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三會一課制度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7W

在當代,我們黨正在團結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征途上闊步前進。要想不斷取得新的偉大的勝利,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我們黨不僅必須不斷增強團結和凝聚全黨的“內聚力”,還必須不斷增強團結和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外聚力”。而這種內外聚力從哪裏來?就從黨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其得到切實貫徹落實中來,從黨不斷保持先進性和提高執政能力中來。

落實三會一課制度

俗話說:萬丈高樓從地起。我們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組織,而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繫人民羣衆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鬥堡壘。我們黨要有先進性和堅強的執政能力,必須以各級基層黨組織具有先進性和良好的執政能力爲基礎,以各級黨組織通過加強對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使每位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爲基礎。這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各級基層黨組織認真堅持好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才得行。

所謂“三會一課”,就是指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黨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這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基本工作制度,是健全黨內生活、嚴格黨員教育管理、增強黨支部凝聚力、戰鬥力的一項重要措施。事實證明,三會一課制度堅持好的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創造力就強,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就發揮得好。反之,黨的組織生活不正常,黨內民主渠道不暢通,黨組織就缺乏生機和活力,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也難以充分發揮。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基層組織仍須重視和堅持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這是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然而,經從不同方面瞭解到,在現實工作中,一些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落實得不是很好,甚至存在“空轉”現象。往往會有以下情況出現:一是組織生活不正常。三會一課作爲制度,一般來說,支部黨員大會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支部委員會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黨小組會一月必須召開一至兩次,黨課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但一些基層黨組織事實上未按要求次數開展活動,往往閒時活動,忙時不動,或者上級黨組織有佈置就活動,沒有佈置就不活動。二是“三會一課”組織活動沒有正常開展,卻善於“用水救火”應付檢查,即有關檢查來了,立即弄虛作假在臺帳上做文章,作假記錄。三是即使多少搞了一些“三會一課”活動,但總是學學文件、念念報紙,很少有新的“招法”,或者把“三會一課”變成“總結佈置工作式”、“被動組織學習式”、“照本宣科講課式”,形式呆板,效果很不好。四是民主生活會上說工作多、談思想少;說成績多、談問題少;說自己多、批評別人少。“自我批評談情況,批評別人談希望”的現象較多,出現了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樣一種不正常的“平和”景象。五是民主渠道不暢,少數黨支書或黨小組組長在會上搞“一言堂”,會前徵求黨員意見少,會上黨員發表意見少,缺乏思想交流與溝通。六是黨課教育缺乏針對性、計劃性、系統性,感染力不強,部分黨課觀念落後,知識陳舊,對提高黨員思想覺悟、增強黨員發揮先進性作用的效果不明顯。

之所以產生上述現象,其一是從党支書或黨小組長到普通黨員,部分同志對黨務工作產生了“務虛”化的認識,認爲黨組織只對行政管理工作起“敲邊鼓”的作用,因此對黨務工作和黨內開展的各項活動缺乏興趣,認爲只要行政管理工作搞起走,黨組織活動意義不大,當然“三會一課”堅持不堅持也就無所謂。其二是隨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些黨員幹部對“三會一課”制度的作用和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甚至認爲“三會一課”無非是發展發展黨員、開開會、學習學習政治而已,因此個別黨員對支部“三會一課”漠不關心,不積極參加,更不主動參加和用心參加,不嚴格要求自己,組織紀律性差。其三是一些党支書或黨小組長對國家大政方針、時勢分析把握不準,缺乏理論功底,同時不懂黨務,不會業務,缺乏政治敏銳性、事業責任心和應有的工作熱情,也缺乏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加之基層組織多數黨務工作者是兼職,由於“主職”工作太多,因而容易不重視“三會一課”工作,往往忽視“三會一課”活動的正常開展。其四是由於“三會一課”長期形式單一,內容呆板,不能激發起黨員參與的興趣,導致黨員參與“三會一課”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其五是一些組織礙於情面,瞻前顧後,對黨員紀律要求不嚴,對不合格黨員處置不力,甚至採取縱容態度,導致部分黨員組織紀律性不強,參加活動不認真不熱情。其六是上級組織檢查行政工作多,過問支部工作少,即使過問支部工作也僅限於看看臺帳、翻翻資料、聽聽彙報,很少直接去參加支部的“三會一課”,並從支部開展實際活動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甚至有的黨組織對下級組織“三會一課”情況長期不考覈、不通報、不講評,以致造成一些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度落實上存在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克服糾正。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由於一些基層黨組織對“三會一課”制度長期堅持和落實得不好,必然不利於組織黨員及時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指示決議,並研究貫徹執行的措施,不利於增強黨員光榮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更好地完成黨的各項任務;必然不利於黨員對黨的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問題,通過“三會一課”在黨的會議上進行民主討論,因而嚴重影響民主集中制的貫徹執行;必然不利於黨員經常性受到“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的教育,容易導致黨員幹部黨性觀念和黨員意識淡化,思想政治覺悟和工作水平退化,其先鋒模範作用的積極發揮當然要受到影響;必然不利於黨員定期參加組織生活,討論支部工作,進而發揚黨內民主,總結工作經驗,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進而使黨組織和黨員更好地接受批評和監督。長此以往,必然容易產生黨的xx屆四中全會所深刻指出的“黨內存在不少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問題”,必然會造成這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喪失凝聚力、創造力、戰鬥力和應有的先進性,進而影響到黨組織與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我們的工作進步和事業發展。因此,“三會一課”制度堅持得好與不好的問題很值得重視和研究。

“三會一課”作爲基層黨組織的重要工作制度,毫無疑問是必須不折不扣地堅持好落實好的,並且要注重質量,做到制度化、經常化。只有這樣,才能使基層黨組織對黨員隊伍加強教育管理,不斷增強黨員的黨員意識和先進性,進而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

堅持好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要有一個好党支書或黨小組長。党支書或黨小組長是基層黨組織的“頭”,他們重視不重視本黨支部或黨小組的建設,重視不重視“三會一課”活動的開展,懂不懂得黨組織建設和開展“三會一課”活動的程序業務,善不善於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很大程度直接決定了黨支部或黨小組的建設狀況、活力狀況、作用情況。不論專職兼職,只要党支書或黨小組長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堅定的黨性,且精通黨務工作業務,善於發揚民主,善於創新工作,他們就會自覺主動地牽好“頭”,真正把加強黨支部或黨小組建設和“三會一課”當作“一回事”,進而用心地開展好各項活動,使黨組織“活”起來、堅強起來,否則真乾的少,空談的多。當然,要有一個好支書,其一要精心選好黨性和責任心都強懂黨務會工作的人當支書或黨小組組長;其二要上級組織加強黨務業務培訓和指導;其三黨務工作者自身必須能自覺嚴以律己,善於真抓實幹,務求實效。

堅持好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從支書、支委到黨員都要提高對“三會一課”重要性的認識,這樣纔會產生通過開展好“三會一課”加強本黨組織建設的“內生動力”。要清醒的認識到,通過"三會一課"定期組織黨員學習和討論黨的大政方針政策和上級指示、決議,並研究貫徹執行的措施,纔有利於更好地完成黨的各項任務;通過"三會一課"定期使黨員對黨的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在黨的會議上進行民主討論,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統一思想或作出決議,纔有利於民主集中制的貫徹執行;通過“三會一課”定期組織黨員學習黨的知識、時事政治和科學文化,纔有利於使黨員經常受到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的教育,使黨員黨性觀念不斷得到增強,使黨員深刻感受到黨員不僅僅是一個榮譽稱號,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從而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工作水平,進而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通過“三會一課”定期組織黨員討論支部工作,纔有利於把黨組織對黨員的管理與黨員對黨員、羣衆對黨員的民主評議和監督結合起來,纔有利於發揚黨內民主,總結工作經驗,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從而使黨組織和黨員更好地接受批評和監督。因此,堅持好落實好“三會一課”,是每個基層黨組織的重要任務。

堅持好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要注重質量,不能圖形式,不能走過場。一是書記或黨小組長要重視,對每一項活動必須進行嚴密組織;二是要保證時間,每月至少安排一個黨日活動,支部大會、黨小組活動每月安排一次半天時間;支委會、黨課每季度最少安排一次半天時間,遇到緊急情況,如學習貫徹上級重要文件或重要指示等,隨時召開支委會或進行黨課教育;三是黨員要到位,黨的活動應參加黨員原則上不得缺席,特殊情況應事先請假,但參加黨員不得少於應到數的2/3;四是內容要創新和實在,每次“三會一課”的內容,務必要按照各項活動的要求,結合發展形勢的變化和實際工作的需要,精心準備,力求打破“三會一課”只是單一的學習政治理論的局面。要善於緊密結合工作、生產、生活實際,學習一些具有指導作用的理論,立足於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使學習成爲搞好各項工作的推進器;要善於針對當前工作,讓每一個黨員都發表自己意見,進一步發揚民主,集思廣益,使“三會一課”成爲每個黨員鍛造自己才幹的跳臺,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發揮黨員先進性的平臺,從而增強黨員積極投身各項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堅持好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要善於創新活動形式。一是積極改善“一人說、大家聽的單一學習形式,積極採取讓委員、黨員輪流講,或邊學習邊討論,或以考代學、以訓代學、以會代學、以問代學等新形式,以激發黨員參與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效果;二是積極改善單一的會議形式,可以定期到會議室開會,也可以把會議開到田間地頭、開在重大開發第一線、開在企業生產車間、開在致富先進農戶家中;三是堅持把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與各種重大節日紀念活動結合起來,在組織內積極廣泛開展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比如組織黨員參觀革命紀念館或考察典型生產工作第一線場景,使黨員從中接受教育和啓迪,增強黨組織的向心力;組織黨員廣泛開展“亮身份、樹形象、做貢獻”活動,建立公開欄、舉報箱,對黨員生活圈、社交圈進行監督,純潔黨員隊伍;積極開展“網絡黨課”、“網上交流”活動,組織黨員集中收看黨建專題片,增強“三會一課”吸引力等等,讓黨員不受時間、空間和個體素質差異的限制,時時都能接受到黨的教育,處處都能感受到黨的關懷;四是黨員領導幹部帶頭講課,要努力做到講課過程理論聯繫實際、精神傳達重點突出、內容闡述準確到位、思維方法深入淺出、宣講效果形象生動、啓發鼓動效果明顯,尤其要針對黨員的思想實際,努力回答他們最關心的問題,解開他們的思想釦子,做到講其所需,解其所惑。

堅持好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要有措施確保實效。一方面要把“三會一課”制度與評優、民評結合起來,按照《黨章》要求,通過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公開處理等多種措施,加大對不合格黨員處置力度,真正觸及靈魂,鞭策他人,以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嚴格的督查,確保“三會一課”制度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強化上級黨組織對下級黨組織“三會一課”的聯繫指導和督促檢查,建立抽查制度、會議記錄調閱制度、黨員走訪制度等,對堅持好的要表揚鼓勵,對堅持不力的要批評教育,並提出限期改正的措施,以確保三會一課制度紮實有效地堅持下去。

堅持好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其實質就是基層黨組織以“三會一課”爲載體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其重點就是制度化、經常化開展“三會一課”組織活動,其關鍵是不斷增強黨員黨性,激發黨員的光榮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其目標是使黨員隊伍在工作中、生活中都能更加自覺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使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不斷得到增強。以此爲基礎,黨員和黨組織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才能充分體現,黨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才能更加緊密,我們的各項工作才能得到堅強有力的推進。推而廣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能無往而不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