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12W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說:班主任是學校裏最苦的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觸頗深,有幾分勞累,幾許收穫,我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嚐過成功的甘甜。經歷過一次次心靈的歷程,我認爲做班主任老師是不乏味的、是充實的。一個好的集體,沒有每個老師辛勤工作,沒有同事的合作,沒有家長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難以發揮作用,所以我在班主任這個崗位上的一點一滴,也就是隻做了班主任該做的工作。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7篇)

讀了《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這本書,我頗有感悟,下面就談談我的收穫。

一、智慧型的班主任,在愛生上要“愛出智慧”

一個班,關起門來就是一個家庭,班主任無疑就是家長,其中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無時不在演奏着一首永不停息的交響曲,而貫穿始終的主旋律,就是師生之間那股真誠的愛。光強調班主任要愛學生是不全面的,還應具體研究怎樣去愛,要“讓愛智慧”。“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學生,恰恰是你最需要愛的學生。如果你討厭學生,那麼你的教育還沒開始,實質上已經結束了。”班級管理就像莊稼地一樣,你必須充分了解自己的莊稼地,只有如此,才能因地制宜的把莊稼種好。你只有瞭解自己的學生你才能管理好班級。農民地裏有幹不完的活,教師在管理中有做不完的事。教學藝術無止境,管理藝術亦無止境。莊稼的生長是有生化規律的,你無法改變它的生長週期,你必選按照它的生長規律去等待它的開花結果。同樣學生千差萬別,我們也必須學會因材施教,不同的愛要給不同的學生。

二、智慧型的班主任,懂得教育需要及時性和伸縮性

很多敬業的教師,始終關注着學生的一舉一動,對於學生出現的問題,馬上解決,不耽誤一絲一毫的時間,避免了很多不良趨勢的進一步發展,非常值得敬佩。確實,如果發現問題,不及時找到解決措施,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很大的被動,讓本來輕微簡單的事件變得複雜,甚至危險。比如,當我們發現學生情緒不對的時候,應及時的瞭解情況,找其談話,幫助學生做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渡過暫時的迷茫、痛苦或煩惱。當我們發現或瞭解學生之間有矛盾時,也要及時主動地過問,協調,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惡化,造成惡劣的後果。不難發現,由於教師及家長的疏忽和對事情的拖延,有些學生精神恍惚、抑鬱、甚至自殺,也有的學生因爲一點點小的矛盾,因爲無人點化、化解,矛盾愈演愈烈,矛盾逐漸增大,一直演變成打架鬥毆,甚至互相殘殺。事情總有兩面性,這並不表明所有的事情都要着急處理,教育也需要伸縮性,不能着急。

三、班主任要有一份大智若愚的智慧

原諒學生的每一個錯誤,因爲錯誤是孩子在成長路上必經的過程,讓孩子直面每一個錯誤也是一種教育契機,不僅能及時幫助學生看清事情的本身,還能使學生樹立不怕挫折,勇於面對,及時改正的態度。反言之,“人無完人”在自己的工作中,我們也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學會坦然接受學生的批評,讓學生養成坦然接受批評的習慣。自己在上課時故意出錯,讓學生指出自己的錯誤。當自己無意犯錯,學生指出時,不是生氣,相反給學生獎品,鼓勵他們敢於向教師發問,敢於質疑。我每天都裝着一些糖果之類的東西,隨時給那些進步的學生,需要關愛的學生。有時我會故意示弱,徵求學生的幫助,和學生一起面對失誤和錯誤。當我們放低身價和學生交談相處時,也許,他們很容易從心底接受。所以,談話很重要,換一種方式去談話,很有必要,沒人喜歡居高臨下的人指示自己做這做那。平等,會讓人覺察到被尊重的幸福,裝模作樣的幽默一下,效果也許更好。當一名智慧型的“懶班主任”,必須從繁重的工作中尋找一條自我減負的捷徑,在工作中學會“偷懶”,偷懶的“祕方”就是15個字:引導不強加,幫助不替代,參與不干預。想“懶”先得“勤”。想“懶”還得“教”。想“懶”就得“放”。想“懶”還得“有制度”。想“懶”需要“勤動腦”。

四、智慧型的班主任,懂得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營造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

着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後,集體自身就成爲很大的教育力量了。”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都是班級的主人,有了這種主人翁意識,他們自然就形成了強烈的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參與班級活動才能更加主動。學生的個性發展離不開集體,作爲班主任必須要充分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在班級的集體活動和生活中,讓每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發揮自己的作用。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個性特點,如何使他們融入集體,讓他們認識到個人在集體中存在的價值是十分重要的。班級就是我們共同的家,要想把家建設好,需要家中的每一個成員的努力與付出。因此,班級中的每一個角落都成了孩子們努力付出的地方。以此來凝聚集體的力量,不管事大事小,都應該認真努力堅持做好。每一學期都有班級學生職責一覽表,這樣做到班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不僅使班級自動化運轉,我更看重的是班級教室的每一件事都是孩子鍛鍊自我毅力,一種努力和堅持。

正確引導、組織好學生建立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是帶好一個班級的關鍵。前蘇聯教育學家霍姆林斯基說過:“集體的道德品質是個人道德品質的源泉。”因此,增強集體榮譽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創建優良班集體的強大推動力,對班級學習風氣影響也最爲強烈,一個班級的同學如果具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在學習上就很容易形成奮發向上、互幫互學的良好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五、智慧型的班主任,能處理好幾種關係

我認爲,智慧型的班主任,既能與學生保持恰當的距離,既是嚴格的老師,更是可親的朋友。在與家長關係上,既是專業自信的班主任,也是謙虛真誠的朋友。在與班級學科老師上,既是友好的同事,也是建設一個優秀班集體的重要合作伙伴。

班主任工作更使我懂得,在現今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時代,我必須改變許多傳統班級教育的模式,用現代的眼光來教育我們新時代的孩子,既要努力讀書,努力思考,還得不斷學習,走在孩子們的前面。做一個陽光智慧型的班主任,是對自己的挑戰,同時對自己也是個很好的鍛鍊。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2

當班到現在已有二十幾個年頭,班主任工作可謂是千頭萬緒,酸甜苦辣什麼滋味都有,尤其當遇到一個不明事理的家長時,更是頭疼不已。班主任作爲一個班級的“頭兒”,什麼事都要管,紀律要管,穿着要管,可以說真的是沒有一點時間是自己的。早上七點多到校,下午五點多下班,除了上好課以外,其餘的時間都留給了學生,真的是付出最多的一個人了。

到底怎樣的班主任纔是最好的?假期有空拜讀了黎志新的《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一書,這本書介紹了一些優秀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技巧,做學生思想工作的經驗等等。使我認識到需要學習別人的好經驗,借鑑他人的智慧,從書中我受到了啓發:每一年學生是變化的,但班主任的角色是不變的。要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作爲班主任更應該與學生們一起進退,和學生融入一體,通過活動、遊戲的方式從另一方面來教育學生,同樣會收到好的效果。

在學生的心中,班主任是高大的,什麼都以班主任爲先。班主任做什麼,學生就會學,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由於年齡的特點,學生的模仿水平很高,一有機會他們就會模仿老師的樣子,有時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在中午這節課,要求學生看課外書,這時如果班主任沒有做好帶頭作用,學生是無法認真地閱讀書本的。所以班主任應該與學生共成長,不管是看書或是其他方面,都應與學生站在統一戰線,這樣學生纔會真心地對班主任。

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並不是同一個方法都適用所有的學生,這時就要求班主任要十分清楚瞭解班中每位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措施。

從教多年,當班主任的體會也頗深。以上是我自己的一點看法,其實在其他方面也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不斷地學習,爭取當一位更加優秀的班主任。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傳說在遠古的堯帝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爲了制止洪水氾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作三仞之城,想把居住區圍護起來堵塞洪水,做了九年也沒做好,最後被放逐到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用水方法爲“疏順導滯”,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淤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

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何嘗不是這樣呢?特別是夫妻之間的感情的呵護,怎是一個堵字了得?

女人就猶如是那裝在盆子裏的水,作爲男人,就像那裝水的盆子。盆越大,越包容,水便越服帖,盆自己也就心中越是滿滿的;反之,盆因爲自己的度量太小,容不得水,生怕水溢出來,就狠狠地去堵,去壓,殊不知那水便愈往外濺出來。試想,裝在這樣的盆裏的水,能心服口服嗎?

想想這大禹真是聰明,表面看來是把水放走了,實際上他用了一種最聰明的辦法把水治得服服帖帖,心服口服,從而使水毫無怨言地爲他服務。

以上是我曾經看過一部電視劇後拿夫妻經營之道與大禹治水作比的一些感慨。時至今日,我越來越覺得,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到“疏”的。比如國小生愛玩玩具,如果家長覺得他“不務正業”,一味地堵住玩耍的源頭,制止他玩,那麼他必定會帶來教室甚至在課堂上玩耍。你想啊,有哪個孩子不愛玩的呢?反之,如若讓孩子在家玩夠了,那麼他必定是心無旁騖,專心聽課了。所以我從來不反對孩子玩耍,更是提醒家長,孩子要會玩耍纔好。

比如我們的學生,我們想讓他考高分,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幾乎要孩子一心一意讀書,百分百投入,而這樣被“堵住”的學生往往越來越厭學,即使成績好,也很容易成爲“書呆子”了。

大禹治水,不堵反疏。那麼,作爲一個老師,不堵,怎麼疏呢?別急,這次我看的《做一個智慧的班主任》,說的就是這個。

書作者是黎志新,看看她的照片吧……她一點兒也不美,甚至有點小小的“醜”。但這並不妨礙她成爲一個有魅力的老師。這就是智慧型老師的魅力,這種智慧的征服力,已經遠遠超出了美貌的魅力了。對她,我只想說一個字—服。

她是一個高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對於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喜歡,對影視劇的喜歡,她不是簡單粗暴地干涉,更不是擔心“天天聽這些情啊愛啊的靡靡之音,這一代非垮掉不可”。她覺得,學生愛聽流行歌曲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我們甚至應該高興,因爲只要心中還有歌聲,他們追夢的腳步就不會停下。她利用班會課—讓青春隨音樂激情飛揚,用包容的心態,正確地引導學生遠離庸俗的流行歌曲,擁抱優秀的流行音樂,讓學生在優秀的歌曲中體味生活的美好。

她把影視藝術引入德育活動課,使德育活動充滿魅力。她頂着“不務正業”、“浪費時間”、“胡鬧”這樣的嚴厲批評,堅信“優秀的影視藝術作品是有育人功能的”。經過一系列上下求索的實踐,證明了她是對的。她推薦自己遴選出來的優秀作品,比如《衝出亞馬遜》、《拯救大兵瑞恩》、《一個都不能少》、李開復的講座《做最好的自己》、訪談類節目《變形記》、頒獎晚會《少年強》、新聞熱點、公益廣告等等,然後讓銀幕形象站出來說理,舉行臺詞記錄比賽,交流觀後感悟……

比如學生看了《東京審判》之後,有一個學生這樣說:僅有憎恨是不夠的!我們可以打着“反對日貨”、“抵制日貨”的旗幟去遊行。但是,我們更應該行動起來,發展我們的科技,如果我們的產品質量遠遠地高出他們一籌,還用如此費盡心力去反對他們嗎?我們需要全民行動,馬上行動,發展自己,壯大自己,這比“憎恨”要有意義得多。

你看看,這些影視作品的德育功能,絕對比我們“上傳下達”、左一句“我是爲你們好”、右一句“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啊”的傳統班會課要強得多。

對於環境衛生,她不是簡單地打掃以應付檢查,而是帶領學生一起共建大文化環境,通過座右銘、名聯、名言警句、給教室寢室取名,使學生詩意地棲居。對於學生的不夠自信,她通過朗誦活動,使學生昂起自信的頭,不再訥於言。她通過學習成功學,使之明白“抱怨不如面對”、“消極不如積極”,從而給學生熬了一鍋可以得到心靈寧靜的“滋養雞湯”。

她說:其實,我們一直都明白“禁不如疏”的道理,我們都懂得,要使一塊空地上不長雜草,最好的辦法不是反覆地去除掉雜草,而是在上面種上美麗的花,使之繁花似錦。

是啊,好一個“禁不如疏”!

但是她們越禁,我就越想看被她們禁掉的書。國小時,我就偷偷拿來鄰居家的《六個夢》看完了,說實話,當時真的消化不了。後來七年級,我借到了《窗外》,因爲是小說,我很有自知之明地躲着看,依舊被發現了,很是被“如臨大敵”的姨媽們批了一陣。也就是在這樣的禁止之中,我依舊看了很多的瓊瑤、金庸、古龍的小說。如今才知道,正因爲家裏長輩們的禁與堵,我對雜書的慾望才更加強烈。而試想,如果我當年有黎志新這樣的一個善於“疏”的引路人,說不定我的文筆要好得多呢。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因爲一口吃不出一個胖子,寫一百篇文章都發表不了一篇,我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持之以恆。是的,持之以恆,最起碼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不是嗎?最起碼,經常閱讀、思考、學習,可以讓我不留遺憾。

疏有一個意思是:清除阻塞使通暢。我要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儘量疏通、清除阻塞。中醫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但願孩子們會有更多的通,消除更多的痛,得以走上他們的健康、快樂的康莊大道!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4

近期我聆聽到山東十佳班主任劉霄老師關於班主任的講座,讓我很受啓發,受益匪淺。使我認識到了平時管理教育學生要注意語言分寸,多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這樣才能搞好師生關係,管理班級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的,但意義卻很重大。新的時代向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向我們提出了新的理念。我們要用真心、動真情、做真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魅力的人,一個新型魅力班主任。班主任的成長猶如一棵生長的幼苗,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但更重要的是把根深深紮根於泥土中,這泥土就是課堂,我們的教育就要在實踐中生長,我們的成長需要有一個陽光的心態,以積極向上的態度躬身於課堂和學生之間,以思考做船槳,以行動做帆,我們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我們選擇做教師,不是付出,而是一種享受,享受生命拔節帶給的幸福和快樂,成長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中的核心力量,一位優秀的班主任可以造就一個積極、團結的班集體,就會培養一批批優秀學生。因此班主任工作任重道遠,作爲家校溝通的橋樑,班主任更要與家長建立有效的“同盟”關係,只有這樣,班主任工作才真正做到了實處。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5

看了《做一個善於溝通的智慧型班主任》這個視頻,作爲一位年輕的班主任心中有很多感觸。溝通是班主任必備的基本功。班主任是溝通學生、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樑。師生之間有效的溝通是教育成敗的前提,沒有溝通就沒有教育。

作爲班主任,我每天與學生形影相隨、朝夕相處。自然溝通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與學生進行着不知不覺的溝通。溝通是消除師生間誤會的手段,是交流情感的最好的方式。

國小生的可塑性大,他們每人身上都有或顯或隱的優點,隨時對於他們的優點多挖掘,利用他們的優點,適時地溝通有良好的的教育效果。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因爲每個學生都渴望自己被別人肯定,尤其是教師的肯定,當他的某一優點被肯定後,會激發出他更多的熱情。可能使他的缺點改正。希望每一個孩子在老師智慧的溝通下茁壯成長,成爲更好的自己。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培訓一開始,劉霄老師從一個數學等式引入1元=1分解:1元=100分10分×10分=0.1元×0.1元=0.01元。大家肯定能發現這裏面的問題,這是個錯誤的等式。以此爲開始劉老師談到我們對生活對工作的認識和態度,在生活中對待問題的時候,藉口越多的人,往往離夢想越遠。只有在工作中注入自己的喜愛和快樂,事情纔會向更美的方向發展。

做班主任一定要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一個智慧型班主任一定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係:

一是班主任與同學的關係。班主任首先要做一個學生信服並尊重的班主任,關注每一個孩子,發揮每一個的潛能。

二是班主任與家長的關係。班主任和家長的關係不是對立的,家長資源應該合理利用,真正建立和諧的家校共同體。

三是班主任與任課老師的關係。班主任不但要尊重每一位任課老師,還要成功搭建任課老師和同學之間關係的橋樑。

處理好這三個方面的關係,班主任工作就會遊刃有餘,也就發展成爲一個智慧型班主任。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7

近期,我收看了劉霄老師以“做一個善於溝通的智慧型班主任”爲主題的班主任培訓講座。劉老師緊密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就與學生及家長溝通的問題,向我們娓娓道來。聆聽之餘,感觸頗深,感悟如下:

一個智慧型班主任一定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係:一是班主任與同學的關係。班主任首先要做一個學生信服並尊重的班主任,關注每一個孩子,發揮每一個的潛能。二是班主任與家長的關係。班主任和家長的關係不是對立的,家長資源應該合理利用,真正建立和諧的家校共同體。三是班主任與任課老師的關係。班主任不但要尊重每一位任課老師,還要成功搭建任課老師和同學之間關係的橋樑。處理好這三個方面的關係,班主任工作就會遊刃有餘,也就發展成爲一個智慧型班主任。作爲班主任,我們應該發揮自己的智慧,以得當的教育方法、精湛的教育藝術,帶給學生希望、力量,帶給學生內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與偉岸,帶給學生對於自我、對於生活、對於未來和對於整個人類的自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爲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幸福人生的創造者。

劉老師說得好:“只有飽滿的種子,纔會破土成長;只有腳踏實地的種子,纔會從現在開始認真對待教育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只有夢的種子,才能在教育的沃土上成長。”讓我們堅守自己的夢想,一路前行,一路芬芳。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8

深刻的記得去年八月份來小博士幼兒園度過的第一個教師節的禮物就是馮老師贈送了一本有教育紀念意義的書本《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實以前對作者--李鎮西老師並不熟悉,在這次的寒假中我讀了這本書後,感受很深。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26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和教育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的闡述了他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家長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實踐。他是學生信賴、家長信任、教師信服的班主任。

在認真研讀《做最好的班主任》之後,真實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腦海裏,只覺得做他的學生實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爲我們的未來班刻畫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給了我們爲人、爲師的道理。這本書總共有六輯:第一輯是班主任的專業素養,做班主任讓我的生活如此精彩,裏面講解了李鎮西老師作爲班主任的幸福,他覺得對學生要擁有一顆愛心,還要有童心;責任心。就是作爲一名教師,不但要有專業的人格魅力,還要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即思想家。還要是用心靈贏得心靈的心理學家。第二輯是科學民主的班級管理,從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給學生寫一封熱情洋溢的歡迎信,一份有意義的見面禮,一個做主人的機會以及開一個記者招待會等等;第三輯就是如何贏得學生的心靈;第四輯就是如何培養優等生,轉化後進生;第五輯是形成和諧的團隊教育;第六輯是在寫作中成長。

整本書李老師都用真實可信的事例貫穿其中,讓人在讀故事中學會了如何才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的一些感觸。每次翻開這本書要看時,都會使人愛不釋手。書中那些具有哲理的話發人深省,耐人尋味,令人回味無窮。

李鎮西老師覺得一個教師如果不當班主任,就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師。他希望做永遠的班主任。因爲做班主任與學生生活在一起感到快樂,享受幸福,因爲班主任通過自己的教育實踐,增長才幹,有充實感、成就感。當然,各個優秀的班主任的教育境界有各自的特點,但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愛學生、愛事業,都有一種執着精神。有的老師之所以不願意當班主任,是覺得當班主任太累。因此,李老師把它當成一樁甜蜜的“苦差事”,這個比喻真是恰當好處。“作爲教師,永遠面對的是朝氣蓬勃的臉龐,這多麼令人欣喜;作爲班主任,永遠面對的是晶瑩的童心,這多麼令人驕傲;作爲教育科研工作者,永遠面對的是挖掘不盡的寶藏,這多麼令人自豪!獻身於這平凡而崇高的事業,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結合自身的點滴經驗,感覺還真有一番道理蘊含在裏面。

作爲老師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待班上的後進生,更要給他們多一些的愛。要經常找他們談心,多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地給予表揚,督促他們不斷前進。

我們班的曹子健是年齡較小的一個小男孩,每次做作業時,他都不敢下筆,而是不停的搖頭,示意自己不會做。有一天發現那次的畫,畫得不錯,我頓時表揚了他,他又高興的開始畫起來。從中,聯想到有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味的嘮叨、埋怨、與指責是不合理的,凡是多以鼓勵、表揚的方式才能贏得孩子的心。

作爲老師還要尊重孩子。尊重比熱愛更爲重要。因爲給孩子以尊重孩子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爲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我們應採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學生,賞識學生。

我們都說孩子是最天真的,幼兒園的孩子需要一個領路人,帶領他們朝着前進的方向行駛。因此,教師就是主宰者,老師說往東他就往東,說往西也絕不會往另外方向走,除非是一些似懂非懂的幼兒。記得上次我們班裏爲了慶祝“迎新年”的聯歡會活動,我讓孩子們帶兩種零食,第二天宋毅的媽媽問我:“張老師,你們是不是讓孩子帶兩種零食?”我微笑的點了點頭。她這才恍然大悟說道:“怪不得我家兒子昨晚去超市時說,就買兩種零食就夠了,要平時的話肯定會買很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中,感受到你在尊重孩子的同時,孩子也會尊重你的話,因爲他腦海中已清楚的記得你說的每一句話。

作爲班主任每天工作中都有許許多多的酸甜苦辣,但李老師從教育中體驗到了教育的幸福,從學生的成長中享受教育的快樂。從李校長的教育過程中始終貫穿着對學生全部的愛。從他對學生的愛中,閃現着民主、平等與責任。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體驗到做班主任的幸福!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9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記述了作者在擔任班主任期間與學生之間“鬥智鬥勇”的教育故事。在初任教師之職,從姚老師這裏借來此書,初看書名時,便有一種好奇心,竟會有人用兵法來管理自己的班級,雖然自己不是一個班主任,但在做副班主任期間,也向尋求一個好的方法來做好副班主任的工作,或者說提早感受一下,瞭解一下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作者,身爲上海市一所民辦學校的教導處主任,萬瑋老師也有過彷徨、鬱悶和失落,然而憑着一股銳氣和衝力以及那份對教育事業的愛,他最終由一位“門外行”蛻變成一位把班主任工作做到遊刃有餘的“行家裏手”。這期間的酸楚,我想只有他自己知道。文章幽默,風趣,充滿了愛心,耐心和教育的智慧。

賞罰篇的內容使我很有啓發,其中它提到“賞和罰同時存在,有罰要有賞,重賞必要重罰。只罰不賞很容易引起人的逆反心理,而且要記住犯錯誤的畢竟只是一部分同學,還有很多人,他們至少沒有同流合污。對全班發火連這些同學也打擊進去是很不公平的。”想想也是,在班級管理的時候,有時在上課的時候,難免有同學會犯錯誤,有時候自己往往會氣的火冒三丈,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事後發覺學生的情緒有些低落,自己看着也感覺挺心疼的,現在我豁然開朗,原來自己是忽略了“賞”,特別是小孩子,是需要誇誇的,在全面表揚其實比批評有效的多,因爲更多的人還是想得到老師的肯定。

而在理論篇裏我更是佩服萬老師能把古代的《孫子兵法》甚至現代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理論都恰到好處地運用在教育教學管理上,用兵法裏的精髓來詮釋教育現象,那麼獨到那麼精闢。在《班主任兵法》這本書中,作者認爲對孩子的教育就是要讓他的心靈深處有強烈的榮譽感和恥辱感,要讓他的心靈受到震撼。有人說,真正的高手在出招之前,對手已經感覺到了殺氣。最厲害的招數不是用劍殺人,而是用劍氣殺人!這句話告訴了我們無形勝有形的道理!延伸到學生管理上,指的是沒有痕跡的管理智慧纔是最高的智慧。因此,愛學生纔是教育學生的大前提。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教育是一種藝術,必須用心研究。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應該心裏時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陶行知)。《班主任兵法》對我這種初入教師隊伍的、還缺少必要的理論和經驗的新班主任有着非常積極的作用,它會使我少走許多彎路。真正的教育,應該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儘管我沒有做過老師,但是卻深知做老師的學問頗有講究。無論是當年自己求學路上所認識的那些不同類型的班主任,又或者是現在面對的自己孩子的班主任,我更是加深着關於那些擔任班主任一職的老師們專業水平的認識。做老師不容易,做班主任更不容易,而班主任之中的佼佼者又更是值得我們尊重和敬仰。

此時此刻,我懷着一份崇敬的心態讀着這本《我這樣做班主任——李鎮西30年班級管理精華》書籍。讀此書,並不是追求着可以改行做教師;讀此書,我只是爲了更好地瞭解成爲一名好的教師,好的班主任的必備要素。通過家長的角度,我從此書中學習和領略着“做班主任”的深奧學問。

事實上,本書真的很是生動和深刻地講述和揭示着身爲一名班主任所需要的責任心和應有素質。因爲本書的內容出自於一名30年班級管理經驗,擁有數千萬師生驗證受益的老教師的手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個理論聯繫實際的真實組合,而非空口的說大話。對於學生家長而言,我感嘆於成爲一名成功的班主任的來之不易。對於同爲教育行業的教師而言,本書無疑給予他們更多的過來人的經驗講解和心得分享。讓年輕的教師可以在教育領域中取長補短,少走彎路;讓接受教育的孩子們可以在有經驗的教師帶領下茁壯成長;讓學生家長的我們可以放心地將自己的子女跟隨着這樣的一批班主任們學習和成長。

題爲《我這樣做班主任》,實則更是分享着這位成功的班主任在自己以往的班級管理的有關心得和總結。行文最初,我們可以看到身爲人師的他是懷着何種的心態加入了班主任的行列。在這其中,有關於如何培養學生平等意識的思考和實踐,有關於提升科研修養的話題,有關於“未來班”的實驗報告。隨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更爲感性的教師的心聲。走入孩子的世界,成爲孩子的朋友,師生成就朋友情。於是乎,在有感情的基礎之上,班主任老師更容易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提倡民主教育,以人爲本的教學,所謂的班級管理充滿了人性化的元素。而孩子們更是在不斷地學習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關於自主權的,自育能力的,管理能力的,競爭力等等。懷着一顆愛心,勇往直前於這片充滿愛的教育大道上,身爲教師的他們也在不斷一圓教師自我的人生之夢。

讀到這裏,我其實感受到的是真正的成功教師,班主任其實已經早已超脫了”教師“職業的禁錮。相反的是,他們早已經情不自禁地融入教育行業的沃土之中。這裏播撒下他們希望的種子,這裏融匯入着他們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辛勞,這裏正在養育着他們的教育碩果,這裏將要誕生未來的希望。

《我這樣做班主任——李鎮西30年班級管理精華》帶領着身爲家長的我看懂着關於“做班主任”的學問。無窮的愛,難言的情,信任的心皆是這些成功的班主任們所具備的必要元素。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病了一場,所以今年我的假期格外長,也許是太久沒見到同事和同學們了吧,我對如此辛苦的教育事業有了一絲想念,對從不讓我享受安靜的孩子們也有了一絲想念。2月11日返校日,讓我心生感慨:還是咱的學生最真實、最可愛,也最值得我們愛。不用說初見時的驚呼,也不說臉上那燦爛的笑,且來聽幾句實話吧:我班的胡憶安與我同住一棟樓,春節時跑去我家給我拜年,因爲很久沒見了,我問她我有沒有什麼變化,她看了看我,認真地說了倆字:老了!返校那天,我又逗她:今天老師和那天一樣老嗎?她擡頭看了看,毫不猶豫地點頭,一個字:嗯!儘管我想聽她說我比那天好看點,但這就是孩子的真實。相比之下,大人的世界總是要莫名地多那麼一點兒虛僞。一位孩子的奶奶在接孩子時問我:尚老師,這回你的學習都完事啦?(手術前和學生說去學習)聽起來語氣很是關心,但着實讓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說實話,不如不問。想想咱的職業多好,孩子美也罷,醜也罷,靈也罷,拙也罷,畢竟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他們的真實。這種真實,真的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們哪,你們是如此真實可愛,可是,我拿什麼來愛你,我的孩子們?此時,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適時地走入了我的視線,更走入了我的心靈。

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實例介紹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讀着他的文章,感覺像是在網上看連續劇一樣,不知不覺已經看了幾個鐘頭。李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讓我折服,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讓我感動。做一名教師真好!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地之靈氣,遠離塵世的喧囂浮躁,讀懂學生,讀懂自己,生命何嘗不是一種精彩?

李老師說:在學生從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種子:善良、正直、機智。教師要善待學生,才能使學生善良之心逐漸佔據主要位置。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積極影響學生,讓學生成爲正直的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才能使學生成長爲有智慧的人。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道學生的心,所以他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

我們常說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但真的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學生的眼光、學生的情感與日漸成熟甚至在學生眼裏已經老了的我們,真的越來越遠。記得去年的教師節,纔剛剛入學幾日的孩子們興沖沖地拿着一枝枝鮮花送給我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處理這些鮮花的。我是當時收下,爲了表示我的重視,還讓它們在我的講臺上盛開了一整天。那天是週五,我怕花枯萎,又不想往家拿,所以在放學前,自作聰明地把一枝枝鮮花當獎品,送給了這一天我認爲表現最好那些同學。拿到鮮花的孩子坐得更直了,我的心裏更美了。可是這其中的一個送花的男孩,當着我的面沒怎麼樣,在媽媽接他回家的車上卻哭得稀里嘩啦、悲悲切切。第二天是週六,我聽說這件事後先是一愣,然後簡單猜測:一定是沒得到老師給的鮮花才哭的。週六、週日這兩天,我幾次想起這件事,越想越覺得沒那麼簡單:如果我是那個孩子,飽含心意的禮物,被老師一轉手就送給別人了,我會覺得老師沒有珍惜我的感情,一定是這個原因。所以下一週開學一見面,我馬上和那個男孩道歉:老師很珍惜你送的鮮花,你的心意我收下了,那枝花對於我來說很寶貴,爲了獎勵表現好的同學,我就把寶貴的鮮花送給他了,但是你的心意已經留在老師的心裏了,你能理解嗎?看到男孩認真地點頭說理解,我一顆懸着的心才放下。想起王秀蓮校長帶領大家學習的時候說過:誰把小孩當小孩,他比小孩更小孩。說得多有道理!孩子的世界五彩繽紛,卻又簡單明瞭。也許我們看起來不可饒恕的錯,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其實沒什麼,只是年齡小,自控力差而已。也許我們大人都理解的一種說法,在孩子的心裏就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還是2月11日返校那天,還是那個送花的男孩,很正式地問了我一個他認爲很嚴肅的問題:老師,你走的時候說是去學習,可是後來我聽媽媽和瑩姨嘮嗑,說你去做手術了,你爲什麼不說實話呢?我心裏一驚:完了,這孩子一定覺得我撒謊了。我連忙解釋:老師真的是去做手術了,手術是很痛苦的事,我怕大家擔心,所以才說去學習,這樣你們就不會擔心我了,對不對?如果我的解釋他不滿意,說不定他會從心底裏給我貼個標籤:說謊的老師!那該多麼可怕,以後我該怎麼教育他?

當了20多年班主任後的今天,從容端詳我從事的這份職業,我依然迷戀於學生的成長,並試圖探尋其中的奧祕,我仍然執着於在自己小小的班級裏做着自認爲偉大的事。我做的事似乎越來越小,關注的視點越來越微觀,但是我自己卻覺得越來越接近學生的成長。那些瑣碎而看似普通的工作,並不只是一種簡單的重複或堆砌,它最終會促成一個人的發展。我們今天工作的意義不止於今天,而可能體現在遙遠的未來!

書看完了,我的耳邊時時聽到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因爲這一次也可能就是一輩子!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麼大的難題,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

做班主任的感覺,不去親身經歷,是永遠無法說清楚的。希望有一天,我們大家也可以像李鎮西老師那樣說:班主任,讓我們的生活如此精彩!願各位同事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感!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近期我一直在讀《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這本書,讀後感觸頗深:要做,就該做一個快樂明哲的班主任。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概括本書的內容,那就是:主張班主任實現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轉軌,從只會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轉變到逐漸更多采用“幫”的方法上來。管孩子就是用各種規則和批評、懲罰手段迫使孩子就範,哄孩子就是用表揚、賞識等手段誘使學生走成人設定的道路,這兩種辦法都強調從成人的主觀願望出發的外部干預。幫孩子則不然,它是先搞清孩子的特點,從他的現實出發,幫他實現自我。

管孩子時,教師是指揮者;哄孩子時,教師是鼓動者;幫孩子時,教師是研究者。管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害怕,恐懼是動力;哄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欣喜,興奮是動力——兩者都主要訴諸感情,比較情緒化。幫孩子則不然。幫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冷靜、清醒,動力是智慧。幫孩子是一種平靜的、理性的交流,當然“幫”也需要“管”和“哄”兩種方式的配合,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書中引用了兩個故事,一個是美國商人去亞洲某部落訂購草墊,定得多反而提價,因爲單一的重複動作將使人很厭煩;第二個故事是一個工作了十五年的人從沒被提升,而剛進公司一年的小夥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並沒有十六年的經驗,您只有一年的經驗,只不過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這段話發人深省,如果我們年復一年地走老路,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複製自己,那收穫的多半就是疲憊和焦慮,永遠做不成快樂明哲的班主任。快樂的前提是明哲。想起去年自己剛做老師,當時我只是一個初出茅廬、年輕力盛的“孩子王”,跟着有經驗的老師學本領、學技巧。

而如今一年過去了,我覺得班主任要擅用個人的魅力和威信,讓學生真正欽佩,並在工作中不斷自我反思,切實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專業技能。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特意從書城買回來《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開始只是懷着淡然的心態翻開此書,因爲以前看過太多隻是套話空談的理論,沒有什麼實踐經驗的紙上談兵,或者不適合一個普通教師—我的教育方法,離之太遠,讀來索然無味。

當我閱讀不到一半時,我的心情就像蜜蜂發現花叢,久旱的禾苗遇到甘霖一樣感到快樂!我細細品嚐,認真領會,心裏緊張而快樂着。因爲裏面有很多鮮新的、實在的、自己想到而沒有重視的或者與自己有強烈共鳴的教育學生的方法,宛如一彎清泉和着一絲絲涼風沁入我的心靈讓我無法平靜。假如說我現在處於綠洲,他則把我帶到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讓我欣賞到了前所未有的美景。

教育對象各有不同,教育方法千姿百態,作爲班主任,一般都從實踐中總結摸索,並積澱出好的方法,再用愛心、恆心努力經營,工作自然是有條不紊。倘若再加上名師指點,那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常常質疑,爲什麼有時學生與你情投意合,有時卻木然相對;爲什麼有時學生信心十足,有時卻萎靡不振。我從李老師這裏找到了答案,是他告訴了我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的對錯,是他提醒了我要對孩子傾注所有的愛心,是他給了我轉化後進生的祕方。

本書通篇貫穿一個思想—師愛,要當好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離不開愛心。教育孩子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是與學生建立信賴的過程,是人格魅力影響的過程,如果只是用浮躁、生硬的態度永遠喚不回師生之間真誠的溝通。李鎮西說“優秀的班主任,應該具備童心、愛心和責任心:童心使我們能夠和孩子融爲一體,愛心使我們能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蘇霍姆林斯基),而責任心則能使我們站在人生和時代的高度,着眼於兒童的未來於社會的未來培養出追求真理的真人(陶行知)”。大作家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纔可以教育孩子。”所以說教育是愛的事業。

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自信:工作18年,班主任也當了上十年,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裏,我的感覺一直處於良好狀態。特別是每年暑假總有學生來看我,並且從他們的言談中流露出對我的喜愛,我的心中無不盪漾着喜悅,並且很多學生都是我的網上好友,經常與我聊天,說着心裏話,我的驕傲與幸福感往往在此時格外強烈,這是教育的收穫,這是師生情的體現。自己很有童心,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愛靜靜思考怎樣教好一個學生,怎樣讓班集體凝心聚力,並且在如何讓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上下功夫,平時放下架子,跟學生一起跳橡皮筋,和他們開玩笑,甚至扮鬼臉,對學生的關愛也無處不在,比如,生日的時候,我會給他們送上小小的禮物,並加上甜甜的祝福;每週都會對優秀的學生和進步的學生進行獎勵。孩子們很樂意跟我相處,很多孩子都願做我的知心朋友。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先進事蹟後,我深感自己還只是井底之蛙,看似光鮮的外表裏面卻包裹着很多不足,比如他提出的“教師要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教師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寬容,永遠不要對學生揮起你的拳頭……”

我的愛大部分給了優秀學生,平時對後進生比較淡漠甚至有點厭棄;另外對犯錯誤的同學缺少寬容之心,氣急時也少不了粗暴的行爲;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不能持之以恆等等。

我明白學生需要我們的關愛,後進生更需要要我們的關注,他們是班級的弱勢羣體,他們本來就有強烈的自卑感,認爲自己什麼都不行,有那麼一點點智慧,都深深地隱藏着,生怕一顯示出來就會招來同學們的笑話,再說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一點智慧會不會獲得成功,假若失敗,不會更加打擊自己嗎?所以很多後進生的內心有強烈的渴望卻很矛盾,在要展示個人智慧時只能選擇沉默,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自己變成了理所當然的聽衆、觀衆,只能充當欣賞別人的配角,沒有自己的見解與方法,只有唯命是從,所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幫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成爲活潑上進的健康幼苗,我們責無旁貸。

那麼,到底如何有效地轉化後進生呢?一直成了我糾結的問題,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如飢似渴的搜捕着,非常好,我找到了。李老師清楚地表達着他對後進生轉化的觀點,首先必須對後進生進行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的自信心,然後發揮集體輿論,對他們進行鼓勵、表揚、幫助;另外還要允許反覆,降低要求等等。我的心裏明澈見底,李老師的觀點與我的觀點不謀而合,並且平時我也經常用。但問題出在哪裏?爲什麼多年來轉化後進生沒有什麼成效,細細想來是沒有真正進入狀態,只是形而上學,真正細緻入微的工作做到了嗎?真正的持之以恆做到了嗎?真正的愛心付出了嗎?沒有,有時連自己都沒有信心,彙報工作只能是喊口號了。這也難怪,比如說,班上的某某同學成績差,思想落後,寫起字來像掃帚掃地,抽屜裏一團糟,學習習慣不好,犯起錯誤來更是層出不窮,身上還散發出一股怪味,能做到不厭棄他都難。

李老師又給我下了一場及時雨。他認爲,“轉化”永遠是相對的。需要包括家庭、社會、學校的各種力量,還有他自己上進心和毅力,等等。但是即使調動了所有的力量也不一定能轉化好後進生。當然,對於有責任心的教師來說,我們永遠也不會因這種“相對”而放棄或哪怕有一絲一毫地放鬆我們對這些孩子的責任與努力。無論如何,我們都要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得失。

吮吸着李老師的筆墨,我不斷反思,於是決定下個學期,班工作的開展擺在首位的就是走進弱勢羣體。首先必須細緻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最薄弱的地方,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還要創建一個後進生進步的牆壁板塊。多花時間跟他們一起做遊戲,跟他們聊生活,聊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希望,覺得自己並沒有被老師和同學遺忘,並且多對他們的學習進行一對一地指導,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當他們有某個方面的進步時,積極鼓勵表揚,並由小老師給他們貼星,還讓他們談談感受,說說想法。實在沒有進步的也不強求,鼓勵他們朝一定的目標奮鬥便是。這樣把他們單列出來進行獎勵與督促,他們會感覺自己被重視,心靈深處一定會產生感激與震撼,無形中會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氛圍。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要堅信道路漫長而曲折,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賽跑,我們一定要心平氣和,眼光柔和,這種春風化雨般的教育將會讓他們倍感親切與信賴,他們纔會發自內心折服於我們的教育,纔會努力的做最好的自己。

總而言之,擁有愛心、耐心和恆心,纔是轉化後進生的靈丹妙藥,這就讓我更加堅定了教育需要愛的信念,更加堅定了我轉化後進生的決心。

這本書是很好的精神糧食,我覺得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方法得到了有力的補充,有了鮮明的方向感。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作爲一名教師還是要多閱讀,多爭取源頭活水,把別人的智慧轉化爲自己的智慧,這何嘗不是一種智慧的選擇?集思廣益,這又何嘗不是時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是李老師三十年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他如一盞指路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方向。我一定要把這些智慧的種子撒播在我的班級,讓他們在學生中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起來。“守得雲開見月明”,相信我們正確的教育與引導會換來孩子們健康成長和一輩子的受用。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因爲一個夢想,走上了這三尺講臺,成了一名教師。因爲一份責任,耕耘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成了播種者——班主任!細讀着這本《怎樣做好班主任》,心中不時地爲之感動,爲之震撼。

正如書中所說:三軍易得,一將難求。一支部隊,沒有一個出色的領導管理,很可能是一盤散沙,缺乏戰鬥力,遇有困難或敵情,定將一觸即潰。班主任作爲一個班級的“將領”,對這個班級的影響極大。一個班級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班級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素養直接決定着其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着學生的成才和成長。

然而,在這做班主任的生涯中,面對班主任的“頭銜”,有過種種複雜錯綜的情感,其中的酸、甜、苦、辣,說不清,也道不明,唯有過來人才有自己真實的感受和體驗。在初爲班主任的一年多中,也嚐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在流過汗水和淚水之後,常常也有疲憊退縮之時,總會自我泄氣地說:“如果有選擇再也不會當教師了。退而求其次,也不能當班主任!”然而在個寒假裏,靜靜細讀《怎樣做好班主任》,內心深深之觸動,發現自己已經深深溶入了班主任這一角色之中,猶如小溪之水匯入大海,山間野草迴歸森林。自己已經深深地戀上班主任的這一角色,對此總有一份依戀與不捨。而《怎樣做好班主任》更是在喚醒我,滋潤我,牽引着我前進。

說起班主任,總會贊爲“園丁”、“蠟燭”,談起班主任工作,總離不開:忙、煩、雜。然而《怎樣做好班主任》這本書給了我們全新的視野,帶領我們走進了新時期下,重塑班主任的形象,給予班主任新時期下全新的詮釋,給了我新的啓迪,至深的觸動。

新時期富裕班主任更新的概念,更廣的空間,更高的要求。新時期下,班主任不僅僅是協調師生之間的關係,更是溝通學校、社會與家庭教育之間的橋樑,是協調學校各種教育因素的紐帶。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分數與品質的範疇,啓迪心靈,開發智慧,激勵創造、平等待人等,都是我們班主任要及時更新的新時期教育理念。

書中有一句話特別讓我震撼:“因材施教,是讓小草成爲勃勃生機的小草,喬木成爲茁壯成長的喬木,金子成爲金光閃閃的金子。”一直以來,我認爲“因材施教”是如同在奔跑途中,面對進程不同的學生,努力採用不同的方法,致力讓他們一起站在終點。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一直想讓“小草”變成“喬木”,想讓“喬木”變成“金子”。這不亞於揠苗助長的做法使得我工作勞累而煩心,更重要的是無效。讀了《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我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陳舊的教育觀、人才觀,不僅使自己在工作中勞累而又無效,更是傷害了一棵又一棵本質不同的“幼苗”。因爲這樣落後的觀念,使得以往的自己和學生“兩敗俱傷”。

《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傳遞了了豐富的經驗法寶,展示了敦厚的經驗積。其中的《新時期提煉班主任素養的有效策略》、《班主任的十項修煉》、《優秀班主任應具備的素質》等真實的案例,詳細地介紹了開展“值日班長制”、“每月之星”的評比,如何開展有效的日常管理等等寶貴的經驗,讓我清晰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不僅是一份責任、一份職責,更是一門藝術、一種技巧。在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們唯有不斷加強自己的教學修養,盤活自己的教育技巧,才能確保在不同的土質、不同環境中播種成功,做一名成功的“播種者”。

教育的領域中,愛是永恆的主題曲,愛是不變的主旋律。只有愛的播種者,纔是真正的教育者。“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們該怎樣來澆灌出充滿精神滋養的“花朵”,我們用什麼來喚醒“花朵”來享受生命的愉悅,怎樣把理想播種在“花朵”的心中?《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用“心”來詮釋。是的,愛的教育需要教師用自己的心去薰染,以情悟情,將心契心,用愛去打開一扇扇心靈之門。

這些文章給了我極大的感觸,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國小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對學校生活還處於一個過渡的時期。我們要教會學生如何聽課,上課時怎樣使用眼、耳、口、手等器官;要引導學生遵守學校中的學習規則和組織紀律,如聽到鈴聲必須進教室,發言必須舉手,上課時不隨便說話,做小動作;還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訓練學生的執筆方式,坐的姿勢;還有下課了怎麼玩等等,我們處處都要考慮周到,具體指導,長期堅持。俯視自己,我深感慚愧,我所帶的班級中,個別學生並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就折射出我在日常教學中缺乏耐心,沒耐性,怕麻煩,沒有盡到啓蒙教師的職責。

教育對象的獨特性,決定着我們教育事業神聖與重大。我清醒地認識到身上肩負的重任,漫漫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品着《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讓我深刻地感悟班主任的偉大使命,觸發心底裏的榮耀感;讀着《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讓我學會用方法和技巧梳理班主任工作中的繁雜和忙碌,脫下班主任陳舊落伍的“舊衣”;悟着《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讓我明瞭如何用“心”來解讀班主任的工作,激活沉睡的“心”思。如書所言,我們需要用自己的愛裝扮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用愛築就孩子們的成功,用愛使他們的童年充滿七彩陽光,用愛讓他們的生活呈現五彩斑斕。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最近我閱讀的書是李鎮西老師的《我這樣做班主任》,書中記錄了李鎮西老師30年班級管理的精華,是李鎮西老師愛心智慧的結晶。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深深的被李鎮西老師的個人魅力所感染,他是真的在用“心”做教育。

整本書讀下來給我的感覺是,如果說只是當班主任,不難;當合格的班主任,也不難,但會很累,是我們平時說的“保姆式”和“警察式”班主任,盯着學生早讀、出操、衛生等等,事無鉅細,親力親爲,累身;想要成爲優秀的班主任,難!需要用心的去付出,愛心、耐心、童心、責任心等等,還要有班級管理的技巧、藝術等,累心;但若想要成爲像李鎮西老師這樣的班主任,那是難上加難,因爲他是在真正的從事着“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工作。

在這裏,談幾點自己的感受與體會。

一、平等。這裏的平等不僅是指的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生生平等,還包括師生平等。

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班級管理制度》,其他班不知,單就我們班的《班級管理制度》中都是從給方面對學生的行爲、規範、成績等等提出了要求和量化,沒有涉及到老師的範圍。而李鎮西老師和學生們共同制定的《班級管理條例》中對班主任也作了一些規定:“凡每月對學生髮脾氣超過一次,或錯批評學生,或利用自習課講語文,或下課壓堂兩分鐘以上,罰掃教室一次。”並且在《條例》實施不久,李老師便因錯批評學生而“犯規”,當天放學後,二話不說,拿起掃把,一個人在教室裏幹得大汗淋漓。當看完這些後,我反思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如果把這些規定放在我們班的《班級管理制度》中會是什麼樣子,我馬上想到的是教室衛生會被我承包。

二、童心。

李鎮西老師說童心是師愛之源。作爲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用童心報答童心,要善於在某種意義上把自己變成和學生同年齡的一個學生,這不但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之一,更是班主任對學生產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礎。所謂把自己變成一個學生,是指我們應努力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種意義上儘可能讓自己有同年齡學生般的情感,同年齡般學生的興趣和純真。正是因爲李老師保持着這份童心,纔有了他“永遠的未來班”和“浪漫的高95級一班”。纔有了在我看來只有在電視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情境,而他們卻真實的發生在他和他的學生之間。

三、態度。做爲一名老師,對待教育,我們要以什麼心態對待自己的職業?

李鎮西老師在書中提出四種態度:第一種是“應付”的態度。沒有教書育人的熱情,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既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孩子,這樣的老師如果實在無法改變心態,不如改變職業。第二種是“飯碗”的態度。因爲做教師是自己安身立命的飯碗。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比起教育家們的追求,談不上高尚,但絕對不低下。忠於自己飯碗的老師同樣令人尊敬。第三種是“事業”的態度。把教育不僅當飯碗,同時也當做自己的事業,事業意味着研究與創新。第四種是“宗教”的態度,爲教育的一切付出,不是來自上級要求,而是源於自己內心的召喚,基於自己的良知。反思自己,對待自己的教育工作,是哪種心態?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在書中談及班主任工作,李鎮西老師這樣寫道:“班主任工作是個筐,什麼內容都要往裏裝!班主任的責任似乎無限大,因爲他們什麼都要管而且必須管好;同時班主任的權利似乎又無限小,因爲無論是誰都可隨時給班主任下達任務,是一個忙忙碌碌的辦事員。”是現在班主任老師的真實寫照,道出了班主任的心聲。

《我這樣做班主任》一書是李鎮西老師30年班級管理的精華,因爲李老師所擔任的是初、高中的班主任,很多東西與我們國小有着差別,比如學生的年齡特徵、學生所出現的問題等,但是教育都是互通的,有很多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還是很值得借鑑,如:開展小組競爭,增強班級活力。李鎮西老師在書中詳細的介紹了具體的做法,實用性強。本身我們班就開展着小組競爭,但是卻很片面,只是針對學習,借鑑李老師的做法,加以完善。再如隨身帶個小相機,原生態的記錄下學生真實的生活,留下珍貴的回憶;善待孩子的第一次求助,做一個善於傾聽的朋友,近在咫尺的師生通信,做走進學生心靈的朋友。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從小到大,教過我的老師有不少,我從他們身上找到了誨人不倦的影子,找到了勤奮好學的影子,找到了循循善教的影子……這一個個溫馨的畫面,是多麼美好,這些都是老師賜予的,感謝可親可敬的老師!

在暑假裏,我又讀到了你,老師——《感恩老師》,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學生得救,女兒永失》,主要講述了:事情發生在20__年汶川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有一位老師正帶領着班上五十九名學生參加活動。禮堂突然晃動起來,他立刻意識到發生了地震,馬上招呼同學們躲在椅子下面。

幾分鐘過去了,地震暫時過去了。就這樣五十九名學生奇蹟般得救了,但是那位老師爲了救學生,雙手被堅硬的水泥劃得鮮血淋漓,讓人看得心疼。而這時,他還是趕緊往學校方向跑去,那是因爲學校的兩座教學樓的廢墟下壓着一千名學生,老師很着急,其中他的寶貝女兒也壓在這片廢墟中。剛開始他的女兒只是腳受了傷,由於缺乏大型吊車機械,暫時無法救援。後來,由於缺及沒能及時得到救助,她的女兒最終離他而去。每次經過女兒被困的廢墟時,去搶救學生時,都會感覺一陣陣巨大的心痛襲來,這位老師爲了學生,而放棄了女兒,真是盡職,真是偉大。

當女兒的遺體被“掏”出來的時候,這這個外表粗狂的堅強漢子,在目睹女兒遺體的那一刻,突然情緒失控、放聲大哭、悲愴之情,令周圍人潸然淚下。

他,就是北川縣第一中學七年級(六)班的班主任——劉寧,一個救出自己的學生,卻永失女兒的教師!

大難來臨之際,他用冷靜和機智挽救了五十九條鮮活的生命;災難發生後,在爭分奪秒的救援過程中,他一心救助他人,自己的女兒卻不幸遇難。劉寧,他的名字深深地印在我們心間!

讀着讀着,我想起了你——老師。那天中午,我們正在認真寫作業,校長突然從前門走進來,在講臺桌前談論事情。從你們的談話聲中,我們可以清楚的聽到,校長對您說:“讓二班和我們一班一起上課。”但您堅決不肯,她說:“學生太多了,上課就不能個個都照顧得到,這樣不利於他們的學習。”我們聽了也搖搖頭,心裏都不同意。校長老師最終喲不過,看了看我們也只好無奈地走了。校長走後,語文老師對我們說:“其實,不願意合班,只是希望可以多關注你們每一個人,讓你們得到更好地發展。”我們聽了這句話,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感動!這就是你,老師!。

這就是你,老師!你是最真、最善、最美的種子。你在我們心田播種後,它就發芽,開出愛心之花,結出智慧之果,而我們的人生也將由此進入與衆不同的新世界。感謝你,老師!

《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孔夫子教導我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教師必須首先成爲一個好的教育者,纔有可能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只有懂教育,他的學科知識才能派上用場。

爲什麼有一些老師喜歡當班主任呢?我想,不光是因爲他們對教育工作特別熱愛。如果你仔細觀察他們,就會發現這是一些主體性較強的人。他們即使在夾縫中,也儘可能保持着自己的獨立性;即使在一片盲從中,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即使在“類體力勞動”的包圍之中,也能捍衛思想的權利和尊嚴。這種人,一旦體制寬鬆了,他們會更加如魚得水,而不會茫然,因爲他們的肩膀上,長自己的腦袋。他們是一些真正把班主任工作當作專業的人。

班主任的角色要求:今日要做好班主任,應該同時具備以下幾種角色意識:教育型的管理者,學習指導者,學生的平等對話着,學習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導者。

學習是艱苦的腦力勞動,科學本身在相當程度上是枯燥的。你有再大的本事,也沒有辦法把各門課程都變成故事和遊戲。所以,在淺層次的吸引方面,你競爭不過電視機,你註定處於劣勢。

想當年,學生服老師,首先是服你的學科專業本領,你“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現在知識已經“進超市”了,哪裏都能買得到,你作爲知識傳播者的重要性自然會降低。

學習者 ——教師應該是學習者,而且是比學生“更加沒有把握”的學習者;教師不但是學習者,而且是能引導學生學習的人,要有兩套本領;教師要適應學生,像細木工“適應木頭”一樣。

爲什麼非得用心理治療的方法?用傳統的思想教育法就不行嗎?

傳統的教育方法比較注重外部灌輸。它的指導思想是:只要把正確的道理、正確的行爲規範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就會照着去做。心理治療的方法則不同,它側重於學生內心世界的研究和引導,鼓勵學生自己認識自己。對待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傳統的做法是首先作出外部的道德評價,分清是非曲直,搞清楚原因,判斷其性質,說明其危害,最後找出糾正的方法。心理治療則不同,它儘量避免作出評價,只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心理,由學生自己去判斷是非,有時候則根本不論是非,只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調節就可以了。

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森說:“幫助兒童的最佳途徑是幫助父母……當今世界上許許多多包括兒童精神學家和兒童心理學家在內的兒童教育專家,他們進行着各種各樣的測驗和實驗……除非父母同時再造,否則我認爲多數這類努力都是無濟於事的。”

家庭教育正處於重要的轉軌時期。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很容易帶來孩子的個性問題、社會化障礙、非智力因素的欠缺;家庭富裕程度的提高很容易腐蝕孩子,造成他們畸形的消費慾和幸福觀;傳媒發達和信息爆炸很容易促使孩子畸形早熟,使他們見多識廣而膽大,使他們注意力分散,無法認真學習;社會的開放和寬鬆勢必使今日學生的個性彰顯;沉重的就業壓力和激烈的競爭水漲船高地提升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學校之間的應試競爭又迫使學校不斷向家長施壓,孩子和家長都受到了史無前例的壓力。

班主任的類型

(1)“班媽”型——這種班主任總是把“愛”的旗幟舉得高高的,把愛的氣氛搞得濃濃的,無論遇到什麼問題,他們都訴諸感情,求助於“愛”。

對這類班主任,應該告訴他們,愛當然是需要的,但班主任工作主要靠愛是不行的,班主任工作需要專業技術,而愛,不能算專業技術。

(2)“班官”型——這種班主任主要靠督促、檢查、評比等管理方式來工作,他們給自己定位的主要角色是學生的“上級”,學生的管理者。

這種班主任,極需轉變角色意識。他們要明白,自己首先是一個教育專業人員,而不是一個“管人的人”。

(3)鼓動家型——這種班主任要靠“煽情”來工作。他們有個人魅力、知識和才能,他們給自己的角色定位是要做學生喜愛和欽佩的人。

這種工作風格無可厚非,應該允許他們發揚個性和個人魅力搞好工作。當然,同時也要引導他們注意提高工作的科學性。

(4)領袖型——這種班主任主要靠活動來工作,他們給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帶領着”、“組織者”“統帥”。

這種班級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學生個性可能受到壓抑。

(5)導師型——這種班主任主要靠思想影響和人格魅力來工作,他們給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學生人生的指導者。

指導人生當然是很好的,這是班主任的分內工作,學生崇拜老師也是可以理解的,這種老師肯定有值得崇拜的地方。問題是,如果這種崇拜形成某種狂熱,導致迷信,導致排他,導致封閉,那就對學生成長不利了。

(6)科學家型——他們主要靠科學來工作。他們給自己的角色定位首先是學習者和研究者,其次纔是學生的領導者和組織者。

他們與學生的關係,類似成人與成人的朋友關係,溫暖,理智,平和。

(7)“維持會長”型——這種班主任其實就是在那裏維持局面而已,他們主要靠權力和空洞說教來工作,給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學校領導佈置的各項任務的機械執行者。

(8)“寨主”型——這種班主任很厲害。他們主要靠權力和權術來工作,給自己的定位是“寨主”,“我的地盤我做主”。

“書生”型——這是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只是從書本上學了一些理論,完全沒有教育實踐經驗,甚至缺乏生活經驗。

教育有三種方式:管孩子、哄孩子、幫孩子。

管孩子就是用各種規則和批評、懲罰手段迫使孩子就範;哄孩子就是用表揚、賞識等手段誘使學生走成人設定的道路,這兩種辦法都強調從成人的主觀願望出發的外部干預。幫孩子則不然,它孩子是先搞清楚孩子的特點,從他的現實出發,幫他實現自我。

管孩子時,教師是指揮者;哄孩子時,教師是鼓動着;幫孩子時,教師是研究者。

做一個快樂明哲的班主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