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59K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

一、主要做法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精選16篇)

一是主動對接中心工作。圍繞縣委、縣政府關於實施“新型工業化、城鄉一體化、農業現代化、經濟外向化”四化驅動戰略部署,縣政協常委會議和主席會議在討論年度工作要點時,精心選擇當年全縣重點推進的產業和項目,作爲常務委員會、專委會專題調研和考察的課題。同時,根據決策和工作需要,政協調研組主動請戰,先後就新型工業化、金銀花產業、新型城鎮化、經濟外向化、現代觀光農業、旅遊產業、企業融資、煤炭工業發展等開展專題調研,形成了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和建議案。先後代縣委、縣政府起草了《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經濟外向化的意見》。

二是精心做好調研準備。調研組成員不僅有常委、委員中的專業人士,還邀請部門的分管領導參加。調研前廣泛收集資料,同時聽取縣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意見,形成細緻的調研提綱,提交調研組成員。明確每一個成員在調研中的具體任務,帶着任務去調研,強化成員的責任感,避免走馬觀花。

三抒泛吸納各方良策。比如,調研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時,調研組就遠赴江蘇建湖縣、亭湖區,重慶巴南區,近到桐梓縣、湄潭縣調研,學習借鑑不同類型地區發展新型工業化的經驗。調研金銀花產業發展時,也遠赴湖南隆回、重慶秀山、山東平邑等地考察調研。實地調研結束後立即集中討論,調研組成員認真研討,把調研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化作意見建議,形成調研報告和實施意見的提綱。執筆人根據提綱寫出初稿後,調研組再次集中討論,修改後依次上主席會議、常委會議充分討論。

四是將常委會議通過的文稿印送縣領導和各鄉鎮、部門廣泛徵求意見,修改完善後,形成調研報告和實施意見代擬稿報縣委,縣委全會討論通過後印發全縣。

五是深入抓好決策落實。在調研報告和決策文件印發後,縣政協持續發力,進一步推動決策落實。比如,縣委、縣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印發後的第二年,縣政協常委會就對全縣“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進行民主評議,進一步推動經濟開發區、經貿局、發改局、招商局和各鄉鎮、部門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

二、工作成效

一是促進了成果轉化運用。以往,很多質量高、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調研報告,印送相關單位後,因爲各種原因領導關注不夠,導致調研成果在轉化落實上有差距,影響了委員的履職積極性。政協調研組爲縣委、縣政府代起草決策文件,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讓政協調研提出的真知灼見有效轉化爲黨政的決策,轉化爲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轉化爲具體的發展措施。

二是助推了縣域經濟發展。《關於加快推進金銀花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印送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金銀花產業作爲我縣農業現代化的龍頭產業,成立領導小組專抓,縣政協相關主席參與具體工作;聘請著名戰略策劃、營銷專家郭漢堯爲我縣決策顧問,多次邀請其爲全縣各級幹部授課。郭漢堯投資組建吉幫金銀花科技發展公司,成功打造了全國首家金銀花主題創業園,創建了全國第一個金銀花專題產業園,引進中菲合資企業艾維特日化、老謝氏雞蛋糕等10個企業開發金銀花系列產品,我縣成功打造“中國金銀花之鄉”品牌,農業品牌行動取得突破性進展。

三是增強了參政議政能力。常委會、專委會組成人員與專家、部門分管領導共同組成調研組,通過調研考察,瞭解、研究縣域經濟,努力做到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參政議政工作逐步呈現出“選題準、調研深、建議精、效果實”的特點。

四是提升了政協影響力。通過廣泛調研、徵求文稿意見、宣傳落實實施意見,參與具體工作,有效宣傳了政協工作,較好實現了在參與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督、在服務中參政議政。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2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障網絡協商有序開展。

縣政協專門成立網絡服務中心,明確1名政治立場堅定、文字功底強、政協工作經驗豐富、電腦操作熟悉的委室主任具體抓,聘請1名年輕大學畢業生對縣政

協機關內部電腦、網絡設備進行常年維護,確保網絡協商形式建得起、能運行、網得住。同時,每年在召開政協全會期間,由縣政協網絡服務中心組織全體委員

開展政協網絡協商專門培訓,要求每名委員都要加入政協QQ羣、關注“鎮遠政協”微信公衆號,並學會在鎮遠門戶網站等平臺上瀏覽信息、上傳提案、社情民意

線索等基本原則和操作技術。

(二)加大投入,配備網絡運行設備。

在今年預算運轉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縣政協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爲,千方百計積極籌措資金,爲縣政協主席、副主席,祕書長及專委室配備電腦、數碼相機,

爲辦公室購置1臺攝像機,保障網絡協商基本設備需要。同時,爲確保縣政協機關全體幹部上網網速流暢、操作便捷,縣政協網絡服務中心與縣移動公司協調,

將縣政協移動網絡容量由原來的6兆擴充爲10兆光纖,並開通無線wifi,大力提升網絡服務和運行的效率。

(三)健全網服機制,促進網絡協商規範化。

縣政協創新建立了網絡協商管理制度。明確網絡服務中心、網絡信息員、各委室負責人在網絡安全、技術服務及維護、信息發佈、委員提案和社情民意線索

徵集及辦理情況反饋等工作中的職責,提升網絡協商規範化水平和質量。

(四)整合網絡載體,着力提升協商民主水平。

1、藉助效能平臺,公開提案辦理透明度。鎮遠縣以效能建設電子平臺爲載體,將縣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協商任務,按職能分工明確具體承辦單位、提出辦結

時限後,在“效能鎮遠”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量化管理,動態反映各級各部門效能任務完成情況,建立網民滿意度評價體系,廣泛徵求和聽取羣衆意見,達到提

案辦理協商民主效能明顯提升的要求。

2、創建政協公衆微信,搭造網絡協商互通渠道。鎮遠政協微信公衆號“鎮遠政協”,及時發佈全縣政協協商民主成果、委員活動、工作動態等重要圖文信

息和政協知識,讓部分關注者會通過微信平臺進行提問、議政,公衆平臺負責人也會及時將微信用戶反饋的社情民意等情況向政協領導彙報,並轉交給有關部門

迅速解決。

3、建立基層政協委員QQ羣和無紙化自動辦公網,收集社情民意。把政協機關幹部和政協委員全部加入QQ羣中,通過及時發送圖片、視頻信息與委員、幹部

交流互動,讓大家能夠及時、全面瞭解縣政協工作開展情況。

4、搭借政府門戶網站,開通協商民主快車道。縣政協將常委會協商議題、年度調研課題、提案辦理等重要工作安排發佈在鎮遠門戶網站“公告”欄上,廣

泛徵求全縣人民羣衆的意見和建議,並將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大職能的工作動態、協商民主建議及取得的協商成果發佈在“政務要聞”欄

中,讓基層政協協商民主成爲全民參與的“快車道”。

二、取得的成效

(一)推進協商網絡形式化,協商議政質量明顯提升。

縣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以來共收到提案118件和26條社情民意,其中有96件提案和22條社情民意是通過“政協委員QQ”羣和“鎮遠政協”微信平臺上傳的。

涉及民生工程的網絡提案和社情民意,問題反映很到位,提出水平也很高,得到縣政府高度重視並採取措施迅速解決。

(二)健全網絡協商機制,提案辦理效果良好。

通過“效能鎮遠”平臺,將118件委員提案辦理進度公佈於網頁,推行任務分解、進度報告、滿意度測評、年度考評等網絡監測,提高提案辦理效率。縣政

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以來收到的118件提案,共有36件得到了實施和解決,52件正在解決,30件受條件限制留作參考,辦結率100%、滿意率98.2%。

(三)注重社情民意收集,建言獻策積極性日益增強。縣政協委員通過“政協委員QQ”羣和“鎮遠政協”微信平臺上傳社情民意26條。縣政協網絡服務中心及

時在“無紙化自動辦公網”送達到縣政府,引起縣政府高度重視,縣政府領導分別對有關問題作出書面批示,縣職能部門採取措施及時解決和落實。

(四)開展網絡宣傳工作,提升政協機關整體形象。截至10月底,縣政協在新華網、黔東南新聞、鎮遠新聞網、《鎮遠政協信息》、《鎮遠政協》公衆微信等

各網絡上發表政協工作動態信息200餘條,這些網絡信息的傳播,極大改善了政協機關“年紀大”、“二線幹部”、“無正事”等負面形象,傳遞了新時期政協

機關積極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正能量。

(五)協商效率高成本低,促進委員全天候履職。

爲鎮遠爭創全國衛生縣城,近百名政協委員通過“QQ羣”和政協微信交流,委員們既可以分全體人員、界別小組相互交流,也可以組建臨時討論小組,並可

以進行一對一交流,並提出意見建議。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3

一、量化考覈,解決委員“須”履職的問題。習水縣政協一是制定《習水縣政協委員履職管理考覈辦法》,將委員履職基本內容分爲出席會議活動、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開展調研、參與社會公益等五個大類,對每一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日常記載,年終進行細化綜合打分。二是明確委員履職最基本要求,即一年中委員除參加各類會議外,必須提交一件提案,反映一條以上社情民意;年終將考覈結果在第二年度的政協全會上通報,並將結果通報到有關部門,作爲政協委員評先選優、屆中調整、換屆去留的依據。對考覈成績達不到75分的委員進行約談,對連續兩年被約談的委員實行勸退制度。

二、提升素質,解決委員“能”履職的問題。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政協委員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讓委員做到“會”履職。一是組織委員外出學習培訓,實現兩年將全體委員培訓一次的目標。20xx年組織120名委員到青島市委黨校培訓,20xx組織130名委員到浙江大學進行培訓。二是每年請省政協專家、高校知名教授對全體委員開展政協理論、政協基本知識和履職方式方法培訓。三是將有關政協文件、政協工作開展情況、政協常委會議情況、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及時發到委員手中,讓委員知情明政。

三、搭建平臺,解決委員“便”履職的問題。一是辦好習水政協網站。讓委員在網站上不僅能掌握縣政協工作開展情況、瞭解有關政協知識,而且還能在網上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諮詢瞭解有關政協知識。二是建立了習水縣政協QQ羣、微信羣。讓委員相互之間可進行交流、學習,也便於委員與主席、副主席、專委會主任、各界別組長直接溝通。三是出臺系列文件指導委員更好履職。分別出臺了《調研、視察、協商活動工作開展事宜規範》等。四是努力營造民主協商氣氛。在每次的調研、協商、視察座談會上鼓勵委員充分發表意見和看法,讓委員敢講話、講真話、講實話。

四、激勵表彰,解決委員“想”履職的問題。一是建立各類優秀政協委員表彰獎勵項目,如綜合優秀委員、優秀提案委員、優秀調研委員、優秀公益社會活動委員、優秀民主監督委員、優秀反映社情民意委員。二是對優秀政協委員進行宣傳、推介,在縣政協網站上專門開闢了委員風采專欄,展示優秀政協委員的工作事蹟,展現優秀委員的風采。三是對農村致富帶頭人、經商辦企業中的優秀政協委員呼籲相關部門和金融行業給予政策、項目、資金等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對幹部中的優秀委員就向有關部門提出推薦提拔使用建議。四是對所有優秀委員在縣組織的外出考察學習中給予更多機會。

五、注重實效,解決委員履職“成效”的問題。一是要求委員平常工作中要認真學習調研、準確掌握相關情況,做到建的言、獻的策有見地,並且行得通,可操作,有價值。二是縣政協主席會對提案、社情民意、調研視察報告進行總體把關,不讓政協出去的任何一條建議被別人認爲提得不合理、不切實際。三是對委員提得在理的提案、社情民意、建議意見實行跟蹤追辦。如20xx年有委員提了一份《關於恢復農業人員有害、有毒保健津貼》的提案,提案委員對答覆不滿意。縣政協在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找到縣人社局領導,指出答覆方式是不盡責任的,應該向上級書面請示報告。後人社局書面請示市人社局,結果書面批覆爲“可以執行”。四是儘量公開有關部門對提案、社情民意、建議意見的辦理情況。今年起多數提案、社情民意的辦理結果公開到縣政協網站上,接受全體委員和社會監督評價,並根據評價推選出提案、社情民意辦理優秀單位。五是在季度常委會議上對部門辦理的提案、社情民意情況進行測評,對測評結果滿意度達不到80%的予以退回重辦,並要求承辦單位寫出書面說明。通過逐個提案測評的這種辦法,重塑了政協委員是人民羣衆的代言人的形象,而不僅僅代表委員自身。委員提的東西是代表人民羣衆的呼聲、訴求,而不是代表委員本人。相關部門辦理結果好不好要讓公衆、組織來評價。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4

一、創新協商民主機制,爲擴大有序政治參與搭建平臺

我們創新建立協商制度科學化、協商形式多樣化、成果轉化制度化的工作機制,着力爲擴大有序政治參與搭建有效平臺。協助市委出臺加強全市人民政協工作、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工作、政協民主評議工作等8個文件,配套建立市政協調研視察、界別活動、社情民意等36項制度。堅持每年舉行1次市長與政協委員座談會、每季度開展1次常委會議專題協商和提案辦理協商、每月召開1次專委會對口協商或界別協商,開辦“政協委員話發展”系列訪談欄目,開通銅仁政協網站和微信平臺,擴寬了有序政治參與渠道。建立健全協商成果報送、意見反饋和督辦落實機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市政協報送的每份調研視察協商報告都籤批意見,並將各區縣、市直各部門採納落實情況納入專項督查和績效考覈範圍。如,市政協連續三年“鎖定”教育,先後就城區中國小“大班額”、教育“9+3”計劃、學前教育發展開展協商,相關協商成果已轉化爲銅仁教育事業跨越發展的強勁推力。我市大力實施的山村幼兒園建設兩年行動計劃,得到、劉延東副總理肯定性批示,入選“20xx中國全面小康十大民生決策”和教育部公平教育範例。

二、創新聯絡服務機制,爲委員服務基層羣衆搭建平臺

我們以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關於“在政協健全委員聯絡機構”精神爲契機,爭取市委重視支持,及時成立市政協委員聯絡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並配齊配強專職人員,建立市政協機關幹部聯繫政協委員制度,作出“機關處級以上幹部分別聯繫10至15名政協委員”、“每年召開聯繫委員座談會1次以上”等具體規定,確保了委員聯絡服務工作專人專抓、有章可循。堅持以活動爲載體引導委員深入基層,先後開展以每位政協委員結對幫扶1戶貧困戶、委員中的帆經濟代表人士各爲貧困村辦1件實事、政協委員中的各商會負責人落實1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項目爲內容的助推扶貧攻堅“三個一”活動,以十名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繫10個區(縣)政協工作、百名市區(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繫100戶微型企業、千名市區(縣)政協委員連線1000個幹羣連心室爲內容的踐行羣衆路線“十百千”活動,以市區(縣)政協各建立聯繫1個智力支邊點、市區(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各聯繫1個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和聯繫幫扶1戶企業,市區(縣)政協委員各連線1個幹羣連心室和聯繫幫扶1戶貧困戶爲內容的聯繫基層“五個一”活動。針對長期以來廣受社會詬病的“年委員”、“季常委”等問題,制定《委員履職管理辦法》,就書面督促提醒委員、撤銷委員資格、委員請銷假程序等作出“剛性”規定,對無故缺席政協會議和活動的委員進行點名道姓通報,並建立委員履職檔案,嚴格委員履職考覈。

三、創新三級聯動機制,爲政協工作延伸鄉鎮搭建平臺

在市級層面,我們協助市委出臺《關於加強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建設的意見》,對聯絡組的職能職責、組織名稱、人員組成、活動形式等作出詳細規定,全市172個鄉鎮(街道)於20xx年底實現了政協組織“全覆蓋”。同時,從辦公經費中擠出20萬元資金,支持萬山區開展鄉鎮(街道)政協組織規範化建設試點探索,並於今年9月在萬山召開全市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規範化建設推進會,推廣萬山完善鄉鎮(街道)政協組織架構、規範體制機制和工作專人專抓等方面成功經驗。在縣級層面,堅持制度規範建設“一盤棋”,統一制定印發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工作規則和相關制度,督促鄉鎮(街道)黨委政府切實解決好聯絡組掛牌辦公、專人專抓、有址議事、有錢辦事等具體問題,全面提升了聯絡組建設規範化水平。在鄉鎮層面,注重把政治思想好、社會影響大、參政能力強的代表人士推薦爲特邀委員,主動給聯絡組履職出題目、搭舞臺、強保障。各鄉鎮(街道)聯絡組以此爲激勵,有序推進協商議政,深入開展調研視察,積極反映社情民意。

四、創新對外聯誼機制,爲武陵山區協作發展搭建平臺

20xx年,國務院批覆實施《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規劃(20xx—20xx年)》,在省政協和銅仁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立足政協優勢,向片區12個市州區和重慶市直轄的6個副地級縣政協,發起成立片區政協主席聯席會的倡議,得到了他們的高度認同和積極響應。大家一致同意,以每年一次的聯席會議爲載體,探索建立以聯席會議、聯名提案、聯動調研、聯合視察爲主要形式的區域交流合作常態化機制,創造條件聯合舉辦信息交流、投資推介、旅遊宣傳、書畫聯誼、教育培訓等活動,齊心協力打造武陵山發展共同體。今年10月,第一次聯席會議在銅仁成功召開。與此同時,我勉泛開展對外聯誼引資引智活動,先後與青島、蘇州、濰坊等地政協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累計引來投資項目12個、資金20億元,爲銅仁發展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5

一、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是不斷規範基層政協組織機構建設。赤水市(縣)政協早在1985年初就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區(鎮)政協聯絡組,1986年3月在全國政協第二次地方政協工作座

談會上就此作了專題發言。撤區建鎮並鄉後,及時在17個鄉鎮(街道)設立了政協聯絡組,並明確組長由鄉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兼任,並隨市政協換屆而進行

相應的人事調整;成員由在該鄉鎮(街道)的市政協委員和具有代表性、帶頭性、號召性的各界代表人士組成。聯絡組工作在市政協常務委員會和當地黨(工)委領

導下開展工作。今年,爲進一步加強聯絡組的管理,赤水市政協根據《政協章程》、《中共中央關於加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精神,經多次調研討論,

在原《赤水市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工作(簡則)》基礎上對聯絡工作、組織、紀律懲處等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完善,報經市委同意並以市委文件下發了《赤水市

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工作規則》。《規則》明確了市政協聯絡組組長由市委提名,市政協常務委員會任免。通過對基層政協組織機構的完善,推動政協民主協

商工作向基層進一步拓展和延伸。

二是有效發揮鄉鎮聯絡組作用。在市政協的指導下,各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主要開展以下幾個方面工作:要組織成員開展學習。通過政協聯絡組平臺,定

期不定期召集本地的市政協委員和聯絡組成員就政協理論、統戰知識以及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進行學習,不斷提高理論素養和參政議政水平。要開展民主

協商。圍繞當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社會民生等重大問題開展協商討論,爲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出意見建議。要開展民

主監督。積極組織聯絡組成員開展視察調研,傾聽和反映廣大羣衆的意見和要求,並將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及時反饋當地黨委政府或市政協,以督促相關部門落實

好上級政策,爲促進當地“四個全面”服好務。要積極參政議政。應邀出席或列席當地黨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召開的有關會議,參與協商討論重要事務和羣衆

普遍關心的問題,廣泛團結各族各界人士參與到當地經濟社會建設中,爲促進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作出應有貢獻。

三是積極搭建民主協商平臺。去年以來,赤水市政協探索在鄉鎮搭建以“鄉、村、組、戶”爲單位的“四級”民主協商平臺,推進基層民主協商觸角進一步

延伸。由相鄰羣衆商定民主協商中心戶,並確定一名戶代表爲牽頭人,負責對涉及羣衆利益的事務進行民主協商組織工作,對涉及村、組重大事務的,負責協商

統一意見,並向村、組彙報相關協商意見。在組一級建立民主協商中心點,負責對本組重大事務進行協商,設立中心戶長一名,各戶牽頭人爲成員。在村(社區)

一級建立民主協商中心站,負責對本村(社區)一級重大事務的協商工作,並確定站長1名、副站長1—2名,各中心戶長爲成員,負責村級協商具體事宜。以鄉鎮(

街道)政協聯絡組爲中心,負責管理、指導本鄉鎮(街道)各級協商平臺工作,幫助下級村、組、戶建立協商平臺,完善相關工作職責、協商形式、辦法等,並對

各級協商平臺進行備案。

四是加強政協聯絡組之間聯繫交流。爲保持各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之間的溝通聯繫和相互學習,市政協將17個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劃分爲東部、西部、

中部以及城區三辦四個片區,並明確由一名副主席和一個專委會負責聯繫、指導。不定期組織各片區政協聯絡組成員圍繞本區域的經濟發展重點開展相互交流學

習、視察調研活動。這既爲鄉鎮政協委員參與經濟建設搭建了平臺,擴大了委員的組織活動參與面,增強了政協委員的認同感、歸宿感和凝聚力,又有力地促進

了鄰近鄉鎮之間先進經驗的相互交流學習,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調動了基層政協委員履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委員從羣衆中收集到的“南橋路鋪設的人行地磚下雨天太滑”的社情民意,經市政府採納後,已重新鋪

設了防滑地磚。又如,在今年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中,通過市政協的指導,葫市鎮政協聯絡組召集高竹村金竹林組村民通過民主協商,基層政協委員積極參與幫

助,對古村落古民居進行了修繕保護,並組建了20多人的民間民俗藝術表演隊,既豐富了羣衆業餘精神生活,又爲老百姓擺脫精神貧困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是發揮了政協的優勢和作用。在鄉鎮(街道)建立政協聯絡組、開展片區聯誼活動對推進基層民主、促進社會和諧、服務區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在

去年赤水市東部片區“8.11”抗洪搶險中,基層政協委員就積極捐款捐物11餘萬元;隨後東部片區政協聯絡組又組織開展了災後重建視察調研活動,爲當地黨委

政府開展災後生產、災民安置等積極建言獻策。

三是擴大了政協的社會影響。赤水市創建“四級”協商民主平臺以來,充分發揮了政協工作緊接地氣的特點,積極組織開展協商活動,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

,推動基層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如,爲改變竹海湖風景區入口處村民建房混亂村容髒亂差的問題,確保順利申報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遺產,赤水市政協組織100餘

名政協委員與村民進行“一對一”幫扶,提出多套村容村貌整治方案供村民選擇,通過全體村民投票決定了他們自己心中最佳的整治方案並付諸實施,村容村貌

煥然一新。

三、經驗與啓示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是前提。必須始終堅持和維護黨的領導,與黨委在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工作上同步。要積極爭取讓委員列席當地黨政相關會議,

讓委員掌握基層黨政工作重點。要爭取黨政支持,落實好基層委員活動場所,保障委員活動經費,確保基層聯絡組工作正常開展。

第二,建好履職平臺守鍵。必須積極爲基層委員搭建好參政議政平臺,保證委員民主表達有渠道。要着力在暢通會議建言渠道、民主對話渠道、信息反映

渠道和成果轉化渠道上下功夫,真正使委員有發言的地方、表現的舞臺。

第三,提升委員履職能力是基礎。必須重視委員素質的提升,通過集中學習培訓、考察交流等方式,不斷完善委員知識結構,提升政協委員政策理論水平,

讓他們具備“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的能力和素質。

第四,健全協商制度是保障。要制定一套符合實際、科學管用的制度體系,對鄉鎮聯絡組的工作內容、形式、程序等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促進基層政協協商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6

一、落實頂層設計,着力制度創新,政協協商民主制度體系初步形成

一是落實中央兩個5號文件,提請市委先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文件,批轉了市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工作規則》、等三個配套規則。二是落實黨的xx大關於“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的要求,在全省率先出臺了《中共遵義市委政治協商規程(試行)》,就我市政治協商的內容、形式、程序作出了明確規定。三是適應推進政協民主建設的需要,代市委起草並由市委辦轉發了《專題協商制度》等5個制度。爲確保政協工作與人大、政府工作的有效銜接,市委辦同時轉發了《遵義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協商民主意見》和《遵義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政治協商工作的意見》。四是落實20xx年中央3號文件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市政協研究出臺了《主席會議成員聯繫委員制度》、《政協委員列席常委會議制度》、《重點提案遴選辦法》。以上這些制度爲全市深入推進協商民主建設奠定了健全的制度基礎。

二、立足履職實踐,拓展協商形式,推動科學民主決策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落實年度協商計劃,專題協商議大事。如20xx年,市政協就落實市委提出的“扶貧攻堅”總目標提出的協商意見在市委出臺的支持務正道三縣“減貧摘帽、同步小康”的政策性文件中予以採納,掛幫正安縣如期實現了“減貧摘帽”目標。今年,市委還就協商計劃內容的制定提請市政協主席會議協商,採納市政協“關於協商內容與政協調研視察課題內容相結合”的建議。

二是發揮委員專長,對口協商顯優勢。20xx年以來,我們出臺了《民主評議辦法》,先後對羣衆熱議的交警支隊、國土局、房管局、衛生局、地稅局、供電局等部門和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人才培訓工作,中心城區整髒治亂和交通管理,全市安全生產和城市規劃、旅遊、民政、司法等工作開展了民主評議。目前,民主評議協商形式已成爲我市政協開展民主監督工作的有效載體和有力手段。

三是舉行季度議政會,界別協商聚智慧。20xx年以來,我們建立實施了委員(界別)季度議政會制度,搭建了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與黨外各界人士經常化交流溝通和聽取意見建議的協商平臺。如20xx年,我們圍繞養老服務業發展、“公交都市”建設、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教育工作等重大民生問題,舉行了4次委員(界別)季度議政會,委員就相關內容提出的60條意見建議,其中30多條意見建議得到市政府及時研究落實。今年,我們將4月份和10月份定爲“界別活動月”,組織各界別委員圍繞“十三五”規劃和“守住兩條底線,建設美麗遵義” 、市政府“十項改革”主題,組織28個界別政協委員開展界別調研視察活動56次,提出意見建議120條。

四是聚焦熱點難點,提案辦理協商解難事。出臺了《重點提案遴選與督辦辦法》和《遵義市提案辦理目標考覈評分辦法(試行)》,提案辦理協商有效促進了有關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如,20xx年立案的445件提案,109件提案中提出的意見建議所涉問題得到解決,305件提案中提出的意見建議已列入規劃逐步解決,其中由市委市政府領導領銜督辦的16件重點提案所涉問題全部得到落實。

五是搭建基層協商平臺,推動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見成效。近年來,我們建立實施了《主席會議成員聯繫基層政協和委員工作制度》、《委員聯繫羣衆制度》、《反映社情民意“直通車”制度》等,切實加強與委員和羣衆的聯繫,促進服務基層、服務羣衆職能作用的發揮。同時,通過設置鄉鎮(街道)政協聯絡機構,爲基層羣衆和基層新的社會階層有序參政議政,反映意見和訴求搭建平臺,擴大了政協工作覆蓋面,促進了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到羣衆中去,接地氣、反映社情民意、協調關係、化解矛盾、凝心聚力優勢的發揮。如遵義縣龍坑鎮政協聯絡委創立“三有四落實五開展六服務”工作機制、唱響推動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好聲音和匯川區洗馬社區政協聯絡站開展“委員進社區、履職辦實事”等活動的做法得到省政協肯定,《人民政協報》、《貴州日報》、《貴州政協報》等媒體了宣傳報道。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7

一、築牢陣地,爲政協工作向鄉鎮延伸搭建載體

截止20xx年5月,萬山區9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了政協工作聯絡組織,明確了工作人員,建立了規範有序的組織體系,政協工作向鄉鎮延伸的載體全部搭建完成。

組織建設力求“實”。我們嚴格按照《中共銅仁市委關於加強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建設的意見》精神,從工作需要和務實出發,協助區委出臺《加強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針對鄉鎮政協委員數量少、履職力量薄弱的實際,將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調整設置爲政協工作委員會。在機構性質上,明確政協工委是區政協在鄉鎮(街道)的工作平臺和聯絡組織,不列入機構編制序列、不增加人員編制、不新增領導職數。在組織結構上,明確政協工委由一定數量的委員組成,委員人選在鄉鎮(街道)駐地政協委員和“特邀委員”中產生,特邀委員是按一定程序在當地各界代表人士中委任的“準委員”,有效壯大了履職力量。

隊伍建設力促“專”。我們一改以往政協聯絡組主任由鄉鎮(街道)黨委副書記兼任而難有精力履職的情況,以貫徹中央、省委關於加強鄉鎮幹伍建設的意見爲契機,在年富力強、符合條件的優秀副科級幹部中選拔確定政協工委主任的擬任人選,先按程序提拔爲主任科員,再通過區政協常委會表決任命,保證了其與黨委、人大、政府“一把手”同職級、同待遇。與此同時,還舉辦了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和政協工委主任培訓班,有力地推動了政協工作在鄉鎮(街道)順利開展。

硬件建設立足“需”。我們按照保障工作開展的原則,從履職需要出發,積極開展鄉鎮(街道)政協工委“硬件”標準化建設。區財政安排30萬元專項經費,統一爲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配置辦公電腦、相機、檔案櫃、桌椅等必備工作設施,各鄉鎮(街道)按照我們的統一要求爲政協工委安排了辦公室和委員活動室。

二、務實履職,爲政協工作向鄉鎮延伸積累經驗

緊扣職能,工作力度“大”。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立足政協職能,緊緊圍繞發展和民生的重大問題,組織開展協商、調研、視察、評議、反映社情民意等活動,積極爲黨委政府建言獻策。經初步統計,全區9個鄉鎮(街道)政協工委半年來共組織召開各種規模的協商會議26次、參與協商390餘人次,開展調研活動19次,組織工作視察21次,收集反映社情民意42篇,有4個鄉鎮分別圍繞土地流轉、食用菌產業發展、危房改造、貧困救濟等問題,對相關部門(站、所)開展了民主評議。

勇於創新,工作亮點“多”。鄉鎮(街道)政協工委在立足職能建言獻策的同時,積極探索創新,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履職形式。如敖寨鄉在小部制改革中,將全市統一的“三辦三中心”設置調整爲“三辦四中心”,增設“社情民意信息中心”對外服務窗口,由政協工委負責值守,僅一個月時間就接待來訪羣衆40餘人次,收到社情民意反映30餘起,化解矛盾糾紛17起,架起了黨委政府聯繫羣衆的橋樑。

突出重點,履職成效“好”。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抓住產業發展、徵地拆遷和教育醫療等人民羣衆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以政協委員和特邀委員爲主體,開展民主協商和工作視察等活動,邀請鄉鎮分管領導和羣衆代表參加活動。據初步瞭解,目前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通過調研、視察、協商報告和社情民意提交給當地黨委政府的200餘條工作建議,80%得到了黨政主要領導的批示採納,其中約40%的意見建議已經辦結。

三、健全機制,爲政協工作向鄉鎮延伸提供保障

強化激勵,黨政“給力”。爲推動鄉鎮(街道)切實重視支持政協工作,區委區政府將重視支持政協履職納入對各鄉鎮(街道)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年度目標考覈內容,並制定了考覈的程序、辦法、步驟以及考覈結果運用等,爲政協工作向鄉鎮延伸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注重規範,制度“着力”。爲規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運行,我們總體統籌,制訂了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保證鄉鎮(街道)政協工委從建設到履職有章可循,並做到制度規範全區“一盤棋”。其中,我們制定並請區委轉發《鄉鎮(街道)政協工作委員會工作規則》,明確了政協工委的主要任務、組織辦法、工作程序、工作規範等,爲政協工委的建設、履職、活動提供了基本遵循。制定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學習制度、協商制度、委員走訪制度、調研工作制度、視察工作制度等,規範了政協工委履職活動。

加強互動,機制“助力”。各鄉鎮(街道)建立黨政與政協工作互動機制,鄉鎮(街道)黨(工)委每年聽取2次以上政協工委工作彙報,專題研究政協工作,鄉鎮(街道)黨(工)委會邀請政協工委主任列席,人代會等重要會議邀請委員列席。政協工委開展的協商、評議、視察等活動,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要親自參加,政協工委報送的調研視察報告等,鄉鎮黨政領導要親自閱辦,等等。這些“剛性”機制的建立,極大調動了政協工委的工作積極性,激發起政協工委履職的強大活力。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8

(一)抓計劃制定,確保協商議題“選得準”。一是主動作爲找議題。利用政協常委會議、專題會議等平臺,邀請市委、市政府領導通報有關情況,讓委員更好地知情明政;通過發函、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提前與市直有關部門聯繫,全面瞭解經濟社會發展等重要情況;通過發放徵求意見表、在門戶網站設立徵集議題電子郵箱、電話等,廣泛徵集議題,重點圍繞黨政關切、羣衆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進行選題。二是突出重點選議題。比如,今年市委要求助推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就分別列爲常委會議、主席會視察議題;加強農村社會治理、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等就列爲調研議題;“上學難上好學難”等民生十困的問題,就列爲主席約談議題。三是多方商討定議題。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界別及市直相關部門溝通、商討,初步形成協商計劃草案,會同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修改完善,經主席會審議後,報市委常委會審定執行,並按照“目標化、項目化、責任化、制度化”要求,對確定的5類51項年度協商議題進行責任分解,明確牽頭領導、責任部門、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做到目標明確、責任清楚、要求具體。

(二)抓形式拓展,確保協商渠道“更順暢”。一十固已有協商渠道。比如,今年按照市委要求,圍繞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常委會視察協商,通過深入十區(市、縣)調研、督促視察、外出考察、座談商討等,提出解決“規劃滯後、投入不足、重整治輕長效”等突出問題的對策建議,得到黨政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專門要求繼續深入督促、形成長效工作格局。二是拓展延伸協商觸角。通過深入開展政協委員進社區(鄉、鎮)活動,在社區(鄉、鎮)設立政協委員聯絡組,做到“工作場所、辦公設施、委員進駐、經費保障、工作人員”五落實,省、市、區政協委員定期“坐診”、主動“出診”、適時“會診”,把協商民主延伸到基層羣衆身邊,讓政協工作更加“接地氣”,得到了省政協主席王富玉的充分肯定。三是探索新的協商方式。圍繞“民生十困”難題,開展“上學難上好學難”、“住房難”、“養老難”等系列主席約談會協商,根據議題需要,邀請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部分界別委員、市直部門負責人、市民代表參加,形成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意見建議,大多得到市委、市政府採納落實。

(三)抓能力提升,確保協商建言“含金量”。一是加強各類培訓。今年先後開展了加強協商民主建設專題講座、委員提案撰寫專題培訓,聯合浙大舉辦美麗鄉村與生態建設專題培訓班等,有效提升委員協商議政水平。二是搭建學習平臺。目前,我們正在籌建《貴陽市政協微信公衆平臺》,有效提升委員知情明政、互動交流的準確性、時效性。三是建設政協智庫。比如,今年針對“出行難、停車難”問題,通過組織智庫中的委員、專家學者進行深入調研、外出考察、座談討論等,提出藉助打造“雲上貴州”、“中國數谷”的契機,全力建設智慧交通雲平臺和富有山地特色的“公交都市”建議案,得到市委、市政府肯定和採納。

(四)抓成果轉化,確保協商意見“能落地”。一是強化建言質量。比如,助推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發展的主席會議視察中,我們提出“用地難、徵拆難、產業佈局調整難”等瓶頸問題的對策建議,航空港經濟區感到大有幫助。二是強化跟蹤落實。比如,今年領題的農村社會治理專題協商,得到市委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批示後,我們及時與市委羣工委聯繫,主動溝通調研中需要重點突破的問題,幫助起草完善文件,使農村“空心化”、“三留守”等問題得到有效。三是強化反饋問效。今年先後對市委主要領導批示的9件提案進行督辦,要求相關單位及時報告協商成果辦理進展情況,如實反映落實成效,並將結果及時向委員反饋,極大提高了委員的積極性。

(五)抓工作保障,確保協商民主“可持久”。一是突出制度保障。新制定完善《委員履職管理辦法》、《主席聯繫常委、常委聯繫委員、委員聯繫各族各界人士“三聯繫”制度》等,形成規範的工作流程。特別是今年爭取市委出臺的《提案辦理績效考評辦法》,擴大了考評範圍,由只對政府部門考覈擴大至黨羣口,實現了全覆蓋;提升了考覈規格,考覈機構改由市委副書記牽頭,政府、政協參與進行單項考覈,強化了政協組織和委員的“話語權”;增加了考覈權重,由5分提高到15分,獎金由44萬提高到100萬,有力推動了提案辦理工作。二是突出組織保障。重點發揮政協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讓市委決策部署成爲各黨派、各團體、各界別和廣大委員的共識和自覺行動。三是突出服務保障。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大力提高政協機關服務水平和統籌協調能力。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9

一、堅持服務大局,科學確定課題

一是多方協商定題。在確定視察調研課題前,州政協辦公室和各專委會認真學習研究州委、州政府重要會議和文件精神,準確把握黨委、政府年度工作重點,使選題符合黨委、政府的需要;擬定視察調研課題計劃草案後,先召開主席會議協商審議,最後呈報州委常委會議審定。二是州委領導點題。州委書記龍長春親自給州政協佈置調研課題。近年來,先後給我們安排了《黔南州縣級行政區劃改革》、《加強行政效能建設,解決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問題》、《黔南州鄉鎮區劃調整後運行狀況》等重大調研題目。三是緊貼中心選題。例如:今年完成的《關於黔南州農村“三權”抵押貸款工作情況的視察報告》,龍長春批示要求,成立一個專班,進行再調研、再細化,提出具體的實施意見,提請州委、州政府研究,開會推動。目前相關工作推進順利。

二、堅持求真務實,創新方式方法

我們在視察調研力量的組織上,每次視察調研活動均成立2—4個分組,由主席會議成員帶隊,以專委會爲依託,吸收與課題有關、又有專長,且參政議政能力強的委員參與調研視察活動,同時邀請州直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視察調研。在視察調研的方式方法上,採取統計調研、書面調研、抽樣調查等形式,不斷提高調查研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每次調研或視察活動中,廣泛走訪羣衆、召開座談會,在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再聽取有關縣(市)及其相關部門的情況介紹並深入交流探討。使視察調研工作既不脫離客觀實際、忽略羣衆意願,也不分割局部與整體、點與面的關係。例如:州政協常委會議視察團深入都勻、甕安、都勻經濟開發區等6縣(市、區),就全州民營經濟發展狀況開展專題視察,撰寫了《關於全州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的視察報告》。龍長春批示要求:“州政府進行專題研究,進一步明確民營經濟在縣域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制訂州委、州政府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意見,確保‘’期末民營經濟貢獻率達50%以上。”

三、堅持多方論證,打造精品報告

我們開展的每一項視察調研活動,在調研視察報告初稿形成以後,都要先廣泛徵求主席會議成員、各專委會和視察調研組成員意見,然後經分管副祕書長、祕書長、分管副主席、主席修改審定後才提交主席會議或常委會議審議;最後召開主席會議或常委會議,邀請州委、州政府有關領導和相關單位負責同志通報相關工作情況,對視察或調研報告進行專題協商討論,與委員們進行面對面交流,認真聽取意見建議,確保了每次視察調研活動都能產生一份立意高遠、觀點鮮明、建議可行的報告材料。例如:龍長春對《關於加強“三中心”建設,切實縮短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問題的專題調研報告》批示州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提出加強“三中心”建設的具體方案,報州委常委會作出決定,並抓好落實,切實解決聯繫羣衆最後一公里問題。

四、堅持積極主動,推動成果轉化

我們積極採取多種方式推進視察調研成果及時轉化。一是暢通成果的輸送渠道。例如:我們組織對全州13個縣(市、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的運行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及時形成的《調研報告》上報州委後,得到了龍長春的充分肯定,並被列爲州委常委會議題聽取彙報並進行專題研究,在州政協歷史上屬於首次。州委召開常委會議後,州委辦全文印發了該《調研報告》,要求全州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消化,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爲現實行動,並由州民政局牽頭,及時將《調研報告》中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吸納到《關於進一步深化鄉(鎮)行政區劃配套改革的意見》中。二是對比較重要的視察調研成果,採取轉化爲建議案、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儘可能引起有關領導和部門、單位的重視,促使成果轉化運用。例如:州政協組織對黔南加快融入貴陽及貴安新區城市經濟圈進行了調研,並形成了相關的調研報告,根據調研報告改編了一期《黔南加快融入貴陽及貴安新區城市經濟圈的問題與建議》的社情民意信息上報省政協,被省政協《社情民意專報》所採用,得到時任省長陳敏爾,省政協主席王富玉,省委常委、副省長秦如培的批示要求貴安新區的規劃建設應帶動黔南的發展,考慮在總規劃中納入。三是對每年度的視察調研報告進行彙編成冊。每年初在召開州政協全會前,州政協辦都將上年的視察調研報告以及省、州領導對相關報告的重要批示等彙編成冊,作爲重要會議資料分送與會領導及委員參閱,積極營造共同重視和關注視察調研成果的良好氛圍。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0

明確“專”的定位,彰顯專門協商機構專屬特質。展示“專”的水平,提高雙向發力質量實效。運用“專”的方式,增強開放度和時代性。營造“專”的氛圍,讓協商各方願意說掏心窩的話。建立“專”的規範,不斷完善政協協商制度機制。

今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制定出臺《縣(市、區)政協開展“請你來協商”平臺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隨後省政協召開工作推進會,在全省推開“請你來協商”平臺建設。我們的主要做法、成效和體會是:

第一,明確“專”的定位,彰顯專門協商機構專屬特質。創建“請你來協商”平臺,旨在充分釋放專門協商機構的潛能和實效,整合提升、拓展深化縣級政協現有協商平臺和載體,搭建融協商、監督、參與、合作於一體的綜合性、常態化、制度化的履職平臺。

第二,展示“專”的水平,提高雙向發力質量實效。人民政協作爲專門協商機構,在協商上應展示專長優勢、體現專業水準。一方面,提高建言資政水平,着力建言建在點子上。另一方面,實化、細化和風細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凝聚共識水平,着力聚識聚在心坎裏。

第三,運用“專”的方式,增強開放度和時代性。我們堅持開門協商、開放協商,注重哪裏有利於問題解決就選擇在哪裏協商,採取“會場+現場”、“固定+移動”、“集中+分散”的模式,推動協商進村社、進樓宇、進市場、進工地,改變政協協商侷限在辦公大樓內、距離普通民衆較遠的狀況。

第四,營造“專”的氛圍,讓協商各方願意說掏心窩的話。協商氛圍好,才能效果好。我們注重平等議事,堅持協商各方沒有高低之分、上下之別,應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強化互動交流,增加“問、答、辯”等互動環節的比重,大力營造有事好商量、衆人的事情由衆人商量的良好氛圍。

第五,建立“專”的規範,不斷完善政協協商制度機制。健全的制度機制,是常態有效開展政協協商的重要保障。我們既鼓勵探索、彰顯特色,又建章立制、規範運行。完善操作流程,探索制定具體的操作實務手冊,對議題提出、活動組織、成果報送、意見反饋等進行細化規範。健全評價體系,探索建立平臺建設質量評價標準和評價辦法。

實踐證明,創建“請你來協商”平臺,契合新時代政協工作新方位新使命,抓住了縣級政協工作的“牛鼻子”,探索了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融合互促的有效途徑,了政協協商“越往基層越弱化”的難題,完善了政協協商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促進了縣級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只要我們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定位,大膽探索創新,就一定能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特別是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彰顯人民政協制度的優勢和效能。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1

明確“專”的定位,彰顯專門協商機構專屬特質。展示“專”的水平,提高雙向發力質量實效。運用“專”的方式,增強開放度和時代性。營造“專”的氛圍,讓協商各方願意說掏心窩的話。建立“專”的規範,不斷完善政協協商制度機制。

今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制定出臺《縣(市、區)政協開展“請你來協商”平臺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隨後省政協召開工作推進會,在全省推開“請你來協商”平臺建設。我們的主要做法、成效和體會是:

第一,明確“專”的定位,彰顯專門協商機構專屬特質。創建“請你來協商”平臺,旨在充分釋放專門協商機構的潛能和實效,整合提升、拓展深化縣級政協現有協商平臺和載體,搭建融協商、監督、參與、合作於一體的綜合性、常態化、制度化的履職平臺。

第二,展示“專”的水平,提高雙向發力質量實效。人民政協作爲專門協商機構,在協商上應展示專長優勢、體現專業水準。一方面,提高建言資政水平,着力建言建在點子上。另一方面,實化、細化和風細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凝聚共識水平,着力聚識聚在心坎裏。

第三,運用“專”的方式,增強開放度和時代性。我們堅持開門協商、開放協商,注重哪裏有利於問題解決就選擇在哪裏協商,採取“會場+現場”、“固定+移動”、“集中+分散”的模式,推動協商進村社、進樓宇、進市場、進工地,改變政協協商侷限在辦公大樓內、距離普通民衆較遠的狀況。

第四,營造“專”的氛圍,讓協商各方願意說掏心窩的話。協商氛圍好,才能效果好。我們注重平等議事,堅持協商各方沒有高低之分、上下之別,應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強化互動交流,增加“問、答、辯”等互動環節的比重,大力營造有事好商量、衆人的事情由衆人商量的良好氛圍。

第五,建立“專”的規範,不斷完善政協協商制度機制。健全的制度機制,是常態有效開展政協協商的重要保障。我們既鼓勵探索、彰顯特色,又建章立制、規範運行。完善操作流程,探索制定具體的操作實務手冊,對議題提出、活動組織、成果報送、意見反饋等進行細化規範。健全評價體系,探索建立平臺建設質量評價標準和評價辦法。

實踐證明,創建“請你來協商”平臺,契合新時代政協工作新方位新使命,抓住了縣級政協工作的“牛鼻子”,探索了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融合互促的有效途徑,了政協協商“越往基層越弱化”的難題,完善了政協協商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促進了縣級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只要我們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定位,大膽探索創新,就一定能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特別是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彰顯人民政協制度的優勢和效能。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2

積極主動爭取黨委領導,推動政協協商納入重大決策必經程序。在黨委領導下制定政協協商年度工作計劃,規範協商議題提出機制。在黨委重視支持下開展協商活動,增強協商實效。提請黨委研究制定有關規章制度,爲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提供製度保障。

黨的xx大以來,北京市政協始終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這一根本政治原則,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努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在京華大地落地生根,切實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作用。

一是積極主動爭取黨委領導,推動政協協商納入重大決策必經程序。圍繞確定年度協商工作的方向和重點,市政協黨組及時向市委請示彙報,提請市委研究部署,推動貫徹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政策措施、黨委政府重大決策事項、重要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事關羣衆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在決策前到政協協商。

二是在黨委領導下制定政協協商年度工作計劃,規範協商議題提出機制。市政協黨組擬定協商年度工作計劃草案,經向市委書記、市長彙報並調整完善後,提請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決定,由市委辦公廳印發,形成了“兩條線”“雙循環”的議題徵集模式。

三是在黨委重視支持下開展協商活動,增強協商實效。圍繞落實政協協商年度工作計劃,市政協主動與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對接,明確協商的時間表、路線圖。市委、市政府領導積極參加市政協有關協商會議,通報情況、聽取意見,認真迴應委員關切。

四是提請黨委研究制定有關規章制度,爲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提供製度保障。市政協把推進政協協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作爲重要任務,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工作實際,提請市委研究制定配套實施意見。市委高度重視政協協商民主的制度建設,市委或市委辦公廳先後印發關於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加強和改進政協民主監督、提案辦理協商等8份文件,形成協商工作機制和流程“閉環”。

通過這幾年的實踐,我們有以下體會: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專門協商機構才能“專”出特色。在協商工作中彰顯自身特色,推動各協商主體平等協商、充分表達,求同存異、聚同化異,不作集體決議,不形成倒逼機制,確保政協協商始終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專門協商機構才能“專”出優勢。積極組織各參加單位和各界委員履職盡責,廣泛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創新開展網絡議政遠程協商,促進了上情下達與下情上傳有機結合、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

三、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專門協商機構才能“專”出質量。緊緊圍繞加強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堅戰”,組織委員深入調研、協商議政,意見建議不求說了算、但求說得對,努力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爲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作出了貢獻。

四、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專門協商機構才能“專”出成效。在黨委領導下,建立規範的協商成果辦理、落實和反饋機制,黨政職能部門與委員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有利於委員提出的真知灼見更多轉化爲決策、產生實實在在的價值,有利於黨委政府的決策意圖得到委員和各界羣衆的廣泛認同,達到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效果。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3

堅持“制度保障常態學”、“集中培訓全員學”、“問題導向深入學”,打牢思想政治根基;建立“五四三機制”、開設“學知行課堂”、建立“委員聯繫點”,強化履職能力;解決履職盡責“三難題”、做好調查研究“三步驟”、用好協商議政“三要訣”,提升履職質量。

堅持學習開路,強化學習培訓,以理論學習、思想武裝推動工作質量提升,是十三屆全國政協的鮮明特點和重要舉措。牡丹江市政協認真按照全國政協部署要求,堅持以“三促學”爲抓手,不斷推動學習走深走實,切實促進工作提質增效。

一、堅持目標促學,打牢思想政治根基

一是堅持“制度保障常態學”。制定市政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政協委員理論學習制度以及政協常委會學習、機關學習和委員活動小組學習等一系列學習制度,以常態化學習打牢共同奮鬥的思想政治基礎。

二是堅持“集中培訓全員學”。確定了在本屆市政協任期內,保證本地集中培訓、異地集中輪訓兩個“全覆蓋”的目標,並將參訓情況納入委員年度履職考覈重要內容。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學”。引導委員學習發展理論、政策法規、外地經驗,爲全市振興發展建言資政。

二、發揮優勢促學,強化履職能力

一是建立“五四三機制”。進行“五有政協”主題教育,努力打造“有靈魂、有規矩、有活力、有品行、有作爲”的新時代政協委員隊伍。打造“四個一”載體,組織一次專家輔導、開好一次專題研討、提出一批針對性措施、形成一批研討成果,集中組織20餘次市、縣(區)兩級政協組織和參加單位參加的學習研討活動。開展“三聯繫”活動,通過主席會議成員聯繫常委、常委聯繫委員、委員聯繫基層,促進委員相互學習。

二是開設“學知行課堂”。在組織集中培訓時開設實踐課程,提高委員的參與度;在開展對口調研和界別聯合調研中,安排相關專業領域的委員進行輔導授課;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問題開展定期視察。

三是建立“委員聯繫點”。在全市設立了300多個委員基層聯繫點,委員通過坐班、走訪、入戶、座談,密切了與

羣衆的聯繫,提高了建言資政的能力。

三、深入實踐促學,提升履職質量

一是解決履職盡責“三難題”。針對新委員履職熱情高但不掌握撰寫提案、大會發言、社情民意信息等方法的情況,集中組織業務講座,解決“不會爲”的問題;針對委員在履職中存在的“重提出問題、輕解決建議”等傾向,積極做好方法指導,解決“不善爲”的問題;針對委員履職水平不高等狀況,強化開展專業訓練,解決“不能爲”的問題。

二是做好調查研究“三步驟”。將調研相關資料發給參與調研的委員,使委員掌握國家、省、市的有關政策;開展集中專題輔導,邀請界別委員、專業人士,講授如何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求每名委員調研前撰寫調研提綱,調研後撰寫心得體會,寓學習於調研活動全過程。

三是用好協商議政“三要訣”。在“有事好商量”上下功夫,就市委市政府關注、羣衆關心的問題,鼓勵委員在協商現場提問;在“有事能商量”上用實勁,對專業性較強的前沿議題,組織專家對參加協商會的委員進行知識講座;在“有事會商量”上見成效,開展溝通方法訓練。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4

堅持“制度保障常態學”、“集中培訓全員學”、“問題導向深入學”,打牢思想政治根基;建立“五四三機制”、開設“學知行課堂”、建立“委員聯繫點”,強化履職能力;解決履職盡責“三難題”、做好調查研究“三步驟”、用好協商議政“三要訣”,提升履職質量。

堅持學習開路,強化學習培訓,以理論學習、思想武裝推動工作質量提升,是十三屆全國政協的鮮明特點和重要舉措。牡丹江市政協認真按照全國政協部署要求,堅持以“三促學”爲抓手,不斷推動學習走深走實,切實促進工作提質增效。

一、堅持目標促學,打牢思想政治根基

一是堅持“制度保障常態學”。制定市政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政協委員理論學習制度以及政協常委會學習、機關學習和委員活動小組學習等一系列學習制度,以常態化學習打牢共同奮鬥的思想政治基礎。

二是堅持“集中培訓全員學”。確定了在本屆市政協任期內,保證本地集中培訓、異地集中輪訓兩個“全覆蓋”的目標,並將參訓情況納入委員年度履職考覈重要內容。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學”。引導委員學習發展理論、政策法規、外地經驗,爲全市振興發展建言資政。

二、發揮優勢促學,強化履職能力

一是建立“五四三機制”。進行“五有政協”主題教育,努力打造“有靈魂、有規矩、有活力、有品行、有作爲”的新時代政協委員隊伍。打造“四個一”載體,組織一次專家輔導、開好一次專題研討、提出一批針對性措施、形成一批研討成果,集中組織20餘次市、縣(區)兩級政協組織和參加單位參加的學習研討活動。開展“三聯繫”活動,通過主席會議成員聯繫常委、常委聯繫委員、委員聯繫基層,促進委員相互學習。

二是開設“學知行課堂”。在組織集中培訓時開設實踐課程,提高委員的參與度;在開展對口調研和界別聯合調研中,安排相關專業領域的委員進行輔導授課;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問題開展定期視察。

三是建立“委員聯繫點”。在全市設立了300多個委員基層聯繫點,委員通過坐班、走訪、入戶、座談,密切了與

羣衆的聯繫,提高了建言資政的能力。

三、深入實踐促學,提升履職質量

一是解決履職盡責“三難題”。針對新委員履職熱情高但不掌握撰寫提案、大會發言、社情民意信息等方法的情況,集中組織業務講座,解決“不會爲”的問題;針對委員在履職中存在的“重提出問題、輕解決建議”等傾向,積極做好方法指導,解決“不善爲”的問題;針對委員履職水平不高等狀況,強化開展專業訓練,解決“不能爲”的問題。

二是做好調查研究“三步驟”。將調研相關資料發給參與調研的委員,使委員掌握國家、省、市的有關政策;開展集中專題輔導,邀請界別委員、專業人士,講授如何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求每名委員調研前撰寫調研提綱,調研後撰寫心得體會,寓學習於調研活動全過程。

三是用好協商議政“三要訣”。在“有事好商量”上下功夫,就市委市政府關注、羣衆關心的問題,鼓勵委員在協商現場提問;在“有事能商量”上用實勁,對專業性較強的前沿議題,組織專家對參加協商會的委員進行知識講座;在“有事會商量”上見成效,開展溝通方法訓練。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5

xx鄉轄x個行政村,158個居民組,總人口x人。設x個黨支部,黨員x名。今年以來,xx鄉黨委嚴格按照縣委要求,充分發揚“實快敢公韌”優良作風,以嚴於大學聯考的標準,聚焦四個重點要素,堅持書記抓、抓書記,推動全鄉“兩評一考”工作向縱深發展,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市縣領導的一致好評。截至目前,全鄉已有10個村黨支部完成“兩評一考”工作,參加黨員458名,確定優秀等次33名,合格等次400名,基本合格等次10名。

聚焦“考試內容”。“兩評一考”工作開展之前,鄉黨委組織專人深入等村召開專題座談會,圍繞精準制定“考試內容”對考覈指標進行了交流評估,吸收採納意見建議4條,針對各類黨員實際情況,精心制定了4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62個三級指標,爲考準考實農村黨員奠定了基礎。

聚焦“監考人員”。全鄉方案制定後,及時召開培訓會議,對包村領導、包村幹部、各村黨支部書記等“監考人員”分層進行了業務培訓,針對實施方案中的各個環節、各個節點,逐一進行了答疑釋惑,做到了時間清、任務清、目標清。同時,爲各村量身製作了黨員兌諾自評報告、會議主持詞及流程、分層量化考覈指標、公開承諾等範本,進一步規範了考試程序。

聚焦“考試對象”。堅持“全覆蓋”“一個也不能少”。流動黨員將自評內容提前報回支部,由支部指派專人代爲彙報;年老體弱黨員上門傳達會議精神並徵求意見建議;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中的黨員全部參加考試,結果作爲紅黑名單、評先評優依據。同時,做好考前輔導工作,層層把關黨員自評內容,有力保障了會議效果。

聚焦“考試結果”。嚴格根據評議考覈情況,綜合日常表現,集體研究確定了每名黨員的評定等次。評議考覈結果不僅在村內醒目位置進行了公示,接受羣衆監督,還統一印製了《黨員告知書》,發放至每名黨員,進一步擴大了知曉率。

2022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6

指出“農業合作社是發展方向,有助於農業現代化路子走得穩,步子邁得開”“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帶動農戶增加收入、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組織形式,要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把合作社進一步辦好”。

脫貧致富奔小康,上爲組織使命,下爲人民夙願,矢志不渝的在這條新時期的長征路上奮力邁步前進,是黨和人民交辦給基層黨委、政府的歷史重任。自脫貧攻堅號角吹響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鎮緊盯“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以脫貧攻堅“六個精準”爲抓手,立足全鎮實際,積極探索脫貧產業經營主體發展、經營的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條適合xx鎮的脫貧致富路。

以黨的建設爲承重構架,化解合作社向心力不足,引導助推脫貧攻堅。農民專業合作社,因其經營主體和經營模式的多樣性、鬆散性,導致合作社對於黨的事業發展、民衆受益幫扶關注不夠,對黨的向心力相對不足。xx鎮結合實際探索使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建立xx鎮共興養殖專業合作社、喜興經果林專業合作社等合作經營主體。一是以支部引領,由村主任或副支書帶頭領辦、致富帶頭人共同參與經營。在合作社經營發展中以支部主導管理、以致富帶頭人主導經營,在確保合作社經營收益的同時,引導合作社心要向黨、利能惠民。二是將致優秀的致富帶頭人吸納進黨組織,黨組織增添新鮮血液的同時合作經營主體更能心向黨,助推黨的事業發展。目前全鎮多家合作經營主體穩定發展,帶動羣衆(貧困戶)發展致富,經營成效顯著。兩名優秀青年致富帶頭人廖雲飛、吳向方已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爲一名共產黨員。

以市場導向爲檢驗平臺,化解合作社內生力不足,示範帶動增收致富。市場纔是檢驗經營主體創建是否成功、經營是否合理的檢驗官。較多的合作社經營主體對於自身的經營發展或是偏安一隅、或是靠政府扶持資金勉強維持,難談經營增收。xx鎮喜興、共興等專業合作社,經過考察市場,支部結合本地實際,大膽發展適合本地的農業產業。目前,兩個合作社以循環經濟模式接入市場,並得到市場正向的回饋,不再“等靠要”,做到“跑立創”。一是喜興經果林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堯喜茶葉公司合作,從茶苗選育、栽種、採摘、加工、銷售實行一條龍經營。種植金觀音茶葉xx餘畝,帶土入股農戶xx戶xx人、帶資金入股貧困戶xx戶xx人。採取“5221”的分紅模式,即50%分配給參與分紅的148戶貧困戶,20%爲合作社發展資金,20%爲村集體經濟積累,10%村級運轉經費。並帶動羣衆就近務工,20xx年來已累計發放工資xx餘萬元。二什和村共興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的蛋雞養殖產業,養殖場從雞苗引進、雞蛋銷售到蛋雞更換、雞糞制肥形成產業鏈,自動化養殖蛋雞3萬羽,年產值達xx萬元, 每年純利潤150萬左右。每年向村集體繳納集體經濟8.5萬元,以“721”模式分紅,即70%分配給參與分紅的251戶貧困戶,20%爲村集體經濟積累,10%村級運轉經費。充分保障貧困戶收益,也增加村級集體經濟積累。

合作社得到市場檢驗,能夠較好經營收益,不但能夠增加發展內生動力,主動合理經營,還能示範帶動周邊羣衆參與到合作社經營和務工,在產業轉型增效的探索期牢牢鞏固傳統產業、探索做特優勢產業。保障扶貧造血功能,增收致富。

以制度法律爲維護藩籬,化解合作社規範化不足,確保健康有序運行。較多合作社經營者將合作社作爲私人物件予以隨意管理、制度不全。導致合作社的經營管理中更多的只是簡單粗暴的“人治”,沒有合理健全的管理體制和經營監督理念,從而導致合作社最終走向倒閉。xx鎮爲了規避類似問題產生,確保合作社能夠健康成長、增收帶富。一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相關法紀條例,完善合作社“成員大會制度、理事會工作制度、監事會工作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盈餘分配製度、學習培訓制度、檔案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辦公室工作職責、營業部工作職責、財務部工作職責、庫管員崗位職責”等職責制度。二是因村支部副書記或村主任參與到合作社中,故將村支部監委的成員參與到合作社監事會,在按照法律執行合作社管理經營監督的同時,也對黨員同志開展監督,規範化開展合作社管理經營,確保合作社能健康有序運行,增收帶富,助推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

幾點不成熟的思考及工作建議

在當今脫貧攻堅大開大合的新形勢下,必須藉助外力,啓動內力,嫁接發展,才能增強脫貧產業發展活力,提升產業發展風險抗擊力,確保脫貧產業發展成功。

(一)龍頭企業(合作社)引領,規避市場技術風險。各級扶貧資金至上而下對準了貧困人口,但貧困人口對資金的規劃使用盲目性,對市場風險評估不夠,規避與抵抗自然災害風險能力低,引進龍頭企業實現產業規模發展勢在必行。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導外來資本、民間資本、工商資本等生產要素,培育發展一批新的脫貧產業實體。通過利用龍頭企業的資金、技術、設備和管理優勢,做大做強地方脫貧產業,建成山地田園工廠,嚴格按照“三品一標”打造脫貧產業,實現羣衆在家就業,參與產業分紅,實現脫貧致富。

(二)因地制宜引種,規避產業效益風險。當前,農產市場產品琳琅滿目,農產企業魚龍混雜,產業培育與轉型,科研是重點、引種守鍵,必須結合海拔、土壤、生態環境、氣候、生產力、基礎生產要素等因素慎重選擇產業發展方向。

(三)明確主體責任,規避重建輕管風險。明晰地方政府、村委會、合作社、企業、農戶等脫貧產業參與者責任是產業培育過程中的關鍵。提供政策諮詢、業務培訓、技術指導、市場把控、糾紛調解等,爲企業與羣衆合作提供更好的沃土與溫牀。轉型產業,對地方老百姓是新生事物,完全依靠外來企業管理,如黨委、政府當甩手掌櫃必將導致企業與羣衆脫節、政府對脫貧產業失控,規模性的產業市場動態監管、病疫技術防控、產業成型管控等黨委、政府應扛在肩上。

(四)強化法律意識,規避產權糾紛風險。龍頭企業(合作社)入駐,目的在於共贏,共贏雙方爲企業與地方羣衆,產業逐步建設,杜絕因班子領導、分管領導三五年地方領導輪崗,地方產業與我無關的思想。本着爲地方發展負責、爲羣衆負責的原則,基層黨委、政府必須強化受益羣體法律意識。讓脫貧產業有法可依、受益羣體產業效益得到法律保護,最大限度降低產權糾紛影響產業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