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通用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55K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1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還是較爲貼切的,但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插敘的運用沒有涉及,確實是設計的一大敗筆。文章篇幅如此之長,隨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時而記眼前之事,時而憶從前往事,內容豐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錯而不零亂,都要歸功於插敘的運用。目標“感悟成長的艱難”,實現程度不夠,“艱難”沒有深品,流於淺表,不能水到渠成,效果不佳。嚴父的“果”不僅是英子上學不再遲到,還是國小畢業典禮上光榮地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證書並致謝詞,更是日後成爲一位知名作家……文本的解讀無止境。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通用16篇)

二.活動環節自我感覺還算流暢,活動之間缺少必要的氣氛渲染,顯得很“生硬”,不自然。角色錄音音量小,該重敲的沒重敲。問題設計指向很大,不夠明確。“英子學做的事中,給她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呢?”接下來,“ 爲什麼你印象最深?”如此問法,部分學生不知道從何下手,去思考,去解決問題。那麼學生回答的問題就會脫離預設,令老師招架不住,防不勝防。

三.師生互動缺乏活力、亦缺乏深層次的隨機生成。蜻蜓點水,便戛然而止。“爸爸是嚴厲的,你能理解嗎?”在學生談的時候還可以追問“你的爸爸有過類似的做法嗎?”這樣讓學生能夠聯繫實際來理解、感受,大膽的邁一步,效果會更好。按部就班地進行活動,語文課堂便失去該有的活力。學生牽着老師的鼻子走,失去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許多關鍵詞、關鍵句的理解還只停留在表面,如對爸爸的嚴厲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起!”“掄”等的品讀,學生與老師答記者問式的就過去了,老師不能有效及時予以追問評價,當然,深層次的東西更無法挖掘。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2

終觀本課教學,我覺得比較成功的是抓住情感這個突破口,通過反覆的讀去引導學生完成與文本的積極對話,先用情牽住學生的思維,深入其中,教學設計上注意力步步爲營、逐層深入、由易而難。引導學生以欣賞的眼光去解讀文本,發現文章的情感美、結構美和標題美,充分感知文章美的因素。通過閱讀探究反思去獲得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啓迪。

對於線索的把握,學生較容易把握,但書上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我們知道了,生活中的親情你們能談談嗎?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牀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處理的?學生雖然有個別發言的,但不夠熱烈,也就是說在拓展延伸這方面,老師引導的不夠深入,學生還不能從課文中真正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是這堂課的不足之處,爲了把“世上只有爸爸好”這樣的口頭禪作文說好,是否前面變佈置,也許效果好些,假如今後加強這方面的練習,會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3

這剩餘的幾分鐘是課堂機動時間,而我所提出的問題也僅僅是在不脫離教學內容基礎上的,和學生的一次心靈互動。這個問題一提出,我滿心歡喜地期待着大家激情澎湃地回答,渴望着大家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氣宇軒昂、踏實穩健。可教室裏卻出奇地寂靜,好象時間在此刻突然停住。這個看似多餘的提問竟然像重磅炸彈一樣,炸出了孩子們內心世界中鮮爲人知的一面。接下來發生的一切讓我措手不及。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似乎面有難色,於是我陸續叫了幾人回答,答案卻如出一轍:不想長大!有的說自己長大了,父母就老了,也許就和英子的爸爸一樣離開自己,那時自己是多麼孤單無助,不想面對生離死別的傷痛。有同樣想法的,班級有廖廖幾個人舉起了手,這難能可貴的孝心如此可憐啊!

有的說不想長大,因爲要自己洗衣服做飯,還要找工作,工作又那麼難找,不但要自己掙錢養活自己,還要養活父母。有的說看到了父母爲家庭、爲孩子太苦太累了,尤其是撫養孩子,教育孩子費心費力的,自己不想走同樣的路。有的說長大了還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一切都需要自己一個人扛。我想也許這只是個別現象。再叫兩個我心目中有思想有覺悟的尖子生來回答,可結果卻驚人的相似。我再一調查,班中竟有多半同學不願長大!究其原因是不想獨自面對生活的壓力,不想別人只想自己。也有個別的人說願意長大,可以不用父母管,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擁有絕對的自由。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4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還是較爲貼切的,但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插敘的運用沒有涉及,確實是設計的一大敗筆。文章篇幅如此之長,隨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時而記眼前之事,時而憶從前往事,內容豐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錯而不零亂,都要歸功於插敘的運用。目標“感悟成長的艱難”,實現程度不夠,“艱難”沒有深品,流於淺表,不能水到渠成,效果不佳。嚴父的“果”不僅是英子上學不再遲到,還是國小畢業典禮上光榮地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證書並致謝詞,更是日後成爲一位知名作家……文本的解讀無止境。

二.活動環節自我感覺還算流暢,活動之間缺少必要的氣氛渲染,顯得很“生硬”,不自然。角色錄音音量小,該重敲的沒重敲。問題設計指向很大,不夠明確。“英子學做的事中,給她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呢?”接下來,“ 爲什麼你印象最深?”如此問法,部分學生不知道從何下手,去思考,去解決問題。那麼學生回答的問題就會脫離預設,令老師招架不住,防不勝防。

三.師生互動缺乏活力、亦缺乏深層次的隨機生成。蜻蜓點水,便戛然而止。“爸爸是嚴厲的,你能理解嗎?”在學生談的時候還可以追問“你的爸爸有過類似的做法嗎?”這樣讓學生能夠聯繫實際來理解、感受,大膽的邁一步,效果會更好。按部就班地進行活動,語文課堂便失去該有的活力。學生牽着老師的鼻子走,失去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許多關鍵詞、關鍵句的理解還只停留在表面,如對爸爸的嚴厲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起!”“掄”等的品讀,學生與老師答記者問式的就過去了,老師不能有效及時予以追問評價,當然,深層次的東西更無法挖掘。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5

本節課我通過烏鴉反哺的故事切入,讓學生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同時懂得從小就應該關愛父母的道理。教學中我以“關愛父母”爲主線,創設了一系列貼近學生生活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聽、說、交際的訓練中,學生在我的示範和引導下從不敢說,不會說到敢說、想說,最後到能說會道。

一、教學設計顯層次

國小生語言發展的規律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一年級孩子表現欲很強,對簡單的問題他們總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因此讓學生想說是上好口語交際課的關鍵。當學生在低起點上打開話匣子時,我便逐漸提高要求,讓學生從說簡單的一兩句話到說幾句連貫的話,內容由少到多,由不完整到完整。形式由單一到多樣,要求由單項到多項。

具體我是這樣實施的:

1、認真聽

在交際中,聽是說的前提,只有認真傾聽。才能瞭解對方說話的內容以及時作出迴應。聽也是一種禮貌,是交際中很重要的一種素養。一上課,我就和學生談話,並滲透認真聽的要求。隨後播放小烏鴉和烏鴉媽媽的對話,讓學生仔細聽,因爲聽得認真,所以學生聽後個個都有話想說,我及時引導他們把話說完整,說連貫。緊接着播放歌曲,讓學生聽後編個小故事,再次訓練學生聽的能力,同時也有意識讓學生把剛纔零碎的語言說連貫。

2、說明白

只有認真聽,才能說明白,只有把話說明白,才能順利地和人交際。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口語交際能力還比較弱,有些話他們想到了也不能清楚的表達出來。因此,我在出示父母關心孩子的圖片的同時爲學生準備了句式。學生有章可循,表現得異常積極,做到了人人開口。同時我特別表揚用其他句式把圖畫說明白的學生,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隨後我讓學生用學會的句式說說父母關愛自己的事,此時學生更是輕車熟路,個個躍躍欲試。

3、有禮貌

交際是口語交際訓練的核心,聽話和說話能力訓練的最終目標也是爲了學生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在交際中,文明、禮貌的交際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爲學生創設了孩子關心家人的場景,從啞劇表演到圖片展示,爲的是讓學生進入情境,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實現雙向互動。在這些互動中,很好地體現認真聽,說明白,有禮貌的訓練要求。

二、課堂評價要精當

如果說一節成功的課是一曲動人的交響樂的話,那麼教師精當的評價語就是一個個震撼心靈的音符。口語交際課上,老師精當的評價語有助於對課堂的調控和學生語言發展的引導。有利於學生說話慾望的激發和學生自信心的建立。評價應真切、具體、簡潔。

1、導向

這節課,在學生看圖說句子這一環節,孩子們想到哪說到哪,而且後發言的同學還會受到先發言同學的影響,有一種趨從現象。如學生說來說去只知道說誰在幹什麼,我便說,你們說得很完整,如果說得具體一些就更好了。此時就有學生說出了時間,之後又有人說出了地點。接下來學生說其他幾幅圖都能越說越完整。

2、激勵

口語交際課上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老師運用激勵性的評價語。“你說得真精彩。”“你聲音洪亮,真棒。”等等。當我把這些賞識的語言送給學生時,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個個都敢說、想說,進而變得能說、會說。

三、生成語言應規範

課堂上學生的生成語言是一柄雙刃劍,處理得好它會爲你的課堂錦上添花,若處理不好則會打亂整個教學過程。處理好學生的生成語言要靠教師的應變能力。口語交際上,學生的語言都是生成的,對於這些語言,教師及時發現並加以規範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學生生成語言的處理,尤其是及時指正學生髮言中出現語病,這方面我還比較薄弱,我將繼續努力。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6

一.幾點收穫

1.對照本次課的主題:本次研究課的研究主題爲“高效”。備課時,幾次反覆易稿,兩課時的內容是一節課上還是分兩節課上,爲 了保證課的完整性還是做一節課上了。大體來說,教學任務基本完成,對教學目標的定位重點在引導學生對解題策略的提煉和整理,不在解題過程和解題結論上做過 多的糾纏,有利於學生在解題策略方面的發展。學生所接觸的材料面寬,所涉及的解題思想較多。教學的設計和學生的表現都覆蓋教材的設計。教材提供了四種解題 策略學生在自然狀態下用自己的理解板書了十幾種解題策略。

2.學生的表現:讓學生自己回顧交流,他們的心情比較愉悅輕鬆,和諧平等的師生對話促進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應該說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是積極的、認真的、努力的,每個人盡力想展現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課堂氣氛熱烈、有序。

3. 教學思想的體現:課堂的精彩在於學生的精彩,課堂的收穫應該是學生有收穫,包括智力的和非智力的。一堂課讓學生學會幾個知識點很容易做到,要培養學生對數 學的感情,培養頑強的數學精神實在是任重道遠。因爲教學內容是總複習,我採取換位備課和換位教學的策略,鼓勵學生以老師的心態來研究學習來大膽展示自我, 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思維和創造還給學生。很願意看到學生躍躍欲試的神情,很高興看到學生衝上講臺的那份自信和自豪。劉森林同學在本節課強烈的慾望讓我 吃驚,也讓我感動,也許是後面聽課的老師給他帶來的鼓舞吧!

二.幾點反思

1.教學內容偏緊:雖然幾次易稿,上完後還是覺得把課時分做兩課時要從容一些,展現深刻一些。

2.教學廣度和深度:面上的知識點和教學點都到位了,但每個環節所留的時間不夠充難免有走馬觀花之嫌,教學細節方面還可以再深刻一些,更利於展現學生的創造力。

3.學生所採用的策略,在老師眼中也許有優劣之分,但在學生的思考過程中並沒有好壞之別,都反映出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只要解題過程及答案具有合理性,就值得肯定。這爲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機會。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7

從整體課堂效果看,學生演唱的表現力不錯,聲音的控制和協調能力較強,也比較熟練了。抒情和活躍兩種演唱情緒也能明顯地對比出來。但從整節課的分量和時間分配看,有些欠妥。主要原因是複習鞏固階段一開始就離琴唱,導致暴露出了過多的毛病,給我心裏一個暗示:歌曲還沒學會,於是有意識地加重糾錯分量。其實鋼琴一彈,學生馬上跟上來了,不必花太多精力去教唱。因爲:

一、從此節課的進程看,離琴唱勢必會影響教學重點的把握,本課時的重點應是處理歌曲,而實際上這節課重點似乎還是糾錯,雖然也及時插入了力度、演唱情緒的把握等等,但分量不夠,學生真正操練的時間不足。

二、從音樂審美角度看,每一次的表現應儘量讓學生有成就感,得到審美的體驗,而不是故意讓他們“出洋相”,特意暴露缺點。完全可以通過欣賞範唱、跟琴唱喚起他們心中已有的音樂經驗,節約複習鞏固時間,把精力放在歌曲處理排練上。

三、離琴唱一般在學會歌曲後,檢驗音準節奏及表現力時可用,或者進行無伴奏合唱時才採用的。此節課此處採用顯然都不合以上條件。半個月前學唱的歌曲,普普通通的自然班,效果顯而易見,真有故意讓他們“出洋相”之嫌。

因此,此處離琴唱的確欠妥當。但是這樣設計,符合本人常態課的風格,我會經常在課堂上搞一些小測試、小研究。像這次,心裏實在很好奇:半個月前學唱的歌曲,到底會在學生心裏留下多少痕跡,會唱成什麼樣呢?結果正如我所料,儘管當時教得比較紮實,但時間老人的威力不可低估,遺忘是學習的勁敵啊。一首再好聽再喜歡的歌曲,沒有經常唱唱,也只會留下支離破碎的痕跡。所以平時經常上一些複習課,舉行班級音樂會十分重要。音樂是不怕重複的,它是情感藝術,每一次唱的感覺都會不一樣。

綜上所述,從這節課的設計初衷看,此處離琴唱並不合適,加大了糾錯的分量,影響教學重點的準確把握,課堂的完整性受影響。從教學研究和滿足我的好奇心方面看,讓他們亂一下也好,況且對他們也無大礙。還能給他們一個感覺:知識技能是很容易遺忘的,只有常溫習才能掌握得紮實。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8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這種需要在兒童的身上表現得更爲突出。一旦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他們就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取知識,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

考慮到學生學習基礎、能力的差異,練習設計爲學生提供多層次、多種類的選擇,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髮展的需要。以上的幾個練習分成三個層次,設置了三個智力臺階(基礎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拓展性練習),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爲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取得成功機會,使他們在練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積極自信的信心。

現在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繫越來越密切,應用性越來越強,我在這節課的練習設計也反映這一特點,其中有許多與現實生活及各行各業密切聯繫的習題,既有學生做練習,騎車上學,又有學校燒煤、買課桌,農民播種,工廠運貨物等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現實生活,又服務於現實生活的特點,體現數學的應用性。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9

這堂課依據了新課程“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努力創設一種輕鬆愉悅,民主和諧,師生交往互動、互惠和對話的教學關係。

七、八歲的孩子一上一年級,就要學習抽象的漢語拼音,是很枯燥乏味的。因此,以“情趣性、遊戲性”爲特點,傾心教學情境的設計。如:“變魔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學習“ao、ou、iu”的讀音時,充分利用仿真的、現實生活中的背景,看插圖猜讀音,聽錄音讀,嘗試讀(親自體驗),並以學生當“小老師”爲主線,讓學生讀好3個新的複韻母。在教學複韻母的四聲時,我大膽地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在帶着學生學完ao的標調後,讓學生嘗試ou和iu的標調,讓學生當“小老師”檢查其餘學生對韻母的四聲的掌握情況。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既體現了老師導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互幫互助互學互評的生生交往。在三拼音教學中,標調後選音節擴詞語進行說話訓練,體現了拼音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繫這一特點,也積累了學生的語言。我結合了iu的四聲,把教材有機整合到課中操中,這種有計劃的 行動,在增強趣味時的同時,調節了學生學習的情緒,也鞏固了iu的四聲。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10

《桂花雨》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寫了作者兒時在家鄉搖落桂花的情景,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第二單元是課文都是與懷念家鄉的遊子心情有關,因此在設計本課時,我結合單元導讀和之前學過的古詩詞引導學生了解了借景、敘事抒情的表達方法,並引相關詩詞讓學生體會通過景物和敘事來抒發思鄉之情的方法。進而帶着對這種寫法的認識來學習《桂花雨》這一課,思考作者通過那些景物和事情來表達思想之情。這是學習本單元的重點,掌握了方法,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水到渠成。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先讀課文前的導讀部分,思考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桂花帶給“我”哪些快樂?爲什麼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的桂花香”?這兩個問題對學生來說都有一定難度。課文中桂花帶給我的快樂有些地方比較明顯,有些地方比較含蓄,所以學生較爲容易找出搖桂花的快樂,但是無法尋到桂花糕、桂花香、桂花茶的快樂,在課堂教學中,我的引導不夠充分。後來聽鍾老師的課,發現她這一點做得很充分。她讓學生找到描寫桂花的句子,再帶着感情朗讀,再利用評讀來滲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從中感受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接着讓學生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特別是讓學生扮演作者,直接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心情。然後帶着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她的課堂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爲主線,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和理解,自己發現問題,並在讀書、思考、討論和交流中解決問題,掌握學習方法。這是我在課堂上做得不夠的地方,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太少,學生聽老師說,懶得去思考,不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另外,我在教學中對於課文中重點詞語的品讀不夠。在介紹桂花的“香”這一特點時,學生都找到了“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我準備抓住重點詞語通過品讀感悟語言文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我通過“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與“全都浸在桂花香裏”的換句式訓練來強調桂花香,卻忽視了一個“浸”字的獨特作用。尤其是一個“浸”字,這裏可以嘗試學生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來代替“浸”字,通過他們自主的比較,體會詞語的含義,比可培養他們推敲詞語的良好語言習慣。有人說語文教學應該少一點知識的灌輸,少一點理性的分析,把教學的重點轉移到指導並幫助學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語言上來,這是語文教學本體的迴歸。我覺得這話說得好,我今後的教學在這方面一定要加強,才能避免課堂教學蜻蜓點水。

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引導學生融入課文描繪的生活情境。在體會“搖花樂”時,“纏”字寫出了作者急切心情,“使勁”、“喊”寫出了搖桂花的快樂,同時反映出他對桂花的喜愛。可是在學習這幾個重點詞語時,詞語的含義學生體會得不夠深。而我用自己的講解讓學生理解,而沒有用回憶生活、聯繫生活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包含的情感。講“纏“字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回憶生活中類似“纏”父母的情景。但在引導學生體會“搖花樂”時,如果讓學生們站起來加上動作搖一搖,接着說“那伴着陣陣芳香的‘桂花雨’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啊?”,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思維,去深入想象,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喊”時的心情,再次加上動作來喊一喊,相信學生們的情感就能徹底激發出來了。當然,這需要激情和熱情,而我就是缺乏這個。

課文最後我試圖通過母親心思的討論,母親話語的品讀,更加深刻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可是這麼多的問題一個個套給學生,卻始終沒能達到學生與文本的共鳴。於是,還是我自己自說自話解釋了母親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其實,對於這些深刻難懂的問題,可以留給學生小組討論,在交流中體會、思考。

另外,在時間安排上,我要儘量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自主學習,當然自主學習不是把時間都留給學生,而是要有老師適當有效的引導和監督。在提問內容和理答方式上要注意避免重複答案或者簡單的鼓勵,而是要結合課文內容進行引導、激勵性的評價。在備課時,要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內容,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同時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地、主動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提高課堂提問質量。

我一直以爲自己是一個有親和力的人,但是看了視頻才知道原來是張苦瓜臉,從頭到尾沒有笑過,因爲一直覺得自己笑起來很醜,以後要注意課堂上多一些微笑。課堂上從容了許多,但還不夠淡定,對於課堂中出現的冷場不能有效地扭轉, 常因爲緊張忘記了課堂程序。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前對於自己的教學沒有清醒的認識,如今看了視頻會發現很多細節的問題和根本性問題,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對照自己,努力改進。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11

1.從本班實際導入,創設了問題情景。

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我在課堂開始就從班級買作業本入手,再現了學生熟悉的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計算設置在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之中,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使學生願意去主動探索知識。

2.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給學生創設了思考與交流的空間。

新課標提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在探索筆算乘法的過程中,我先請同學估一估,讓學生感知到作業本的數量大約是40本,培養了學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計算,學生積極地投入到交流討論當中,不少同學的口算能力很強,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結果,在交流中學生充分的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此基礎之上,我又引導學生試着用豎式解決這一問題,有了口算的基礎,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與合作交流得出了筆算乘法的方法。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到相互交流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得出過程,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

當然,在課堂中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平時一些發言少的、內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參與的深度就遠遠不及活潑開朗的孩子,這就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當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12

教學中重點應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辦法喝水—喝着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同時,教育學生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學中,我將烏鴉如何喝到水設爲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分組做實驗,把小石子一個一個放進裝有半瓶水的礦泉水瓶中,體會瓶子裏的水是怎樣漸漸升高的。

識字對於一年級來說是最重要的教學,識字數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我想盡一切辦法,採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生字的識記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孩子們一旦掌握了這些方法,自己學習生字就不那麼困難了。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節課時,我特別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習過程是學生主體在具有主觀意志作用下親自實踐的過程,我在課堂中創設了學生主動參與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寫烏鴉想辦法喝着水,傳統的教學通常是教師演示,讓學生理解喝着水的過程,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狀態。爲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我設計了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4人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着水的過程。

當然,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我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1、指導朗讀不到位;2、由於時間安排不合理,導致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沒法進行,此乃一大失誤,聽、說、讀、寫沒能落實到位。在本節課中,自己雖然滲透了一些新的課程觀念,但還不夠放手,今後還需要不斷學習,好好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13

從整體—部分—整體。如教學中我要求學生一邊讀書一邊看課文插圖,快速瀏覽全文,然後用一個詞或一個句子來描述自己眼中的“北京”。當學生初知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後,我再引導學生快速閱讀,邊讀邊找文中寫到了北京的哪些地方美麗?當學生找出北京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麗地方後,我再引導學生學習文中是怎樣來把這些美麗的地方寫具體的。最後讓學生回顧全文,感受北京的美,從心底發出讚歎:北京真美呀!我們愛北京!我們愛祖國的首都!就這樣遵循從整體-部分-再回歸整體的教學原則,也遵循了低年級學生對事物認識、瞭解的認知規律。同時也讓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情感的深化水到渠成。

但是教學確實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沒有絕對的完美。當然對於我來說,遺憾就會更多。首先是教學中的時間安排不是很合理。在我的教學設計中我還設計了一個“暢想未來北京”的環節,因爲時間關係,不能進行;其次是作爲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一篇很好的背誦積累佳作,課中應給學生充分的背誦積累時間;這樣把讀寫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親身感悟的同時,由讀到說,由說到寫,哪怕只寫一句話,讓孩子在聽、說、讀、寫中培養多方面的語文能力。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14

通過教學《學習規則在哪裏》,我感到班級的日常管理十分關鍵。教學中,我都把課堂常規教育作爲教學的基礎,在上課的過程中,把養成教育作爲自己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一些常見表現進行觀察、總結、分析原因,找到解決這些課堂現象的辦法,力爭讓學生改掉這些不應有的行爲,更好的學習。

1、在組織教學設計時,經歷“遊戲引規則——生活中找規則——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實踐應用規則”的過程。使學生經歷了體驗探究的全過程,從而懂得生活處處有規則,我們要遵守規則的道理。

2、這堂課我以學生感興趣的遊戲作爲切入點,組織學生做一個“貼鼻子”的遊戲,比一比哪組獲勝。通過做遊戲,讓學生體驗瞭解規則,初步建立“規則概念”和“規則意識”。

3、爲了讓學生從心裏懂得規則的重要性,我還播放了一個因爲遵守規則而贏得生命的小故事,最後我讓他們說說如果撤離時大家不遵守規則,一窩蜂的往下涌,會出現什麼後果?學生們都認識到會發生踩踏、跌傷等,從而讓他們明白平日的演練都是爲了一旦災害來臨時,能在最短時間內安全撤離。

4、課堂最後的兒歌大翻唱,可以說是全課的點睛之筆。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輕鬆、愉快的音樂節奏下唱出了自己的心聲。用 歌唱的形式不僅強化了孩子們對規則的認識,而且表明了他們心中樂於自覺遵守規則的意願。

5、下課了,正是運用規則的好時機,我馬上提出“下課也有規則的,看哪位同學做得好”,同學們很有禮貌地向聽課老師道別,收拾學習用具,有秩序地走出教室。我感到高興的是,我們的孩子理解了規則,知道規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15

在教學過程中,我類比指數函數圖象和性質的研究,研究了對數函數圖象和性質。同學們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參與獲得性質的過程。我用了三節課就對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圖象和性質的應用進行講解。可從作業和課堂效果看來。同學們沒有對指數函數的性質和圖象掌握的好,分析有以下原因

1。學生對 對數函數概念的理解及對數的運算不過關。導致部分題目出現運算錯誤或不會。

2。利用對數函數的單調性比較倆個對數式的大小書寫格式不規範。說明同學們用函數的觀點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還沒形成。

3。同學們對對數與指數的互化不是很熟練。導致有關指 對互化題目出現錯誤。尤其是解決有關對數和指數混合式子的有關計算時困難很大,問題最多。還有在解決有關對數型函數定義域問題 ,更不會用對數函數的單調性去解決。

以上這些原因我通過認真的反思,同時參考學生提出的意見,決定講倆節習題課,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解決,找出他們的盲點,同時加強練習力度。從練習中發現問題,再利用晚自習系統講解,直到絕大部分學生理解掌握爲止。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 篇16

解決問題的策略是解決問題必要的一種問題解決思想方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量關係及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瞭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本節課在列表過程中,分析數量關係尋求解決類似歸一、歸的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學好本節課知識,將爲學習用列表等方法解答求兩積之和(差)等實際問題奠定知識和思想方法的基礎。

1、本節課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問題情境中的信息,用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係。例題從三個小朋友買相同筆記本的信息,分兩次提出要解決的問題,要求學生找出解決第一個問題的條件並進行整理,通過呈現表格讓學生思考怎樣解決問題。隨後學生很自然的自主分析數量關係,解決第二個問題。 2、在練習中安排了與例題結構相同的實際問題,學生都能運用所學的策略解決問題。 3、在解答第二個問題時,有大部分同學想不到方法,要從小明的信息算出單價,再用除法求出小軍能買多少本。這是本節課的障外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