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通用2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7W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

翻開薄薄的論語,我發覺如今的我們已離儒家文化甚遠了,也許以今人的眼光,論語中的孝道已很難讓人接受。但我想說:請大家捧起《論語》,讓我們重視孝道。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通用22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其實父母就是我們最完美的榜樣,我們觀其志,而等到我們成爲父母眼中的成人,多的更是任性的小王子、小公主,而少了對父母的崇敬之情,孝字難尋呀!我曾聽說父親賣血換來的是兒子無止境的花銷;我曾看見一個絕望母親的淚水,卻換不來浪子的回頭。我不禁想問:孝從何尋?早在春秋之時,夫子便有子尋父志之思想,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以崇敬的心來奉養父母,這就是我們對父母最大的回報。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如今我也見年過半百的父母仍爲孩子操前忙後,真不知作爲兒女的他們是否對父母之年有夫子般的見解。而有感於父母之年這正是現在兒女應盡的孝道。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看完這句,我不禁想起報紙電視上一個個離家出走的孩子,和那流滿淚水的父母的臉。夫子雲:“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孩子應該在父母身邊,若有時要遠行必告知父母。若那些離家的小孩能捧起《論語》,若明瞭此句的深刻含義,便知父母之用心良苦,便會少一些離家出走的孩子和焦慮萬分的父母。如果今後我們遠遊了,我們更應當珍惜與父母團聚的時間,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給父母以最大的關心來彌補遠遊之缺。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爲孝乎?”侍奉父母和顏悅色就是孝。而對於現在的小王子、小公主,和顏悅色大概只是父母對他們吧!若以夫子之言,我們應當以遵從的心來面對父母,以此來表達我們對父母的感激之情。而要在小王子、小公主輩重拾對父母的敬佩服從之心,重捧《論語》,勢在必行。

讀《論語》,才明白了孝字當頭必從小事行起,才懂得對父母的愛應當更加的珍惜,而對父母的愛應當更加真切、切實。重讀《論語》,受益匪淺,我堅信這部哲學原典的光輝必能照耀普世孩子的心。重讀《論語》,對我們意義深遠。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2

今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啓發。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爲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孔子說:“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說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幹,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可是人際關係及上下級關係處得就是不怎麼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說,做得多就錯得多。當今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後,我才知道,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於傾聽和觀察。人長着眼睛和耳朵是做什麼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消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後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判斷,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可以棄之不言,謂“其餘”。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瞭解借鑑曾經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爲“其餘”之列了。

孔子說,只有這樣,你說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後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捨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於借鑑利“前車之覆做後車之鑑”。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善於聽取衆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擇。這樣纔會不做或少做後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換車字旁音爲倪),小車無軏,(音爲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說,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國小,說好了,把投稿地址發給那個國小的教導主任的,可是回來之後,把那個郵箱和電話不知道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沒有發。心裏很是愧疚。可是等後來找到郵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知道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佈置學校教師學生做手工製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一定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可是由於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以後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必須明確規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知道做的結局怎麼樣,有佈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3

今天讀了論語。讀完第一個感想就是:果然是論語啊!謬論真不少!很多話都像廢話一樣……明明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做到的人幾乎沒有嘛……怪不得孔子是聖人——全部都做到這樣也算他有本事了!像他學習!!

不過我覺得學習真的很重要,而且學習要經常去實踐。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呼?”不是沒有道理的。身邊學習好的人有很多,雖然我不是很自覺的人,可是我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啊!

本來要寫讀後感的……可是正正經經的作業一樣的讀後感好難寫,所以先上來發發牢騷——就開心一點了——等一下就去寫作業,要好好研究一下孔子這個人!

我其實讀得是李澤厚的《論語今讀》,是學校的暑假作業啦……不過呢讀了真的有感覺!覺得時間過得好快……作業都快來不及做啦!!讀完厚厚的一本《論語今讀》不知道要幾天以後了——乾脆先挑幾句寫起來!

不知道慧欣以前有沒有讀過論語呢?又開始想她了……希望早日跟她的blog聯繫上,當然我先要把自己的blog弄得好一點,否則不敢“見”她咯。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4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爲至理。《論語》以記言爲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衆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爲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爲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蘊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衆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衆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按照孔子說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着、趕着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着可不教之纔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就應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衛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說:“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樣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爲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應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就應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爲人子,爲人弟者,在家裏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衆,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剩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說明了做人要以德爲先。也就是《論語》中說的“仁”,我們這天說的德乃爲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以前問過老師說:“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說:“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說:“爲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說,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爲說君子就必須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應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這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爲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裏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就應對我個性好吧錯!他會認爲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爲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說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着。你怎樣樣能夠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說,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能夠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保密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說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必須好嗎孔子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爲什麼呢因爲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爲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爲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5

今天開始認真讀《論語》。對於這一類的古籍,年輕的時候真不太上心。想想自己讀了很多年的書,竟連這樣一本古典、經典、充滿智慧、字字珠璣的書都不曾好好讀過,不禁汗顏。

細讀之下,竟萌生了寫點什麼的慾望。於是乎,開啓了塵封的個人公衆號,寫下讀《論語》後的第一篇感想。作爲開篇文章,這真是一個不過的選擇。

第一段便是那耳熟能詳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說”同“悅”,一早便知。然“悅”與“樂”的區別在哪?之前從未細想。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可不,學習的過程中內心充滿喜悅,那是靜靜的心底的私語。百家筆記網()雖有時也會忘形地手舞之,足蹈之,但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表面平靜,內心洶涌。有時竟然是不能說,不可說,說不得,說不出。呵呵,有時候語言的力量真真有限的很。

而有“朋”來到,若不喜形於色,豈不讓“朋”誤會?而“朋”之一字,絕非泛指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之人。可見古人擇友嚴苛,並不隨意與人爲朋。所謂“道不同,不相爲謀”也。這樣的人來了,豈會不樂開了懷?那絕對是喜不自勝啊。

“人心隔肚皮,對面不相識”。人與人之間的瞭解可謂是難之又難。知你、懂你的人世間能有幾人?年輕時常常豪氣干雲地吼上一句:莫道前程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現在想想不免發笑。所以,人不知,我不慍,這豈不是我們該有的基本境界嗎?話說,你慍了又如何?可不就是庸人自擾嗎?就讓花自飄零水自流吧。

靜靜地享受讀書的喜悅,讓真正的朋友感受你的在乎,在不爲人知的角落淡然地微笑。這是夫子早就給予我們的智慧。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6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爲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

平時,總喜歡看一些純文類的書籍、目的也是想淨化自己的心靈,盪滌內心的浮躁,但這種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轉移較之於自內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從容實則“其遠差矣。”能將一部《論語》經典講得深入淺出,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國學造詣。在“君子之道”章節,作者對君子進行了精闢講解。但書中有個觀點讓我費解,“君子的社會角色是變通的、與時俱進的。一個君子重要的不在於他的所爲,而在於他所爲背後的動機。他們是社會的良心。”用動機而不是用行爲判斷人,這是早已被唾棄的謬論,讓人聯想起衛道、道德殺人等不雅字眼,作者放在自己鍾情的君子身上所爲何來?歷史上心懷悲憫手舉利刃和流着眼淚殺人的人着實不少,莫非他們也是君子?不知該敬佩還是同情作者,一位《論語》的信徒,卻無心快語道破了“君子”的僞善本質。

大家別以爲,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它。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這就是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給我們的啓迪。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國》更好一些,她的語言沒有易中天那樣幽默,但絕對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是從天地人之道說起的。從盤古開天地這種變化最終達到的一個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她說: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爲的拓展。……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宇宙觀,再將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來,全方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說對國 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爲座右銘,作爲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7

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裏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爲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請想一想:縱觀世界歷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這樣兩千多年還被後人這樣敬仰和傳誦?孔子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着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於變革,可與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文化,成爲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守成”之學。建國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爲主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爲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爲這其中蘊藏着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

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啓示。

我們有責任將這種精神弘揚光大,昭示世人!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8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爲至理。《論語》以記言爲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衆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爲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爲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蘊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衆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衆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按照孔子說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着、趕着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着可不教之纔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應該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衛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說:“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麼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爲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爲人子,爲人弟者,在家裏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衆,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說明了做人要以德爲先。也就是《論語》中說的“仁”,我們今天說的德乃爲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曾經問過老師說:“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說:“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說:“爲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說,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爲說君子就一定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爲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裏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應該對我特別好吧?錯!他會認爲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爲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說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着。你怎麼樣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說,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隱私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說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一定好嗎?孔子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爲什麼呢?因爲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爲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爲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9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爲至理。《論語》以記言爲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衆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爲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爲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蘊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衆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衆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按照孔子說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着、趕着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着可不教之纔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應該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衛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說:“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麼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爲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爲人子,爲人弟者,在家裏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衆,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說明了做人要以德爲先。也就是《論語》中說的“仁”,我們今天說的德乃爲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曾經問過老師說:“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說:“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說:“爲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說,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爲說君子就一定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爲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裏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應該對我特別好吧?錯!他會認爲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爲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說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着。你怎麼樣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說,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隱私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說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一定好嗎?孔子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爲什麼呢?因爲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爲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爲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0

今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啓發。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爲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孔子說:“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說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幹,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可是人際關係及上下級關係處得就是不怎麼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說,做得多就錯得多。當今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後,我才知道,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於傾聽和觀察。人長着眼睛和耳朵是做什麼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消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後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判斷,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可以棄之不言,謂“其餘”。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瞭解借鑑曾經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爲“其餘”之列了。

孔子說,只有這樣,你說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後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捨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於借鑑利“前車之覆做後車之鑑”。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善於聽取衆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擇。這樣纔會不做或少做後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換車字旁音爲倪),小車無軏,(音爲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說,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國小,說好了,把投稿地址發給那個國小的教導主任的,可是回來之後,把那個郵箱和電話不知道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沒有發。心裏很是愧疚。可是等後來找到郵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知道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佈置學校教師學生做手工製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一定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可是由於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以後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必須明確規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知道做的結局怎麼樣,有佈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1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義上說,他也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人稱爲“萬世師表”。孔子首創平民教育,繼承、發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孔子在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理論,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態度,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係,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一)學思結合,溫故知新。孔子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闢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爲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並進行思考;他提倡“溫故而知新”,認爲時時溫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特別是“學思結合”和“溫故知新”已成爲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律。新的課改確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髮展爲本”。我們知道教師的一切都是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爲學生,要發展首要任務是學習,這其中包含着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合”;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溫故知新”。只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爲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讚,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通過“校本培訓”,已經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展。這裏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聯繫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點融化學生的缺點。現在學生厭學輟學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爲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所以,作爲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現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爲學生的成長起點。

(三)善於啓發,觸類旁通。孔子特別強調把握時機,進行啓發式教育,實際上“啓發”一詞就來自《論語》。他說“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只有對求知慾強卻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這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善於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啓發式的教學方法,在今天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知道科學在飛速發展,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因此,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所以說,現代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學知識。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纔算教會學生學知識。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學相長。孔子在教學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後,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孔子的教學是民主的。他樂於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於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讚賞的弟子,但顏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因此,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也,於吾言無所不說。”意指顏回從來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見,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所以說“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可見,孔子是開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們提倡師生互動,與孔子的教學相長是一脈相承的。教師不僅教,也要在互動中學;學生不僅學,同時也要在互動中教。師生共同對自己和對方的發展成長負責。我們大家都教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課,寫的是孔子與四個學生的一次課堂活動。當年孔子在課堂操作上“以問題爲主線,以活動爲載體,以體驗爲收穫,以情趣爲動力”,爲我們今天的課改提供了成功的範例。只有師生互動,才能讓師生的創造精神在課堂上得到有效地發揮,課堂也纔會有真正的歡樂時光。

(五)聯繫實際,評人評事。孔子評價過的人很多,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過對人的評價,教育學生辨別善惡是非,爲弟子們修身養性樹立了理想人格的典範。孔子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社會新聞很多,作爲一個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視和關心時事,隨時表明自己的態度,宣傳自己的主張。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從這些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審時度勢的胸懷和抱負,並且也反映了他通過實例教育學生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良好學風。理論聯繫實際,是教學的一條根本原則。今天,聯繫實際,評人評事,也是各科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既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次課改明確提出要實現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就體現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在這一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教師既要給學生乾糧,還要給學生獵槍。”

總之,《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仔細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論語》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讀後受益無窮。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2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論語·子罕》

孔子很重視日常生活中的禮節。他尊禮,守禮,行禮,並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一種自我修養。當做官的人,穿喪服的人,還有盲人路過他面前,不管這個人多麼年輕,他也一定要站起來;如果他要從這些人面前經過,他就小步快走,這表示對這些人的一種尊敬。

這就是一種禮儀,這就是對人的一種尊重。

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對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種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盡善盡美,完美無缺,我們沒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申視別人,也沒有資格用不屑一顧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別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們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傷害別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某些地方不如他人,我們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應有的尊重。一個真正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必然會以平等的心態、平常的心情、平靜的心境,去面對所有事業上的強者與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運者與不幸者。

尊重,是一縷清風、一泓清泉、一顆給人溫暖的舒心丸、一劑催人奮進的強心劑。它常常與真誠、謙遜、寬容、讚賞、善良、友愛相得益彰,與虛僞、狂妄、苛刻、嘲諷、兇惡、勢利水火不容。給失敗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對別人失敗後的同情、安慰與鼓勵;給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對別人成功的敬佩、讚美與追求。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間的真情在,就有未來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後的繼續奮進,就有失敗後的東山再起。

尊重不是盲目的崇拜,更不是肉麻的吹捧;不是沒有原則的廉價奉迎,更不是沒有自尊的低三下四。懂得了尊重別人的重要,並不等於如何尊重別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尊重也是一門學問。學會了尊重別人,就學會了尊重自己,也就學會和掌握了人生的一大要義。

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地體味與摸索吧!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3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現在有一些人辦事,無論事大事小,總是要把前因後果,種種可能都考慮清楚。反反覆覆,舉棋不定。用當今主流的眼光看來,這種人都是可以統領大事的,因爲他們是那麼的謹慎,精打細算。由此看來,三思而後行是誇讚人謹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這段話裏,卻並不贊成以季文子爲例的三思而後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虛詞,當多次講。季文子是魯國大夫,非常計較個人得失。這人考慮事情反覆不定,辦事過於謹慎。孔子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爲什麼是兩次而不是多次考慮呢?我想,這就牽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於事而訥於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謂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軀,但是辦事講究迅速敏捷,說話謹小慎微。這就是季文子的謹慎之所以不爲孔子所稱讚的緣故。

孔子所說的敏於行,並不是說毫不考慮後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們斟酌計劃兩次。因爲有敏於行作爲基礎,所以第一次思考便應該定下了大致脈絡,第二次思考只不過是錦上添花,查漏補缺罷了。由此看來,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純數多餘了。這種情況和我在考場上的境況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個試卷就明白了打半。這時候的勝負其實幾乎成了定局,只不過還應該檢查一遍,以防有小節有虧。但是別說時間無多,就算有時間一遍又一遍地檢查下去,我也不會做。爲什麼?因爲這時候第三次視察考卷,雖然更加細緻謹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特別是在一些改動過的大題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斷全都拋諸九霄雲外了,當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反倒壞了事。

謹慎是人沉穩的表現,但是過於謹慎了,卻是小器,拘泥於瑣屑之中了。所謂物極必反,如此三思而後行,就只有坐失良機,自己吃自己種下的苦果了。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4

他也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二十幾歲即因與美學名家朱光潛論戰而成名,八十年代他的學術性的美學書籍居然在社會上風靡一時,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讀了整整一個月,終於將這本500多頁的書讀完,非常、相當有成就感,畢竟是第一次全部讀完這本書(也爲自己汗顏,畢竟這也是系裏的必修啊!)

此前最接近孔子的一次,就是讀錢穆的《孔子傳》,比起他的《論語新解》,這本書相對簡單易讀,而且呈現出的孔子形象,也比較可愛。

對《論語》的解讀,幾千年來從未停止,最近的不是有于丹的“心靈雞湯”式麼?比較出名的幾大學派,有漢代董仲舒,宋明理學,現代儒學等等。人家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論語》也是吧?

的開頭,就明確指出,這本書在於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一個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社會裏奔走救贖禮崩樂壞的時代的孔子。

黑格爾曾經嘲笑論語就是一本人生箴言,根本沒有哲學思辨的成分。當我們從前三三兩兩讀着《論語》裏的篇章時,得出的結論可能也正是如此。

而李澤厚則否定了這種看法。《論語》不是散漫的無體系的格言。相反,通篇讀完,孔子的思想已經浮出水面。書中闡述了他的哲學、教育及政治思想。

但中國人確實不善於思辨哲學,《論語》所體現的哲學爲“實用理性”,即一切思想均可應用於政治和生活。因此與西方的哲學體系分發爲兩種不同的體系,這種體系的分別也正是東西方文化的差別所在。

孔子思想的源頭及最終的理想即是原始氏族社會時期的社會關係。氏族長不僅在政治上統領族人,而在在思想道德上,也是部落的典範,比如堯舜。因此,中國人對統治者向來要求“內聖外王”,及“社會性公德”與“宗教性私德”不分。同時,這些首領是由古代負責與上帝溝通的巫師發展而來。也造成了中國社會的政教統一。轉載自讀後感// ,請保留此標記。,

孔子的貢獻之一,在於對氏族社會形成的一些典禮,禮儀,重新進行解釋,內化爲中國人心中的情感,即“仁”。比如守孝三年的制度,古已有之。而在孔子這裏,就解釋成了,嬰兒從出生到脫離父母的懷抱有3年的時間,因此孝子要用3年的時間來報答父母,已寄哀思。"禮"經情感化而變成“仁”(所謂“情本體”),內化爲中國人的文化積澱,團結了整個民族。

以上所述的“情本體”“兩種道德”等等,只是《今讀》所闡述的基本的理論基礎。《論語》各章,從一些細節方面對這些理論進行解釋、補充及說明。

當然,《今讀》的目的之一是還原真實的孔子。如果在讀《論語》之前,讀者不去接觸其他各家的闡釋,則各章中所顯現出來的孔子形象,也絕不是後世所看到的在神壇之上受人膜拜的聖人。

比如,孔子的“經”與“權”,即原則性與靈活性。理論上三年守孝,那如果守孝一年之後,你覺得自己可以接受錦衣玉食,孔子也認爲可以,因爲守孝是爲了寄託哀思,時間只是一種表達方式。比如,如何報怨?以德麼?不是,孔子說,要“以直報怨”,公正對待,這就是報答別人怨仇的方式,犯不着人家打你左臉,你右臉也伸過去給人家打......

孔子的弟子中,除了顏回最爲人熟知之外,《論語》中所刻畫的其他的人物,也各有特性,栩栩如生,如勇猛的子路,好辯的宰我,遲鈍的樊遲,修身養性的曾子,一心從政的子張等等。對待不同的學生,孔子的教育方法也不同,可謂因材施教也......

松下幸之助創辦的旨在培養青年政治力量的松下政經塾,將《論語》列爲學員必讀科目,且必須熟練背誦。《論語》的魅力,跨越時代與國家。如果有時間,還是可以多讀幾遍滴!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5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的凌雲壯志,有人讀出了“朝聞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羣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爲一個平凡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其實,作爲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這正是我們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東西。

人應該如何生活呢?孔子給出的第一個答案便是“愛”。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東西似乎是“禮”,如何宴請賓客,如何侍奉國君,所以禮節他都一板一眼、嚴謹無差,並認爲禮樂是治國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在他看來,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覆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說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說如果不能從心底裏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只有基於真誠的親子之愛,纔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孝道。當別人向他請教治喪之禮時,他簡潔的回答:“與其易也,甯戚”,與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從心底裏真的爲逝者悲傷,一場充滿愛的喪禮,纔是對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實,不論是古今中外,對於任何人來講,愛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們能夠達致幸福快樂的階梯,不懂愛的人便不會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們受過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們那個時候更聰明更靈巧,卻很少看到他們對父母的體諒和感激,父母盡最大所能給了孩子一切,讓孩子覺得接受別人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卻獨獨忘記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他人,而愛的缺失,不僅僅會讓孩子在今後的集體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沒有愛的人,無法體會到生活中最高的快樂。因此,真誠的仁愛之心,是孔子反覆向他的學生所強調的,這也應該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恆中心。

《論語》所傳遞的第二個生活的要訣,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常常能見到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經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麼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於貧窮,而小人則會因爲窮而作亂。這份安於貧窮的心境至爲難得,而他之所以能夠安於貧窮,正是因爲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夠在貧窮中找到心靈的支點,纔不至於失去平和心態。孔子並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他坦誠的說:“如果能夠發財,那麼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願意。”但他也並不強求:“如果發不了財,那麼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達致幸福的路徑有很多,金錢並非唯一途徑,關鍵在於內心的快樂。他讚賞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己心靈的安穩和快樂,因爲他們的喜怒並不依賴於外物,而存在於內心的安詳與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讓幾個徒弟各述其志,對那些看似遠大的抱負,他置之一笑,而當曾點淡然說出自己的人生願望只是在春風中與童子嬉戲時,他卻讚許的點頭。可見孔子在內心並不真的認爲君子必須治國平天下,人生最終的追求,仍然是要歸結到內心的平靜,要能夠體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這些,其實都取決於心境。

人活在世上快樂與否,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他能否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孔子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他用一句話爲這個原則做了最好闡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訴人們,與朋友之間,不管相處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強求兩人觀點完全一樣。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應該能夠保持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當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不贊同無原則的以德報怨,因爲善待對自己壞的人,實際就是怠慢了真正對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認爲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也是做人原則性的體現。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原則,這點說來容易,但它需要個人有足夠的判斷力,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世界,才能夠知道什麼是自己應該堅持的,什麼是可以包容的,什麼是應該反擊的,這一切的前提,便是個人具有精神上的獨立性。最能體現這種獨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這是一種充分自我負責的態度。有了精神的獨立性,便能夠在任何情況下獨立承擔其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從外界或他人身上找藉口,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奮發而起,不論外界條件是貧是賤,是亂世還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除了這些精神層面的生活以外,孔子還很關注人們日常的行爲。給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對“玩”的態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遊戲。在“志於道、依於仁”的同時,他也不忘“遊於藝”,當他閒居在家時,一改在朝中謹慎之貌,而是“申申如也”,放鬆自然。當看到別人飽食終日,他便勸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動。總之,生活的快樂總是可以自己尋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應該是單一的。

我感覺《論語》和其它經典的最大不同在於,它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溫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應該學習的,也是我們教師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因爲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今天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擇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去用心感悟。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6

《論語》爲政篇,是學而篇的一個延續,學習之初要有美德,學習運用中,美德之用也是無法或缺的。如開篇第一句“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用道德來治理國家纔會使自己像北極星一樣,別的星辰都圍繞它。就說明了,德的重要性,這也說明爲政之人同樣也需要有諸多的美德才可達到,此種效果。

圍繞德這個主題,《論語》爲政篇講到何爲孝,講君子不器,講信之重要性,德是爲政之源,使看似散亂的爲政篇,主題鮮明,條理清晰。

在德的主題下,又穿插了學習,“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談論學習的名言,很難和爲政相聯繫,但是無論做什麼,都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都是學習、實踐、思考,再學習、再實踐,在思考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學與思的結合,只有如此纔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從孔子對顏回的評價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學與思的結合就沒有愚蠢的人。孔子言傳身教,以自身所感教育學生,學與思的結合受益終身,“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於學習,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不致迷惑,五十歲能領悟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七十歲能隨心所欲,有任何念頭不會越出規矩。

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學與思是達到成事目的的必經之路。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7

子曰: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再談《詩經》。《詩經》的主旨,一言以蔽之,就是“無邪”(“思”爲語助詞,並非思想的意思)。這裏的邪不是邪惡,而是邪曲,即僞飾。無邪,就是真誠無虛。李澤厚《今讀》引鄭浩《論語集註述要》:蓋言詩三百篇,無論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於至情流溢,直寫衷曲,毫無僞託虛徐之意。

若說“爲人之學”,其中僞飾必然難免。文章僞飾並不難,爲此下功夫的人也不少,卻很少聽說有誰耗費心力去硬寫詩來僞飾自己,更不曾聽說有哪一首抱此目的寫成的詩被譽爲佳作。“詩言志”,志是感情,感情本不易僞飾,即便試圖僞飾也很容易被發現。因此,詩最可稱得上一個“真”字。

《宋詩菁華錄》評陸游《釵頭鳳》曰:“無此絕等傷心之事,亦無此絕等傷心之詩。”唯其情真意誠,筆端才能悽婉蕭索。又如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寥寥四句,語意平凡,直似脫口而出一般,豪無華麗辭藻可言,不帶半點修飾。但這首極爲平凡的詩,卻因感情真誠,便如江上清風山間明月,陶陶然令人沉醉。

我是喜歡詩的,自忖也還有一兩分詩情,只是空有詩情,無奈缺少詩才,所以只能體悟詩人的情感,卻難以用好詩來表達自己。以前也曾硬着頭皮湊出幾首,方家一看便知蹩腳之極,看來這寫詩是勉強不來的。

孔子不是詩人,似乎也不見得有詩人氣質,但《詩經》是先秦思想家必讀的典籍,孔子沒有不精通的道理。他讀《詩經》,讀的是興、觀、羣、怨之道(《陽貨第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因此所有的詩句都帶上了禮樂教化的色彩,這纔有了《論語》中的多次引用。原本“詩無達詁”, 況且詩中本就很多比興,後人對《詩經》斷章取義,強作類比,也無可厚非。而且這類比聯想的思維方式,本來就爲孔子所慣用。孔子思想不重嚴密的邏輯推理,也很少論及“是什麼”的本體論問題,他的思路多爲“如何做”,於平凡的行爲要求中見大智慧。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8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開篇的這三句話,可以說是老幼皆知,其意思也不用特別解釋了。可南懷瑾先生卻是這樣解釋的:做學問,要隨時注意“時”和“習”,要隨時隨地學習。當你有進步時,能不愉悅嗎?你的學問沒有人能夠理解時,有個難得的知己來看你了,能不高興嗎?做學問的人,也可能一輩子沒人能瞭解你,那也不生氣,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這樣的解釋,比起常人的理解,不知要高出多少層。

南懷瑾先生這樣解釋的原因是,原句第一個字“學”不能僅僅當作狹義的“書本學問”理解,而是要從人生修養上講起才行。也就是說,“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那麼,把“學”字的意義理解的這麼寬泛,符合孔子的原意嗎?南懷瑾先生說,《論語》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而現在,一條一條分開印,是宋儒們把它圈斷的。整個二十篇《論語》連起來,又是一整篇大文章。

這倒又是一種新鮮的解讀方式。誰都知道,《論語》是語錄體著作,既然是語錄體,就很讓人習慣於把那一條條論述分開來獨立理解。這本來也不算錯,卻容易造成斷章取義。把“學”字理解成狹義的“書本學問”,就是斷章取義造成的。所以,南懷瑾先生說《論語》中所說的“學”,不是僅僅文章寫得好,也不僅僅是知識淵博,它還包括“做人好做事對”,哪怕一個人是文盲,但只要是會做人做事,就是有“學問”。這是南懷瑾把整部《論語》研究完後,用“整體觀”看待《論語》得出的結論。

爲了證明自己把“學”字理解成“人生修養”的“學問”的正確性,南懷瑾先生還列舉了《論語》中子夏的話來證明自己的結論。“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意思是看到好的人就尊敬他,在家能竭盡全力愛家愛父母;在社會上做事、對人、對國放棄私心,對朋友言而有信,這樣的人,雖說沒讀過書,也一定說這人真有學問。這句話足以證明“學”不僅僅指“書本學問”。

正因爲南懷瑾先生解讀《論語》與衆不同,他解讀《論語》的著作才命名爲《論語別裁》。

他這個“別裁”不僅僅與現代人對《論語》的一般理解不一樣,而且特別與宋代以來朱熹學派的儒家學者對《論語》的註解不一樣。以朱熹爲代表的宋代儒士們因爲是以對“語錄體”的理解方式來理解《論語》,結果斷章取義,讓後人造成了對孔子思想的極大誤解。比如宋儒們理解上述子夏的那段話時就出現了偏差。他們把“賢賢易色”理解成“看到好人馬上跟他學習,連女色都不能親近了”。把“色”字的“態度、形色”之意理解成了“女色”,以至於近現代人攻擊孔子“違反人性”。他們還把“事君能致其身”的“君”理解成“皇帝”,又讓近現代人攻擊孔子是“專制思想”,因爲《論語》要人爲皇帝全力服務嘛。孰不知,“君”在此應泛指爲“你尊敬的人”,也即是“朋友同事”或“你答應給人辦事的人”。像這樣對孔子思想斷章取義的理解,還有很多處。

所以,南懷瑾先生說:“孔家店被人打倒,老闆沒有錯,是店員們搞錯的,這要特別修正的。”現在,是到了真正復原孔子的“仁義”思想的本色的時候了。南懷瑾先生獨特的“經史相參”、“整體看待”式解讀能幫我們吹盡黃沙,淘出真金。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9

我讀了《論語》後,我知道了很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明白了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它的意思是說:“學的知識要時常去複習的,不也很快樂嗎?”單單這句話就不僅教會了我一個道理,還教會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呢!從前,老師教過的知識,我放學回家後從來都會自覺去複習,總以爲自己腦子聰明,很輕鬆地在課堂上就能把這些知識全部記住。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到了即將段考的前幾天,媽媽一檢查我的作業和試卷,才發現我學的知識很多都沒有鞏固,有印象的東西並不多。在離段考的前幾天裏,爲了能考出優秀的成績,我被迫每天晚上“開夜車”很辛苦地補缺補漏到深夜,熬到眼睛變成“熊貓眼”。導致嚴重睡眠不夠,第二天起牀晚了上學遲到,耽誤上課。即使是這樣,加班加點還是不能把所有的知識都記牢。後來在段考時我果然吃了大虧,雖然很努力,但是考得並不理想,語文才80分。後來讀了《論語》之後,我開始學會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學會了每天晚上對老師當天教的知識進行復習,知識不知不覺記得牢固了,學習變輕鬆了,期考成績竟然提高到了90幾分,我別提多高興啦!《論語》教會了我一個絕好的學習方法,使我學得更愉快了。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意思說:“君子心地光明磊落,小人卻經常侷促憂愁。”記得小時候,媽媽買來了牛奶,我常把牛奶藏起來,不讓姐姐知道,想一個人獨佔。上學時,我經常擔心:“姐姐會不會找到我藏起來的牛奶呢?媽媽會不會發現呢?”當我讀完《論語》之後,我主動地把牛奶拿出來和姐姐分享。媽媽也表揚我大方。《論語》教會了我做人的方法,就是不能有小人之心。從此以後我做事光明磊落,越來越有君子之風。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20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爲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當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當說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國小生閱讀。

《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我的過程,懷着愉快的心境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能夠爲師矣。”也在強調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經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僅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爲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僅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僅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僅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僅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構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終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衆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僅能夠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教師嗎?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21

暑假開始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有點頓悟的感覺,就來寫寫自己的感受。

首先從一個節目開始,某個晚上看某電視,李連杰給人感覺很滄桑的感覺,他說出了他的人生感悟,人一輩子,光溜溜的身子來到人間,光溜溜的離開人世,來的時候,需要別人救濟幫忙,走得時候也要麻煩人火葬幫忙,每個人其實都是在別人的救助下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還是利用在世間的日子去多救助一些別人,纔有意義。當別人問他,慈善最大的感慨,他說是"給別人的纔是你的",解釋到比如別人送一個表給他,他每次看錶的時候,其實都在想念那個送表的朋友,其實他朋友已經戴在他的身上,他認爲,在我們離開世間的時候,什麼都不能夠帶走,爲什麼不在自己活着的時候,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呢,這樣一來,自己就永遠的存在在世界上。他把人生歸結爲"助人"和"愛人",我想就是他的偉大和成功,他在人生中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真精彩的感受!

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才知道原來我們以前爲了論語而論語的思維使我們認爲古文化沒什麼用處,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讀懂論語,而且由於沒有生活經歷,對論語之道也沒有真正的體驗。

經歷了20xx年的社會生涯,有時候會對社會有悲觀的想法,對人生有無奈的想法,現在周圍,好象始終是那些有關係的人吃得開,利益始終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熙熙攘攘,皆爲利來,熙熙攘攘,皆爲利往",不但是那些社會的寵兒,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在爲手頭的工作而生存,有幾個人可以超脫的生活,有幾個人可以做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畢竟說什麼生活還得繼續。正因爲工作的辛苦和無奈,大部分人都覺得不快樂,混日子的感覺很厲害。有錢的人也不快樂,因爲他想更加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把錢轉化爲長期的快樂,最多就,那種窮快活很少了。

總之,我們的生活,得爲"利"字。在這個前提下,那論語的做人學問,仁的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呢?畢竟這個不管我們飯的。我結合自己,想了一下認爲其實是我們還是沒有理解人生之道。

首先,不管我們怎麼樣一個人,其實都有一個做人之道,誠實之人,狡詐之人,其實都在修煉自己的人生的道。這個是客觀存在的。只是有些高人,如南懷瑾先生,就會去把做人理論化,找到人生的修煉理論,可以更好的指導做人。而大部分人,則是根據自己的教育和周圍人的影響,在無理論的實施而已。

其次,做人之道,其實並不與謀生之道不相容,它可以知道我們更好的謀生。可以認爲,做人之道,是和做事的態度和方式相輔相成,只是做人之道越明確,做事就越清晰,不會出現原則的問題。

最後,做人之道,其實是給人尋找真正的幸福和快樂的根本。始終人生必須明白,財富和享受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疾病、窮困、死亡、失敗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況,真正人生不敗的境界就是人生的修煉。一個人做人明確了,他可能事業失敗,可能遇到疾病,但是他始終還是會有生存的勇氣和決心,因爲他可以面對。否則,則可能會由於某個原因,他失去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也許,我們每個人,不管讀論語也好,還是西方哲學也好,或者自己確定一個準則,找一個健康之道,做自己的人生指南,纔是健康的人生,確保永遠不失敗。

關於《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22

《論語》這本書雖然只是一些隻言片語和對話,語錄,但卻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內容豐富。《論語》中的一些經典名言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鮮矣仁。""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比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煉的語言中卻已經蘊藏着很多的道理在裏面,這本書中每句話後面都配上了譯文,每篇後面都附上評點,讓讀者更容易接近孔子從中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爲人處世。

《學而》一篇中孔子談到孝悌忠信等行爲規範和做人的原則。比如"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在孔子看來,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個人如果對父母不尊敬侍奉;對兄長不聽命維護,社會就亂套了。君將不君;國將不國……孝,悌,忠,信,是孔子經常涉及到的命題,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標準衡量,這些雖然並不是全都適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會不一樣了,現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規範,例如我們反對古人的"愚忠""愚孝"。

幾千年過去了,孔子在做人與學習的關係問題上,所強調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現在依然受到肯定。

《爲政》一篇也談到了人生的修養。孔子把孝的問題,禮節的問題,忠信的問題,義勇的問題看得很重。認爲一個人不具備這些品格,就談不上有道德,也就無法立足於社會,更無法治理國家。另爲孔子對許多日常言行舉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們強調了做人要實事求是,別不懂裝懂。"先引其炎而後從之。"則交到了我們要有重視實際的求實精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輕言重行的傾向。我們可以從這些言論中學到孔子的思想,而對於我們當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