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通用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2W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

在假期中,我看了《水滸傳》這本書,這本書寫了很多傳奇故事,鮮明生動的人物現象,描述了北宋時期一幕幕鮮活的社會生活。在奸臣當道、貪官橫行的北宋一百零八名好漢先後聚義於水泊梁山,扯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劫富濟貧,屢敗官軍,鬧得轟轟烈烈,驚心動魄。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通用16篇)

其中我最喜歡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因爲花和尚魯智深的力氣很大。有一次,魯智深和剛認識的鄰居張三、李四兩個人正在說話,突然聽到有烏鴉在叫,出門一看,有棵楊柳樹,上面有個烏鴉巢。張三說:“我回家拿梯子,把烏鴉巢拿下來。”魯智深說:“不用了,我把樹拔下來。”張三和李四都不信。只見魯智深右手攬住樹幹,身子一傾,左手把住一根分枝,雙臂青筋暴起,腰頸一使勁,將楊柳連根拔起,張三李四目瞪口呆。從此,張三和李四對魯智深心服口服。

《水滸傳》寫得真是太有趣,希望小朋友們有時間都看看這本書。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2

《水滸傳》從第一回“九紋龍大鬧史家村”一直到第十九回“大聚義英雄排座次”作者塑造了一羣既富傳奇色彩,又真實可感的人物。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事,那些精彩刺激的畫面,一直在我腦海中浮現,久久不能忘卻。

我覺得故事中的“三打祝家莊”、“武松醉打蔣門神”頓時讓人熱血沸騰,而且作者用詞準確,我也要向作者學習。梁山好漢都以義氣行事,梁山一百單八將也十分講信用,他們互相信任,纔不會亂。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一句話: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在生活中,也有互相信任的美好品德。

比如,搭別人買東西。一次,一位阿姨搭我媽媽買東西,那位阿姨給了媽媽錢。我想:這應該也是一種信任吧。如果那位阿姨不信任媽媽,就不會把錢給媽媽,讓媽媽去買了,她不怕貪錢。

可是,不互相信任的例子也有。

不如,我爸爸工作的地方,有人老告訴我爸爸,哪個工人貪錢,哪個工人偷懶,搞得工人們不團結。

我們一定要學習樑上好漢的互相信任的好品德!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3

這個暑假我看了很多書,比如說唯美的紅樓夢,奇幻的西遊記,撲簌迷離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這些膾炙人口的書。

其中我最喜歡,最吊我胃口的則是水滸傳,你知道我爲什麼喜歡水滸傳嗎?因爲水滸傳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年,那時是奸臣當道,官逼民反,但各位好漢們還是爲民打抱不平,拔刀相助。就是這樣,各人的反抗變成了羣體的抗爭,而自從晁蓋坐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梁山泊便成了“不怕天,不怕地”的好漢的天下,而被百姓稱爲及時雨的宋江也在題了反詩之後上了梁山。宋江整頓山寨,廣納人才,三打祝家莊,大破高唐州,讓水泊梁山威名大震。他還建起了忠義堂,高掛“替天行道”杏黃棋,並聚齊了一百零八位好漢,一起劫富濟貧、除暴安良,在當今社會上,我們許多人都沒有他們這種勇氣和志氣,他們身上所展現出來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缺失的。很多人看見這種,不僅不會覺得義氣,反而有些人還十分害怕,我覺得我們學習上也要有這種精神,要敢於舉手。

其實我們也很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過着平靜的生活,吃穿住不愁,讓我們珍惜每一絲幸福吧!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4

我讀了我們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每當我翻開這本書,都對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和字裏行間所透露出的那種豪邁、俠肝義膽所拍案叫絕。

就拿作者對人物的塑造來說,施耐庵在刻畫不同的108位好漢時,常常會讓我感到個別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性格特點有些相似,但當我再細想深讀一番,便明白原來是我的思維太小了。比如書中的魯智深和李逵,他們兩個都有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的性格,但魯智深粗中有細,豁達明理。李逵頭腦簡單,直率逼真。

若問魯智深他怎麼個粗魯法,當他去肉鋪找鄭屠幫金氏父女倆討說法時,他上前一腳便把鄭屠踢倒,還要踩住他的胸脯,邊質問邊用他那罐子似的拳頭狠狠砸下去,一拳打歪了鄭屠的鼻子,二拳打得他的眼眶眉梢上直掛彩,三拳打在太陽穴上,鄭屠便動彈不得了。

但若問他精細不精細?當然精細,魯智深在懲治鄭屠之前,大早的便來到了客店,爲金氏父女送行。等他們走後,他爲了防止店小二給鄭屠報信,他拿凳子在店門口硬是坐了兩個時辰。到了肉鋪,魯智深先讓鄭屠把不要肥肉的精肉剁成肉沫,又讓鄭屠把不要半點精肉的肥肉剁成肉沫,之後又讓他把不要半點肉的軟骨剁成沫。折騰了鄭屠一個早晨,目的就是爲了拖延些時間,好讓金氏父女走得遠一些。還有,當林沖被刺配滄州時,魯智深暗中保護林沖,粉碎了高俅想要中途加害林沖的陰謀。

再來說說李逵。李逵上梁山後,天天以殺敵爲樂,甚至睡夢中也斧砍高俅等_臣,醒了還大叫:“快當!”李逵的作戰方式與他人不同,常是敵我不分,拿着斧頭便一路砍過去。此舉固然對敵人的殺傷力不小,但在毫無目標的板斧之下也增加了許多無辜的冤魂。

在閱讀過程中,除了作者對108位好漢的人物塑造,我還注意到一件事,就是這些綠林好漢們,他們何以相聚在一起,又因何能夠匯聚起一股力量,一同來對抗朝廷的壓迫呢?我腦海裏首先蹦出“亂世出英雄”這個詞。徽宗時期,長期的繁華富庶與和平,使得社會的管理者們懈怠了,徽宗醉心於他的書畫藝術,以至於_臣當道,不作爲甚至爲非作歹,與地方豪強相勾結,魚肉鄉里,致使百姓有冤無處申,正如書中所言,高俅依附着權勢上位,小說開頭就介紹了王進因爲高俅發跡後徇私報復而展開了《水滸傳》的故事。由此我們可看到108位好漢被“逼上梁山”的社會現實,小說深刻地反映了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5

合上書本,算是又看完一本書?—《水滸傳》。想想書中的精彩內容,感受頗多,說也說不盡,真是回味無窮啊!

要講《水滸傳》,要先從梁山好漢講起,而講梁山好漢,又要說起一百單八將。這一百零八個頭領,雖說記得不太牢,但有幾個卻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呼保義宋江、玉麒麟盧俊義、智多星吳用、豹子頭林沖,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猶如一場場精彩的戲劇展現在我面前,而他們身上那種講信用、守承諾的優秀品質,更讓我刮目相看。

不說那聰明有智慧的軍師吳用,也不說那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我就來談談梁山伯主—宋江。他爲人講義氣,做事大氣,從不斤斤計較,所以,天下許多好漢都來投奔他。記得梁山伯好漢和沒羽箭張清交戰時,那張清會飛石子,百發百中,梁山好漢幾個都被他的石頭打傷,但張清最終還是被捕,押歸宋江。此時,那些被打傷的頭領,都要求殺了張清,宋江卻立刻制止。張清見宋江如此大義,也順歸於他。

若此時宋江聽從衆好漢的提議殺了張清,自己既得不到一員愛將,還使得兩軍之間鬧得更僵,這樣豈不是得不償失。這更讓我體會到宋江爲人的大氣,心胸的寬廣,才使得他成爲梁山伯頭領,讓衆人心服口服。

平日裏我跟同學相處就缺少大氣,總會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不可開交。

有一次,我和同桌爲一支筆吵鬧起來。雖然這支筆最終被我搶走,她哭了,但我心裏並不高興。事後回想起來,我非常後悔,不就是一支筆嗎,讓給她就行了,何必要吵吵鬧鬧呢?爲了一支筆而失去一個朋友太不值得了。再看看宋江身上的一個個故事,仔細想想自己的心胸是如此的狹隘,真是羞愧呀!

在生活中,我們要心胸寬廣,做人大氣,纔會交到更多的朋友。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6

讀完了《水滸傳》使我對108個好漢充滿了敬佩之情。《水滸傳》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滸傳》是部龐大、複雜的小說,它生動地描寫、反映出了梁山起義的發生,發展壯大直至起義失敗的整個過程。它明確地描寫出了當時起義的社會根源和原由,併成功塑造出了那些栩栩如生的起義英雄的形象,且通過他們不同的反抗道路展開了起義過程,也具體地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結果被逼上山落草。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們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水滸傳》是作者施耐庵根據北宋農民大起義的史料和民間傳說而寫成的一部偉大的小說。小說傾向鮮明地描寫了人民羣衆反抗壓迫的行動,高闊了當時不同階層的人們從覺醒到反抗的鬥爭道路。

《水滸傳》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高俅、蔡京等一批像吸血蟲一樣的統治者;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剛烈的武松;逆來順受、最後走上反抗道路的林沖。他們都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水滸傳》的語言精練、簡潔、豐富而又生動,往往三言兩語就能刻畫出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水滸傳》的故事引人入勝。大大小小的故事,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有着有機的聯繫,從而增強了故事的吸引力。正是這些藝術成就,才使《水滸傳》成爲不朽的著作,名列爲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7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水滸傳》,令我感慨萬千。

水滸傳具體生動地描寫了以宋江爲首的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整個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他們不佔城池,出榜安民,異姓一家,塑造了一大批梁山泊好漢忠義,替天行道的光輝形象。

在風雨飄搖的北宋末期,梁山泊好漢忠君報國,爲民除害,着實令人欽佩。比如一百單八將中的宋江,江湖上人稱他爲山東及時雨宋押司,他深明大義,急盼招安,願爲國家出力。在兄弟托塔天王晁蓋死時,他十分悲傷,幾次要哭昏過去,每日都會領衆舉哀,遵從晁天王遺言,發誓要帶領好漢們,活捉敵人史文恭,爲晁蓋報仇,在不斷地努力下,他做到了。他軍法嚴明,宋江手下的軍校因爲酒肉少而殺了廂官,宋江哭着命他痛飲一醉自縊而死,而後,他顧着梁山泊時的恩情,盛棺安葬,他真是一個有情有義,愛憎分明的好官。

而反過來呢,以高俅爲首的奸佞宦官使人憤恨,高俅身爲殿帥府太尉,本應報效朝廷,而他卻因爲寵溺養子,使計拿下教頭林沖,刺配滄州道,險些被防送公人董超和薛霸結果了性命。在三敗梁山泊時,他被活捉上山後向宋江保證會向天子重奏招安一事,而後卻轉面無恩,連日稱病,不敢上朝,又將水銀放入盧俊義、宋江得賞的御酒中,讓他們中毒身亡。這樣一個奸詐小人沒有被天子加上罪名,令人可憂可悲。

現在的社會不再是過去那個腐朽衰落的封建王朝,而是科技文化蓬勃發展的新社會,我們身爲祖國的花朵,應該沿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肩負起未來的重任,爲理想勇敢前進。而書中的梁山好漢的英雄主義精神和團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它成爲我們積極向上成長的新動力。《水滸傳》在我遇到困難時使我想到梁山好漢們在遭到朝廷的討伐時攜手共進,積極出力的事蹟。在我孤獨無助的時候梁山好漢彷彿變成我的指路人,告訴我要對朋友熱情主動。

讀過《水滸傳》後,我彷彿被注入了正義的能量,它恰如一首史詩,爲我們展示了當年的國勢特徵和民俗風情,但它爲我們傳達的更多的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傳奇。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8

“各無異心,生死相托,替天行道,保國安民,若有存心不仁者,天地不容,神靈滅頂。”——《水滸傳》

“死去無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元末明初,世事黑暗,病態張狂。這亂世之中一舉人因替窮苦之人辯冤糾枉辭官起義,卻因領頭人居功自傲,親信佞臣疏遠忠良,憤然浪跡江湖,與世隔絕。

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懷着滿腔的熱忱與悲憤,施耐庵遇到了同樣處境的知己羅貫中,開始了水滸傳的創作。

高俅,一個臭名昭着的潑皮無賴,在故事一開始就佔用很多筆墨描寫他如何因會踢毽子取悅人做了堂堂太尉;相反一個有萬夫不當之勇能指揮八十萬禁軍的教頭林沖,卻因比武贏了高俅舉家逃亡遭追殺。越是這不公的社會地位競爭描寫,越激發了讀者的同情與情緒波動,讓人不禁捏了一把汗,此後一羣英雄曹蓋等人使用智多星吳用的計謀,讓身爲押司的宋江也落草爲寇,羣起反之,這“官逼民反”的寫作思想變漸漸的透露了出來;“怒殺閻婆”、“景陽岡武松打虎”、“血濺鴛鴦樓”、“火燒祝家莊”、“大破連環馬”、這一羣羣個性鮮明,有血有肉,重義疏財的梁山好漢們,漸漸在社會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招賢納士,劫富濟貧,攻打貪官,且所到之處軍規嚴謹,接濟百姓,在民間傳爲佳話。

可能你會驚歎,這不過是從民間蒐集來的故事性強的小說罷了,憑什麼躋身中國四大名着?這可不是空有虛名啊,你看他描寫水功了得的浪裏白條:“那人把竹篙一點,雙腳一蹬,那條船便像箭似的划向江心,兩隻腳把船隻一晃,便船底朝天,兩人全落入水中。”,“點”,“箭似的”,“一晃”,寫出了張順的靈活敏捷。相反,你再看陸地上稱霸的“黑旋風”:李逵大怒,脫下布衫,雙手一架,早搶了五六條竹篙在手,好像扭蔥一般扭斷了。”這“扭蔥一般”,讓施耐庵傳神的文字功底深入人心。當然我讀這作品也常會有疑議:如文中“妖術”一次在吳用口中頻繁出現;如“武松打虎”那一章膾炙人口的故事,那吊頸白額大虎當時又飢又渴,躍起必高人數米,武松是怎樣在醉酒的情況下抓住它頭上的皮毛把它硬摁下去呢?我也知道武松的勇猛好戰,但這段佳話在人民口中可漸漸成了神話。

事實上施耐庵是在愁家,愁國,愁天下的煩躁下能寫出如此傳神,把各種故事、人物個性融合地天衣無縫,在當時的文化水平來說已能鶴立雞羣了。我常常會努力想像魯迅一般從他濃重的筆墨中看出一些詞來。魯迅從教科書裏看出了滿是“吃人”的詞,而我從施耐庵的書中看出滿是“胸懷”的氣魄。那一幕幕細到每一個動作的打鬥讓人俯首稱妙;那“及時雨”宋江喜歡結識英雄好漢,仗義疏財,對有本事的人無論貴賤都好好款待,以此名揚四海的胸懷和後文不記前仇,善心待人的性格和親密和氣的領導氣概都像極了施耐庵自己,我想每一個在寫人物文學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的體現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在創建人物屬性的時候,都會出現自己的影子,而宋江就是施耐庵憧憬的、那個如己所願的、能得到用武之地另一個的影子吧。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宋江揮筆一書,揮出瞭如此“落草爲寇”的氣概,如此曇花一現卻現得轟轟烈烈的梁山好漢。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9

書,是一個好東西。有了它,可以睿智,可以舒心,可以解惑,可以隨英雄人物出生入死,是一大令人如意之物。《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一,一百零八將,個個武藝過人,重情義,團結,上上下下都充滿着英雄氣概。說不盡宋江與柴進的仗義疏財,也說不盡武松醉拳之厲害,更說不盡吳用的足智多謀······他們愛打抱不平,遇見壞人壞事,立刻上前解救別人。但是在古代,在那官場的黑暗之處,只要有錢,一切問題官府都可以替你解決。於是,他們便處處受壓迫,受虐待。於是,一小部分英雄開始走向梁山。他們在梁山聚集糧草,操練兵馬,不斷的說服英雄上梁山。終於,一百零八將聚集齊了,他們要向官府進攻,去結束這個黑暗的社會。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成功。

讀了這本書,我很有啓發,我應該向他們一樣,無所畏懼,敢於同壞人壞事抗爭,這樣纔能有所作爲。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0

我國的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是施耐庵的《水滸傳》這部書。

《水滸傳》寫了一場包括各個階層百姓在內的武裝鬥爭,這場鬥爭的起因是亂自上作,大批英雄豪傑報國無門,聚集梁山,最後盡忠殉義。這本書裏有一百零八位英雄,他們先後與朝廷勢不兩立,和朝廷做抗爭。他們不怕困難,不懼犧牲。特別在《梁山英雄捨命平叛亂》這一回,梁山英雄被招安,在路上,一百零八將只剩下三十六位了,因爲在路上要捉方臘、徐寧、宣贊等人,發生了一次次的爭鬥,犧牲了很多的人。李俊、童威、童猛等人各奔東西,只剩下一部人又被奸細害死了。

這一百零八將裏面我最喜歡混江龍李俊。他是一位水軍頭領,能在水裏呆很長時間,而且游泳速度非常快,這就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他曾立了不少功勞,比如他用他的水下功夫,多次將敵軍頭領捉住;又多次從水裏進攻,來個趁其不備,消滅敵人。可是後來,他不願意做官,就和童威、童猛去了他們剛結拜的兄弟費保處,從此逍遙自在。

《水滸傳》真是一本好書。那一百零八位英雄爲了除掉朝庭敗類,與他們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每次故事不論勝利與失敗都很精彩。吳用的超人智慧,宋江的領導才能,還有大家的英勇表現,讓梁山這支隊伍逐漸壯大起來,可是因爲宋江的一次招安,讓這支隊伍變得七零八落。如果沒有那次招安,那他們就能除掉奸細,大獲全勝了。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書。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1

開學初,我讀了《水滸傳》一書。《水滸傳》是明朝施耐庵的作品,他妙筆生花地寫下了108個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把人物的性格特點描繪的淋漓盡致,讓我打心底裏兒無比敬佩。

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武松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魯智深的行俠仗義等等,這些英勇的人都好像就是我們身邊的人。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魯智深了,因爲自從看了他“拳打鎮關西”的事蹟,我就被他深深的吸引了。

“拳打鎮關西”講述的是魯智深當提轄的時候,在路上巧遇史進,後遇史進的師父李忠,於是三人結伴喝酒,正聊得盡興,忽傳來有人啼哭,魯達嫌煩,便叫人將啼哭之人叫上,原來是賣場的父女,女兒告訴魯達,他們受到了鎮關西的欺凌與壓迫,現在還要還子虛烏有的錢。魯達聽後大怒,便送錢給那父女倆,讓她們先走,然後自己去找鎮關西,先是找鎮關西麻煩,然後兩人打了起來,魯達三拳便將那惡人解決了……

哇!看完之後可真是大快人心啊!罪惡之人終究不會有好下場的。

這《水滸傳》的人物,哪一個不是嫉惡如仇呢?由於作者特殊的思路,把這些故事寫的跌宕起伏,彷彿身臨其境,總會讓我覺得書中的人物就是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去與邪惡作鬥爭,堅持正義,追求光明。

《水滸傳》同時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不愧爲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啊!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2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着,《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爲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爲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爲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爲“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爲的是救窮苦人於水火的真漢,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衝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着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3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這種精神誰能媲美,當今世界誰能與之相比較。忠和義兩個字是對於水滸傳這本書最好的詮釋。正因爲這兩個字。人們才深深喜愛這本書。

書中一個黑色大漢相信有很多人都知道。他就是花和尚魯智深。他性情急暴,爲人很豪爽。他行俠仗義,幫助一對父女,三拳就打死了鄭關西。在逃離官府的追捕中,他又認識了楊志,林沖等英雄好漢。他這一生既有忠情,又有義氣,稱得上是《水滸傳》中的頭號人物。

書中最後以悲劇收場,不得不讓人回味無窮啊。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4

打開《水滸傳》,我的最佩服的就是當時108將同心協力,替天行道的英雄氣概。

宋江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兩面人物。有人說他是一個真英雄,爲家,他甘心不升官。爲兄弟,他不悔成爲被後人辱罵的一個千古罪人。有人說他是一個僞君子,爲了自己的私慾,不惜108兄弟的死活,向朝廷招安,這才造成了108將的悲慘命運。

就我個人來說,我認爲宋江是一個真英雄。向朝廷招安不過是爲兄弟們找一個美名。不想兄弟們一生都只是一羣水泊草寇。所以我說宋江是一個真英雄。

宋江是一個忠義和孝道的結合體。即使拿到聖上賜的毒酒,他也義無反顧。發出了“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豪言

好樣的!宋江。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5

《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他們與朝廷的對抗深刻反映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黑暗和腐敗,使我更深入地認識了當時社會的複雜性和老百姓生活的艱難。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吳用了,他雖不如青面獸楊志武藝高強;也不似武松的性格剛烈;但他滿腹經綸,通曉六韜三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是梁山起義軍中的知識分子的代表,梁山起義軍的軍師,基層人民智慧的化身。

吳用曾爲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齊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吳用在破連環馬時,派時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

但是我覺得吳用也有一點缺點,就是太衷於趨炎附勢、一心出人頭地流芳百世的宋江了,因爲宋江想“招安”,導致整個梁山被利用,108名好漢被派去壓制農民起義。結果只剩下了36位好漢,朝廷趁此借刀殺人。他壯大了梁山,卻親手毀滅了梁山。因爲面子,他又毒死了李逵。所以我對宋江印象不是很好。因爲他的意願,使整本書的結局成了杯具。宋江被害時,吳用便隨自縊了,這是令人讀了十分可惜的下場。

雖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但是我覺得我們青少年們就應讀水滸:它體現了人民反對封建經濟的貧富懸殊和政治上的等級貴賤之分,反對封建社會的階級剝削和政治壓迫,這是對封建地主階級統治思想的宣戰,反映了廣大受壓迫人民的願望,剛好與我們當今社會相反。

有關於描寫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6

《水滸傳》被譽爲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所著。講述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將的故事,情節曲折,充滿了蕩氣迴腸的英雄氣概。梁山泊一直劫富濟貧,同時也爲朝廷作出了貢獻,但最後卻被奸臣所害,以悲劇收場,讓人可歌可泣。

《水滸傳》是圍繞宋江帶領一批起義軍發展壯大到失敗的過程來寫的。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句話說的正是梁山泊上的英雄好漢,有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黑旋風李逵、小李廣花榮、豹子頭林沖、智多星吳用等等,他們有的粗俗豪放、暴躁固執,有的性情耿直、重情重義,有的聰明伶俐、足智多謀,有的仗義疏財、大公無私……只要是梁山上的人,都是真英雄、真好漢。但是在書中,也有像吸血鬼一樣的統治者,例如高俅、蔡京、樑中書、蔡九知等等,都讓人恨之入骨。

《水滸傳》中,將世界上所有的俠士豪情和英雄氣概都寫得淋漓盡致。書中的一百零八將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我最記憶猶新的就是智多星吳用了,別聽他叫“無用”,其實他可厲害着呢,在梁山泊上還是個軍師呢,可見深得大家的尊重。他爲晁蓋獻計,用酒藥麻暈了青面獸楊志,奪了那樑中書送給蔡京慶賀生辰的十萬貫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吟反詩被抓時,設計劫了法場,將戴宗和宋江一起救了出來;盧俊義、石秀被關進大名府死牢時,吳用設計放火燒了翠花樓,奪下了大名府死牢。這些事蹟都證明了吳用的聰明才幹,真不愧爲“智多星”。

其實《水滸傳》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機智勇敢、知錯就改、忠心耿耿、仗義疏財等等,但最可貴的還是——講義氣,說到做到,書中也充分體現了講義氣,說到做到的重要性。

《水滸傳》不單以情節的生動緊張取勝,還有較豐富真實的細節描寫,它確實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好書。看了《水滸傳》這本書,我更好地領略到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的藝術魅力,也更加喜歡閱讀古典文學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