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朗誦讀書心得(精選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W

論語朗誦讀書心得 篇1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論語十則讀後感。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必須與我們這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論語朗誦讀書心得(精選4篇)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十分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十則讀後感。”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能夠說是盡到孝了。”那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期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帶給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齊,那麼其中必定有能夠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好處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必須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羣衆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用心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務必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啓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衆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爲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爲禮貌、昌盛、禮儀之邦。

爲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必須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論語朗誦讀書心得 篇2

《論語·里仁》凡二十六章,主要講孔子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成仁的。

第一章、子曰:“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仁是儒家世界的根本,以仁爲本是儒家的價值選擇,儘管孔子之後的儒家提出了性、道、理等諸多概念,然而仁之主體不變,也就是說仁是人之所爲人的本質所在,也是天、地、人三才之本性。《中庸》說:“仁者,人也”;孟子說:“仁也者,人也”。東漢劉熙的《釋名》說:“人,仁也;仁,生物也。”結合《周易》之“天之大德曰生”來理解,仁不僅僅是人的全德,而是結合、吸納了日月、天地陰陽的之靈氣,故有人爲萬物之靈、民胞物與之說。明代張信民的《印證稿》也證明了我這樣的體悟。張信民說“惟於《易傳》發明最著、最精切,曰:‘天之大德曰生’,又曰:‘元,善之長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仁,蓋在天之大德曰生。而人稟此生理曰仁。故人之原出於天。而與天之大德同量同體也”。按照陰陽家《雪心賦》的說法:“孤陽不生,獨陰不長”。仁應該是天地和合的精氣,人得其全,纔有人性,故孟子道性善。因此,在我們儒家看來,人有能力體悟到天地之道,人生之動力、人之尊嚴、人之價值就在於創造生命,改善環境,發揮人的能力實現仁道。

儘管仁是人本有的,人人都有的本來性。但是因爲有的人並沒有看到自己的本來性,不願意發明人的本性,甚至還沒有脫離動物的本能,是以處事做人難以安分守己(根據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不勞而獲、機巧使詐剝奪他人的勞動爲人。綜合之,就有崇高、偉大、平凡、平庸、貪婪、多欲、惡毒、善良、美、醜、真、假等等多樣的實在世界,這個世界不是人人的理想世界,更不是儒家認可的世界,因此,儒家就要通過教育、生活實踐提升人生的創造力,發現自己的仁性。在儒家的視野裏,仁不僅僅是道德的範疇,還是自然宇宙秩序本來性的屬性。

而道家卻反對儒家的這種仁化自然,自然仁化,把主觀世界與外在世界一體化自然人生觀,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道德經》第五章)”。這裏有兩個問題需要追問一下,如果聽任人與社會自然變化,人的意義和價值又如何顯現呢?如果個體自然任性,這個自然任性能保證自己的安身立命嗎?“守於中”不也是一種主體的有爲嗎?道家的這種看待人世間的立場,必將走向道教個人修行,以求長生不老的境地,儘管漢代黃老無爲之術曾經顯赫一時,最終還是歸隱於山林之士。大概這是儒家治世、道家養身,佛家養心的歷史使然吧。無論哪一種價值取向,在儒家看來,只是一種生活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有人會問:“究竟什麼是仁呢?”孔子沒有給仁下一個邏輯的絕對的靜止的定義,孔子說了好多仁,但是還是沒有給仁下一個邏輯學意義上的定義。這也是現在習慣於西學邏輯思維難以理解的地方所在。其實,生活只能用生活來定義。生活中的人生立場、價值取向、生活理念一旦被定義,就使得生活變成了枯燥的程式,束縛了活潑潑的人生樂趣。因此,儒家的哲學不是分析的知識架構,而是活生生的生命體驗。

基於以上對仁的一般性把握,對“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句讀就是“里仁爲美”是句號或者感嘆號,表示肯定判斷,裏是鄉里的意思,就是民間經常說的“鄉里鄉親”“鄉里”的意思。在周代的制度裏就有“王及諸侯國都郊內置鄉,民衆聚居之處曰裏”,這就是鄉里的來歷,現在韓國農村仍然沿用這一制度呢。“爲美”就是爲佳,爲善,爲好的意思。“爲”就是以什麼爲什麼。“裏”名詞使動的用法,所以說,“里仁爲美”就是說選擇住處或者說選擇安居的地方以仁爲最佳的選擇參考。“擇不處仁,焉得知?”處,處於,安於,居於;焉,如何,怎麼;知同智。就是說如果選擇居住的地方缺乏仁,怎麼(說自己)有智慧呢?

所以,南宋大儒朱熹說:“擇裏而不居於是(處仁)焉,則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爲知矣。”

在筆者看來,“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的現實意義是求知、找工作都需要仔細瞭解、考慮一個單位的文化與教養,一個沒有教養的學校絕對不是什麼好學校,一個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絕對不是什麼可以長久的好企業,一個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對百姓的尊重、缺乏對人的一視同仁,絕對不是什麼合格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職能部門。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容易被人忘記的是“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的居家啓示是買房子一定要看所居住的鄰居周邊的關係如何,鄰居偶遇是否有微笑;還有買房子還要看房子內的結構、場域是否與所在地的氣候地理環境相適應,陰陽是否和合,等等。

總之,儒學是生活的學問,儒學即人學。

論語朗誦讀書心得 篇3

從前,因爲各種雜事,從沒有靜下心好好翻看一本書,都是零零碎碎的讀些隻字片語,自從參加了讀書協會,在大家的影響下我開始認真的閱讀一本書。在這個寒假,我翻閱了一本影響中國幾千年文化的鉅著——《論語》,這讓我受益匪淺。

從我們的歷史課本中,大家能知道,西漢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家思想成文了中國的正統思想,而儒家經典著作《論語》成爲了那個年代道德思想的標準,直到清朝末年。在這兩千年的學習中,論語已深入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骨髓,在中國人的道德觀念中紮根繁衍。但從歷史中,我們獲知,這兩千年統治者更多的還是將儒學和《論語》作爲一種統治工具,運用論語中的“禮,仁,忠,孝”來禁錮人們的思想,加強自己的統治,所以,在我們要推翻封建統治時,就必須先推翻它的思想枷鎖。《論語》自然是首當其衝。從這個意義上說,新文化運動中“打倒孔家店”是非常正確的,打得很好。但當時的侷限,全盤的否定,也使得中國的文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拋開任何歷史偏見來閱讀它時,你會發現,他蘊藏着幾千年,我們古人在生活實踐中獲知的大量智慧結晶,這些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是一份及其珍貴的文化遺產。

就《論語》本身來說,他不像西方人的思想著作,在某個問題上做十分深入的分析,他的思想道理非常廣泛淺顯。對於讀慣西方哲學、神學著作的人來說,孔子的思想可能會太散亂了,沒有一定的系統。然而在細細的品味中,你會發現,“聖人”所說的都是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有着非常強的實踐性,生活性。這也許就是我們中國人的道德思想特點,重實踐不重理論。就像老子說的“聖人行不言之教”,正因爲如此,我們在《論語》中看到的,都是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論和日常的瑣事,然而,就是在這些平凡的言論和日常瑣事中,蘊涵了泱泱五千年中國文化傳統的精髓。

在讀書協會的講座中,我聽到老師說:《論語》就是譯本教我們“如何做人”的書。這讓我感觸很深:做人和做學問是不同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所以,閱讀《論語》要和我們的生活結合起來,這樣我們才能從實踐中去真正感受《論語》中的精髓。

打開《論語》,我就像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造就了一帶聖人——孔子,一個20__多年前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先進,那麼貼切。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也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多麼令人不可思議!作爲一個學識淵博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這樣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然而,從他的言論中我們不難看出他的答案是肯定的。這讓我對自身的淺薄感到慚愧。

從孔子的言論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學術並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客觀規律,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真諦。作爲有限的“人”,卻投入到探究無限的“人”之中,這也許就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吧。

作爲一名教師,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我也能偶爾感到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當探究出新的內容後,原來的舊的規律就被打破了。在閱讀了《論語》後,我才發現幾千年前,孔子就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它的意思是“不憂慮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瞭解別人。”原來,去了解人性,纔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在現在的教學中,我們不能僅僅侷限在教學,我想在孔子的言論中已告訴我們“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道理。這讓我想到了自己的教學。

記得有一次課堂上,學生對於我提出的一個歷史問題產生了疑惑,根據他平時看的電視,他不贊同我的觀點。當時,他開始在座位上和旁邊同學,竊竊私語。他的行爲已經違反了課堂秩序,我很生氣,所以,立刻點名批評了他。他很不服氣,課後在和他的交談中,他始終不認爲自己有錯。在讀了《論語》後,我發現,在教人求真的時候,我的錯了,我沒有真正的好好的去了解這個學生,從他的行爲,可以看出,他是喜歡歷史的,而且願意學習,因爲只有認真學習了,纔會真正產生疑問,而我卻只看其一,而不看其二,做了錯誤的決策。

教師教的是“人”,這不是一成不變的客觀規律,而是千變萬化的事物。從《論語》中我明白了,對待人不能墨守成規,如果那次事件中,我能在課堂上對他的認真加以肯定,對他的行爲給以提醒,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吧。

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深感自己對於世界的渺小,深感自己行爲的諸多缺失,但從《論語》中,我不斷找到新的自我,不斷成長。我深信《論語》是一本值得我們細細品位的好書。

論語朗誦讀書心得 篇4

讀完《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心靈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一種正確的心態,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

《論語》是一本記錄着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讀中學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地背誦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實並未真正讀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獨到的視角,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進行系統的解讀和闡釋,拉近了我們普通人和聖賢之間的距離。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可是現在,于丹教授將一般人艱澀難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聯繫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其中,她的許多獨到見解,彷彿讓人欣賞到了一個個曲徑通幽的勝地,宛如久閉的心門打開了一扇窗,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進來,心裏明亮了許多;又如涓涓細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勝收。

于丹教授筆下的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出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正如易中天所說:“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于丹〈論語〉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並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爲人處事的哲理。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談談《于丹〈論語〉心得》詮釋的“爲人處事”:

(一)爲人之道。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因爲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等問題,人們顯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虛,很多人心態不平衡,怨聲載道。其實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于丹〈論語〉心得》告訴我們,要想讓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有意義,做一個有意義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

(二)處世之道。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工作還是處世,人們都想找到一個法則,既對自己負責任,又要對他人負責任。《于丹〈論語〉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思就是說,一個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麼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越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謀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與人相處方面也要如此。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人與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說人與人更遠了。因爲通訊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對門的鄰居卻往往成了陌路人。記得顧城寫的一首詩《遠和近》:“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看雲時很近。”這首詩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與人之間,即便走得再近,也還是會有可能產生距離。如何與人和諧相處,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借用《論語》之語總結了與人相處的幾點原則:第一、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三、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三點原則中我們可以悟出,相處之道的確是一門藝術,其前提是要保持一個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其關鍵是要把握好相處的尺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與人和諧相處。

(三)交友之道。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幾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誰會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一把呢?《于丹〈論語〉心得》中說,對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要保留一條界限,這樣朋友也才能夠交往得長久。可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論語》告訴我們的是一種交友方式:怎樣交朋友,交怎樣的朋友並要怎樣維護友情。

(四)理想之道。一個人應該有理想。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爲:外在能力完善,懂得變通,與時俱進,內在心靈完美、富足。因爲只有內心修爲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處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我們知道了這是孔子對人生理想的總結,這也被後人奉爲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軌跡,卻也成了後人的人生座標和價值體系。它就像一面鏡子,人們可以通過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軌跡。當然,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但如果我們能在二三十歲時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並在內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價值體系,做到淡定從容,那這樣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義的生命。從《于丹〈論語〉心得》中,我讀到了這份人生的價值體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