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讀後感(通用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7W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1

孔子認爲,人,特別聰明和特別傻的都很少,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處在中間,既不絕頂也不透頂。根據智力,他把人分爲3種,一種是“上智”,天生聰明的人完全不需要學習就知曉一切;一種是“下愚”,天生愚蠢的人,無論怎麼學習都沒有辦法;一種是“中人”,也就是指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普通人又分爲2種,即“學而知之”的人,通過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第二種是“困而學之”的人,遇到自己過不去的坎,纔會想起來去學。這兩種人都是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論語心得讀後感(通用18篇)

在論語的經典對白中我們還可以捕捉到這樣一個詞“聖人”。聖人又是比仁人高一個檔次的了。孔子特別推崇的是聖人,但是他卻不希望每個人都參照他的觀點去當聖人。這是爲什麼呢?其實,孔子覺得自己就當不了聖人,他眼中的聖人是堯舜禹那樣的先帝。首先,孔子認爲,聖人必須是古代君王,他自己只不過是祖上發過跡,到孔子這一輩,已經是窮困潦倒四海爲家了,更談不上是什麼君王。其次,聖人必須天資聰慧,不用學習就能明理明德,顯然,孔子一生都在學習,做不成聖人。因此,一般人的標準到仁人這個檔次就已經是成功了,即使不能爲官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也可以像孔子那樣學富五車桃李天下了。他也是這麼教育他學生的。

論語中一共有105個“仁”字,那何爲“仁”呢?學生問孔子,孔子回答不一,往往具有針對性。比如他說“巧言令色,鮮仁矣”,對於溜鬚拍馬的人孔子最討厭;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要他剋制自己,一切按照禮的規矩辦事;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要他善待別人,承擔幫助別人的義務。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

言也仞。”孔子告訴他,說話要有分寸,三思而後言;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近,與人忠。”這裏孔子把“仁”分解成三種德性,讓他接物處事待人都要充滿敬意和忠誠。此外,孔子還經常將仁與智、勇相提並論。“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其實在孔子眼裏,仁者已經具有了智勇兩種品質。

仁人,孔子對它的解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愛,自己要有奮鬥目標要有追求,其次纔是推己及人,推生出愛人之心,幫助別人到達他們的理想。孔子對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學生輕易夠不着這樣的頭銜。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學生中的得意門生,但是孔子對於他們的評價卻是:“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說他們雖然都是治國懂禮之才,可以駕馭一方之土,但是均夠不上仁。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所說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個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強,如果不能夠推己及人,仁而愛人,都不能稱之爲“仁”。仁人要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氣魄,以自己的德行來收納聚集人才。

我們現在學習孔子的“仁”學理論最終目的是要能夠運用到實際。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講述自己如何走向成功時,總是忘不了自己將大學舍友從國外拉攏到國內和他一起打拼的一段經歷。他說,這全是他在大學期間爲他們掃地的功勞。當然,這是句俏皮話。宿舍衛生通常是大家一起打掃,但是俞就是喜歡一聲不吭自己一個人包攬,留給大家好印象,直到他遠赴大洋彼岸找到當年的舍友時,對方還會忍不住激動地回憶起這樣一個小細節。我把它也定義爲“仁”,雖然看似平凡微小,甚至不值得一提。但,正是這份仁義使他

們義無反顧地跟隨俞敏洪創辦新東方,讓他們堅信能在宿舍裏爲大家服務的人,自然在事業中也虧待不了當年的兄弟。仁造就了俞敏洪的人格魅力。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2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工作的專心執著,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給予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爲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

平時,總喜歡看一些純文類的書籍、目的也是想淨化自己的心靈,盪滌內心的浮躁,但這種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轉移較之於自內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從容實則“其遠差矣。”能將一部《論語》經典講得深入淺出,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國學造詣。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心得讀後感五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爲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着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爲人處世的原則。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有很多困惑,論語“爲人處世”的三種態度給我們提供了正確方法,用你我的公正,用你我的率直,用你我的耿介,用你我的磊落,用我們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對一切。還有就是要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快樂的心陽光般輻射着他人,讓身邊的人一樣快樂着。

于丹所談的“理想之道”,就是給我們一個淡定的起點,給我們一個儲備心靈快樂的資源。書中有一段對於理想與現實關係的分析,很是經典。神於天,聖於地。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很多的規則和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進行自己行爲的拓展,也如論語中所講,一個人:“心中有眼中就有”,一天充足的陽光、一杯熱氣騰騰的茶,這些表面看來或許毫無價值的東西,就是我爲自己設定的關於理想的那個淡定的起點。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于丹在講論語時,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

友善柔、友便妄,損矣。爲人正直,坦蕩剛正,頂天立地的朋友,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寬容的朋友,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還有一種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更容易讓我們從內心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學識淵博的朋友,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可以幫助自己做出選擇。偏闢、善柔、便妄三種壞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他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造成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優柔寡斷的朋友往往會干擾了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猶豫不決錯失良機。而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往往會讓你我付出慘痛的代價。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于丹論語心得》,不正是這樣一位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嗎?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3

《論語》作爲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爲:“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纔有意義。孔子還認爲,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爲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衆。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4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您能告訴我一字,使我可以終身實踐,並且永久受益嗎?如果有這麼個字,那就是“恕”字吧。就是你自個兒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人一輩子做到這點就夠了。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因爲別人欺騙了你,你也就用同樣的方法去騙取別人,這種處世方法實在是不可取的。我曾經與財務經理說過,不能因爲有客戶不講信譽,不按合同支付車款,一拖再拖,心中產生怨氣,就對我們的供應商也採取同樣的付款方法,也不講信譽,將來公司如何生存呢?無論何時,都要誠信爲本,這樣企業才能做得長久啊!

所謂“恕”字,拓展一點說,“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傷害,你也應儘量寬容。現實生活中的我,到目前爲止,我的人生中曾被兩個所謂的小人傷害過,儘管他們兩個人目前的處境不是太好,只是不知他們是否還象以前一樣天天算計別人,曾經我在內心暗暗發誓,將來有一天我要報復,但隨着銳意進取的學習和工作,心境不斷地調整,時至今日,心境變遷,以往那種過激的想法已淡忘,甚至想不起來,但內心深處當時的痛楚還隱約記憶。

現如今擁有一份寬容,奉獻一份真誠,執着一份情節,,把持一份矜持,回頭再想想過去的思潮是十分的不成熟,但當時的處境所崩發出來的想法卻是成長過程的真實寫照。所以現在想想,毛澤東主席的講話是很有哲理的:“人是在不斷總結經驗基礎上日漸成長成熟起來的,”如果一個人不善於總結得失而一意孤行,必將走回頭路,弄不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的!

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從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

老師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爲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

現如今,生活中仍有許多的人在進行進取,在激烈的競爭中,努力發展着自己的事業,忘我的工作,不要健康,不要家人,忘記了朋友。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

對照起來,我是否也有相同之處呢,心靈相照的快樂的生活似乎離我不是遙遙無期了?

論語心得讀後感三

總以爲孔子是離自己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是學術家們才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從沒有想到它會如此親近地來到我們身邊,讀了于丹老師所寫的《論語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這位聖人的樸素、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時時傳遞出的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

初讀了《論語心得》時,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爲書中所說的安貧樂道,現在看來頗有些讓人不思進取的味道,細細讀來,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着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其實,高官厚職的,生活得不一定快樂。競爭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整與他人的關係,倡導良性競爭而非惡性競爭。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不管多聰明、多能幹的人,缺少他人提供的幫助,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一個人只是一葉“舟”,而衆人才是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水!

于丹教授分析的《論語—心靈之道》,讀過之後,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同樣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心態會不同,心情也會不同。就像平時開車,同樣是紅燈前的第一輛車,有的人會想:真倒黴,別人都能趕在紅燈前過,怎麼偏偏我過不去,心情就會變得很糟糕;而有的人會想:我真幸運,下次變綠燈時,我能第一個通過,心態就會很平和。《論語心得》告訴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用積極的心理暗示調整自己。

感觸較深的還有于丹教授講的《論語—交友之道》。朋友有好壞之分,良朋益友可以帶來很多幫助,惡朋佞友卻會帶來許多麻煩,甚至引你走上邪路。什麼樣的朋友是好朋友?什麼樣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書中說到的“益者三友”和“損者三友”,細細想來,頗耐人尋味。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很多的朋友,特別是那些身世顯赫,家境優越的人,周圍更是不乏與其稱兄道弟的人,但是,當他們失去了這些優越的條件,或是當他們身處困境時,又會有多少真正站在他們身邊,肯爲其兩肋插刀的人?怎樣才能交上好的朋友呢?《論語》也給出了答案。要想交到好朋友,一要有仁愛之心,二要有辨別能力,都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有了一個好的朋友,人生便開啓了一段美好的生活。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能夠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過一生,這是每個人心中的夢。相信我只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以誠相待地交友;學會放棄、學會捨得、學會寬容、學會立志,就會讓自己的心靈變得完美、強大,就會享受到生活的美滿與幸福!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5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歷代的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中國近20xx年。《論語》當然也就穩坐了20xx年的寶座。直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纔開始動遙文-化-大-革-命時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論語》從此埋沒人間。

《論語》究竟是什麼內容?爲什麼他被古人視爲經典,而後又成爲所謂“封建統治者的工具”呢?懷着這些疑問,我漫步於《論語》的花園,嘗試着去感受其中的奧祕。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和《毛主席語錄》沒什麼差別。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裏行間。《論語》裏最常見的詞彙,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云云。

中庸卻是《論語》裏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難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這種思想體現了當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對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終保持中立。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端,但過度的“忍”卻能使一個民族沉睡,古代中國的發展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中庸是儒家的爲人之道,體現了儒家學派的軟弱性。

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說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鬥”,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並非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罷了。《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與小人相差甚遠。毛澤東說過:“小人累君子,君子當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見君子的物質生活是那麼的悲慘!

禮,表現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孔子生活在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國不遵守“周禮”,鬧得一團烏煙瘴氣。孔子的禮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孔子致力於維護三綱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當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時,孔子憤怒地說:“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這後來發展成爲了他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爲,“克己復禮爲仁”。剋制自己,遵循“禮”,這就便是“仁”了。“仁者愛人”,這裏愛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王室貴族;尊重朝廷貴族,“不犯上”,也說明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當作“人”的標準:“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着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

縱然,《論語》經歷了兩千個春秋,並不能完全適合我們現在的思想,但是它畢竟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我們要批判地繼承這些中華傳統文化,讓《論語》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總之,《論語》是我們必讀之經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6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9日上午,孔子故里山東省曲阜市的杏壇劇場內傳出朗朗的誦讀聲。20__多名少年兒童齊聲誦讀《論語》中的經典名句和中國曆代名篇佳作明月高懸,孤燈一盞。橙黃色的燈光籠罩着周遭的一切。我正襟危坐於桌旁,在這樣一個寧靜而又安詳的初春的夜晚,仔細背誦着一本藍色仿線裝的,薄薄的小書——論語。

說它是薄薄的一本小書,實在不假。雖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註釋,翻譯,總共也不過220頁。想想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此的一本小書。若是擺在那些厚似饅頭, 重似磚頭,印刷精美似繡花枕頭的大部頭鉅著之中。實在是不起眼之極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呢?

從辯論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可是如果從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贏家,是大贏家。這是歷史證明了的,不是我說的。也許,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

孔子何以獲勝,辯論爲何不出這樣的道理,我不知道,天資太差,腦子太笨。但我知道孔子說了些什麼,他說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學!如果你是人,你生活在一個羣體中,不論你做什麼:你去幹革命,做領導,開公司,或是你去當土匪,做強盜,當惡霸。如果你想做強,作大,你就必須相信孔子說的,從這個角度說,孔子的道理,是永恆的真理!

說起生活的道理,生存哲學。我們中國人可是不會陌生。因爲我們有五千年的等級社會的生活經驗,世界上哪個國家也比不上。比如說: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爭權奪利,互相傾扎,落井下石,背後捅刀,見利忘義,過河拆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說的一套,做的一套,損人利己,假公濟私,猜疑嫉妒,暗地造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還有什麼,大家補充。

總之,我們中國人最不缺的就是智慧,尤其是生存智慧。中國人是適應力最強的生物,在任何的環境裏都可以生存。並且還有一整套自我娛樂的方式,我們是最喜歡內耗,窩裏鬥,最容易忘記過去,最經常變得麻木不仁,最喜歡隔岸觀火,充當看客的民族。好了,不說了,魯迅先生比我說的強多了,不敢班門弄斧。

魯迅先生原以爲可以用筆做刀劍,用激烈的言詞,大聲得呼喊驚醒沉睡的中國人。可是她錯了,文學的力量微乎其微,魯迅本人也似乎被我們遺忘了。

不論是孔子還是魯迅,他們對人性善和惡的兩面都有着自己的認識,解決的方法也因自身的特質和所處時代而不同,至於結果,只有歷史去評說了。我在這裏說的,不過是發一點牢騷罷了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7

近日讀了《于丹論語心得》一書,頗有感觸,下面簡單說說。

《論語》一書,傳世已逾二千載,歷史上也幾經沉浮,但總體而言光華遠甚於晦暗,其中思想縱有消極一面,但積極一面也形成了一些中華傳統美德。不但國人古來拜讀,也遠播於海外。法國啓蒙思想家伏爾泰就對《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極爲推崇,稱“西方民族,無論如何格言,如何數理,無可與此純粹道理相比擬。”

兩千五百年的時空差距,如此多的褒貶加諸其上,現代人面對當今紛雜多變的繁華世界,該如何去看待理解這部傳統經典,於我們又有何啓發,于丹所着《論語心得》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

在《心得》開篇于丹便說:“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褪去加諸《論語》上的鉛華,一下子拉近了讀者與這部傳世之作的距離。細想一下,可不是嘛。經典最易被冠上太多光華和讚譽,使得後人解讀時無形中便處於或仰視或鑽牛角尖的心態,無法平和地去看待的話又怎麼能無偏頗地思考呢?

《論語》的真諦是什麼?在於丹看來,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她從宇宙觀、心靈之道、處世之道、人格修養、交友之道、理想和人生之道七個方面,着眼於當下談了自己的心得。

書中多次提到了現代人面對的心靈困惑,這是人人都有體會的。當今社會人人皆知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精神文明發展卻並不同步,最顯着的外在表現便是藝術文化的整體下滑,現代人面對而今這個聲色犬馬的繁華世界,正如書中所說“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也是孔子所謂的過猶不及。”

于丹舉了一個GHP(國民幸福指數)的例子,中國的GHP指數從20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經歷的是一個凸形曲線,至20xx年中國的GHP指數排在世界48位,說明經濟增長並不代表國民幸福感就增強。這是全世界面臨的普遍問題,在相當重視GHP的不丹,其也表示過自己的憂慮:“我們都是有限而且脆弱的血肉之軀,究竟能把多少‘東西’——快餐,電視廣告,豪華轎車,新奇玩意和時裝——塞進自己的身體卻又不致打亂心靈的平靜呢?”

那這些你我多少都經歷過的彷徨和擾亂又從何而來呢?一,是因爲不平,拿自身爲比照他人看到了更好的,望着這山那山高。二,是因爲信念不堅定。全球化時代早不是舊時代相對閉塞的環境,物質文明發展程度和信息傳播的速度遠超過去,可比可圖的東西多了去了,人人都知“錢非萬能”,但看到親戚朋友同窗周圍之人中誰誰香車寶馬意氣風發,難免生出消極心理,更消極一點,原來心中規劃下的雄心壯志也動搖了,對於自己曾經的堅持產生了懷疑。

並不是說人不該去圖謀,不去追求,只是心中有所求時也不可忘了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對於他人的成功也不能老去看結果,人一生都拼搏奮鬥過,奮鬥背後的酸甜苦辣都多少嘗過,所以心中升起不平之感時該設身處地地想想別人可能吃過什麼樣的苦,纔有了今日成就地位,應該看到不是比對方少了套房子,少了輛名車,學識口才不及等等,而該看到對方做到了我沒做到的,從自身找原因,是因爲不夠努力還是機遇未到或錯過了。更何況,得失本是微妙之事,將快樂過多建築在物質欲的滿足上的話,只是愈發放大內心的空虛,愈難填滿。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總是糾結於八九,而忘了擁有的一二快樂,加以時日便連或許誰人曾豔羨你的一二也愈發單薄了。

所以于丹舉了個例子。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是顏回,稱讚他:“賢者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只是夠溫飽,有個遮風避雨的地兒了,顏回便陶陶然渾不覺苦。他內心充實着富足快樂,且這種富足快樂並不爲外物的多寡而有所撼動。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蘇軾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不都是這種崇尚心靈自由不爲外物所累的寫照嗎?這樣的心態便是君子之態。

那何又爲君子,《論語》中沒有確切答案。既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恕”,那君子言行必合“仁恕”。“仁”簡而言之便是“愛人”;“恕”便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還是很寬泛,于丹總結出了四個君子的標準。

一、心必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而把更多有限的時間、精力、修養用來苛責內心,寬厚他人,嚴於律己。

二、志必堅。君子胸懷天下,有遠大志向,堅持自己的信念,是恆心與定力兼備之人。

三、易事而難悅。君子的人際關係一定是融洽友善的,不會去結黨營私,很容易處事,但是難以取悅,也就是賄賂不了。

四、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不把漂亮話說在前頭,先去把事情做了,然後再從容道來。

這樣的君子標準做來很難,也非一日可就,歷史上可稱上君子、聖賢之人也是經過千錘百煉。孔子的生平就頗爲坎坷,尤其到他晚年後,欲使魯國強盛卻因國君的沉湎享樂而失望離去,自此開始周遊列國遊說當權者,傳播自己的思想,歷經十四年卻終不見用,六十八歲時返回魯國後將精力轉移到了教育之上,七十三時逝世。

正是因爲這份坎坷鑄就了孔子淡然平和的心境,寬和愛人的胸懷,但他也絕不是滿口仁義道德的酸儒。孔子不崇尚“以德報怨”,他認爲當“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即用正直、耿介的態度去面對有負於你之人,但是要用恩德、慈悲去真正回憒那些也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井有仁焉,從之。”有個仁者掉井裏了自己也跟着跳下去的行爲在孔子看來是“罔行”,是不動腦子失了分寸的行爲。

君子,或說賢者的標準,如何行事也不光光《論語》中有,古之典籍今之道德標準都有相同相近之處,就如《心得》開篇所說,這些那些本就是天地間最基本的真理。這標準我們個人也許終其一生也許也難完全達到,但不可忘記,不可力有所及時不去努力接近,不去引導自身。這也必是個漫長無止境的歷程,正如人人能說的那幾句人生之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同樣語出《論語》,是孔子自我總結的心路歷程。大徹大悟之人畢竟少之又少,大多數人可參照的都是這循序漸進非跳躍式的發展歷程。

于丹的《心得》內容頗多,讀後感想不可能面面俱到全寫出來,僅淺談一二,且書中已有了更有力語句,便不再贅述。

不過,既是“心得”,便是個人體會,一家之言,有人說好便有說非。雖有人指責于丹曲解先人着作,稱其爲“學術超女”,對現今的文化快餐現象甚爲憂慮。但平心而論,能認認真真看下本書思索一番其中道理,在今後人生道路上遇上困難之時腦中閃現書中片語進而引導自身,惠及他人,實在於己與人是一次不小的收穫。即便在一些人看來於丹的《心得》錯誤百出,卻是瑕不掩瑜。

經典之所以爲經典不在其詰屈聱牙的文字,不在咬文嚼字吃準了唯一的釋義,而在即便隨時間流逝依然能爲大衆所接受的長久生命力,口口聲聲說要“傳承”,卻又束之高閣不容許不同之聲的出現,纔是對儒家思想“仁恕”核心的一種曲解。既然所有學術理論技術的最終目的都是服務於人,爲人所用,又何來俱是以何形式,中國不有句古話麼:“真金不怕火來驗。”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8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9日上午,孔子故里山東省曲阜市的杏壇劇場內傳出朗朗的誦讀聲。20xx多名少年兒童齊聲誦讀《論語》中的經典名句和中國曆代名篇佳作明月高懸,孤燈一盞。橙黃色的燈光籠罩着周遭的一切。我正襟危坐於桌旁,在這樣一個寧靜而又安詳的初春的夜晚,仔細背誦着一本藍色仿線裝的,薄薄的小書——論語。

說它是薄薄的一本小書,實在不假。雖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註釋,翻譯,總共也不過220頁。想想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此的一本小書。若是擺在那些厚似饅頭, 重似磚頭,印刷精美似繡花枕頭的大部頭鉅著之中。實在是不起眼之極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呢?

從辯論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可是如果從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贏家,是大贏家。這是歷史證明了的,不是我說的。也許,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

孔子何以獲勝,辯論爲何不出這樣的道理,我不知道,天資太差,腦子太笨。但我知道孔子說了些什麼,他說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學!如果你是人,你生活在一個羣體中,不論你做什麼:你去幹革命,做領導,開公司,或是你去當土匪,做強盜,當惡霸。如果你想做強,作大,你就必須相信孔子說的,從這個角度說,孔子的道理,是永恆的真理!

說起生活的道理,生存哲學。我們中國人可是不會陌生。因爲我們有五千年的等級社會的生活經驗,世界上哪個國家也比不上。比如說: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爭權奪利,互相傾扎,落井下石,背後捅刀,見利忘義,過河拆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說的一套,做的一套,損人利己,假公濟私,猜疑嫉妒,暗地造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還有什麼,大家補充。

總之,我們中國人最不缺的就是智慧,尤其是生存智慧。中國人是適應力最強的生物,在任何的環境裏都可以生存。並且還有一整套自我娛樂的方式,我們是最喜歡內耗,窩裏鬥,最容易忘記過去,最經常變得麻木不仁,最喜歡隔岸觀火,充當看客的民族。好了,不說了,魯迅先生比我說的強多了,不敢班門弄斧。

魯迅先生原以爲可以用筆做刀劍,用激烈的言詞,大聲得呼喊驚醒沉睡的中國人。可是她錯了,文學的力量微乎其微,魯迅本人也似乎被我們遺忘了。是毛主席率領的,手握着真正的槍桿子的百萬雄師,徹底改變了中國,用政治和經濟的力量改變了中國人。可是很遺憾,毛主席也犯了一個錯誤,以爲單單依靠唯物主義,辯證法,就可以改變人的精神。於是,他打倒了孔子。於是,有了今天的局面。

不論是孔子,毛澤東,還是魯迅,他們對人性善和惡的兩面都有着自己的認識,解決的方法也因自身的特質和所處時代而不同,至於結果,只有歷史去評說了。我在這裏說的,不過是發一點牢騷罷了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9

于丹所談的“理想之道”,就是給我們一個淡定的起點,給我們一個儲備心靈快樂的資源。書中有一段對於理想與現實關係的分析,很是經典。神於天,聖於地。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很多的規則和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進行自己行爲的拓展,也如論語中所講,一個人:“心中有眼中就有”,一天充足的陽光、一杯熱氣騰騰的茶,這些表面看來或許毫無價值的東西,就是我爲自己設定的關於理想的那個淡定的起點。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于丹在講論語時,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

友善柔、友便妄,損矣。爲人正直,坦蕩剛正,頂天立地的朋友,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寬容的朋友,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還有一種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更容易讓我們從內心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學識淵博的朋友,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可以幫助自己做出選擇。偏闢、善柔、便妄三種壞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他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造成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優柔寡斷的朋友往往會干擾了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猶豫不決錯失良機。而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往往會讓你我付出慘痛的代價。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于丹論語心得》,不正是這樣一位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嗎?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10

《論語心得》主要講述的,就是于丹對於孔子的《論語》的感悟。內容分別有: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孔子一生最看重的,就是“恕”、“仁”與“智”。然而,快樂也悄悄地隱藏在這三個字中。

“恕”,寬恕他人的錯誤行爲,機能體現出自己博大的胸懷,又能感受到在寬恕了別人之後,心中的那份愉悅和清爽。孔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對夫婦的兒子因車禍而身亡,但是,肇事司機撞人後立刻駕車逃跑了,抓不到他。夫婦倆悲痛欲絕,有人問:“你們恨那個撞死你們兒子的司機嗎?”夫婦倆說:“不恨。相信他也不是故意的,要恨,只能恨兒子命不好。”這一信息傳到了司機的耳中,司機倍感羞愧,便到公安局自首了。由此可見,寬恕的力量多麼強大!

“仁”,愛一個人能夠使那個人的心中充滿。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人之方也已。”能夠從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關愛別人,就是仁,所以,我們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一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智”,瞭解別人叫做“智”。我們應該做一個充分了解他人的人,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雖然這句話是關於道德修養的,但是也讓我們知道,瞭解他人是很重要的。當我們認識了他人,且能夠知道他(她)需要的是什麼,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感受到快樂。

“恕”、“仁”和“智”,三個字集中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美好的人了。“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的心中充滿幸福和快樂。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知識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其實,快樂就生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心覺得快樂,那麼我們就快樂;心不覺得快樂,那麼我們就不快樂。快樂是一種信念,我們要相信快樂一直在我們身邊,讓快樂永遠生活在我們的心中。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11

孔子認爲,人,特別聰明和特別傻的都很少,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處在中間,既不絕頂也不透頂。根據智力,他把人分爲3種,一種是“上智”,天生聰明的人完全不需要學習就知曉一切;一種是“下愚”,天生愚蠢的人,無論怎麼學習都沒有辦法;一種是“中人”,也就是指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普通人又分爲2種,即“學而知之”的人,通過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第二種是“困而學之”的人,遇到自己過不去的坎,纔會想起來去學。這兩種人都是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論語的經典對白中我們還可以捕捉到這樣一個詞“聖人”。聖人又是比仁人高一個檔次的了。孔子特別推崇的是聖人,但是他卻不希望每個人都參照他的觀點去當聖人。這是爲什麼呢?其實,孔子覺得自己就當不了聖人,他眼中的聖人是堯舜禹那樣的先帝。首先,孔子認爲,聖人必須是古代君王,他自己只不過是祖上發過跡,到孔子這一輩,已經是窮困潦倒四海爲家了,更談不上是什麼君王。其次,聖人必須天資聰慧,不用學習就能明理明德,顯然,孔子一生都在學習,做不成聖人。因此,一般人的標準到仁人這個檔次就已經是成功了,即使不能爲官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也可以像孔子那樣學富五車桃李天下了。他也是這麼教育他學生的。

論語中一共有105個“仁”字,那何爲“仁”呢?學生問孔子,孔子回答不一,往往具有針對性。比如他說“巧言令色,鮮仁矣”,對於溜鬚拍馬的人孔子最討厭;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要他剋制自己,一切按照禮的規矩辦事;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要他善待別人,承擔幫助別人的義務。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

言也仞。”孔子告訴他,說話要有分寸,三思而後言;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近,與人忠。”這裏孔子把“仁”分解成三種德性,讓他接物處事待人都要充滿敬意和忠誠。此外,孔子還經常將仁與智、勇相提並論。“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其實在孔子眼裏,仁者已經具有了智勇兩種品質。

仁人,孔子對它的解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愛,自己要有奮鬥目標要有追求,其次纔是推己及人,推生出愛人之心,幫助別人到達他們的理想。孔子對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學生輕易夠不着這樣的頭銜。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學生中的得意門生,但是孔子對於他們的評價卻是:“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說他們雖然都是治國懂禮之才,可以駕馭一方之土,但是均夠不上仁。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所說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個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強,如果不能夠推己及人,仁而愛人,都不能稱之爲“仁”。仁人要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氣魄,以自己的德行來收納聚集人才。

我們現在學習孔子的“仁”學理論最終目的是要能夠運用到實際。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講述自己如何走向成功時,總是忘不了自己將大學舍友從國外拉攏到國內和他一起打拼的一段經歷。他說,這全是他在大學期間爲他們掃地的功勞。當然,這是句俏皮話。宿舍衛生通常是大家一起打掃,但是俞就是喜歡一聲不吭自己一個人包攬,留給大家好印象,直到他遠赴大洋彼岸找到當年的舍友時,對方還會忍不住激動地回憶起這樣一個小細節。我把它也定義爲“仁”,雖然看似平凡微小,甚至不值得一提。但,正是這份仁義使他

們義無反顧地跟隨俞敏洪創辦新東方,讓他們堅信能在宿舍裏爲大家服務的人,自然在事業中也虧待不了當年的兄弟。仁造就了俞敏洪的人格魅力。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12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義上說,他也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人稱爲“萬世師表”。孔子首創平民教育,繼承、發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孔子在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理論,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態度,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係,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一)學思結合,溫故知新。

孔子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闢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爲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並進行思考;他提倡“溫故而知新”,認爲時時溫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特別是“學思結合”和“溫故知新”已成爲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律。新的課改確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髮展爲本”。我們知道教師的一切都是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爲學生,要發展首要任務是學習,這其中包含着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合”;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溫故知新”。只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以,我個人認爲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

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讚,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通過“校本培訓”,已經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展。這裏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聯繫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點融化學生的缺點。現在學生厭學輟學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爲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所以,作爲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現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爲學生的成長起點。 (三)善於啓發,觸類旁通。孔子特別強調把握時機,進行啓發式教育,實際上“啓發”一詞就來自《論語》。

他說“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只有對求知慾強卻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這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善於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啓發式的教學方法,在今天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知道科學在飛速發展,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因此,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所以說,現代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學知識。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纔算教會學生學知識。

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學相長。孔子在教學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後,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孔子的教學是民主的。他樂於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於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讚賞的弟子,但顏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因此,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也,於吾言無所不說。”意指顏回從來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見,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所以說“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可見,孔子是開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們提倡師生互動,與孔子的教學相長是一脈相承的。

教師不僅教,也要在互動中學;學生不僅學,同時也要在互動中教。師生共同對自己和對方的發展成長負責。我們大家都教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課,寫的是孔子與四個學生的一次課堂活動。當年孔子在課堂操作上“以問題爲主線,以活動爲載體,以體驗爲收穫,以情趣爲動力”,爲我們今天的課改提供了成功的範例。只有師生互動,才能讓師生的創造精神在課堂上得到有效地發揮,課堂也纔會有真正的歡樂時光。 (五)聯繫實際,評人評事。孔子評價過的人很多,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過對人的評價,教育學生辨別善惡是非,爲弟子們修身養性樹立了理想人格的典範。孔子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社會新聞很多,作爲一個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視和關心時事,隨時表明自己的態度,宣傳自己的主張。

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從這些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審時度勢的胸懷和抱負,並且也反映了他通過實例教育學生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良好學風。理論聯繫實際,是教學的一條根本原則。今天,聯繫實際,評人評事,也是各科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既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次課改明確提出要實現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就體現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在這一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教師既要給學生乾糧,還要給學生獵槍。” 總之,《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仔細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論語》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讀後受益無窮。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13

最近一直在讀《于丹論語心得》,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其實從小我們就開始學《論語》,雖然在填鴨式的教育中我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是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甚至於覺得《論語》是很深奧的東西。但是看完于丹的這本《論語》心得,我才理解先人聖賢爲什麼會說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爲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說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可以讓我受益匪淺,溫暖備至。于丹說:“《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所以,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後,心裏很爲于丹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通過《論語》完美結合後給予的精闢闡釋表示喝彩!對於丹的《論語》心得,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這裏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爲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記憶深刻。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曾經問老師,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孔子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這個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爲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這是多高的驕傲啊!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着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或許很多人會說,這不過是說說,讓誰做到這樣,誰也不行!也許,這樣的境界我們凡夫俗子確實很難做到,然而,這種自然、平和、積極的心態卻絕對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納肯效仿聖人這種心態的人,才能成爲真正的超凡脫俗而又可以獲得成功的人。我們的思想永遠決定着我們的行動,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在社會風氣略顯浮躁的今天,作爲一名年輕人,必須懂得去學習這種平和的心態,以造就一個更爲善美更爲清亮的明天!

于丹說,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安貧樂道,在現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但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整與他人的關係。好在,有這樣一本書,一盞燈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讓我在急躁的趕路之時保持着一份清醒,我相信,內心的成長才是人性的成長,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長才會使自己成爲一個卓爾不凡的人。我會用聖人的智慧去指導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更會用聖人內心的溫暖照亮整個人生!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14

近日拜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後,感觸頗深……

讀了《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一種處理領導關係、同事關係的心態,是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讀到於此,想到曾經讀過的《菜根譚》,兩者皆有:

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

花濃柳豔處,着得眼高。

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

正所謂“性定菜根香”。

書中有一段對於理想與現實關係的分析,很是經典。“神於天,聖於地。”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很多的規則和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區進行他行爲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而不是現實主義者。”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爲人處世之道。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爲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爲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爲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是很緩慢地感知、理解和識記所學教材的學生,他們一樣東西還沒懂另一樣東西就要學了,這邊剛學會,那邊又忘了。如今,我也試着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不用分數的高低來作爲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的標準。我試着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現學生點滴的進步,併爲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爲語言、化爲動作來讓他知道,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試着讓我的學生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時時刻刻讓當年我眼中所謂的“差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讓快樂延續着。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15

幾天來我如飢似渴的讀完了于丹老師所着的《于丹〈論語〉心得》一書,書中於丹老師藉助自

最近一向在讀《于丹論語心得》,這是一本十分好的書。其實從小我們就開始學《論語》,雖然在填鴨式的教育中我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是對這些話的明白卻是膚淺和隨意的,甚至於覺得《論語》是很深奧的東西。但是看完于丹的這本《論語》心得,我才明白先人聖賢爲什麼會說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爲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說的話,穿越滄桑,傳到這天,仍然能夠讓我受益匪淺,溫暖備至。于丹說:“《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因此,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後,心裏很爲于丹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透過《論語》完美結合後給予的精闢闡釋表示喝彩!對於丹的《論語》心得,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悟到就能夠了,因此,在那裏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爲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記憶深刻。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以前問老師,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樣樣?孔子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這個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僅安於貧賤,不僅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正因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這是多高的驕傲啊!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持續着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或許很多人會說,這但是是說說,讓誰做到這樣,誰也不行!也許,這樣的境界我們凡夫俗子確實很難做到,然而,這種自然、平和、用心的心態卻絕對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納肯效仿聖人這種心態的人,才能成爲真正的超凡脫俗而又能夠獲得成功的人。我們的思想永遠決定着我們的行動,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在社會風氣略顯浮躁的這天,作爲一名年輕人,務必懂得去學習這種平和的心態,以造就一個更爲善美更爲清亮的明天!

于丹說,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安貧樂道,在現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發奮發展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但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整與他人的關聯。好在,有這樣一本書,一盞燈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讓我在急躁的趕路之時持續着一份清醒,我堅信,內心的成長才是人性的成長,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長才會使自己成爲一個卓爾不凡的人。我會用聖人的智慧去指導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更會用聖人內心的溫暖照亮整個人生!鼓舞士氣的話

己豐富的學識與深厚的閱歷,又結合當下人們的生活,圍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比較全面的向我們詮釋了論語中那些簡單而又千古恆常的真理。在仔細研讀于丹老師的講解時,我體會到了,她所闡述的思想,其實《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于丹老師認爲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樸素的,就好象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象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

於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每每運用這些穿越了千古塵埃的簡單真理來,解讀現代生活中的種.種困惑時,都會產生陣陣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頓悟。

于丹老師在書中有着這樣一段關於處世之道的心得: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爲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

有人問他:“以德報怨,何如?”

孔子的回答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給出的答案讓我們乍聽起來有點出乎意料,其實這正是孔子告訴我們的處世的分寸。

孔夫子在這裏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

他當然不贊成以怨報怨。……

而以德報怨同樣不可取。……

在兩者之外,還有第三種態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說,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坦然面對一切。”

閱讀到這一段時,不由的在腦海中閃現出班上那幾個被家長嬌慣的已無任何道理可講、“無藥可救”的學生來,縱使各科教師多麼耐心地循循善誘,不計前嫌,也無法祈得他們的改變,老師們只能被他們的不可理喻一遍遍的踐踏着的尊嚴,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我總是想,我是老師呀,我怎能和孩子一般見識呢?於是在繼續的關愛中,繼續遭到這幾孩子的踐踏,懂事的孩子有時會來勸我,“老師別和他生氣,不值得。”

片刻一陣驚醒,孔夫子在兩者之外的第三種態度是多麼的恰如其分啊,老師也是有尊嚴的人呀,爲什麼對待如此這般的學生要無謂的浪費你的情感、用不值得的仁厚對待那些有負於你的人呢。這樣的人當然也包括學生啊,我想孔子的這個在態度就是要告訴,應該把有限的情感,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吧。

心裏暗想,下學期不妨就來嘗識一下吧,這第三種態度的教育理念,看看到底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呢?

在我的極力推薦下老公也開始拜讀起這本書來,一天茶餘飯後兩人便交流起讀書的心得來,他說,讓他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孔子提出的三不,即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他說,自我比照了一下,覺得自己好象做不到也做不好,我笑道,那是。聊到興頭,我也將這兩天自己的思考和盤托出,在剛剛嘲笑老公的瞬間和述說自己思考的同時,我突然反問自己,這第三種態度,夾乎於兩者之間,你真的能把握得到,把握的準嗎,在運用這樣一種態度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其實也會是一不小心就非左即右的呀,就這麼一個字“直”,也決不是那麼簡單的和易於把握的呀。,

又想起了于丹老師的話,孔子特別強調做事情的分寸,“過”和“不及”都是要盡力避免的。那麼簡單的真理,到底又該如何把握呢?我想,也只有在漫漫歲月的實踐中,慢慢的去頓悟吧……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16

最近一向在讀《于丹論語心得》,這是一本十分好的書。其實從小我們就開始學《論語》,雖然在填鴨式的教育中我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是對這些話的明白卻是膚淺和隨意的,甚至於覺得《論語》是很深奧的東西。但是看完于丹的這本《論語》心得,我才明白先人聖賢爲什麼會說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爲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說的話,穿越滄桑,傳到這天,仍然能夠讓我受益匪淺,溫暖備至。于丹說:“《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因此,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後,心裏很爲于丹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透過《論語》完美結合後給予的精闢闡釋表示喝彩!對於丹的《論語》心得,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悟到就能夠了,因此,在那裏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爲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記憶深刻。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以前問老師,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樣樣?孔子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這個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僅安於貧賤,不僅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正因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這是多高的驕傲啊!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持續着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或許很多人會說,這但是是說說,讓誰做到這樣,誰也不行!也許,這樣的境界我們凡夫俗子確實很難做到,然而,這種自然、平和、用心的心態卻絕對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納肯效仿聖人這種心態的人,才能成爲真正的超凡脫俗而又能夠獲得成功的人。我們的思想永遠決定着我們的行動,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在社會風氣略顯浮躁的這天,作爲一名年輕人,務必懂得去學習這種平和的心態,以造就一個更爲善美更爲清亮的明天!

于丹說,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安貧樂道,在現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發奮發展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但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整與他人的關聯。好在,有這樣一本書,一盞燈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讓我在急躁的趕路之時持續着一份清醒,我堅信,內心的成長才是人性的成長,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長才會使自己成爲一個卓爾不凡的人。我會用聖人的智慧去指導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更會用聖人內心的溫暖照亮整個人生!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17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每一個故事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事做人的道理。

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猶如高山上一顆勁鬆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觸及。而於丹老師彷彿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他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聖人引領到了衆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裏。他說:“孔子沒有溫度,只有色彩”。

面對人生的遺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爲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裏供着一個花崗岩雕刻得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岩砌成,臺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採着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爲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

我們過去總是喜歡與他人相比,爲什麼你我一起參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輝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視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貢獻、肩負的責任、承受的壓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後的付出,千刀萬剮與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這樣比起來我的內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

我們知道,西方國家以宗教立國,中國長期以儒學立國。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爲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裏,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 ”,“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18

結合區教育局和學校開展“品讀好書共鑄師魂”讀書徵文活動,我利用短暫的寒假仔細閱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這本書,讀後雖不能大徹大悟,但感觸頗深,給人一種心靈的觸動,心中頓生一份感悟。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論語難懂,給人一種枯燥的感覺。而於丹教授卻用通俗易懂、樸實無華的語言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孔子的一些爲人處事作了經典的詮釋。使我們對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再認識,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們的眼中變得清晰、親切而溫暖。對我的生活觀、爲人處事觀、教育教學觀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第二屆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頒獎晚會上,當主持人問黃埔區法官徐文娟“爲何在信訪調解上成績斐然”時,她說是國小班主任楊老師的一句話鼓勵她努力、勇敢、奮進。由此可見,教師的言行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下面從兩方面談談體會:

一、讓“快樂”陪伴我們的教師。

孔子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他主張“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就強調教師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和終身學習的理念。作爲一名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努力教好自己的學生,向他們傳授有用的知識,讓他們有所發展。還應利用平時的休息時間來不斷學習,來適應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在工作和學習中,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中,一種涵養一種自信讓我感受到無比的充實和快樂。

在今天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顯得尤爲重要!作爲一名教師,只要自己擁有健康的心態,才能培養出擁有健康心態的學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比如這幾年,我任教三個班級數學,課時少,內容多,要求高,班內差生多,教學任務繁重,每天備課備得頭昏眼花;同時又擔任班主任和教研組長,每天有一大堆的事務需要處理。又由於所帶的班級學生年齡小,許多事都要老師親力親爲,手把手教。但是我經常告訴自己:每天認真備課是爲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教我的學生;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應學會遇事冷靜、對學生有耐心,有愛心,不能讓壞心情一直圍繞你,否則會影響工作的心情,效率,甚至一事無成。其實學生都怕老師,特別是犯錯誤後,更不敢在老師面前擡起頭來,這時老師如果大發雷霆,往往不起作用,如果是平心靜氣地談話,在情在理地耐心教育,將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經常聽老師說,我們很盡力,也很認真負責,但一次次的考試成績卻不盡如人意,總感覺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在每一次考試成績出來後,總有一段時間心情是很鬱悶的。讀了“論語心得”後,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們要明確這個缺憾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也許有較長時間的面對,絕不要抱怨學生的懶惰,抱怨家長的不配合,抱怨領導的不理解而是要積極思考,班級裏儘管有部分差生,但也有較多好學生,說明我們的教學不是完全失敗的,對於那部分學困生,只要我們不斷反思,努力尋找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終有一天他們也會進步的。

正如那句經典的老話:“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學會積極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快樂成爲教師生活的主旋律。

二、用“真愛”對待我們的學生!

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精髓的東西之一是“仁”,于丹老師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讀了“關愛別人,就是仁”。對於我們教師來說就是要愛學生。那麼怎樣愛學生呢?

于丹說得好,過分的苛責,不如寬容的力量而恆久。學會了寬容,老師就可以走進學生及家長的內心世界,學生及家長也就會感恩於老師的付出;學會了寬容,我們的內心將會有一種坦蕩蕩的感受,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作爲教師的我們,與學生的接觸較多,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學生,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我們在處理時,多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問題,要少一些指責和抱怨,要多一些鼓勵和讚揚。只有這樣,你纔會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較好的印象,你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才能正常地開展。只有這樣,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關係纔會和諧與融洽。

《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心態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闊天空。

尊重學生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學生。作爲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差異出發,因勢利導,給學生髮言的機會,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呼聲,給予他們適度的寬容與諒解,體諒理解他們的難處與苦衷,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不說任何傷害他們自尊的話語等,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閃光點,看到自身的價值,鼓起他們自信的風帆,讓每個學生都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以學生爲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學會寬容與包容,要以智慧去解決,以人格去感化;愛由心生,心中有愛,言行纔能有愛!所以教師必須要有一顆寬容、博大的愛心!

《論語》是傳承華夏的五千年精神財富,是凝聚在炎黃子孫心中最爲神聖的精神聖殿。讀《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到現代社會中的理性道德。也讓我品味了一道豐盛的精神美餐,體味生命的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