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詩反思(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18K

七言律詩反思 篇1

樹形象,悟詩情,更喜課堂四十分,師生同吟盡開顏。這是我在設計這一課《長征》時的良好初衷。《長征》一詩是新課程五年級上冊第八組教材中的領頭課文,走近偉人是這一組教材的主題。毛澤東同志是我軍、我黨和新中國的締造者和卓越的領袖。這一首七律正是他在1935年10月長征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夕寫就的,詩中描繪了紅軍戰士跋山涉水,頑強戰鬥的長征過程,歌頌了紅軍戰士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通過學習詩來了解紅軍,從而走近領導這支部隊的人:毛澤東。詩雖然僅僅只有56個字,但卻濃縮了紅軍長征的千難萬險,其背後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學生不瞭解長征,不瞭解毛澤東,也不瞭解詩意。如何引領學生走進詩歌中,去理解詩的大意,領悟詩所要表達的情意呢?

七言律詩反思(精選5篇)

在理解完全詩大意後,讓學生了解長征最後的結果:一支近10萬人的部隊,經過了長征之後僅剩下了不足8000人,但他卻構成了一道鋼鐵長城,這是多大的犧牲,這多麼的豪邁,通過學生自己的誦讀,欣賞長征歌曲,聯想各種長征場面,從而讓學生自己在內心樹立紅軍戰士的英雄形象,最後的齊誦,就是想讓他們用自己的心,自己的嘴來表達自己最真的情感,那就是對長征精神,對紅軍英雄的敬佩。

七言律詩反思 篇2

在教學設計時,我先抓住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這一首聯作文章,讓學生總的感知長征的難,除了萬水千山,還有千難萬險,千辛萬苦,而面對這些困難,紅軍戰士是不怕,是隻等閒,把紅軍戰士的英雄形象初步樹立起來,並通過朗讀加以提升。在教學頷聯、頸聯和尾聯時,也是緊扣這一句展開的,遇到再大再多的困難,紅軍都克服了,豐滿了紅軍的英雄形象。在每學完一聯後,就回讀首聯,做到一步一回環,三步三迴環。而每一個迴環都是在不斷豐滿和樹立紅軍的英雄形象。並通過一些課件和朗讀去感悟紅軍戰士的英雄主義。

背景的樹立和了解,對學生來說是理解這首詩的一個關鍵所在,詩頷聯、頸聯和尾聯中提到的五嶺、烏蒙、金沙、大渡和岷山,學生都是很陌生的,也不太知道紅軍在這些地方曾經有過的艱辛,樹立這些背景的形象,也是樹立了一個學習的靶子,困難越大,而紅軍克服了,也就越突出紅軍的頑強和樂觀精神。在教學時,我力求先讓學生體會到這些困難的大,讓常人難以想象和懼怕,再突出紅軍的不怕和無畏,從而體會到紅軍將士的樂觀。那麼在樹立這些背景形象時,我主要採用了圖片,讓學生直觀觀察,情景敘述,讓學生聆聽,聯繫學生蒐集的小故事等方法來實現,整合這些資源,發揮較好的效益。那麼在課前,我和學生有過一次接觸,主要是讓學生課前去搜集了一些材料,同時我也準備了一些材料給他們,讓他們在學習詩句時能再現出來,因爲時間關係,這一課前的環節我今天沒有展現出來。但我想,學生已經能理解這些困難的大,同時也領悟到了紅軍的樂觀精神。

七言律詩反思 篇3

《七律·長征》是語文S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首七言律詩是毛澤東在二萬五千里長徵勝利結束時寫下的一首詩,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難歷程,讚頌了中國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整首詩是以首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統領全詩,下面的詩句都是具體表現“難、只等閒”,因此,在具體把握之後,扣住“難”和“只等閒”運用畫面,背景資料讓學生以直觀的體驗,達到與文本對話目的,對紅軍長征途中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的讚歎。

在教學中,我將教學環節分爲四個版塊,先掃除生字詞,初步感知長征,再進一步走進長征,以讀帶講,深入長征,體會長征路的“難”和紅軍的“只等閒”樂觀精神,最後誦背全詩,昇華情感。在教學時,我以問題“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統領全詩,那從詩句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遠征難”?學生通過通讀全詩找到“五嶺逶迤”、“烏蒙磅礴”、“金沙水”、“大渡橋”、“千里雪”。爲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遠征難”,我找來“連綿起伏的五嶺山脈”在雲海中若隱若現,紅軍與“高大聳立的陡峭的烏蒙山”相對比顯得那麼渺小;“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浪花用力的拍打着岸兩邊陡峭的懸崖”;“寬闊的大渡橋上橫跨着13根冰涼的鐵索,望着鐵索下湍急的河水令人毛骨悚然”;“一望無際的千里雪山給人感覺刺骨的寒冷”。通過這些畫面,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長征的艱險,困難重重,並且播放了《飛奪瀘定橋》的視頻片段,幫助學生感受“大渡橋橫鐵索寒”的驚險悲壯。我還穿插了長征的背景資料,“當時紅軍是前有堵軍,後有追兵,上有轟炸,除了這些困難,紅軍還會遇到什麼困難?面對這些困難,紅軍是怎樣做的呢?學生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紅軍不畏艱險,勇敢面對困難的革命精神。最後,通過欣賞《長征組歌》中的”紅軍不怕遠征難”來進一步感受紅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由於受能力限制,我對新課標的理解和把握還尚有偏頗,在教學中留下了很多遺憾,如教師的指導還是過多,放手的力度還不夠等等,這些都有待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有所改變,有所提高。在今後的教學中,應着重從學生學情考慮,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多交流自己掌握的資料,在交流中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感悟課文內容。

七言律詩反思 篇4

意外之一:課前,當我們說到好朋友要相互“守信”時,我把“守信”兩個字工整地寫在黑板上。接着出示課題了,我一邊寫課題,一邊問學生,如果我的課題中用的是“守信”,應該怎麼說?奇怪的是,兩個班的大多數同學幾乎都是不加思考地說“我不能守信”。這讓我多多少少有些意外,我暗暗好笑,怎麼就不會拐彎呢?當我再追問“我不能守信,還能成爲朋友嗎?”很多孩子才反應過來,急着更正,應該是“我要守信”、“我能守信”,還有一個同學說“我不能不守信”。這樣的問題出現,我想主要是學生還沒有養成思考的習慣,不會去比一比,想一想,思考“失信”和“守信”的意思和關係。我想,通過這樣的辨析,不僅弄清了“守信”和“失信”的意思,而且更是提醒學生回答問題要想好在說。

意外之二:學完了課文,我請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守信”或者“失信”的事?我本以爲,學生肯定會說生活中別人放自己鴿子的事情。沒想到站起來的兩位同學都是說自己“失信”的事情,並且當堂和對方表示歉意。這讓我很是意外,深深感受到孩子身上的童貞。小孩子就是這麼可愛,在平時的生活中往往會推卸責任,指責別人的不是。而一旦經受教育,他們就完全不同了,會找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並真誠地向對方道歉。我就在想,平時我們的教育也可以多一點故事,引導學生自審,這樣可能比一味的批評指責有效。

七言律詩反思 篇5

無論是做爲小說還是童話,《稻草人》都算不得上乘之作。兒童文學史給葉聖陶的定位是——中國現代童話的拓荒者。這種定位讓我想起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矛盾對魯迅的定位:中國短篇小說在魯迅手中形成並且成熟。中國的童話沒有這樣幸運,沒有在葉老手中成熟,而且發展至今仍讓許多學者扼腕甚至汗顏。我們不能苛求拓荒者,畢竟篳路藍縷的艱辛是後人無法想象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葉聖陶的童話不論是早期的《稻草人》還是成熟期的《古代英雄的石像》都存在明顯的硬傷。首先,在情節上,設計的過於離奇,這幾乎成了中國童話的通病,往往通過離棄的情節來支撐故事。

其次,與現實靠得太近,每次讀《稻草人》都讓我想起二十年代的鄉土小說,這將給學生的理解造成很大障礙。

再次是語言,童話雖然沒有在葉老手中成熟但現代漢語確是在以葉聖陶爲代表的五四學人手中成型,例如冰心,朱自清。 但《稻草人》的創作年代較早,現代漢語雖已度過草創階段,但仍處於“童年”時期,與現在使用的漢語有很大區別,這也是教學中面臨的一個障礙。

針對以上三個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做了觀察: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發現影響不大,學生根本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我有些杞人憂天了。

關於第二個問題,有些學生反映,內容十分枯燥與灰暗,並不是他們想象中的童話。針對這一反映我做了一些調整:安排有興趣的學生課下根據自己的想法畫一幅稻草人的圖畫,在做課件時加入水鄉稻田的圖片並且選擇可愛的稻草人的形象激發學生的興趣。另外,將那個陌生年代的故事引向田園,引向淳樸的鄉土世界,給文章增添一些真氣。

第三個問題體現得非常明顯,許多學生反映難讀,不順嘴,這個問題比較棘手,在對學生做出解釋的同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複述文章。儘量克服,並且可以鍛鍊學生的組織以及口語表達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