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兵的教學反思(通用1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2W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1

在這節課的設計與教學中,我抓住插圖、品嚐頭尾,通過對文本精巧的處理,讓學生逐漸形成對課文主線的把握能力,從而達到能自主研讀的目標。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通用13篇)

《菩薩兵》一課,朱德那幾句話中的深義既是文章的重點也是難點,若停留在按部就搬的情節分析、字詞理解上,那麼這堂課將會上得很瑣碎且費時嚴重,這樣的教學效果顯然並不理想。因此如何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尋找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來提高這節課的課堂效率成了我思考的問題。細細讀課文便發現本文雖在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敘事,但貫穿其中的一條暗線則是在於藏胞的情感變化。而要體會人物情感的變化,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便是從神態、動作上入手。此時,我注意到了課文中的那幅插圖,圖上藏胞們圍着朱德喜笑顏開,有種掩蓋不住的感激與幸福感。於是,我決定利用這幅圖作爲突破口。在學生在對反動軍隊與紅軍部隊有了深入瞭解並知道文中菩薩兵指的就是朱德帶領的紅軍部隊後,我在第二課時的開頭這樣設計到:“同學們,好好觀察一下這幅圖上人物的表情與動作,你看懂了什麼?”學生看着圖上人物的表情與動作很容易便能描述出當時的情景。我趁勢把他們引回 到文字中:“請你們快速讀課文,說說課文哪幾自然段描寫的是圖上的情景?”學生很容易便找到了是8、9兩個自然段。此時,我引導學生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並提問:“紅軍部隊剛到藏民居住地時,藏胞們都早早躲進了深山,不敢露面。怎麼到後來的轉變竟是如此之大呢?”由此,我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文章開頭與結尾的對比上,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了文章結構上的前後呼應,也爲學生真正進入文章主體而作好了鋪墊。

接着,我緊扣第1自然段中,“急壞”兩字,引導學生去尋找朱德在心急如焚的情況下想了什麼辦法來解決難題。學生很容易便找到了主體部分2-7自然段,並概括出了朱德一共想了兩次辦法,第一次是第2-5自然段,叫翻譯去說服藏胞(沒有見效);第二次是第6-7自然段,親自帶領部隊用行動來感化藏胞(終於見效)。課文的主線此時已經非常清晰,學生已經從整體上把握了全文,此時,再引導他們從具體的對話中去感受人物心情已並非難事。事實上在後來的實際教學中,學生的課堂反應也正如我的設想,一切水到渠成。通過這節課的設計與教學,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研讀文本的重要性,一幅小小的插圖便可以是個極好的切入口,而利用好開頭與結尾的反差更是抓住了要害。當問題能提在節骨眼上的時候,學生的學習就變輕鬆了許多,課堂的效率也便提高了許多。真切地感受到了研讀文本的重要性,一幅小小的插圖便可以是個極好的切入口,而利用好開頭與結尾的反差更是抓住了要害。當問題能提在節骨眼上的時候,學生的學習就變輕鬆了許多,課堂的效率也便提高了許多。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2

這篇課文記敘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的一段經歷,這段經歷寫的不是你死我活、硝煙瀰漫的軍事鬥爭,而是寫紅軍與反動軍隊的民心之爭,故事生動感人。在還沒有上《菩薩兵》這課前,我真有點兒擔心,因爲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已與學生的生活相去甚遠,孩子們會喜歡這樣的課文嗎?爲了上好這課,我大量地查閱了相關資料。在教學時,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幾點的教學:

一、注意背景資料的補充

在第一課時時,我給學生補充了些有關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資料,讓學生了解爲什麼紅軍會到藏民居住地區去,以及他們長征途中是如何的艱辛。這能幫助學生對“紅軍”的形象有個大致的把握,也爲學生理解紅軍與藏幫之間之所以能建立這種“魚水情”做下鋪墊。

二、注意重點詞語、句子的理解。

在這篇課文中,朱德總司令的話語是教學的重點,我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抓住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自己說說體會,充分發揮學生的本體性。而他說的“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裏發芽、生根、開花、結果……”這句話更是重中之重。只要能理解這句話,爲什麼藏胞稱紅軍爲“菩薩兵”這一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三、補充藏民的生活信仰

藏民大多數是信佛的,菩薩在佛教中是救苦救難,普度衆生的,所以菩薩在藏民心中有着很神聖的地位,藏民把紅軍比作他們最崇敬的人,這是對紅軍最高的評價。補充了這些內容,學生理解藏胞稱紅軍爲“菩薩兵”更會水到渠成。

四、與現實相聯繫

我將紅軍這種一心爲民的形象與當代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聯繫在一起,這更是與“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裏發芽、生根、開花、結果……”這句話相呼應。

這節課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一、紅軍爲民着想的這條主線的體現得不是很明晰,我太注重點的把握了,從而忽視了整體性的東西。

二、對學生的一些回答缺乏評價性的語文。

三、作業設計不周詳。我的有個作業是:秋天收割時,藏族同胞想表達對紅軍的感激之情,讓學生代他們寫信。但在做這個作業之前應該教學時有所鋪墊,比如可以讓學生們說說當藏胞看到被打掃得乾乾淨淨的院子和整治得平平整整的土地時會對紅軍說些什麼,這樣學生寫起來就會比較順手了。

四、板書設計應更清晰明瞭,能起到引領全文的作用。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3

《長征》已經成爲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蹟,不管從哪個角度說,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也不能讓學生忘記那段歷史。現在,也有好多歷史家研究長征,更客觀地評估長征,有好多作家拿起筆,重新寫起長征。長征對於中國人來說,早已經不是簡單的歷史事件了。從我們讀書時,課本從國小到高中,甚至到大學,都有這一素材。寫這一思考,我用“紅軍+長征”在百度中搜索,搜索到217000條信息,這足以說明長征是一門課程,是一門中國人要學的課程。蘇教版在三年級下冊首次將“長征”引到教材,旨在引領學生讀長征,研究着長征。

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長征”的事,按我們的一般認識來看學生們並不陌生,因爲這方面的電視劇、電影、書等還是非常多的。但現在孩子因爲喜歡遊戲,喜歡卡通,喜歡動畫[題外話:中國還沒有創造出一部動畫式長征大劇],因爲“長征”是成人的世界,也許沒有更多的信息走進孩子的大腦,瞭解了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瞭解了孩子的實際情況,就能把這篇文章的本質呈現與學生了。這也是,我們在教學之前所要研究的。

“菩薩兵”這篇長征小故事,給予學生的是什麼?一是讓學生知道朱德(我問過三年級的老師,一個班38人,有37個人不知道朱德,1個人說的也是所問非所答);二是引領學生知道那時的藏民是如何生活的(課文寫的不是很詳細,學生閱讀後也能夠粗略地知道一點)(那時的藏民還是農奴制);三是軍民魚水情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四是這篇文章以《菩薩兵》爲題,“菩薩”一詞要讓學生理解,我們不要把菩薩一詞理解成迷信,引導學生明白這是一種信仰,“菩薩”是佛教用語。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於佛的人,這也是菩薩一詞的本義。是藏族同胞對這支部隊的稱呼。而在這一課中其意思還有着“心地慈善的人”的意思。這同樣也是藏族同胞對這支部隊的稱呼。另外還有“兵”這個詞的理解。教學中,我們不能把落腳點只放在朱總司令上,這篇文章不是單單歌頌朱總司令的,而是歌頌朱總司令這支隊伍的。我們要讓學生明白,長征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羣體的事。最後一個自然段:“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雖然意思有多層,但關鍵還是要讓學生明白,這個團隊的力量改變了藏族同胞的認識。

爲什麼要開動員會呢?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思考着。在研究長征史上,人們不會忘記許多會議的,每一種會議都有着一定的目的。爲次動員會爲什麼開?一是紅軍戰士不理解藏族同胞,說明這個會議要開;二是藏族同胞不理解紅軍,這個會議要開;三是行動起來才能讓藏族同胞理解;四是並不是所有軍人都能夠統一的,開動員會是統一認識;五是春耕時候,不搶種不行,這是硬任務,也是一次命令性的大會……所以,在思考這個動員會時,我感覺到,在課堂上,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這次動員會,因爲這個會非常有意思,值得研究。沒有這個會,熱火朝天地幹是難以出現的。

這篇文章傳遞的信息非常多,僅僅靠課文的理解,肯定是不夠的,因爲對於孩子來說,這裏的未知數太多了,因此,用這一課引領學生讀讀長征方面的書,還是可行的。學生如果能主動去讀了,長征就不會那麼抽象了!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4

在還沒有上《菩薩兵》這課前,我真有點兒擔心,因爲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已與學生的生活相去甚遠,孩子們會喜歡這樣的課文嗎?爲了上好這課,我查閱了相關資料,並且課前也佈置學生找一些紅軍長征途中的故事。在教學《菩薩兵》時,我注意了以下幾點的教學:

一、注意背景的補充

上課前,爲學生補充有關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則學生很難體會“軍隊”的概念,也不能理解“魚水深情”的含義。在課堂上,我簡述紅軍長征背景,補充這段資料,讓學生知道紅軍爲什麼會到藏族地區,也能體會歷程的艱辛,對理解“休整”一詞有很大的幫助。

二、注意重點語句的教學

師:爲了抓緊春耕的時間,第二天,在幫助藏胞春耕的動員會上,朱德同志對大家說:“我們不能讓藏胞來年捱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地種好,要讓我們播下的種子在這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自由讀一讀朱總司令的話,說說你理解了什麼?

這篇課文中,朱德總司令說:“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裏發芽、生根、開花、結果……”是課文的重點理解內容,學生理解了這句話,對於理解課文主題,理解爲什麼稱紅軍爲菩薩兵這一教學難點也就水到渠成了。這一句有兩層意思,一層是紅軍爲藏族同胞春耕,自然要播種,種子就會發芽、生根、開花、結果,說的是農作物生長的過程;另一層意思是說紅軍在藏民居住區的所作所爲,紅軍愛民的形象會像種子一樣,播撒在藏族同胞的心裏,從而會得到藏族同胞的理解和支持的。絕大多數學生理解這句話的第一層意思沒有費力,但在理解更深一層意思的時候有點卡殼的現象。一開始的時候,我有點着急,課文講到這裏,學生對文本應該是很熟悉了,理解出深一層的意思應該很自然啊。我又一想,這些還都是些三年級的學生,對於文本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強,所以我先將這個“難點”暫時“丟在一邊”。在孩子們體會到藏胞的態度轉變,通過表演走進了藏胞心裏之後,這個“難點”就迎刃而解了。

三、造句的處理要靈活

“盡心盡力”是要造句的,我在之前進行了鋪墊,問學生:“你們在做什麼事會盡心盡力或者什麼情況下應該盡心盡力”,用談心的方法教學,如果學生能夠答上來,那麼造句也會水到渠成了。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5

在語文的教學中,如果把表演帶入課堂,一改學生被動閱讀的地位,促使學生多動腦,多動手,主動參與閱讀,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準確理解語言文字,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有利於展示學生的才華。在教學《菩薩兵》這篇課文中我嘗試着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使學生學得愉快,學有收穫。

具體體現在:

1、以演代講。教學中我設計了學生喜歡的演一演的形式,讓學生來演一演藏民當時的所想所言,深切地體會當時藏民們的心理、神態、語言,不知不覺化解了“菩薩兵”這一難點。特別“你們是菩薩派來的吧”這一句符合人物特點的話,雖見平常,卻可見學生對課文的感悟之深。引導學生創造性地想像,把他們對文本的理解與詮釋,通過表演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如請學生演一演藏民見到紅軍會怎麼做,怎麼說,這就需要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從多個不同的側面去思考,拓展思維的空間。在學生獨具匠心的表演中,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2、嘗試合作學習。學生的個體學習是基礎,小組合作學習、師生合作學習可以發揮課堂教學的羣體功效,爲學生成功學習提供幫助。在讓學生演一演時,讓學生四人小組分角色試着演,既發揮了集體的功效,又讓全體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讓一部分不善表現自己,或膽怯的學生也得到訓練。

3、引導學生參與評價,真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表演之後,讓學生評一評演得怎麼樣,在評的過程中再一次引導學生感悟了課文,進一步探究學習,把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次。在愉快的評議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及感悟文本的能力。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6

《長征》已經成爲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蹟,不管從哪個角度說,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也不能讓學生忘記那段歷史。現在,也有好多歷史家研究長征,更客觀地評估長征,有好多作家拿起筆,重新寫起長征。長征對於中國人來說,早已經不是簡單的歷史事件了。從我們讀書時,課本從國小到高中,甚至到大學,都有這一素材。寫這一思考,我用“紅軍+長征”在百度中搜索,搜索到217000條信息,這足以說明長征是一門課程,是一門中國人要學的課程。蘇教版在三年級下冊首次將“長征”引到教材,旨在引領學生讀長征,研究着長征。

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長征”的事,按我們的一般認識來看學生們並不陌生,因爲這方面的電視劇、電影、書等還是非常多的。但現在孩子因爲喜歡遊戲,喜歡卡通,喜歡動畫[題外話:中國還沒有創造出一部動畫式長征大劇],因爲“長征”是成人的世界,也許沒有更多的信息走進孩子的大腦,瞭解了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瞭解了孩子的實際情況,就能把這篇文章的本質呈現與學生了。這也是,我們在教學之前所要研究的。

“菩薩兵”這篇長征小故事,給予學生的是什麼?一是讓學生知道朱德(我問過三年級的老師,一個班38人,有37個人不知道朱德,1個人說的也是所問非所答);二是引領學生知道那時的藏民是如何生活的(課文寫的不是很詳細,學生閱讀後也能夠粗略地知道一點)(那時的藏民還是農奴制);三是軍民魚水情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四是這篇文章以《菩薩兵》爲題,“菩薩”一詞要讓學生理解,我們不要把菩薩一詞理解成迷信,引導學生明白這是一種信仰,“菩薩”是佛教用語。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於佛的人,這也是菩薩一詞的本義。是藏族同胞對這支部隊的稱呼。而在這一課中其意思還有着“心地慈善的人”的意思。這同樣也是藏族同胞對這支部隊的稱呼。另外還有“兵”這個詞的理解。教學中,我們不能把落腳點只放在朱總司令上,這篇文章不是單單歌頌朱總司令的,而是歌頌朱總司令這支隊伍的。我們要讓學生明白,長征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羣體的事。最後一個自然段:“他們說:‘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雖然意思有多層,但關鍵還是要讓學生明白,這個團隊的力量改變了藏族同胞的認識。

爲什麼要開動員會呢?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思考着。在研究長征史上,人們不會忘記許多會議的,每一種會議都有着一定的目的。爲次動員會爲什麼開?一是紅軍戰士不理解藏族同胞,說明這個會議要開;二是藏族同胞不理解紅軍,這個會議要開;三是行動起來才能讓藏族同胞理解;四是並不是所有軍人都能夠統一的,開動員會是統一認識;五是春耕時候,不搶種不行,這是硬任務,也是一次命令性的大會……所以,在思考這個動員會時,我感覺到,在課堂上,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這次動員會,因爲這個會非常有意思,值得研究。沒有這個會,熱火朝天地幹是難以出現的。

這篇文章傳遞的信息非常多,僅僅靠課文的理解,肯定是不夠的,因爲對於孩子來說,這裏的未知數太多了,因此,用這一課引領學生讀讀長征方面的書,還是可行的。學生如果能主動去讀了,長征就不會那麼抽象了!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7

在還沒有上《菩薩兵》這課前,我真有點兒擔心,因爲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已與學生的生活相去甚遠,孩子們會喜歡這樣的課文嗎?爲了上好這課,我查閱了相關資料,並且課前也佈置學生找一些紅軍長征途中的故事。在教學《菩薩兵》時,我注意了以下幾點的教學:

一、注意背景的補充

上課前,爲學生補充有關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則學生很難體會“軍隊”的概念,也不能理解“魚水深情”的含義。在課堂上,我簡述紅軍長征背景,補充這段資料,讓學生知道紅軍爲什麼會到藏族地區,也能體會歷程的艱辛,對理解“休整”一詞有很大的幫助。

二、注意重點語句的教學

師:爲了抓緊春耕的時間,第二天,在幫助藏胞春耕的動員會上,朱德同志對大家說:“我們不能讓藏胞來年捱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地種好,要讓我們播下的種子在這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自由讀一讀朱總司令的話,說說你理解了什麼?

這篇課文中,朱德總司令說:“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裏發芽、生根、開花、結果……”是課文的重點理解內容,學生理解了這句話,對於理解課文主題,理解爲什麼稱紅軍爲菩薩兵這一教學難點也就水到渠成了。這一句有兩層意思,一層是紅軍爲藏族同胞春耕,自然要播種,種子就會發芽、生根、開花、結果,說的是農作物生長的過程;另一層意思是說紅軍在藏民居住區的所作所爲,紅軍愛民的形象會像種子一樣,播撒在藏族同胞的心裏,從而會得到藏族同胞的理解和支持的。絕大多數學生理解這句話的第一層意思沒有費力,但在理解更深一層意思的時候有點卡殼的現象。一開始的時候,我有點着急,課文講到這裏,學生對文本應該是很熟悉了,理解出深一層的意思應該很自然啊。我又一想,這些還都是些三年級的學生,對於文本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強,所以我先將這個“難點”暫時“丟在一邊”。在孩子們體會到藏胞的態度轉變,通過表演走進了藏胞心裏之後,這個“難點”就迎刃而解了。

三、造句的處理要靈活

“盡心盡力”是要造句的,我在之前進行了鋪墊,問學生:“你們在做什麼事會盡心盡力或者什麼情況下應該盡心盡力”,用談心的方法教學,如果學生能夠答上來,那麼造句也會水到渠成了。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8

幾年前教科所饒晚霞老師中肯地警告過我:“你對課堂的時間分佈概念不強,入課慢。”沒想到幾年之後,我又再次犯了同樣的毛病。第一板塊,學生基本能理解並運用這些詞語。但該板塊教學,我足足耗去了十五分鐘,佔去了後面板塊的教學時間,造成了整個教學的失敗。

感受瀑布變化前的雄奇部分,學生抓住開課時朗讀的四字詞語以及具體的數字,談瀑布給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品讀比較到位,朗讀還算勉強爲之。但是,因第一板塊耗去了太多時間,品讀變化後的句子時,已經臨近下課,我只得匆匆帶過。

第三板塊的補白練習,如果成功,應該是課的一個亮點,但因時間關係,也只有作爲課後作業來完成了。

2、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因學校條件受震,一直沒有重修,無法使用多媒體,也是本文教學一大遺憾。誠然,語文教學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但像這類課文如果採用多媒體,通過強烈的畫面對比,引發強烈的衝突,激盪思維,讓人深深震撼,進而爲教學的成功做一定的鋪墊。而今天的教學僅僅靠學生朗讀想象畫面,以及教師的情境創設,無法讓學生直觀感受瀑布變化前的雄偉壯觀和變化後的形容枯槁。沒有強烈視覺衝突,學生感受自然不太深刻。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9

我校每學期都要進行研究課活動,本學期我執教科學《光與熱》一課。教後收穫很多。

作爲一名合格的科學老師,課下準備資料、知識、小組設計活動等需做充分、全面的考慮。

《科學》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這是《新課標》所要求的。

在教學《光與熱》這課時,首先讓學生了解到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熱光源、冷光源)太陽給我們帶來光明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溫度。接着,大家猜想光的多少與強弱和溫度的高低有着什麼樣的密切聯繫。 

爲了證明這個理論,需要做一個“光的強弱與溫度”的實驗:

把學生分成8人一組,讓一個學生靠牆背對陽光拿着溫度計,先記錄好溫度計上的原始溫度。然後,讓一個學生拿着一 面小鏡子反射太陽的光,把光照到溫度計上,幾分鐘後記錄溫度計上的溫度升溫了多少;接着,再添一面鏡子照射,幾分鐘後再記錄升溫多少;最後3面鏡子一起照射、聚光使溫度計的溫度上升。

需要幾面鏡子,我從三班學生那裏借來。溫度計從科學實驗室借來。記錄表的打印,尤其天氣需要陽光明媚呢!

課堂上,通過層層深入的探究活動,學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問題,並在此基礎上自主設計實驗計劃、選擇實驗材料、開展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論。在探究活動中,注意了小組內的相互合作和觀察研究。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我們要既做到關注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思維的方式,又關注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活動,並在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基於學生的已有認知基礎,讓學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達成共識,形成結論。對於學生的評價既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能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評價以師生評、生生評、自評等多種形式進行,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體現了教學活動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這不僅使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更進一步激發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爲宗旨的科學啓蒙課程。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爲科學課教師的我們,一定會以契而不捨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科學課教學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斷地充實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爲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10

今天第三節是我班的公開課,上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節《社會行爲》。說句實話,感覺這節課不適合進行公開課,感覺本節課表演性不強,或者說老師不好上。但是教學進度恰好在這裏,只好就這一節課的內容,畢竟課堂主人是學生。

121課改模式改變以前教師的講爲主,注重學生的學,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課堂節奏感覺還不錯,一節課還比較順利。但是感覺這節課還是有不滿意的幾個地方。

一是概念講解不到位。本節課有兩個重要的概念:社會行爲的特徵和通訊。書中用了兩個事例來說明“社會行爲的特徵”,事實上是不夠的。如果學生課前收集一些具有社會行爲動物的資料,在課堂上與其他小組的學生進行分享,或者老師列舉一些事例,在這個基礎上,得出社會行爲的特徵,可能會更好一些,在此基礎上拓展出分工、合作和競爭意識等。在講解“通訊”這個概念的時候講解不夠透徹。沒有注意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講完以後並舉例說明哪些屬於動物的通訊,那些不是動物的通訊,在進一步探討信息交流的方式會更好。二是難點突破不是很好。本節課的難點是:闡明動物羣體中信息交流的意義;認同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兩個突破不是很好,後來想一下可以通過小品形式(學生看到詞語用比劃的形式來讓另一個學生猜測的意思,一個學生往下一個學生傳遞)來說明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互動性、效果會更好。

三是在設計導學案中有兩個地方需要商榷。就是預習案中有一個題:6、研究動物行爲的方法多種多樣,教材中探究“螞蟻的通訊”和P42科學家的故事“珍妮·古多爾和黑猩猩交朋友”分別主要運用了 和 。這個題難度偏大。第二個題就是檢測案中:9、傳說當年西楚霸王項羽行軍至烏江,天色已晚,只見岸邊沙灘上有幾個由螞蟻組成的大字“霸王死於此”。項羽心想:這是天意,遂大喊一聲:“天絕我也!”即拔劍自刎。原來這是劉邦手下軍師用蜜糖寫的幾個大字,招來許多螞蟻,項羽不知是計,而中計身亡。

(1)、螞蟻能夠按人的設計圍成幾個大字,這與螞蟻的食性有關,螞蟻喜歡。

(2)、螞蟻之間靠 傳遞信息。當偵查蟻發現食物後,會在返巢的路上留下,返巢後向其他螞蟻做出動作,其他工蟻收到這種信息後,會沿路尋着去搬運食物。難度有點大學生不好答。

(3)、螞蟻是靠頭部的觸角嗅到氣味的,若把一隻工蟻的觸角剪去,它還能搬運食物嗎? ,原因是 。

(4)、一窩螞蟻由不同的成員組成,螞蟻是具有明顯行爲特徵的動物。

最後是爲了符合121課改模式,後面檢測案中時間稍顯較多,時間分配不合理。

正因爲有不足,纔有下一次做得更好。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11

這一節課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是較好地貫徹新課程理念的一節數學課,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這節課真正體現了從不同層次把探求知識與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注重了過程教學,是對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實施。

2、用收集資料,動手製作,動手做實驗來解決問題,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這個學習探索的過程中,注重了對學生情感的培養。以往在數學課上,教師較難與學生在情感上溝通,但在這節課上,學生與老師共同感受了數學的魅力,師生共同培養起了對數學的情感。

3、我們現在提倡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那麼,這種學習放在課內還是課外的問題,始終衆說紛紜。現在我們找到了一個可供借鑑的案例。這就是說,作爲一種學習方式,在課內也同樣能運用,而且結合學習探求新知識,顯得更有實際價值和意義。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12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安排了許多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中,加深10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理解,同時感受數學的應用意義,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於一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堂充滿了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爲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有如下的體會:

1、用故事導入新課激起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兒童主動探索知識的心理基礎,更是注意力的重要源泉。在故事的講述中設置許多問題,誘發出探索性思維活動。有趣的故事,結合課文內容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學生探索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爲主動獲取。

2、探究與合作相結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日復一日不斷的教給學生新知識,而是爲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用已學的方法去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在新教材中,像58+6=?應該怎樣算,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學生用學具分別表示58和6,然後動手擺一擺。在這裏,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動手操作學具和發表自己想法的機會。爲鼓勵學生的積極思維,讓學生自己說說是怎樣想的?對不同的方法都給予了肯定。並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從而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然後我簡單的說了進位現象及進位點之後我放手讓學生嘗試先練習,試着自己解決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計算。學生計算的勁頭很高,問他們有問題嗎?都一致搖頭說沒有

計算結果很快交上來了,我發現學生的錯誤比較多。總結錯誤類型有:題目數字抄錯導致計算錯誤;該進位的沒有進位橫式得數漏寫。

我想學生是會計算的,只是很容易出錯誤。我沒有過多的批評,讓孩子一一訂正之後,總結了幾種主要的錯誤情況,讓他們分別對號入座,並且一起總結出了檢查的三步驟:

一、讀兩遍題目,橫式一遍,以防抄錯題;

二、檢查橫式的得數有沒有漏寫;

也許是剛剛經歷了錯誤,所以印象特別深刻吧,練習時學生的正確率大大提高了。

3、玩中求知,體驗生活數學。

練習時,爲了避免學生單調計算的枯燥性,我設計了“找朋友比賽性的練習,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這節課總體來說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多樣化的練習題使得課堂氣氛較好。但同時也有很多遺憾之處。如對學生的巡視不夠徹底, 學生說算理的過程不夠完整。

菩薩兵的教學反思 篇13

《地圖上的發現》一課重在讓學生自主學習,自讀感悟。

本文重點是瞭解魏格納發現、考證、提出大陸漂移學說的過程,難點是理解有關的地理知識。本節課,我通過自讀、質疑、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合作探討、觀察地圖等各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品味魏格納的言行,體會魏格納的心情,感受魏格納的品質。

教學中,以“發現”爲切入點,圍繞“吻合”、“奇想”、“中龍”進行教學,經歷魏格納“偶然發現”“艱難考證”的閱讀全過程。突破難點時,在課前,我就準備了地球儀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和了解。上課一開始,我通過大屏幕把世界地圖放大在學生面前,讓每個學生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接着,在引導學生交流讀書所得時,我讓學生從地球儀上找到巴西和幾內亞灣的位置,然後看看巴西大陸突出部分的形狀和幾內亞灣凹進的海岸線形狀,是不是如書上說的那樣驚人的吻合。這樣幾次觀察,學生對於如何推理魏格納提出的假說就自然解決了。這一課上下來,還極大地引發了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濃厚興趣。

另外,一節課的信息交流畢竟有限,應鼓勵學生課後上網或找一些相關文章讀一讀,可以是大陸漂移說和魏格納的文章,也可以是關於其他發明發現的文章,如牛頓觀察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觀察壺蓋跳動發明了蒸汽機等等,以深化對人物的認識和對“觀察”“發現”的認識,達到擴展知識,提高閱讀能力,享受閱讀樂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同時結合本組課文的重點訓練項目:注意周圍事物的變化,養成觀察的好習慣,學會寫觀察日記,引導學生說說初秋時分,校園、田野、江南路旁的綠化帶等方方面面的變化,並把自己說的或聽到的寫下來。以深化對人物的認識和對“觀察”“發現”的認識,達到擴展知識,提高閱讀能力,享受閱讀樂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