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的心路》讀後感(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2W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 篇1

我覺得能遇到一本好書是一種緣分,並能在讀書的過程中有所感悟,與書本做一次靈魂的交流,這比看無數的書卻味同嚼蠟都來得有意義,這也是我所理解的讀書的要義之所在。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精選5篇)

朝聖的心路,人之至性通往至聖之路。走在朝聖的路上,獨自守望各自的靈魂。朝聖的路途中,孤獨是必不可少的,耐得住寂寞才能享受孤獨的樂趣,就像書中所說的,因爲在孤獨中才能與自己的靈魂相遇,孤獨中有大快樂。有靈魂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的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唯有在孤獨中,人的靈魂才能與上帝,與神祕與宇宙的無限之謎相遇。現在的社會太浮躁了,重消費重娛樂,人們往往靜不下心來與自己的靈魂對話,沒時間與好友談心,做深沉的交流,一切你光掠影,都流於表面,流於淺薄。人難得有真正孤獨的時候,而許都人卻害怕,害怕他們在孤獨中真切地面對自己,面對現實,於是選擇了逃避,選擇了虛假的熱鬧,周旋於各種應酬,漸漸地,迷失了自我。獨處需要一種勇氣,敢於直面自我的勇氣自傲與自己靈魂對話的過程中,或許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學會獨處是一種能力的體現,真正的孤獨並非只有空虛,而是內心豐盈不需要太多外部世界的干擾。

執着是內心的一種執念,因爲對心中的某個目標或理想的世界念念不忘而孜孜以求。在執着的過程中,人們用勇氣證明了自己的信仰。在面對衆多未知的情況下,仍能堅持自己的路,一心一意的走下去,箇中滋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過執着。不要說佛門中人就沒有執着,同樣也有,從古至今,能真正做到無慾無求的又有多少呢?有人說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這話有一定道理,因爲得不到,你永遠都會自己沉浸在當自己擁有的幻想中。同時執着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因爲執着,所以追求,所以永不言棄。他之於人生是一種無形的推動力。但如果執着的程度超越了人的最大能力的限度時,就會變成一種可怕的東西。因爲費盡心思都得不到,就會心生怨念,埋怨一切可以埋怨的,並以此作爲藉口,不擇手段地去爭奪,從而使自己陷入了泥潭之中。執着也需要一個尺度,一個丈量人生的尺度。只有把握好這個尺度,才能保證自己在“平衡木”上揮灑自如。

世界無限廣闊,誘惑永無止境。然而,屬於每一個人的現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着開放的心態,因爲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一個人無論平凡還是偉大,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並且把自己喜歡做的做的盡善盡美,他在這個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於是,他不但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而且會有足夠的清醒去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的機會。失去也是人生的正常的現象。整個人生是一個不斷得而復失的過程,就其最終結果來看,失去反比得到更爲本質。

對於人生,對於生活,我們總會有很多感悟與感受,並能在這一次次風感悟中使自己漸入佳境,不斷的豐富和完善自己,這是我們的心路歷程,也是我們朝聖的心路。我們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但我們必須有值得我們信仰的信仰,併爲之付出努力,守護好我們的信仰與靈魂。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 篇2

年前,當我徜徉在孩提時代的時候,我還依稀記得:草長鶯飛的清明時節,我的父親,總要帶我踏着佈滿荊棘的山路,祭奠我的祖先。那種感覺,在那時的我看來,總是說不清道不明,但心中懷揣那種心情卻讓人難以釋懷。

這讓我相信世界上有那麼一股力量,它無形卻暗藏能量,它讓我們披荊斬棘,勇往直前。而這種我現在知道被稱作“信仰”的力量,之前還被我當做是宗教或者類似神明的產物。周國平先生的哲學散文集《朝聖的心路》,字字珠璣,醍醐灌頂,讓我如若新生的嬰兒,方纔感覺到無盡的光芒。

關於信仰,我一直偏執地認爲只有形如“守望”或者“追求”的字眼才能與之相匹配,守望自由、追求光明……總是嚴肅而神聖的。我不知對錯與否,我很難否定這樣的想法,這讓我直到今日,依然堅信這個想法具有存在的價值。

任憑思緒車馬星空,我總是想起塞林格《麥田裏的守望者》中的那個主人公,他是被學校開除的中學生,玩世不恭,甚至有些憤世嫉俗,他厭惡這塵世平庸的一切。但就是這樣一個被認爲一無是處的“不良青年”,卻有着偉大的理想:他想象懸崖邊有一大塊麥田,一大羣孩子在麥田裏玩,而他就站在懸崖做一個守望者,專門守護着孩子防止他們掉下懸崖。主人公的理想,更是一種信仰,今日的孩子們何嘗不是在懸崖邊的麥田裏玩,麥田的有童趣和純真,懸崖下是空虛和物慾的深淵,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怎麼能夠守護人類的未來。

帕斯卡爾說:人是被廢黜的國王,否則就不會因爲自己失去王位而悲哀了。周國平先生在《朝聖的心路》裏對此作出了進一步解釋:人的高貴靈魂必須擁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而這種精神生活,在我看來,便是我們的信仰。

有人質疑信仰存在的必要,但卻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根據柏拉圖以來西方哲學的傳統,每個人的存在都由肉身生活和靈魂生活,兩者分別對應動物性和神性。一個懷疑信仰的人,對自身就是一個懷疑。

信仰無疑使人高尚。一個有信仰的人,首先便是有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愛情……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但卻不能不相信神聖。在有信仰的人心目中,總有一些東西屬於人格與尊嚴的根本,是褻瀆不得的。不論他們身在怎樣的物慾橫流中,他們始終明白,心中的神聖是不容侵犯的。

信仰還讓人感知愛和信任。周國平先生在其《在黑暗中並肩行走》一文中與思想家史懷澤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並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爲由己及人地領悟到了別人的孤獨,我們內心纔會對別人充滿最誠摯的愛。”的確,我們都走在不同的人生軌跡,而正是這種信仰,讓我們感知到相互追求光明的努力,使我們相互鼓勵,相互給予愛與信任,而“不需要注視別人的臉和探視別人的心靈”。

信仰更讓我們有勇氣去面對困難。在尼采挑明“上帝死了”這個事實之後,信仰何以立足?這始終是困擾靈魂的難題。德裔美國哲學家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氣》一書中談道:有精神追求的勇氣便證明了信仰的存在。這似乎可以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得到證實:片中男主角安迪在經過20xx年的冤獄之後,終於靠着自己的力量,獲得自由。人生是不斷救贖自己的過程。唯用筆、用心記錄人本生存狀態,或好或壞,或悲或喜。周國平先生在書中也寫道:真正的信仰不在於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別的什麼神,而在於相信人生應該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目標。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 篇3

我,一個農民的女兒。總褪不去泥土的氣息。小說,我情有獨鍾,喜歡看農村題材的。我喜歡他的土,喜歡他的庸,喜歡他的俗。餘華的小說《活着》便是我較喜歡的一篇。

小說《活着》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爲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爲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主人公福貴的一生在別人看來是苦熬的一生,而他自己更多的感受到了幸福。小說《活着》能讓自己清醒,小說《活着》能讓自己平靜,小說《活着》能讓自己淨化。福貴的一生是動盪和苦難的一生;福貴的一生是平靜和快樂的一生。想來,活着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感受周圍環境給予你的一切,各種滋味。今天的我們也有太多的福貴。記得我一位高中同學她父親是盲人,母親是聾啞人,全家唯一的勞動力是比她大了五歲的姐姐。小時候她穿得最破,都是姐姐退下的。吃的最差,別的同學除了飯,還有鹹菜。她常常除了飯,只有鹽。但她卻是我們班最漂亮的一位。除了天生麗質以外,她總是精神抖擻,神采奕奕。別人看來她總是那麼的美麗、那麼的快活。而找不到半點苦澀的跡象。二十多年後我們同學相聚,她來了,她帶着笑容,帶着熱情來了;她已是我們村裏的國小老師。可這些年裏她相繼失去了父母,早幾年她的姐姐、姐夫在一次幹完農活乘坐拖拉機返家的途中翻車,墜落溪流奪走了他們的生命,留下一個小侄女。不幸,坎坷;她沒有被生活壓彎腰,歲月的艱難,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滄桑。哦,我的同學,一位身高只有一米五的女同學,是一位挑戰命運的強者,是一位戰勝命運的智者。因爲永不放棄,路在她的腳下越走越寬。現在侄女已工作,女兒已上高中。

人活着,就應該這樣。因爲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將發生什麼。但只要勇敢而堅強地活着,無論下一秒發生什麼,你都能夠從容地面對。所以,在很多人的眼中重要的是目前。而今。眼下。

今天。是個多麼現實的定義啊。看得見今天,抓得住今天,經歷着今天。熱情奔放的爲今天而活着。將小說《活着》主人公福貴的思想靈魂下載一段,粘貼到自己的潛意識“文件”中。需要時調用潛意識“文件”,會使自己淨化一次,明白一次。高興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爲什麼我們不高高興興過每一天呢?用色彩來裝扮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人生豔麗多姿,光彩照人。

小說《活着》講述了一個人一生的故事。因此它也表達了時間的漫長和時間的短暫;時間的動盪和時間的寧靜。人的一生總會遇上這樣,那樣的措折;也總會降臨稱心如意的;人的一生,就是這樣輪迴。需實實在在面對,遇上困難,不要抱怨,不言放棄,跨過了這道嵌便是一馬平川。多多地去體會幸福感受。有人說:“苦中尋樂”;有人還說:“一家不知一家事”;還有人說:“好死不如賴活”。是啊,活着本身就是一份了不起的財富。好好地擁有。守好,管好自己的寶貴財富。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 篇4

這篇寓言的主要內容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喜歡聽吹竽,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給他演奏。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 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就跑到齊宣王那吹噓自己吹竽多麼動聽,齊宣王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就這樣不勞而獲地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南郭先生心裏得意極了。後來,齊宜王死了,齊泯王繼承了王位。齊泯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覺得獨奏聽起來才悠揚逍遙。於是齊泯王命令讓300人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那個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我原以爲濫竽充數這事離我很遠。其實他就在我身邊,比如,在課堂上背課文的時候,有的人不會背,嘴型對不上,聲音不敢出,糊里糊塗的亂背一氣,到頭來還是自欺欺人,自己害自己。

以前,我爸爸總是讓我把學過的英語單詞通通背下來要求提寫會。我呢?總是不想背,每次爸爸問的時候我總是濫竽充數,說我會。可每次提寫,我都不會。當我讀過這篇文章時,悟出了一個道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就是不知道,要實事求是。向孔子說的那樣: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乃爲之也。

同學們,我們要踏踏實實的學習,一步一個腳印。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 篇5

已過午夜,丈夫和兒子發出輕輕的鼾聲,我仍在捧着一本書讀得驚心動魄,還差最後三十頁,絕對等不得睡一覺的間隔。小說寫得太精彩了,尤其是作爲一位母親,讀來更是寸斷肝腸。

這本叫《無聲告白》的小說,出自一位美籍華裔女作家之筆,扉頁上的她很年輕,也很漂亮,很難想象如此深刻、如此刺痛靈魂的故事是這位優雅、溫婉的女士所作。小說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寫的是成爲“異類”的那種負擔與壓力,這種負擔與壓力,通常會摧毀一個人,而不是塑造一個人。

先說說故事梗概:莉迪亞死了,她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父母深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莉迪亞的屍體被發現後,她的父親內疚不已,母親則一心報復。莉迪亞的哥哥覺得,隔壁的壞小子鐵定脫不了關係,只有莉迪亞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

莉迪亞的妹妹看清了什麼呢?

原來,李先生是一位出身窮困的華人移民後代,從小受到排擠、孤立,最大的夢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李太太由單身母親撫養長大,雖是地道的白人,卻不願屈從母親期望的女性傳統角色,她夢想擁有自己的事業,比男人更加卓爾不羣。倆人的結合有愛,也有很深的誤解和由誤解產生的期待。等到孩子相繼出生,誤解越來越深,差點導致家庭的崩解。此後,莉迪亞就成了維繫家庭表面安穩的紐帶。她既要安撫父親對友誼的渴求,又要滿足母親對出人頭地的期盼。她被親情綁架,被父母的懦弱壓垮。

在小說中,每個人都有心中的夢想,在現實中卻都舉步維艱。當成人的夢想遭到現實困境,當成人解決不了自己內心的痛苦,這種憤憤不滿,這種失魂落魄,就會轉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樣,不但互相傳染,還會感染給所有的家人。當內心的痛苦深藏成祕密,這些祕密就會讓家庭產生裂痕。我想,每個人都難免心意難酬,難免傷痕累累。但是,這些決不能成爲勒索他人的藉口,尤其不能轉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壓。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繞不開的難題,那麼,這些都應該由每個時代裏的每個人去求索,去抗爭。轉嫁痛苦是一種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來,也只好自己認,至少不要讓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靈。“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這行字像針一樣刺進你的心裏,告誡你:要有勇氣活出自己,否則,你不但成爲不了他人期待的樣子,還會因此自我毀滅,帶給他人更大的打擊。因爲,每個人的問題只能自己解決,在別人哪怕是最親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徹底的代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