春分時,太陽位於黃經0度和15度之間,大約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間,但是通常以太陽位於黃經0度的那天爲春分日,即3月20日或3月21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意思是說春分這天,日夜等分,一年等分。我國古代將春分分爲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意思是說春分之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併發出閃電。

春分之後,雷雨天氣增多。陰陽相薄爲雷,至此,四陽漸盛,猶有陰焉,則相薄乃發聲矣;乃者,《韻會》曰:“象氣出之難也。”註疏曰:“發,猶出也。”電,陽光也;四陽盛長,值氣泄時而光生焉。故《歷解》曰:“凡聲,陽也;光,亦陽也。《易》曰:“雷電合而章。”《公羊傳》又曰:“電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陽,電陰。”非也。蓋盛夏無雷之時,電亦有之,可見矣。春分是一年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農曆書中有載“鬥指壬爲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爲春分。”因而,春分時宜順應天時,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追求人體陰陽的平衡。

春分農事

春分時節,各地氣溫繼續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這段時期上升得快。此時雨水明顯增多,我國平均地溫已穩定通過10度,這是氣候學上所定義的春季溫度。

春分節氣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此時也是早稻的播種期。3月下旬平均氣溫多爲13℃至 16℃,部分地區氣溫最高時,平均已達 18℃至20℃左右。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12℃以上時,有利於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種,植樹造林也非常適宜。但是,春分前後常常有一次較強的冷空氣入侵,氣溫顯著下降,最低氣溫可低至5℃以下。有時還有小股冷空氣接踵而至,形成持續數天低溫陰雨,對農業生產不利。根據這個特點,應充分利用天氣預報,抓住冷尾暖頭適時播種。

春分養生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斯大林有言:“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

力求中和 陰陽互補

春分時節總的養生原則是忌大寒大熱,力求中和,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應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防止因此類菜餚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而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餚時,應佐以蛋類等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的目的。

飲食調理 宜甘少酸

春分時節飲食以清淡爲主,宜甘少酸,平時宜多吃甘平補脾之品(如瘦肉、蛋類、牛奶、蜂蜜、豆製品等)、時令蔬菜(如韭菜、豆芽、豆苗、萵苣、黃花菜等,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滋肝益腎之品(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等)以及時令水果(如櫻桃、草莓、桑椹等)。像羊肉、狗肉、鵪鶉、海魚、蝦、螃蟹等酸性食物要儘量少吃。另外,白燒鱔魚、杜仲腰花、大蒜燒茄子等具有補虛損、降血壓、涼血止血的功效;春筍性味甘寒,具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除煩、利尿等功效,都是春分宜食之品。

調適寒溫 以防感冒

春分後氣候仍然多變,遇有大風大雨天氣時要儘量避免外出,並根據氣候變化和個人體質,注意增減衣被。體弱多病者,穿衣服要注重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和腳部的保暖。老年人可適當多曬太陽,以利驅散寒邪。

走出家門 適量運動

春光明媚,正是健身的好時光,最好經常到戶外活動,如踏青、散步、做操、打球、打太極拳、放風箏等。運動能使人體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身健體,在清新的空氣中活動,有利於肝氣疏泄。

早睡早起 精力充沛

春分時節宜早睡早起,每天保證6~8小時的睡眠,如果覺得睏乏,不妨補個午覺,以消除疲勞。

多開門窗 殺菌防病

春分時節,居室要多開門窗,使室內多照射陽光,不僅能保持空氣新鮮,還能殺菌。勤打掃房間,以保持室內清潔。到了梅雨季節,不妨用艾葉燃薰室內,以消毒除溼。

調攝情志 疏肝爲要

中醫認爲,肝屬木,喜條達,與春令升發之陽氣相應。此時要順應陽氣升發的自然規律,使肝氣順暢條達。春分時節,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遇事要戒憤怒。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多些興趣愛好。此外,抽時間閉目養神,調息放鬆,也可栽花種草、養魚養鳥等,以消除春困,利於“春夏養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