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勞務企業座談會上發言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7W

安全防護用品的簡稱,安全防護,即安防,所謂安全,就是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謂防護,就是防備、戒備,保護安全的一種措施。勞動保護的簡稱。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守於會議發言稿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市長在勞務企業座談會上發言

【會議發言稿】

各位領導,同志們:

召開市在京施工企業、勞務企業座談會,主要是總結過去,分析形勢,展望未來,共謀發展,努力實現在京企業的大提升、大跨越。首先,我代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向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蒞臨會議的各位領導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在京發展的施工企業、勞務企業負責人表示最誠摯的問候!並向你們及家人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剛纔,星瑞同志通報了在京企業發展情況;天元集團、萬平公司作了很好的交流發言;市建委建築業管理中心趙主任、省建工局駐京建管處陳主任、市政府駐京辦事處周主任分別作了重要講話。你們對在京企業的真摯情感,對我市建設事業的殷切期望,讓我們深受鼓舞、深受感動、深受啓發!下面,就進一步加快在京企業發展,我談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實施“外出興業”戰略,我市外出施工及勞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過去的一年,我們以“做大做強建築業”爲目標,以市政府《關於加快建築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爲綱領,全面實施行業發展六大戰略,外出施工、建築勞務快速發展,實現“xx”良好開局。

(一)行業規模持續擴大,外出施工實現突破性增長。20xx年,全市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35億元,同比增長50.5%,連續兩年倍增。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00億元,同比增長50.5%;上繳地稅11.9億元,同比增長51.7%。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7億元,同比增長24%,高於全省增幅7個百分點;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5.4億元,同比增長28%。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廣闢“外出興業”之路。20xx年,全市外出施工人數達到10萬人,簽約工程總造價195億元,累計完成產值129億元,同比增長266%。建築隊伍和勞務用工已輻射除香港、澳門、臺灣以外的所有省級行政區,發展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二)企業資質全面升級,骨幹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積極引導一級企業向特級企業進軍,二級企業做大做強,三級企業做專做精,中小型企業加快向技術公司、專業公司轉變,主動爲大公司提供配套服務。截止目前,全市建築業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已發展到905家(不含市政、裝飾、園林綠化、水利專業),其中總承包企業、專業承包企業中特級、一級企業15家。全年有43家企業資質升級,同比增長72%。大企業帶動作用突出。20xx年天元集團完成總產值137億元,同比增長28%;集團完成總產值83億元,同比增長79%。

(三)傳統市場日益鞏固,新的市場亮點頻現。駐外企業發揮建築品牌優勢,以質量和誠信開拓市場。、等傳統市場得到鞏固,、等新興市場逐步形成。費縣華通路橋在遼寧省施工近30年,市場佔有率達到90%以上,多次獲得吉林省政府表彰,20xx年完成外出產值6.2億元。集團在包頭市與政府以土地置換方式,投資60億元建設體育館等一系列重點工程。魯班建設集團與日照鋼鐵有限公司簽訂住宅開發項目總承包協議書,規劃面積達到50萬平米,預計合同額將達到10億元。天元集團在赤道幾內亞承接警察局宿舍樓和中興通訊公司鐵塔工程,計劃完成產值2.5億元。

(四)勞務企業迅速成長,外出效益大幅躍升。目前,我市勞務企業已經發展到280家,同比增長24%。今年一季度,全市外出施工及勞務輸出人數達到2.1萬人,簽約工程總造價21.5億元,累計完成產值20.6億元。一批在外勞務龍頭企業自身發展壯大,成功實現了向總承包企業的過渡,同時帶動許多中小企業“走出去”。蒙陰沂蒙公司已向11個國家派駐勞務人員800多人,年勞務收入6400萬元。天元集團等4家建築企業具備了對外承包工程和建築勞務合作經營權資格,累計出境外出施工完成產值800億元,累計施工帶勞務輸出人員4萬人(次)。

(五)勞務品牌聲譽鵲起,京臨合作更加緊密。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發揚人特有的“吃苦耐勞、誠實守信”精神,打造了“沂蒙建築業”、“沂蒙建築勞務”等金字品牌。注重加強與市的建築勞務合作。目前,我市在京施工企業共計21家,與市政集團、建工集團、城建集團等80多家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勞務合作關係。20xx年,在京施工備案人數2萬餘人,完成總產值9.9億餘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勞務分包企業完成產值8.7億元,佔到88%。萬平公司連續多年獲得“在京優秀施工企業”稱號,沂蒙建設公司等5家企業獲得“在京施工先進企業”稱號。

二、紮根市場,在競爭中積蓄力量、加速成長、樹立沂蒙品牌

近年來,建築業以保障城市建設、優化產業結構、規範市場秩序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爲中心任務,努力轉變發展方式,不斷創新管理機制,高質量完成各項城市建設任務,綜合實力和城鄉建設能力顯著提升,引領了全國建築業發展。從有關數據和資料分析,市場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一)建築市場空間巨大、發展潛力巨大。20xx年,市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040.7億元,比上年增長16.3%;房屋施工面積1.8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7.5%。今年1-3月份,完成建築業總產值981億元,同比增長11%;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本年新籤合同額1694.4億元,同比增長22.2%。“xx”時期,市着眼於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實施“人文、科技、綠色”發展戰略,加快南城建設、CBD東擴、新城建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醫療設施、地震避難場所、城鄉結合部地區改造、村鎮建設等領域的投資力度。“xx”時期,計劃年均竣工房屋3500萬平方米左右,這爲建築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建築專業結構優化、競爭格局已經形成。截至今年3月底,在市註冊或進行備案登記的各類建築施工企業(含施工總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共7934家。其中:市所屬各類施工企業6186家,佔78%;中央在京及外地進京各類施工企業1748家,佔22%。在施工總包層面上,市企業佔施工總包合同額的62.6%,特、一級企業施工總包合同額佔90.4%。在專業承包層面上,按工程項數和合同額計算,外地進京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爲72.4%和53.2%。骨幹大企業的數量和市場競爭能力進一步提升,市場集中度顯著提高,已形成較明晰的市場分層競爭格局。專業或中小型企業加快向技術創新型企業轉型,專業化水平、經營能力、協作意識不斷增強。

(三)建築節能標準執行到位、建築科技實力雄厚。截至20xx年底,節能住宅累計達到3.2億平方米,佔住宅總量的76.9%;節能建築累計達到4.1億平方米,佔既有民用建築總量的60.4%,位居全國前列。膜技術、大跨度鋼結構等一批新技術、新工藝、新工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爲奧運工程、T3航站樓、軌道交通等重大工程的高質量建設和安全運行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並有力提升了建築企業科技實力和整體競爭實力。

建築市場是一個龐大的建築市場;是一個聚集了全國優秀建築企業,強手如林的建築市場;是一個公平、開放、包容、規範、創新的建築市場。在這樣一個充滿機會、充滿挑戰的市場裏,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應該說,站穩了,就意味着站穩了全國;在能夠生存,在、廣州、深圳等其他城市就能夠生存得更好、發展得更快;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我們的企業是有信譽、有實力、有着巨大發展潛力的。

參與建築市場競爭是企業人才、科技、管理與資金的綜合較量,企業必須充分了解市場、自身實力和競爭規則,找準市場定位,明確主攻方向,做到有所爲、有所不爲。要超前做好市場拓展計劃,提前介入,爭取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要熟悉工程招投標、施工、監理以及索賠等方面的規則,學會生存,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鍛鍊隊伍。要立足沂蒙、紮根,從質量、人才、技術、管理、品牌等各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壯大企業實力。

三、強化服務引導,塑造企業形象,做大做強沂蒙建築業

今後一個時期,在京施工企業和勞務企業要嚴格落實全市建築業工作會議的精神,按照市建委、省建工局的要求,明確思路,搶抓機遇,應對挑戰,改革創新,推動各項工作上臺階、上水平,不斷擦亮“沂蒙建築業”的金字招牌。

(一)強化轉型升級,切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現在看,我們的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資質低、資金少、實力弱”的問題,迫切需要壯大規模、轉型升級,增強核心競爭力。下一步,一要向“高”端延伸,提高科技含量。目前,實施節能減排、綠色施工已成爲行業發展基本要求。企業必須及時適應變化,轉變“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長、低效益”的模式,走“高、精、尖”的道路,積極學習最新科研成果,大力應用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二要向“寬”處拓展,拓寬產業領域。在京企業要突破以房屋建築爲主的侷限,橫向拓寬產業領域,向水利電力、設備安裝、裝飾裝璜、道路設施、園林綠化、市政路橋、生態環保等領域延伸,形成新的增長點。三要從“細”節着手,實行精細化管理。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實行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實現資源整合、管理升級的目標。

(二)強化人才培養,努力提高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一要努力打造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各位老總要敢於向新領域、新紀錄衝刺,向大企業、大品牌進軍,全面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在跑市場、抓管理的同時,還要多靜下心來看書學習、開闊眼界,做到與時俱進。二要抓緊抓好人員培訓。着力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建設註冊執業人員、關鍵崗位技術人員和一線操作人員等人才隊伍的建設。積極開展崗位大練兵、技能大比武活動,加快推進以技工、高級技工和技師爲主體的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培養。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提高企業科技應用能力。

(三)強化市場開拓,不斷擴大外部市場份額。一要積極開闢市場。繼續鞏固傳統市場,積極拓展市轄區、南城建設、東城建設,積極承攬CBD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環保項目。以勞務基地和駐外辦事處爲依託,發揮“勞務基地縣”的品牌效應和專業特色優勢,打造推介一批品牌勞務企業,不斷擴大勞務輸出規模。二要開拓國際市場。鼓勵天元集團等有對外簽約權的企業,加強與有關部門的聯繫溝通,多承攬援外工程項目。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建築企業的合作,藉助其技術、管理、品牌和資金優勢,在共同拓展市場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技術水平,逐步增強向國際高端建築市場滲透的能力。三要加強宣傳推介。藉助各種新聞傳媒,組織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聯誼推介、專業論壇、經驗交流、外出觀摩等活動,進一步放大在京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快企業發展。

(四)強化現場管理,提高工程質量安全水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高質量帶來高信譽、高份額、高效益。在京企業要把質量安全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全面落實規範標準,建立質量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一要切實加強企業質量安全的規範化和標準化建設。積極推進企業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促使企業管理規範、操作規範。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以基本知識、工程施工標準、規範和規程爲重點,強化一線作業人員的培訓,增強操作技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二要嚴格施工現場管理。重點抓好土方開挖、基坑支護、高大模板、起重吊裝、腳手架拆裝、高處作業、施工消防、裝修工程,以及管溝作業、拆除、爆破等危險環節的作業,確保施工安全。要嚴格實行施工區、辦公區、生活區隔離措施,將精細化管理的要求落實到各個環節、各個崗位。三要嚴格持證上崗。加強關鍵崗位和職業技能培訓,做到持證上崗、人證相符,堅決杜絕無證上崗現象發生。

(五)強化企業管理,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事實充分證明,只有企業讓職工舒心,才能使職工與企業貼心。在京企業要切實將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作爲重要工作來抓,時時抓,牢牢抓。一要完善檔案,加強網絡服務建設。做好駐京建築務工人員的調查登記統計工作,完善外出建築務工人員檔案。在京建築務工人員權益受侵犯時,要積極協助解決,並及時向戶籍所在地的鎮村反饋情況,共同做好維權工作。二要建立機制,切實依法維權。嚴格執行勞動合同管理制度、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和勞動用工實名制度,建立健全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落實好農民工工傷、意外傷害保險,建立農民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清欠工作長效機制。三要加強協作,提高維權效果。及時向市建委、省建工局駐京建管處彙報,通報案情,分析原因,不斷提高維權服務水平。

(六)強化基地建設,打響沂蒙勞務品牌。按照“優質定向、組織有序、科學規範、互利雙贏”的基地建設目標,全面加強雙方的互利合作,強化企業勞務管理工作。一要進一步強化合作的長效機制。加強溝通協調,確保信息暢通,及時解決合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持續開展勞務基地建設工作。二要積極做好市場化運作。以現有的基地勞務企業爲龍頭,規範勞務企業用工管理,推薦優秀勞務企業參與市場的開發建設。三要繼續擴大基地數量和規模。着力選擇一些勞動力資源豐富、建築業基礎較好的縣進行培育,發展新的建築勞務基地。今後,全市計劃再發展2-3個建築勞務基地縣,以增強建築勞務輸出的發展後勁。

(七)強化組織領導,爲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一要加強指導和服務,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市住建委將加大對外出施工和勞務輸出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人才支撐和人才吸引力度,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的技術培訓與指導,爲企業搞好服務。駐京辦也要準確定位,增強爲企業服務、爲建築工人服務的意識,用良好的工作作風,樹立起市住建系統對外良好的窗口形象。二要考覈激勵,扶持企業加快發展。去年,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建築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外出施工等列入政府年度目標管理,同時加大對企業的考覈力度,表彰獎勵先進。今年初,市政府按照《意見》精神兌現了獎勵承諾。在京企業要用好政策,堅定信心,鼓足幹勁,積極“走出去”,儘快將企業做大做強做精。

在此,真誠地邀請各位領導到檢查指導、旅遊觀光,對我市建設事業發展獻計獻策,對在京施工企業、勞務企業給予更多的傾斜和幫助。希望在座的企業思想再解放,力度再加大,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再創事業的新輝煌!

【會議發言稿】

各企業、各有關單位:

爲有效縮短工傷認定時間,提高工傷認定質量,降低工傷認定行政複議率和行政訴訟率,維護好企業和勞動者雙方的權益,現就加強工傷認定管理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實行工傷認定分類管理。對所有的工傷案件,劃分A、B兩類,實行分類管理。其中A類案件,指工傷事實簡單、清楚、勞資雙方無爭議且勞資雙方都同意申報的案件;B類案件指工傷過程複雜、事實模糊、勞資雙方存在意見分歧的案件。對A類案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受理並經充分調查取證後,由職能科室直接進行認定;對B類案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受理並經充分調查取證後,由職能科室提交工傷認定工作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後,進行認定。

二、堅持工傷認定溝通先行。對所有工傷案件,在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前,堅持先行與發生工傷的企業進行溝通,向企業詳細講解工傷保險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爭取企業對工傷認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建立職能科室溝通、分管領導溝通、主要領導溝通三種溝通層次,根據工傷案件的複雜程度和與企業的溝通難度,選擇一種或多種溝通層次進行溝通。在工傷認定溝通過程中,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要安排人員做好配合工作。

三、實行工傷認定部門合議。爲確保工傷認定無異議,切實降低工傷認定行政複議率和行政訴訟率,對所有B類工傷案件,一律邀請有關部門進行合議。經與有關部門協調,確定邀請合議的部門包括市人民、市政府辦公室法制辦公室。合議會議原則上每月召開一次,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能科室提前安排好會議日程,提出參加會議人選,報分管領導批准後,邀請合議部門相關人員參加會議,共同對工傷案件進行部門合議,作出是否認定決定。

【會議發言稿】

同志們:

縣委、縣政府決定今天召開全縣板栗工作會議,是在全縣上下奮力衝刺全年各項任務目標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大規模、高規格的重要會議,既說明了板栗產業在我縣農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表明了縣委、縣政府加快發展板栗產業的態度和決心。我們組織考察學習了河北遷西板栗發展經驗,昨天下午,大家又現場觀摩了磨木路沿線板栗標準化建園,相信大家都有深刻的感受和觸動。特別是省林業廳產業處晏處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呂教授在百忙之中親臨會場指導會議,這是對我縣林業產業發展的極大支持和鼓舞。剛纔,柴坪、大坪兩個鄉鎮和東川八盤村進行了大會交流,我都同意,一會兒,柳書記還要做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就加快板慄產業發展先講三點意見:

一、深化認識,堅定信心,切實增強加快板慄產業發展的使命感

板栗產業在我縣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產業,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一項支柱產業,其以個大、色鮮、味美、富含多種微量元素而馳名全國,以質優量大而被譽爲“中國板栗之鄉”,做大做強板栗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和責任。

首先,良好的發展基礎,要求我們乘勢而上、加快發展。近年來,縣委、政府堅定不移的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把發展板栗作爲促進農民增收的骨幹產業緊抓不懈,通過各級、各部門和廣大羣衆的共同努力,全縣板栗產業發展成效明顯。一是基地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縣累計慄園面積達到45.1萬畝,其中,掛果面積34.9萬畝,豐產園面積10萬畝。基本建成了鎮木、雲東、商沙三線30萬畝板栗基地。20xx年,板栗產量達到9020噸,產值達到5412萬元,分別是20xx年的2.1倍、2.5倍,僅此一項產業,全縣農民人均增收218元,全縣收入過萬元的板栗大戶達到58戶。二是品牌優勢逐步凸顯。大板慄是全國板栗優良品系之一,板栗產品多次榮獲楊陵農業科技博覽會金獎。目前,我們認證有機板慄生產基地3萬畝,選育出了“鎮慄一號”板栗優良品種,註冊了“臻安”牌大板慄商標,板栗在全國享有較高知名度,基地規模和產量位處西北之首,成爲全省板栗基地核心區。三是產業鏈條有效延伸。自1993年始建了縣板栗食品廠,現經恆達公司整體租賃使用,通過擴建改造,建成了20xx噸板栗冷藏庫和三條深加工生產線,開發了“甘納豆”、“慄慄香”、“開口笑”等板栗系列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全縣建成了5個儲藏能力100噸的中型氣調庫和26個儲藏能力20噸的農村小型儲藏窖,全縣板栗保鮮儲藏能力達到3000噸。同時,全縣還組建了15個鄉鎮板栗產業合作社和28個村級板栗專業合作社,培養了一大批板栗營銷專業大戶,實現了縣內小市場與全國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其次,存在的薄弱環節,要求我們高度重視,努力。在板栗產業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的認識到一些影響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和薄弱環節。一是品種老化,良種選育推廣工作滯後,良種採穗圃規模小,接穗採集單一,選擇性不強,導致品種混雜,良莠不齊;二是經營管理粗放,片面追求基地規模,忽視慄園管理,使樹體衰弱,病蟲危害嚴重,產量低而不穩;三是產業鏈條短,市場體系不健全,科技推廣和中介服務組織未充分發揮職能,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強,產、供、銷沒有結成利益共同體,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低;四是品牌效益不強,產品的分類不細,包裝魚龍混雜,“臻安”牌大板慄商標、有機板慄認證和原產地保護沒有發揮應有作用。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三大三小”現象,即:決心大、投入小,規模大、產量小,牌子大、效益小。單拿基地和產量來比較,全縣的掛果慄樹2200萬株,按今年總產量9020噸計算,平均到每株掛果樹單產不足1市斤。如果通過嫁接改造和精細管理,在3-5年內,使現有慄樹達到三分之二以上掛果,平均株產達到2市斤,那麼總產量將達到3萬噸以上,其效果立竿見影,提升的空間十分巨大。

第三,豐富的自然資源,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做大做強。“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縣情實際,決定了我縣農村發展潛力在山、希望在林,全縣有435萬畝林地,佔土地總面積的83%,農民人均佔有林地17.4畝,是人均佔有耕地的12倍。因此,做活“九分山”的這篇大文章,使廣大農民不出山能致富,纔是解決長期穩定增收的關鍵所在。我在不同場合也曾多次講過,要改變我縣產業多而不精、優而不特的現狀,就是要主攻一到兩個產業,逐步形成一業獨大或兩業並舉的產業新格局。而我縣是板栗最佳適生區,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孕育了優良的板栗品系,隨着“鎮慄一號”板栗良種的選育成功,以及優質二慄選育工作的推進,一批產量高、品質好、抗性強的優質良種將極大的豐富我縣板栗品種資源,爲提高板栗產量、質量和效益提供保證。同時,我縣廣大羣衆有栽培板栗的傳統習慣,板栗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逐步形成了以板栗爲主導的農村經濟和豐富的慄鄉文化,廣大慄農對加快板慄發展的願望十分強烈,加之,我們有一批能吃苦、業務精、作風硬的管理人才和技術隊伍,做大做強板栗產業我們有理由、有條件、有信心。

二、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奮力推進板栗產業突破發展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板栗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加快板慄產業發展的決定》精神,確立以經濟效益爲主的板栗產業規模化、規範化、效益化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以產、加、銷,農、工、貿一體化的產業化運行體系,突出基地發展,強化科技服務,壯大龍頭企業,打造知名品牌,推進產業化經營,使板栗產業更好的爲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總體目標是:通過政府推動,科技促動,龍頭帶動,利益驅動,擴大新基地,改造低產林,壯大龍頭企業,完善社會化服務,打造知名品牌,推進產業化經營。力爭到20xx年,板栗基地規模達到80萬畝,其中良種豐產園達到40萬畝,有機產品基地30萬畝,板栗產量達到2萬噸,鮮慄儲藏能力達到1.3萬噸,加工能力達到5000噸,實現產業總收入1.25億元,農民人均板栗收入達到500元,躋身國內板栗生產大縣前列;到20xx年,板栗基地規模達到100萬畝,其中良種豐產園達到60萬畝,有機產品基地50萬畝,板栗產量達到4萬噸,鮮慄儲藏能力達到2.4萬噸,加工能力達到1萬噸,實現板栗產業總收入2.4億元,農民人均板栗收入1000元,板栗形成規範化種植、系列化加工、市場化管理、網絡化營銷的產業化格局,建成全國板栗強縣。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實現突破:

(一)以擴大基地規模爲重點,在標準化建園上實現新突破。

一要擴大基地規模。按照全縣西部鄉鎮重點發展板栗,東部鄉鎮重點發展核桃的區域化佈局和規模化發展要求,加快“西慄東移”步伐,確定結子、雲蓋寺、黃家灣、東川、廟溝、柴坪、餘師、木王、達仁、青銅等十個鄉鎮爲重點基地鄉鎮,各建設板栗基地8萬畝;永樂、回龍、鐵廠、大坪、靈龍、米糧、張家等七個鄉鎮爲一般基地鄉鎮,各建成板栗基地3萬畝;其餘鄉鎮做爲輻射發展鄉鎮,依靠典型帶動,各發展板栗基地1萬畝。總的要求是:年均新建標準慄園5萬畝。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採取專羣結合的形式,加快建設鎮楊路、磨木路兩個百公里30萬畝板栗林帶,商沙路、冷老路、西康路三個10萬畝板栗林帶,努力把磨木路率先建成“西北板栗第一路”。

二要優化品種結構。要立足發展我縣地方板栗優良品種,廣泛引進外地良種,建立板栗品種基因庫,爲搞好我縣板栗品種改良提供基礎。大力開展板栗良種選優和推廣工作,將抗逆性強、穩產高產的板栗或二慄優良單株,在長期觀測、實驗、對比和子代測定的基礎上,通過省級鑑定確認命名後,重點加以保護並大力推廣,採用無性繁殖措施,集中建立“鎮慄一號”板栗良種專業採穗圃,爲實生幼樹嫁接和低產慄園改良提供優質種源,以後凡幼樹嫁接和低產園改造所需的良種接穗,必須來源於專業良種採穗圃,原則上不得隨地亂採,每年幼樹嫁接和低產慄園改造不低於5萬畝。林業部門要組建和培訓板栗專業服務隊,爲慄農提供全方位、專業化服務。

三要提高基地質量。隨着人們健康水平的提高,國內國際食品消費市場對綠色和有機食品的需求旺盛,要堅持認證與監管並重、數量與質量並舉的原則,穩步擴大綠色和有機板慄基地規模,着力加快基地認證,創建以“臻安”牌大板慄爲主的國家級知名板栗品牌和板栗原產地保護基地,提高依法監管水平,提升大板慄品牌的整體形象,努力實現基地建設速度、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二)以壯大龍頭企業爲重點,在產業化經營上實現新突破。

一要加快推進板栗產業化經營。要積極構建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專合組織+產業農戶“四位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機制,不斷提高廣大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各有關職能部門要正確處理好龍頭企業、中介組織與產業基地農戶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引導他們採取投資、聯營、入股、合作等形式,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增強開拓市場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二要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集羣。縣委、縣政府在《關於加快板慄產業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鼓勵國家、集體、個人等多種經濟成份共同參與龍頭企業建設,採取財政貼息、稅收優惠、建立工業園區等相關激勵政策,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集羣。我們要立足資源優勢,採取招商引資、聯合建廠等形式,大力培育和發展板栗加工龍頭企業,努力改變“賣原材料”的局面。板栗食品廠要加快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究,推進板栗深度開發,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經濟效益,大膽運用現代企業經營機制和管理模式,建設出口型、外向型企業,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增強市場競爭力。

三要着力實施品牌戰略。積極推行標準化生產,大力提升產品質量,加大對“臻安”牌大板慄商標和有機板慄產品認證宣傳力度,加強商標的管理與使用,爭創名牌、中國名牌,並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使臻安大板慄在全國的影響力明顯增強,以高質量產品贏得客戶、佔領市場,以響亮的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

(三)以服務體系建設爲重點,在科技化引領上實現新突破。

一要加強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林業部門和各鄉鎮黨委、政府要穩定和加強縣鄉林業科技隊伍,發揮好林業在科技興慄戰略中的主力軍作用。林業局要加快申報和建立縣板栗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加強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科院、林業設計院等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合作,建立長期的科技協作關係,廣泛開展科技聯合攻關,爲板栗產業發展提供前沿科技支撐。縣職中、農廣校要開設板栗高產栽培專業,培訓板栗生產一線的專業技能人才。要健全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建立以林業科技人員培訓爲基礎,職中、農廣校、鄉鎮農技學校培訓爲補充,村級農民夜校、產業協會培訓爲主體的三級培訓網絡,全方位開展板栗生產實用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工作。

二要積極發展產業中介組織。要按照合理佈局,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的要求,研究制定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的發展規劃,在進一步理順和加強縣板栗產業總社與鄉鎮板栗合作社的基礎上,以村或跨村爲單元,有重點的培育、發展板栗協會和中介組織,明確協會和中介組織的地位和職能,並給予其必要的優惠政策及資金上的支持。要充分發揮中介組織在聯繫企業和政府的橋樑、紐帶作用,增強溝通交流合作和調解貿易糾紛職能,促使板栗產業協會和中介服務組織不斷壯大。

三要全力推進市場營銷體系建設。計劃、城建、林業和工商等部門,要積極籌劃建立板栗批發零售市場,並促使其不斷髮展壯大,形成乃至西北的板栗銷售中心。要探索運用產銷直掛、連鎖經營、網上交易、電子商務等新型營銷方式,拓展板栗營銷平臺。林業局要開通板栗營銷服務網站,加強信息網絡建設,爲板栗生產、營銷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服務。要加強市場管理,建立和完善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對本縣板栗銷售要逐步實行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商標,杜絕摻雜使假,規範交易行爲,對外地進入我縣市場的板栗,要禁止加掛品牌、使用“臻安”牌商標,依法維護大板慄聲譽。

三、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爲加快板慄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思路決定出路,力度決定效果。實現板栗產業突破發展,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必須要有堅強的組織領導、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和大量的資金投入。

第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板栗產業開發工作,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縣委、縣政府將成立由我任組長,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各分管林業的領導任副組長,計劃、林業、財政等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爲成員的板栗產業開發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板栗產業開發工作。各鄉鎮要將板栗產業開發作爲鄉鎮“一把手”工程,認真組織廣大幹部羣衆,結合本地實際,編制切實可行的板栗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的目標、原則和重點,加強工作部署,精心組織實施。要經常研究板栗產業發展工作,及時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爲板栗產業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縣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強化協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加快板慄發展的強大合力。

第二,健全體制機制。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林業產權制度。重點是加快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按照明晰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的要求,在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法將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通過家庭承包方式落實到農戶和經濟組織,林地的承包期爲70年,承包期屆滿,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繼續承包。自留山由農戶長期無償使用,不得強行收回,不得隨意調整,保持林地使用權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在不改變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依法對擁有的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進行轉包、出租、轉讓、入股、抵押或作爲出資、合作條件,對其承包的林地、林木可依法開發利用,用產權制度改革的成果激發廣大羣衆發展板栗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完善年度目標責任考覈體系。將板栗產業開發的基地面積、產量、產值、人均板栗收入等主要指標納入鄉鎮年度目標責任書,加大分值比例,嚴格考覈標準。縣政府將每年召開一次板栗產業開發工作總結表彰大會,獎勵有功單位和個人。

第三,加大資金投入。按照20xx-20xx年板栗產業發展規劃目標,需總投資2.85億元,如此龐大的投資規模,光靠哪一級、哪一部門或羣衆是無法完成的,必須建立寬領域、多渠道的投融資體系,重點從四個方面予以突破:一要加大項目爭取力度。林業局、板栗龍頭企業、中介服務組織,要積極爭取中、省項目投資,每年爭取的中、省用於板栗產業發展的專項投資要保持1000萬元以上;二要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各部門爭取到的扶貧開發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小流域治理資金等項目投資,要重點支持板栗產業,按照“渠道不亂、捆綁使用、各記其工”的原則,每年用於支持板栗發展的資金也要不低於1000萬元;三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縣農行、農發行和農村合作銀行要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對林業實行長期限、低利息的信貸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各類經濟組織發展板栗龍頭企業和產業基地,對個人投入開發板栗產業的,要適當放寬貸款條件,擴大面向農戶的小額信貸和聯保貸款,推進林權抵押貸款工作,每年支持板栗發展的各類金融貸款要達到20xx萬元以上;四要廣泛引導民間資本投入。按照“誰所有、誰投入,誰受益、誰投入”的原則,積極引導廣大羣衆增加對板栗產業的投入,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經濟組織及獨立法人創辦板栗等綠色企業,鼓勵單位職工和科技人員以有償服務、投資入股等形式參與板栗產業開發,鼓勵外商來我縣承租和購買山地,發展板栗基地,興辦加工營銷企業。縣政府將建立板栗產業發展專項引導基金,每年預算一定數量的專項經費,用於板栗產業開發項目的扶持,以及對突出貢獻人員、產業大戶、新產品研發和科技創新的獎勵。

藉此機會,我就當前的林業工作再強調四點:一守於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按照“公平、公正、公開”、依法和尊重農民意願的原則,積極穩妥的推進林改工作,切實維護好廣大農民羣衆的根本利益,並以此挖掘林地潛力,激發羣衆開發的熱情。第一批開展林改工作的12個鄉鎮,要加快工作進度,年底前完成確權任務,尚未開展林改工作的鄉鎮,也要提前做好準備,開年以後迅速投入到林改工作中去。二守於森林防火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視,強化措施,抓好落實,自覺做到思想上不麻痹、工作上不鬆勁、措施上加力度,堅決杜絕發生重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具體要求將在下午的森林防火專題會議上安排部署,請認真抓好落實。三守於退耕還林工作。我縣退耕地造林面積居全市之首,每年直接爭取國家財政資金5000萬元以上,農民人均達到200元,這是一筆非常巨大的中央財政投入,因此,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視退耕還林的成果鞏固工作,認真做好查漏補缺和政策兌現的各項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決不允許把手伸向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一經發現,將嚴肅查處。四守於核桃建園工作。核桃是我縣的第二大林業主導產業,也必須重點發展。各鄉鎮特別是東部鄉鎮,要以核桃產業開發爲主,全縣每年新建核桃園1萬畝,到20xx年,總規模達到25萬畝,總產量達到1.2萬噸,產值1.5億元。今年冬季,每個鄉鎮至少要完成300畝以上的核桃建園工程,東部鄉鎮要在抓好環形核桃路補植補造的同時,完成核桃建園500畝。

同志們,促農增收,產業爲基;產業發展,板栗爲重。各鄉鎮、各部門要以實踐科學發展觀爲動力,繼續保持紮實苦幹的作風,超前謀劃,強化措施,努力推進板栗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爲促進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會議發言稿】

同志們:

縣委、縣政府決定,今天召開全縣勞務工作會議,主要目的梳徹落實縣委全委(擴大)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xx年全縣勞務工作,全面安排部署20xx年勞務工作,進一步動員全縣上下再鼓幹勁,開拓進取,奮力拼搏,不斷做大做強勞務產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下面,根據縣委、縣政府討論的意見,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總結成績,尋找差距,切實增強抓勞務產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剛剛過去的20xx年,全縣勞務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基本縣情,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勞務機構,整合培訓資源,因勢利導,有力地促進了全縣剩餘勞動力向縣外、省外非農產業輸轉,使全縣勞務輸出工作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式發展,勞務產業已經成爲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去年,全縣累計輸出勞務8.16萬人,創勞務收入3.18億元,勞務人均收入3916元,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工作成效明顯。

一勝作力量得到加強,爲勞務輸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去年,縣上專門成立了全縣勞務輸出工作領導小組和縣勞務輸出服務工作辦公室,18個鄉鎮成立了勞務輸出服務工作站,432個行政村建立了勞務輸出服務點,縣勞務辦在蘭州、銀川、、北京、深圳成立了5個勞務聯絡處,從而在全縣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聯動,上下協調、內外互通、齊抓共管的勞務工作格局。

二是思想認識得到深化,形成了大抓勞務經濟的共識。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一年打基礎,兩年大發展,三年成產業”的目標,全縣上下把勞務輸出作爲一個大項目、大產業來抓,先後組織18個鄉鎮的鄉鎮長和勞保局等單位的負責同志,赴定西市安定區和隴西縣實地考察學習了勞務輸出工作的先進經驗;制定了《關於加強勞務輸出工作大力發展勞務經濟的實施意見》和《縣勞務輸出工作規劃》;專門召開了全縣加強勞務輸出加快勞務經濟發展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全縣勞務工作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10月份,贏得了全市勞務工作現場會在我縣召開,極大地鼓舞和促進了全縣上下發展勞務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在全縣上下形成了大抓勞務產業的共識。

三是強化宣傳引導,營造了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建成了縣勞務輸出信息網,創辦了《勞務》簡報,製作的《勞務譜新篇》專題片,先後兩次在衛視播出,大力度宣傳報道各級抓勞務輸出工作的典型經驗和勞務明星的先進事蹟,“要想富、搞勞務”已成爲廣大羣衆的共識,想勞務、議勞務、爭先恐後外出務工成了羣衆的熱門話題和農村的一種新時尚,爲全縣勞務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是摸清底子,爲勞務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的原則,對全縣勞動力資源、富餘勞動力資源、外出務工人員、勞務輸出帶頭人情況,從年齡、文化程度、專業技能、勞務收入、輸出去向、輸出規模等方面逐鄉、逐戶、逐人進行了摸底調查,分類建立了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和勞務輸出信息數據庫,爲全縣勞務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五是整合培訓資源,大力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對全縣各類培訓機構進行摸底登記,並按照誰主管、誰整頓、誰投資、誰管理的思路,通過整合資源,全縣共確定了26所培訓學校。縣勞保局投資10萬元,建成了縣勞動力培訓中心,各鄉鎮均成立了1-2所培訓中心(點)。全縣各類培訓機構共培訓勞務人員11200人,其中舉辦政策法規、務工基本常識等方面的短期培訓5850人,進行機電技術、汽車駕駛、烹飪、裁剪、建築等方面的長期培訓4750人。印製下發《勞務工作指南》6500多冊,爲外出務工人員提供了必要的服務。

六是組織赴疆摘棉工作取得了成功,爲全年勞務工作增添了光彩的一頁。全縣把組織赴疆拾花工作作爲轉變政府職能,考驗鍛鍊各級勞務組織和大規模、有組織輸出勞務的一項重要措施,開展了規模空前的組織動員工作,共落實赴疆摘棉工2100名,超額完成了市上下達的任務,直接經濟收入257萬元,拾花工人均收入1628元,最高收入達3320元,得到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和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高度讚揚。尤其是大莊鄉農民杜長益帶領150名農民工跨出國門到哈薩克斯坦務工,開創了我縣農民工跨區域務工創業的先河,成爲全縣勞務工作的一大亮點。

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全縣各級勞務組織的辛勤工作和勞務輸出帶頭人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縣農村富餘勞動力多,輸轉量大,勞動力素質偏低,勞務培訓工作滯後,一些鄉鎮、部門對勞務輸出工作的認識不足,工作不到位,經費投入較少等這些困難和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勞務宣傳考察、信息傳遞、組織輸轉、跟蹤服務及建立勞務基地等工作的開展。因此,全縣上下一定要正視縣情,尋找差距,增強抓勞務產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推動全縣勞務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二、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全力做好今年的勞務輸轉工作

今年,是實施“xx”最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勞務工作,對於穩定增加農民收入,推動全縣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全縣勞務工作的總體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落實xx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縣委全委(擴大)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增加農民收入爲目標,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實施“圍棋戰略”爲突破口,以建基地、抓培訓爲重點,年內力爭輸出勞務人員8.2萬人(次)以上,創勞務收入3.2億元以上,其中有組織輸出達到2.1萬人(次)以上,培訓城鄉勞動力1萬人以上,建立新的勞務基地50處左右。

爲實現以上目標任務,重點要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實施“圍棋戰略”,突出抓好勞務基地建設。實施“圍棋戰略”是縣委、縣政府着眼長遠、突出勞務經濟主導地位的一項重要舉措,其目的就是以東南沿海、長三角地區、京津地區、西北地區大中城市勞動用工密集型企業爲目標,多處布點,創造條件建立新的大型勞務基地,通過發展一點,帶動一片,穩定一處,聯繫一方,逐步在上述地區形成有組織勞務輸出的基地網絡,使“圍棋”每落一子,新建基地一處,組織輸出一批,穩定就業一批,不斷建立長期合作,長遠發展的長效機制,擴大有組織輸出規模,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一是建立“廈門”勞務基地,與福建燦坤實業公司合作,組織輸出500人以上,年創勞務收入600萬元以上。二是建立北京“平順”勞務基地,與北京市平谷區、順義區勞動保障局合作,組織輸出4000人次以上,創勞務收入2400萬元以上。三是繼續加強同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的互利合作,組織季節性大規模勞務輸出20xx人次以上,創勞務收入500萬元以上。四是加強同上海、天津、銀川、蘭州、烏魯木齊等地勞動保障部門和中介組織的協調聯絡,多方考察論證,創造條件籌建新的大型勞務基地5處以上,組織輸出5000人次以上。五是在六月份左右,對畢業未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初、高中畢業生和未就業的大中專學生通過考察、建立基地,組織輸出1000人次以上。通過實施“圍棋戰略”,下大力氣解決目前分散、盲目輸出比例偏大,有組織、有規模輸出量小這一突出問題,積極組織縣、鄉勞務工作人員前往各用工地蒐集考察用工信息,建立勞務供求關係,簽訂勞務用工合同,動員組織規模輸出。

(二)完善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方式,大力推進職業技術培訓。根據我縣勞務人員素質狀況和國內用工需求,大力推進職業技術培訓仍然是現階段勞務工作的關鍵所在。今年,要進一步完善培訓機制,提高培訓水平,豐富培訓內容,主動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一方面動員組織適齡青年到外地有較高資質的技能培訓學校參加培訓,另一方面要引進外地有實力的技校在我縣設點辦班,方便我縣人員參訓。要本着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加強與全國各地用工單位的合作,開展訂單式培訓;與市場需求結合,開展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儲備式培訓。要動員城鄉青年積極報考國內各大技術培訓學校,培養市場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要充分發揮縣內培訓機構的資源優勢,採取中長期培訓和短期培訓相結合的辦法,下鄉進村開展巡迴培訓,突出面向第三產業所需人才的培訓,年內力爭培訓適齡城鄉青年1萬人次以上。

(三)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強力打造勞務品牌。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爭取儘快加入中國勞動互聯網絡,向《中國勞動網》提供縣內勞動力資源有關數據,力求在更廣闊的層面、更大的範圍內,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面向全國推介勞務工作和務工人員。同時,要積極爭取對“勞務”品牌申請域名註冊,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要有重點的對全縣18—30週歲的2.88萬名適齡城鄉青年(含高中生畢業生約1000人、國中畢業生約3000—4000人、大中專院校畢業未分配的城鄉青年約600人)建檔立卡,進入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對基礎數據和相關情況實行動態管理,並通過“勞務輸出信息網”向全國發布供求信息。要創造條件成立“勞務派遣公司”,加快籌建“縣勞動力市場”,以市場化引導勞務輸出,使我縣的勞務工作走向市場化運作的循環發展路子,擴大輸出規模,提高組織化程度。

(四)進一步做好赴疆拾花工作。赴疆拾花是農村中年勞動力季節性短期務工掙錢的好項目,去年我們在大規模組織輸出上已經取得了成功的經驗,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今年我們要繼續抓好大規模組織輸出工作,及早做好宣傳、動員、組織工作,細化和深化服務措施,多方組織輸出,力爭組織赴疆拾花工超過20xx人以上,收入500萬元以上。

(五)全力搞好維權服務工作。加強維權服務,是確保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根本措施。縣勞動監察部門和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勞動法》有關規定,切實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一要規範勞動合同,明確雙方責、權、利關係。二要確保農民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不得隨意拖欠、剋扣農民工的工資。三要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對勞動條件差、任意延長勞動時間,訂立欺詐合同,違法收取押金等行爲的企業,要加大執法力度,確保農民工的權益不受侵害。四要建立勞務法律援助制度,縣勞保局與司法部門要成立縣勞務經濟法律援助中心,對農民工因工負傷、致殘、死亡得不到合理補助和賠償而又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應施以法律援助。五要將印有維權電話、緊急電話、維權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等爲主要內容的《農民工外出務工手冊》,免費發放全縣外出務工人員,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宣傳勞務品牌。六要定期不定期對我縣勞務基地進行回訪慰問,與用人單位、輸入地行政主管部門積極接觸,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爲我縣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全方位跟蹤服務,對外樹立政府重視勞務的形象,吸引更多的用工單位簽約,不斷做大做強我縣勞務產業。

三、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努力開創我縣勞務工作新局面

做好今年的勞務工作,事關農民持續增收、事關農村經濟發展、事關全縣社會穩定大局,全縣上下一定要從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發,堅持以人爲本,優化服務措施,努力爲發展我縣勞務產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一要建立和提供全方位服務體系。針對我縣農村人口和農村剩餘勞動力多的實際,全縣各級組織要爲農村勞動力就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勞動力資源動態管理制度、勞動力市場管理制度、勞動用工信息發佈制度、轉移輸出培訓制度等。同時在社會保險、權益保障、資金投入、就業指導、求職登記、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

二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多方開拓勞務市場。各鄉鎮要突出發展特色勞務,大力培育主導型勞務產業,形成一批特色勞務鄉(鎮)、專業村。要因人而宜,分類指導,鼓勵和引導年輕有文化的勞務人員進軍東南沿海發達地區,以外資企業、合資企業爲主組織輸出。對於年齡偏大、無技術特長的男性勞務人員以省內外建築、建材、採礦業爲主組織輸出。對於年齡偏大、沒有文化的女性勞務人員以拾花、寧夏撿菜等方面的季節工爲主組織輸出,努力形成多樣化、全方位的勞務工作格局。

三要落實責任,嚴格考覈。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要把勞務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確保組織領導到崗,責任目標到人,各項措施落實到位。要制定目標責任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年終,縣上將嚴格按照全縣綜合經濟責任目標考覈辦法進行考覈,兌現獎罰。

同志們,今年是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起步之年,抓好今年的勞務工作,對於促進全縣農村經濟持續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將起到有力地推動作用。各鄉鎮和全縣各級勞務組織一定要把勞務作爲一項大產業來抓,紮實工作,銳意進取,努力推動全縣勞務產業再上一個新臺階。

【會議發言稿】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信息化建設推進會,目的是對此項工作做進一步的動員部署和安排。從前段工作的督查瞭解和跟蹤檢查情況來看,縣際之間工作進展不平衡,還存在死角,全省工作會議之後,少數縣區進展緩慢,認識還有差距。爲了全面啓動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工作,進一步推進城鎮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切實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促使同志們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給予全力配合支持,我們今天專門安排部署。下面,我講三點意見,供參考。

一、以全省新農保信息系統建設爲契機,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

“xx”期間,伴隨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的快速發展,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金保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省廳的關懷和大力支持下,落實建設資金380萬元。金保工程一期,省市兩級共約投入200萬元,先後完成了市本級數據中心機房與部分硬件建設,市數據中心機房面積超過80平米,市本級與省廳、8個縣區中心節點和93個鄉鎮(街道)、社區實現聯網,12333電話諮詢系統和市視頻會議系統建設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覆蓋市、縣(區)、鄉鎮(街道)、社區的網絡硬件平臺。金保工程二期,我市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信息系統、人力資源信息系統開發成功,一些縣區發放IC卡10多萬張,發揮了較好的社會效益。信息化基礎條件和業務應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市本級建成了一個符合金保工程基本要求,具備氣體消防、雙路供電、新風空調、防雷電等要求的標準機房,小型機等高端服務器也配備到機房,爲建設全市統一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奠定了基礎。總體上看,信息化建設成果已經成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礎,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推動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向精細化、一體化、科學化、規範化轉變。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新要求相比,我市當前信息化發展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加快推進步伐的需求十分迫切。

10月17日,全省信息化建設暨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建設動員大會召開以來,各縣區加快進度,積極爭取,使信息化工作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數據採集工作落到實處。11月中旬,我們通過現場查看、電話詢問等方式對各縣區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了督查,總的來看,工作彙報及時,資金爭取到位,機構人員設備到位,數據採集進入實質性階段,有的縣區進展較快,西峯區積極彙報區領導,爭取資金200萬元,金保專網月租費統一納入財政預算,爲經辦機構、各鄉鎮統一配發了計算機和複印機,安裝了數據採集軟件,邊參保收費邊錄入數據,有望提前完成任務;華池縣將醫療機構線路月租費也納入了財政預算,這種做法很好,爲下一步醫療保險信息系統建設打下了基礎;環縣爭取資金15萬元,在全縣集中召開數據採集培訓班,統一配發數據採集軟件,現已完成任務85%;、縣分別爭取資金20萬元、10萬元;有的縣區聯網進展比較緩慢,數據採集工作沒有安排,影響了全市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建設步伐。另外,省廳還安排了一部分資金,獎勵工作開展得好的市(州),希望大家積極配合,努力工作,爭取拿到獎金。

二、以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險信息系統應用爲重點,着力推進信息化建設

“xx”時期,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圍繞“覆蓋城鄉、就業社保、收發支付、數據集中”的要求,按照數據全市集中模式,建設市級數據中心,建設覆蓋各級、各類社會保險、就業經辦機構、服務機構的信息網絡,開發實施標準統一、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安全高效,覆蓋社會保險與就業各項業務、各類服務對象的應用軟件,儘早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按照“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計劃分兩步完成:第一步,從現在開始,力爭用2年左右的時間,構建全市統一的業務網絡系統,並與省廳網絡互聯。在此基礎上建立網絡互聯、信息共享、安全可靠、全市統一的社會保險與就業信息系統。第二步,建設人事人才信息系統和異地災備系統。

爲確保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把握了“統籌規劃,統一建設”的原則,嚴格按照全國總體設計方案,實行統一的規劃與標準,全市統一網絡配置標準,使用統一應用軟件。在統一規劃、標準的基礎上,明確分工,互相配合,統一建設,整體推進全市社會保險與就業信息系統建設。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以信息系統應用和實現“一卡通”兩個重點,全面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

(一)關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應用問題。按照“統一規劃,省級集中;統一建設,分級管理;統一接口,信息共享;統籌兼顧,急用爲先”的原則,結合人社部關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與技術方案,建設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在系統設計上,我們按照全市社會保障“一卡通”的客觀要求,採用全市數據大集中模式建設,數據完全集中在市上。在技術方案上,完全採用人社部技術方案和全國統一的核心平臺三版和勞動99三版軟件,增加城鎮居民模塊,信息系統與人社部系統無縫對接。各縣區要認真落實《全市“金保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全力以赴地抓好組織實施工作。

一要認真做好人員培訓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業務屬於準金融業務,涉及到參保登記、繳費管理、待遇覈定、個人賬戶管理、金融機構代收代發、財務管理等多個環節,專業化程度高,政策要求強,對業務經辦人員的要求高。基層工作人員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操作應用的主力軍。各地要以配足配強基層工作隊伍,進行全面系統培訓,使其切實掌握相關政策、法規、業務經辦流程;要對他們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培訓,特別是要組織他們認真參加省廳、市局舉辦的數據採集培訓、信息系統操作培訓、系統管理員培訓,熟練掌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使用方法、操作指南,提高系統使用水平,爲系統上線做好人員準備,確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的有效應用。會後,市局要舉辦爲期兩天的業務操作培訓班,請軟件公司高級工程師給大家授課,機會難得,希望大家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學習,把問題解決在現在。

二要紮實做好數據採集和審覈工作。信息數據採集是實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的基礎,也是實現精確管理、提升服務水平的前提條件。各縣區積累了大量的紙質和電子數據資源,但與信息系統的數據要求相比,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數據不全或不準確的問題,導致數據無法遷移,系統無法上線。爲了指導和幫助各地完成數據採集工作,市局將專門開發數據採集軟件供各地免費使用。數據採集、清理和核對是一項工作量很大的艱鉅任務,必須切實給予高度重視,要領導掛帥,組織人力,集中時間,認真清理覈對現有數據,剔除無用數據,修正錯誤和不一致的數據,補充缺項數據,錄入到數據採集軟件中。各縣區務必在今年12月低完成數據採集工作,爲系統上線做好準備。目前,全市社保信息系統軟件和人力資源信息系統都已編程完成,進入數據採集階段,進展不是很順利。基礎數據質量決定系統能否順利上線,決定系統能否成功運行,各經辦機構務必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求真務實,及時準確,按要求完成各項系統的數據採集工作,全力推進“金保工程”建設,力爭成爲省廳信息化建設試點城市,爲我市人社系統信息化建設掀開新的篇章。

三要着力做好接入金保專網工作。金保專網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傳遞的基本通道,是信息系統運行的必要條件。目前省、市州、縣區金保專網主節點已經聯通,也延伸到了各業務經辦機構、經辦點,五級“金保專網”基本形成。(前面,我已經介紹過,在這裏我就不多說了)。現在,各地要把網絡建設工作重點放在做好金保專網的接入上,高度重視,認真組織,積極協調,嚴格按照省廳《關於做好接入金保專網有關工作的通知》和市局的要求,加快業務經辦點、街道社區和“兩定機構”的接入,形成支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業務的實時網絡環境,確保省、市州、區縣、鄉鎮、街道、社區各級利用網絡開展業務服務工作。各縣區必在12月中旬前完成專網接入工作,爲系統調試做好準備。

四要切實強化網絡安全工作。金保專網承載着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業務經辦與數據處理,網絡安全事關重大。各縣區務必要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工作,加強對本地接入金保專網各機構的管理,切實解決認識不足、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等問題,保障信息系統安全運行。在信息安全上,光靠堵是堵不住的,關鍵是要掌握好、控制好網絡。金保專網建成以後,所有業務都要遷移到專網上,不得與其它網絡及互聯網聯接,接入金保專網的終端計算機等設備不得與互聯網設備共用,各終端只能安裝全省或全市統一要求的應用軟件,配備終端殺毒軟件,按期升級病毒庫,加強業務人員管理,禁止無關人員登錄系統或接入金保專網,技術問題請與市局信息中心聯繫解決。各縣區、各經辦機構務必加強整改,確保信息安全。目前,個別經辦機構利用外網構建局域網並辦理社保業務,信息既不安全也不保密,以後發生類似問題,不但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還要追究主要領導的責任。

(二)關於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問題。社會保障卡抒大城鄉居民享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權益的電子憑證,也是繼居民身份證後,以國家名義印發的第二張“身份證”。“一卡通”承載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各項公共服務內容,代表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水平,既是加快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現實需要,也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舉措;既是檢驗信息化建設成果的重要標誌,也是服務於民的最直接體現。只有實現了“一卡通”,才表明我們真正建立起覆蓋全國、聯通城鄉、延伸基層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網絡,真正實現標準一致、軟件統一,真正建立起統一、規範的信息系統。也只有實現了“一卡通”,才表明我們真正兌現了“羣衆走到哪裏,服務就跟到哪裏”的承諾。“一卡通”,“一”是前提,“通”守鍵,最終都要落實在“通”上。因此,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必須做到“兩手抓”,一手抓髮卡用卡,一手抓卡的管理。

一要切實發揮卡的作用。髮卡地區越多,持卡人員越多,纔有規模效應,卡才能“通”得起來、“通”出效果。目前,我們在醫療保險中已經發放醫保卡10萬張,今年在完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建設的基礎上,20xx年上半年將原發放的10萬張醫保卡過渡爲“社保卡”,再增發20萬張,力爭達到30萬張。髮卡必須堅持“統一標準規範體系、統一註冊管理制度、統一密鑰管理體系、統一廠商管理制度”。各縣區信息化工作部門(信息中心)要成立專門的卡片管理部門,切實承擔起社會保障卡發行和管理工作。對已發行且不符合標準的停止發放,並儘快制定切實可行的卡過渡辦法,完善審批流程,申領統一密鑰。要以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爲突破口,努力推動市內跨統籌地區用卡,使社會保障卡成爲異地就醫等跨地區業務的重要身份憑證和基礎支持手段,讓人民羣衆真正感受到社會保障卡的方便實用。

二要全力保障用卡安全。人社部下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省廳也正在研究制定具體的貫徹意見,對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管理社會保障卡的各個環節進行規範。各縣區要嚴格遵循這些管理要求,確保“一卡通”建設規範有序地推進。各縣區也要積極探索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進一步規範社會保障卡的管理,使之切實成爲人民羣衆的安全卡和放心卡。

三、以保障措施爲抓手,確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順利實施

信息化建設涉及的部門多,涵蓋的業務廣,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政策性和技術性,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只有不斷強化保障措施,加強領導,狠抓落實,才能確保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

(一)強化組織領導,抓責任落實。各縣區人社局要建立“一把手”任組長的信息化領導小組,一把手要靠前指揮,親自協調爭取資金,落實機構。大部分縣區新農保信息系統建設資金已落實,其它信息系統建設資金要抓緊時間繼續積極爭取,儘快落實建設資金。

(二)強化目標管理,抓督促檢查。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艱鉅複雜的系統工程,是檢驗我們人社部門執行力的一把尺子。各縣區人社局要進一步改進督促檢查的方式方法,市局將採取不定期抽查、重點工作檢查、季度抽查、半年督查、年終考覈的辦法,對各地信息化建設情況進行全方位檢查評估;各地要主動做好自查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自覺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反饋、有成果。

(三)強化協調兼顧,抓工作合力。各縣區要做好信息化項目立項審批、建設資金籌措等工作,加強與當地財政部門的協調、溝通,積極爭取財政部門在網絡延伸、業務經辦終端設備配備、數據採集整理、人員培訓等方面給予配套資金支持,將線路費等納入財政預算;信息中心要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統籌貫徹和組織實施,建好系統,做好服務;業務部門要主動參與到系統建設當中,搞好數據、抓好應用。另外,要以信息化建設爲契機,着重梳理和優化業務流程,促進管理機制體制的創新。

同志們,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開拓創新、紮實工作,以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成效,不斷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科學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