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成長經歷發言稿(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87K

老師成長經歷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老師成長經歷發言稿(通用3篇)

大家好!

從大學畢業踏入教師這個行業已經x年了,這x年來,在學校領導無微不至地關懷下,在同事的熱心幫助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下,在xx中學這個搖籃裏我收穫到了成長的快樂,我感覺自身的綜合素質正在逐漸提高。xx中學,她是一個融洽的大集體,上至領導,下至同事,處處體現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的溫情。學校在管理方面也是處處滲透着“以人爲本”的理念,不僅僅是重視學生,更是善待每一位老師。

每一個年輕教師,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遭遇到困境,包括因爲課上得糟糕而沮喪、受到家長誤解而委屈、學生的淘氣而氣餒,特別是學生不肯學、學不好時,我們常常會手足無措,失去信心。每當回顧自己成長的經歷,我都會深深地感到,xx中學是我們青年教師成長的搖籃,她使我們由懵懂走向成熟,使我們脫胎換骨;我也深深地感到,xx中學是能充分展示我們聰明才智的舞臺。是她,使每一個教師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角色;是她,爲每一位教師、尤其是我們青年教師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實現自身價值的良好機會。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學校青年教師培養工程,我也是學校青年教師培養工程的一個很大受益者。學校領導高度重視並關注着青年教師尤其是新教師的成長,爲了全面提升青年教師素質,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堅持“青年教師導師制”,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學校還積極創造條件,鼓勵並支持我們參加校內外各種教學觀摩和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積極吸收青年教師參加教育科研工作,爲提高我們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科研水平,搭建了一個又一個的平臺,幫助我們青年教師迅速成長。這種成長是快樂的,因爲在這裏,我們可以感受到領導的溫情關懷;因爲在這裏,我們認識了一羣志同道合、真誠相待的同事。和他們一起工作,讓我們提高的不僅僅是業務水平,更有爲人的氣度和胸襟。爲此,有三點感想和體會想和青年教師一起分享:

一、熱愛學生、對學生負責,是一個教師最重要的品德。中國臺灣教育家高震東有一句名言:“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作爲一個教師,就是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或弟弟、妹妹一樣,真心實意地爲學生的進步和成才着想。這是職業所要求的,也是教師這個光榮稱號所要求的。

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追求。作爲一個教師,三尺講臺就是自己的崗位,人生價值首先體現在課堂價值,所以應努力使這種價值最大化,認真地講好每一次課,在課堂上得到最好發揮。事實上,任何一個教師都希望自己能講一手精彩的課,得到領導、同事和學生的認可。有位哲人說:“人性深處最大的慾望,莫過於受到外界的認可與讚揚”。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得到他人的尊重,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我們每一位青年教師都應該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體現和張揚這種天性,追求自己的課堂價值。要想講好課,首先要有這種慾望和激情,有這種價值追求。

三、幹哪一行都需要基本功。作爲一個青年教師,對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在三尺講臺上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更要講究教學基本功。學生的大腦不只是一隻裝知識的容器,更是一隻需要點燃的火把。過去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現在要求教師得有一條河,是活水,是時時更新的知識。所以,做一個稱職的教師是不容易的,我們必須堅持學習,堅持研究。

作爲青年教師,我們要在xx中學這個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激情和才華,致力於自身的發展,用勤學和善思書寫成長,用求實和崇真建立我們的教育事業,推動學校的發展;

作爲青年教師,我們要虛心向學校的名師學習,把前人的寶貴經驗作爲我們自己成長的養料;我們要加強同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成長的路上攜手並肩、共創未來!

作爲青年教師,我們要保持一份健康、樂觀、向上的心態,珍惜熱愛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奉獻我們的激情、品嚐教書育人的快樂,在實踐中增長爲師的才幹、放飛我們的夢想。

對於我們青年教師來說,我們要學習的太多了,而且就我自身而言還有很多方面沒有做到。今天,站在這兒,我感覺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我們各位青年教師是xx中學的希望,我們自身的發展與xx中學將來的發展共贏。唐朝詩人劉禹錫有句詩:”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xx中學爲我們的成長敞開了懷抱,我們要抓住機遇,努力工作,用我們的激情和實幹爲xx中學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用我們的辛勤和智慧迎接xx中學希望的明天。只有這樣,xx中學的明天在社會上才能永遠保持現有的聲譽,甚至更高的聲譽,xx中學的明天才會更加輝煌。

老師成長經歷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演講的題目是——————我教學我幸福。

1998年,是我人生中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剛滿18歲的我一臉稚氣,帶着滿腔的希冀和憧憬來到了汪湖國中,成了一名光榮的美術老師。

說實話,剛踏進學校大門時,我的內心是忐忑不安的:老師們好相處嗎?學生們會信服我這個小老師嗎?當我注視校園裏的一一草一木時,當我看到一位位老教師向我伸出熱情的雙手時,當我望着一個個小我幾歲的活潑可愛的中學生時,我的內心深深感受到的是溫暖是親情是初爲人師的自豪!

永遠忘不了我的第一堂美術課,精心準備了幾天的教案早已胸有成竹,可當我走上講臺說了幾句開場白之後,腦子裏突然一片空白,我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身上直冒汗,恨上帝不趕快賜給我一根救命的稻草。懂事的學生靜靜望着我,彷彿在說:“老師,我們相信你!”一瞬間,如有神助中,思路接通了,我旁徵博引,口若懸河,學生們聽得頻頻點頭,最後一個環節學生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氣氛空前高漲。不知不覺中下課鈴響了,學生戀戀不捨圍着我問這問那,我知道我又成功的渡過了一個難關。

作爲一名教師,“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隨着教學時間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肚子裏的墨水遠遠適應不了目前的教學,我開始自學書法、繪畫,閱讀大量文獻資料,讓自己的“心靈倉庫”充實起來。寒冷的冬天,手凍僵了,哈一口熱氣接着再寫,有一年的冬天特別冷,手上生了凍瘡,一暖和過來,奇癢難忍,但我仍然沒有停止練習。炎熱的夏天,我嫌風扇吹的紙張亂飛,不方便寫,乾脆就不開風扇,臉上的汗滴答滴答的落在字畫上,苦是苦些,但我的書畫技能卻飛速提高,最令我高興的是輔導的學生多人次在省市裏獲獎。

我的老家是諸城,不時聽到老家的同學朋友親戚討論自己的工資有多高,說不動心是假的,那些好多老師下海,還有好多老師去外地應聘,豐厚的工資待遇着實讓我“心勝搖曳”了很長時間,工作時進取心少了,上課時精神頭也少了,每天準時都在大作發財夢。

就在這時,我遇到了一個學生,是他讓我走出了庸俗和膚淺的泥沼。

他,嶽超,是個留守兒童,經常逃課打架,是老師們公認的問題學生。一次美術課上,他竟然帶着耳機一邊搖頭晃腦聽着音樂一邊練着簽名,我強壓住內心的怒火問:“你練簽名幹什麼?”他不以爲然的瞥了我一眼,嘟囔了一句:“等我當上董事長給下屬簽名的。”

全班同學都樂了,我也想跟着笑,這時我靈機一動,我不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嗎。我接着說:“請大家不要笑,你有這個想法很好,但是你的字不夠大氣磅礴不夠入木三分不夠力透紙背,這樣給下屬簽名多掉價呀!”這時他轉過臉認真的問:“那怎樣才能寫好?”我一聽,有門兒,魚兒上鉤了。“真的想寫好字嗎?”我問。“嗯”聲音不大,但很堅定。

“那課外活動到書法教室來”。

課外活動我提前到了書法教室,他準時來了,一進門便環顧四周激動的感嘆:“啊,寫的真好!誰寫的?這張好,哎那張毛筆字更好!”牆壁上貼着書法作品深深的吸引了他,那天他在書法教室盤桓了許久,看着他慢慢融入到書法藝術中,我鬆了一口氣,我相信這個學生很快不再是一個問題學生。

嶽超就這樣開始了他的書法學習歷程,由於他基礎薄弱,我就從最基礎的執筆姿勢開始手把手教他,一發現他有進步就及時鼓勵他,並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年下來,他成了書法小組的中堅力量。思想學習也在朝着好的方面逐漸變化着。後來他經常代表學校參加書法比賽,各種獲獎證書也紛至沓來,同學 他,老師們稱讚他,他學習的勁頭更大了。我和他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每每遇到生活和學習上的困惑,他都向我傾訴。

幾年後的一個教師節,一張漂亮的賀卡出現在我的辦公桌上,上面深情的寫的:“沒有您,今天我不會坐在山師大美術系的教室裏上課!”沒有您,說不定我就成了一個社會上的小混混。謝謝您,老師!老師,長大後,我也成了您!

看着瞎張浸透濃情的小小賀卡,我很感動也很欣慰,與其說我抓住了一個偶然的教育契機改變了這個學生的命運,不如說冥冥中上帝自有安排,讓這個學生及時出現,改變我作爲一個教育者的狹隘,讓我那顆曾經左右搖擺的心靈得到安寧。

我想起以前聽到的一首老歌<<幸福在哪裏>>

幸福在哪裏

朋友我告訴你

它不在柳蔭下

也不在溫室裏

它在辛勤的工作中

它在艱苦的勞動裏

啊幸福就在你晶瑩的汗水裏

老師們同仁們,十多年的教育實踐讓我深深體會到:老師的幸福不在於金錢,不在於名利,她就樸樸實實的蘊藏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

站在山頂上,站在大海邊,站在曠野裏,我要喊出我的心聲:“我教學我幸福,我育人我幸福!”

老師成長經歷發言稿 篇3

最後一課,送你三個常用詞

參加你們的畢業典禮,我的心情和你們一樣激動。

不僅激動,五味雜陳——

有新鮮,我站在這裏,居然可以不用談大學聯考和數學;

有欣喜,爲你們的進步和成長;

有留戀,爲過去一年的風雨同舟;

還有不捨和牽掛,爲你們即將離開母校、遠走高飛……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最後一課,送你三個常用詞”。

幾天前領導給我下達了任務,要我準備在畢業典禮上發言,不少於800字。我愉快地接受了。對你們我有千言萬語,何止800。

這一年兵荒馬亂的,心不在焉,骨鯁在喉,可把我憋壞了。

當天晚上,我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我一揮而就。我把這一年攢下來的話零存整取都寫上去了。

過了一天再看初稿:太長了,洋洋灑灑十來頁,快趕上“十三五規劃”了。我一共寫了十二個詞。我倒是寫得酣暢淋漓了,誰能記得住啊?所以必須合併同類項、提取公因式、約分、化簡。

我首先省略了那些客套話。這陣子大家看到了聽到了太多的“祝福”,打開朋友圈,滿滿的都是,一個比一個美好。當然我也可以寫。我姓郭,“郭”字拼音的第一個字母是G,我可以寫一個G的祝福。可是了無新意,不如就寫兩個字:“同上”。

接着我廢除了那些具體要求。一二三四ABCD,都是當老師落下的病根。以往交作業尚且有人拖拉,眼看着你都畢業了,再寫這些除了自討沒趣還會有更好的結果麼?

幾經刪改,最後只剩下三個詞,不能再少了。三個詞代表了我的三個願望,用一句深中人熟悉的話說:“與諸君共勉”。

第一個詞叫“努力”。

有一家雜誌曾對部分60歲以上的老人作了一次問卷調查:你最後悔什麼?文中列了5個選項。在收回有效問卷並作了統計之後,人們驚訝地發現:75%的人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導致一事無成。

等我到了60歲,這個比例將上升到76%。那時候空中將縈繞一個蒼老如浮雲的聲音:曾經有一段大好年華擺在我的面前,可我沒有珍惜,直到揮霍殆盡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對自己說兩個字:努力。如果非要在前面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輩子……

你看,多少人用一生換來的教訓,難道不值得你深思和汲取麼?

回到原點:人爲什麼要努力?是爲了超過別人家的孩子?還是爲了獲取更大的權力、更高的地位、更多的金錢,讓自己風光、家人嘚瑟、祖墳冒煙?……

好像都不對。我們可以通過舉反例來排除這些答案。

比如“爲了超過別人家的孩子”。不妨假設你姓馬你叫馬小跳。那你麻煩了。幾乎每個領域都有一座姓馬的或不姓馬的高峯矗立在那裏:馬雲、馬化騰,馬寅初、馬連良,古代還有馬融、馬致遠,國外還有馬爾克斯、馬拉多納、瑪麗蓮·夢露……在犯錯誤的概率不超過5%的前提下可以說“馬小跳很難超過上述任何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那你怎麼辦?急流勇退?偃旗息鼓洗洗睡了?我想你不會。

又比如“爲了擁有足夠多的金錢”。倘若是這樣,那王健林的兒子、宗慶後的女兒豈不是啥也不用做了已經幸福感爆棚了?好像也不盡然。網上說宗馥莉忙得沒工夫談戀愛,而王思聰整天忙着談戀愛。

我的答案是:人之所以要努力,是爲了增加生命的質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目前人類壽命的上限小於等於125歲。這是一個讓人沮喪的結論。既無法延長,就設法加密——通過增加密度來加重生命的分量。

愛迪生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幾十年如一日。若按人們通常的生活節奏和工作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大大地延長了。所以他在75歲生日那天自豪地說:我已是135歲的人了。

努力與否並不取決於外部條件和氛圍,與天賦也不是正相關。哪怕明知自己不是國色天香,也絲毫不影響我盡情綻放。因爲正如巴金所言,“讓生命開花結果”是對自己一生的承諾。

門捷列夫說:什麼是天才?終身努力就是天才。

願在座的各位同學志存高遠、鍥而不捨,少壯多努力、詩酒趁年華。

第二個詞叫“保重”。

這不僅是說大家出門在外,要照顧好自己愛惜身體,我更想說:在這個動盪的時代,我們要站穩腳跟,保持重心。

你將來會步入社會。這個社會五光十色,總會有一些現象讓你不解,有一些事情讓你不平。昔日“墨子見練絲而泣之,爲其可以黃,可以黑”;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返”。我們大可不必這麼脆弱、悲觀。

杜牧說: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我們還可以豁達一點。楊絳先生早就借翻譯蘭德的詩表明心跡: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們要自尊自重,爭取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如果這樣想並這樣做了,那就心平氣和、心安理得,就可以像東坡先生那樣瀟灑: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生命是一段不可重來、無可替代的旅程,怎樣珍惜都不過分。任何時候都要振作、陽光,不要消極頹廢。累一點忙一點也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爲看透了看破了無精打採終日消磨。

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裏深有感觸地寫道:也許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最爲充實的象徵……完全沒有負擔,人會變得比大氣還輕,會高高地飛起……他將變得似真非真,運動自由而毫無意義。

我還願意順便推薦英國人麥吉沃恩的書《精要主義》。這是一本探求工作和生活的策略的書。他說:很多我們追求的好機會遠不如極少數真正的契機有價值。一旦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開始掃描環境,追尋那些重要的少數,並且急切地淘汰那些不重要的多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抱真正的契機——麥吉沃恩說的是另外一種“保重”。

第三個詞叫“回來”。

這裏又有兩層意思。一是有不少同學即將負笈海外,將來還會有更多。希望你們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爲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在下一介草民,處江湖之遠,因而這不是一句官話。這是我的心聲,也道出了我的隱憂。

美國媒體5月24日報道稱: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出入境逾期滯留報告》對應該在20x年10月1日到20x年9月30日期間離開美國的世界各地訪客進行了統計,有40949名國際學生和交流項目參與者在項目結束後沒有離開美國,其中中國學生和學者總人數最多,有18075人。

這個數字令人非常不安。

5月21日,來自雲南的楊同學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畢業典禮上作了一次演講,現場掌聲陣陣,卻在網上激起了排山倒海般的聲討。我看了那段視頻。我認爲不少網友言重了,她沒有“辱華”,她說的基本屬實。我國很多地區空氣質量和環境確實有待改善,實現民主與法治任重道遠。

也正因爲如此她的表情似乎欠妥,她表錯了情。她像一個孩子在養父養母跟前一個勁地抱怨親生父母家多麼髒亂差,說完了忍不住竊喜,繼而眉飛色舞,慶幸自己終於逃出來了,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看到這裏我很不舒服。她顯然不是個孩子了,我多想告訴她錢理羣先生的批評:“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我想起了古人說的“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心中一片悵惘。

98年前,周恩來決定從日本回國,臨行時書贈同窗好友: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羣科濟世窮;142年前,劉步蟾一行前往英國求學,他們聚集在甲板上熱血沸騰: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揹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父母之邦,奮然無悔!我更願意和大家一起重溫林則徐在175年前寫下的滾燙的詩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我想對即將走出國門的同學說:當年詹天佑、魯迅回來了,樑思成、華羅庚回來了,希望你過幾年也能回來。你最好不要說:君問歸期未有期,哈佛夜雨漲秋池。我還盼你儘量早點回來。千萬不要等到耄耋之年纔像一隻蝴蝶飛進了窗口,祖國母親已等得太久太久。

“回來”的第二層意思是:希望大家常回母校看看。無論你走到哪裏,無論你是否樂意,深中已成了你的家園,她在你身上烙下了鮮明的印記。深中深中,你已“深陷其中”。所以你要常回來,你要多關心母校的發展,多留意她的動靜——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有同學會說:要是若干年後我沒什麼成就,我會很慚愧。即便漂洋過海地回來了校長也不會接見,校慶也上不了主席臺,保安甚至連大門都不讓進……我想對你說: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你進不來可以打電話給我,我的號碼五十年不變。你就說:老師,我是20x屆畢業生,我想進來看一看。我真不是外人,我真的是那一屆的,不信,我們對一下暗號:“20x,絕塵一騎”。我一聽,沒錯!師傅麻煩你放他進來。

你又要說了:不好意思,我可不是“絕塵一騎”的那個“騎”,我更像“絕塵一騎”的那個“塵”……我說:太好了,我也是。

浩瀚的宇宙裏,我們都是一粒粒塵土。深沉質樸、默默付出,嚐遍人間坎坷辛苦。這一次雖無緣與領導會晤,可你一帶一路親近了一草一木;開會時雖不曾於前排就坐,可你的愛和他們一樣豐富。

深中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縱然零落成泥碾作塵,猶有香如故……

好了,我的“臨別贈詞”就是這樣了。也許詞不達意,或者理屈詞窮,不才姑妄言之,諸君姑妄聽之。

王蒙在《青春萬歲》的開篇朗誦道: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

願同學們好好編織你們的青春、你們的人生。

願乞畫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就此別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