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聽課評課稿(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3W

一夜的工作聽課評課稿 篇1

今天我聽了林宣華老師上的《一夜的工作》一課,很喜歡他的大氣、自然、機智,還有激情,無論是對學生來講,還是對我們的聽課老師來說,都是很好的精神享受。“緬懷革命先輩,繼承光榮傳統”是十二冊第三單元的訓練重點,感受周總理偉大的人格魅力是《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的重點難點。周總理,這位偉大的世紀偉人,對於現今的國小生來說,是有時代隔膜的,要讓學生走進了解並感悟其偉大精神歷來使老師很費心思,成了我們的困惑和難題。從聽課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林老師對本節課進行了深入的準備,精心的組織。

一夜的工作聽課評課稿(精選3篇)

一、課堂教學設計合理,各環節之間銜接自然。

開始林老師簡介周總理生平,使學生靠近周總理,走進文本,很自然地引出課題。接着通過問題引領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緊抓重點句:他是多麼勞苦,多麼儉樸,以此來展開教學。然後緊抓重點詞“儉樸”“勞苦”來體會周總理工作的認真,品德高尚。

二、尊重學生獨特體驗與老師的有效引導。

林老師在課堂上,以獨特的視角,解讀了這篇課文。林老師緊緊抓住重點句的研讀、評析、感悟,讓學生走進文本人物的心靈世界,觸摸偉人的高尚言行,和諧地將語文實踐和人文精神的薰陶融爲一體,把老課文上出了新滋味。林老師指導學生研讀總理認真審閱文件的語句:“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和“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似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盞檯燈如此而以。”兩句。老師先讓學生抓住其中感受最深的詞體會後,爲幫助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老師引導學生潛心讀文,看看文中怎樣介紹總理辦公室極其簡單,找到有關語句讀一讀,並讓學生思考:“極其簡單”是什麼意思?“如此而已”是什麼意思?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該句,體會“如此而已”所表達的意思和感情。這座高大的宮殿似的房子原來是誰住的?裏面應該有什麼?現在成爲新中國總理的辦公室後,卻是怎樣的?一國的總理的辦公室應該擺什麼?但我們總理的辦公室卻是怎樣的?這樣層層緊逼,環環相扣,一氣呵成,林老師能從品讀句子“他一句一句地審閱……”中,使學生理解周總理這個人,又從“審閱和瀏覽”這兩個關鍵詞中使學生理解周總理這個人,感悟到了文章的中心:周總理是一個工作認真、平易近人、生活儉樸、品德高尚的的人。最後林老師又通過引領學生反覆讀這個句子,給學生留下了語言的同時更深的瞭解了周總理這個人。

有個孩子在閱讀課文的時候,能夠敏銳地捕捉到那個宮殿式的建築的金碧輝煌和室內的簡單陳設這具有強烈對比關係的情節,而且發表了評論,說出了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說得非常好。這說明孩子們在老師的點播下,讀書已走進書裏面去了。只有走進書裏頭去,纔會發現黃金屋,遇見顏如玉。

三、以讀代講,突破難點。

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難點。林老師用一過渡語:作者何其芳和我們一樣,看到了周總理一夜的工作後,在回來的路上,一邊走,一邊想,會是什麼心情呢?學生回答:激動、自豪、愛戴等詞,並讓學生帶着這樣的感情反覆朗讀。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對總理有了較深的瞭解,對最後兩個自然段的感情處理就水到渠成。林老師這堂課優點很多,還合理運用多媒體,引用詩歌《你是這樣的人》和播放感人的旋律,讓學生感受到偉人的高尚品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只是我個人膚淺的看法,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向更多的老師學習。謝謝

一夜的工作聽課評課稿 篇2

周總理,這位偉大的世紀偉人,對於現今的國小生來說,是有時代隔膜的,要讓學生走進了解並感悟其偉大精神歷來使老師很費心思,成了我們的困惑和難題。今天紀文龍老師緊緊抓住重點句的研讀、評析、感悟,讓學生走進文本人物的心靈世界,觸摸偉人的高尚言行,和諧地將語文實踐和人文精神的薰陶融爲一體,把老課文上出了新滋味。

紀文龍老師指導學生研讀總理認真審閱文件的語句:“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有時問我一兩句。”和“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似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盞檯燈如此而以。”兩句。老師先讓學生抓住其中感受最深的詞體會後,爲幫助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老師引導學生潛心讀文,看看文中怎樣介紹總理辦公室極其簡單,找到有關語句讀一讀,並讓學生思考:這座高大的宮殿似的房子原來是誰住的?裏面應該有什麼?現在成爲新中國總理的辦公室後,卻是怎樣的?一國的總理的辦公室應該擺什麼?但我們總理的辦公室卻是怎樣的?這樣層層緊逼,環環相扣,一氣呵成,讓學生深刻領悟到總理生活簡樸,工作勞苦,對課文重點句的理解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感受,又發揮好了老師的點撥作用。

尊重學生獨特體驗與老師的有效引導,注重文本價值取向的平衡是國小語文教學研討的熱門話題。既然是熱門話題,肯定有它的現實針對性。實踐證明: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的藝術點撥是一種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充分展示了教師的教學藝術。從老師引導學生感悟重點句的過程來看,實效是很明顯的。只是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周總理審閱文件一句,老師從華燈初上到夜深人靜,再到東方發白,引導學生朗讀了三次,充分感悟了總理工作時間長的辛勞,但我們知道作者寫總理審閱文件是從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和工作認真負責三方面來表現總理工作的勞苦。老師如果能從工作量大與工作認真兩個方面再引導學生讀讀,是不是對這句話的理解,對總理工作如何勞苦理解得更全面一些呢?老師是否可以這樣引導:從華燈初上到夜深人靜,既而到東方發白,整整一個夜晚啊!我們的總理每份文件都,學生接讀“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工作量那麼大,工作時間那麼長,工作時那麼一絲不苟,我們的總理真是爲人民嘔心瀝血,勞苦功高啊!

這堂課,紀老師既有整體把握的引導,又有局部深入的探討,既有情感的激發、形象的思維,又有理性的分析,使不同心理特徵的兒童的個性閱讀都能有效的引導。更難能可貴的是,老師能抓住文章的幾處對比,採用比照輻射,激活全篇。本篇課文描述周總理一夜的工作情景,“勞苦”與“簡樸”形成鮮明對比,感人至深。但多數教師具體教學時往往從工作勞苦講到生活簡樸,總使人覺得平面化,缺少立體感,活不起來。老師巧妙地抓住花生米的“少”過渡到總理工作的勞苦,進而通過比照輻射,激活全篇。花生米如此少,但總理工作卻是通宵達旦,時間多長啊!花生米如此少,但總理卻批閱了一尺來高的一疊文件,工作量多大呀!花生米如此少,但總理處理文件卻是圈點、思索、詢問,耗費的心血多大呀!“少”與“長”,“大”與“多”。對比何等鮮明,竟而紀老師還將總理辦公室陳設與歷朝歷代的總理相比,將一國總理位置之高,權利之大與簡單的辦公用品相比,自然悟解,總理的精神印入心中了。這樣的教學集中,深刻活躍,較之平板的鋪開,定向的思維,機械的歸納,該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從中看出老師鑽研教材的功力。

此外,紀文龍老師教態親切自然,流暢而生動的語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起了他們主動參與的慾望,使學生如沐春風,如浴冬陽,給學生以優美語言的示範,使聽課老師也獲得了美的享受。聽她的課,感覺舒服、輕鬆、自然。在“潤物細無聲”的薰陶感染中,學生的情感被調動釋放出來,朗讀課文時激情澎湃、鏗鏘有力。“心入於境,情會於物。”

一夜的工作聽課評課稿 篇3

說教材:

我說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十一冊第十三課《一夜的工作》。課文講的是作者陪同總理審閱稿件目睹總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頌了總理不辭辛苦的工作精神和簡樸的工作作風,抒發了作者崇敬、愛戴周總理的思想感情。選編這篇課文主要有兩個意圖:一是使學生受到總理偉大人格的薰陶。二是引導學生通過生活小事和平實的語言展現人物偉大精神的表達方法。爲此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學習課文,體會總理工作的勞苦和簡樸,感受總理的偉大人格。

2、領會作者用樸實無華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現人物高尚品質的方法。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中2、3兩個目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而體會最後兩個自然段,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則是教學難點。

教具學具準備:師生收集總理生前相關的錄象和文字資料。

說教法學法: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爲此本節課我主要採用“疑問導讀法”,即以讀爲經,以問爲緯,讀、思、議、辯結合,營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氛圍,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達到“無爲而治”的教學境界。

說程序:

(一)激趣導入,質疑定標。

首先師生談話,學生彙報課前收集的總理生前的相關資料,初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然後教師自然導入:“讓我們跟着作者何其芳一起走近總理辦公室,感受一下他一夜工作的情形。”板書課題後對學生髮問:“看到題目,你產生了哪些疑問?”“這些問題你想怎麼解決?”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文本自主閱讀狀態。

(二)整體感知,讀中悟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帶着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然後在全班交流“通過讀書,你都讀懂了什麼?”教師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讀,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

(三)研析設問,精讀感悟。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我仍然以學生自主質疑、釋疑爲主線,指導學生在交流、傾聽、研討、爭辯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

1、學生默讀課文,圈點批畫出令自己感動的地方,多讀幾遍,再和同座交流一下。

2、結合文章的重點內容每個小組給其他小組提出一個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問題。同時教師出示教學提示:

(1)請分組討論。(2)按照課文內容設計問題。(3)問題裏必須有“爲什麼”或“怎麼樣”這兩個詞語。

問題從學生中來,是學生關心的,是他們自己提出來的,這樣的問題更有吸引力,更有挑戰性。

3、全班以小組爲單位交流各自的問題,組內合作研討,組間爭辯討論,教師進行相關的引導。

在這裏我一方面鼓勵學生自主的選擇教學內容,同時又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如指導學生選擇有價值的問題——可以是自己感興趣的,不懂的,重要的,特別是有關理解,積累,運用語言方面的。再如,作爲學生的學習夥伴,教師同樣也有選擇的權利,尤其在學生的提問有偏頗時,更要發揮示範作用,也要提幾個有價值的問題與學生共同商討——“作者目睹了周總理一夜的工作之後,對自己說了什麼?想對全世界說什麼?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插圖旁邊。”另外在學生研討時,教師又出示了周總理1974年3月26至27日的工作日程表,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描繪的只是總理一夜的工作,其實每一天,每一個夜晚總理都是這樣不辭辛苦的工作的,進而使學生的崇敬和愛戴之情得以昇華。教師這樣的點撥引導,把積極的接受學習與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避免了學生學習中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真正發揮了師生的主體和主導作用。

4、讓學生選擇令自己感動的內容進行感情朗讀。

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爲此我讓學生自己選擇朗讀內容。在讀中力求體現以下特點:讀的目的性;讀的層次性;讀的個性化;讀的指導性。讀的形式也讓學生自己選擇:可自己讀,同座對讀,小組交流讀,可找學習夥伴比賽讀,可向全班展示讀。

由於學生自選內容,自選形式,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所以就能體會到參與的樂趣,品味到成功的喜悅。這樣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纔會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四)拓展延伸,形成積澱。

學生提出問題帶着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次目標,而帶着疑問走出課堂纔是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需。爲此我用這樣的問題總結全文:你認爲這節課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想法或不懂的地方?繼而根據學情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

另外,爲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適當拓展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我還佈置了課外閱讀作業:讀一讀《一月的哀思》和《周總理,你在哪裏?》這兩篇文章,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