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村人力資源建設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6W

黨的xx大報告在部署和闡述新農村建設任務時強調,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爲首要任務;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xx屆三中全會將“農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納入農村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和任務之中。農民素質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因素,加強農村人力資源建設,全面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增加農村人力資本存量,是推進農村改革和發展的迫切要求。

加強農村人力資源建設

加強農村人力資源建設的必要性

從一定意義上說,新農村建設所面臨的核心問題是農村人力資源的整合與再造。有經濟學家提出,新農村建設就是尋求一種科學合理的辦法,有效地啓動過剩勞動力,變負擔爲資源,最後變爲社會資本。新農村所探求的“新”,關鍵就在於資源的再造,在於人口上的“變負擔爲資源”,在於有限的土地資源最大效用地利用。在發展模式上,依靠最大的內部能動,實現以剩餘勞動力有效轉移和工業化、城鎮化爲主要特徵的產業與人口協調發展,實現富餘勞動力的減負與人力資源再造的合二爲一。這要求對農民強大內生力的再次培植與激發。

近幾年,我國農民收入增長趨緩,進入了收入增長的盤整期。在人均耕地面積少決定了土地產出率增長有限的情況下,投入土地的要素的邊際報酬逐年遞減,需要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彌補邊際報酬遞減所帶來的損失。在農業增加值僅佔gdp比重不到15%的背景下,要想使佔總勞動力50%的人羣提高勞動生產率,使佔總人口近60%的農村人口提高收入,必須加強新農村人力資源的整合與再造工程。而且,浙江義烏等地的實踐表明,發展經濟的關鍵資源不是物,而是人。農村人力資源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效果,是決定和衡量新農村建設成效的重要因素。要實現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除了政策支持、加大農業投入、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拓展農業外部增收空間外,根本性的途徑是提高農民素質,提高農民自我發展的能力,構建農村人力資本長效投資機制,增加農村人力資本存量,培養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我國農村人力資源的現狀是,勞動力資源總量過剩,而勞動力資本存量不足。農村勞動力知識技能相對於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農村勞動力文化技術水平低下已成爲制約新農村建設的極其重要的因素。據近期農村居民家庭勞動力狀況數據顯示,在4.9億在家務農的農村勞動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佔13.8%,國中文化程度的佔52.2%,國小以下的佔34%(其中文盲、半文盲佔6.9%),接受過系統農業職業技術教育的不足5%。我國農民的這一基本素質現狀,影響了農業科技發展和現代化農業建設。目前,我國農業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爲30%左右,真正形成規模的不到20%,而美國是80%至85%,英、法、德是50%至60%。一項先進農業技術在發達國家全面推廣平均只需2年左右,而在我國需要6年左右。我國農業科技對生產的貢獻率爲45%左右,比發達國家低20-30個百分點。就是說,一種新要素技術特徵及其使用方法的教育是複雜的科學教育,其前提是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而當農村勞動力的文化水平低下時,關於農業及農業科技的圖書、報刊顯然是不能起作用的,他們不僅沒有技術創新能力,甚至不能較快地運用新的農業技術。此外,XX年農村住戶調查年鑑顯示,外出務工勞動力中,國小文化程度及文盲佔16.5%,國中文化程度佔67.3%。由於整體素質偏低,大多數勞

動力仍從事着低收入的工作,無法在轉移性增收上獲得較高收入,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受到抑制。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較低,也制約了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的轉移。

我國現有貧困人口主要在農村。若將貧困界定爲“能力的剝奪”,那麼,貧困同時意味着個體在教育、就業等有關生存和抗風險方面的能力也大爲降低,並往往在代際間呈現持續性和難以逆轉的弱勢特徵。這進一步凸顯了提高農村人口素質的重要性。

農村人力資源建設的路徑選擇

第一,大力推進農村各項教育事業,增加農村人力資本存量。

在我國勞動力市場上,既有“農民工潮”,又有“農民工荒”。前者反映出來的問題是農民工的數量,後者則反映出農民工的技能與市場選擇之間的差距問題。爲此,各級政府應不斷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教育投資力度,適當增加對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貧困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保證全國農村義務教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對一致的發展水平。

同時應注意到,目前我國農村人力資本存量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在教育體制方面,農村一直充當着向城市輸送人才的基地。爲適應升學應試的需要,農村學校的學生課程設置、學制以及教材與城市中學基本相似,缺少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關的課程和必要的農業生產技術訓練。其結果是,如果農村學生不能考取大學,在短期內不但不能成爲現代農業的建設者,而且也因不具有第一、二產業的知識技能,而成爲新的農村過剩勞動力。

所以,要改革職業中學的專業與課程設置,在教學內容上突出實踐性和操作性,讓職業中學的學生能系統地掌握一兩門有利於發展現代化農業和社會急需的實用技術。應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技能,以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需要。同時,建立農村勞動力培訓制度,大力培養農村實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促使農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職業技術技能,解決農村人力資源質的問題,增加農村人力資本存量,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

第二,建立和完善農村剩餘勞動力合理有序地向城市轉移的機制。

隨着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轉移,勞務性收入將在農民收入結構中佔有更大份額。而非農業收入與國家的就業政策和農民的人力資源特徵有關。要保證農民在工業化、城市化中分享到社會福利增加的好處,保證農民有能力參與市場化的競爭而不被 “邊緣化”,並讓沒有轉移的農民從農業中受益,就要注重農民參與工業化、城市化和市場化的工作機會和競爭能力體系建設。

政府要逐步打破“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的戶口界限,在戶籍制度以及城鎮住房、就業、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向農民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具有一定居住時間、穩定職業的外來打工者優先留居城鎮。

逐步消除包括農村土地制度、戶口遷移制度在內的各種限制、阻礙勞動力合理流動的制度,創建城鄉勞動力平等競爭的就業環境。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市場和建立規範的、功能齊全的市場中介組織,爲農民外出務工提供就業信息、諮詢、職業培訓、法律及保險等服務,減少進城務工人員因盲目流動而增加就業的成本,保障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合理有序地進行。還要從立法上維護農民工權益,以保障農民工平等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

第三,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加強農村人才培養。

當前,農村豐富的是人力資源,匱乏的是人才。這其中,農村勞動力外部流動的非均衡性是一個需要高度關注的重要問題。由於我國長期的二元經濟結構造成的城鄉差別,農村經濟發展滯後,高水平的人力資本在農村得不到合理的報酬。爲了追求較高的人力資本收益,高素質的農村勞動力自然會流向人力資本收益率高的經濟發達地和城鎮。

出於同一原因,農村家庭省吃儉用,投資於子女教育的目的是爲了讓子女離開農村,去城市工作,而不是學成後回到農村,爲農村經濟發展服務。隨着大量青壯年和素質相對較高的勞動力離開土地,農業的“空洞化”現象日漸顯現,影響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只有實行工業

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措施,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率,才能吸引農村大學生報效家鄉,吸引城市過剩而又是農村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到農村創業。

這也體現了農村人口素質提高和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應依靠制度創新,激勵一大批高素質人才特別是農業院校的大學生到農村去,向農村輸入知識、技術、先進文化,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科學文化水平,以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完善農業科技入戶機制,加強對農民的技術指導和服務,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含量。需要強調的是,一些在市場經濟中有着突出表現的農村人才,代表了農村社會的先進生產力,是農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人力資源,而發揮農村本土人才的作用,將政策、教育、資本、財政等外部力量轉化爲農村社會的內部力量,整合鄉村社會資源,不失爲改善農村人力資源結構、加快新農村建設的一條捷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