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W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1

中國古代皇權社會,皇家對神明有着至高的敬仰。春天祭日,秋天祭月,是中國古代歷亙古不變的禮制。早在兩漢時期,儒家經典《周禮》便提到了“中秋”一詞,《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詳細地描繪了中秋的飲食以及養生。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精選20篇)

皇家更是對祭月活動相當重視,唐朝時,祭月儀式便已完善。

《新唐書·卷十五》中便有記載:“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

後來一直延續到明清,尤其明朝,明世宗在位時,還特意在北京建月壇專用於祭月活動。

《明嘉靖祭祀》中記載有:“夕月壇每三歲一祭,祭以醜、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則遣文臣,夕月則遣武臣。”

而隨着歷史不斷的發展以及推進,秋天祭月後來也變成了民間文人雅士的一個風俗,逐漸在民間興起,百姓爲了祭祀先祖,同時也爲了保佑土地豐收,家人團圓。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便自發形成了祭月的活動。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2

中秋節的主要民俗事象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明清時期的民俗大節。中秋節在宋元時代是一般性節日,明朝以後中秋地位顯著上升,清代成爲與新年、清明、端午並重的四大節之一。

明清時期的中秋節俗內容較前代有了顯著的擴充,節俗主要表現以下三個方面:

1.祭月、拜月,慶祝豐收

唐宋時期的中秋節主要是賞月、玩月,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娛樂性節日。明清時期節日性質發生變化,人們同樣賞月,但似乎更關注月神的神性意義,以及現實社會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與經濟關係。中秋是豐收的時節,人們利用中秋節俗表達對豐收的慶祝。祭祀月亮時的時令果品,既是對月亮的獻祭,更是對勞動果實的享用。

明朝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人們在市場上買一種特製的“月光紙”。這是一種神碼,上面繪有月光菩薩像,月光菩薩端坐蓮花座上,旁邊有玉兔持杵如人似的站立着,並在臼中搗藥。這種月光菩薩像小的三寸,大的丈餘長,精緻的畫像金碧輝煌。北京人家家設月光菩薩神位,供圓形的果、餅與西瓜,西瓜要切割爲蓮花狀。夜間在月出之方,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後,將月光紙焚化,撤下來的供品,由家人普遍分食。清代北京祭月有所變化,月光神碼由道觀寺院贈送的,題名爲“月府素曜太陰星君”。

祭月、拜月是明清中秋時節全國通行的習俗,清代俗諺有:“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清代有特製的祭月月餅,此月餅較日常月餅爲“圓而且大”。《燕京歲時記》稱:“至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特製月餅一般在祭月之後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來享用,這種月餅俗稱“團圓餅”。

各地對月亮神的形象有不同的描述與理解。在福建汀州一帶,中秋夜有“請月姑”的習俗,浙江西安縣小兒女湊錢備辦糖、米果,“拜月婆”。諸暨的大戶人家在中秋節製作大月餅,雜以瓜果,“宴嫦娥”。江浙一帶中秋祭月有“燒斗香”的習俗。蘇州所謂斗香,是用細的線香編製成鬥狀,中間盛香屑,香店製作後賣給僧俗人等。人們在中秋夜,焚於月下,稱爲“燒斗香”。揚州小秦淮河,中秋節“供養太陰”,彩繪廣寒清虛之府,稱爲“月宮紙”;又以紙絹作神像冠帶,月餅上排列素服女子,稱爲“月宮人”;然後以蓮藕果品祭祀。

值得注意的是前代拜月男女俱拜,宋代京師中秋之夜,傾城人家,無論貧富,從能行走的孩童至十二三歲的少年都要穿上成人的服飾,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孩期望“早步蟾宮,高攀仙桂”。意思是說,請月神保佑早日科舉成名。女孩則祈求有一副美麗的容顏,“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宋人推重的是郎才女貌。

明清以後,祭月風俗發生重大變化,男子拜月漸少,月亮神逐漸成爲專門的女性崇拜對象。北京有所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俗諺。明清時代北京中秋節新添了一個節令物件彩兔,清人暱稱玉兔爲“兔兒爺”。人們用黃沙土作白玉兔,裝飾以五彩顏色。兔兒爺的製作工藝精美,造型千奇百狀、滑稽有趣,京城人“齊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兔兒爺給市井生活增添了許多的情趣。20世紀初,民間徑將祭月稱爲“供兔兒爺”。名稱的這一變化,包含着豐富的文化信息,高懸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裏已俗化爲可觸可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雖然人們依舊供奉它,但其已失去神聖的品性,成爲一種世俗觀念的表達。

2.分享、饋送“團圓餅”

中秋節令食品是月餅,月餅在民間稱爲“團圓餅”。中秋時節正是收穫的季節,人們爲了加強家族、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繫,互相饋贈禮物,月餅就成爲人們相互交流的信物與吉祥的象徵。

月餅的形制在宋代可能就有了,蘇東坡曾詩讚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但從文獻記載看,當時的節物重在嘗新,如嘗石榴、棗、慄、橘、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味,還沒有將月餅作爲重要的節令食品。以月餅爲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大概始於明朝,民間流傳的元朝末年八月十五吃月餅反抗統治者的傳說雖不足信,但至少部分說明了明初以來中秋吃月餅的事實。明代中秋節饋送月餅是全國普遍通行的重要節俗。在明朝初年中秋已有食餅習俗,據《客座贅語》記載,明宮廷中秋太子向父皇進獻月餅,民間城鄉更是以月餅爲節禮互相饋送。

先看明代京城“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麪餅相遺”。這種麪餅大小不等,呼爲“月餅”。月餅的製作在明代後期的北京已經十分考究,價格也不便宜。“市肆以果爲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清代北京中秋祭月除香燈品供外,就是團圓月餅。清代後期北京出現了品牌月餅,前門致美齋的月餅爲“京都第一”。供月的月餅大的直徑有尺多長,上面繪有月宮、蟾蜍、玉兔等圖案。月餅有祭祀完後全家分食的,也有將月餅留到歲暮除夕“閤家分用之,曰團圓餅也”。江南人家同樣以月餅爲中秋節物,相互饋遺。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3

歷史沿革

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爲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爲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爲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爲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爲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4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年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衆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爲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爲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爲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傳說是爲了紀念嫦娥。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爲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爲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5

主要習俗有:

一賞月(玩月):文人月下吟詩對詩,賞月,喝酒,聊天。民間月下踏歌,月下歌舞、月下

二盪鞦韆,喝酒,月下男男或女女結伴出走,又叫“踏月(採月,濱江採月)”在月下踏歌吳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遊,走過至少三座橋(見顧祿《清嘉錄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見玉魷生《海陬冶遊錄》)。“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喝酒在月下吟詩

三賞桂:桂樹下賞月,吟詩,喝酒

四拜月:婦女拜月。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拜月亭》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拜月全家拜還是隻有婦女拜。《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陸啓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

五拜月老:求愛情,求偶,愛情如月滿

六吉祥物兔爺(兔君):在老北京,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都有拜兔爺的習慣。兔形玩具,穿人的衣服。或用泥,或用面做。《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爲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6

中秋賞月

賞月主要來源於古時候皇帝祭拜月亮的習俗。隨着歷史的變遷賞月也漸漸從嚴肅的祭祀活動,變成了娛樂項目。在唐朝的時候,文人雅士用詩詞,寄情於明月。而隨着歷史的不斷髮展,中秋節的個地慶祝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燃寶塔燈、民間拜月、舞火龍、拜月、拜土地公等等。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爲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因爲八月爲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古時稱爲仲秋,又因處於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爲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爲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爲團圓節。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但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

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爲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現在,已成爲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

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如《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所以,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爲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

與中秋有關的傳說有很多。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事,以示懲罰。故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爲寒者薪”的記載。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爲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7

中秋節起源及歷史演變

春節、清明、端午、中秋是近世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其中,中秋節形成最晚,在漢魏民俗節日體系形成時期,中秋節日尚無蹤跡。唐宋時期因時代的關係,以賞月爲中心節俗的中秋節日出現,明清時中秋節已上升爲民俗大節。中秋節雖然晚出,但它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淵源。

1.起源於古老的月亮天體崇拜

祭月在上古作爲季節祭祀儀式列入皇家祀典

“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禮俗。日月這兩大天體,在古人的觀念中代表着世界的兩極。“日者,陽之主”,“月者,陰之宗也”。日月分別爲陰陽的代表,在時間上分屬日夜。同時,日月是構建曆法體系的基礎,季節上分屬春秋,空間方位上屬東西,五行中屬水與火。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禮記·祭義》所謂:“日出於東,月出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日月的正常運行是宇宙和諧的保證,因此古人很重視對日月的祭祀。

殷人已將日月分稱東母與西母,周代依據日月的時間屬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禮。“故作大事必順天時,爲朝夕必放(仿)於日月。”這種朝日夕月的祭禮,據唐人孔穎達解釋說,春分日的早上在東門外祭日,秋分的晚上在西門外祭月。因爲秋分時節太陽幾乎直射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所以月亮看起來又大又圓。正如後人所說:“祭月祭日不宜遲,仲春仲秋剛適時。”

周人的日月祭祀的方式是:“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壇、坎這兩種物象作爲日月的象徵,壇在上,光明,坎處下,幽靜。祭品爲犧牲玉帛之類。

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爲東皇公、西王母。《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雲:“立東郊以祭陽,名曰東皇公,立西郊以祭陰,名西王母。”沂南漢畫像石中西王母與東王公分坐在柱狀物上(有說是崑崙山),西王母兩旁跪有搗藥的玉兔。由此可知,郭璞《山海經圖贊》“崑崙月精,水之靈府”的說法言之有據,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

秦漢時期,日月祭祀仍爲皇家禮制。秦雍都有日月祠,山東有日主祠、月主祠。漢代武帝時,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行朝日夕月之禮,“朝朝日,夕夕月則揖”。此後北魏、隋唐以致明清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現在北京的月壇公園就是明清祭月的壇場。

月爲“夜明之神”,它與太陽同輝。奎諾爾特人稱月爲“夜間的太陽”,與明朝人的“夜明”之稱相同。祭月在上古作爲季節祭祀儀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後,民間缺少了祭月的消息。這可能與古代社會的神權控制有關,在“絕地天通”之後,像日月這樣的代表陰陽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與之溝通,一般百姓自然是無緣祭享的。月亮對於平民來說,是一種外在的神祕的支配力量,無法接近它,祭祀它。因此華夏文化系統內民間祭月的習俗,在漢魏時期不見著錄,更不用說出現以拜月爲中心的節日。

2.唐宋以後中秋節俗主幹因素的確立

隋唐以後,隨着天文知識的豐富與時代文化的進步,人們對月亮天體有了較理性的認識,月亮的神聖色彩明顯消褪。這時皇家也逐漸失去了對月神祭祀的獨佔。月亮對一般平民來說,不再是那樣高不可及。唐人精神浪漫、氣象恢弘,親近自然,唐朝雖沒有中秋節日,但中秋賞月玩月已成爲文人的時尚。人們將清秋明月視爲可賞可玩的宇宙奇觀,吟詠中秋明月的華章麗句尋常可見。秋月也常常引發人們感物懷人的情思,如白居易所說:“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中秋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古代傳承下來的有關月神的神話,這時出現了新的情節,月宮中除了寂寞的嫦娥、蟾蜍、玉兔外,又添了一位據說因學仙有過而被貶謫來的吳剛。吳剛從事的是一項懲罰性工作,即砍伐一棵永遠砍不倒的桂樹。太陰之精月亮在這時成爲仙界的流放地,從嫦娥偷吃不死仙藥、化爲月精,到吳剛被貶往月中伐桂的傳說看,月神已由原始的宇宙主神演化爲具有道教色彩的神仙。

宋代中秋節已成爲民俗節日,中秋放假一日。以賞月爲中心的中秋節俗的形成,大概與都市生活情境有着內在的聯繫。《夢粱錄》說: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因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稱爲“月夕”。(卷四)月夕之名,顯然與古代秋分“夕月”有關。文人沿襲賞月古風,但宋人賞月的情趣大異於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輝聯想到河山的壯美,友朋千里,邀賞明月,詩酒風流。宋人對月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世態。當然,對於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一種形態,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北宋東京,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市人縱酒度節;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熱鬧。在銀蟾光滿之時,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樓,臨軒玩月,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中小商戶也登上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市井貧民雖無富戶鋪張的財力,可過節的願望十分強烈,“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宋代中秋夜是不眠之夜,主管治安的官員取消例行的宵禁,夜市通宵營業,“閭里兒童,連宵嬉戲”,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現實的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中秋節俗的變化更是明顯。以“賞月”爲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衆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中秋成爲民衆時間生活中的重要節點。唐宋時代地位微弱的中秋上升爲與年節、端午並列的民俗大節。節俗活動豐富多樣。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8

同學們,你們知道中秋節的來源嗎?那就洗耳恭聽吧!

在遠古時期,有一個叫后羿的射手把天上的十個太陽射去了9個,後天才風調雨順,王母娘娘爲了感謝他,就賜給了他兩粒仙丹,這兩粒仙丹法力無邊,人吃了可以飛上天。不料,這件事被后羿的徒弟知道了。有一天,他的徒弟趁后羿出門打獵去了,就偷偷地飛奔到后羿的房間裏,強迫后羿的妻子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爲了不讓仙丹落入壞人之手就把仙丹放到嘴裏,一不小心就吞了下去。

後來就飄飄然然都來到廣寒宮,后羿沒了嫦娥,甚是思念,只好每年都在八月十五那天,做了嫦娥最喜歡吃的餅子放在桌子上,好象是在跟愛妻一起吃。嫦娥也萬分思念后羿,於是化作明月。所以,中秋節那天,月亮格外的明亮。人們爲了懷戀他們,就在中秋節這天吃月餅。親人團坐賞月。

今年的中秋,我們期盼着的那一天就要來了,我們班的同學打算舉行中秋晚會,可是學校放假兩天,我們就回家,與家人團圓,共享這份節日的快樂。我們的中秋晚會,眼看就要開不成了,我們都很遺憾!周老師聽出了我們的心聲。於是,吩咐我們做好準備,晚會照常舉辦,所以今年的中秋節是遲到的中秋節。

在中秋晚會上,我們的節目可多了,講笑話,猜謎語,下棋,唱歌應有盡有,還對優秀選手頒發獎品。可是我們的嫦娥仙子並不領情,她不出來看我們一眼。

即使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園,你也應該出來看看我們嘛!你始終是不露臉,讓我們遺憾。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9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了,在人類已經登上月球的今天,究竟慶祝中秋意義何在?這裏,就讓我們重溫一些有關中秋與月餅的故事。

根據古書《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日,”此處所謂“潮汐”皆爲祭拜之意。唐朝開元遺事寫道,“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而宋朝《東京夢華錄》亦記錄“中秋夜民間爭餐灑樓玩月,至於通曉。”由此可見,農曆八月十五日祀月賞日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今日,我與爸爸媽媽來到外婆家,在此之前,舅媽與舅舅及一些親戚已先來一步。

我們在吃完年飯後,因爲牀少的可憐,所以我們沒睡,小孩子們及我聽大人們說故事,年紀又頗有文采的外婆給我們講了中秋節團圓之意,根據我有限的記憶再用大家聽得“懂“的文體來複述一遍。

“中秋節——月餅何以能寓團圓之意,蘇東坡絕句中說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已道出了人們中秋吃月餅盼團圓的願望。古往今來普天之下,中華遊子莫不“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每逢佳節倍思親。”只要是炎黃子孫,不論離國多遠,離鄉多遠,一到中秋就會想起月餅,眷戀親人。

講完了,不得不承認,確實有番道理,月餅確實是思念家人的“替代品,”你可能會覺得奇怪,爲什麼月餅總是吃不厭呢?因爲自從月餅成爲中秋節日的食品後,品種不斷創新,一次次獲得大衆的讚賞。

中秋節,吃月餅,念親人,這已成爲習俗,也已成爲習慣。那些在外的遊子們,有時間回去看看你們的親人吧!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10

中秋燃燈

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中秋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中秋燃燈的規模僅次於元宵燈節。

吃月餅

吃月餅,中秋節飲食習慣。“月餅”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樑錄》。一種圓形有餡的餅餌,爲農曆中秋節應時食品,元周密《武林舊事》:月餅爲“蒸作從食”。至今山東掖縣、濰縣等地還有此種月餅。取團圓之義。咸豐九年《金鄉縣誌》:“中秋日:作月餅、買西瓜,饋送親友”。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11

發展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纔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爲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裏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樑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啓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爲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同時這五百多年中還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2]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12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爲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直至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則始於宋朝。節期爲農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叫“仲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爲“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爲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爲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爲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爲“團圓節”。

中秋節成爲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着極其微妙的關係,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裏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爲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爲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爲我國漢族四大節日(春節、端午、中秋、清明)之一。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13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因爲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又叫“團圓節”。中秋節還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中秋節之所以成爲佳節也和“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有關。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遠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下了九個多餘的太陽,解救百姓於水火這中。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將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門客蓬蒙看見,蓬蒙等后羿外出後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當機立斷,取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後,身體立刻飛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來後,侍女們哭訴了一切。悲痛欲絕的後異,仰望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她驚奇地發現,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特別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擺上香案,放上嫦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後,紛紛在月下襬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14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有以下一種解釋。

有的人說: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10個太陽,曬得莊稼寸草不生。後來一個名叫后羿的人,力大無窮,運足神力把9個太陽射了下來。後來,后羿娶了一個名爲嫦娥的女人。后羿除了教徒弟和狩獵外,終日與妻子同在。人人都羨慕這對恩愛的夫妻有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便向皇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藥,就能昇仙。

后羿讓嫦娥保管那包藥,但不巧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讓後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外去打獵,蓬蒙假裝生病沒去。待后羿走後不久,篷蒙手持寶劍闖入後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篷蒙的對手,就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由於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傍晚,待后羿知道所發生的事時,想殺了蓬蒙時,可小人“小人”早已逃之夭夭了。忽然,他看見月亮上面有一個影子,他就跟,可是他怎麼也跟不到那個影子,因爲他前進三步,影子也跟着他前進三步。

後來后羿就放棄了,回到家,由於牽掛妻子,就在嫦娥平時最愛的花園那裏點香、供水果等。

後來百性知道這件事以後,就也學點香、供水果等後來就發展到了吃月餅。希望嫦娥能保佑他(她)們。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15

中秋節的名稱及其含義

中秋節,是仲秋之節,在進入秋季的第二個月,以十五月圓爲標誌,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比平時更亮,又謂之“月夕”。因爲中秋節在秋季、八月,又名“秋節”、“八月節”;因爲祭月、拜月,又叫“月節”、“月亮節”;中秋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仲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因稱“果子節”。侗族稱爲“南瓜節”,仫佬族稱爲“後生節”等。人們在中秋時節歡聚賞月、祭祀、慶賀豐收。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16

偷蔥偷菜

相傳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一個如意郎。中國臺灣有句俗語“偷着蔥,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一習俗。

吃鴨、螺和芋頭

我國西南的仫佬族講究在這一天買餅子,殺鴨子。南京的桂花鴨、鹹水鴨、樟茶鴨也往往在這個時候賣得很旺。如果你什麼都沒找到,拎一隻北京烤鴨回家吃,估計味道也不賴。民間認爲,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後經查,螺肉所含的維生素A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可見此說法言之有理。有人指出,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飲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着明月,聞着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爲節日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鬥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但到了現在,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了。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17

聽說很早很早以前,天上掛着十個太陽,不管白天黑夜,都火辣辣地照着,曬得土地直冒煙。河干了,海枯了,老百姓們沒法活了。

這時,有一個叫后羿的獵人,他雙手拉得開萬斤寶弓,很多毒蛇猛獸,都被他消滅了。他看到鄉親們受苦受難,就拉寶弓,搭神箭,嗖嗖嗖,一口氣之下射下九個太陽,嚇得最後一個太陽跪地求饒。后羿這才把弓箭收起來了。后羿要求太陽準時上山落山,爲老百姓做好事。

一天,后羿上山捕獵,碰上一位道士,說:“年輕人,你拯救了蒼生,我給你一瓶長生不老和成仙的靈藥。”后羿想到家裏還有一位賢良淑德的好妻子,就拿回家給妻子嫦娥保管。

后羿的好哥們李鑫一心想成仙。在一個后羿不在家的晚上,李鑫跑去跟嫦娥要那瓶靈藥。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嫦娥喝下了那瓶靈藥。一眨眼,嫦娥便輕飄飄地從窗戶口那兒飛走了。正巧,后羿捕獵回來了。他弄清事實,剛想要把嫦娥拉回來,可后羿越往前走,嫦娥越往高處飛。最後嫦娥飛得看不見了。后羿傷心極了,他把嫦娥喜歡吃的全擺在桌上,等着嫦娥回來。其他鄉親們知道此事,也擺了嫦娥喜歡的果子。

而嫦娥成仙那天,正好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月亮非常圓。第二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月亮也很圓,后羿和鄉親們懷念善良的嫦娥,都在月亮下襬上水果祭月。以後年年都這樣,代代傳到今天。因爲八月十五常常是秋季最中間的一天,所以人們把這一套定爲中秋節。

現在,你知道中秋節是怎樣形成了嗎?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18

女子拜月

在古代有關月亮的傳說除了嫦娥奔月之外,還有個女子拜月的典故。說的是在齊國有一女子長相奇醜名叫無鹽。但是,從小便虔誠拜月。長大之後因爲品行德行聞名,被納入了後宮。但是,因爲長相的原因一直沒被有皇帝寵信。

某年的八月十五號,一次天子在外散步之時偶遇在月下拜月的無鹽,只見她美麗出衆,驚爲天人,便立她爲皇后。至此,每次的八月十五日女子通過拜月,希望自己貌似嫦娥,面露皓月。

嫦娥奔月

據說,后羿射日之後,聲名遠播,深受百姓愛戴。衆多的有志之士慕名而來,想拜師學藝。其中,混進了一些心術不正的奸詐小人。在後裔向王母求得一包長生不死藥,交於嫦娥保管。其中,有意惡徒貪圖長生不死藥,趁后羿不在家,逼迫嫦娥交藥。嫦娥見勢不妙,便直接吞下了藥,飛奔向了月亮最後成仙了。百姓們得知此消息,紛紛像月亮擺設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19

中秋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而名,自古便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秋節始於唐,盛於宋。自20xx年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中秋節自古便有賞月、吃月餅、賞桂花等習俗。中秋節以月圓兆人之團圓,爲寄託思念故鄉、親人之情,成爲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八月十五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稱爲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儘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歷史演變及別稱 篇20

中秋節的起源於古代秋祀、拜月習俗有關。先秦時代,即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祀制。《禮記》記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之後歷代帝王都沿襲此俗。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爲皇帝祭月修造的。我國各地至今也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

北宋時中秋節以爬山登樓先睹明月爲快,然後舉行拜月儀式,供品有圓餅。解釋上“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卷八)。吳自牧(約1270前後在世)的《夢樑錄》卷四也記載,南宋人家多於此日安排家購買酒菜來歡度中秋。金盈之(約1126年前後在世)的《新編醉翁談錄》卷四則記載了當時人由賞月進而拜月的習俗:“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不以貧富,能自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除了團員、娛樂、拜月之外,還有賞燈的風俗。周密(1232-1308年)的《武林舊事》卷三記載杭州中秋夜:“燈燭華燦,竟夕乃止”。是夕,人家有賞月之舉,或攜湖海,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並在江上施放萬盞“小點紅”(小羊皮燈),燦如繁星,十分引人注目。據說水燈是爲討江神喜歡,並非純粹爲了觀賞。並且宋朝起,在杭州錢塘觀潮,也成爲一中秋節習俗內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