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元宵節習俗

來源:瑞文範文網 3.61K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福建,有很多不一樣的元宵習俗,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福建元宵節習俗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福建元宵節習俗
福建元宵節習俗

福州自古就有“海濱鄒魯”之稱。所以,福州元宵風俗嚴肅而活潑,浪漫而美妙。不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深含詼諧的幽默感和濃濃的“蝦油味”,成爲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據說,福州元宵慶典,漢時爲一天,唐時爲三天,宋時爲七天,及至明、清則爲十天。故謝肇淛謂:“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者。”清乾隆《福州府志》載:舊時,福州“上元張燈,自十一日起至晦日止。十三、十四、十五三夜尤甚。影燈象人物、花果、禽魚,裁繒剪紙及玻璃爲之。廟剎架鰲山,玲瓏飛動;又爲木架綵棚,裝演故事,謂之臺閣;俳優百戲,煎沸道路,簫鼓喧闐,至於徹夜。又有舁木偶像搖兀而行,謂之闖神。前列長炬,樅金伐鼓,震耀耳目。城市村鎮廟社俱有之。”於是,“仍弛門禁,遠鄉下邑來者,通夕不絕。”宋福州府司理方孝能詩:“街頭如畫火山紅,灑面生鱗錦障風;佳客醉醒春色裏,新妝歌舞月明中。”明徐熥《閩中元夕曲》:“滿城簫鼓沸春風,爆竹聲喧鳳蠟高;三十萬家齊上採,一時燈影照天紅。”均記述了其時家家戶戶張燈懸門,十里街燈五光十色、鏤金錯采,紅光輝映,喜氣洋洋的狂歡場面。

俗話說,三十的火,十五的燈。舊時,福州元宵鬧花燈,成爲春節的重頭戲。其時,城內閩王廟、南后街,臺江茶亭街、中亭街一帶,燈火通明,徹夜狂歡;沿街各色花燈爭奇奪巧,千恣百態,“禽魚鳥鹹備,遊者塞途。”留下了“街頭寶炬夜初開,一曲新詞怨落梅;怪底佳人好妝束,閩王廟裏看燈來。”“人影漸隨香霧合,月輪還讓彩燈圓。”等詩句。佳節期間,福州高湖太平龍燈,更是通宵穿街走巷,長夜飛舞。據老人說:龍燈舞分爲兩種:以色別,有黃龍、青龍;以動勢別,有迎龍、舞龍。參加者一般腳穿草鞋,扎腰束腿。表演時,羣龍飛舞,小龍穿大龍,大龍捲小龍,雙龍盤旋,時分時合,靈活自如。有時,龍燈急速翻滾,似一股股卷地而起的旋風;有時,忽而交叉穿梭,忽而立定造型,龍躍燈閃,生氣勃勃。再加上圍觀者點放的煙火、爆竹,一時間“碧海青天皆紫霧,錦城無地不紅塵。”真是“風景這邊獨好。”《福建通志·風俗志》說,閩都各地元宵節俗略有不同。《羅源縣誌》載:羅源縣霍口香嶺村陳姓人家的遊燈獨具特色:佳節期間,各家制作的彩燈兩側均繫上兩盞象徵“牌九”、“麻將”的小燈,然後連日敲鑼打鼓繞境遊燈,警示族人:遊燈之後禁止賭博,違者按族規處罰。《閩清縣誌》載:正月初八至十八日,阪東鎮大戶人家鬧元宵規模和排場居全縣之首。其時,祠堂裏陳列數百合雕刻有人物、花草、飛禽走獸的錫制大燭臺,上插百斤重的紅燭;每條神香也達數十斤之重;案前陳列用數百隻大公雞裝成的雞柱和用二三百斤白粿疊成的白粿柱;天井則排列衆多豬、羊牲品供奉神靈、祖宗。至夜,燭光、燈光相互輝映,煞是壯觀。

正月十五日,倉山區下渡及閩侯縣七裏(尚幹)一帶的鄉間,則隆重舉行順天聖母(陳靖姑)千秋華誕盛會。《藤山志》說:是日,女子出嫁多年未生產者,多有入廟求嗣。禱祝畢,向神前花瓶內採一枝鮮花,謂之“請花”。《鄒陵志》載:夫人奶出宮時,年輕婦女由女長輩伴隨,沿途脫鞋跪拜,“請花”求子;童子載木枷跪拜,祈求歲歲平安。福州郊區及長樂、連江一些農村,還有元宵佳節“看新人”的習俗。正月十五前後三天,凡是村中上年新婚的新娘子,都要打扮一番,由婆婆或大小姑陪伴,坐在自家廳堂,讓村裏未成親的小夥子,敲鑼打鼓,前來“看新人”。一個村裏興旺發達,新婚人家多,元宵看新人的喜主也多。這一來,東看一家,西看一家,接踵而來,順序而去,爲節日增添了許多歡樂喜慶的氛圍。據說,此舉也是爲了圖吉利。

舊時,洪山橋一帶鄉間,上年結婚或添丁的喜主,次年元宵還要在廟境裏大辦喜酒招待鄉親。是日,鄉中男女老幼均可挨家隨意登席,還可以吃過一桌又一桌,俗稱“爬俤蒲”、“吃過桌”。福清城關的龍首橋又稱利橋。每逢元夕,家家戶戶扶老攜幼、傾城出動爭過利橋,祈求歲歲吉利。過了利橋再遊瑞雲塔。《福州地名志》載,瑞雲塔爲明萬曆年間宰相葉向高之子葉成學所建。其後,每60年逢甲子歲首,就在塔頂點燈,以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意。明天啓四年(1620xx年)始,每逢點燈年份,此夕尤爲隆重:許多民間詩社紛紛舉行盤詩盛會,衆多詩人墨客舉杯抒懷、對月吟哦,氣氛雅緻而熱鬧;孩童們則在鄉間空地拾瓦片疊壘“瓦片塔”,中置柴火、鞭炮,店半點燈燒塔,此時,爆竹聲,歡笑聲直衝雲霄,別具一番情趣。據說,此俗至今仍在一些鄉間沿襲。故有“六十年來一盛會,人生難得兩回逢”之嘆!物換星移,流光易逝。而今,福州的元宵舊俗,有的仍然保留,有的則已消泯。歷史的發展,就是不斷弘揚健康的習俗,淘汰落後的舊俗。

別開生面的福清元宵節習俗

在福清,各鎮街過元宵節大同小異,主要習俗有吃元宵、舞龍舞獅、鬧社火、猜燈謎、鬧花燈、踩高蹺、排鰲山、行舟、搭臺閣、過利橋等。

吃元宵

正月十五日晚上,每家每戶都煮元宵湯圓當小點,全家人圍在一起吃湯圓,祈求安居樂業、團圓幸福。“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芝麻、豆沙、白糖、花生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舞龍舞獅

舞龍,既舞布龍,也板凳龍。福清的老百姓在喜慶日子裏都會用舞龍舞獅來祈禱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布龍主要用竹、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爲吉利,多見九節、十一節、十三節。板凳龍,又叫“板燈龍”,俗稱“龍燈”。舞“板凳龍”,俗稱“哄燈”。“板凳龍”相傳已有200多年曆史,是龍高半島(尤其高山、三山、東瀚三個鎮)十分傳統的娛樂習俗之一。“板凳龍”以板凳組成龍身,再配以燈籠,由龍頭、龍身、龍尾3個部分組成。舞動時,翻滾跌撲,栩栩如生。20xx年元宵節,中央電視臺全程拍攝並播放三山、高山等鎮的數條“板凳龍”表演,受到各界關注。舞龍也是福清元宵節具有觀賞性的競賽運動。獅子外形威武,動作剛勁。人們相信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所以每逢春節或其它一些慶典活動,都會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舞獅助慶,祈求吉利。

踩高蹺

踩高蹺是福清古老的民間舞蹈。據記載,該活動盛行於唐宋時的北方地區。化了裝的表演者足踩三、四尺高的木蹺,手執扇子,進行有節奏的舞動。這種活動以前在福清並不十分盛行。近年來,福清的民俗專家及民間文藝家開始挖掘這種傳統技藝,踩高蹺有時可在一些節日中見到。

行舟

也叫做跑旱船、採蓮船,是福清元宵節民俗活動之一。船多用竹、木紮成,外蒙彩布,飾以流蘇、綢花,繡上水紋等。舞時,套系在舞者的腰間,如坐船之狀。男演員飾老生,童顏鶴髮,手持木槳,女演員扮船女。兩人或翩翩起舞,或款款曼歌,如舟行水面,輕快舒暢,趣味無窮。

搭臺閣

搭臺閣是福清民間節日、慶典時舉行的舞蹈活動之一。在一個約五尺見方的活動舞臺上,裝上鏤花欄杆、佈景、燈光,臺中央固定一個鐵架,架上可立人,由少男少女三五人,打扮成戲劇人物,站立其上,另由4~8人擡着臺閣上街遊行。臺閣所扮演的多爲羣衆所熟悉的戲劇故事和人物,如桃園結義、三顧茅廬、哪吒鬧海、孟母三遷教子、甘露寺招親和西遊記等。

過利橋

舊時,元宵節當天晚上,各界人士都參加過利橋活動。利橋就是瑞雲塔附近的龍首橋,人們過元宵到瑞雲塔登高觀賞融城夜景,多半要到利橋上憑欄觀賞龍江上的遊船,這種過利橋習俗被當作吉利之舉。舊時深受種種禮節約束,平日足不出戶的婦女,這天晚上也開了禁。新娘夫婦也喜歡選擇當晚攜手過利橋。

鬧社火

如今,福清還遺留鬧社火的古風。福清鬧社火是從正月十一日上彩日開始,直鬧到月底。各鄉里、各村境都有自己的社日。社日這天晚上,社頭將平日準備好的節目編成順序,演員裝扮成各種角色,分乘各種交通工具穿街過村,讓羣衆觀看,俗稱出遊。社火的規模大小,一般顯示該村社的興旺程度。鬧社火的風俗活動曾一度銷聲匿跡,近年來又開始走入老百姓的視野,出遊的節日內容也豐富了,並逐漸成爲各鄉村慶賀一年成就的文藝踩街活動。新厝民俗文化深受莆仙文化影響,鬧社火習俗規模宏大,十分隆重,叫做“擺頭尾座”,從正月初十就開始張羅,全村男女老少齊出動,正月十五達到了高潮。

迎神、遊神

福清與全國其他地方一樣,元宵節也有敬神、迎神的習俗。福清的敬神活動主要有迎神、遊神。無論迎神還是遊神,都寄託老百姓祈求安寧、和諧、幸福、美滿的願望。龍高半島的迎神習俗較有特色。漁溪、上逕一帶則有巡遊賜福的習俗。迎神、遊神是福清較爲原生態的民俗活動。

遊燈

遊燈是東張、一都等山區鎮古老的民間文化活動,己有近千年歷史。在東張鎮,每年元宵節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燈會,其中以燈牌最有特色。據傳,燈牌文化起源於“興龍宮”,是東張鎮獨特的山區民俗文化的代表,蘊含人們祈求好年景、好收成、六畜興旺、戶戶平安的美好願望。

以前,福清過元宵節時還有“鬧花燈”習俗。元宵節一到,城鄉處處張燈結綵,千姿百態的花燈爭相輝映,極爲壯觀。因燈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張燈就蘊含前程光明、男丁興盛之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