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教學反思(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3W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1

選擇上《武陵春》這篇文章,首先是因爲自己喜歡詞,認爲它是最能抒發情感而又音律優美的一種文體。其次是喜歡李清照這位女詞人。她自然細膩的文筆,婉約優美的文風,清新精巧的砌詞,在辭賦之壇一枝獨秀。同時李清照最讓我傾心的是她那豐富坎坷,歷經滄桑的生活歷程。一直以爲,只有那種看遍人間風景,一生大起大落,歷經風雨而又內心細膩情感豐富,有着自己一貫追求的人才能寫出絕世的作品。《武陵春》恰巧就是這樣的作品。

武陵春教學反思(精選17篇)

自己喜歡不等於學生喜歡,自己理解不等於學生理解。爲了達到目的同時結合詩詞的教學要求,備課上課時重點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似乎得到了一些效果,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

1、知人論世,任何一篇流傳下來的文章都與作者的身世,作者的經歷,當時的時代背景有着緊密的聯繫。《武陵春》更是這樣的一篇文章。爲了讓學生更早地介入李清照的作品,在預習階段就讓學生去查找有關李清照的資料,感受詩詞背後的故事。在上課的時候,不時插入與作品有關的資料。特別是讀到“日晚倦梳頭”時,插入“翻書賭茶”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到這是一對志同道合、情趣相投、並曾過着風花雪月般生活的眷侶,此時最愛自己最懂自己的一半離開了自己,再怎麼梳妝打扮也已無人欣賞,當然是“倦梳頭”了。在讀到“只恐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時,插入作者的身世經歷;北宋敗亡後,李清照於建炎元年(1127)來到南方,故鄉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書籍文物被焚燬。建炎三年(1129)丈夫趙明誠病故,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爲避兵亂而隻身各處流亡。紹興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這首《武陵春》。這時她已經53歲了。試問,一個垂垂暮年的孤獨、柔弱靈魂如何能承受得起這許多愁。這些資料的介紹及學生自己已有的知識的積累,對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文章的詞意主題起着很大的作用。

2、朗讀教學是詩詞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備課時在這個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但同時朗讀又是學生的薄弱點,怎樣有新意又有效呢?形式上的反覆可起強調的作用,同時一唱三嘆,迴環往復,更加強了詩歌的韻律美。於是在詞句上作了改編,如“風住塵香花已盡”加工爲“風住塵香花已盡、花已盡”, “物是人非事事休”加工爲“物是人非事事休、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加工爲“欲語、欲語淚先流”,“載不動許多愁”加工爲“載不動、載不動許多愁”,這樣的改編,放慢了節奏,似乎是把作者的悲愁的心情反覆的詠歎,反覆的品味,進一步把作者的萬般愁緒一覽無遺地表現出來,,同時也讓學生更快地進入了朗讀的境界,體會到了朗讀的樂趣,朗讀的意境。事實上,這似乎是學生最投入的一次朗讀,與瞭解作者的身世有關,更與這種朗讀的方式的改變有關。但如果想達到更盡如人意的效果,如果出示名家的朗讀音像資料,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再加以必要的揣摩,可能會更錦上添花。

3、語文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和評價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新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滿堂灌的現象已不多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探究式教學成爲老師改革教學方法的首選,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習慣正日益增強。然而,不少課堂教學代之而起的是表面熱熱鬧鬧的小討論和滿堂絮叨不清的碎問碎答。而老師又不給足夠的討論時間,沒有明確的討論中心,激發不出思維衝突,老師連珠炮似的追問充塞整個課堂。所以在這節課上,我主要就設計了一個問題:你能來說說,作者的“愁”體現在這首詞的哪些字、詞、句上嗎?問題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並給於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自由的課堂空間,學生的回答異乎尋常的精到、精彩。有一個學生在回答“風住塵香花已盡”的“花”的意韻指向時,把“花”理解爲是作者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趙明誠時,這答案雖超出了原先的設想,但我認爲很合乎常理。“花”的意蘊指向原是“華”,即作者悲愁的是自己的青春年華已逝,但學生是帶着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進入課堂的,他認爲作者如此思念自己的丈夫,然後看到花盡,聯想到丈夫的已逝,應也是很合情合理的回答,所以我當即給了充分的肯定。這樣的帶有學生的個性又不脫離文本的回答充滿了課堂。

都說“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確實,課後發覺自己的實時評價還不夠精確,豐富,全面引導學生的能力還欠缺,朗讀還有待於加強等等,要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琢磨加強。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2

選擇上《武陵春》這篇文章,首先是因爲自己喜歡詞,認爲它是最能抒發情感而又音律優美的一種文體。其次是喜歡李清照這位女詞人。她自然細膩的文筆,婉約優美的文風,清新精巧的砌詞,在辭賦之壇一枝獨秀。同時李清照最讓我傾心的是她那豐富坎坷,歷經滄桑的生活歷程。一直以爲,只有那種看遍人間風景,一生大起大落,歷經風雨而又內心細膩情感豐富,有着自己一貫追求的人才能寫出絕世的作品。《武陵春》恰巧就是這樣的作品。

自己喜歡不等於學生喜歡,自己理解不等於學生理解。爲了達到目的同時結合詩詞的教學要求,備課上課時重點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似乎得到了一些效果,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

1、知人論世,任何一篇流傳下來的文章都與作者的身世,作者的經歷,當時的時代背景有着緊密的聯繫。《武陵春》更是這樣的一篇文章。爲了讓學生更早地介入李清照的作品,在預習階段就讓學生去查找有關李清照的資料,感受詩詞背後的故事。在上課的時候,不時插入與作品有關的資料。特別是讀到“日晚倦梳頭”時,插入“翻書賭茶”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到這是一對志同道合、情趣相投、並曾過着風花雪月般生活的眷侶,此時最愛自己最懂自己的一半離開了自己,再怎麼梳妝打扮也已無人欣賞,當然是“倦梳頭”了。在讀到“只恐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時,插入作者的身世經歷;北宋敗亡後,李清照於建炎元年(1127)來到南方,故鄉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書籍文物被焚燬。建炎三年(1129)丈夫趙明誠病故,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爲避兵亂而隻身各處流亡。紹興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這首《武陵春》。這時她已經53歲了。試問,一個垂垂暮年的孤獨、柔弱靈魂如何能承受得起這許多愁。這些資料的介紹及學生自己已有的知識的積累,對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文章的詞意主題起着很大的作用。

2、朗讀教學是詩詞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備課時在這個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但同時朗讀又是學生的薄弱點,怎樣有新意又有效呢?形式上的反覆可起強調的作用,同時一唱三嘆,迴環往復,更加強了詩歌的韻律美。於是在詞句上作了改編,如“風住塵香花已盡”加工爲“風住塵香花已盡、花已盡”, “物是人非事事休”加工爲“物是人非事事休、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加工爲“欲語、欲語淚先流”,“載不動許多愁”加工爲“載不動、載不動許多愁”,這樣的改編,放慢了節奏,似乎是把作者的悲愁的心情反覆的詠歎,反覆的品味,進一步把作者的萬般愁緒一覽無遺地表現出來,,同時也讓學生更快地進入了朗讀的境界,體會到了朗讀的樂趣,朗讀的意境。事實上,這似乎是學生最投入的一次朗讀,與瞭解作者的身世有關,更與這種朗讀的方式的改變有關。但如果想達到更盡如人意的效果,如果出示名家的朗讀音像資料,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再加以必要的揣摩,可能會更錦上添花。

3、語文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和評價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新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滿堂灌的現象已不多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探究式教學成爲老師改革教學方法的首選,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習慣正日益增強。然而,不少課堂教學代之而起的是表面熱熱鬧鬧的小討論和滿堂絮叨不清的碎問碎答。而老師又不給足夠的討論時間,沒有明確的討論中心,激發不出思維衝突,老師連珠炮似的追問充塞整個課堂。所以在這節課上,我主要就設計了一個問題:你能來說說,作者的“愁”體現在這首詞的哪些字、詞、句上嗎?問題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並給於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自由的課堂空間,學生的回答異乎尋常的精到、精彩。有一個學生在回答“風住塵香花已盡”的“花”的意韻指向時,把“花”理解爲是作者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趙明誠時,這答案雖超出了原先的設想,但我認爲很合乎常理。“花”的意蘊指向原是“華”,即作者悲愁的是自己的青春年華已逝,但學生是帶着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進入課堂的,他認爲作者如此思念自己的丈夫,然後看到花盡,聯想到丈夫的已逝,應也是很合情合理的回答,所以我當即給了充分的肯定。這樣的帶有學生的個性又不脫離文本的回答充滿了課堂。

都說“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確實,課後發覺自己的實時評價還不夠精確,豐富,全面引導學生的能力還欠缺,朗讀還有待於加強等等,要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琢磨加強。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3

預習時的朗讀必不可少,但在這一環節中目的只在於讓學生過好字詞 關,明確並掌握字詞的讀音。對於感情的把握,我搜集了名家朗讀影音 材料在課堂上供學生模仿,採用聽讀、跟讀、仿讀等形式,讓學生去品 味整首詞的情緒。但大家都說形式上的反覆可起強調的作用,同時一唱 三嘆,迴環往復,更加強了詩歌的韻律美。如果我能對詩歌的一些關鍵 語句做點改編,如“風住塵香花已盡”加工爲“風住塵香花已盡、花已盡” , “物是人非事事休”加工爲“物是人非事事休、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加工爲“欲語、欲語淚先流”,“載不動許多愁”加工爲“載不動、載不動許 多愁”,讓整首詩歌放慢節奏,似乎是把作者的悲愁的心情反覆的詠歎, 反覆的品味,進一步把作者的萬般愁緒一覽無遺地表現出來,同時也讓 學生更快地進入朗讀的境界,體會到朗讀的樂趣,朗讀的意境。或許加 上這一部分能讓整個課堂的朗讀更加出彩。

在這節課上,我主要就設計了一個問題:你能來說說,作者的“愁”體 現在這首詞的哪些字、詞、句上嗎?問題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並給於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自由的課堂空間。學生主要抓住了“倦” 、“事事休”、“淚”、“聞”、“擬”、“只恐”等這些關鍵字詞來闡述,分析得 相當到位。另外,我還引導學生對關於“愁”的詩句進行了拓展延伸,將 他們以往所學的以及每個人積累的知識作了小結,形成一個知識體系。

都說“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確實,課後發覺自己的實時評價還不夠精 確,豐富,全面引導學生的能力還欠缺,朗讀還有待於加強等等,要在 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琢磨加強。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4

預習時的朗讀必不可少,但在這一環節中目的只在於讓學生過好字詞 關,明確並掌握字詞的讀音。對於感情的把握,我搜集了名家朗讀影音 材料在課堂上供學生模仿,採用聽讀、跟讀、仿讀等形式,讓學生去品 味整首詞的情緒。但大家都說形式上的反覆可起強調的作用,同時一唱 三嘆,迴環往復,更加強了詩歌的韻律美。如果我能對詩歌的一些關鍵 語句做點改編,如“風住塵香花已盡”加工爲“風住塵香花已盡、花已盡” , “物是人非事事休”加工爲“物是人非事事休、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加工爲“欲語、欲語淚先流”,“載不動許多愁”加工爲“載不動、載不動許 多愁”,讓整首詩歌放慢節奏,似乎是把作者的悲愁的心情反覆的詠歎, 反覆的品味,進一步把作者的萬般愁緒一覽無遺地表現出來,同時也讓 學生更快地進入朗讀的境界,體會到朗讀的樂趣,朗讀的意境。或許加 上這一部分能讓整個課堂的朗讀更加出彩。

在這節課上,我主要就設計了一個問題:你能來說說,作者的“愁”體 現在這首詞的哪些字、詞、句上嗎?問題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並給於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自由的課堂空間。學生主要抓住了“倦” 、“事事休”、“淚”、“聞”、“擬”、“只恐”等這些關鍵字詞來闡述,分析得 相當到位。另外,我還引導學生對關於“愁”的詩句進行了拓展延伸,將 他們以往所學的以及每個人積累的知識作了小結,形成一個知識體系。

都說“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確實,課後發覺自己的實時評價還不夠精 確,豐富,全面引導學生的能力還欠缺,朗讀還有待於加強等等,要在 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琢磨加強。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5

本節課的內容雖然與學生實際相去甚遠,但只要理念先進,引導得法, 同樣也能使學生受益不少,本節課在以下幾個方面是做了一些有益的探 索:

一、 學生爲主體的學習意識的突出。本節課的閱讀中絕大多數的資料收 集、感悟體驗、品味表達、聯想反思都是由學生來完成的,老師只是起 一個主持人的作用。充分體現了新課標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意識的尊 重。

二、 注重學習方式的引領與學習技能的訓練。新課標的新理念之一就是 教會學生終生學習的方法與技能。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學好幾首詞 並不難,難的就是學生能否獨立地正確地去理解其它一些詞或文章,所 以方法與技能就是教給學生核心的東西,本節課的基本出發點就正是基 於此。

三、 注重反思避免閱讀中的“唯主題論”。在具體的詞的閱讀中,教師着 眼於詞本身所反映出來的各種理解因素與情境,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發 表不同意見,並支持學生進行討論與探究。這正是新課標中關於閱讀體 驗要求的具體展現。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6

選擇《武陵春》是因爲對李清照這位偉大的女詞人仰慕已久,雖說七年 級上的課外古詩詞閱讀中選取了她的《如夢令》,但不需要學生詳加理 解,以至於我也覺得不甚過癮。於是,這次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她的詞 。李清照的“易安體”文筆自然細膩,文風婉約優美,砌詞清新精巧,在 辭賦之壇一枝獨秀。同時李清照最讓我傾心的是她那豐富坎坷,歷經滄 桑的生活歷程。一直以爲,只有那種看遍人間風景,一生大起大落,歷 經風雨而又內心細膩情感豐富,有着自己一貫追求的人才能寫出絕世的 作品。《武陵春》恰巧就是這樣的作品。

爲了達到學生理解並喜歡這首詞的目的同時結合詩詞的教學要求,備 課上課時我重點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知人論世,任何一篇流傳下來的文章都與作者的身世,作者的經歷 ,當時的時代背景有着緊密的聯繫。

在佈置預習時,我便要求學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查找與李清照有關 的信息,對這位詞人的形象有自己的認識。上課過程中,在適當的環節 插入與作品相關的資料。比如讀到“日晚倦梳頭”時,插入“翻書賭茶”的 故事,讓學生了解到這是一對志同道合、情趣相投、並曾過着風花雪月 般生活的眷侶,此時最愛自己最懂自己的一半離開了自己,再怎麼梳妝 打扮也已無人欣賞,當然是“倦梳頭”了。在讀到“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 動許多愁”時,首先結合學生們熟悉的《如夢令》,讓大家瞭解泛舟是李 清照非常喜愛的,品味“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體現出的是作者 少女時期無憂無慮、歡快的心情;而後講解“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 多愁”插入作者的身世經歷;北宋敗亡後,李清照於建炎元年(1127)來 到南方,故鄉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書籍文物被焚燬。 建炎三年(1129)丈夫趙明誠病故,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爲避兵亂而 隻身各處流亡。紹興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這首《武陵春 》。這時她已經53歲了。試問,一個垂垂暮年的孤獨、柔弱靈魂如何能 承受得起這許多愁。這些資料的介紹及學生自己已有的知識的積累,對 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文章的詞意主題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時也明確地告 訴了他們要學習並理解一首詩(詞)必須建立在瞭解作者經歷及寫作背 景的基礎上。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7

朗讀教學是詩詞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備課時在這個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但同時朗讀又是學生的薄弱點,怎樣有新意又有效呢?形式上的反覆可起強調的作用,同時一唱三嘆,迴環往復,更加強了詩歌的韻律美。於是在詞句上作了改編,如“風住塵香花已盡”加工爲“風住塵香花已盡、花已盡”, “物是人非事事休”加工爲“物是人非事事休、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加工爲“欲語、欲語淚先流”,“載不動許多愁”加工爲“載不動、載不動許多愁”,這樣的改編,放慢了節奏,似乎是把作者的悲愁的心情反覆的詠歎,反覆的品味,進一步把作者的萬般愁緒一覽無遺地表現出來,,同時也讓學生更快地進入了朗讀的境界,體會到了朗讀的樂趣,朗讀的意境。事實上,這似乎是學生最投入的一次朗讀,與瞭解作者的身世有關,更與這種朗讀的方式的改變有關。但如果想達到更盡如人意的效果,如果出示名家的朗讀音像資料,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再加以必要的揣摩,可能會更錦上添花。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8

回想自己以前對詩歌的教學,基本上沒有這麼精細過。換句話說,以前教學詩歌主要是就詩歌論詩歌,要麼簡要講解詩意及情感,要求學生背誦;要麼是我句句賞析,學生動筆批註,不敢放手讓學生動腦賞析。而今天教此節課,我覺得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我把課堂還給了學生。

一是讓學生交流關於李清照的資料,爲學習該詞作鋪墊。二是讓學生自由吟讀,賞析一句話。三是讓學生自我商量朗讀處理方式,課堂上出現了亮點。四是讓學生自己回顧賞析的方法,自己總結表達愁緒的寫作方法。

可以說,一切是在我的引導下進行的,但一切又都是學生自我完成的。本節課,我差不多成了一個聽衆。

原來,我以前低估了學生的能力。

不過,爲了這節課徹底地交給學生,我還是在前兩天學習詩詞的時候,用心良苦地作了一些鋪墊的。例如,讓學生學會根本詩歌描繪畫面,學會作相關詩句近似聯想,學會品析一個妙詞等。正是因爲在前面課堂上已經略有接觸,所以,我讓他們賞析時,先把鑰匙交給了他們,他們終於在摸索中打開了大門。

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本課至少有這樣幾個收穫。

一是瞭解了李清照其人,並感受了她的藝術特色。

二是學得了一點賞析詩詞的方法。

三是積累了一批寫愁的名句。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9

時間悠悠而過,又一次參加語文組內培訓,不同的是這次培訓我成了主角兒。課堂風采展示是培訓的一個重要環節,我作爲其中的一員,也免了向同事展示一番。

之所以選擇《武陵春》這首詞,一方面是因爲自己很喜歡詞,我一直都覺得詞是最能抒發情感而又音律優美的一種文體;另一方面是我很喜歡李清照這位詞人,對她的才學,我是着實佩服啊,她的詞表現手法絢麗多彩,語言富有音律美,大膽運用口語如此,渾然自成一家---易安體;還有李清照那坎坷、飽經滄桑的生活歷程也讓我頗爲同情,或許,只有那種看遍人間風景、大起大落,歷經風雨而又內心細膩、情感豐富的人才能寫出好的作品吧。《武陵春》就是這樣的珍品!

詩詞,是文字與音樂的融合,只有通過反覆誦讀,讀出它內在的或激昂或低婉的音韻,才能體悟出詩詞的意蘊內涵。《武陵春》通過詞人獨有的藝術手法表現詩人無限的哀愁,發出“悲音”這種心境。而“悲音”又不是常人所能體會的,我們或許經歷過些事情,卻未必有李清照感觸來得那麼深刻。在教學過程中我應該通過反覆誦讀讓自己和聽的人去體會詞人那種悲苦無依的心情,但是我卻操之過急,沒有過多的誦讀。我想,如果能通過反覆悲深婉篤的誦讀,在讀的過程中情遷意動,再把詞人所表達的灰暗闌珊的畫面加以描繪,就能更好的悟出詞人以物喻愁、船輕愁重的精妙佳筆了。反觀自己的《武陵春》教學,講解的時間所佔比例較多,淡化了詞的音韻與意蘊,以致教學效果不顯著。

詩詞教學,情景的設置也很重要。畢竟我們現代人與古人的時代相差太遠,我們很難體會到古人的那種意境。如果在上課之前,我能設置與詞相關的一些情景,比如放上一段現在作爲流行歌曲的李清照寫的《一剪梅》的音樂作爲鋪墊,這樣會讓我們更快更好地進入《武陵春》這首詞的意境中去。

《武陵春》這次教學,有如推開了一扇窗,打開了一道門,讓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教學天地。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10

今天上《談讀書》,是培根的文章的譯文,學生看了很多次,找不到頭緒。我見學生對這篇文章找不着北,讓他們小組討論這文章,討論後他們都認爲難。我又叫學生朗讀全文……

後來要我幫學生給文章劃分了層次,學生纔開始對全文有點點理解。然後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提出一問題,大家都未作詳細的探討下課鈴已響起了。

我相信下節課,學生一定會對這篇文章找到學生的這突破口,順利學習此文的。

這篇課文學生認爲有點古文語言,也有白話文特點。加上一段一到尾,不分層次,導致難學。我作爲教師,都希望此譯文要分一下段落,讓學生讀起來容易把握。

當然,如果教師不理會學生,順着教師的思路講解文章,這一節課就順利很多了。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11

一、加強口算的學習。通過課前的3分鐘的口算練習,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通過他們自己喜愛的方式來練習,還不定期的舉行“速算手”比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口算技能,對於筆算也是提高和幫助。

二、加強乘、除數的三位數的乘、除法筆算。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學習了乘、除數是二位數的乘、除法筆算,在原有知識及對法則理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多加強鞏固練習,防止學生因粗心大意而計算出錯。但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好,特別是除法,甚至個別學生的乘法口訣還不會。因此,在教學之外,我讓學生天天練幾道計算題。

三、應用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但對於這個班的情況,更是特別,絕大部分學生的應用題的理解能力都差。針對這一情況,我讓學生多練、多想、多問,從量到質,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懼怕應用題了。

四、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體會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繫比較緊密又蘊涵着數學問題的活動。使學生通過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又有利於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

五、爲了貫徹面向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我還設計了一些帶有一定的難度的練習題,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選做,以便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數學能力。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12

1、以持續發展爲着眼點,重組教材,引導探究。|||

按傳統數學教材,周長的概念描述爲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它的周長。但我從數學新課程空間與圖形的整體目標出發,從學生持續、和諧的發展出發,加強了周長與日常生活聯繫,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對周長的理解,並一一進行充分肯定,這樣教學,充分反映了我對新課程理念的正確認識。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以學生爲探究主體,儘可能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自主評價,自我感悟,老師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共同參與者。在策略的比較中,促進了學生認知能力和圖形周長推理能力的發展,體現了跳出數學教數學的教學思想,充分地讓學生經歷了數學化和再創造的學習探究過程,爲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2、 以解決實際問題爲準則,強調算法的多樣化

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是計算圖形周長中的一種特例。它是經過人們的不斷總結而獲得的。它的特點是計算簡便、迅速。但對初次接觸的國小生來說,是把重點放在周長公式的結果上,還是注重引導學生在測量具體圖形中探索周長的過程,則是兩種不同教育觀的反映。在教學過程中,我並沒有採用傳統的公式─例題─習題的教學結構模式,而是採用新課程努力倡導的問題情景─猜想─建立模型─驗證與解釋─應用與拓展新型教學模式進行的。

3、採用多種有效策略,調控探究進程,做到自由而不散亂

新課程強調算法的多樣化,就必然要引導學生。但放手讓學生進行討論時,又可能出現吵吵鬧鬧、課堂氣氛嘈雜甚至失控的現象。因此,面對新課程的教學,如何讓學生充分討論,又保證學習進程的順利進行呢?對於這些情況,我認爲首先能夠有一顆平常心,同時有一些容忍,即在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有一些吵鬧是難免的,但有兩點原則必須把握好:一是吵鬧的東西必須是討論話題相關的,二是吵鬧要不影響別人和教學進程。違反了這兩個原則,教師就不能再坐視不管了。

但這節課中與探索新知中似乎有重複的地方,而且僅僅就這幾個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說對周長的理解效果不一定好,這節課不能僅限於書上或教師給出圖形和實物,完全可以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摸、畫、量、算身邊熟悉的物體或圖形,通過大量例子感知各種物體的周長。還有,在推導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中,我急於歸納公式,而忽略了過程。在今後的教學中,既要強調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但又不應該追求任何強制的統一。在類似的計算周長教學中,學生會有各種不同的算法,對他們的不同算法,教師不要急於歸納到公式中去,可以讓他們說說算的道理。在多次的測量和計算的過程中,學生自己逐步會掌握用周長公式計算的方法。而是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究與計算的過程,自己會去體會他喜歡或者能夠理解的算法,真正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和讓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新課程理念。當然,對一些不善於用周長公式計算的學生,也不必強求統一,隨着計算周長經驗的積累,他們慢慢也能悟出周長公式的意義的。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13

本學年我擔任了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與高年級教學相比,八年級的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八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比如,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閱讀應該逐步成爲學習的重點,但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非常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鑽研教材、瞭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後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冊教材注意培養學生預習習慣、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通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能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瞭解、

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較爲正確、清晰的瞭解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閱讀課文,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於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瞭解,知道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纔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習情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爲學習的主人。七年級年級剛剛從國小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爲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通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爲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爲,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後及時反思、小結,在後面的幾篇課文學習時,我特別注意這些問題,不再爲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否定中成長

課上到現在,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起成長,有得有失。但最近卻不斷地發現經常在教學中遇到“瓶頸”,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課文如果只用那麼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馬上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你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麼味?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通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嘗試寫寫、作後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瓶頸”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裏,對曾經的成績沾沾自喜,那隻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希望能衝破瓶頸,創造一片新天地。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14

這堂課可取之處有:爲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本課講述首先採用知識競賽的形式進行,然後就重點難點問題具體分析探究。在進行知識競賽時,學生每回答完一題,教師給予評價,回答正確的予以鼓勵和表揚。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有:(1)由於處於新課改的探索階段,新舊模式轉變上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雖有合作交流的環節、讓學生展示的環節,但氣氛不夠活躍,有待想辦法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2)本課沒有用多媒體,課不夠新穎。(3)上課過程中有些趕時間,在討論探究題時,不夠透徹,老師當堂點撥欠到位。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充實自己,改正不足。以上是我對這一課的教學反思,希望各位同仁指正。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15

萬聖節不像聖誕節那樣被學生所熟知。所以我在這節課中首先是採用了設置懸念和猜想的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去了解萬聖節以及主動學習關於萬聖節的英語知識的積極性,讓學生獲得新奇的體驗。其次是讓學生從感官上的體驗上升到實際行動的體驗,讓學生認知活動更加深刻,使枯燥的語言生動起來。我通過This is Halloween這首歌曲導入課堂,不僅使課堂氣氛變得輕鬆活躍,也抓緊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後我通過一些圖片讓學生了解萬聖節人們都做什麼。在本課中我創設了兩個情景,一個是購物的情景,讓學生在的情景中複習舊知,學習新知。另一個是萬聖節聚會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運用積累到的語言盡情的交流,從知識的體驗上升到情感上的體驗。

在新課標中提到了一個教學的層次性。我就在想是不是以後上這節課可以把中國的春節和萬聖節相關聯一起講,由共同點引出不同點,比如:燈籠——紙燈籠——南瓜燈籠…..再由此引出萬聖節聚會所需要的物品。

我這次在教學中是直接引入萬聖節的知識,這種直接灌輸脫離了課堂教學環境與學生的年齡特性,沒有找到適當的切入口將知識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聯繫起來,缺乏了趣味性.國小英語教育課堂氛圍是關鍵.教師的激情才能激發出學生的激情,繼而引發課堂教學的活力,這一點我還存在很大的學習空間.作爲一個國小英語教師,我必須不斷的發掘自己,發掘學生,爭取更大的進步.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16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教育應該從孩子抓起。爲讓幼兒懂得。爲使感恩活動融入幼兒園生活,使感恩深入幼兒的內心深處,植入幼兒心田,作爲大班孩子,想通過此次社會活動:《感恩》,引導幼兒體會父母、老師、同伴及周邊所有人對自己的愛,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快樂生活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加深孩子對愛的理解,同時,也要教育幼兒學會把自己的愛積極的反饋給別人。培養孩子擁有一顆知恩、惜恩、感恩、報恩之心。

通過此活動,我意識到預設總是美好的,想像總是無可挑剔的,但能經得起檢驗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好活動。儘管自己花了大量心思設計教案、準備教具,但實施下來卻發現與預設相比,在效果上還是有所差別。爲完善此活動,現進行如下反思:在教學中,整個活動教態很好,親切自然,流程很清晰,一環扣一環,特別是活動導入部分我引導幼兒觀看傾聽最美孝心少年《賣燒烤的小女孩》的故事來震撼幼兒的心靈,能切入主題引發幼兒遷移自身的家庭環境,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整個活動中,時間過長,活動內容過多,涵蓋的面太廣,所謂面面俱到,反而會導致蜻蜓點水,沒有將每個環節的教育價值挖深挖透,使活動緊湊,達到教育目標,深入幼兒心田。

因此,此教學內容可拆分爲兩個活動進行,活動一以瞭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激發幼兒感恩父母之情,樂意用實際行動幫父母爲主體,進行展開。第二環節出示媽媽照顧自己的多媒體圖片,並請相應的幼兒向全班幼兒講述照顧的辛勞。激發幼兒遷移經驗,啓發幼兒說說自己媽媽辛勞的照顧自己的過程,體會媽媽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再讓幼兒說說自己應該如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從而能使幼兒從內心深處出發,激發幼兒的感恩之心,報恩之情。再延伸身邊還有許多人都在幫助着自己,可引伸出身邊的老師、同伴等等,讓幼兒變小愛爲大愛,感恩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做到“凡是人,皆須愛”。

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多讀、多學、多問,以此來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讓自己一步步走向優秀。

武陵春教學反思 篇17

從去年到現在爲止,正好一年時間了,因爲三年級是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大多數學生是陌生的而又好奇的。在三年級的教材中是沒有字母教學任務的,但是我根據去年的教學經驗,覺得學生不學字母就開始學習句子,對學生而言是茫然,不知所措的,也不知道怎麼樣拼寫,在以後的記憶單詞上會有很大困難。我又問了一下其他老師,他們也覺得也應該抽出時間單獨教字母,因爲我們的學生大多數是農村的,他們基本沒有接觸過英語,因此我認爲在國小英語教學中,26個字母的教學是重中之重,是基礎,是通往英語成功學習的金鑰匙。

字母教學枯燥乏味,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讓學生了解學習字母的重要性。告訴學生所有的英語學習是從26個字母開始的,所有的英語單詞也都是由這26個字母組成的。只要能很好的掌握26個字母,可以說你學好了英語的一半。只要學生在意識上樹立了這種觀念,他們自然而然會重視起來。

1、靈活運用教材,提前教授字母。可以確切的說是在四年級的時候,纔開始進行字母教學,去年的時候,我是每天英語課快要結束的時候學習5個字母,大概在兩週就已經學完了,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學生易混淆。在今年的時候我改變了教學方法,我單獨拿出一週的時間,專門學習字母,要求學生不但會讀會認還會寫,在課上,老師引導學生正確書寫,佔格、筆順、筆畫。提高了學生的書寫能力。集中學習明顯好於分散學習。

2、字母與兒歌的結合。在音樂中學習英語字母歌,可以使學生更準確生動,朗朗上口的吟誦字母,更容易使學生記憶,感知。學生興趣自然產生,提高教學效率。

3、在呈現新字母時,可採用多種形式。我們可以變換形式,我建議老師可以看一下,《劍橋少兒英語》初級上冊。還可以運用簡筆畫,圖畫,猜謎語、遊戲“小貓釣魚”等多種方式,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不在枯燥中學習英語。一定要注重在孩子初始階段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4、講解個別難讀的音和易錯字母的書寫格式,可以聽錄音,教師示範。像Gg,和Jj的發音,Ww和Mm的書寫,還有小寫f的佔格爲最易錯的地方,區分不了印刷體和書寫體,尤其是字母I,f,g,a的書寫體。對於這種情況,老師可以單獨輔導,個別交流,給予正確指導。

字母的學習是學習英語的前提條件,我覺得學習英語首先要把26個英文字母學會,並且要求學生做到聽。說。讀。寫26個英文字母,我們從三年級開始打好基礎,這樣就會在我們以後的教學中提供了很多方便。

許多的英語老師和我一樣在字母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吸取經驗,盡我們的全力把字母教學變得更有生機,更富有創新,相信我們的英語課堂會變得更豐富多彩,教學效果也會更好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