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育科研管理條例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5W

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優化師資水平,根據學校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條例。

國小教育科研管理條例

第一部分:教科室的工作職責

教科室是校長直接領導下的教育研究機構,它與學校的教導處、德育室並行,負責管理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向校長負責,它所佈置的工作任務是行政性的,全校的教職工應認真執行。

其主要職責是:

一、制定和實施學校的教科研工作計劃,收集國內外教科研、教學管理工作的情報,爲校長決策提供信息和依據,爲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服務。

二、開展對學校課堂教學動態和改革方向的研究與指導工作,編擬學校課程教材改革方案和校本課程標準,並指導改革的實驗與推廣。研究與編寫教育的教學資料,彙編教學、教改經驗和動態資料;負責研究擬訂與課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教學軟件建設計劃和相應的學具、教具標準。

三、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行分析,對課程教材方案實施的情況進行調研,並提出對策和建議;研究並承擔學業評價的改革與實施工作,指導各學科教學和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承擔教學、教改經驗的總結和推廣工作。

四、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和教改實驗,建立對教育教學有較大現實意義的課題組,組織各教研組、課題組認真開展教科研活動。

五、收集教科研成果並進入檔案。爲教師考覈、職稱評定,爲推薦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提供準確詳實的事實材料。爲校長對教師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提供依據。

六、組織教師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轉變教育觀念,探索現代教學模式和教學規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改革效率。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工作。

七、主持學校現代技術教育工作,推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開展和運用。

第二部分:教科研製度

1、 領導定期研究和親自承擔課題制度。學校領導每學期要針對教科研工作進行三次例行研究,要親自承擔或參加一項課題的研究。

2、 校內教科研組織和網絡制度。

成立有主管領導負責、有專職和兼職人員組成的教科室;建立顧問團和教科研骨幹隊伍,骨幹隊伍由教研組長、省級、市級、縣級和校級重點課題負責人組成。教科室下設校級優秀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實驗成果評審委員會。

3、 教科常規工作制度。

(1)學校有近期、遠期科研工作計劃。 近期:(學期、學年科研工作計劃); 遠期:三年以上科研規劃。

(2)教科室負責對校級以上課題的管理,具體檢查計劃的實施情況。

(3) 編輯學校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實驗成果集和編髮教科研簡報。

4、履行各級教師職責,承擔和參加科研課題制度。 所有教職員要承擔或參加一項科研課題,開展課題研究.

5、教研組長承擔科研課題制度。

教研組長和年級組長要親自承擔本教研組和年級組的科研課題並將本組課題加以分解,合理分工給本組教職員,並負責本組各子課題的管理。

6、課題的申報、認定製度。 每項課題的承擔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報,然後由教科室對各項課題進行認定。

7、教科室對各課題組提供服務與指導、進行驗收評獎。 由教科室負責對各項課題組提供服務與方法指導,舉辦科研方法講座,發放教科研信息。

教科室負責對各項校級以下課題的驗收與評獎。

8、承擔課題計入工作量並列入年終考覈項目制度

(1)45歲以下的教師,每學年要有科研課題,要有階段性成果或課題的總結性論文作爲學年末評爲優秀等級教師的條件之一。

(2)45歲以上的教師,每學年要系統總結教學經驗,作爲自己的研究課題,學年末完成3000字以上的某一側面的教學經驗總結。有總結作爲學期末考評爲優秀等級的條件之一。

(3)重大科研成果、論著(在市級以上書刊發表論文及教學經驗總結、區級學會論文一等獎、市級學會論文二等獎以上、省級三等獎以上及國家級三等獎以上),學校將其作爲推薦區級以上先進教師以及晉級職稱、獎勵工資的重要條件之一。

9、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實驗成果的評審、展示和推廣

每年12月召開校級科研成果報告會。通過報告會的召開,總結經驗,展示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實驗成果,交流信息,開闊思路,同時給教師提供發表自己成果的機會,並推薦、表彰優秀教科研成果。

第三部分:課題管理辦法

以課題的形式進行教育科研活動是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因此必須做好課題的管理工作。

1、選題:

(1)選題必須有價值;

(2)選題必須有科學的現實性;

(3)選題必須具體明確;

(4)選題要新穎且有獨創性;

(5)選題要有可行性;

2、申報: 每項課題的承擔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報所研究的課題,然後由教科室對各項課題進行審批、認定。

3、審批: 教科室根據上交的課題,逐一審批,避免課題的大而空、重複性、無創新、難完成等問題。

4、對已確定下來的國省、市、區級課題,課題承擔人要寫出論證報告。論證報告的內容有:

(1)課題名稱 。

(2)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即研究本項目的實際意義和理論意義)。

(3)研究的主要內容。

(4)本課題國內、外研究 現狀,預計有哪些突破

(5)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包括人員結構、資料準備和科研手段等。

(6)課題研究計劃(計劃要具體,能操作,有日程安排)以及審批部門要求填寫的其它內容。

5、開題:

課題開題工作是一項嚴肅慎重的工作。開題工作由學校教科室與課題組共同完成。

(1)課題承擔人要認真修改和完善課題方案,並準備好以下材料方可開題:課題的立項通知、課題的背景材料或調查報告、課題方案、課題研究工作計劃、前期研究總結。

(2)開題過程:宣讀立項通知、課題背景介紹、介紹課題方案、宣佈課題研究工作計劃、前期研究小結、課題諮詢與論證、開題會總結。

(3)課題開題應視其研究領域邀請有關人員參加開題會,會議所涉及的問題要有記錄,會議所有的材料均應存檔,開題情況用簡報形式報上級部門。

6、課題實施:

由課題組組長(或指定主研人之一)負責課題實施,按課題研究工作計劃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開展各種研究活動。活動中主研者和參研者均應發表自己的意見並承擔一定的任務,每次活動後,認真分析得失,做好記錄,併爲下次活動做好準備。

7、課題進展報告登記:

學校教科室負責對不同各級科研課題進展情況進行認真登記。登記表由教科室統一印製。每次登記應填寫階段工作登記表一式三份,兩份報市、縣教科室備查,一份學校教科室存檔。

8、結題管理:

(1)課題結題時,學校教科室應及時向上級管理部門提交結題申請報告。上級管理部門根據報告及有關材料會商,確定結題驗收方式(含結題驗收、專家通訊鑑定、結題鑑定會三種形式)。

(2)請求鑑定的成果應報齊鑑定材料:課題結題鑑定申請書、課題研究方案、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工作過程總結、階段總結)、課題研究報告(主要技術文件、論文或專著)、課題研究(實驗)效果報告、推廣應用方案、課題經費使用情況。

(3)成果鑑定主要分爲兩部分:

資格鑑定: 根據成果是否是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的創新,科研成果分爲:

①無新意、仿效

②略有新意、說明、具體化

③有新意、補充、發展

④首創、全新

綜合評價: 既通過自評、他評等方式,根據成果評價標準(科學性、創新性、應用性)給予綜合的價值判斷。

9、檔案管理:

課題研究建檔管理:

(1)計劃選題階段。包括調查報告、方案論證、開題報告、立項申請與審批手續、工作計劃等。

(2)研究階段。各種原始記錄、音像資料、工作日記、會議記錄、進展報告、研究方案及其修改記錄、經驗總結、有關論文、教育教學效果檢測情況、階段報告等。

(3)總結鑑定階段。課題進展報告登記冊、研究報告、成果報告、經驗總結、論文或專著、結題驗收有關材料(申請報告、鑑定會議記錄、鑑定會議證書等)

(4)成果推廣應用階段。成果推廣應用情況、效果。

(5)成果獲獎材料。

學校教科室責成課題組建立課題研究檔案,並在結題後妥善管理。課題負責人應向上一級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檔案材料各一份:教育科研項目立項申請書、階段研究工作小結、方案修訂情況、終結成果報告、研究工作報告、課題進展管理手冊、鑑定結論及其證書、落實情況、研究經費決算報告。注意加強對檔案及成果的保密工作,在成果正式公佈之前,應給予保密性保護。項目研究檔案的建立與管理工作,應作爲評審表彰優秀成果的參考標準之一。

10、科研工作計劃和總結:

(1)年初(或學期末),各課題組根據本課題年度中心工作提出本年度(或學期)科研工作的目標、任務、要求等做同意安排,並按計劃內容要求將科研工作落實到實處。課題組工作年度(或學期)計劃內容應是課題研究整體工作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2)年終(或學期末),各課題組應對全組一年來(或學期末)的科研工作進行全面總結,認真填寫工作登記表,一式三份交教科室。

(3)課題組的年度(或學期)科研工作計劃內容在年初(第二週內),年度科研工作總結及階段工作登記表在年終(最後一週內)交教科室。

11、獎懲制度:

(1)凡不按上述辦法進行的科研課題研究,學校和市、區教育科研部門不予結題,對其研究不予行政認可,評職稱晉級不得填報有關內容。

(2)凡承擔校、縣、市等級課題的主研人員,在規定期限未完成任務或結題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同時不得申請新課題;凡完成任務的,學校給予一定的獎勵和科研補貼。

(3)教育科研作爲教師評職稱、晉級、評優、送培各級骨幹教師的必要條件。

12、經費管理:課題經費管理由學校教科室統一管理使用。

第四部分: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實驗成果評審標準

1、思想性

(1)成果選題和立項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三個面向”精神。

(2)結合當前中國教育改革實際,體現現代教育思想。

2、科學性

(1)論點正確,符合客觀實際。經科學抽象產生;表述準確明白;要相對系統完整。

(2)論據真實可靠。典型充分,新穎穩定。論證嚴密,符合思維規律性。

(3)對實驗和調查結果的處理要實事求是。

(4)研究方法科學、嚴謹,資料詳實、數據充分、邏輯推理和統計分析正確

3、創新性

(1)理論創新:提出新的教育理論,對原有理論提出補充修正。並提出新的例證。較好地反映作者的教育思想。對教育改革具有推動作用。

(2)方法創新: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對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提出補充、修正。

4、應用性

(1)成果提出的觀點和操作方法是教育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成果提出的觀點和方法具有推廣價值。

5、條理性

(1)成果具有可讀性。要求文字通順,概念準確。通俗易懂。

(2)文章結構嚴謹、邏輯性強。

(3)條理清楚、觀點明確。

第五部分:評選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實驗成果

先進個人及先進集體條件及辦法

爲推動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開展,使我校教育教學水平逐年提高調動廣大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積極性,制定如下:

1、評選條件:

(1)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方面的素養。

(2)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教科研的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教學效果好,在教科研方面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3)具有一定數量的教科研文獻資料的積累(可用筆記本、卡片或軟片存儲)。

(4)論文獲得縣級二等獎(含二等獎)以上或累計年均獲獎論文兩篇(含兩篇)以上者。

2、評選的辦法:

先進個人由各個教研組、年級組按30%的比例推薦到教科室,由教科室評定後,交給主管教科研的領導審覈,最後校務會討論確定。先進集體以課題組爲單位由教科室推薦,主管教學的校長認定後,由校務會確定。

3、表彰: 學校在每學年度召開教科研成果展示會的同時對先進集體給予表彰。(科研成果表彰、獎勵辦法另行制定)

第六部分: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管理與研究

個性化和特色學校的建設是現代教育改革的兩個重要的傾向,學校的根本在於教師,學校要成長,教師需要先成長,教師成長了,必然推動學校的成長。爲了學校的持續發展,必須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的管理與研究,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造就一支符合時代要求、能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的骨幹教師隊伍,推動整個教師隊伍建設。

一、 建立師培領導小組

主要職責是:

1、制定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總體培訓規劃

2、制定培訓工作的考覈、評價和鑑定方案;

3、確定教師培訓的主要內容;

4、組織對教師成長、成才的評價和鑑定工作;

5、組織培訓經驗交流活動,瞭解落實培訓情況;

6、搞好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的指導和培訓研究;

7、組織期末培訓工作的考評和獎勵;

8、舉行教師師培專題報告。

具體工作由學校教育科學研究室組織實施。

二、培訓類別:

1. 青年教師培訓

培訓對象:初、中級教師。

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其鞏固專業思想,熟悉有關教育法規,初步掌握所教學科的教學常規,熟悉教學內容,儘快適應高國中教育教學工作。

培訓內容:主要爲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育政策法規制度,所擔任學科的教學大綱、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注意與職前培養內容相銜接。

導師的認定及職責:導師的認定堅持高一級職稱教師指導、培訓低一級職稱教師的原則。導師應根據學校總體培訓規劃,完成以下工作。

(1) 制定針對青年教師個體的指導、培訓計劃;

(2) 搞好對青年教師教學常規的教育、引導工作,從聽課、上課、擬訂教學計劃、寫教案、教學組織形式、課外活動指導、作業批改、個別輔導、教師形象等方面的指導,對青年教師教案進行鑑定,下鑑定結論。導師每月聽被指導的青年教師的課不得少於4次,青年教師聽導師或其他教師的課不得少於8次,聽課時數記入工作量考覈。

(3) 加強對青年教師教科研的指導工作;

(4) 對青年教師實施定期考覈,作好考覈記載;

(5) 定期向領導小組彙報青年教師的培訓及成長情況;

培訓要求:總體目標是一年入格嶄頭角,兩年有爲求發展,三年整體合格成骨幹。

具體要求:

(1) 青年教師半期內基本掌握學校教育教學常規要求;

(2) 青年教師一學期內,基本能按照學校的辦學思想、教育教學模式、學科教學規律及學校的教學改革特色,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熟練地進行常規教學,達到入格標準。

(3) 青年教師能在一年內推出有特色的公開課、研究課;

(4) 青年教師能獨立地開展課外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

(5) 青年教師二年能熟練地掌握教育教學科研的基本程序,參與校級以上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承擔一定的科研任務,撰寫有一定質量的教育教學科研論文或課件。

(6) 青年教師三年內在學科教學體系研究上,初步顯示出探索和創新的教育教學特色;

2. 教師崗位培訓

培訓對象:全體教師。

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教師逐步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斷完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培訓內容:主要爲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修養,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教學技能訓練,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知識更新與擴展,以計算機爲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教育教學實踐研究等;突出中學課程教材改革對教師知識能力的新需求、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等重點。教師崗位培訓以職務培訓爲主,包括應急培訓等其他類型的培訓。

具體要求:

(1)每學期至少參加5次說課,至少聽課10節,上1次彙報課,評3節課。

(2)能用普通話教學、會計算機輔助教學、會做學生思想工作。

(3)至少參加1次教師基本功與教學技能競賽活動(包括講演、三筆字、板書設計、備課比賽等)

(4)必須參加業務培訓講座

(5)能開展教科研工作,有1項教科研課題。

3. 骨幹教師培訓

培訓對象:學校骨幹教師。

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骨幹教師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專業知識與學術水平、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們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發揮他們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骨幹帶頭和示範輻射作用,使其儘快成長爲教育教學專家、學科帶頭人或骨幹力量。

培訓內容:

(1) 現代教育理論學習與實踐:現代教育理論研修,教育思想與學科教學藝術研究,優秀中學實習等;

(2) 學科前沿知識與綜合知識:學科研究成果及發展趨勢綜述,現代科技及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等;

(3) 現代教育技術與信息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理論與實踐,信息社會與信息技術等;教育科學研究:教育科研課題的立項、研究、結題與成果鑑定等;教育研究專題。

選拔辦法:

(1)堅持鄧小平理論,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依法施教,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

(2)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具有創新精神,在教育教學改革和教書育人等方面成績顯著,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3)具備國家規定的合格學歷(已取得高一層次學歷的國小和中學教師所學專業應與其所教學科相關),年齡在45週歲以下,教齡5年以上,具有國小高級以上職務,在一線任教,心理健康,身體狀況良好,能用普通話進行交流,英語學科教師要能聽懂外籍教師授課並用英語參加討論。

(4)具備上述條件,並曾獲縣級以上優秀教師稱號、在省市級以上教育評比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以及在承擔面向對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任務的地區或學校任教的教師優先考慮。

(5)培養對象的選拔應遵循公開推薦、公平競爭、公正選拔的原則,同時注意兼顧初、高中的合理分佈。骨幹教師培訓實行“滾動式”管理,淘汰不能勝任學習的培訓對象,允許特別優秀者插班。

4.計算機全員培訓

培訓對象:全體教師。

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教師普遍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不同程度地掌握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和開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培訓內容:以普及計算機應用技術爲核心,學習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常用辦公處理軟件的使用和上網查詢資料,利用平臺製作教學軟件,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開展科研和處理信息等。

5.校園文化建設與培訓

培訓對象:全體教師。

培訓理念:

(1)將教師個人追求融入學校發展之中

校本培訓應努力使教師的個人追求與學校的發展保持一致和同步,教師的成長進步也意味着學校的成功,學校的成功將使教師得到社會的尊重。創造一個適合教師成長的環境,把爲教師的發展提供一個沒有天花板的舞臺作爲學校不懈的追求。在學校工作中倡導團隊精神,把教師個人的聰明才智融入團隊之中。充分尊重教師的個性,承認追求個人目標的合理性,滿足教師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使教師認識到教育不僅是教師的一項基本技能,更是教師通過實踐體現人生價值,實現自我追求,在工作中感受滿足和樂趣的手段。建設一支熱愛工作,熱愛生活,工作與生活、物質與精神協調一致的教師團隊。

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個性化的教育技能,還應具有責任感、協作精神以及愛心、耐心和韌性。樹立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培養教師(尤其是骨幹教師)與學校同生死、共患難的感情。

(2)全面發展和特色人才的培養是教師追求的目標

學校的生存之道,就是處處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個性化着想;社會、家長的滿意度是衡量學校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培養一名成功的學生比吸引更多的新生更重要,學生的成長要求是教師前進的動力,營造尊重平等、融洽的師生交流的氛圍,提供超出社會、家長和學生期望值的服務,我們的事業就邁向了成功。教書育人需要用心去做,在細微之處見功夫,要將真愛融於教育教學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個相關細節之中。一個教育的失敗例子,學校需要十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補救,培養成功一名學生不難,難的是使每一個學生都成才。尊重和培養每一個學生,使他們都得到全面的發展和具有特色是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

(3)求實與創新精神開創事業

求實要求我們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工作,力求盡善盡美;創新就是要打破慣性,擺脫條條框框,力爭新的突破。做事情要先做到自己滿意,纔會讓別人滿意,做好了才叫做了。做事之前不要先否定自己,再困難的事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要全力去爭取。多一些挑戰困難的勇氣和經驗是我們成功的資本。只有創新才能走在前面,然而創新不是盲動,創新不僅需要大膽設想,勇敢嘗試,還需要經驗的積累,細心的求證,一點一滴的突破。實際工作中處處可以創新,當你的工作超出了社會、家長和學生的期望值時,你就有所創新了。新思維的穩健成長,憑藉着求實與創新精神,新思維今後的發展,也有賴於求實與創新精神。

(4)學習能力決定我們未來的成就

學校的根本在於教師,學校要成長,教師需要先成長,教師成長了,必然推動學校的成長,爲了學校的持續發展,教師要學習、學習、再學習。競爭的關鍵在於與自己競爭,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別人。發現自己的不足,通過學習提高自己、彌補缺欠,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快速學習能力比經驗更重要,教師必須學會如何學習。學習要克服惰性,講究方法,持之以恆,與本職工作相吻合。向成功者學習,目的是讓自己也成功;向競爭對手學習,目的是超越對手。在新思維,你若要成爲一個無法被取代的人,只有不斷學習,求新求變,拒絕改變的人只有一個選擇--被淘汰。

三、考覈、評價、獎勵

1、學校堅持客觀性與一致性相結合的原則,全面性與發展性相結合的原則,過程考覈與終結考覈相結合的原則,定量與定性考覈相結合的原則。

2、每學期對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工作進行一次總體考覈,對發展優秀的教師將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對指導、培訓成績突出的導師將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

3、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工作的成績和效果將記入年度考覈檔案,並作爲評職、晉級和年度優秀評定時的依據之一。

四、開展教師繼續教育的科學研究和實驗。

1、教科室要積極開展繼續教育科學研究與實踐,對實施過程中難點和熱點問題的研究可採取科研課題立項的方式進行研究,並要在實踐中探索解決辦法。開展應用性研究,在繼續教育實踐中發揮積極的導向和示範作用。根據《教育法》、《教師法》和教育部頒發的《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規定》,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建立教師繼續教育制度,使教師繼續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軌道。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原則上每5年爲一個培訓週期,培訓時間不少於國家規定的學時;建立教師繼續教育考覈和成績登記制度,制定獎懲辦法;形成、完善激勵和制約機制,使教師繼續教育進入良性運行狀態。把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列入教師考覈的內容,作爲教師職務聘任的條件,充分調動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教師繼續教育成爲優化教師隊伍的重要舉措。加強繼續教育科學研究和教改實驗,提高教師繼續教育水平。開展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探索教師繼續教育的理論體系。要重視對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規律和特點,培訓內容、模式、方法等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用科研成果不斷豐富繼續教育的內涵,爲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制度建設、課程開發、教學改革、網絡建設、監測與評估等奠定理論基礎。加強繼續教育的實驗工作;繼續教育實驗區要通過科研立項等方式,開展應用性科學研究和實驗,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動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2、深化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加強教材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繼續教育質量。力爭教、學、研互促,力圖使各項工作在理論的指導下良性發展。

3、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建立現代高效開放的培訓系統。制訂本校教師培訓計劃,建立教師培訓檔案,組織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積極開發和建設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爲實現全員培訓提供有利條件,提高教師繼續教育效益。充分利用和開發現有的衛星電視和有線廣播電視網資源,依託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形成衛星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培訓網相結合的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等多種媒體的特有優勢,擴大受訓規模,提高培訓質量。

4、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把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協調、組織管理,加強評估檢查,不斷提高培訓質量,拓寬經費渠道,加大經費投入。

第七部分:現代技術教育開展和運用

以使用計算機爲基礎的現代技術教育,推動了改革教育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步伐。通過校園網絡建設、遠程教學的應用及多媒體教學的研究與推廣,建立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使之成爲先進的基礎教學實踐基地與科研基地。

一、 組建現代技術教育中心

1、建設校園網絡 逐步構建由普通教室系統(實現閉路電視、微機信息和實時監控聯網)、專用教室系統(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絡教室)以及其他電教設備組成的現代技術教育的硬件系統。

2、重視軟件建設 (1)教材建設 積極購置並推廣使用四川省中國小音像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及省電教館、省教育音像出版社推薦的音像教材。購置、自制的cai軟件、cmi軟件、計算機工具軟件、vcd教學光盤、錄像教材和教學投影片。(2)書刊資料 訂購《中國電化教育》、《四川電教》和《中國小電教》等現代教育技術書刊。

3、加強管理 擬定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規劃及分年度實施計劃。現代教育技術工作有學校學期工作計劃和學科教學計劃,有檢查,有總結、制度健全、落實《崗位責任制》和財物管理制度。

二、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優勢,優化教育教學活動

1、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該使現代教育技術使用效率達到以下要求。

(1)學科覆蓋率達100%,教師覆蓋率達100%,課覆蓋率達20%,在課外活動中能普遍使用。

(2)cd-rom、vcd、教學錄像帶、錄音帶及投影片等使用率達100%。

(3)各專用教室每週使用課時50學時以上。

(4)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一有記載,二有教案。

2、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教育

(1)積極開展計算機教學,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2)積極開展信息技術教育,使學生學會收集信息、處理信息並利用信息手段自己主動學習。

(3) 積極開展輔助教學,幫助學生融會貫通地理解和掌握各門學科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生的整體素質。

(4) 特長生的培訓。

三、加強現代技術教育的校本研究

運用多媒體教育,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拓視野,培養創新思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種較理想的教學手段。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軟件中存在嚴重的缺陷。其表現主要是:①量少;②錯較多;③軟件封閉;④使用不方便;⑤難以網絡共享等。爲尋找理想的教學軟件模式,克服以上種種缺陷,應加強現代技術教育的校本研究。其基本思路是從當前我國國小教育的實際出發,運用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手段,更新教育觀念,採取現代信息教育教學方法和措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探索和建立我國現代國小教育的最優化模式,以培養參與21世紀國際競爭的人才。二是如何開展教師教育觀和教育手段的轉變工作?如何在教師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自制課件”活動及課件製作的管理系統和操作系統。探索國小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規律、原則、途徑和方法。

具體研究內容是:建立具有資料庫特性的、適合於網絡共享的、面向學生個別學習的輔導軟件;建立具有素材庫特性的、全開放的、面向課堂教學的多媒體演示軟件和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製作及輔助教學的功能(不可替代性)的探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