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鳥》聽課記錄和評課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2W

一、複習導入:

《放小鳥》聽課記錄和評課稿

1、齊讀課題。

2、複習生字詞。

⑴下面這些詞你能讀準嗎?開火車讀。(出示)

着急焦急非常一定拍拍翅膀決心

⑵我們再來看一組描寫小鳥的詞語,你會讀嗎?指名讀、齊讀。(出示)

綠色黃色一閃一閃羽毛嘴巴眼睛

【評:從分類認讀詞語中可以體會到教者的巧妙用心,既鞏固複習了舊知,又爲下文學習小鳥是什麼樣子作好鋪墊。】

二、精讀課文。

1、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小鳥?

出示:這是一隻的小鳥。生自由讀課文。

【評:抓住教學主線,爲學生研究性學習指明方向,同時也讓學生去整體感知課文。】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小鳥圖,誰來說說它的樣子?

出示:綠色的羽毛黃色的嘴巴一閃一閃的眼睛

指名讀詞組。

(2)課文中也有一句話寫出了小鳥的樣子,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一找。

出示:姑媽送我一隻小鳥,綠色的羽毛,黃色的嘴巴,兩隻眼睛一閃一閃的,非常可愛。

指名讀,“非常”是什麼意思?你能換一個詞嗎?

再指名讀。

【評:出示小鳥圖,讓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去說、去思、去讀,給予他們思維與說話、讀書的機會,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流暢。】

(3)除了可愛,它還是一隻什麼樣的小鳥呢?(指黑板句式)再去讀一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指名說。

【評:再抓住教學主線,讓學生中在閱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同時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邊讀邊思考”。】

你們從第1自然段的哪一句話看出來的?

出示:我把它放進籠子裏,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他一動也不動。

指導朗讀:讀出小鳥的傷心、孤獨。自由練習。指名讀。

【評: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我很着急,不知道怎麼辦纔好?這時候發生了什麼事呢?自由讀第2自然段。

指名說。

(2)出示:突然,小鳥朝着窗外叫起來。我擡頭看去,原來窗外也有一隻鳥在叫喚,那聲音聽起來多焦急呀!指名讀。

“焦急”是什麼意思?在課文中找出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和“着急”有什麼不同呢?再讀。指名說。師範讀。指名說。

【評: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用同義詞理解詞義。同時不忘對同義詞進行辨析,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3)(出示句式:小鳥朝着窗外叫起來,好像在說。)

(出示句式:窗外也有一隻鳥在叫喚,好像在說。)

想想如果你就是這隻小鳥,離開了**的懷抱,你會說些什麼?媽媽會說些什麼呢?

【評: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由要我說變成我要說,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

(4)學習詞語:心急如焚。(板書:心急如焚)領讀。

練讀,指名讀,齊讀。

4、師引讀第三、四自然段。

如果此時你是那隻小鳥,你會對“我”說些什麼呢?你會怎麼誇獎他呢?

5、出示: 我很着急,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我想,一定是小鳥的媽媽找孩子來了。

我看了看籠子裏的小鳥,決心放它回家去。

輕聲讀讀。你覺得哪一句讀得最好,最能讀出小男孩對小鳥的愛護,你就讀哪一句。

【評:注重以學生爲主體,關注他們的所想、所感,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6、他這麼喜歡這隻可愛的小鳥,爲什麼決心放小鳥呢?(指課題)

7、這時小鳥回到了**的懷抱,飛回了廣闊的天空,這時的小鳥又是一隻什麼樣的小鳥呢?(指板書)

【評:第三次抓住教學主線,雖說是讓學生說說此時小鳥是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鳥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鳥類,思想教育水到渠成,讓學生受到了薰陶、感染與教育。】

8、小結: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愛護小動物,和它們成爲好朋友。

9、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羽、非”。認讀。

2、你們看,這兩個字有什麼特點?

3、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寫“非”。

“羽”不用老師教,相信你們也能寫得很好。打開《習字冊》,寫吧。

【評:指導學習生字,先讓學生比較,找出共同點,再重點指導一字,剩下的字鼓勵學生自己去觀察、臨寫,積極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不足之處是學生書寫的時間少了一些。】

評課:

一、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一個人一旦對某一事情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他作出的努力會達到驚人的程度。”吳瓊恬老師的課,充分反映了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課堂上每個學生都都能各抒已見,暢所欲言,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點燃了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才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二、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着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與語言。

古希臘生物學家、散文家普羅戈曾說:“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兒童的想象力是最活躍,教師給學生插上那一雙雙想象的翅膀,在知識藍天中展翅高飛。吳瓊恬老師讓學生當翻譯家,充分引導學生看圖後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去思、去說,給予他們思維與說話的機會,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一名動物語言的翻譯家。她的課,既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將思維與語言得到了同步發展,想到什麼說什麼,並且能把所想的內容清楚地說出來。

三、注重以學生爲主體,關注他們的所想、所感,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吳瓊恬老師注重以學生爲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說,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從正面加以引導。如“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語言卻蘊涵着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不顯得那麼生硬,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閱讀教學中,吳瓊恬老師從詞、句入手,簡化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難度,能照顧暫差生;對於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吳教師能引領他們深刻體會課文的主題;對於膽小的學生吳老師給予他們鼓勵、膽量,對於答錯問題的學生給予方法、尊嚴,對於積極發表見解的學生給予熱情、成功,整節課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四、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本文通過敘寫小作者放小鳥的經過以及當時的心情,從而使學生清楚地感受到課文中的小作者非常喜歡小鳥,但他爲了小鳥生活地更加幸福快樂,毅然把小鳥放了。與此同時,他的這一舉動使自己高興,小鳥高興,小鳥的媽媽也高興,說明我們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想想別人。對於學生來說,從這篇課文中悟出了一個道理:鳥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鳥類;對於教師來說,思想教育水到渠成,課文讓學生受到了薰陶、感染與教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