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今讀》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4.09K

說來也巧,6月中旬開始讀這本書之後,南方人物週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剛好是李澤厚,標題是:八十李澤厚,寂寞的先知。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關於《論語今讀》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借鑑參考。

《論語今讀》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論語今讀》讀書心得一

他也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二十幾歲即因與美學名家朱光潛論戰而成名,八十年代他的學術性的美學書籍居然在社會上風靡一時,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讀了整整一個月,終於將這本500多頁的書讀完,非常、相當有成就感,畢竟是第一次全部讀完這本書(也爲自己汗顏,畢竟這也是系裏的必修啊!)

此前最接近孔子的一次,就是讀錢穆的《孔子傳》,比起他的《論語新解》,這本書相對簡單易讀,而且呈現出的孔子形象,也比較可愛。

對《論語》的解讀,幾千年來從未停止,最近的不是有于丹的“心靈雞湯”式麼?比較出名的幾大學派,有漢代董仲舒,宋明理學,現代儒學等等。人家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論語》也是吧?

的開頭,就明確指出,這本書在於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一個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社會裏奔走救贖禮崩樂壞的時代的孔子。

黑格爾曾經嘲笑論語就是一本人生箴言,根本沒有哲學思辨的成分。當我們從前三三兩兩讀着《論語》裏的篇章時,得出的結論可能也正是如此。

而李澤厚則否定了這種看法。《論語》不是散漫的無體系的格言。相反,通篇讀完,孔子的思想已經浮出水面。書中闡述了他的哲學、教育及政治思想。

但中國人確實不善於思辨哲學,《論語》所體現的哲學爲“實用理性”,即一切思想均可應用於政治和生活。因此與西方的哲學體系分發爲兩種不同的體系,這種體系的分別也正是東西方文化的差別所在。

孔子思想的源頭及最終的理想即是原始氏族社會時期的社會關係。氏族長不僅在政治上統領族人,而在在思想道德上,也是部落的典範,比如堯舜。因此,中國人對統治者向來要求“內聖外王”,及“社會性公德”與“宗教性私德”不分。同時,這些首領是由古代負責與上帝溝通的巫師發展而來。也造成了中國社會的政教統一。轉載自讀後感// ,請保留此標記。,

孔子的貢獻之一,在於對氏族社會形成的一些典禮,禮儀,重新進行解釋,內化爲中國人心中的情感,即“仁”。比如守孝三年的制度,古已有之。而在孔子這裏,就解釋成了,嬰兒從出生到脫離父母的懷抱有3年的時間,因此孝子要用3年的時間來報答父母,已寄哀思。"禮"經情感化而變成“仁”(所謂“情本體”),內化爲中國人的文化積澱,團結了整個民族。

以上所述的“情本體”“兩種道德”等等,只是《今讀》所闡述的基本的理論基礎。《論語》各章,從一些細節方面對這些理論進行解釋、補充及說明。

當然,《今讀》的目的之一是還原真實的孔子。如果在讀《論語》之前,讀者不去接觸其他各家的闡釋,則各章中所顯現出來的孔子形象,也絕不是後世所看到的在神壇之上受人膜拜的聖人。

比如,孔子的“經”與“權”,即原則性與靈活性。理論上三年守孝,那如果守孝一年之後,你覺得自己可以接受錦衣玉食,孔子也認爲可以,因爲守孝是爲了寄託哀思,時間只是一種表達方式。比如,如何報怨?以德麼?不是,孔子說,要“以直報怨”,公正對待,這就是報答別人怨仇的方式,犯不着人家打你左臉,你右臉也伸過去給人家打......

孔子的弟子中,除了顏回最爲人熟知之外,《論語》中所刻畫的其他的人物,也各有特性,栩栩如生,如勇猛的子路,好辯的宰我,遲鈍的樊遲,修身養性的曾子,一心從政的子張等等。對待不同的學生,孔子的教育方法也不同,可謂因材施教也......

松下幸之助創辦的旨在培養青年政治力量的松下政經塾,將《論語》列爲學員必讀科目,且必須熟練背誦。《論語》的魅力,跨越時代與國家。如果有時間,還是可以多讀幾遍滴!

《論語今讀》讀書心得二

《論語今讀》是儒家原典思想的現代闡釋,李澤厚先生提倡古爲今用。一 方面,李澤厚先生讓孔子復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們言說;另一方面,他又憑 其獨特的方式針對孔子的問題給予回答。通過閱讀《論語今讀》 ,值得我們思考 的不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澤厚所闡釋的孔子的思想,是現代的孔子思 想。 粗略的閱讀了一遍之後, 最爲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數李澤厚先生對論語中孝道, 讀書,以及爲人修身養性之道所做的闡述。 《論語》作爲儒家學說的代表作,有着包羅萬象的價值觀念,如“孔顏” 一樣的的人格,自古以來都有着獨特的感召力,其積極進取的入世精神,始中激 勵着人們不要碌碌無爲的虛度人生。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 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孔子直 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 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 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論語”中有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倫理觀念, 品德修養諸多環節,孔子以自己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 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一、孝道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 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孔 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 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 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 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 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這裏講了什麼是孝, 同“事

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 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 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 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 正的孝。 二、讀書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這是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 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 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 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 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 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多向 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 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 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 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 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 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 ……但是正是這樣的 “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 多偉人。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 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 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爲人之道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於變革,可與守成” 。斯言一出, 遂使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文化, 成爲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 “守成” 之學。 建國已五十多年, “五十而知天命” ,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爲主體的優秀傳 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 ,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 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 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爲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 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 吹又生” ,就是因爲這其中蘊藏着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 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 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 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說對國 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 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爲座右銘,作爲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 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 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 達的心胸, 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 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 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 內心的安寧、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 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 極目標,整體主題。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啓示。

四、修身之道 《論語》所創導的道德修養理論與方法是:自省、克己、慎獨、忠恕、中 庸和力行。 自省是在思想意識、 情感態度、 言論行動等各個方面去深刻認識自己、 剖析自己;克己仍是指自我剋制、自我約束能力的影響,使自己的言行舉動都符 合社會道德規範,促進社會的和諧;忠恕便是根據自己內心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 思想感受,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爲別人着想,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 而深度則是在自省和克己基礎上,使自我修養達到更高境界的一種修養方式;中 庸就是寬容和接納異己,設身處地爲人着想,聆聽別人的心聲,和諧人際關係。 這些豐富的思想就是在現代的中國小政治思想教本中也有不少引入。 它對青少年 健康道德觀與世界觀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是孔子教導人們養性之道。做人應 持虛懷若谷之心,揣廣博天地胸襟。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 解別人。在生活中,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設身處地多爲別人考慮,多站在對方的 角度上想問題、做事,我想許許多多的矛盾、糾紛甚至悲劇都不會產生。然而, 當利益衝突一旦出現,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爲什麼今天的我們想問題總是忽略 了它呢? 漫漫人生途中,我會用生命去體會,用行動去感知,用至高無上卻又簡單 至純的精神去和千古的先賢聖人進行心靈的對話。這部曾被譽爲治國之本的《論 語》 ,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啓發 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

《論語今讀》讀書心得三

吃完晚飯,拿起寒假學習書目《論語今讀》翻閱起來。初步瀏覽了前言,對李澤厚先生的觀點和想法甚是認同。翻至第一章《學而第一》躍入眼簾的是所有老師都很熟悉的孔子名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再看譯文,不禁傻了眼,李澤厚先生是這樣解釋的:“學習而經常實踐,不是很快樂嗎?”這裏的習是做“實踐”解嗎?以前教科書上都說“習”是“溫習”的意思,每次我們也是這樣解釋給學生們聽:“學習並經常去溫習他,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難道一直以來我們都錯了嗎?帶着這樣深深地疑問,我繼續讀下去,直至恍然。

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中有解: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學習就像鳥學飛一樣,是要親自去實踐才能獲得真正的本領的。讀到這裏,似乎已經能理解一些了。再往下讀,深刻地理解到儒家的學,主要指現實的實踐行爲,而非書面的誦讀研究。因此,“學”在《論語》以及儒學中有廣義和狹義兩義。狹義是指“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學”,即學習文獻知識,相當於今天的學。但整個來講,孔門更強調廣義的學,即德行優於知識,行爲優於語言。這樣的觀點在論語中隨處可見。如:“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夏說:“重視德行替代重視容貌,侍奉父母能盡其力,侍奉國君能獻出自身,結交朋友能信守諾言。他雖說沒學過,我說他已經學過了。”

我又想起了教材中的《水》一課。孔子的課堂就在泗水河畔,在賞春、論水、言志中,與弟子們探討;我又想起了《最大的麥穗》一課,偉大的蘇格拉底的課堂在麥地裏,通過找最大的麥穗的實踐,使弟子們深深懂得抓住眼前的機遇是最重要的。

如此看來,我終於明白李澤厚先生將“習”譯爲“實踐”一詞是正確的,也是進行多番考證的。我們的教學永遠都離不開實踐。“實踐出真知”這是恆古不變的真理。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已經倡導,我們今天難道不更應該發揚廣大嗎?現在我們的教學依然是講得多,實踐的少,雖然第八次教改努力在改變這種現狀,但是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將知識和實踐較好得結合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何處纔是一個合適的契合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