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8W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

堅持“制度保障常態學”、“集中培訓全員學”、“問題導向深入學”,打牢思想政治根基;建立“五四三機制”、開設“學知行課堂”、建立“委員聯繫點”,強化履職能力;解決履職盡責“三難題”、做好調查研究“三步驟”、用好協商議政“三要訣”,提升履職質量。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通用17篇)

堅持學習開路,強化學習培訓,以理論學習、思想武裝推動工作質量提升,是十三屆全國政協的鮮明特點和重要舉措。牡丹江市政協認真按照全國政協部署要求,堅持以“三促學”爲抓手,不斷推動學習走深走實,切實促進工作提質增效。

一、堅持目標促學,打牢思想政治根基

一是堅持“制度保障常態學”。制定市政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政協委員理論學習制度以及政協常委會學習、機關學習和委員活動小組學習等一系列學習制度,以常態化學習打牢共同奮鬥的思想政治基礎。

二是堅持“集中培訓全員學”。確定了在本屆市政協任期內,保證本地集中培訓、異地集中輪訓兩個“全覆蓋”的目標,並將參訓情況納入委員年度履職考覈重要內容。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學”。引導委員學習發展理論、政策法規、外地經驗,爲全市振興發展建言資政。

二、發揮優勢促學,強化履職能力

一是建立“五四三機制”。進行“五有政協”主題教育,努力打造“有靈魂、有規矩、有活力、有品行、有作爲”的新時代政協委員隊伍。打造“四個一”載體,組織一次專家輔導、開好一次專題研討、提出一批針對性措施、形成一批研討成果,集中組織20餘次市、縣(區)兩級政協組織和參加單位參加的學習研討活動。開展“三聯繫”活動,通過主席會議成員聯繫常委、常委聯繫委員、委員聯繫基層,促進委員相互學習。

二是開設“學知行課堂”。在組織集中培訓時開設實踐課程,提高委員的參與度;在開展對口調研和界別聯合調研中,安排相關專業領域的委員進行輔導授課;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問題開展定期視察。

三是建立“委員聯繫點”。在全市設立了300多個委員基層聯繫點,委員通過坐班、走訪、入戶、座談,密切了與

羣衆的聯繫,提高了建言資政的能力。

三、深入實踐促學,提升履職質量

一是解決履職盡責“三難題”。針對新委員履職熱情高但不掌握撰寫提案、大會發言、社情民意信息等方法的情況,集中組織業務講座,解決“不會爲”的問題;針對委員在履職中存在的“重提出問題、輕解決建議”等傾向,積極做好方法指導,解決“不善爲”的問題;針對委員履職水平不高等狀況,強化開展專業訓練,解決“不能爲”的問題。

二是做好調查研究“三步驟”。將調研相關資料發給參與調研的委員,使委員掌握國家、省、市的有關政策;開展集中專題輔導,邀請界別委員、專業人士,講授如何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求每名委員調研前撰寫調研提綱,調研後撰寫心得體會,寓學習於調研活動全過程。

三是用好協商議政“三要訣”。在“有事好商量”上下功夫,就市委市政府關注、羣衆關心的問題,鼓勵委員在協商現場提問;在“有事能商量”上用實勁,對專業性較強的前沿議題,組織專家對參加協商會的委員進行知識講座;在“有事會商量”上見成效,開展溝通方法訓練。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2

積極主動爭取黨委領導,推動政協協商納入重大決策必經程序。在黨委領導下制定政協協商年度工作計劃,規範協商議題提出機制。在黨委重視支持下開展協商活動,增強協商實效。提請黨委研究制定有關規章制度,爲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提供製度保障。

黨的xx大以來,北京市政協始終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這一根本政治原則,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努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在京華大地落地生根,切實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作用。

一是積極主動爭取黨委領導,推動政協協商納入重大決策必經程序。圍繞確定年度協商工作的方向和重點,市政協黨組及時向市委請示彙報,提請市委研究部署,推動貫徹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政策措施、黨委政府重大決策事項、重要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事關羣衆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在決策前到政協協商。

二是在黨委領導下制定政協協商年度工作計劃,規範協商議題提出機制。市政協黨組擬定協商年度工作計劃草案,經向市委書記、市長彙報並調整完善後,提請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決定,由市委辦公廳印發,形成了“兩條線”“雙循環”的議題徵集模式。

三是在黨委重視支持下開展協商活動,增強協商實效。圍繞落實政協協商年度工作計劃,市政協主動與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對接,明確協商的時間表、路線圖。市委、市政府領導積極參加市政協有關協商會議,通報情況、聽取意見,認真迴應委員關切。

四是提請黨委研究制定有關規章制度,爲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提供製度保障。市政協把推進政協協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作爲重要任務,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工作實際,提請市委研究制定配套實施意見。市委高度重視政協協商民主的制度建設,市委或市委辦公廳先後印發關於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加強和改進政協民主監督、提案辦理協商等8份文件,形成協商工作機制和流程“閉環”。

通過這幾年的實踐,我們有以下體會: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專門協商機構才能“專”出特色。在協商工作中彰顯自身特色,推動各協商主體平等協商、充分表達,求同存異、聚同化異,不作集體決議,不形成倒逼機制,確保政協協商始終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專門協商機構才能“專”出優勢。積極組織各參加單位和各界委員履職盡責,廣泛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創新開展網絡議政遠程協商,促進了上情下達與下情上傳有機結合、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

三、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專門協商機構才能“專”出質量。緊緊圍繞加強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堅戰”,組織委員深入調研、協商議政,意見建議不求說了算、但求說得對,努力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爲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作出了貢獻。

四、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專門協商機構才能“專”出成效。在黨委領導下,建立規範的協商成果辦理、落實和反饋機制,黨政職能部門與委員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有利於委員提出的真知灼見更多轉化爲決策、產生實實在在的價值,有利於黨委政府的決策意圖得到委員和各界羣衆的廣泛認同,達到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效果。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3

堅持“制度保障常態學”、“集中培訓全員學”、“問題導向深入學”,打牢思想政治根基;建立“五四三機制”、開設“學知行課堂”、建立“委員聯繫點”,強化履職能力;解決履職盡責“三難題”、做好調查研究“三步驟”、用好協商議政“三要訣”,提升履職質量。

堅持學習開路,強化學習培訓,以理論學習、思想武裝推動工作質量提升,是十三屆全國政協的鮮明特點和重要舉措。牡丹江市政協認真按照全國政協部署要求,堅持以“三促學”爲抓手,不斷推動學習走深走實,切實促進工作提質增效。

一、堅持目標促學,打牢思想政治根基

一是堅持“制度保障常態學”。制定市政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政協委員理論學習制度以及政協常委會學習、機關學習和委員活動小組學習等一系列學習制度,以常態化學習打牢共同奮鬥的思想政治基礎。

二是堅持“集中培訓全員學”。確定了在本屆市政協任期內,保證本地集中培訓、異地集中輪訓兩個“全覆蓋”的目標,並將參訓情況納入委員年度履職考覈重要內容。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學”。引導委員學習發展理論、政策法規、外地經驗,爲全市振興發展建言資政。

二、發揮優勢促學,強化履職能力

一是建立“五四三機制”。進行“五有政協”主題教育,努力打造“有靈魂、有規矩、有活力、有品行、有作爲”的新時代政協委員隊伍。打造“四個一”載體,組織一次專家輔導、開好一次專題研討、提出一批針對性措施、形成一批研討成果,集中組織20餘次市、縣(區)兩級政協組織和參加單位參加的學習研討活動。開展“三聯繫”活動,通過主席會議成員聯繫常委、常委聯繫委員、委員聯繫基層,促進委員相互學習。

二是開設“學知行課堂”。在組織集中培訓時開設實踐課程,提高委員的參與度;在開展對口調研和界別聯合調研中,安排相關專業領域的委員進行輔導授課;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問題開展定期視察。

三是建立“委員聯繫點”。在全市設立了300多個委員基層聯繫點,委員通過坐班、走訪、入戶、座談,密切了與

羣衆的聯繫,提高了建言資政的能力。

三、深入實踐促學,提升履職質量

一是解決履職盡責“三難題”。針對新委員履職熱情高但不掌握撰寫提案、大會發言、社情民意信息等方法的情況,集中組織業務講座,解決“不會爲”的問題;針對委員在履職中存在的“重提出問題、輕解決建議”等傾向,積極做好方法指導,解決“不善爲”的問題;針對委員履職水平不高等狀況,強化開展專業訓練,解決“不能爲”的問題。

二是做好調查研究“三步驟”。將調研相關資料發給參與調研的委員,使委員掌握國家、省、市的有關政策;開展集中專題輔導,邀請界別委員、專業人士,講授如何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求每名委員調研前撰寫調研提綱,調研後撰寫心得體會,寓學習於調研活動全過程。

三是用好協商議政“三要訣”。在“有事好商量”上下功夫,就市委市政府關注、羣衆關心的問題,鼓勵委員在協商現場提問;在“有事能商量”上用實勁,對專業性較強的前沿議題,組織專家對參加協商會的委員進行知識講座;在“有事會商量”上見成效,開展溝通方法訓練。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4

明確“專”的定位,彰顯專門協商機構專屬特質。展示“專”的水平,提高雙向發力質量實效。運用“專”的方式,增強開放度和時代性。營造“專”的氛圍,讓協商各方願意說掏心窩的話。建立“專”的規範,不斷完善政協協商制度機制。

今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制定出臺《縣(市、區)政協開展“請你來協商”平臺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隨後省政協召開工作推進會,在全省推開“請你來協商”平臺建設。我們的主要做法、成效和體會是:

第一,明確“專”的定位,彰顯專門協商機構專屬特質。創建“請你來協商”平臺,旨在充分釋放專門協商機構的潛能和實效,整合提升、拓展深化縣級政協現有協商平臺和載體,搭建融協商、監督、參與、合作於一體的綜合性、常態化、制度化的履職平臺。

第二,展示“專”的水平,提高雙向發力質量實效。人民政協作爲專門協商機構,在協商上應展示專長優勢、體現專業水準。一方面,提高建言資政水平,着力建言建在點子上。另一方面,實化、細化和風細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凝聚共識水平,着力聚識聚在心坎裏。

第三,運用“專”的方式,增強開放度和時代性。我們堅持開門協商、開放協商,注重哪裏有利於問題解決就選擇在哪裏協商,採取“會場+現場”、“固定+移動”、“集中+分散”的模式,推動協商進村社、進樓宇、進市場、進工地,改變政協協商侷限在辦公大樓內、距離普通民衆較遠的狀況。

第四,營造“專”的氛圍,讓協商各方願意說掏心窩的話。協商氛圍好,才能效果好。我們注重平等議事,堅持協商各方沒有高低之分、上下之別,應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強化互動交流,增加“問、答、辯”等互動環節的比重,大力營造有事好商量、衆人的事情由衆人商量的良好氛圍。

第五,建立“專”的規範,不斷完善政協協商制度機制。健全的制度機制,是常態有效開展政協協商的重要保障。我們既鼓勵探索、彰顯特色,又建章立制、規範運行。完善操作流程,探索制定具體的操作實務手冊,對議題提出、活動組織、成果報送、意見反饋等進行細化規範。健全評價體系,探索建立平臺建設質量評價標準和評價辦法。

實踐證明,創建“請你來協商”平臺,契合新時代政協工作新方位新使命,抓住了縣級政協工作的“牛鼻子”,探索了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融合互促的有效途徑,了政協協商“越往基層越弱化”的難題,完善了政協協商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促進了縣級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只要我們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定位,大膽探索創新,就一定能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特別是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彰顯人民政協制度的優勢和效能。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5

明確“專”的定位,彰顯專門協商機構專屬特質。展示“專”的水平,提高雙向發力質量實效。運用“專”的方式,增強開放度和時代性。營造“專”的氛圍,讓協商各方願意說掏心窩的話。建立“專”的規範,不斷完善政協協商制度機制。

今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制定出臺《縣(市、區)政協開展“請你來協商”平臺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隨後省政協召開工作推進會,在全省推開“請你來協商”平臺建設。我們的主要做法、成效和體會是:

第一,明確“專”的定位,彰顯專門協商機構專屬特質。創建“請你來協商”平臺,旨在充分釋放專門協商機構的潛能和實效,整合提升、拓展深化縣級政協現有協商平臺和載體,搭建融協商、監督、參與、合作於一體的綜合性、常態化、制度化的履職平臺。

第二,展示“專”的水平,提高雙向發力質量實效。人民政協作爲專門協商機構,在協商上應展示專長優勢、體現專業水準。一方面,提高建言資政水平,着力建言建在點子上。另一方面,實化、細化和風細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凝聚共識水平,着力聚識聚在心坎裏。

第三,運用“專”的方式,增強開放度和時代性。我們堅持開門協商、開放協商,注重哪裏有利於問題解決就選擇在哪裏協商,採取“會場+現場”、“固定+移動”、“集中+分散”的模式,推動協商進村社、進樓宇、進市場、進工地,改變政協協商侷限在辦公大樓內、距離普通民衆較遠的狀況。

第四,營造“專”的氛圍,讓協商各方願意說掏心窩的話。協商氛圍好,才能效果好。我們注重平等議事,堅持協商各方沒有高低之分、上下之別,應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強化互動交流,增加“問、答、辯”等互動環節的比重,大力營造有事好商量、衆人的事情由衆人商量的良好氛圍。

第五,建立“專”的規範,不斷完善政協協商制度機制。健全的制度機制,是常態有效開展政協協商的重要保障。我們既鼓勵探索、彰顯特色,又建章立制、規範運行。完善操作流程,探索制定具體的操作實務手冊,對議題提出、活動組織、成果報送、意見反饋等進行細化規範。健全評價體系,探索建立平臺建設質量評價標準和評價辦法。

實踐證明,創建“請你來協商”平臺,契合新時代政協工作新方位新使命,抓住了縣級政協工作的“牛鼻子”,探索了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融合互促的有效途徑,了政協協商“越往基層越弱化”的難題,完善了政協協商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促進了縣級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只要我們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定位,大膽探索創新,就一定能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特別是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彰顯人民政協制度的優勢和效能。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6

一、創新協商民主機制,爲擴大有序政治參與搭建平臺

我們創新建立協商制度科學化、協商形式多樣化、成果轉化制度化的工作機制,着力爲擴大有序政治參與搭建有效平臺。協助市委出臺加強全市人民政協工作、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工作、政協民主評議工作等8個文件,配套建立市政協調研視察、界別活動、社情民意等36項制度。堅持每年舉行1次市長與政協委員座談會、每季度開展1次常委會議專題協商和提案辦理協商、每月召開1次專委會對口協商或界別協商,開辦“政協委員話發展”系列訪談欄目,開通銅仁政協網站和微信平臺,擴寬了有序政治參與渠道。建立健全協商成果報送、意見反饋和督辦落實機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市政協報送的每份調研視察協商報告都籤批意見,並將各區縣、市直各部門採納落實情況納入專項督查和績效考覈範圍。如,市政協連續三年“鎖定”教育,先後就城區中國小“大班額”、教育“9+3”計劃、學前教育發展開展協商,相關協商成果已轉化爲銅仁教育事業跨越發展的強勁推力。我市大力實施的山村幼兒園建設兩年行動計劃,得到、劉延東副總理肯定性批示,入選“20xx中國全面小康十大民生決策”和教育部公平教育範例。

二、創新聯絡服務機制,爲委員服務基層羣衆搭建平臺

我們以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關於“在政協健全委員聯絡機構”精神爲契機,爭取市委重視支持,及時成立市政協委員聯絡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並配齊配強專職人員,建立市政協機關幹部聯繫政協委員制度,作出“機關處級以上幹部分別聯繫10至15名政協委員”、“每年召開聯繫委員座談會1次以上”等具體規定,確保了委員聯絡服務工作專人專抓、有章可循。堅持以活動爲載體引導委員深入基層,先後開展以每位政協委員結對幫扶1戶貧困戶、委員中的帆經濟代表人士各爲貧困村辦1件實事、政協委員中的各商會負責人落實1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項目爲內容的助推扶貧攻堅“三個一”活動,以十名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繫10個區(縣)政協工作、百名市區(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繫100戶微型企業、千名市區(縣)政協委員連線1000個幹羣連心室爲內容的踐行羣衆路線“十百千”活動,以市區(縣)政協各建立聯繫1個智力支邊點、市區(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各聯繫1個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和聯繫幫扶1戶企業,市區(縣)政協委員各連線1個幹羣連心室和聯繫幫扶1戶貧困戶爲內容的聯繫基層“五個一”活動。針對長期以來廣受社會詬病的“年委員”、“季常委”等問題,制定《委員履職管理辦法》,就書面督促提醒委員、撤銷委員資格、委員請銷假程序等作出“剛性”規定,對無故缺席政協會議和活動的委員進行點名道姓通報,並建立委員履職檔案,嚴格委員履職考覈。

三、創新三級聯動機制,爲政協工作延伸鄉鎮搭建平臺

在市級層面,我們協助市委出臺《關於加強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建設的意見》,對聯絡組的職能職責、組織名稱、人員組成、活動形式等作出詳細規定,全市172個鄉鎮(街道)於20xx年底實現了政協組織“全覆蓋”。同時,從辦公經費中擠出20萬元資金,支持萬山區開展鄉鎮(街道)政協組織規範化建設試點探索,並於今年9月在萬山召開全市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規範化建設推進會,推廣萬山完善鄉鎮(街道)政協組織架構、規範體制機制和工作專人專抓等方面成功經驗。在縣級層面,堅持制度規範建設“一盤棋”,統一制定印發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工作規則和相關制度,督促鄉鎮(街道)黨委政府切實解決好聯絡組掛牌辦公、專人專抓、有址議事、有錢辦事等具體問題,全面提升了聯絡組建設規範化水平。在鄉鎮層面,注重把政治思想好、社會影響大、參政能力強的代表人士推薦爲特邀委員,主動給聯絡組履職出題目、搭舞臺、強保障。各鄉鎮(街道)聯絡組以此爲激勵,有序推進協商議政,深入開展調研視察,積極反映社情民意。

四、創新對外聯誼機制,爲武陵山區協作發展搭建平臺

20xx年,國務院批覆實施《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規劃(20xx—20xx年)》,在省政協和銅仁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立足政協優勢,向片區12個市州區和重慶市直轄的6個副地級縣政協,發起成立片區政協主席聯席會的倡議,得到了他們的高度認同和積極響應。大家一致同意,以每年一次的聯席會議爲載體,探索建立以聯席會議、聯名提案、聯動調研、聯合視察爲主要形式的區域交流合作常態化機制,創造條件聯合舉辦信息交流、投資推介、旅遊宣傳、書畫聯誼、教育培訓等活動,齊心協力打造武陵山發展共同體。今年10月,第一次聯席會議在銅仁成功召開。與此同時,我勉泛開展對外聯誼引資引智活動,先後與青島、蘇州、濰坊等地政協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累計引來投資項目12個、資金20億元,爲銅仁發展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7

一、築牢陣地,爲政協工作向鄉鎮延伸搭建載體

截止20xx年5月,萬山區9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了政協工作聯絡組織,明確了工作人員,建立了規範有序的組織體系,政協工作向鄉鎮延伸的載體全部搭建完成。

組織建設力求“實”。我們嚴格按照《中共銅仁市委關於加強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建設的意見》精神,從工作需要和務實出發,協助區委出臺《加強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針對鄉鎮政協委員數量少、履職力量薄弱的實際,將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調整設置爲政協工作委員會。在機構性質上,明確政協工委是區政協在鄉鎮(街道)的工作平臺和聯絡組織,不列入機構編制序列、不增加人員編制、不新增領導職數。在組織結構上,明確政協工委由一定數量的委員組成,委員人選在鄉鎮(街道)駐地政協委員和“特邀委員”中產生,特邀委員是按一定程序在當地各界代表人士中委任的“準委員”,有效壯大了履職力量。

隊伍建設力促“專”。我們一改以往政協聯絡組主任由鄉鎮(街道)黨委副書記兼任而難有精力履職的情況,以貫徹中央、省委關於加強鄉鎮幹伍建設的意見爲契機,在年富力強、符合條件的優秀副科級幹部中選拔確定政協工委主任的擬任人選,先按程序提拔爲主任科員,再通過區政協常委會表決任命,保證了其與黨委、人大、政府“一把手”同職級、同待遇。與此同時,還舉辦了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和政協工委主任培訓班,有力地推動了政協工作在鄉鎮(街道)順利開展。

硬件建設立足“需”。我們按照保障工作開展的原則,從履職需要出發,積極開展鄉鎮(街道)政協工委“硬件”標準化建設。區財政安排30萬元專項經費,統一爲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配置辦公電腦、相機、檔案櫃、桌椅等必備工作設施,各鄉鎮(街道)按照我們的統一要求爲政協工委安排了辦公室和委員活動室。

二、務實履職,爲政協工作向鄉鎮延伸積累經驗

緊扣職能,工作力度“大”。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立足政協職能,緊緊圍繞發展和民生的重大問題,組織開展協商、調研、視察、評議、反映社情民意等活動,積極爲黨委政府建言獻策。經初步統計,全區9個鄉鎮(街道)政協工委半年來共組織召開各種規模的協商會議26次、參與協商390餘人次,開展調研活動19次,組織工作視察21次,收集反映社情民意42篇,有4個鄉鎮分別圍繞土地流轉、食用菌產業發展、危房改造、貧困救濟等問題,對相關部門(站、所)開展了民主評議。

勇於創新,工作亮點“多”。鄉鎮(街道)政協工委在立足職能建言獻策的同時,積極探索創新,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履職形式。如敖寨鄉在小部制改革中,將全市統一的“三辦三中心”設置調整爲“三辦四中心”,增設“社情民意信息中心”對外服務窗口,由政協工委負責值守,僅一個月時間就接待來訪羣衆40餘人次,收到社情民意反映30餘起,化解矛盾糾紛17起,架起了黨委政府聯繫羣衆的橋樑。

突出重點,履職成效“好”。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抓住產業發展、徵地拆遷和教育醫療等人民羣衆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以政協委員和特邀委員爲主體,開展民主協商和工作視察等活動,邀請鄉鎮分管領導和羣衆代表參加活動。據初步瞭解,目前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通過調研、視察、協商報告和社情民意提交給當地黨委政府的200餘條工作建議,80%得到了黨政主要領導的批示採納,其中約40%的意見建議已經辦結。

三、健全機制,爲政協工作向鄉鎮延伸提供保障

強化激勵,黨政“給力”。爲推動鄉鎮(街道)切實重視支持政協工作,區委區政府將重視支持政協履職納入對各鄉鎮(街道)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年度目標考覈內容,並制定了考覈的程序、辦法、步驟以及考覈結果運用等,爲政協工作向鄉鎮延伸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注重規範,制度“着力”。爲規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運行,我們總體統籌,制訂了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保證鄉鎮(街道)政協工委從建設到履職有章可循,並做到制度規範全區“一盤棋”。其中,我們制定並請區委轉發《鄉鎮(街道)政協工作委員會工作規則》,明確了政協工委的主要任務、組織辦法、工作程序、工作規範等,爲政協工委的建設、履職、活動提供了基本遵循。制定的鄉鎮(街道)政協工委學習制度、協商制度、委員走訪制度、調研工作制度、視察工作制度等,規範了政協工委履職活動。

加強互動,機制“助力”。各鄉鎮(街道)建立黨政與政協工作互動機制,鄉鎮(街道)黨(工)委每年聽取2次以上政協工委工作彙報,專題研究政協工作,鄉鎮(街道)黨(工)委會邀請政協工委主任列席,人代會等重要會議邀請委員列席。政協工委開展的協商、評議、視察等活動,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要親自參加,政協工委報送的調研視察報告等,鄉鎮黨政領導要親自閱辦,等等。這些“剛性”機制的建立,極大調動了政協工委的工作積極性,激發起政協工委履職的強大活力。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8

一、狠抓學習宣傳,紮實開展黨建工作

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我鎮把學習、宣傳和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爲一項中心工作來抓,努力用十九大精神指導當前工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體黨員幹部的思想:一是豐富內容認真學。通過週五集中學習、自學及專題討論等形式,反覆研讀原文,逐字逐句理解,撰寫心得,確保講話精神入腦入心、入言入行。二抒泛宣傳造氛圍。通過微信羣、電子顯示屏、各層次會議及內部資料,營造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濃厚氛圍。三是多種形式深入學。編排學習日程,通過開設學習專欄,要求每名黨員結合實際工作,寫一篇以上的心得體會。通過專題宣講,以考促學,參觀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的形式學習十九大報告。四是結合發展貫徹學。工信局黨委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把深入黨的十九大精神與當前實際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學習不走形式,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風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努力奮戰,開創工作新業績。

二、堅持不懈抓好基層組織建設

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爲抓手,大力落實黨組成員分包基層單位制度,通過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幹部、加強陣地建設、強化教育培訓等舉措,指導各單位加強黨組織建設。嚴格履行發展黨員程序,層層把好黨員隊伍入口關,今年以來,根據縣委組織部發展黨員計劃,今年共新發展黨員9名,全部符合相關工作標準和組織程序,全系統未出現違法違紀現象。我黨委非常重視和全力抓好黨費收繳工作,黨費收繳更加規範化。全系統共計徵訂黨報黨刊84份,提前完成了縣委下達的工作任務。同時,積極主動地通過做好民營業主的思想工作,迅速提高了部分業主對黨建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認識,系統內私營業主對帆企業黨建的支持度有了大幅提升,帆企業黨建工作取得了明顯進步。

三、 加大服務企業力度

我們十分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與上級部門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深入開展黨建主題活動,不斷加強和改進機關黨建工作和帆企業黨建工作,爲建設小康社會獻計出力。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9

農機購置補貼是中央強農惠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20xx—20xx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資金2047多億元,扶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農機具4310多萬臺套,惠及3380多萬農戶,大幅提升了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推動了我國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的快速發展,在財政部組織的第三方績效考覈中獲“政策實現度高”最高等級評價。近年來,我們按照部裏計財工作的總體部署,密切與財政部門的協調配合,認真貫徹落實“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下約束性任務的工作要求,着力推進政策規範、高效實施。

一、簡政放權,充分發揮地方主動性積極性

一是在“補什麼”方面,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支持農業綠色發展爲導向,提出全國補貼機具種類範圍,由各省結合實際,從全國範圍中自主選取、確定本省補貼機具。二是在“補多少”方面,實行定額補貼,補貼額由各省按不超過上年市場銷售均價的30%測算。列入全國補貼範圍的137個品目機具中,我部制定發佈20個全國通用性較強的機具品目的最高補貼額,由各省按程序測定本省的補貼額;其他117個品目按非通用類機具管理,由各省自主測定補貼額。三是在“給多少”方面,制定《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規劃(20xx—20xx)》,按年度開展資金需求摸底,採用因素法將資金分配各省,由各省自主分配到縣。將資金需求量、實際使用量、扶貧工作要求、績效考覈結果等列爲測算因素,調動各省積極性、主動性。

二、便民利民,不斷提升農民和企業的參與度滿意度

切實尊重農民和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做好公共服務,最大程度減少對市場的干預。一是實行“自主購機、定額補貼、縣級結算、直補到卡”的操作方式,農民自主議價、購機,自主就近申報補貼,補貼資金由縣級財政部門直接打入惠農卡,有效保證農民的自主權。二是實行農機企業規範參與補貼政策實施承諾制。由生產企業自主選擇和公佈經銷商,自主申報和向省級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信息系統提交參加補貼的機具信息,按政策實施管理有關要求踐諾,規範開展市場競爭,有效提高企業參與政策實施的積極性。三是實行信息化服務,實現企業網上申報、網絡推送參與補貼機具信息和農機鑑定管理服務、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農機牌證管理等相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讓“信息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在26個省推廣使用手機APP申報補貼,購機農戶辦理補貼“最多跑一次”成爲現實。

三、防控風險,紮實推進政策實施監管制度化規範化

一是健全制度體系,形成了以資金管理辦法、實施指導意見爲核心,內部控制、信息公開、機具信息投送、機具覈驗、違規查處等方面的制度規範相配套的制度體系,切實做到用制度管錢、靠制度管事、依制度管權。二是全面公開信息,實行補貼政策制度、補貼機具種類、補貼受益對象及購機信息、補貼資金使用進度等信息全面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縣級補貼信息網上公開專欄建設率超過90%。三是實行績效管理,自20xx年起,將農機購置補貼納入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延伸績效管理,科學設置績效目標,定期組織考覈抽查,加強問題整改落實,注意考覈結果運用,推動有效實現政策目標。四是嚴懲違規行爲,切實加強農業農村、財政等多部門聯合監管,實行企業一省違規、全國聯查,使違規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先後暫停或取消了約400家農機企業產品的補貼資格,將相關企業和個人列入補貼產品經營黑名單,有效維護了政策實施工作的良好秩序。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0

省廳黨委始終把抓好黨建作爲最大政績,聚焦機關黨建工作“服務中心、建設隊伍”核心任務,深入推進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工程,爲推動工作高質量發展、護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一、堅持政治統領,堅決確保對黨忠誠、立場堅定。突出政治建警,出臺廳黨委堅定“兩個維護”着力加強機關政治建設的意見、加強新時代機關黨的建設的實施意見,引導全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黨和人民手中。強化理論武裝,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爲政治任務,深入開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實現忠誠教育、宗旨教育、規矩教育、警示教育全覆蓋。壓實主體責任,成立廳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廳領導聯繫基層黨建工作制度,確保黨建工作落地生根。

二、堅持深度融合,始終做到維護穩定、服務發展。注重黨建引領,確保安全穩定。在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中高揚黨的旗幟、強化黨的領導,全省刑事案件特別是八類案件持續下降,現行命案破案率保持在99%以上,沒有發生有重大影響羣體性事件和公共安全案事件。提升黨建效能,深化民生警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強化“四零”承諾服務創建,圍繞“落戶口、辦護照、上車牌”等管理服務事項,開展羣衆“辦事不求人”工作,全力優環境、促發展、惠民生。發揮黨建優勢,推動創新發展。把黨建優勢轉化爲創新發展有力武器,堅持改革與“六大工程”兩翼發力,順利完成現役轉制、民警兩個職務序列改革,不斷提高全警服務發展能力,推動工作高質量發展。

三、堅持黨建促隊建,着力鍛造過硬鐵軍。築牢堡壘,增強戰鬥力。大抓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在重大安保任務中成立臨時黨支部和黨小組、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突擊隊,確保隊伍戰鬥到哪裏、黨的組織和黨建工作就覆蓋到哪裏。正風肅紀,增強公信力。持續開展優化發展環境和執法質量巡察,派出所和交警系統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民警違規出國境和涉毒問題專項整治;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領導幹部定期接訪制度,隊伍執法質量明顯提升、作風形象明顯改觀。暖心惠警,增強凝聚力。健全完善幹部選拔培養、輪崗交流、基層實踐鍛鍊等制度,創新戰時表彰和人民警察榮譽章等機制,省廳連續3次被評爲省級文明單位標兵。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1

今年以來,xx鎮武裝部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市武裝部民兵組織整頓會議精神,狠抓各項工作任務落實,現將有關工作彙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

一是成立以鎮黨委書記爲組長,鎮武裝部部長爲副組長的民兵組織整頓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民兵組織整頓工作,明確民兵組織整頓工作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推動潛力調查、體格檢查、政治考覈、集合點驗、軍事訓練、政治教育等各項工作落實。二是將民兵組織整頓工作納入了黨委議事日程,在工作上給予支持,在物質上給予保障,在經費上給予傾斜。同時集體研究解決民兵組織整頓工作中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做到了議武管武制度化,經費保障規範化,檢查指導常規化,確保了武裝工作有力有效有序開展。

二、科學規劃分組,調整隊伍結構

一是按照規模適度、結構科學、佈局合理、可靠管用要求,深化調整改革,加強民兵組織質量建設,構建了鄉鎮應急排,救援維護班以及一支專業力量。二是周密籌劃潛力調查。會同有關部門重點調查戶籍地、企業、行業系統、高校兵員、裝備情況,推進民兵組織由戶籍地編組向屬地編組、由傳統領域編組向高新產業領域編組、由單純人員編組向人裝結合編組拓展。三是狠抓鎮武裝部和村級民兵連正規化建設,着力規範完善民兵工作制度,全面規範民兵連部、值班室、會議室和應急裝備室,改善辦公環境,達到場所落實、標識明顯、設置規範、資料完善、裝備齊全的正規化要求。

三、壓實主體責任,規範組建秩序

一是明確和細化民兵幹部、專武幹部的資格條件,落實了民兵應急隊伍和專業力量的體格檢查和政治考覈工作,理順了進出渠道,做到優勝劣汰。二是嚴格按照民兵集合點驗8個步驟落實點驗任務,集合點驗不能到位的,已採取電話聯繫等形式進行覈驗。三是是嚴格落實民兵 “一人一卡一號”,實行信息化精細管理,實時掌握民兵編組、訓練、管理情況,防止一兵多編、編訓不一、訓練不落實、管理不到位現象。三是嚴格落實審批制度。按照法規制度要求和上級明確的任務組建隊伍、動用力量,民兵隊伍集中開展活動嚴格落實事前審批,登記備案程序。民兵幹部、基幹民兵因工作需要外出的嚴格落實請銷假制度。

今年的民兵組織整頓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有的單位對新形勢下整組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把握不準,研究不透,導致工作抓落實不夠,組織整頓質量還不高;二是基層建設發展不平衡。部分單位基層建設較爲薄弱,整體質量不高。

爲進一步做好民兵組織整頓工作,xx鎮武裝部將嚴格按照民兵組織整頓工作的標準和要求,對照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強基礎建設,完善工作資料,確保全鎮民兵組織整頓工作的整體提升和跨越。一是要進一步完善軟硬件資料設施,夯實基層建設的基礎。二是要繼續加大民兵應急隊伍的建設力度,切實掌握應急隊伍變化情況,及時調整人員,保持人員在位率。三是注重業務學習和軍事訓練,不斷提高組織指揮和管理教育能力。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2

(一)抓計劃制定,確保協商議題“選得準”。一是主動作爲找議題。利用政協常委會議、專題會議等平臺,邀請市委、市政府領導通報有關情況,讓委員更好地知情明政;通過發函、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提前與市直有關部門聯繫,全面瞭解經濟社會發展等重要情況;通過發放徵求意見表、在門戶網站設立徵集議題電子郵箱、電話等,廣泛徵集議題,重點圍繞黨政關切、羣衆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進行選題。二是突出重點選議題。比如,今年市委要求助推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就分別列爲常委會議、主席會視察議題;加強農村社會治理、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等就列爲調研議題;“上學難上好學難”等民生十困的問題,就列爲主席約談議題。三是多方商討定議題。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界別及市直相關部門溝通、商討,初步形成協商計劃草案,會同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修改完善,經主席會審議後,報市委常委會審定執行,並按照“目標化、項目化、責任化、制度化”要求,對確定的5類51項年度協商議題進行責任分解,明確牽頭領導、責任部門、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做到目標明確、責任清楚、要求具體。

(二)抓形式拓展,確保協商渠道“更順暢”。一十固已有協商渠道。比如,今年按照市委要求,圍繞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常委會視察協商,通過深入十區(市、縣)調研、督促視察、外出考察、座談商討等,提出解決“規劃滯後、投入不足、重整治輕長效”等突出問題的對策建議,得到黨政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專門要求繼續深入督促、形成長效工作格局。二是拓展延伸協商觸角。通過深入開展政協委員進社區(鄉、鎮)活動,在社區(鄉、鎮)設立政協委員聯絡組,做到“工作場所、辦公設施、委員進駐、經費保障、工作人員”五落實,省、市、區政協委員定期“坐診”、主動“出診”、適時“會診”,把協商民主延伸到基層羣衆身邊,讓政協工作更加“接地氣”,得到了省政協主席王富玉的充分肯定。三是探索新的協商方式。圍繞“民生十困”難題,開展“上學難上好學難”、“住房難”、“養老難”等系列主席約談會協商,根據議題需要,邀請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部分界別委員、市直部門負責人、市民代表參加,形成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意見建議,大多得到市委、市政府採納落實。

(三)抓能力提升,確保協商建言“含金量”。一是加強各類培訓。今年先後開展了加強協商民主建設專題講座、委員提案撰寫專題培訓,聯合浙大舉辦美麗鄉村與生態建設專題培訓班等,有效提升委員協商議政水平。二是搭建學習平臺。目前,我們正在籌建《貴陽市政協微信公衆平臺》,有效提升委員知情明政、互動交流的準確性、時效性。三是建設政協智庫。比如,今年針對“出行難、停車難”問題,通過組織智庫中的委員、專家學者進行深入調研、外出考察、座談討論等,提出藉助打造“雲上貴州”、“中國數谷”的契機,全力建設智慧交通雲平臺和富有山地特色的“公交都市”建議案,得到市委、市政府肯定和採納。

(四)抓成果轉化,確保協商意見“能落地”。一是強化建言質量。比如,助推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發展的主席會議視察中,我們提出“用地難、徵拆難、產業佈局調整難”等瓶頸問題的對策建議,航空港經濟區感到大有幫助。二是強化跟蹤落實。比如,今年領題的農村社會治理專題協商,得到市委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批示後,我們及時與市委羣工委聯繫,主動溝通調研中需要重點突破的問題,幫助起草完善文件,使農村“空心化”、“三留守”等問題得到有效。三是強化反饋問效。今年先後對市委主要領導批示的9件提案進行督辦,要求相關單位及時報告協商成果辦理進展情況,如實反映落實成效,並將結果及時向委員反饋,極大提高了委員的積極性。

(五)抓工作保障,確保協商民主“可持久”。一是突出制度保障。新制定完善《委員履職管理辦法》、《主席聯繫常委、常委聯繫委員、委員聯繫各族各界人士“三聯繫”制度》等,形成規範的工作流程。特別是今年爭取市委出臺的《提案辦理績效考評辦法》,擴大了考評範圍,由只對政府部門考覈擴大至黨羣口,實現了全覆蓋;提升了考覈規格,考覈機構改由市委副書記牽頭,政府、政協參與進行單項考覈,強化了政協組織和委員的“話語權”;增加了考覈權重,由5分提高到15分,獎金由44萬提高到100萬,有力推動了提案辦理工作。二是突出組織保障。重點發揮政協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讓市委決策部署成爲各黨派、各團體、各界別和廣大委員的共識和自覺行動。三是突出服務保障。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大力提高政協機關服務水平和統籌協調能力。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3

農機購置補貼是中央強農惠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20xx—20xx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資金2047多億元,扶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農機具4310多萬臺套,惠及3380多萬農戶,大幅提升了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推動了我國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的快速發展,在財政部組織的第三方績效考覈中獲“政策實現度高”最高等級評價。近年來,我們按照部裏計財工作的總體部署,密切與財政部門的協調配合,認真貫徹落實“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下約束性任務的工作要求,着力推進政策規範、高效實施。

一、簡政放權,充分發揮地方主動性積極性

一是在“補什麼”方面,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支持農業綠色發展爲導向,提出全國補貼機具種類範圍,由各省結合實際,從全國範圍中自主選取、確定本省補貼機具。二是在“補多少”方面,實行定額補貼,補貼額由各省按不超過上年市場銷售均價的30%測算。列入全國補貼範圍的137個品目機具中,我部制定發佈20個全國通用性較強的機具品目的最高補貼額,由各省按程序測定本省的補貼額;其他117個品目按非通用類機具管理,由各省自主測定補貼額。三是在“給多少”方面,制定《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規劃(20xx—20xx)》,按年度開展資金需求摸底,採用因素法將資金分配各省,由各省自主分配到縣。將資金需求量、實際使用量、扶貧工作要求、績效考覈結果等列爲測算因素,調動各省積極性、主動性。

二、便民利民,不斷提升農民和企業的參與度滿意度

切實尊重農民和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做好公共服務,最大程度減少對市場的干預。一是實行“自主購機、定額補貼、縣級結算、直補到卡”的操作方式,農民自主議價、購機,自主就近申報補貼,補貼資金由縣級財政部門直接打入惠農卡,有效保證農民的自主權。二是實行農機企業規範參與補貼政策實施承諾制。由生產企業自主選擇和公佈經銷商,自主申報和向省級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信息系統提交參加補貼的機具信息,按政策實施管理有關要求踐諾,規範開展市場競爭,有效提高企業參與政策實施的積極性。三是實行信息化服務,實現企業網上申報、網絡推送參與補貼機具信息和農機鑑定管理服務、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農機牌證管理等相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讓“信息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在26個省推廣使用手機APP申報補貼,購機農戶辦理補貼“最多跑一次”成爲現實。

三、防控風險,紮實推進政策實施監管制度化規範化

一是健全制度體系,形成了以資金管理辦法、實施指導意見爲核心,內部控制、信息公開、機具信息投送、機具覈驗、違規查處等方面的制度規範相配套的制度體系,切實做到用制度管錢、靠制度管事、依制度管權。二是全面公開信息,實行補貼政策制度、補貼機具種類、補貼受益對象及購機信息、補貼資金使用進度等信息全面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縣級補貼信息網上公開專欄建設率超過90%。三是實行績效管理,自20xx年起,將農機購置補貼納入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延伸績效管理,科學設置績效目標,定期組織考覈抽查,加強問題整改落實,注意考覈結果運用,推動有效實現政策目標。四是嚴懲違規行爲,切實加強農業農村、財政等多部門聯合監管,實行企業一省違規、全國聯查,使違規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先後暫停或取消了約400家農機企業產品的補貼資格,將相關企業和個人列入補貼產品經營黑名單,有效維護了政策實施工作的良好秩序。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4

一、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是不斷規範基層政協組織機構建設。赤水市(縣)政協早在1985年初就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區(鎮)政協聯絡組,1986年3月在全國政協第二次地方政協工作座

談會上就此作了專題發言。撤區建鎮並鄉後,及時在17個鄉鎮(街道)設立了政協聯絡組,並明確組長由鄉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兼任,並隨市政協換屆而進行

相應的人事調整;成員由在該鄉鎮(街道)的市政協委員和具有代表性、帶頭性、號召性的各界代表人士組成。聯絡組工作在市政協常務委員會和當地黨(工)委領

導下開展工作。今年,爲進一步加強聯絡組的管理,赤水市政協根據《政協章程》、《中共中央關於加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精神,經多次調研討論,

在原《赤水市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工作(簡則)》基礎上對聯絡工作、組織、紀律懲處等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完善,報經市委同意並以市委文件下發了《赤水市

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工作規則》。《規則》明確了市政協聯絡組組長由市委提名,市政協常務委員會任免。通過對基層政協組織機構的完善,推動政協民主協

商工作向基層進一步拓展和延伸。

二是有效發揮鄉鎮聯絡組作用。在市政協的指導下,各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主要開展以下幾個方面工作:要組織成員開展學習。通過政協聯絡組平臺,定

期不定期召集本地的市政協委員和聯絡組成員就政協理論、統戰知識以及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進行學習,不斷提高理論素養和參政議政水平。要開展民主

協商。圍繞當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社會民生等重大問題開展協商討論,爲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出意見建議。要開展民

主監督。積極組織聯絡組成員開展視察調研,傾聽和反映廣大羣衆的意見和要求,並將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及時反饋當地黨委政府或市政協,以督促相關部門落實

好上級政策,爲促進當地“四個全面”服好務。要積極參政議政。應邀出席或列席當地黨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召開的有關會議,參與協商討論重要事務和羣衆

普遍關心的問題,廣泛團結各族各界人士參與到當地經濟社會建設中,爲促進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作出應有貢獻。

三是積極搭建民主協商平臺。去年以來,赤水市政協探索在鄉鎮搭建以“鄉、村、組、戶”爲單位的“四級”民主協商平臺,推進基層民主協商觸角進一步

延伸。由相鄰羣衆商定民主協商中心戶,並確定一名戶代表爲牽頭人,負責對涉及羣衆利益的事務進行民主協商組織工作,對涉及村、組重大事務的,負責協商

統一意見,並向村、組彙報相關協商意見。在組一級建立民主協商中心點,負責對本組重大事務進行協商,設立中心戶長一名,各戶牽頭人爲成員。在村(社區)

一級建立民主協商中心站,負責對本村(社區)一級重大事務的協商工作,並確定站長1名、副站長1—2名,各中心戶長爲成員,負責村級協商具體事宜。以鄉鎮(

街道)政協聯絡組爲中心,負責管理、指導本鄉鎮(街道)各級協商平臺工作,幫助下級村、組、戶建立協商平臺,完善相關工作職責、協商形式、辦法等,並對

各級協商平臺進行備案。

四是加強政協聯絡組之間聯繫交流。爲保持各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之間的溝通聯繫和相互學習,市政協將17個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劃分爲東部、西部、

中部以及城區三辦四個片區,並明確由一名副主席和一個專委會負責聯繫、指導。不定期組織各片區政協聯絡組成員圍繞本區域的經濟發展重點開展相互交流學

習、視察調研活動。這既爲鄉鎮政協委員參與經濟建設搭建了平臺,擴大了委員的組織活動參與面,增強了政協委員的認同感、歸宿感和凝聚力,又有力地促進

了鄰近鄉鎮之間先進經驗的相互交流學習,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調動了基層政協委員履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委員從羣衆中收集到的“南橋路鋪設的人行地磚下雨天太滑”的社情民意,經市政府採納後,已重新鋪

設了防滑地磚。又如,在今年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中,通過市政協的指導,葫市鎮政協聯絡組召集高竹村金竹林組村民通過民主協商,基層政協委員積極參與幫

助,對古村落古民居進行了修繕保護,並組建了20多人的民間民俗藝術表演隊,既豐富了羣衆業餘精神生活,又爲老百姓擺脫精神貧困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是發揮了政協的優勢和作用。在鄉鎮(街道)建立政協聯絡組、開展片區聯誼活動對推進基層民主、促進社會和諧、服務區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在

去年赤水市東部片區“8.11”抗洪搶險中,基層政協委員就積極捐款捐物11餘萬元;隨後東部片區政協聯絡組又組織開展了災後重建視察調研活動,爲當地黨委

政府開展災後生產、災民安置等積極建言獻策。

三是擴大了政協的社會影響。赤水市創建“四級”協商民主平臺以來,充分發揮了政協工作緊接地氣的特點,積極組織開展協商活動,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

,推動基層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如,爲改變竹海湖風景區入口處村民建房混亂村容髒亂差的問題,確保順利申報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遺產,赤水市政協組織100餘

名政協委員與村民進行“一對一”幫扶,提出多套村容村貌整治方案供村民選擇,通過全體村民投票決定了他們自己心中最佳的整治方案並付諸實施,村容村貌

煥然一新。

三、經驗與啓示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是前提。必須始終堅持和維護黨的領導,與黨委在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工作上同步。要積極爭取讓委員列席當地黨政相關會議,

讓委員掌握基層黨政工作重點。要爭取黨政支持,落實好基層委員活動場所,保障委員活動經費,確保基層聯絡組工作正常開展。

第二,建好履職平臺守鍵。必須積極爲基層委員搭建好參政議政平臺,保證委員民主表達有渠道。要着力在暢通會議建言渠道、民主對話渠道、信息反映

渠道和成果轉化渠道上下功夫,真正使委員有發言的地方、表現的舞臺。

第三,提升委員履職能力是基礎。必須重視委員素質的提升,通過集中學習培訓、考察交流等方式,不斷完善委員知識結構,提升政協委員政策理論水平,

讓他們具備“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的能力和素質。

第四,健全協商制度是保障。要制定一套符合實際、科學管用的制度體系,對鄉鎮聯絡組的工作內容、形式、程序等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促進基層政協協商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上午好!說實話,讓我做語文教學經驗交流發言,我有些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在座的老師都是語文教學的行家裏手。對於國小六年級的語文教學,我很沒有發言權,所以,在此不存在經驗介紹,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而已,真誠的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多指點。我的做法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認真預習的習慣

很多同學只重視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後完成作業而忽視課前預習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預習的習慣其實預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環節。在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時我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是交給學生預習方法。預習是在課外進行的,學生開始不會預習就應該把預習搬到課堂上來,剛開始我會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文做幾次預習示範(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古詩)帶着學生一起預習,教給預習方法。其次是精心設計預習提綱。預習一篇課文,字詞句篇是基礎,課前的預習可以從讀、圈、查、劃、抄入手,循序漸進。

(1)讀。反覆讀課文,瞭解課文大致內容,體會語言美,品味句式美,把優美的詞句儲備在自己的口語語庫中,豐富自己的詞彙。

(2)圈。課前預習課文時,標好自然段,找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句,用醒目的符號圈出來,以備老師講課時認真聽、仔細記,做到難點突出。

(3)查。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弄清圈出字、詞的音、形、義,並將註釋寫在該字、詞的附近,便於在閱讀中理解詞語,加深印象。

(4)劃。劃出課文的重點詞、重點句、重點段,做到重點突出。

(5)抄。對於課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或者優美的語句等抄寫在積累本上,鞏固記憶。抄寫的過程中數量可以自己決定。

第三把預習落實到學生的行動中。在大多數學生心中,都認爲抄抄寫寫或做練習纔算作業,而複習預習壓根就不算作業,自己高興就做不高興就不做,反正老師也不檢查。針對這一思想首先讓學生糾正錯誤的認識,並且把預習這個任務在教完一篇課文後就佈置下去成爲學生課後的作業。一旦佈置下去就應該及時反饋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對預習細緻到位的學生應大力表揚呼籲大家向他學習對沒預習的孩子要詢問原因並適當進行教育。每課的預習我會讓組長檢查自己抽查,每過一段時間會對孩子們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能持之以恆慢慢的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

2、良好的書寫習慣

我們語文老師都知道書寫對於我們語文科來說太重要了。所以,每接一個新班,我都會花功夫指導孩子們的書寫。我經常找班上寫字工整的孩子的作業、試卷展示給孩子們看,因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每個星期我會安排一次優秀作業欣賞,每考一次我會把書寫好卷面整潔的試卷先發下去給孩子們欣賞,特別是讓書寫差的同學與其對比。除此之外,對於書寫有進步的孩子我會特別提出表揚把他原來的書寫與現在的書寫同時展示,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書寫在進步。在孩子們考試,作業時我都會去觀察他們的書寫對於書寫不好的同學多提醒。讓他們及時糾正。

1、我經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就必須抓住重難點,有方法的學習。”同樣地,教學過程中,我也注意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將重點、難點;講規律、拓展;講易錯、易漏、易混的知識點。“兩不講”即自學能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在回扣課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書由厚讀薄,由薄讀厚,指導自學能力強的學生制定自學計劃,並付諸實施,但同時又要避免“大撒手”,教師跟的緊,指導要恰當。

2、抓學法指導

學法指導,向科學學習要質量。每一次評講練習的時候,當學生的答案比較出彩時,我就會讓該學生向大家介紹他是運用什麼方法就把難題一一化解地。同時,在課堂上,我抓住一切機會,讓學生懂得聯繫上下文理解法、抓關鍵詞理解法、詞語換位理解法等等諸如此類的學習方法。

3、做好學生考試成績的分析和反饋。在平時教學中要注意加強對學生考試答卷的指導,養成良好的規範做題的習慣。要把小考當大考,把大考當練習,訓練學生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

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規範做題的習慣,我還特別注意與學生一起對試卷的分析與反饋。每次考完試卷發下去,我第一時間做得不是評講,而是讓學生把錯的題目重做一遍之後讓幾個特優生再次批改後反饋看看是審題的問題還是確實不會做。之後再着手評講,一般出現集體錯得厲害的基礎題在講評完之後我會馬上再出一道到兩道相似的題型馬上再進行訓練。

我們每接一個班級,總是對優生和後進生印象深刻,而中等生這一塊,往往被我們忽視了,常記不住他們的名字。其實這一塊纔是我們老師的用武之地。我們一般會把中等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有可能成爲優生的,另一部分是保持原狀,比較不容易進步的或有可能變爲差生的。針對前一部分的中等生要想盡辦法讓其提高成績,我會盡量做到:

1、找機會告訴他,你完成可以成爲優生,只是你之前的老師沒發現,現在老師發現你是優生的料。

2、課堂上儘量照顧,讓他們有表現的機會,有體驗成功的機會。

3、作業多幾分留意。

4、研究他們試卷、學習狀態,幫助學生找出薄弱點,讓這些學生跑起來。

當然我們一時間沒有足夠精力照顧那麼多箇中等生,我們可以分批引導,有計劃引導。針對後一部分中等生你就先讓他們保持原狀,先讓他們按原來的速度學習,然後選準時機,逐步點化。對待學困生平時我儘量做到:

1、感情上拉攏。平時多與他們交流,在他麼犯些小錯誤時寬容他們,儘量與他們拉近距離再鼓勵他們盡力完成一些簡單的字詞句過關練習只要有點滴進步,就適時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輔導上傾斜。作爲差生,40分鐘的上課時間是根本不夠的,這就必須開小竈,充分利用邊角時間爲這批學生輔導。請成績優秀的學生做小老師,在班裏形成結對幫扶制度。

3、練習上反覆老師講時,他們覺得懂了,自己做時卻不會;今天會做,明天又忘了;這次考試答對,下次測試又錯了。針對此種現象,我會讓他們適度反覆練習。抓題型練習,一些經常考的題型讓他們反覆練習。讓他們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我們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每天檢查作業總有學生不能按要求完成,我們很傷腦筋,於是我會佈置分層的作業,優等生要完成三項內容;複習鞏固預習新知拓展練筆。複習鞏固指的就是回顧學過的字詞句積累過關。預習新知時最好要蒐集資料等,拓展練筆重在引導學有餘力的學生閱讀課外書並做好筆記或日記。中等生完成前兩項如果拓展練筆或積累了就給予表揚。學困生只要完成鞏固練習的作業就算完成任務,如果預習劃出了字詞,標出了自然段也給予表揚。這種分層次的作業促進優生更強中等生上進學困生完成老師也輕鬆。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6

“改革創新、奮發有爲”大討論開展以來,xx市委緊緊圍繞“10+3+1”動作要求,堅持“十有”(有學習、有討論、有問題、有創新、有外出、有引進、有標杆、有行動、有成果、有制度)標準,以“五個導向”推進學習、思想、工作革命,通過大討論牽引全年工作高水平高質量開局。

一、堅持學研導向,凝聚思想合力。始終把抓好學習作爲開展大討論的重要任務,採取“五學”模式,以學習的革命推動思想的革命。堅持帶頭示範引領學,市委中心組開展專題學習5次,專題研討1次,組織召開全市各級黨組織書記專題培訓12次,個人廣泛運用學習強國APP隨時隨地學,組織開展了全市黨員幹部學習弘揚右玉精神知識競賽;堅持對標先進出去學,市長帶隊率先到東北開展考察學習,各鄉鎮先後組織機關幹部、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到甘肅、內蒙古、大同等地對標先進、開闊眼界;堅持報告培訓深化學,舉辦2場學習弘揚右玉精神報告會,邀請浙大周開疆教授就《創新招商引資,推進地方經濟發展》連續舉辦3場講座;堅持嚴格督導檢查學,由市委常委、副市長牽頭成立18個領導工作組、大討論領導小組的聯絡督導組下設9個督導小組全面督導全市24個黨(工)委、36個黨組、567個黨支部的學習討論開展情況;堅持營造氛圍促進學,在市融媒體開闢了專欄專題,幸福e推出每日一語,各級各部門通過標語、電子顯示屏、宣傳牌加強宣傳教育。

二、堅持問題導向,推動自我革命。堅持把問題導向貫穿始終,以民主生活會爲契機,市委常委班子以上率下、樹立標杆,各黨委(黨組)嚴格按照要求,對照“六個破除”,圍繞“九問”以及學習弘揚右玉精神“九個我能做到嗎”,堅持“三擺”,觸及靈魂、查擺問題。對於朔州市領導點評的問題、自身對照檢查的問題、社會各界徵求的問題,敢於正視、主動認領,梳理歸納、及時整改。以中組部聯繫的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爲契機,積極爭取設立街道辦事處,加快行政區劃調整。主動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不斷加強隊伍建設,認真抓好網上輿情監控,堅決打好意識形態鬥爭主動仗。爲存貸比較低難題,市、鄉兩級召開政銀企對接會,11家金融單位與12家企業達成了9.7億元的信貸意向貸款,市農商行安排1億元作爲專項資金支持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服務春耕備耕。針對桑乾河水質仍不能穩定達標問題,召開全市環保工作促進警示動員會全面安排部署,加快第一、第二污水廠提標擴容進度,全面排查污水排放管道,加強重點企業源頭管控,對涉嫌非法排污企業主進行訓誡,嚴厲打擊非法排污行爲。針對第四次經濟普查工作進度排名靠後的問題,及時召開了經濟普查工作促進會,成立協調小組,加大督查指導力度,目前單位和個體戶上報率及位次均排朔州市第一。

三、堅持目標導向,樹立一流標杆。按照市委陳振亮書記“要率先發展、爭創一流”的要求,召開了全市“改革創新、奮發有爲”大討論對標一流述職評議會,聚焦鄉鎮書記、單位部門一把手等“關鍵少數”,拔高標杆找差距,瞄準一流明方向,激勵全市黨員幹部“雁門關外保第一、全省爭第一、全國爭一流”。在股所級幹部和農村(社區)“兩委”主幹中組織開展“我爲改革創新做什麼”大家談,確保大討論人人見思想、個個有對標。全市各鄉鎮、各部門主動對標一流,外出學習考察,查擺不足,奮力趕超。

四、堅持實幹導向,推動工作抓實。以實現首季開門紅爲契機,發動黨員幹部採取“一線工作法”,行動起來,落實下去。深入開展招商項目落地開工行動、國土供地行動、重點工程開工行動、向上爭資行動、五村聯創鞏固提質行動、特色品牌行動、“一次不用跑”行動,紮實開展萬名幹部入企進村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用地難”“用氣難”“用電難”“融資難”“用工難”問題,在推動工作中檢驗大討論活動的實際成效。開發區管委會召開陶瓷園區項目用地協調會,協調解決年內開工項目用地問題。大討論有力調動了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有力推動了經濟大發展。截至目前,錄入13710系統簽約項目16個,擬引資額x億元,總投資x億元。1—2月,工業增加值增長x%;固定資產投資完成x億元,增長x%;一般公共預算收入x億元,增長x%,首季開門紅進展良好。

五、堅持羣衆導向,迴應羣衆期盼。我們始終把大討論作爲檢驗服務羣衆成效的試金石來抓,將“迴應羣衆期盼”作爲大討論的自選動作,堅持開門大討論、開門搞活動,動員引導全體黨員、幹部、羣衆踊躍參與其中,最大程度凝聚全社會大討論力量。通過領導帶頭徵求、督導工作徵求、多方函詢徵求、網絡電話徵求、“兩會”代表徵求等方式、途徑,向朔州市43家單位徵求回意見建議77條、向駐懷單位和老幹部去函60件、收集羣衆“金點子”9條,共收集梳理涉及城市建設、文明建設、招商引資、深化改革等8個方面共112個問題。制定了“迴應羣衆期盼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單位,建立工作臺賬,強化職責分工,提出完成時限,確保羣衆期盼事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成效。

通過大討論牽引全年工作,堅持“三比三幹三不”,對標一流,補齊短板,爲實施“生態立市、穩煤促新,塞上綠洲、美麗朔州”兩大戰略,體現擔當,展現風貌,貢獻力量。

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7

xx區把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爲”大討論,作爲推進“轉型引領、改革先行,加快率先發展”的重大機遇,聚焦10+3+1工作任務,對標一流、務實行動,實現了大討論與日常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一、堅定“改革”信念,推動改革先行再發力。深耕改革開放實驗田,以轉型綜改試驗區、擴權強縣試點區“兩區”建設爲牽引,統籌協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建各領域改革,精心謀劃深化煤炭電力供給側、科技體制、農業農村、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關鍵領域改革,加緊推進黨政機構改革、開發區創新發展、煤炭內陸港提質擴規、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建設等重點改革事項,以改革促轉型、促民生、促黨建、促全面工作的關鍵作用進一步顯現。截止目前,黨政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勝利召開,調整幹部45名,任命了教育、工信、司法、住建等16家區直單位的主要領導,36家行政單位制定了“三定方案”,轉隸、掛牌等工作正在有序開展。經濟技術開發區籌備領導組啓動運行,“三化三制”改革、招商引資、新興產業培育等工作積極推進。大力推動煤炭內陸港提質擴規,20xx年以來累計發運煤炭x萬噸,全年計劃發運x萬噸。加快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全力推進在建的9個固廢綜合利用項目,1-2月累計產生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工業固廢約x萬噸,累計利用x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了x%。

二、弘揚“創新”精神,強化轉型引領再加力。搶抓能源革命重大機遇,大力推進億噸級煤炭穩量提質,東露天礦、井工一號、北嶺、潘家窯四座煤礦的減量重組方案以上報市政府,8座一級標準化煤礦建設穩步推進,蘆家窯煤礦自動化礦井試點工作全面鋪開,一季度預計煤炭產量完成2306萬噸,同比增長20%。加快建設千萬千瓦電力基地,西易能源10萬千瓦等總裝機容量x萬千瓦的8個風電項目建設全部實現開復工。加快壯大現代煤化工,劣質煤綜合利用項目平穩運行,60萬噸煤制乙二醇正在加緊對接,爭取儘快落戶。大力培育新興產業,以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爲載體,紮實開展“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活動,在重點跟進機械製造、低階煤分級分質利用高嶺土煅燒及深加工、紙面石膏板、岩棉一體化、陶粒製備、煤矸石磚新型建材等總投資x億元的26個轉型項目的同時,近期將舉辦深圳、台州、寧波三場招商引資項目對接會,吸引更多的轉型要素向彙集。

三、昂揚“奮發”姿態,促進比學趕超再用力。自覺在全國大座標、全省市轄區、全市範圍三個維度下找準自身所處位置,聚焦“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市領先,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考覈評價進入全省市轄區第一方陣”奮鬥目標,自加壓力,作出了“轉型引領、改革先行,加快率先發展”的決定,奮力推進新型能源基地建設、新興產業培育、重點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生態環境改善、發展環境優化六大行動,經濟社會發展更加高質、高效。對標一季度“開門紅”要求,在一般預算收入總額、工業增加值兩項經濟指標保持全市前三的基礎上,先後召集統計、發改、煤炭、財政等部門加強運行調度和分析研判,打通項目建設堵點、消除企業生產痛點、攻克經濟發展難點,保證了首季“開門紅”各項目標按時序進度穩步推進。持續創優發展環境,加快立項、規劃、環評等手續辦理進度,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年內計劃實施的65個重點工程項目中已開復工26個,佔比40%。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深入挖掘文化、旅遊、教育、培訓、家政等產業潛力,預計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6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服務業增速和總量雙提升,推動經濟“結構反轉”呈現持久強勁態勢。

四、扛起“有爲”擔當,狠抓實幹爭先再聚力。對照省市委全會和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市委陳振亮書記來平調研指示精神,勤勉履職、狠抓落實,在加快率先發展中展現新作爲。在凝心聚力上擔當作爲,召開了區委全會、區委經濟工作會、中心組學習會、對標一流述職評議會等多次會議,對“轉型引領、改革先行,加快率先發展”進行了深入動員,匯聚起了實現率先發展的強大正能量。在補齊發展短板上勇於作爲,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全面落實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48條具體政策舉措,增強民營經濟發展活力,着力補齊經濟發展活力不足短板。全力打造總面積39萬畝的紅山蕎麥、優質油料、中藥材、特色雜糧、沙棘林和有機旱作農業“六大特色種植”基地,加快小雜糧、中藥材、飼料飼草、肉製品四個農產品深加工園區建設,着力補齊現代農業發展短板。按照“三清三治三提升”要求,加大集中整治力度,着力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大力推進9.72萬畝的年度造林任務,強力推進“鐵腕治污”行動,加快熱電聯供項目復建設步伐,拓展延伸桑乾河“清河行動”,全面啓動土壤污染治理,着力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在營造幹事創業氛圍上奮力作爲,結合機構改革,把善爲的幹部放在轉型發展一線,把敢爲的幹部放在急難險重任務前線,把願爲的幹部放在服務羣衆最前沿,以鮮明用人導向,營造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