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體育教學反思(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8W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1

一、利用遊戲比賽形式培養健康心態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精選19篇)

遊戲比賽在國小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爲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動武”;也有失利組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層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偏遊傾向的學生認識遊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最終使學生化“沮喪”爲“振奮”,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二、培養善於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

任何人從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同樣,學生在體育學習中,也難免會遇到挫折。例如,在一場班際拔河比賽中,因教師發現一名外班的學生參與了某班的比賽,故大聲斥責,結果使該班的學生轉移了注意力而導致失敗。這種由於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學生難於接受,情緒非常惡劣。對於這種意外事情的發生,教師要主動地向學生說明真相,講清道理,充分肯定他們的實力,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並提供再賽的機會。同時還可以通過我國運動員參加世界大賽出師不利的典型事便來教育學生,使學生了解任何比賽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養學生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從而增強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力。

三、利用小組活動形式,培養樂於合羣的性格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格與人際關係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聯繫。國小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句爲何?大都強調客觀原因。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羣。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親自出馬,帶領不合羣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羣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羣體。此外,還可創設兩人合作的遊戲比賽,讓這類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與同伴打成一片。這樣日積月累,持這以恆,就能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性格。

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爲一項創新活動的完成,必須具有充沛的體力、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情緒。爲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多種手段培養學生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及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體現健身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以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獲得成功和愉快的體驗,使他們能熱愛體育,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還可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以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完善人格,培養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並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同時爲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競爭力。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2

隊列隊形教學資料比較枯燥,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老師若要活躍課堂氣氛,有必須的難度。個性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總是練着練着就厭煩了,注意力也不集中了,以至於教學效果不理想。

在隊列隊形教學中,我把遊戲與隊列隊形相結合,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充分的展示自我。例如:體育教師教隊列前,提前佈置“任務”,教授後要指定的某些學生展示隊列動作。在這種“善意”的壓力下,全體學生會全神貫注地跟教師“學練”;根據學生潛力,激發學生興趣進行教學。例如:在進行原地踏步、立定的教學中,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不是練習次數多了,學生厭煩。就是方法不適合學生,總感覺教學效果不理想。最近,我針對學生能分辨左右方向的狀況,引導學生從左右腳的交替時開始數數。此方法引起學生較大的興趣。使學生很快就學會了踏步走、立定的動作方法。巧用評價和幽默,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練的動力,教師要學會打破常規的束縛,例如:在報數教學中,提出記得擺頭還原的重要性,並用幽默動作模仿出各個學生的動作,讓學生在歡笑中明白就應怎樣練習,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前所未有的好。

體育老師要關注體育教學中存在的點滴小細節,不放過小細節,完善小細節,挑戰小細節,並在小細節中不斷成熟!

透過以上實踐,我覺得: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體育教學中,務必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出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樂學的情境十分重要。創設一個讓學生喜歡的情境十分重要,這能夠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習效果自然就好。關鍵是學生還學得很快樂。它能讓學生透過觀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動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它能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潛力,增強學生學好體育知識、技能的樂趣和自信心。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3

國小體育課堂教學反思:新構思新課堂

一。教學設計構思:教育不是訓練,是生活,是創新,現實的生活是教育資料的重要源頭,教育是現實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是一個光榮的民族,革命先輩艱苦戰鬥,創造了我們新生活。我們要繼承、發揚他們不怕苦的精神。結合我們的體育課,透過創設教學情境,選用了搶運彈藥,使光榮傳統在體育課教學中得到體現。

本課主教材教學選用了相互探索法、嘗試完善法和競賽法,始終把教師放在“導演”的位置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我尋求解決問題和掌握動作技能的方法。搶運彈藥技術的教學,注重對學生自學潛力的培養,讓他們在自學、討論、研究的基礎上,到達掌握知識技能和技巧的目的。在搶運彈藥,創設了“怎樣才能送得快送得穩”來啓發學生思維羣策潛力,並在嘗試中提高對問題的認識,增強學生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的意識,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有利於學生主動地學習和發展。在教學中,注重知識的聯繫性,增強學生對中國革命的瞭解,滲透了德育,豐富知識,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家鄉的熱愛。

本課在教學中以情激人,陶冶情操,弘揚革命傳統。透過創設情景,使學生能夠很快進入主角,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滲透了革命傳統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在瞭解革命傳統的同時,激發學生對完美祖國的熱愛,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發揮自我的聰明才智爲祖國建設服務。透過對《搶運彈藥》的教學,培養學生熱愛勞動、敢於競爭、團結合作的精神。透過激勵評價,使他們能夠不斷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和發展自我。

二。。需要解決的問題

1。較好的運用遊戲(踩踩貓)組織方法。

2。如何有序的組織遊戲,如何在遊戲(蜘蛛爬行)的過程中持續隊形,順利的進行活動。

3。如何引導學生自主選取蜘蛛爬行和過障礙的最佳途徑。

4。學生的參與性和興趣性的提高。

三。擬解決的方法

1。踩踩貓的遊戲強調不能用力踩,否則就算被踩。

2。蜘蛛爬行的遊戲時要持續隊形,否則每個在總成績上扣除5秒。

3。相互演示,相互糾正,相互分析,相互比較,互幫互助,找出最佳途徑。

4。激發興趣,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運用競賽的方法,激發他們的鬥志,增強運動慾望,進一步到達運動的目的,完成教師的預期目標。

四。教學實錄

1。導入常規

l教師導入狀況,引出問題

l小遊戲:踩踩貓

l學生分組練習

l教師評價

2。遊戲::

師:我們這天做一個遊戲,各小組比一比,那一小組最好。

生:議論…。。

師:同學們大家看過蜘蛛爬行嗎?

生:看過…。。

師:我們做一個蜘蛛爬行的遊戲。

方法規則學生練習分析比賽綜合評價

3。障礙跑:

師:力爭向上是我們的理想,勝利是我們的目標,剛纔玩了一個遊戲,輸的肯定不服氣,是不是。

生:是……

師:下方老師再給你們一次機會。重新展示自我。下方進行一組障礙跑……

生:議論,歡呼……

遊戲方法要求示範學生探索練習師生討論分析競賽發展評價

3。結束部分

l放鬆練習

l綜合評價

l下課

五:教學流程

課堂常規

遊戲(踩踩貓)

蜘蛛賽跑

障礙跑(搶運彈藥)

享受運動

六:教學反思:

課改的學習和實踐使我領悟到體育教學中出現學生厭學的現象根源不在學生的身上,而在教師的資料和形式上。新體育應關注學生的需要,重視教師的變化,師生不再是某教材某資料的機械實踐者,應用教材和資源來完善人,培養人。一切以學生髮展爲本,這些纔是體育課程的最終目標。七年級的學生剛從國小升上來,好動、天真、活潑是他們的本性,表現欲極強,競爭意識十分激烈,遊戲作爲體育課的一種形式,普遍適用於學生的練習,個性是低年級的學生,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相互競爭,相互提高的意識。在本課中,學生的參與性比較強,情緒高漲,發言用心思維敏捷,運用分組對抗法,極大的激勵學生的鬥志,體現了一個少年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以下是這節課較成功的地方:

1。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和靈敏性。我採用了蜘蛛爬行和搶運彈藥的情境教學來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從而到達運動的功能和目的。七年級學生好動,但他們對以往的體育課並不感興趣,究其原因,無論是我們的組織安排還是資料,都太富競技性和技術性,本節課以障礙跑作爲教學的主要資料,在教學中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學生用心參加到運動中來,透過遊戲輔助教學活動,鍛鍊了學生的身體,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同學之間構成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學生動了,快樂了,高興了。

2。如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生髮展爲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當前中國小體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在本案中,教師透過精心設計課的教學組織形式,巧妙運用各種適合七年級學生身心特點的遊戲,科學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處處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融合,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3。創造條件,帶給機會。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程資料務必與學生的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相適應。舊的課程資源脫離了學生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創造了“搶運彈藥”,讓學生體驗成功。體育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而言,場地器材是有限的,但思維創造是無限的,要上好一堂課,這就需要體育教師篩選資料,以及根據現有的場地和器材開發新資料、新項目。本課利用欄架、海綿墊、標槍、實心球等創編了項目——搶運彈藥。這十分貼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即豐富了教學資料,又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和培養了團結合作的精神。

不足地方:如何應對偶發事件。課堂教學環境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它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有一學生突然不舒服請假。遊戲“踩踩貓”是一對一的對抗性遊戲。這樣只能讓多出的那個同學充當裁判,致使那個學生失去一次參與運動的機會,看到其他同學興高采烈的玩,那個學生十分失望。那一幕也久久在我腦海中徘徊。所以當我們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案與偶發事件“遭遇”時,要善於冷靜,以便從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穫。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4

四年級體育《隊列隊形》教學反思

體育的教育教學工作應以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和學生的身體姿態爲中心,通過近一個月的教學發現以下幾類問題:

一、缺乏運動常識

在與學生的初步交流中,基本掌握了學生的信息(身體素質情況,患運動禁忌症的情況)。學生在國小六年的體育學習中,教師的主要教學手段是以遊戲爲主,講授的內容非常少,學生只要參與了就好,針對體育與健康的基本常識不是很清楚,更不要說一些運動的技術動作。久而久之,學生認爲體育課就是教師帶領大家做遊戲,從而造成了學生運動常識的缺乏。

二、學生身體姿態不端正

學生的課業負擔比較重,加之生活條件優越,缺乏適量的體育鍛煉,許多學生肥胖、身體姿態不端正,身體不對稱、不協調。介於此種情況,開學後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合理的教學計劃,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開展隊列隊形的學習。起初,學生認爲隊列隊形課程枯燥乏味很難上,沒有什麼積極性,更有甚者認爲隊列隊形的學習是教師的一種處罰手段。而後,通過講解、引導、鼓勵,學生逐步接受和喜歡隊列隊形的學習了。現在,學生每到上課時總是積極表現,站的又端又直,一個比一個精神。通過學習,學生們認識到了隊列隊形是班級整體風貌的一個展示。

三、學生課堂常規缺乏

有句話“無規不成方圓”說得好,無論做什麼都要有規則和規矩。體育課堂也不例外,也有基本課堂常規。通過教學發現,學生對我們的課堂常規沒有概念,相當模糊,教師就利用第一節課互相介紹的時候給大家講課堂常規,並隨時要求和檢查。通過這一個月的時間,學生明確了課堂常規的內容,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規範了課堂要求和程序。

總之,通過這幾個周的教育教學,學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運動常識,明確了基本的課堂要求和程序,掌握了一定的運動方法和運動能力。在這段時間教師與大家有了共同的收穫和進步,相處也更加融洽了。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5

本課教學內容是助跑投擲輕物,是國小五年級體育課學習的重要內容。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想體現"讓學生在體育課中玩起來"的指導思想,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創。下面就談談本人上完課後的反思:

玩是國小生的天性,國小體育課中如果沒有"玩",那麼這節體育課肯定不能吸引學生,不能體現"寓快樂於體育教學之中"的教學目標。因此,我在教學中始終堅持快樂教學。無論是學習投擲技能,還是知識延伸,或是放鬆身心,我都設計了各種各樣的遊戲,讓學生始終在玩中開展技能的練習,獲取更多的知識,進行創新實踐,愉悅身心。整節課幾乎每個人都表現出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樂於參加各種教學實踐活動,並敢於在活動中表現自我。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掌握助跑投擲的技術方法,即掌握投擲的交叉部爲此我專門設計上不同部署的投擲步練習並能在實踐練習中運用,達到了較好的效果,許多平時體育不是太好的學生也輕意的學會了這個技術動作。這種教學方法要比教師直接講解示範的效果要好,而且在這種教學實踐中,學生接受技術不是通過教師的直接傳授獲取的,而是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獲得,較好的體現了新課標的強調探究性學習的思想。我在課的結束部分設計了一個"合作創新,愉悅身心"的教學環節,組織學生根據遊戲的器材、場地該創編規則,調節遊戲的競爭程度,適應不同學生練習的需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是這節體育課上完後的一個教學心得,當然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如課堂密度的掌控,學生掌握技術的反饋評價的及時性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教材、課堂爲中心,學生跟着教師轉,教師跟着教材轉,教師教無興趣,學生學無樂趣。新課程以"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爲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要裝着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髮展爲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其次,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6

一. 教學設計構思:教育不是訓練,是生活,是創新,現實的生活是教育內容的重要源頭,教育是現實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是一個光榮的民族,革命先輩艱苦戰鬥,創造了我們新生活。我們要繼承、發揚他們不怕苦的精神。結合我們的體育課,通過創設教學情境,選用了搶運彈藥,使光榮傳統在體育課教學中得到體現。

本課主教材教學選用了相互探索法、嘗試完善法和競賽法,始終把教師放在“導演”的位置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尋求解決問題和掌握動作技能的方法。搶運彈藥技術的教學,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在自學、討論、研究的基礎上,達到掌握知識技能和技巧的目的。在搶運彈藥,創設了“怎樣才能送得快送得穩”來啓發學生思維羣策能力,並在嘗試中提高對問題的認識,增強學生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的意識,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有利於學生主動地學習和發展。在教學中,注重知識的聯繫性,增強學生對中國革命的瞭解,滲透了德育,豐富知識,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家鄉的熱愛。

本課在教學中以情激人,陶冶情操,弘揚革命傳統。通過創設情景,使學生能夠很快進入角色,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滲透了革命傳統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在瞭解革命傳統的同時,激發學生對美好祖國的熱愛,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爲祖國建設服務。通過對《搶運彈藥》的教學,培養學生熱愛勞動、敢於競爭、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激勵評價,使他們能夠不斷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和發展自我。

二..需要解決的問題

1. 較好的運用遊戲(踩踩貓)組織方法。

2. 如何有序的組織遊戲,如何在遊戲(蜘蛛爬行)的過程中保持隊形,順利的進行活動。

3. 如何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蜘蛛爬行和過障礙的最佳途徑。

4. 學生的參與性和興趣性的提高。

三.擬解決的方法

1. 踩踩貓的遊戲強調不能用力踩,否則就算被踩。

2. 蜘蛛爬行的遊戲時要保持隊形, 否則每個在總成績上扣除5秒。

3. 相互演示,相互糾正,相互分析,相互比較,互幫互助,找出最佳途徑。

4. 激發興趣,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 運用競賽的方法,激發他們的鬥志,增強運動慾望,進一步達到運動的目的,完成教師的預期目標。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7

國小三年級體育教學反思

這個學期我擔任三年級的體育教學,我想國小低年級隊形隊列一直是讓體育教師頗感頭痛的教學任務,可又不得不完成,因爲只有完成隊列隊形的教學任務,才能更好地組織教學。

隊形隊列教學內容比較枯燥,不好調動學生的興趣。所以,老師若要活躍課堂氣氛,刺激學生潛在的天分用來提高練習效果,達到鍛鍊身體陶冶情操的目的。有一定的難度。例如,在進行原地踏步、立定的教學中。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不是練習次數多了,學生厭煩。就是方法不適合學生,總感覺教學效果不理想。最近,我針對學生能初步分辨左右方向的狀況,引導學生從左右腳的交替時開始數數。此方法引起學生較大的興趣。使學生很快就學會了踏步走、立定的動作方法。我又通過捲起褲腳的形式(一隻腳捲起褲腳),來檢查學生的整齊性,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動作質量。

通過以上實踐,我體會到: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體育教學中,必須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出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樂學的“情境”非常重要。它能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動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它能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好體育知識、技能的樂趣和自信心。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8

六年級體育教學反思

本學期的六年級體育教學工作已結束,在本學期我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 同時爲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教學工作。

1、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立足於基礎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方針與政策,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互學,以教促學,以學促教,力爭全面發展學生,實現快樂體育與體育教育的有機結合。

2、學生對體育運動積極性較高,在老師的教學及指導下能積極鍛鍊,增強自身體質,有效地矯正和補償自身身心缺陷,特別是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正確的思想意識。

3、通過體育課的鍛鍊,使那些有身心障礙的學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學校、班級和老師的溫暖,體會到了集體的和諧;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自信、自尊、自強,促進德、智,體、美等素質的全面發展。

4、在整個體育教學中,突出教與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既保證了學生得到積極鍛鍊,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愉快,養成了鍛鍊身體的好習慣。在教案的編寫上,突出了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儘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內容和健身方法,促進學生個性自由發展的同時,也讓他們瞭解到自己在這個羣體中的位置,從而快樂、健康地成長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大家庭裏。

5、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地編排,並根據實際情況做靈活的調整。突出以“學生爲主,教師爲輔”的教學模式,儘可能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利用體育教材的特點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自覺性、組織性、紀律性、集體榮譽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頑強的精神等。

二、不足之處。

1、自身的業訓水平還有待深入鑽研與改進,自身的綜合素質還很不足。

2、專業理論知識與實際教學的磨合程度有待提高。

3、向其他各個科目老師的學習與交流偏少,缺少校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三、改進措施。

1、加強各類理論學習與培訓。

2、多參與校內、校際間的交流、探討。

3、積極外出學習,參與各項體育活動。

4、注重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及時“充電”、升級與更新。 從事體育教學,使我深深體會到體育教育在學校體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特別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除了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外,還要以一顆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和自信心,上好每一節課。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9

國小二年級體育教學反思

廣播操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每天必須參加的課外活動。做廣播操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反映一個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情況,也是當前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窗口,是學生鍛鍊身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因此,每學年新生廣播體操教學就成爲體育教學的一個重點,但是廣播體操的學習恰恰是很枯燥乏味的。所以我在廣播體操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運用正確而優美的示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正確而優美的示範是教好新操的前提,教師也應當對新的廣播操應具有較強的動作示範能力和一定的音樂素養。由此,教師課前要充分熟悉新廣播操的動作,掌握動作要領,熟練做好鏡面示範。先做完整示範,使學生對新操有所認識,形成完整生動的動作表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2、教學中體現新廣播體操的特點,全面提高學生學習動作能力。

新廣播體操對學生的動作協調性、動作方位感、節奏感、音樂美感、動作表現能力和動作模仿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先對學生進行基本動作的“強化”練習,使學生基本動作方法有一個初步瞭解。如手型、步法以及跳躍移動練習,先學習單個較難掌握的技術動作,然後再進行組合練習。

3、讓學生做小老師去教學,發現並及時糾正錯誤動作

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以優帶差的教學法,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由學得較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充當小老師去教學。教師發現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動作,應及時予以糾正。如果是少數人的錯誤,可用簡短的語言或者是動作的暗示予以引正,如果是多數人的問題,則要求全體停止練習予以糾正。

4、通過分組比賽,提高學生自覺練習的積極性,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每次課的結束前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比賽,看誰的動作完成得好,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習效果。學習新操前可以向全校發出舉行新廣播操比賽的通知,引入競爭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積極性和集體榮譽感。

廣播體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過高估計學生接受能力,前四節操教授速度過快。

2、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不夠,沒有樹立好廣播體操強身心,健體魄的思想,致使個別學生視學習廣播體操爲一種負擔或應付差事。

3、細節動作抓的不夠嚴密。

4、學生協調性急需提高,音樂節奏感不強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10

國小五年級體育課《助跑投擲輕物》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內容是助跑投擲輕物,是國小五年級體育課學習的重要內容。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想體現"讓學生在體育課中玩起來"的指導思想,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創。下面就談談本人上完課後的反思:

玩是國小生的天性,國小體育課中如果沒有"玩",那麼這節體育課肯定不能吸引學生,不能體現"寓快樂於體育教學之中"的教學目標。因此,我在教學中始終堅持快樂教學。無論是學習投擲技能,還是知識延伸,或是放鬆身心,我都設計了各種各樣的遊戲,讓學生始終在玩中開展技能的練習,獲取更多的知識,進行創新實踐,愉悅身心。整節課幾乎每個人都表現出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樂於參加各種教學實踐活動,並敢於在活動中表現自我。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掌握助跑投擲的技術方法,即掌握投擲的交叉部爲此我專門設計上不同部署的投擲步練習並能在實踐練習中運用,達到了較好的效果,許多平時體育不是太好的學生也輕意的學會了這個技術動作。這種教學方法要比教師直接講解示範的效果要好,而且在這種教學實踐中,學生接受技術不是通過教師的直接傳授獲取的,而是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獲得,較好的體現了新課標的強調探究性學習的思想。我在課的結束部分設計了一個"合作創新,愉悅身心"的教學環節,組織學生根據遊戲的器材、場地該創編規則,調節遊戲的競爭程度,適應不同學生練習的需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是這節體育課上完後的一個教學心得,當然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如課堂密度的掌控,學生掌握技術的反饋評價的及時性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教材、課堂爲中心,學生跟着教師轉,教師跟着教材轉,教師教無興趣,學生學無樂趣。新課程以"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爲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要裝着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髮展爲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其次,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11

國小一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教師要認清6歲孩子所具有的天性。有些國小一年級體育教學存在模式古板、成人化色彩濃,或教學直奔主題,引不起一年級孩子的興趣等問題。用遊戲引導,貫穿教學可避

免以上缺陷,較好的完成國小一年級教學。

根據我多年教學經驗與實踐,使我認爲要改變這一現狀,上好國小一年級體育課,教師要有童心,知道孩子們心裏在想些什麼,要說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如最近上演的《成龍歷險記》,孩子們就很感興趣,注意力就很快抓住了。這時因勢利導,富趣味於教學,孩子們有了偶像就有了動力,學習體育運動能保證身體健康強壯,長大了才能成爲成龍式的人物。一方面實現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熱愛體育活動的習慣,爲終身體育鍛煉思想打下基礎。

玩中完成隊列和廣播操教學任務。一提到隊列就會想到軍隊,孩子們也很嚮往當一名軍人,一兩節課孩子們還好哄,時間長了就不行了。我就根據體育教材的內容,根據具體情況,結合遊戲進行教學,效果就比較理想。比如,教材中的隊形內容集合、解散、立正、稍息,通過快快集合的遊戲,培養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這個遊戲比誰最聽指揮。重複幾次,每次提出一個要求,學生們很自然的理解了集合、解散的含義,學會了立正、稍息的站姿,並能根據教師一定的口令做出規範的動作。也能很快的站成 方形、圓形爲今後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有快快集合遊戲爲基礎,教師指揮學生就易如反掌了,在此基礎上用做高人和矮人的遊戲,高人和矮人在遊戲中互相襯托,方形、圓形等不同的隊形圖案依次變化着展現在學生眼前大家覺得既新鮮又興奮。抓住時機,教師進行廣播操教學,利用分組輪做法,使每個學生能夠都有展現的機會,欣賞隊形和廣播操的美感,享受親自參與創造美的收穫和成功的興奮,相互提高促進學習體育的興趣。使學生的認識到集體的力量,熱愛集體,把心貼近集體。這樣,枯燥無味的隊列隊形教材和廣播操教學合二爲一的完成了,經過遊戲化處理,活了起來,變得有情趣多了。孩子們也喜歡體育課了。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12

教學一篇課文重整體感悟,最好有一條貫穿、統領教學設計的線索,以達到“牽一髮動全身”之效。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龍睛”,能夠從一點輻射全篇。再次多遍研讀課文。我發現:

課文其實就是通過牛和鵝眼裏感覺到的人,與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這就造成了牛和鵝對人的不同的態度。也就是牛和鵝都是從各自的角度去看人,所以得到的結果不一樣,反映也不一樣。

我和金奎叔,也都是從自身的角度去看鵝。不同的是金奎叔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客觀的事實——在人的眼裏,鵝比人小,沒什麼可怕。他從人的角度去看鵝,所以他不怕鵝;而我卻偏信了大家的傳言——在鵝的眼裏,人比鵝小,惡不怕人。卻忽視了人實際上是比鵝大的事實。我站在了鵝的角度去看人,覺得人應該怕鵝,導致了我見鵝就怕,還遭到了鵝的圍攻。

我覺得編者是想通過語言文字本身,告訴學生:1、大家都信的未必可信;2、應該以正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正確地對待身邊的人和物,正確地對待生活。

而這些正是通過我和金奎叔對待鵝的不同態度與鵝對我們不同態度的對比突現出來的。因此,課文的5-11自然段應該是課文的核心段落,是我態度改變的真正原因。而1-2自然段的內容是束縛我正確思維的固定思想,正因爲我被這個固定的思想束縛了,我纔不知不覺地站在了對方的角度來審視自己,因此導致了錯誤的結果。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13

通過數學教學使我深深體會到,以往的數學教學是把傳承知識作爲主要目的,這種理念已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現代社會,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探索的精神、終身學習的願望要比其獲得有限的知識更有價值。爲了。教法要活,學法更要活。適應新世紀的發展,真正進行素質教育,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我們必須讓教學活起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爲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模式。

新課程標準的出現,正是配合當前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是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和飛躍。新課程標準旨在建立一種促進學生髮展、反映未來社會需要、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數學課程體系。要使該教材真正實施到位,必須建立一種符合學生自主發展、融入社會生活、面向學生生活實踐、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的教學方法,而這樣的教學方法的實施應體現開放式教學。

一、把社會作爲學生學習數學的大課堂

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教學中,應探索與構建生活數學的教學體系。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解訣問題中鞏固學到的數學知識;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着用數學方法來解決。這既是數學學習的價值體現,又有利於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能力。如第二冊“元、角、分”的教學,結合教材中的實踐活動,我創設了“小小百貨商店”的情景:把學生的文具、日常生活用品、水果、小玩具等標上價錢。學生四人一組進行買賣商品的模擬活動,讓其中的一人當售貨員,其他的同學當顧客,“顧客”要把選中的商品的價錢準備好再交給“售貨員”,若給的錢數不對,其他同學要指出,角色要互換。然後,我拿着一支標價9元7角4分,讓學生進一步思考:你若想賣這支筆打算怎樣付錢?有幾種不同的付錢方法?同學們情緒高漲,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學習元、角、分的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給學生創設自由開放的課堂空間,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1、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主關係,使學主放膽交流,敢於創新

新課程標準認爲:數學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是課堂氣氛的調節者,在課堂教學中,爲了營造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氛圍,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去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學生的發表慾、表現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教學中,只有在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學生的學習纔會熱情高漲,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纔會更高。可見,創設民主和諧的心理環境和自主參與的教學情境,是學生主動創新的前提。在課堂上應給學生提供大量觀察、實驗、活動的機會,使教學更容易體現“提出問題——相互交流——彙報總結——鞏固、實踐”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如,教學“8加幾”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用學習9加幾的方法來學習8加幾,讓學主觀察課件、擺小棒、討論,歸納出8加幾的計算方法,最後通過練習、遊戲鞏固本節的內容。

2、創設民主開放的課堂,關注每一位學主的發展

新標準的理念是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這一理念,精心設計教案、內容及練習,確實落實充分地尊重、關心每一位學生,使他們在課堂上都能生動活潑、健康發展。教材通過發現、探究及認知活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學生在民主開放的課堂中改被動學習爲自主學習,改要我學習爲我要學習,主動去發現數學問題,積極學習數學知識,探求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並在親身實踐中體驗數學。自由開放的課堂空間使學生保持愉快而興奮的心境,自主明確學習目標,大膽設想,積極地通過書本認證或相互認證自己的見解,尋求達到學習目標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3、組織有趣操作,注重培養學主的語言表述和組織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操作與思維聯繫起來,使新知識在操作中產生,創新意識在操作中萌發。通過動手,學生們發現自己也是一個創造者。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借用直觀演示、操作、組織遊戲。故事導入等形式,營造富有情趣的教學氛圍,儘量給學生動手、動腦、動口以及合作的機會。顯而易見,這樣的教學活動,“不用揚鞭自奮蹄”,讓學生成爲問題的探索者和解決者,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在探索知識過程中,學生同桌合作學習或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聽取別人的見解,合理地補充、調整自己的觀點,達到較完美的認知狀態。如,教學“認識圖形”時,小組合作學習,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得出長方體、正方體角的特徵、邊的特徵,通過相互交流、補充,就能較完整地歸納出長方形、正方體的特點。然後我讓學生動手拼一拼、拿一拿、摸一摸、猜一猜,進行多次的練習,整堂課氣氛十分活躍,通過遊戲,在輕鬆、愉快、和諧的環境中,學生們學得很開心,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不但學得快,而且記得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同時還關注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組織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現代教育觀。如教材中9加幾的這一節,例1式子旁的文字是用文字語言來描述運算方法,通過教師的教讀,學生齊讀,抽讀,同桌互讀,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表述,然後在例2讓學生自己擺學具,在小組內互說運算方法,進而在例3和例4用填空的方式,讓學生對運算方法用語言有條理地表述。從這些小細節裏面,我深深明白了教材編寫者們的編寫理念,是要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和歸納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意會與言傳的必要性,通過對知識的文字語言描述,同學們看法、思維交互推進,完善了自我認識。4、建立多種評價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取成功的體驗

開放式的教學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觀點,對同一個問題,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每一個學生的觀點都是受尊重的。如,教學“認識圖形”時,在鞏固新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用不同形狀的學具擺出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兒童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趣拼出不同的圖案,而每個學生所拼的圖案都是被認可的。

開放式的課堂不再以教師爲唯一的評價主體,學生也成爲了評價的主體,學生在評價別人的成功和被別人評價爲成功的過程中滿足了好奇心,獲得了探求新知識的激勵。教師應發揮表揚的激勵功能,使學生樂於創新。在課堂中應巧妙運用激勵性言語,撩撥學生創新的慾望。如當某位同學提出創造性的解法時,就以他的姓氏命名爲“__氏解法”,號召全班同學向他鼓掌,對他說“______,你真棒!”;當某位學生的創造性解法不夠成熟完善時,教師下課後和他一起探討;當學生的創造性解法明顯不對時,教師首先肯定他的創新意識,然後幫他分析錯誤的原因。我常用一些彩色的紙,剪成蘋果狀,一個蘋果上寫一個算式,然後請孩子們來,“摘蘋果”,如果孩子答對了,全班小朋友就對他說“對對對,這個蘋果屬於你。”如果答錯了,就對他說“錯錯錯,請你繼續再努力。”通過這些激勵性的語言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保護其創新的熱情。

總之,現代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取得一個裝知識的袋囊,而是從多方位、多角度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應用開放式教學,如何爲開放式教學提供更完整的理論體系,如何處理好開放式教學中“放”與“收”的關係,這些都是開放式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然而教師在鑽研新教材,把握教學內容的前提下,適當地應用開放式教學,對於學生的自主發展、創新思維的培養、實踐能力的提高都將有較大的幫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14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爲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通過對《課標》的學習和理解,以及對學生和本課教材的分析,教師在What does the weather report say?一課的教學活動時,注意突出了以下幾點:

1、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在本課教學中,首先教師讓每名學生根據所提供的詞組和天氣,使用I am going to …if it is … this Sunday.句型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後學生分組討論,使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Sunday? I am going to … if it’s going to…. Shall we go together.等句型改變並制定計劃。之後結合天氣情況,使用Shall we go to…? What does weather report say? 等句型再次修改計劃。最後結合天氣預報制訂下週日程表。

這一系列的活動爲學生們創造了設計自己感興趣活動的條件,他們在活動中以“主人”的身份去思考、討論、調查、交流、合作,自主地完成了“制訂日程表”的任務。

2、通過任務型交際活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本課中,教師設計了“制訂日程表”這一目的明確的教學任務,並把完成任務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根據個人喜好、組內交流、結合天氣條件等不斷修改、完善自己的日程表。在邀請別人共渡週末時,邀請者與被邀請者的計劃必然有衝突,而事先約好的計劃也可能由於天氣的情況而改變。學生需 要用語言來交際、完成任務,本課需複習、鞏固、掌握的有關“天氣、邀請、打算做某事”等交際用語就自然地融入其中。這樣就符合了《課標》中 “活動要能夠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任務教學不能僅限於課堂內,因此教師還要求學生在課下繼續完成制訂“下週日程表”的任務,將任務教學延伸到課堂以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3、大“任務”爲主,小“活動”爲輔。

任務型教學作爲教法中重要的一種,不是唯一的。因此,教師還設計了一些其他活動輔助教學。猜單詞活動就是一例。教師沒有使用直接出示單詞卡,全班認讀的老方法複習單詞,而是四個學生一組,將單詞寫在紙片上並放在信封中,進行競猜遊戲。有意識地激發了學生們已有的學習經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的小組活動,教師把學生間的水平差異作爲一種有利的學習資源,引導學生互相幫助,真正實現了小組活動的交際功能。

4、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現代教育技術,尤其是多媒體技術與網絡計算機交互學習技術對學生自主學習有着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本課中,我使用課件光點的閃爍幫助學生直觀地學習了詞組eastern outskirt;通過錄像呈現課文,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通過上網查閱天氣情況,則充分地利用了網絡資源,幫助學生掌握通過現代科學手段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

5、重利用現有的資源,鼓勵學生綜合運用語言。

本課是海淀區國小英語研究課現場實錄,現場聽課的老師有100多人。教學的最後環節原本是學生邀請自己的好朋友以完成制定計劃表的任務。但是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我突然產生了瞬間靈感,讓學生下去邀請在座的老師。這是一個很難得的實踐機會。學生在和教師們對話的時候就是一個綜合運用語言的過程,同時對於學生能否敢於開口說英語是個很好的鍛鍊。

總之,落實新《課標》是國小教育面向新世紀的發展方向,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精心研究教法,優化學法。

此外,本課也存在着許多的不足。如:教師和學生間的交流還不夠深入;教師指導性語言過多,有時打斷學生的發言。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在英語語言方面的水平,全面鍛鍊自己多方面的應變能力,做到授課時不慌不亂,沉着穩重。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15

1.創設挑戰性情境: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新奇的,具有神祕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導疑、質疑、解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創設遊戲情境:學生集中注意的時間較短,穩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較差,教師可創設遊戲情境,讓學生在遊戲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進行學習,以延長有意注意的時間及增強學習效果。

3.創設發現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並不是都讓學生去發明創造,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去獨立思考去發現,這種發現本身就是創造。例如,在教學體積時,我利用學生學過的課文《烏鴉喝水》,並動手拿一個瓶子根據課文故事情節,做一個實驗給學生看,讓學生以看到的現象發現規律。

4.創設實踐情境:適時、適度創設實踐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一個生動有趣、富有挑戰性和實際意義的問題情境,可以巧妙地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使得學生對新知識滿懷無比強烈的求知慾。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16

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係,加與減的關係,通過看圖說故事,實施數學交流。所以練習中我從學生的主客觀條件出發設計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模仿到創作的三層次。

第一層次藉助圖片描述故事寫出有關係的加法和減法算式。對於大多數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在這個層次的練習中設計了學生熟悉的蘋果圖、動物圖和雞圖來引導學生看圖說故事,讓學生從逐步抽象概括出加法和減法的內在聯繫,“原來的部分”加上“又飛來的部分”就是“一共得整體”; 從“一共的整體中”減去“飛走的這部分”就是“剩下的這部分”。使學生初步瞭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第二層次脫離圖片的幫助由形象過渡到抽象。在這個練習中學生只能依靠加法和減法的關係來完成,這樣對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是一個極大的飛躍,我在此充分考慮到學生可能出現的一系列的問題,爲了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隨機出現問題來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例如:4+3=□、□-3=□。讓學生通過加減法的關係,層層深入,循序漸進,使學生掌握加減法的關係,明白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第三層次充分運用加法和減法的關係。例如:●+▲=★、□-□=□,在這個練習中讓學生利用剛纔所學的加減法關係來完成。再讓學生根據3個圖形寫出兩個加法兩個減法算式,讓學生通過加減法的關係,層層深入,循序漸進,使學生掌握加減法的關係,明白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比較流暢,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比較好,但是由於整節課一直強調整體與部分,上到後來學生的積極性就不是很高了。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調動課堂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17

乒乓球運動是一項動作比較複雜,靈活多變,技術性和競爭性都比較強的球類運動。要想學好打乒乓球首先要使學生建立起乒乓球運動的基本技能概念,如熟悉球性和控球能力,體會動作要領,初步掌握乒乓球最基本技術和遊戲方法,發展學生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等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的集體主義精神

我堅持依法治教,以德治教,按計劃,有目的,有內容,有質量地提高活動質量。豐富了學生的學校體育生活,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了學生的體育意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內容的豐富多彩,訓練方法的靈活多樣,深深地吸引了小組的所有成員,他們興趣高昂,深深地喜愛上了乒乓球運動。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18

這是我到新學校上的第一篇課文。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打算拿出我的看家本領,上一堂精彩的語文課,給孩子們留下一個好印象。

上課伊始,在引入課題之後,我就利用新學校新設備,在電視上投影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關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上少數民族人民的特點,孩子們普遍都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對於他們的服飾,印象更爲深刻。與此同時,我讓孩子們念念這些少數民族的名稱,在認識這些民族的同時,也爲隨後開展的深入理解文本鋪墊了基礎。

在學習文本時,我讓孩子們找找民族國小與我們在讀的國小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讀讀找找。用“這是一所的國小。”的句式來展開教學。有學生說這是一所團結的國小,從“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等語句中可以體會到。有學生說這是一所美麗的國小。從“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等句子中體會到的。還有的學生說這是一所快樂的國小。從“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中讀懂的。

課文中並沒有寫孩子們是怎樣上課的,課文中爲什麼要寫到小動物,我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民族國小的同學們上課時的情景。孩子們各抒己見,十分踊躍,有的說:“他們聽得目不轉睛。”有的說:“他們積極舉手發言,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有的說:“他們把課文讀得又整齊又動聽。吸引了許多小動物”……

整堂課總體感覺教學環節還是比較清晰的,重點也挺突出。一些教學設計比較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很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的提問語言、過渡語言、激勵語言還需細心斟酌。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課堂上快樂地學有所得!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 篇19

要想讓每一節課都成爲好課,教學內容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技術掌握的過程要引導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經常關注教育動態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校本課程的研究,以乒乓球擋球技術教學爲例談一下自己在教學中的感受。

1、教學方法要多樣化

乒乓球教學是以健身育人爲首要目標,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良好心理品質與健全人格方面大有可爲,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就會受到較好的效果。在本節課乒乓球的教學中,由於學生的表現很直觀,成功與失敗對他的內心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生理心理的差異性。在進行兩人對當球實際練習過程中,我沒能充分考慮到自己及學生間的言行對個別能力差的學生的影響,忽略了對學生心理準備適應期的關注,使個別學生的心理受到很大壓力。其實在隨後與學生的溝通中我發現,他們內心也很喜歡乒乓球,但既怕失敗,又怕做得不好被大家笑話。遇到這種情形,作爲教師應該適當降低練習難度與質量要求,先讓他們參與,再逐漸激發他們對乒乓球愛好和興趣,讓他們建立自信,並感受打乒乓球的樂趣,從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2、提倡特殊的合作學習,逐步提高心理適應能力。

我們的教學關鍵在於針對所出現的問題,以合理、有效的手段促進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針對上述情況,我應該給學生一次課後練習的機會,放學後在無衆人觀望的情況下,(沒有了遇到失敗後失去尊嚴與自信的壓力),讓學生在好友的幫助下進行單獨體驗(不應在衆學生面前單獨表現),並在教師與好友的保護下逐步完成動作。這樣可以提高其心理適應能力。

3、教學遊戲化

很多人認爲打乒乓球就意味着只練習基本功,學生機械的反覆練習。其實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遊戲纔是他們的樂園。他們在練習中出現的“無精打采”也正是因爲教學方法的枯燥乏味,機械的反覆練習。這時,我們只要多費心思儘量用遊戲的手段來提高興趣,使乒乓球訓練課變得生動多姿,學生聽起來就會有滋有味,練起來也會生龍活虎。本節課我就結合所要學習的擋球技術動作,用兩人檯面對當球比多的遊戲,還有老師與學生比賽等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準確掌握擋球技術。

4、師生共同參與活動

教學是雙向多邊,複雜的活動。在練習中教師不參與活動,只是讓學生活動,這樣的練習方法毫無生機,學生會失去練習的興趣,教師和學生一起練習,效果非常理想。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是學生快樂的橋樑。傳統的教育理論認爲師生之間是命令與服從。教師神情嚴肅,不容質疑。這樣學生言聽計從,根本就談不上快樂而言,快樂教學是要建立師生之間和諧協調平等的關係之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