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精選1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43K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1

拿起那本剛剛買來的《朝花夕拾》,慢慢地看,細細地讀,我彷彿到了魯迅先生的童年,看他和狗,貓,鼠的故事,看他在百草園中快樂嬉戲,在三味書屋中刻苦讀書。朝花夕拾,表面上是說早上的花到了傍晚纔去摘,暗指魯迅先生到了晚年後去回味童年生活的快樂與點點滴滴。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精選14篇)

《朝花夕拾》的開篇之作《狗,貓,鼠》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魯迅先生用了對比與諷刺的手法,借物喻人。他的仇貓,理由,怎麼仇貓都寫得惟妙惟肖,趣味十足。還有魯迅先生無意中救的那隻小隱鼠,看了他的描述,我都想養一隻呢!小隱鼠不懼人,很可愛,像小墨猴一般也喜歡舔墨,滿足了魯迅先生一度想養一隻小墨猴的願望。讓我感受到了魯迅先生小時候的天真爛漫。也讓我感受到他對小動物的喜愛。最有趣的是當他知道心愛的隱鼠並不是被貓吃了,而是被長媽媽踏死時,發覺自己錯怪了貓,從而對貓頗爲客氣。還有魯迅先生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表達出了兒時最真的想法:在百草園中無憂無慮地玩耍,與小蟲爲友,以冬天捕鳥爲樂,生活是多麼有趣,多麼自在啊!細緻的描寫讓我很羨慕魯迅先生在百草園的日子。比起現在相對緊張的生活,那簡直是樂園!但是魯迅先生被家裏人送到了最嚴厲的私塾讀書,使他很懷念百草園的一切。私塾的千篇一律使他有些厭倦,不過他也會自己找樂,讓生活多些色彩……

《朝花夕拾》以小孩子的目光寫了魯迅先生兒時,青年時的一些事情,平淡而不乏有趣,讓我真切的瞭解了偉人的童年。也使我很羨慕他自由的生活。雖然有些地方看不懂,讀不深,但也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有時間,你也來看一看吧,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2

在這個漫長的暑假裏,我除了玩就是吃,我不想就這樣度過,於是我便邀請來了一位身邊的朋友書。

老師要求我們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朝花夕拾等等,而只好2選1了,接下來就有請獲獎者朝花夕拾先生登上頒獎舞臺,可是雖然有書,我只想隨便看看,然後就向牀邊。可是書的第一篇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在不知不覺中,我彷彿已經沉醉在書的祕密花園裏了,想知道祕密花園是什麼呢?請看下文哦!

魯迅爺爺寫的朝花夕拾,真的是越發越好看了,那麼第一篇貓狗鼠,這第一篇專門寫動物的文章主要是寫他的仇家貓書上說貌似做的老鼠不會吃掉它,而是一步一步的折磨,簡單來說就是玩具玩膩了就會一口吃掉它!不過那是以前的毛,現在的貓都,都不會是老鼠!你猜我在這兩個月就開了小貓,目的就是專門抓老鼠,可是誰也沒想到,不僅沒種老鼠,而且把廚房裏的東西吃了個遍麼大發雷霆,於是掃地出門!我最近看了一條有趣的新聞,老鼠早餐的報酬,結果大獲全勝,還當做晚飯吃掉了,我覺得很荒唐,相信你們也覺得很荒唐,可這是真的哦!

貓與獅子是同族,都喜歡吃,比自己小的東西,用成語來概括就是以大欺小,強欺凌弱,弱肉強食,我生平是最討厭這種人的啦!其實老鼠並非我們想象的這樣不好,有些也在文章中寫了他養的小寵物銀鼠銀鼠機靈活潑可愛生動還有社保,那簡直就是個機靈鬼,不過後來可被可惡的貓吃了,其實並非是這樣的,克魯欣還是沒減少對貓的意見,更何況他吃了小兔子呀!

現在到了小故事大道理的時間了,魯迅爲什麼討厭貓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實作者是以貓的虛僞殘忍一大欺小的性格,就是來諷刺現實中人的性格和行爲的惡劣!這篇文章中洋溢着魯迅對生活的不滿和悲憤的心情,也表現了魯迅絕不放棄的精神,文中還穿插了魯迅童年時代政治的因素,也表現了作者對飲食的同情和虐待的憎恨。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3

國慶放假期間,我無聊的沒什麼事情幹,於是,我打算讀一本好書。在國中,學了許多有關於魯迅先生的文章,我突然想看看他的作品,於是,便閱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

裏面有一篇散文是我們學過的,叫做《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寫了魯迅魯迅先生小時候在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中乏味的讀書生活,在上個學期,老師已經帶着我們深深地學習了這篇課文,有一些段落我還可以背出來,對於這篇課文來說,我已經十分熟悉。

其他的九篇文章都分別敘述了不一樣卻都同樣有意義的事情,我很想把我我每一篇的感想都寫下來,但是還是決定挑出我最深有感觸的那一篇?

阿長是魯迅魯迅先生小時候的保姆,這篇散文記述魯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當時善良、樸實的特點,但她也有愚昧迷信的一面,嘮叨着?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當她知道魯迅先生一直很想看《山海經》的圖畫後,過了十幾天或者一個月,她就把魯迅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買來送給了他,我還記得她當時的那句淳樸的話語:?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這句話讓我感動了,這是多麼可愛的保姆啊。我體會得出魯迅魯迅先生對長媽媽充滿了尊敬和感激。魯迅魯迅先生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從長媽媽身上,我看到了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文筆相當之好。

《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的故事寫出了魯迅先生的小時的生活,讓我受益匪淺。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4

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裏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裏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則在魯迅寫的“朝花夕拾”裏就是寫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回憶。

魯迅的“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將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語言真情的流露出來。說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時所難忘的經歷。在他童年裏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是他沒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來了。他則是將這些長輩的不認同改爲動力,寫進這部“朝花夕拾”裏。他要告訴我們,在童年中的無奈釋放出來。同時也給家長們一個理解和同情的心態對待我們像魯迅在童年裏那種不被長輩重視的警鐘。

在“朝花夕拾”中,給我最深的一篇則是“狗,貓,鼠”。在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題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內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魯迅在童年裏與一隻仇貓的敘事。作者與貓的關係和對貓的討厭。這說明魯迅在童年裏的不知與單純。也寫出作者在童年與一隻貓的搏鬥。

從魯迅寫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過的,但這也時時刻刻充滿着美好的回憶。

魯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們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魯迅一樣的。童年和青年過得好或壞它都會留給予們回憶,

這薄薄的不足百頁的小冊子中,共有十篇文章,每一篇都風韻十足:反映社會現實的《狗·貓·鼠》;無奈而又曲折的《五猖會》;令人流連忘返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人敬佩的《藤野先生》;讓人憐惜的《父親的病》等等。

我最喜歡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文章,並非是在課堂上,而是因爲着實被這一篇文章裏所描寫的百草園所深深折服。這是一個多麼充滿情趣的地方呀,雖然只是一片荒草幾塊破石,卻在其中充滿神奇與樂趣,讓人好奇而又嚮往這妙趣橫生的生活,它不時的吸引着我。

最讓人揪心的《父親的病》這一篇文章,如此孝順的孩子服侍着自己抱病在身的老爹,卻在盡孝中遭人冷落,以至於父親的病情越發的嚴重,不幸離開了人世,使孝子終生在愧疚中度過,讀完他的這篇文章,只是嘆息以及疑惑:爲什麼那年頭的城中,連一位善良無私的醫生也沒有呢?由此可以見的那時社會的面貌,基層的人怎麼也無法翻身,這也是國家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啊!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92年所作的十篇回憶性散文結集,原名《舊事重提》。“朝花”是清晨帶露,香氣芬芳的花,喻指魯迅青少年的往事。“夕拾”是說直到中年以後纔在回憶中把它們寫出來,藉以慰藉“夕拾”“離奇和蕪雜”的心情。這本書生動的描繪了魯迅兒童時代故鄉生活的片段,展現了當時的水鄉景緻,民俗風貌,抒發了對親友師長的深切懷念之情。

在這些散文中深深引起我共鳴的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寫出了魯迅兒時在百草園的樂趣與三味書屋的乏味,那兒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長吟的鳴蟬、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各種動植物,應有盡有。還有長媽媽講的傳說與故事,冬天的麻雀,地上或桂花樹上的蟬蛻,花壇上的臘梅花。這一切都令作者流連忘返、戀戀不捨。然而,三味書屋的索然無味與百草園裏的無限樂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細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流露的些許天真浪漫。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面:油蛉在這裏面低唱、蟋蟀在這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一切都充滿了樂趣。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5

《朝花夕拾》是一部出自魯迅先生的記錄時事的散文集,記錄了魯迅先生幼年時期的各種經歷見聞和所相處的人物,以及在日本留學時見到的學者和擔任過自己所學科目的教授,包含着魯迅先生對舊事的深切懷念,對故人往昔的懷念,希望通過文章在這朝日之時拾起舊日忘卻遺落的記憶碎沙,使這些記憶和如花般的珍貴往昔馳騁綻放在如今的了了朝日,一片清明坦蕩。

除了從思想感情的角度去斟酌,在文章本身去細緻的揣摩,會發現魯迅散文字裏行間透露出的一種獨有的特色,文中多處使用了修辭手法,使其在敘述文章經過其本身的基礎上,使其更加詼諧生動,更流露出一種引人發笑的幽默風氣,這也是魯迅先生本人所獨具有的特別品質,所以從文章中也能稍稍體會到作者的風氣,品格,其中有一是魯迅對二十四孝圖的看法和所發表出的言論,然後是反對白話,“總要先來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魯迅先生是討厭,反感,甚至厭惡白話的,然後爲白話對孩子所引起的侵染與恐嚇及壓抑憤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差異往往在於他的統治上,“只要略有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

“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呵斥,甚而至於打手心。”

然後在此篇中,就是論孝。二十四孝圖自然被古人和後人當作是“孝的典範”但其中也有偏差,就如“孔孟論學習”一文中也提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意思是說:“孟子認爲,像周武王這樣講仁道的人,怎麼會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尚書》中的這段記載,才說了這段話。意思是提醒人們,讀書時應該加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書本,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魯迅同孟子的觀點相符,他一如孟子的說法,對《二十四孝圖》做出了自己的評價,言論與觀點,對《二十四孝圖》做出了適當的批判,從中告訴了我們“孝”的尺度和正確的孝道。表示對其中過度誇大,做作,宣揚,以及錯誤腐朽的觀念加以批判,就如其中二十四孝圖中的“老萊娛親”與“郭巨埋兒”就引起了魯迅先生的反感與指責。反對白話者,反對一切編造的謠言與白話。

本人記得其中還有一篇印象較深,便是“無常”,本文主要寫了“迎神賽會”這一天的情景,描寫了人們在那天所扮演的各種鬼神,“鬼卒和鬼王是紅紅綠綠的衣裳,赤着腳;藍臉,上面又花些魚鱗,也許是龍鱗或別的什麼鱗罷,我不大清楚。鬼卒拿着鋼叉,叉環振得琅琅地響,鬼王拿的是一塊小小的虎頭牌……”但是在其中,使人們見到即有些緊張而又很高興的便是“無常”,魯迅描寫他道:“雪白的一條莽漢,粉面朱脣,眉黑如漆,不知道是在笑還是在哭。”

以下這一段是魯迅以及其他人們對活無常的看法:“至於我們———我相信,我和許多人所願意看的,卻在活無常。他不但活潑而詼諧,單是渾身雪白這一點,在紅紅綠綠中就有“鶴立雞羣”之概。只要望見一頂白紙的高帽子和他手裏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有些緊張,而且高興起來了。”

魯迅說,在衆多鬼神中,唯使人們有親近之感的,便是無常,所以人們纔會“大家就有些緊張,而且高興起來了。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6

它曾吸引了不同年齡段的讀者,讓人每每品它都會興味盎然!而且隨着年歲的增加,我們能從中讀出它深層的底蘊來,這就是《朝花夕拾》的魅力所在。

終於,我有機會細細品讀這本書了。

當我還沉浸在饒有趣味的故事中時,呈現在我眼前的卻只是一張白紙,不知不覺,這本書已經被我看完了。可是,其中富含的深刻哲理,怎是我看一遍就能完全理解的?回憶這一部書的整體內容,它記錄的是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有幼時的保姆長媽媽;有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關心的藤野先生;有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範愛農;以及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這些豐富的人物和事件生動地再現了清末的生活情景;展現了當時的世態人情、民俗文化,無不流露出魯迅對社會生活的深刻觀察和對家人師友的真摯感情。這些敘述親切感人,它不僅融入了大量的描寫、抒情、議論,而且文筆優美舒暢、清新自然。當然,通過閱讀這些散文,我們也看到了魯迅先生溫情和仁愛的一面。

《朝花夕拾》使我瞭解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制度和當時社會的冷酷,更加懂得了作者對新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如今的我們,已享受着新時代賦予的幸福與快樂。而當時社會的人們,就像囚禁在籠裏的小鳥一樣,沒有自由。就像魯迅先生吧!他的思想總是與當時的落後思想碰撞,他對封建的孝道提出了嚴歷地反對;他對操有反動謬論的人們提出了猛烈地抨擊。他爲了開化中國人的思想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可讓我不明白的是:時至今日,還有很多的中國人還沒有完全從舊思想中解放出來,這真是一種巨大的悲哀啊!

這只是我第一次讀《朝花夕拾》的感想,相信以後再讀會有更深、更全面的體會。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7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魯迅先生所著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連串的時間,連串的記憶,真想將魯迅爺爺的記憶當做我的。整本文集用詞語簡潔柔和,正是魯迅爺爺的平易近人的體現。書中的抨擊,諷刺,嘲笑,正是魯迅爺爺對當時社會的反感與不滿,表現了一個想讓讓民族進步,想讓社會安定,爲孩子着想的魯迅爺爺。

這本書向我們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圖卷,封建的社會制度,社會對人民的囚禁。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園中淘氣天真的小孩子,觀菜畦、吃桑葚、聽鳴蟬與油蛉和蟋蟀的音樂會,看黃蜂、玩斑蝥、拔何首烏、摘覆盆子。到在書屋讀書習字,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課上偷偷畫畫,到書屋的小園玩耍。無一不體現出小孩子追求自由,熱愛大自然的心態,也表現了社會對孩子們的束縛。

《在阿長與〈山海經〉》,《範愛農》中,這兩個人物,給魯迅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回憶。兩個由當時社會造就的人物。一個下層的勞動者,善良、真誠、熱愛和關心孩子的阿長,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極、落後的東西,是封建社會思想毒害的結果,表現了當時社會的渾濁、昏暗。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範愛農,對革命前的黑暗社會強烈的不滿,追求革命,當時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體現了舊社會人民對束縛的反抗,嚮往自由、安樂的心。人民從囚禁中走向了反抗。

這兩個人物,是當時社會的反照,人們受盡黑暗的壓迫,到起來反抗,經歷了多少次改革與戰爭,纔有了我們現在安定自在的生活呀!現在,我們可以愉快地生活這,家裏有電視電話,有的還有電腦,繁雜的電器設備和自由的生活,我們不用遭受黑暗社會的壓迫,不用吃苦,更不用去鬧革命。這都是無數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先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生活。

《朝花夕拾》是魯迅爺爺對往事的回憶,有趣的童年往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時也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表現了魯迅爺爺對艱苦勞動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現了對當時社會的厭惡,告訴我們不要再回去那讓人受苦的社會,更表現了對阻遏人民前進、折騰人民、損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讓我們瞭解歷史,感謝美好生活的由來。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8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作品,我在暑假裏讀了這本書,他給我的感觸很大。

魯迅的作品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比如,範愛濃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總像是藐視。又比如卻仍然看見滿牀擺着一個“大字”。這就是魯迅在描寫人外貌特徵和習性時的特別手法。他可以生動地表現出一個人的特點,又增加了幽默感。

魯迅不管是對他人的讚揚或批評以及對那人的各種看法,都毫不掩飾地寫出來。因此我比較喜歡他的文章,例如(阿長與山海經),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長媽媽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討厭她,而且她睡相極不好,但她也懂得許多有趣的禮節,是我不耐煩的。之後,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他偉大的神力讓我默默爲她祈禱,本文由我一次次對她態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了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爲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如今,中國還有很多陋習,我想我會改變他們,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9

細讀魯迅先生“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文字,字裏行間是那一箇中年人對童年時代深深的懷念。

當我翻閱《朝花夕拾》這本書,就深深地愛上了它,那種幽默的文筆,輕快的感覺,立刻俘獲了我的心。

有人評價說:朝花夕拾是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構成的。是的,誰沒有一個金色的童年呢?

在魯迅的父親還沒有病逝之前,他的童年是幸福的,正如《朝花夕拾》中所說的,他是那麼地自由,在和朋友們在百草園玩耍的日子裏,是那麼的美好,那樣無憂無慮。雖然時光荏苒後,那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椹以及短短的泥牆根已難覓蹤跡,卻總能勾起記憶深處美好的童年回憶。

回想我們的童年,也和魯迅先生相仿,有給我們講故事的“長媽媽”;有在玩耍前掃興的“父親”;有嚴厲卻寬容的“壽鏡吾先生”……

回想我們的童年,也曾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百草園”;有自己百般憐惜缺養不長久的“隱鼠”;有一直渴望能得到的“山海經”;有深信不疑的“美女蛇傳說”……

這一切,都已然逝去,卻又好像就在眼前,觸手可及。當我們和魯迅一同,以大人的身份審視童年,那天真美好的童年時光,不免有了瑕疵。

對孩子們“好”的衍太太在我們的眼中,失去了僞裝,本質是一個自私自利、心術不正的封建婦女;讀書入神的壽鏡吾老先生是一位迂腐古板的宿儒;能夠“起死回生”的“神醫”陳蓮河成了荒誕滑稽、草菅人命的騙子。

當時光以光速飛逝,留在心底的是我們童年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往事,當舊事重提,那朵遺落在心底的朝花,正等待着後來長大了的我們,帶笑拾起。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10

村莊的小道上,幾棵樹上沒有一片樹葉,而是落滿了皚皚白雪;屋頂的邊邊角角、門前的石階和窗戶的木棱上灑滿了層層雪白;牆壁的縫隙和路邊的廢石中塞滿了潔白的“棉花團”。遠處隱約可見的羣山萬壑彷彿一峯峯落雪的駝峯一般。

在這潔白無瑕的世界中,時間彷彿停止。可路上兩串新踩的腳印告訴我們時間仍在流失;向着腳印追隨,一老一小引入眼簾。在世界的包裹中,他們的身影顯得格外孤單。

淒涼中帶着一絲絲悽美的封面引起我的遐想;難道這就代表了魯迅先生的童年嗎?並不是這樣吧?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給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這是魯迅先生快樂的源泉,但也是埋葬他快樂的墳墓。沒錯,魯迅先生快樂的回憶彷彿都發生在這裏,同時也在這裏戛然而止。

“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這天真活潑的話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使我產生共鳴,帶給了我無限美好的幻想……

我彷彿看見幼年的魯迅奔跑在百草園中,追捕着蝴蝶、偷看着小蟲、機靈的爬樹、努力的大笑……但這一切的美好被瞬間打破——正如魯迅先生自己所講的,被不幸的送到了三味書屋。那個私人學校好像剝奪了孩子快樂的權利。於是,這乏味的讀書生活引起了幼年魯迅極大的不滿。

可是誰能想到呢,這並不是最悲哀的。後來,魯迅先生的父親病故了。也就是說,家中的頂樑柱倒塌了、魯迅心中最敬愛的父親永遠不會回來了。這在幼年的魯迅眼中,一直都是不可磨滅的沉重的痛;是一段辛酸的不堪回首的往事。況且父親是被江湖庸醫所誤。但文章中,並沒有用過多筆墨描寫魯迅先生對父親病故之事的難過與悲哀,而是一再諷刺了江湖庸醫的荒誕;他們巫醫不分,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簡直是強盜。他們的行爲作風屢次遭到魯迅先生的批評,也應當遭到全社會的唾棄。封建主義孝道並不可取,人道主義才應該是真理。我們一定要爲父母的生命和健康負責,向他們爲我們一樣。

整本書留給我太多想像,幾個簡簡單單的小故事反映出當時社會腐敗的真實面目,幾句簡短的話語便能讓人拍手叫好甚至陷入自責。我想,這也許就是魯迅先生的魅力吧。也許這一切都源於他悲喜交加,大起大落的童年生活。他自由的天性給予他不同於常人的東西,於是他充分利用這不同打造了一個不同的自己,勇敢地站出來,與全社會的黑暗奮力鬥爭……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11

朝花夕拾,顧名思義,清早落下的花朵到了傍晚拾起來。平靜地彎腰,凝視,回憶,撿起。這個原本簡單平和的過程被魯迅先生賦予了新的含義。

他記起快樂的童年,迷信卻仁愛的阿長媽,嚴謹樸素的藤野先生等等一些現在普遍爲人所知的人物。我們清楚地知道阿長媽喜歡攤着“大”字睡覺,給“我”講一些客套和迷信的禮數;知道藤野先生與“日本鬼子”慘無人道的形象大相徑庭,“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着眼睛,夾着一迭大大小小的書”,他嘆息魯迅不再學醫,他是真心希望新的醫學能傳入中國,這個“希望”使得魯迅更感受到藤野先生的偉大之處,我們也是如此。

魯迅在文中讚美他們,沒有歌功頌德,而是還原他們最本真的一面。我看到了魯迅筆下情感豐富、心地誠摯的阿長媽、藤野先生,不過對於我,他們再怎麼真切,最多隻可算是書中人。而對於魯迅,這些平凡之人都是他生命簿冊中最濃重的幾筆。他的敬意和感激,從每一句話裏流露出來,細節是那樣清晰,人物從回憶裏走出來,從紙上樹立起來,變得有血有肉,袒露着真實性情。這樣的情感不是普通人能企及和完全吸納的。

很重要的一點便是魯迅先生從不掩飾好人們的瑕疵。寬厚的阿長媽講話、睡覺時令人討厭的聲響、姿勢,加上她恰巧又是個愚昧迷信的文盲,這些劣處並沒有被掩藏,而是大方地擺在讀者面前,與後面的‘三哼經’對照着看,着實被阿長媽感動了一把。的確,人是多面性的,較爲完整的人才能打動人心。魯迅自身也一樣,激昂鬥士的形象下,仍有一顆細膩的心保存着所有溫馨的回憶,這些不多見的回憶又提升了魯迅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寫評註的老師纔會說“《朝花夕拾》讓魯迅得以完整”。

其實我們無法徹底體驗魯迅先生本人所有的想法和感情,就像旁人也無法真正挖掘出我們自己的內心在想些什麼。能做的,只有盡力理解,置身於從一段段樸實機敏的文字中找到真相。

說到完整,像一棟房子,回憶只是屋頂煙囪的部分,大塊的實體磚瓦還是他那些廣爲人知的犀利帶着譏諷的文風。

人們常說魯迅是一個批判,揭露現實的文學家。這兩個詞說來容易,要真正做到需要很大的勇氣、執着和懷疑的精神。醫術特差卻霸道十足的荒唐“名醫”,表裏不一、陰冷自私的衍太太是兩個標準的反面人物,前者的名氣或許不及後者的響,但卻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爲這類人到今天還時常出現在眼界內。你我一定都碰到過類似“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且還招搖過市的人,儘管心生厭惡,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事不關己就好。魯迅不是“懶惰”的人,一方面,“名醫”間接害死他父親,另一方面那股與生俱來的正義感促使他以文字的方式不動聲色又激烈深刻地剝掉了“名醫”那層虛晃無用的外殼。我們的心在得到共鳴的同時,也慚愧於平日裏的漠然無衷。

看到“魯迅先生作賓客而懷橘乎”的時候,不禁笑出聲來,這話套用的有幾分黑色幽默不說,還把矛頭指向某些中國傳統的“虛僞”的孝道,一針見血。我記得自己當初讀到這篇文言文時,並沒多大感受,不曾想到這一跪一答竟已成了虛招式。也許我也該對習以爲常的事重新抱有懷疑的態度。

在看清無數黑暗的事實,長時間憤慨疾呼後,魯迅並沒有丟失童年或者其他時候遇到的純良之人,而這些人,這些回憶,就更顯得彌足珍貴了。恐怕正因如此,他意識到,自己擁有的除了對“批判”的一腔熱血外,還有那些正慢慢模糊的美好印象——這一生同樣不可缺少的東西。比起戰鬥的勇士,做個拾花者或許更爲長久,拾起自己和世人們曾經遺漏的落花,珍藏起來,交付給每一個活在當下的我們。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12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爲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

《朝花夕拾》,正同於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鉅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

從書卷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雖然在書塾讀書很煩悶,但是我覺得魯迅的小時候還是很快樂的,看到這,總是能回想起小時候的趣事,在現在看來,總覺得小時候無憂無慮,我多麼想再回到小時候,在體驗一下那小時候的事情,雖說現在回想起小時候的,感到無聊,沒趣。但在小時候,是多麼值得回憶的事啊。

還記得那一次,我去鄉下玩,和小夥伴下水捉魚和蝦,雖說是個小溪,但還是令我恐懼,但是爲了面子,還是下去了。很快我就適應了在水裏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拿個小簍子捉魚捉蝦,我不會捉,看着小夥伴捉,看着看着我的手癢癢了,於是我也開始捉了,雖說不大會但是好歹我還捉上來了一兩條。我便沾沾自喜。我在水裏摸索一會,摸到一個長長的,滑滑的,我一想:不好我趕緊把捉的東西往岸上一甩,一看——啊啊啊!!!蛇啊!這是小夥伴圍了上來,打家討論來討論去,把它……嘿嘿!小夥伴拿着幾個小棍,把它挑來挑去,不讓它走。蛇不大我們便把它的頭壓住,然後生起一堆火,然後把它的尾巴放在火裏……

那次的經歷讓我記憶猶深。

老師也曾說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着讀着,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着陽光般的氣息。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13

自從買到魯迅的這本《朝花夕拾?吶喊》之後,我不知道已經把它看了多少遍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時候,魯迅一定接觸了太多太多飽嘗人間冷暖的人物吧,不然,怎麼能寫出如此生動、真實的形象呢?”在讀這本書時,我常常這樣想。

讀它時,我的心裏總有一種苦澀,就像吞了一根苦瓜。最令我感慨、同情甚至是令我感到不寒而慄的,大概就是《故鄉》裏的閏土了吧。

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勁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看到這裏,我不禁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天真無邪、聰明懂事的鄉下兒童的形象。閏土的到來,彷彿使魯迅走進了另外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使他體驗到了鄉下兒童無窮無盡的快樂。就連我,也能感受到一行行文字間傳來的喜悅之情。閏土講述的捕鳥、拾貝殼、看西瓜、看跳魚這幾件事,真是充滿了樂趣,但是這都不是最使我高興的。在我心中,閏土與魯迅的友誼,遠遠超出了一般的朋友,他們兒時天真的笑聲,彷彿永遠都會在一起。可是,我錯了。

我是多麼想避開這些令人絕望的時刻啊!我不明白,爲什麼兒時的好朋友,長大後他們卻分開呢?生活的勞累,早已改變了閏土的外貌,也許還有,他的內心“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沒錯,這層厚障壁斷開了閏土與魯迅兒時的情誼,使他們從一對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變爲了地位相差巨大的主人與僕人。那一刻,我真的不願面對這一現實。我很害怕,我怕在我長大後朋友也會這樣一個一個地離我而去。社會的黑暗,家境的貧苦,已經把閏土變成了一個心如鐵石、冷漠無情的人,把他變成了一個處事圓滑、一心爲利的人。再看看閏土的第五個孩子水生與魯迅的侄兒宏兒,他們不正是兒時的閏土與魯迅嗎?難道,真正的友情只能存在於天真的兒童時代嗎?難道,他倆長大後也會成爲像現在的魯迅與閏土這樣嗎?想到這裏,我的心裏不由得涌現出無盡的傷感之情。

魯迅筆下的閏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可是,在這黑暗的時代,又有多少像他與魯迅一樣的好朋友被硬生生地拆散了呢?有的,因爲貧富分化而互相仇恨;有的,爲了某些事情而產生矛盾。這是爲什麼呢?那一刻,就連我也對當時的黑暗社會產生了無限的厭惡與反感。這正是魯迅寫文章的本義。真的,一切人物都被魯迅描寫得栩栩如生,不是嗎?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文章 篇14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面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這些對童年歸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彷彿瞅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爲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

全部感觸全部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歸味,也學便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纔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瞅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佈滿激情。

我家屬於郊區,附近有一大片的田野,小時侯,總往那裏享受着和煦的陽光,秋日裏的習習微風,把那裏的油菜花摘得一朵全部不剩,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我和夥伴全部在爲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努力得讀書,因此,也不能在沉醉在兒時的天真散漫中了,少了幾分親切,少了幾分自由,也少了幾分對大自然的熱愛。

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那些瑣碎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以下那個不同的年代的童年之夢,體驗一下當時魯迅的美好童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