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的讀書心得(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7W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1

《阿長與山海經》是我讀《朝花夕拾》這本書最受感動的文章。

1000字的讀書心得(精選16篇)

它主要描述了魯迅回憶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幾件小事,塑造了一個樸實、善良、迷信,卻深愛魯迅的“母親”,表達了魯迅自責、後悔,對長媽媽的感激及深切的懷念之情。

長媽媽很愛魯迅,她是個寡婦,自己沒生孩子,把魯迅當成自己的兒子一樣照顧他,呵護他。兒時的魯迅渴盼《山海經》,目不識丁的長媽媽利用告假回家的機會,爲魯迅尋買到四本小小的書——《山海經》,這是魯迅得到的第一部寶書,這部書對魯迅一生的影響一定非常深刻,以至於在長媽媽去世三十幾年後,能如此清晰地回憶出細節。

寫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奶奶,她也和長媽媽一樣,深深地疼愛着我。

奶奶今年七十歲了,滄桑的臉,佝僂的背,瘦長的個兒。

奶奶的規矩和長媽媽一樣多:吃年夜飯,必要等她念一長段祈福的話才能開席;每月的七年級、十五,必定奉上供品虔誠地朝拜;農曆七月是她口中的“鬼月”,不許我晚上出門……這些規矩,我一個也不信,更不會順她的意去做!即使這樣,她也不惱。

上了中學的我,獨自騎車上下學,回家總是很晚,她總是很擔心,早早收拾好飯菜,提前半小時,關了門,下了樓,到了小區門口,迎着寒風,靜靜地等……我騎着車,拐到小區一側,遠遠地望見她靜立不動的身影和風中飄起的衣角。她也總是馬上發現我,拖着不便的腿,小跑上前迎住我,伸手提起我背上的書包,身上頓時一輕,心裏也鬆快起來。我慢慢地騎,她大步地走,直到電梯口,再陸續爲我打開四重門,才進到屋裏——這就算完成了一件大事!

我的身邊,不止是奶奶,還有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姑姑姑丈……他們個個都疼愛着我,投射在我身上的都是慈愛的目光,圍繞着我的都是疼愛我的人。生活中、學習上,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只要一想到他們殷切的目光、熟悉的身影,勇氣與力量就神奇地臨於我的心頭。

讀着“長媽媽”,想着奶奶,想到每天夜色中,在小區門口略微佝僂而瘦長的身影,告訴自己,要珍惜身邊每一個愛我的人,以後不至於如魯迅那樣後悔,自責,愧疚……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2

1984是一部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政治預言小說。本書作於1945年。主要描寫了一種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下人民的生存狀態和社會狀態。

1984不止是一個年代,而是一個的社會。讓人窒息,壓抑的,無自由的甚至無思想的(儘管是宣傳思想言論自由)的社會。這個讓我想起了獨裁的納粹,斯大林搞個人崇拜的蘇聯,文革時的中國,以及紅色的高棉,以及現今的朝鮮。而作者在1945年描寫的景象就發生在了6,70年代的中國。

文中的描寫羣衆沒有了隱私,所有人都要接受一種叫電幕的東西的監視,無論是影像還是聲音甚至是表情心跳。還有思想警察,一種控制人民思想的職業。這讓我想道了紅衛兵,思想警察是發現人們思想反叛的工具,然後有些人就會被消失。紅衛兵好像是用自己特有的批鬥遊街等手段,共同點就是沒有所謂的人權,沒有證據,有的只是對人民思想的禁錮。任何人都不允許有邪見異端,一旦發現對就會別思想警察逮捕。文革時有禁書,有禁止的電影音樂,只有那幾個枯燥的樣板戲,歌曲也只是歌頌偉大的黨。一旦違反就會被扣上什麼右派,走資派,叛徒什麼的帽子。書中的描寫和文革驚人的相似。 我想這不是巧合,而是獨裁統治的通病,大量的個人崇拜會讓一個人走上神壇,會失去自我,失去方向。

暑期讀書筆記&影視劇點評精選讀書筆記影視劇點評書評舞臺藝術點評讀後感WAR IS PEACE

戰爭是和平 FREEDOM IS SLAVERY

自由是奴役 IGNORANCE IS STRENGTH

無知是力量 戰爭是和平 文中設想是世界分爲三個超級強國,實際的情況是世界走向了兩極化,以美國爲首的北約和蘇聯爲首的華約進入長時間的敵對,世界走進冷戰時代,兩個超級大國進行了從經濟,科技,軍事個方面的較量.文中這三個超級大國不時一國和另一國,聯手打第三國.但不是進行瘋狂的世界性的大戰而是進行局部戰爭.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剛建國是中國和蘇聯簽署中蘇互助協定等一些列條約,蘇聯爲了拉攏中國成爲他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夥伴向中國提供大量的金錢,技術,軍事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再亞太地區對美國進行牽制.然而在蘇聯赫魯曉夫上臺後,中蘇關係從同志加兄弟變成了敵人,並批判蘇聯爲修正主義,中美並在70年代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中美關係走進了蜜月期,對中國沒有了技術封鎖,並進行軍售.三個國家一直在某個和某個聯合對抗第三方.

自由是奴役

文中寫道的社會通過各種手段對思想的禁錮,有思想警察之類的人物.還有某些奴役似的規定.沒有自由的國度裏,羣衆都是奴役,羣衆製造生產力服務的都是上層黨員,有的人衣食豐富,大部分人都掙扎在生死線。(我想到了金爺爺) “羣衆”在小說裏被賦予“低人一等”,這便是等級社會, 上層爲內黨和外黨。羣衆一直“被”聲稱生活富裕、豐衣足食,但現實生活卻是飢寒交迫。 無知即力量, 有了知識和科學的人不是內黨黨員就是將“被蒸發”的人,知識分子的下場都是死亡,與文革無異啊。 書中有一句話“誰掌握了歷史,誰就掌握未來”,因爲歷史不可改,所以真理部改了一切書籍、報紙,“老大哥”的光輝業績被不斷提前,成就被涉及更多更廣的領域,包括一切發明,比如飛機。

想知道“英社”如何一直“超額”完成一切計劃經濟的麼?“經濟”雖然一直未達標,“經濟”不能改,那就改“計劃”,把幾年前的預計、預算、報紙、檔案通通翻出來修改一下數字,以致達到“超額”。(沒有人會質疑,因爲有雙重思想,下文介紹)。但後來我還發現,他們連“經濟”都能改。

通過這書對文革和現代的一些思考稍微轉轉腦筋就可以發現,文革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革命有着近乎異曲同工的發生機制,相同的是,都是讓民說話,給人民以充足的言論自由,給羣衆以批評權、監督權,所不同的是,文革時上街,而如今卻是上網;文革時有組織機構,而互聯網時代卻是自然自發。 正如生產工具的變革會引起生產力的革命進而引發生產關係和社會關係的變革一樣,互聯網這種技術工具的出現也對人類社會帶來了一場偉大的革命,它在將電腦連接起來的同時,也把人腦聯繫在一起,從而將人類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活動變成了有機相連的整體的互動的活動,它造成了腦力勞動的分工和協作,從而爲人類帶來了一個偉大的智慧文明時代。 不僅改變着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互聯網自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了對人類社會交往關係的偉大轉變,它將孤立的分散的個人聯繫起來,並將他們組織成不同的人羣,再將人羣組織成真正的人民——它放大了羣衆的雪亮的眼睛,它使得老百姓的唾沫星子變成可以穿牆破壁的海嘯,他使得老百姓的耳朵從天下知六百里擴展到六千里、六萬裏。 網絡不是別的,網絡就是坊間、就是民意匯聚之地,就是民心扎堆的場所,那些熱帖下面,不正是人頭攢動着的正在觀看大字報和小字報的羣衆嗎?可與文革時代的大字報和小字報不同,通過互聯網,每個人都可以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了,每個人都可以寫貼、發帖和頂貼,這不正是言論的自由嗎?不正是人民羣衆用眼睛、嘴巴、鼠標和大腦參與社會管理的民主形式嗎? 網絡的人肉搜索就是一種凌駕於法律之上的行爲,人們在以道德的名義,在進行違法的行爲,這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3

許久便聽聞林先生的盛名,只是多看的是他的零散文章,並未細讀過。只是看到網上一段書評,開篇是這樣的:“林先生學貫中西,著述頗豐。他的文字舒緩而有靈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滿深情,淺顯而深藏着哲思。他懷着一顆仁慈之心引領着我們從迷茫中走出來,以曠達的態度去面對現實,以淡漠之心去對待名利,以火熱般的情感去擁抱生活。他是文學家,是哲學家,是思想家,也是一個會生活的人;他從哲學和藝術的高度俯視生活,以平常之心體悟生活。”

細想來這話不錯。林先生總是將中國人曠懷達觀,陶情遣興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皆訴諸筆下,在這本書中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個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他謙虛言,寫——不想發表客觀意見,也不想創立不朽真理。這樣一個清冽乾脆的人,瞧不起自許的客觀哲學,只想表現自己的觀點。他惶恐,怕目標定得太高,難以滿足讀者期望。字裏行間卻透着他自己的獨到哲學論,不免引人讚歎。他見解獨特,只是能讀懂他的人,纔會對這一點表示默契,然後與他在精神上成爲永久的朋友。

“我們之間的精神上的相通,即我所認爲是惟一真實的相通方式――兩個時代不同的人有着同樣的思想,具有着同樣的感覺,彼此之間完全瞭解。”這是多寶貴多真摯的快樂,只得一人賞的快樂。在他眼中,人類心性是相同的。在這個國家裏能感動人的東西,自然也會感動他國的人。我看到這裏時無比贊同。這裏的共通一定有,但不是所有人都找得到。能溯源至此,探到此境界也同爲所動的林先生,心性又是如何的可愛呢?

在林先生筆下,理想主義者與現實主義者,是造成人類進步的兩種動力。“人性好似泥土,由理想主義澆灌後即變成了柔軟可塑的東西,但是使泥土凝結的還是泥土本身,不然我們早就蒸發而化氣了。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這兩種力,在一切人類活動裏,個人的、社會的,或民族的,都互相牽制着,而真正的進步便是由這二種成分的適當混合而促成;所謂適當的混合就是將泥土保持着適宜的柔軟可塑的狀態,半溼半燥,恰到好處。”

的確,世事無極端,凡事無絕對。凡極端定會有失,凡絕對必會有漏。我這個半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想明白這些,如圖找到了理想與夢想糅合之後的方向。林先生雖然整本書中盡言哲學,卻如題一樣講的是生活的藝術。生活之中到處都是哲學,不是嗎。“我們是屬於這塵世的,而且和這塵世是一日不可離的……即使這塵世是一個黑暗的地牢,但我們總得盡力使生活美滿。況且我們並不是住在地牢裏,而是在這個美麗的塵世上,而且是要過着七八十年的生活,假如我們不盡力使生活美滿,那就是忘恩負義了……可是我們如要獲得精神的和諧,我們對於這麼一個孕育萬物的天地,必須有一種感情,對於這個身心的寄託處所,必須有一種依戀之感。”他講述的這些如涓涓細流淌進我的心,滌淨囿於桎梏中的心。

世間大智慧者如莊子。莊子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好像自己能夠展開翅膀來飛翔,一切都像是真的,可是當他醒來,他覺得他纔是真實的莊子;但後來,他陷入了頗滑稽的沉思冥想中,他不知道到底是莊子在夢着自己做着蝴蝶,還是一隻蝴蝶在夢着自己是莊子。這一夢,恰恰說着人生如夢,人生如夢。

大智慧者的夢這般不同這般神祕。林先生不也同是智者麼。你看他筆下的文字——“熱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許容易受他的比較聰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錯了主意,常常因對付仇敵過於寬大,或對於朋友過於信任,而走了失着……在中國有許多的詩人和學者就是這樣的,例如喝茶大家張岱,很慷慨地替親友出力幫忙,甚至把家產也因此花完,而結果還吃了他最親密的親友的虧;後來他把這遭遇寫成十二首詩,那詩要算是我所曾讀到過的最辛酸最悲苦的了。可是我很相信直到他老死還是那麼慷慨大量的,即使是在他很窮困的時候,有幾次幾乎窮的要餓死,也必仍然如此。我相信那些悲哀的情緒不久就會煙消霧散,而他依舊會快樂的。”

讀懂了文人墨客的林先生,充滿善意地去揣測着古人心緒。這洞悉了塵世的林先生啊,像吟着“我醉欲眠卿且去”的陶潛之。潛之先生他有一張無弦的琴。心如水一樣平靜的時候,慢慢地彈起來纔有意思。潛之和朋友喝酒時,或是有興致想玩享管絃之樂時,便撫撫這張無弦的琴。他不是說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麼。

林先生把這些古人之事寫的這樣美。他一定是有着生活情趣的人,心裏清許纔能有所悟。他看春花秋月,寫人間哲學。這書似清泉,洗滌我。

“讓我和草木爲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意滿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裏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悠閒陶醉於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麼輕鬆,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

林先生的靈魂又何嘗離開土壤一分呢? 卿且去,先生的藝術自會伴我們這些後輩度過我們的人生。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4

讀書於我而言,是一種審“苦”。這種審苦,像一位評論家形容波德萊爾的寫作狀態:他躺在玄色的石板上,拿着明晃晃的刀子給自己解剖。不同的地方是我左手持鏡、右手持刀;最後發現刀是鈍的、身軀是虛空的。

來自:作文大全“我”在石板上銘肌鏤骨地“觀”着。鏡子呢?鏡子還是鏡子。我從小人書開始“讀書”生涯。村裏的大小孩,從國中學校借回小人書。有些大小孩還爬到老師家或供銷社裏去偷小人書。借回來的第二天就要還,於是一本小人書在村裏輪流讀到天明,輪不着的乾瞪眼。讀國小的我放學回家,主要任務是放牛,讀小人書的機會比其他人多。當時用得最多的一個短語,可能就是“改革的春風”。在這“春風”中,我感覺到了父輩們一生的“悲慘”。這種“悲慘”感越來越強烈,最後成了未成年的我關注農村一草一木惟一的“眼”。讀高中時,我拼命地思考農民的命運。讀的書越多,越深入,越感覺到世界的廣大、知識的無涯、思考的無窮,而人在其中的命運也越切近,越飄渺。我不知不覺走上抽象之路。當年的“農村之思”遠了,“人的命運”這個維度卻刻骨銘心了。爲何讀書?我說不清楚,因爲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讀書已經是存在本身。但我知道:我讀書之所及,無不是“人的命運”,人在鹽米油醬醋中的命運,在世界中的命運,在人類中的命運。我關於人的命運的關注就這樣地由近及遠、由此及彼地展開了。

我信奉叔本華的理論:喜歡閱讀一目瞭然的書的人是懶惰的人,只有閱讀那些需要自己反覆思考才能明白的書的人,纔是真正讀書的人。我認爲一個民族也是如此。一個沒有比較艱深著作的民族是不深刻的民族。真正的艱深,不是因爲它遠離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是因爲它直面世界本身的複雜。我的閱讀也是如此。我喜歡閱讀艱深的著作。在閱讀中我強調想象和聯想。再抽象的理論表述,在進行思辨理解的同時,我把它還原成日常生活的圖景。有些只需要現成的聯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構造。我一直認爲,無法進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認爲理解抽象概念,這個概念在他那裏也已經是一個死的東西了,既沒有聯結能力,也沒有生成能力。

閱讀是抽象的,關於命運的感受是具體的。在抽象閱讀和現實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觀念的命運。我們生長在改革年代,但在接受現成的非個人化的觀念里長大。許多教育和觀念已經深入到生理反應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圍。人不能揪住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在自圓其說的內部突圍中,惟一的途徑是自覺引入差異。遇到能夠證明自己感受和觀點的事物固然高興,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興。我稱之爲差異閱讀法。我很少單純地閱讀一本書,或者一種觀點。我總會同時將觀點不同的許多書放在一起讀。我越信服某種觀點或某本書,我越要尋找不同的書來辯論。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5

外面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已經沒有了清脆的鳥叫聲,也沒有孩子們玩耍時童真的笑聲,有的就是從屋檐滴下的水珠打在窗戶上的響聲,"滴答,滴答........"顯得單調而乏味

而這時我還沉醉在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中.心裏此起彼伏,時而像大海洶涌澎湃,時而又像湖面的風平浪靜.

今天上午,我翻出了一本被我遺忘在角落很久的書籍---<<感動你的一生一世>>.也許是長時間沒碰它的緣故,它像老鼠吸引貓一樣吸引着我,彈彈上面的灰塵,抹平書角的褶皺,聞聞它發出淡淡的書香,便邁進了書的海洋.

翻開第一頁,從目錄中找到了我感興趣的文章---<<鄉郵員,王福喜>>,看看頁數,便熟練而又笨拙的翻到了它.

在山東省唐山市一個不知名的小山村,有着一位默默無聞爲人民服務的鄉郵員,他便是王福喜.年過半百的年齡,可他從不對時間服輸,他仍然爲人民服務,翻山岡,渡河流,他不收人們的一點好處,心甘情願的爲人民服務,一個月,他幾乎要穿破兩雙鞋,不管山路再險,再陡,不管天氣再冷,再熱,他仍然監守自己的職責.在人們心中,他是上帝,在他心中,他願意爲人民作牛作馬.但最終他還是倒下了,在一次雨加雪的天氣中,他倒下了,倒在了雪地裏,再也沒有爬起來,他去世時還帶着和藹的微笑.誰也不知道,他來回走在山村與縣城之間的路,足足可以繞唐山市一圈多.

讀完這篇文章,我哭了.....

仔細想想,這些城裏的大款,越有錢,就越貪婪,天天生活在無硝煙的戰場上,生活是多麼的空虛,沒有價值.

老天是公平的,他給了你生命,但以後的路要靠自己去走,要想自己的生活有價值,有意義,必須要爲他人想得多,而爲自己想得少,忘掉金錢,忘掉名利,踏踏實實做一個平凡的自己.可悲的有錢人啊!趕快醒醒吧,走出生活的陰影,走出貪戀的誘惑!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6

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讀詩使人高雅,讀史使人明智。讀每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懸樑刺股、螢窗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讀書是一種最優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昇華人的思想。

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沒有書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樣,空洞無物。書本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猶太人讓孩子們親吻塗有蜂蜜的書本,是爲了讓他們記住:書本是甜的,要讓甜蜜充滿人生就要讀書。讀書是一本人生最難得的存摺,一點一滴地積累,你會發現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讀杜甫的詩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使人領悟官場的腐敗,讀魯迅的文章使人認清社會的黑暗,讀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來的希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去看待人生。讀書是人生的一門最不缺少的功課,閱讀書籍,感悟人生,助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爲讀書,人生才更精彩!讀書,是好事;讀大量的書,更值得稱讚。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當你枯燥煩悶,讀書能使你心情愉悅;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 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你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 玉。

由此可見,讀書不在於多而在於是否讀的精。象亞克敦,他徒有萬卷圖書,而不會讀,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其實他一本書也沒有讀完。

現在的我們,這種有書等於沒書的現象是歷歷在目,也就是不會讀書。就說語文課本,大家都認爲沒什麼看頭;這樣一來,掌握的知識也相對於較爲膚淺。因此更何況是其他書呢?我們讀書提倡: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面對現在激烈競爭的社會,更需要我們的善讀。 對於書,只有善讀,才能象蠶一樣,吃進去的是桑葉,吐出來的是絲。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7

《西遊記》讀後感《西遊記》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閱讀它的同時獲得不一樣的啓迪。有的人喜歡其中人物的性格;有的人喜歡其中孫悟空降妖除魔時的風采;有的人喜歡它整體的劇情;有的人研究它的歷史背景;有的人甚至把它當作某種預言。但依我來看,《西遊記》就是一部小說,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只不過從中寄託了作者的某種願望罷了。

《西遊記》中的人物塑造是十分成功的。唐僧師徒、衆神、妖魔鬼怪都個性鮮明。

唐僧乃是金蟬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轉世,是十世修來的好人,吃一口他的肉就可以長生不老。他懷有一顆仁慈的心,沒有什麼神通,自然就成了妖魔鬼怪下手的對象。唐僧不遠萬里去西天取經,就是希望能造福衆生,使天下太平。他就像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胸有大志,但力量微薄。萬水千山,妖魔到處都是,憑藉一個人的力量是絕對不行的,因此他就需要收徒弟。這就同一個國家的治理絕不能靠一個人的道理是一樣的。唐僧這個人物的特點是仁慈和執着。在取經的路上他遇到千難萬險,每次都幾乎喪命,但他從沒因爲困難而停滯不前。

唐僧的仁慈是無人能比的,他曾因爲仁慈錯把孫悟空打死的白骨精當成人,並將孫悟空趕出師門。雖然這樣,但我認爲這種仁慈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畢竟善良比惡毒好,仁慈總比殘暴好。待人寬厚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路上全靠他降妖除魔,才能使唐僧最終到達西天。

孫悟空這個人物地反封建的傑出形象。從學本領到大鬧天宮,他始終是以理爲重而不畏強權的人物。封建等級觀念在他面前無比脆弱。他敢直言玉帝的過錯,敢於大罵那些無用的神仙,敢於三番五次地找如來論理。也許有人想說孫悟空做事不想後果,但我認爲我們就是因爲在某些方面過多的考慮後果而使某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沒有完成。或許我們這一代人就是缺少一種勇於面對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果因爲後果不好就不做的話,那我想至今不會有人登上珠穆朗瑪峯,沒有人到達過南極點,也沒有人登上過太空。我們應該學習他的那種精神,那種不畏強權,萬事理爲先,勇於創新的精神。

再講講玉帝吧!玉帝犯過很多錯,有些是小錯,有些是大錯。小錯暫且不提,但有些大錯也真值得思考一下。有一節中,他爲了懲罰一個犯了錯的郡侯,使該地三年不落一滴雨。土地荒蕪了,樹也枯死了。百姓餓的餓死,病的病死,只有一些年輕力壯的帶着家人逃荒去了。一個人犯下的罪,卻要千千萬萬無辜的人來替一個人抵命。這個玉帝實在不該。別人都說神的心胸是開闊的,可玉帝卻因一些小錯而不原諒那個郡侯,這難道是心胸開闊的表現嗎?我認爲,我們應該以玉帝爲戒,時時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他人,萬事理爲先,不能以自己的主觀願望來判斷是非。犯了錯並不可怕,怕的是不假思索,不加改正,怕的是下次犯同樣的錯。

如來佛祖這個人物也塑造的別具特色。我想他給讀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應該是他法力的高強和他那張時刻保持笑容的臉,如來佛的法力無疑是《西遊記》中最強的。他只是略施法術就破了孫悟空的法術,還將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之久。他那張永遠保持笑容的臉使他變得溫和,而不象有些大仙一樣整天板着臉。他那張笑臉和別人的不一樣,他的臉上包含了熱情、關懷和鐵面無私。他關心衆生,關心一路拜佛求經的唐僧師徒。他的鐵面無私更是令我感到震憾,可以大義滅親地將自己的親孃舅打回原形。

談完了人物塑造,又來說說《西遊記》整體。我在前文中寫到,《西遊記》本身是寄託了作者的某種願望的,我覺的作者首先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自由。孫悟空就是這個願望的具體體現。他爲了自由,可以大鬧地府、龍宮、天宮,可以說整個神的世界被他鬧了個底朝天。孫悟空之所以這樣無法無天,這是因爲他不想受別人的制約。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卻常常被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這是一種十分美好的享受,是一種幸福。

其實我們常常覺得累就是因爲被一些東西束縛而造成的。科學家累嗎?學者累嗎?軍人累嗎?肯定累,單他們的累只是肉體上的累,幾天就能恢復。而我們不能,因爲我們的累是在精神上,是累在靈魂裏。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的發展,那種追求自由的精神已經被逐漸消磨了,人類變得麻木、無知、殘暴。我們應該找回人類祖先的偉大精神——追求自由的精神並且開拓進取,尋找更大的自由。

一部《西遊記》指出了做人的道理,指出了爲官之道,指出了人類發展的道路:力量源於《西遊記》,精神源於《西遊記》,成功源於《西遊記》。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8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雖然是由被翻譯成中文的,在此過程中難免變得晦澀難懂了許多,或許從某種角度而言較低了可讀性,但是仍然震撼心靈,畢竟是一本優秀的書籍。關於教與學,一直以來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問題,而在這裏,帕克.帕爾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使我受益匪淺。無論對於課堂教師和教育者還是其他崗位的人,這本書都代領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這本書帶領我進行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們出於情感的原因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他們深愛着自己的學生和課程。但是,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卻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於無力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爲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

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着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這本書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學不在於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於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儘管表現形式不一,但是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複雜的網,這張網聯結着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爲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繫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於教師的內心中。教師的內心包含着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

讀書

《教學勇氣》震撼我的還有它對恐懼文化的詮釋。和作者所言相似,作爲教師,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恐懼:恐懼教學效率的不盡如人意,恐懼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恐懼絢爛的教育理想之花與現實之間還存在那麼大的差距……因爲恐懼,繼而便拼命地尋找改變的源頭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拼搏、抗爭、奮鬥,終於,有了小小的收穫,然成功的喜悅尚未遍及全身,便發現自己早已因此疲憊不堪,只不過成功之前是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而未覺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爭、奮鬥失敗,那更懊惱不已,覺着自己沒有功勞連苦勞也忽略不計了。於是忍不住感嘆:人是多麼渺小,以人個體之柔弱真的根本無法和那些看不見的、又無處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嘆過後,很多人會選擇再戰,當然也有人會選擇逃避,喪失鬥志,從此消沉。

《教學勇氣》這本書就像陳年釀酒,是越讀越香醇。這也是一本具有開創性的書,能帶領教育者們,對教學生涯進行永無止境的探索。

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爲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教師、和教師相關的人,以及任何關心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9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一長篇鉅著的作者是羅貫中,他從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從桃園結義開始,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爲主要內容,講述了東漢末年至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的戰爭故事。

1.{過五關,斬六將}關羽打聽到劉備的消息後,決定去河北尋找劉備,他帶上嫂嫂,殺死了東嶺關的孔秀、洛陽的韓福、泥水關的卞喜、滎陽的王植以及曹操的大將蔡陽。

上面這一則故事寫出了關羽重情重義,不論曹操對他有多好可以,也不忘記劉備的恩情,決心找劉備。是啊,我們在日常生活也要重情重義,畢竟重情義可以交到朋友,朋友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衆人拾柴火焰高,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2.[黃蓋巧使苦肉計。曹操打到江東後,連吃敗仗,便想出讓蔡氏兄弟當間諜,結果,黃蓋使用苦肉計,讓曹操83萬大軍,全軍覆沒。

上面這一則故事,主要寫了黃蓋不顧個人的安危,爲了擊退曹操,捨棄自己的身體,來打退曹操,這個故事讓我想到課本《天鵝的故事》,其中天鵝也是不顧自己的安危,爲了破冰讓自己和其他天鵝吃上食物-魚兒,讓自己的身體受傷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要向他們學習,做事一定要爲他人着想,不能只想自己,否則你的路會越走越窄的。

上面這兩則故事是我在三國裏最喜歡的,通過閱讀《三國演義》,我相信只要經過我們後天的努力,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最後通過不斷的努力和追求,你的人生永遠會被一片爛燦的陽光所照亮。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10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學生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接下來,就由我爲你們談談我的讀書心得吧。

我們爲什麼而讀書 ?有可能是爲讀書而讀書,沒有明顯的目的;或是爲了考上一所好大學; 三是爲了古人所說的“修身養性”; 四是爲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立志成爲社會的棟樑之材。我們不能做第一種人,因爲這樣沒有理想,沒有奮鬥目標,“不是我想讀書,是父母硬要我來讀書的”,沒有理想的人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她的生命之泉將提前枯竭,留在世上的只是一堆行屍走肉罷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你想這樣的人會有怎樣的出息,在青少年時代就沒有人生理想,這是最可怕的。所以我們要堅信:明天的失敗都是由於今天不努力,今天的努力明天一天會有大收成。

培根說過: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富於想象,數學使人精確,自然哲學使人深刻,總之,讀書能陶冶個性。 高爾基說過: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就愈接近完美。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天空中沒有陽光一樣。讀書可以使我們增長見識,不出門,便可知天下事。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使我們變的有修養。使我們找到好工作.。使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立於不敗之地……

約一個世紀以前,有一位單瘦的學生在回答老師爲什麼而讀書的時候,充滿自信地說出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並用畢生的心智實現了他的諾言,贏得了全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敬重,他就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

親愛的同學,如果你熱愛你的祖國的話,那麼,認真讀書吧!書籍是全人類的智慧,它可以幫助你跟上時代的步伐,你的祖國母親正等着你去爲她增加力量。如果你熱愛生命的話,那麼,認真讀書吧!因爲個人的前途只有和民族、國家的利益緊緊相聯的時候,生命之花才能開得燦爛。

讓我們心中永遠記住這句話: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讓我們齊努力吧!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11

今天是週末,我走到書架前,順手拿起一本小說翻閱。書名爲《一雙鞋能走多遠》。

這是一本關於生命成長的中短篇小說,我從中認識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與師傅產生內心衝突的鄉村小木匠;爲同學夢遊而擔心憂慮的男孩;爲找一份工作而走得磨破了鞋的女孩;用古怪方式進行較量的山裏少年;獨自去父親下放的山村旅行的中學生.......。透過這些樸素而堅實的生命故事,我觸及到成長過程中的各種體驗和滋味,感受到了向上,向善,向美的成長力量。

在這,我今天向大家着重介紹書中的一篇---《一雙鞋能走多遠》。這是說的一個從縣裏考進師範又因爲不能分配到工作而來到城裏找工作的女孩----何爽。何爽先在一所私立學校羣樂國小當老師,可校長拖欠了許多的工資,三個老師罷課兩天後,校長才發了一部分式資,何爽呆不下去了,便離開了羣樂國小。她看到藍星幼兒園的景色像童話書中的插圖一樣美麗,於是便去應聘,應聘結果須要一個星期的等待,這一個星期裏何爽又跑了許多的地方。爲了尋找一份自己喜歡而又踏實的工作,何爽累得精疲力竭。又因路走得太多,腳上的皮鞋都爛了,左腳的鞋都露出了幾個調皮的腳趾。爲了不讓胖阿姨園長看到自己的爛鞋,她把左腳藏到了右腳的後面,可細心的胖阿姨園長還是發現了,並送了何爽一雙新鞋,還把何爽帶回家中,讓何爽給自己那不懂事的女兒講講自己的歷程。

看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何爽找工作的經歷很獨特,她也很懂得珍惜和節約,而我呢?有時不高興了還會和爸爸媽媽大吵大鬧的,自己也是五年級的學生了,該懂事了,不能再像原來那樣做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想到這我不禁愧疚起來,這讓我想起前一段時間發生的一件事情,那次我想自己辦張手抄報,可做到一半,我嫌這又是抄又是寫又是畫,真麻煩,不想做了,雖然不能半途而廢地道理我懂,可是卻怎麼也堅持不下來了,我還給自己找藉口來安慰自己:“你是對的,你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不能因爲它而耽誤了別的事情。”或者說:“下次做,這沒關係的。”現在回想起來,唉!我覺得何爽姐姐驚人的毅力讓人不得不佩服。

一本好書可能會讓你一生受用不盡,我現在體會又深一點。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12

《瞧,這羣小丫頭》是一本魔法書,記錄了不同性格孩子在童年時代的快樂與委屈。一座文字橋,通向了童年的世界。

這本書中,楊紅櫻阿姨向我們講述了四個不同女孩的故事。她們分別是美麗大方的夏林果、活潑可愛的小大人路曼曼、瘋瘋癲癲的杜真子。她們的成長過程中,有時歡天喜地;有時脆弱無比;有時還天真爛漫;有時還膽大無比

美麗大方的夏林果,她從五歲開始練習芭蕾舞,他走路時眼睛永遠平視前方,永遠挺得筆直,品學兼優的她當上了學校的大隊委。有一次,馬小跳的爸爸想找一個女孩子當模特,然後照着她的樣子設計出一箇中國娃娃,馬小跳極力推薦夏林果,因爲夏林果太在意所以表情不自然,所以又換路漫漫,路漫漫在露出自己的標準的微笑下,馬小跳的爸爸又覺得放鬆的夏林果好看。這個小文章告訴我們:人在自然狀態的表情纔是最靠看的。

活潑可愛的小大人路曼曼,在本里當着中隊長,是班主 任秦老師的得力助手,在上學的時候,路曼曼幫助秦老師管着馬小跳,把他上課時不良行爲給記錄下來,於是馬小跳對路曼曼恨之入骨,每天下午放學時,路曼曼把小本子交給秦老師看。秦老師又把馬小跳留下,好好教訓一番。

善良無比的安琪兒,她雖然善良但是有一點笨。有一次,她爸爸珍藏的超級明星的簽名被馬小跳知道了。於是,馬小跳就向安琪兒要足球看,傻傻的安琪兒就從櫃子拿出來,馬小跳拿到足球后,把朋友全叫過來,一起踢足球,踢完後,足球弄得髒髒得,安琪兒馬上抱足球到洗手間洗乾淨了。爸爸知道後,說了安琪兒一頓。安琪兒以後再也不敢借東西給馬小跳了。

瘋瘋癲癲的杜真子,她晚上睡覺時有個夢遊的習慣。她在班裏是出了名的成語接龍高手,連丁文濤也是她的手下敗將。她有一隻會笑的貓,叫做 笑貓 。往往笑貓心裏想的,杜真子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她最拿手的是做土豆沙拉和番茄奶昔,她媽媽不喜歡貓,杜真子又不捨得扔了它,只好把他寄養在馬小跳家裏,有空就去看笑貓。

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女孩都有不同的性格,都有不一樣的美,每個人的童年都有最美好的記憶。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13

在我十二歲生日即將來臨的前幾天,我激動不已!心裏不停地幻想着爸爸媽媽會送給我怎樣美麗、神奇的禮物。但出乎我意料的是,當20xx年10月26日終於來臨時,爸爸竟捧着一堆名著,並遞給了我。這就是爸爸送我的生日禮物?從來對名著不趕興趣的我有些失望。爸爸看出了我臉上沮喪表情的含義,就像在他意料之中似的,他笑着對我說:“我知道你對這件禮物不太滿意,但是我敢確定,當你讀完第一本書時,你一定會想讀第二本,然後第三本,第四本……不相信的話,你可以試試看!”

出於好奇心,我按照爸爸的“祕方”試了試,不可思議的是,還真讓爸爸給說中了!我愛上了這些名著!書的世界裏的精彩把我給深深吸引住了!書中的主人公開心,我就會跟着開心,書中的主人公傷心,我就會一整天愁眉苦臉……我時刻分享着他們的快樂與悲傷,就如他們的知心朋友一樣,替他們分憂解難!我還記得當我在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那幾天,我對海倫 凱勒的遭遇深表同情,甚至還掉下了眼淚;同時,我也對她這樣堅強、樂觀的精神震撼不已,我覺得,正如她去世後《華盛頓郵報》所登的:海倫 凱勒的一生不愧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輝煌之一,她的辭世是整個世界的損失!再想想我自己呢?我在過去沒有好好珍惜一分一秒,我感到羞愧不如,不過現在,我懂得珍惜了,我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一寸光陰一寸金了。我走進了一個由書展開的新天地:讀了高爾基先生的《童年》,我知道了下層人民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多麼的不容易;讀了馬克 吐溫先生的《湯姆 索耶歷險記》,我感受到了湯姆 索耶精彩、刺激的成長曆程。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意識到書中充滿了知識與智慧,當我們讀過一本書後,我們總可以從中學到許多知識,增長許多見識。不同的好書告訴我們不同的道理,讓我們有不同的感受,它們分別講述了不同國家、不同的人與不同年齡的故事。書也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懂得辨別是非。讀了書後,我們學會了辨別好壞,還知道了什麼是對的,什麼又是錯的。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14

燈,燈光依舊亮着,不能熄滅。幾隻小蟲圍繞着燈光。對於那些小蟲來說,一切發出耀眼光芒的東西都是它們的理想樂園,也是它們的神明。簡單的崇拜,以致奮不顧身。如果可以我倒很想做一隻小小的飛蟲,每個夜間飛向最吸引我的某個光源。在那裏玩樂,在哪裏祈禱,在那裏奔向另一個世界。

從遙遠的夢幻回到現實,擺在我面前的還是堆積如山的資料與星羅滿布的習題。熬過今夜,就能從書中逃回到這個世界。在書海里漫遊,達到幻滅的程度,才能從書中抽出思緒,讓呆滯的大腦休息片刻。

我,我不明白。在現在這個年代,怎麼還能說只要讀好書,就會發財。這種想法讓我感覺好呆。難道只要讀好了書,就一定能發財嗎?那全世界的人都會去讀書的,我相信。

愛我的爸爸,疼我的媽媽,也不知道你們是不是真的對我好。我說了那麼多,你們都明白了嗎?我不是要反抗什麼,只是要你們看,我不滿的地方。別隻是以自我爲中心展開思想,你們認爲的一切都是對的嗎?你們所想到的都是最好的嗎?別再互相爭吵,似乎和文革那會一樣,誰沒有心機,就會被鏟。難道不覺得累嗎?我覺得好累、好累……

我讀,我會讀書,會讀好書,但那不是被逼出來的,那樣會讓我感覺想吐,好想哭。我怕,怕什麼,怕老是背書,怕別人說我好白癡。你,你們,只會說“你要第一,沒第一也要上班裏前十名。制定好計劃,編排好劇本,我成爲裏面的主角兒。我想告訴你,我就快要發羊顛瘋。

不是每個人都會讀書,讀書不厲害也不一定就會輸,我並不是想要說我會讀書不在乎。我只希望你們能夠清楚,我不是你們的玩偶,請別爲我編織自己的人生。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15

記得魯迅先生曾教導我們:“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的花,這才釀出蜜來。”是啊,只有我們博覽羣書,才能把石頭變成金子。下面,我就講講我的讀書故事。

小時候,我就常聽媽媽講的《白雪公主》,《小紅帽》,這些童話書雖然很普通,但是讀書的種子已經在我的心裏慢慢生長着。

後來,我漸漸地長大了,告別了童話,進入了美麗的文學殿堂。我體會到了朱熹“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的境界,感受到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含義,我渴望得到書的薰陶,渴望得到書的精華。

現在,我四年級了,讀的書也越來越多,生動有趣的《柳林風聲》,富有真情的《青銅葵花》,驚心動魄的《老人與海》……認識了許多着名作家,魯迅,冰心,莎士比亞,高爾基。

書已經成爲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我獨處在冰山雪嶺中,《愛的教育》,《冰心全集》就是那暖暖的春意;當我迷失於茫茫霧海時,《意林》,《少年文摘》就會爲我撥正生活的航向;當我困陷於荊棘叢林,《光輝的旗幟》,《雷鋒日記》則會給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動力。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確實是這樣啊!記得一次,我正在看《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媽媽做好了飯,但我卻好像被磁鐵吸引住了一樣,一心只想着如何才能幫助阿里巴巴戰勝那四十名強悍的匪徒,真是既緊張又刺激,卻不小心忘記了腹中的飢腸轆轆,也聽不到媽媽不斷催促的聲音。真的,書的魅力可以使人忘卻所有的感覺,給人力量,一種精神上的力量。

我願化作一隻小鳥,在書的藍天中飛翔;我願化作一條小魚,在書的海洋中遨遊。這就是我讀書的故事。“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願意不斷豐富自己讀書的經歷,能夠更上一層樓。

1000字的讀書心得 篇16

《飄》,是我喜愛的書。喜歡斯佳麗的勇敢堅強,喜歡瑞特的機智果斷,喜歡玫蘭妮的外柔內剛。   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着自己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爲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

對於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幹、溫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爲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着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鬥的十幾年裏,玫蘭妮已經成爲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我覺得斯佳麗就像個小孩子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着,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在拼命讓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離,把愛人推向深淵。

斯佳麗愛的是阿希禮,可是,阿希禮卻不要她。就像瑞特說的,阿希禮是個君子,只是生在了一個和他格格不入的時代。他還是用舊世界的遊戲規則生活,只會撞得一鼻子灰。斯佳麗不瞭解阿希禮,所以她愛他,想盡一切辦法得到他,而當她認清他時,她再也不愛他了。

斯佳麗是個矛盾體,可又有誰不是矛盾體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來,當她面對困難時,她選擇迎接,當她面對責任時,她選擇擔負,可當她面對愛的抉擇是,起初,他選擇矇蔽自己,當她終於認清,要面對時,卻已爲時已晚。而她,在無能爲力時,就會告訴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會好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她在整個故事中,都是個充滿生氣、充滿鬥志的人。我最欣賞的,便是她的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永遠充滿了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的。所以,每當我遇到困難、心情不佳時,我便會告訴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