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課後反思(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W

《再別康橋》課後反思 篇1

教學完《再別康橋》已經近一個星期了,也到了非反思不可的時間了,不然,再過幾天,恐怕想反思也不得了。

《再別康橋》課後反思(通用5篇)

上公開課,我不喜歡事先的演練,我喜歡的是現場直播。這樣的課堂纔是真實可信的,而不是虛假的做課。

課堂的起初階段,完全是按照我事先設計好的教學環節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初讀,讀準語音,一切順利,再讀,讀出節奏,也沒問題。但這個環節過後的一個問題,使課堂出現了插曲,我設計的問題是:這首詩有什麼特點?我本來是想讓學生在讀詩過後,體會詩歌節奏鮮明音韻和諧的特點,但由於在設計問題時,沒有給它加上適當的限制,使得學生在理解時出現了偏差。有學生回答,這首詩有三美,那就是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這跟我事先設計的答案有較大的差距,本來這個問題並沒有太大的難度,由於設計時考慮不周,因此,我要把我的設計意圖告訴學生,引他們回到我的思路上來,花了一點時間。高老師在評課時建議,不如,就順着學生所說的思路繼續下去,高度肯定學生的見解,然後,當場修改教學步驟。他說得很有道理,不過,風險也很大,在那麼短的時間裏,迅速對教學設計做那麼大的調整,恐怕我力所不能及,另外,課件已經做好,臨時調整步驟,也不現實。如果在平時上課,完全可以這樣去做,不必考慮課件的修改問題,平時的教學時間也好掌控,快一點,慢一點都無關緊要。這個小插曲告訴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考慮更周到一點,真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實很有必要。這個問題這樣改,也許針對性更強一點:通過朗讀,我們發現這首詩歌在節奏,音韻上有什麼特點?

三讀,讀出情感,這個環節,我請起來的學生朗讀水平不夠高,比前幾個同學都差,不僅語音問題還存在問題,節奏,情感都不太理想。事後,評課老師也都提到了這個問題,說讓這個學生讀書,正好把你前面“兩讀”都否定了,更不要說更高層次的讀出情感了,作爲老師你完全可以先讓這個同學來進行初讀,然後,再逐漸請出朗讀水平更高的學生,形成梯度,效果要好很多。這個意見我不認同,我覺得這就是最真實的課堂,這就是最真實的學生水平,我想呈現的就是這種真實的狀況。不是老師一堂課,就可以達到實現預想的效果,教學工作任重道遠。我也不必因爲是公開課,爲了達到所謂的教學效果,而刻意迴避學生的實際。

在理清詩歌的情感脈絡時,我對學生的估計不足,原本以爲兩三分鐘就能搞定的問題,結果,花了近十分鐘才勉強結束,這個地方出現的冷場也是我事先沒有估計到的。我覺得,畫面內容的概括對於高中生來講應該不會成爲大問題,何況,我還可以作些引導性的提示。可是,課堂跟我想的就是有差距。課前的眼保操大約佔去了三分鐘的時間,這裏,又比預計多花了五六分鐘。這個地方的時間過長直接導致,時間非常緊張。在把詩歌的“三美”點到之後,做意象分析的時候,就沒有時間了。評課時,滕老師對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爲,老師的誘導性太強,以自己事先設計好的臺詞,誘導學生,不利於課堂的生成。我認爲他的說法很有道理,這也正式預設課件教學的不足之處,很難讓學生有自己的主張,實際上是老師的預設代替了學生的思考。這應該成爲運用多媒體教學研究的課題,即多媒體課件和課堂的生成關係問題,讓多媒體也和學生能夠產生互動。

《再別康橋》課後反思 篇2

這首詩的教學目標是:1.品味詩的意象美,領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真情。2.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3.體會作者的情懷,引發共鳴,逐漸養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能力。

在教學本課前,我的教學設想是在學生已掌握意象這個概念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本詩的意象,通過品味意象美,領悟詩的意境。通過反覆的誦讀,體會詩人對康橋的思想感情。在學生領悟詩情,獲得情感體念後,再品析這首詩的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感受這首詩所體現出來的形式美。爲了達到此教學目標,在課前,我把講學稿上的共同探究,合作探究部分的四個問題分爲六個小問題。然後把這六個小問題分配到六個小組去,通過引導,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完成所分配到的學習任務。但在讓小組合作探究完成本組的學習任務時,我發現許多學生積極地參與性並不高,每個小組都有那麼幾個學生是獨自看書,不發表意見的。只有小部分的學生積極的參與。發現這個問題後,我極其努力地鼓勵並要求他們積極地參與了。但也許是方法不對,經驗不足,並沒有把他們調動起來。以致到最後,這篇課文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授課過程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對各個環節的銜接還是沒有做到緊湊,密切。這是自教學以來,一直被困擾的問題,雖然在每次的教學過程都想努力改進,但每次都沒做好,對於這些不足之處,得多向老教師們討教經驗,多多的聽課,努力改進。加油!

《再別康橋》課後反思 篇3

課後讓自己耿耿於懷的就是研讀詩歌部分,原本的設計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來發揮:(1)哪些詩句清晰地表達了詩人對康橋的深深依戀?(2)詩人依戀康橋、喜愛康橋,尤其愛康橋這裏的什麼?(3)它們美在哪裏,能贏得作者如此的喜愛?可是課堂教學的結果卻變成了問答式,而教師的引導和講解卻成了主體,學生只成了回答者和傾聽者。因爲之前的課堂導入環節,學生的不主動情緒深深的影響了我,使我在這個環節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這種遏制是新課改課堂中一大敗筆。其實,即使在學生的理解感悟有障礙時,教師也應多設臺階讓學生逐步完成理解和感悟,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又不失課堂結構的完美。

這堂課裏,我太過於重視課堂設計的完整性,教學環節的完成不自覺的在個人意識的主宰下實現,因此也忽視了課堂上出現的細節。其一是在教師讓學生想想《再別康橋》抒發了詩人對母校怎樣的情感時,學生的答案紛呈,有依舍,眷戀、熱愛、別離的憂傷等,而我只抓住“依戀”和“喜愛”之情,對於“憂傷”卻沒有給予回覆。其二是課堂隨筆練習時,要求選擇《再別康橋》這首詩中最喜歡的一節詩,展開想象,寫一段話,用散文式的語言來描繪這情景交融的畫面,在5分鐘時,完成隨筆的學生幾乎沒有,但是寫上一兩句話的卻大有人在,而我忽略了這一細節,沒有讓學生展示他們隨筆,這又是由於教師力求完美的心欲造成的缺失。細微之處見真功,教學過程中的細節不容忽視,細節的處理得當與否,影響着教學效果的好壞。

《再別康橋》課後反思 篇4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首先應體現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自學是學生全面參與學習的一種有效的途徑,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一定的自學時間,讓他們在寬鬆、自由的探索空間中發現新知,探究新知並掌握新知,讓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如在學習比的各部分名稱及讀法、寫法時,採用了讓學生自學課本的方式,因爲自學課本也是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根據高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充分相信學生,組織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研究、探索、討論、總結,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利於學生思維發展,有利於培養學生間的合作精神。在學習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數關係的時候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意在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講授,讓學生藉助教材、板書、計算機課件的有機結合,總結出三者之間的聯繫,實現了自主學習,並讓學生在彙報中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維的靈感得到迸發,也完成了知識的傳授。

一堂課下來,感覺不足之處還有很多,有些細節地方處理得不是很到位。像在教學比的意義時,對誰是誰的幾倍或幾分之幾也可以說成誰和誰的比,強調的還不夠,使學生的對兩個數相除也可以說成兩個數的比的感悟不是很深刻。

《再別康橋》課後反思 篇5

《火燒雲》是冀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是我國已故女作家蕭紅的作品,是描寫雲彩的名篇。文章用簡短而精彩的語句描繪了晚飯過後夕陽西下時的鄉村,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了大自然景象的瑰麗和變幻無窮,表達了作者對火燒雲的讚歎之情。全文以“變”字統領全篇,且節節有“變”,使自然之美、人與物之美在“變”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另外,文章的語言自然純樸,有一種不用雕琢的自然之美,同時,文章又注意錘字煉句,比如“天空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一個“燒”字,生動再現了火燒雲從西向東顏色逐漸變化的過程,同時道出了火燒雲的範圍之大,氣勢之宏,色彩之豔。另外,文中還用了很多疊音詞,如‘笑盈盈”“紅通通”“金燦燦”“偏偏”以及“跑着跑着”“恍恍惚惚”等,不僅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感,而且形象地描繪出火燒雲的色彩、形狀變化及人物的情態,寫得逼真、傳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