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8W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1

對柴靜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網上她演講的那個視頻《認識的人瞭解的事》,整個演講一氣呵成,是一個很平靜的敘述,但對於我卻有一種非常震撼的感動,是故事裏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適的表述。平靜、堅定、有個性、有力量。後來看到網上說這個視頻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精選16篇)

第二次,記不得是哪裏看到了柴靜調查某個事件說自己可能會有危險,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尋事實。當時在想做新聞是這樣嗎?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確實了得,漢字這門語言她的使用讓自己感覺到真的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從這點也讓我對提高自己的漢語知識和文字表達能力有了更強的動力。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從書中我看見了如下:

1、部分新聞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尋找、發現、參與、瞭解、分析、追尋、思考、真相、展現,每個新聞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這些,他們的生活方式並不平靜,也並不輕鬆,對某個新聞事件的追求可能會翻山越嶺、困難重重,但他們在行動,在努力讓這些事情真實的展現。

他們的生活更有社會的責任感、有社會主人翁精神,“與我無關”這樣的詞語感覺他們說出來就像是犯了錯誤。

他們的生活是一種高效的工作和徹底的放鬆相結合的時間分配,有探尋的繁重也有安靜的思考,這個是我這個行業主流節奏不給予的。

他們的生活“看見”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銳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動帶來的收穫。

2、書中人物對我的觸動

書中講了20個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讀者觸動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討厭屈服”——看到我真的想問自己是公民嗎?

自己也常遇到權益受損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權利受損的事情,很多時候心底裏發出的是“把這個自己問題解決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過關係、可能通過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數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這些事情,那些跟我無關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彷彿大環境已經是這樣,經常聽到身邊抱怨社會的環境是多麼的世風日下,發達國家是多麼多麼的高素質,但自己在事中時又還是做着那些沒素質的事情,爲什麼?答大家都這麼做……

過馬路的時候你知道紅燈停、綠燈行,身邊的人不這樣做你能制止嗎?爲什麼會有中國式過馬路?前些天我好想聽到說對於中國式過馬路某個地方交通規定處罰前三個人,真實⊙﹏⊙b汗。爲什麼要處罰,教育難道不是第一位的嗎?教育又是誰的責任呢?只有管這個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嗎?這個邏輯不通的事實,在我們身邊卻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們每個公民一起行動,讓法律爲我們保駕護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來梳理行爲準則,讓那些陋習成爲全民公敵,這樣我們纔會有大環境。

從自己做起不是隻是自己不去做,更應該是去做榜樣、去做監督者,讓這樣的正氣傳播、正氣壯大。

“無能的力量”——學會承受的力量。

盧安克——向他致敬。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義,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無能。這個邏輯從小就有,活了三十多歲近幾年纔開始能夠說“我不會,我需要幫助”。

以前只要有事情我必須得會啊!無論任務多麼艱鉅自己就是要給老闆一個滿意的答卷。自己很辛苦,答卷交的越漂亮,活也就越來越多,一天24小時誰也無法改變,老闆的“期望”也越來越高,最終是自己不堪重負。還好自己意識到這一點不算晚,所以學會了去做哪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但這個認識還只是表面。

一次做項目,新來的一位大學生一起參與,由於不是她熟悉的業務,看到項目組的人都忙得很辛苦,她自己非常不好意思,幫忙又常幫倒忙。無意一次加班我分配任務,分工時我說後勤保障工作交給她來負責,她滿口說“好的,請大家放心”果然,那72個小時我們封閉工作,但是每頓伙食生活起居都非常的舒適到位。項目結束後,她對我說“謝謝您,讓我感覺到了我存在的價值”。這對我又是一次觸動,每個人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的價值,在任何一個環境中如果自己沒有感受到價值,內心都是一種折磨。像往常一樣自己做完每個事情,自己親力親爲大夥是不是會感覺到自己的不信任,感覺不到他們自己的價值,那這樣的合作,不也相當於自己在浪費旁人的時間。這是我認識的更深一層。

看了盧安克的故事,自己不禁感慨,承受的力量!多麼的準確,你能承受多少也決定了你的天地有多寬廣,你能承受的力量也決定了你的夥伴對你敞開的心扉。這也許是教育的方式不同,這也許是思考的方向不同,但這承受的力量正是我們自己在成長中積累的能量。盧安克的承受我看來並不代表逆來順受,是一種更大的正能量,來改變內心的力量。

謝謝,盧安克。

“邏輯自泥土中剝離”——每個面都有他自己的情況。

公平、公證!?談何容易。我們一個不算大的公司,處理一件小小的事情,不同當事人各自描述的情況都合情合理,幸好自己現在有給每方面發言的習慣,不然這些小小的事情都很難處理的適度合理。

看到書中這個章節,不僅感慨誰是犧牲品?誰又讓自己成爲犧牲品?追求利益還是原始動力。如果一切都是誠信的,我看我們就不用合同了,一切都是信守承諾的,我看也不需要法庭了。對於利益追求很多人看到好的一面,也看到不好的一面,這兩面都是做好充分準備的。但是這準備是不是能分好情況的準備和壞情況的準備呢?由終而始,你的終的定義更加重要。拿書中提到的房地產商,自己的錢打給了政府,政府又沒實現承諾,也沒有退錢導致了最後的結果,讓我看來還是被利蒙了眼。

天下熙熙皆爲利而來,追利沒有問題,無非還是想過更好的生活,但是逐利有個大前提就是有命花,要是沒了這個前提那一切也等於是霧裏看花。

多一面去體會自然就會多一面的收穫多一面的準備。好的產品經理,設計產品都會有一個場景模擬的過程,要考慮自己產品的各種場景的適用性這樣才能出來經典的產品,做任何事情也是這樣,多去看到另一面的情況肯定是更好的。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也有很多的障礙出現,但是無論是何種情況,去探尋去了解的心要是都沒有,那這個自然也不會有機會獲得。

這三個章節對我的觸動很大,書中還有很多讓自己看了有感觸的章節,“雙城故事”、“虐貓事件”、“非典”等等,這一切的“看見”讓我有了一種自己很淺薄的感覺,眼前看的好像只有報表,這一切對於柴靜的《看見》差太多了,我要看見的更多,要讓自己有更多的承受力量,再將這些轉化成爲更大的行動力量,從而履行一個公民的責任。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2

一本好書就像一粒幸福的種子,能夠在閱讀者身上開出美麗的花朵。莫源秋教授的《做幼兒喜愛的魅力教師》這本書,就像這樣一粒飽滿的種子,落到我的心底,平凡細膩的筆觸讓我感動、反思。這本書闡明瞭愛是雙向的,只有教師愛幼兒,沒有幼兒愛教師的愛是不完整、不科學的。這本書中讓我受益頗深的是這樣兩個觀點。

一、幼兒犯了錯誤,不需要大家幫忙。

教師想贏得幼兒的喜愛,除了爲幼兒營造充滿愛的環境,還要營造一種相互尊重的氛圍。許多教師容易走入這樣一個教育的誤區,即一個幼兒犯了錯誤,讓所有的幼兒都來“幫忙”他。其實,犯錯是幼兒個人的私事,有時更是幼兒個人的保密,不需要大家都來關注,更不需要大家都來批判和“幫忙”。否則,大家都參與進來,可能會讓犯錯誤的幼兒在他人面前失去尊嚴。

諸如小朋友經常會出現“尿褲子”的現象,如若老師處理不當,孩子很可能會因爲擔心被同伴取笑而厭學,在全班面前失去尊嚴,我們如能運用“高超的手段”保住孩子的面子,尊重他們“犯錯誤”,不公開羞辱孩子,教師肯定會得到孩子的感激和尊重,尊重不代表着教師對幼兒的尊重,更意味着幼兒之間的相互尊重。回想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爲幫忙某一特調皮,缺點“一大筐”的孩子改正錯誤時,往往會動用羣衆的力量,開場白往往是“某某小朋友實際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但他身上還有很多的缺點,這天我們幫他來找找吧。”透過閱讀此書,發覺自己的這種方法完全是錯誤的。當孩子犯錯誤時,教師就應和相關的幼兒私下“了結”,或者讓幼兒自己“了結”,在別人不知不覺中改正,過於張揚幼兒所犯錯誤,不僅僅不利於幼兒改正錯誤,也不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使幼兒過多的去關注別人的短處,如果過多關注別人的短處,孩子的心理不會十分陽光,過多關注別人的孩子多了,班級的心理氛圍決不會和諧。

書中“缺點”屬於孩子的保密,這句話說得十分有道理,莫老師還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某老師在家長來接孩子時,先將孩子的進步之處大大肯定了一番,然後想將孩子存在的缺點也告訴家長,家長也急切地想明白,但該教師卻直接將缺點偷偷告訴了幼兒,讓幼兒暫時保密,等改正了,再向家長報喜,我覺得此教師的做法十分值得我學習,把孩子的缺點當作保密來保護,是對幼兒的一種尊重,激勵幼兒在無人知曉中快速地將自己的缺點改正,進而獲得更大的進步,因此在平時,我要樹立一種保護幼兒保密的意識,只要是影響到幼兒健康發展的事情,都就應視爲幼兒保密,都就應受到教師的尊重和保護。

關注和滿足幼兒的需要,讓幼兒在幼兒園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幼兒園就會成爲幼兒嚮往的地方,教師就會成爲受幼兒尊敬、喜愛的人。

二、做個富有幽默感的幼兒教師。

幽默是現代人務必具備的一種手段,它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目的。幼兒也個性喜歡“幽默”的教師,幽默不僅僅能給幼兒帶來歡樂,而且能讓幼兒在簡單的氛圍中受到教育,獲得發展。

平時多使用幽默批評,許多時候,幽默化的間接批評比直接批評更易於理解,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天,喝完牛奶,自由活動時光,好幾個幼兒都爬到桌上,老師沒有生硬制止,她幽默地說:“小淘氣們,快下來,要不都要變成小猴子了,變小猴子可要長尾巴的啊。”聽老師這麼一說,孩子們立刻笑着爬下了桌子,天天說:“我可不想長尾巴。”老師的話使幼兒的“違規”行爲在笑聲中消失,因爲孩子更樂意理解寓於幽默的勸導,老師的幽默也使師幼關係更加融洽。教師可讓幽默活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佔有一席之地,如利用一些閒暇的時光,教師或幼兒輪流講一些幽默的故事,進行“說與做的不一樣”的遊戲等等,這些活動充滿趣味性,又有必須挑戰性,對幼兒思維靈活性、深刻性、創造性的訓練都有必須作用。

幼兒不喜歡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教師,更不喜歡一本正經、沒有言笑的教育和生活,他們喜歡富有幽默感的教師,喜歡能給他們創造幽默感的教師,喜歡幽默情調的教育。因此,今後,我將不斷提高自己的幽默意識和幽默潛力,以一種用心、樂觀和開放的心態對待幼兒,讓幼兒在簡單愉快的情緒中受到啓發,獲得發展。

羅曼·羅蘭說:“要撒播陽光到被人心中,總是自己心中有陽光。”是的,追求快樂是人的本性,自己心中有陽光才能給孩子帶來陽光的幼兒教師,定會受到孩子的愛戴。所以,我願意做幼兒喜愛的教師,和幼兒一齊幸福地成長!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3

一、與《活法》結緣

我在20xx年5月關注了微信的“活法”公衆號,被稻盛和夫老先生的經營哲學深深吸引了。隨後的日子裏,我關注了每日的“活法”公衆號信息推送,在網上觀看了湖南長沙舉行的第11屆盛和塾企業經營報告會部分內容,結合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心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在此基礎上,關注了“盛和塾”公衆號,開始閱讀稻盛和夫的《活法》,通讀了第一遍,摘抄了部分重點詞句,對引人思考、感人深省、催人奮進的話語,有了初步的感悟。

進入20xx年7月,煙臺的王道慧總經理給我推薦了“阿米巴經營的實踐和本質專題分享會”。通過參加8月4日舉辦的公益分享會,加深了我對稻盛經營學體系(經營哲學、人生哲學、經營實學)的理解。同時,加入了煙臺分塾《活法》讀書分享會,開始誦讀《活法》這本書,進一步體會“作爲人,何爲正確?”。

歸結爲一句話,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遵循基本的原理原則、以利他之心持續不斷的正確做人做事。再讀一遍《活法》又有了多一些的思考,如: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二、誦讀《活法》體會

稻盛和夫則是兩家世界500強(京都陶瓷和第二電電KDDI)的創始人,能夠說他是一位世界頂尖級的企業家,稻盛先生的活法很簡單:人只要堅持真理活着就很簡單,其實真理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深奧,我們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有人教我們真理,“不說謊、不給別人添麻煩、真心誠意爲別人、不貪心、不自私自利”這就是做人的基本真理,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卻是指引着稻盛先生成功經營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和令人稱道的生活、行事的準則。

翻開《活法》一書的序言,首先看到的是:“混亂的時代中追尋人生的意義”,書中給出了佛教意味的回答,“是爲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着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這意味着將人生比作一場修行,又將修行後的美好與崇高放在死亡面前去稱量,而每日唯有極度認真與精進。

人活着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就在於提高心性,磨練靈魂,不斷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努力、誠實、認真、正直的道德觀和倫理觀,學會“知足”,以利他之心生活,不斷積累善行,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哲學並貫徹始終,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走向成功和輝煌,同時也是人類走向和平幸福的王道。誦讀《活法》對我而言是一種心靈的雞湯,與內心交流,與靈魂對話,感悟書中點滴,收藏於思想寶庫。

磨礪心志的“六項精進”:

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2)謙虛戒驕。

3)天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謝。

5)積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讓憂愁支配自己的情緒,不要煩惱焦躁。爲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貫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後懊悔。

當松下先生談到“水庫式經營”時,面對怎樣才能做到的詰問,“他溫和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沉默片刻,他便自言自語道:‘那方法我也不知道,儘管不知道,但必須要建水庫,你必須這麼想。’”稻盛和夫先生“受到似乎像電流擊穿身體似的大沖擊,既茫然若失又驚歎不已”,從中突然覺察到一種義無反顧的使命感:必須如此,爲什麼要如此呢,必須如此。

工作現場有“神靈之聲”。當我們工作中遇到困難無論怎樣想辦法、反覆試驗不斷摸索、處處碰壁,無計可施,認爲自己無能爲力時,此時事情纔剛剛開始,此時,就應恢復冷靜,然後應對現實對產品和現場,重新審視、體察、傾聽,才能聽到“產品對我們的私語”,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透過《活法》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明確了做人做事的原則。

“要成就事物、實現想法,務必做到構思處於樂觀,計劃本於悲觀,實行基於樂觀”,這是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的工作方法。但我們往往在開展工作時,總是上來就悲觀謹慎,使自己喪失了信心,而在處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時卻又思考簡單、行爲草率,造成工作中的問題曾書不窮。

“勞動有苦澀的根,甘甜的果實。喜悅是從艱辛和痛苦中一點一滴滲透出來的。工作的快樂就隱藏在跨越痛苦的另一端。全心全意拼命去工作,度過艱辛與痛苦之後,完成任務時的成就感,是無可代替的喜悅。”

書中舉了一個叫做二宮尊德的農民的例子。二宮尊德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毫無學問,他所堅持的只是日復一日披星戴月地耕田勞作。由於他的精進,一個凋敝的農村成爲富裕的村莊。因爲他的事蹟,之後他被德川幕府任用。雖然二宮尊德沒有學過任何禮儀,但是他的舉止言談自帶威儀,讓人敬佩。這是一個在平凡的崗位上升華生命的例子。二宮尊德透過專心進行田間的精進,陶冶了人格,生命也到達了更高的境界。

1)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將發生180度大轉彎。

2)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這個方程式關鍵在於乘法。他舉例說,有的人頭腦聰明能夠得90分,但他炫耀自己的潛力驕傲自滿懈怠努力,只發揮了30分的熱情,那麼乘積只有2700分。另一方面,中等智力水平的人只有60分潛力,而透過努力來彌補,以超過90分的熱情投入工作,結果乘積是5400分。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氣第二,潛力第三。

3)孜孜不倦、默默努力,腳踏實地度過每一天,堅持積累每一天的力量。

三、工作和生活感悟

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用“人格=性格+哲學”來定義人格——人的精神的品格,最終決定人格的是哲學,我們總是依據哲學度過一生。結合個人的實際工作和生活,應該將“作爲人,何謂正確?”這一簡單的原理原則作爲判斷經營的指針,作爲判斷事物的基準,“將作爲人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下去”。

“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我們應該向稻盛和夫先生所闡述的必須“極度認真”地過好每天每日,全神貫注於一事一業、拼命努力、持之以恆、精益求精,就能磨鍊靈魂、提升思想境界,勞動的尊貴价值就在這裏。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認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就能獲得幸福的人生。正確的人生哲學只有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產生,人的精神只有在日常的、不懈的勞動中才能得到磨練。

“心不喚物,物不至”,對工作和生活要“積極思考”、“主動追求”才能“心想事成”,首先得想,要有“非同尋常的、強烈的願望”。追求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倫理觀,必須對自己的人生態度提出更高的標準,並不斷嚴格自律、盡力貫徹到底。人生是隨人的心態的變化而變化,自己的命運由自己的雙手開拓。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心製造出來的,這是一條根本性的真理。

在工作和生活中設定高目標,持續努力,平凡變非凡。夢想和願望是人生起飛的跳板,明確目標、有意識地去注意,抓住事物地本質和核心,做出正確判斷。衡量自己的能力要用“將來進行時”,用這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和生活,持續地“集中力、物應心願”。僅是知道不行,貫徹落實才有意義,“只有額頭流汗,靠自己努力賺來地錢纔是真正的利潤”、“每一天都極度認真”、“無論如何一定要成功”、“拼搏在當下這一刻”。不完美不要緊,貴在持續“精進”。

“喜歡”就是最大的動力,因爲喜歡就會投入工作,在投入工作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喜歡。只要拼命投入就會產生成果,從中會產生快樂和樂趣,就會來幹勁,又會產生好的結果,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過程。徹底地喜歡自己地工作是通過工作豐富自己人生的唯一的方法。越是看似錯綜複雜的問題,越是要趕快回歸原點,依據單純的原理原則做出決斷。我們應該具備把事情簡單化、直接抓住事物本質的“高層次眼光”。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4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還可以讓人們獲取大量的豐富的知識。心情不好時,讀些幽默搞笑的雜誌,會讓心中的不快都煙消雲散,心情自然就會同陽光般燦爛;心情愉悅時,閱覽些抒情美文,便更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感到前途渺茫時,看看古人的立志文章,思路就會柳暗花明,心情豁然開朗。書是人類心靈的港灣,是生活的調味品。

一直很喜歡看書,高中時功課比較緊,一般也沒什麼時間去看名家們的小說,一直都挺遺憾的。現在進入了大學,功課不再像高中時那樣緊。因此我會有很多業餘時間來讀書,讀那些我渴望已久的作品。這不僅滿足了我的.讀書慾望,更充實了我大學的課餘生活,一舉兩得。

在圖書館看到了巴金的作品,真是愛不釋手,《家》《春》《秋》激流三部曲一直都是我想讀的,現在終於有機會拜讀了,先借閱了小說《家》,借讀書會活動來和同學們分享一下。故事的寫作背景是“新文化運動”時期,小說的主人公有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爺爺是整個家族的大首領,但他卻是一位極其刻板,封建守舊的老頭,三兄弟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成員龐大的大家族中。覺慧聰穎,深得家族成員的喜愛,雖然抱有遠大理想,但卻不敢反抗,對父親和爺爺是悉聽尊便,娶了自己不喜歡的女人,並且放棄了自己的學業,一味的聽從長輩們的安排,父親死後,挑起持家的重擔,把自己的希望都寄託在了剛出生不久的兒子身上,每天麻木地生活着。而覺新和覺民兩兄弟卻與大哥截然相反,爲大哥的遭遇感到憤憤不平,同時又接受新式教育,受

外界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他們的思想遠比大哥先進,並敢於反抗封建禮教。新思想的潮流時刻激進着他們,他們也曾勸說大哥,並鼓勵大哥閱讀《新青年》,大哥也是有思想萌芽的,但多年的生活壓力讓他默默地將新思想埋藏於心底,阻止了的進一步發展。大哥的悉聽尊便讓兄弟倆很是不解,甚至有些氣憤。故事結尾處,兩兄弟與大哥的隔閡越來越大了,兄弟倆在新思想的指引下,反抗家族的命令,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天空,而大哥仍是唯唯諾諾,妻子難產死後,變得更加麻木了。

看完後,我很佩服覺新與覺民兩兄弟的勇敢與智慧,他們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勝利,是先進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青年就應該具有這種激進思想,敢於排斥那些消極的封建意識,積極的接受新思想.新文化,不斷地充實自己。當然,我也很同情大哥覺慧,從小衣食無憂,長大後,一味地服從長輩們的命令,害怕激化家族內部矛盾,引發衝突,一味地忍讓,葬送了自己的前途,犧牲了自己的遠大理想,不過,我又有些不理解,既然有新的思想,爲何不利用呢,反而只是一味麻木的活在舊思想中,真的是鮮明的對比。這讓我堅信:青年的進步思想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

讀書會讓我的思想有所進步,讓我的感情更加細膩,書不僅給我帶來許多歡樂,更教會了我知識,是我最好的朋友。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增加見識,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讀書已經成爲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活動。爲了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創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全面提高學生文明素質。我班以世界讀書日爲契機,特舉辦以“閱讀·悅心·約未來”爲主題的讀書會活動。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夕陽之輝。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正如高爾基所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上班族們不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裏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通過書本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總的來說,讀書對於我們個人成長的好處可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牛頓說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爲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二、讀書開闊人的視野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一定的化學和其他基礎,纔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說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必須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瞭解。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範,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於他發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後,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爲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助。

從它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作爲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5

“書香溢寒假,名著伴我行”的讀書活動讓我的寒假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名著是一汪泉水,時刻滋潤着我們的心靈;名著是夜晚璀璨的星星,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名著是江南醉人的風景,讓人流連忘返。而《第五項修煉》與《杜拉拉昇職記》就成爲了陪伴我寒假空餘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今,知識經濟日益劇烈,職場風雲變幻莫測,沒人能準確的把握其方向。20xx年的金融危機使得多家企業破產,造成成千上萬的人失業。所以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企業,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生存技巧,這些技巧不是先天就會的,而是靠後天的學習積累起來的,在這個靠知識武裝自己的時代,對於那些依舊只靠“蠻力”卻希望能獲得成就的人或集體來說,是可悲的,其結果註定是被時代的潮水所吞沒。因此,不斷在學習與工作中前進成爲了一種有力舉措。

《杜拉拉昇職記》講述的是主人公杜拉拉在工作中不辭辛苦,升遷途中經歷的挫折與磨難,對自己所處的世界級公司的政治鬥爭的感悟以及她在工作中所擁有的愛情經歷,生活理念和爲人處事的方式。

人的最輝煌的時間段可以說是獻給了自己的工作的。在人的前二十幾年中,努力學習,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對於學生而言,學校是溫房,沒有任何的風雨,沒有任何的外界的干擾,學生很舒適的成長着,被溫房中的養分滋潤着。而當脫離溫房時,他們會發現,外界與自己心中所想像的是那麼與衆不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不是人人都是富二代,不是人人都有雄厚的背景,在如今的社會中,有着背景是令人羨慕的,因爲它可以令你少走很多彎路,直接就可以通向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或許這對許多人來說很不公平,不過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社會,理想的公平是絕不不存在的。

對於那些初出茅廬,或是已打拼過一段時間的那些沒有背景的人們來說《杜拉拉昇職記》是一本可以借鑑的書。《杜拉拉昇職記》是一部描述白領生存法則的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產階級的代表,她沒有背景,受過較好的教育,走正規路子,靠個人奮鬥獲取成功。在這本書中小說主人公杜拉拉從一個民營企業做起,再經歷港臺企業,慢慢的朝着自己的外企前進。

對於人一生的職業而言大致可以分爲這幾個階段,就業階段,擇業階段,樂業階段。在一開始是職業在選擇你而不是你在選擇職業,當你有了一定的經驗後,可以對自己嚮往的職業開始進行選擇,而樂業,顧名思義,就是享受自己的職業了。當然很多人一輩子都處於就業階段,始終無法再向前一步,小說中的主人公拉拉,卻不是這麼一個人,她有這自己明確的目標,一心想去外企的她,歷經民營企業和港臺企業的洗禮後,拉拉終於如願以償地進了通訊行業的著名美資500強企業DB,任職華南大區銷售助理,月薪四千。那時的她,大學畢業四年了。在進入外企後,拉拉在外企的經歷跨度八年,拉拉從一個樸實的銷售助理,成長爲一個專業幹練的HR經理,見識了各種職場變遷,也歷經了各種職場磨練。然後其經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比如:同級對直接領導有了矛盾後,作爲旁人,該怎麼處理,尤其是當事人自己也對上級有抱怨的時候,該怎樣處理?當直接上司和間接上級之間對自己有不同看法的時候,該如何處理?當直接上司和更高級別上司有矛盾時,該怎麼處理?遭遇辦公室愛情的時候,該怎樣面對?遭遇情敵的時候該怎麼處理……等等一系列的問題。而這些問對於我們年輕人在實際工作中很有借鑑意義。比如在面對辦公室愛情的時候,拉拉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用機智去面對,用警覺去捍衛。但在遭到同事兼情敵的惡意攻擊的時候,不退縮,不正面衝突。尤其是絕不把工作和感情糾纏在一起,很理智地區分開來。

杜拉拉,長相中等偏上,身材是標準的OL瘦版,學歷是名校本科,沒特別顯赫的背景,如果說她有什麼最爲特別的地方就是有着卓越的智商IQ和EQ,有着特別強烈的上進心,有着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的性格,正是這些,造就了她的成功。由這本書不禁讓人想到了未來的自己,畢業後的我們即將踏上工作的崗位,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與生活。所以,《杜拉拉昇職記》讓我提前瞭解了職場中所需要面臨的考驗,以便於現在能夠更好的鍛鍊自己。

相對於《杜拉拉昇職記》,《第五項修煉》更爲深奧難懂。這本書主要告訴我們如何構建一個學習型組織。其中,五項修煉分別爲: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自我超越的修煉是深刻了解自我的真正願望,並客觀地觀察現實,對客觀現實正確的判斷。通過學習型組織不斷學習激發實現自己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並全心投入工作、實現創造和超越;心智模式影響自我表現出來的行爲,通常在剎那間決定什麼可以做或不可以做,這就是心智模式在發揮着作用。

改善心智模式我們把自己工作組織看成學習的場所,把自己工作組織看作是轉向自己的鏡子,這是心智模式修煉的起步,我們學習發掘內心世界的潛在能力,使這些能力浮在表面,並嚴加審視;共同願景指的是一個組織中各個成員發自內心的共同目標,在一個團體內整合共同願景,並有衷心渴望實現的目標的內在的動力,將自己與全體衷心共有的目標、價值觀與使命的組織聯繫在一起,主動而真誠地奉獻和投入;團體的集體智慧高幹個人智慧,團體擁有整體搭配的行動能力。當團體真正在學習的時候,不僅團體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爲快;企業和人類的其他活動一樣,也是一種系統,也都受到細微且息息相關的行動所牽連,彼此影響着,因此必須進行系統思考修煉。系統思考的修煉是建立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修煉。

《第五項修煉》提供了一套使傳統企業轉變成學習型企業的方法,使企業通過學習提升整體運作“羣體智力”和持續的創新能力,成爲不斷創造未來的組織,從而避免了企業“夭折”和“短壽”。在如今學習型組織是一種適合時代潮流的管理方式,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一個企業才能永葆青春,不至於早早夭折。

當然在社會之中,個人終究是渺小的,集體的力量纔是強大的,學習之中也是如此。所謂學無止境,學習的過程也就是我們戰勝一個個困難與挫折的過程。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只有打敗了自己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在學習中,我們如果團結集體的力量,積極採取其他人的意見,以沉着冷靜的頭腦來分析,才能把握全局。團隊學習不僅是自我水平的提高,也是集體水平的提升,學習的真正價值纔會慢慢體現出來。

雖然現在我還是一個大一的學生,但是光陰似箭,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一眨眼就過去了,所以現在就要開始瞭解職場相應的知識。這樣才能爲自己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如今的我,應該以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爲主,在空餘時間補充職業相關的知識。社會是殘酷的,如果時時刻刻更新自己,很快就會被淘汰。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就是一個特別值得借鑑的學習方法,相信在未來的企業工作中,團隊協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6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生活本就是一座圍城,婚姻與事業、學習與娛樂、發展與落後、成功與失敗,都是這座七彩城中的一種顏色,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種元素。當一切人和事因爲努力和樂觀而變得美好,當城中的色彩都均勻和諧時,那麼這座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沒有人會試圖離開她,即使是自憐自哀的方鴻漸也會喜歡,假惡醜也會被同化爲真善美。也許世界永遠不會變得如此美好,但允許我心中永遠存在這種美好的理想。

我們的生活中“圍城”隨處可見。不僅僅是戀愛婚姻、工作事業,還有學習生活、交友處世,無一不有一個“城”把我們“圍”着。“圍城”——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錢鍾書用幽默的語言、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比喻,站在一定高度俯看人生,批判了人性的醜惡、虛榮。如:“夜彷彿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了,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褪後的夜色也帶着酡紅”、“孫太太眼睛紅腫,眼眶似乎飽和着眼淚,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麼輕輕一碰就會掉下來”、“蘇小姐雙頰塗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暈出紅來,像紙上沁的油漬,頃刻布到滿臉,靦腆得迷人”。又如:“我們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親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見過面的人。人事太忙了,不許我們全神貫注,無間斷地懷念一個人。我們一生對於最親愛的人的想念,加起來恐怕不到一點鐘,此外不過是念頭在他身上瞥過,想到而已”、“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他向樹上爬,就把後部供大衆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這些語句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時而讓人忍俊不禁,時而又想像着作者所描述的情景,給人深深的同感,彷彿身臨其境、如見其人。

當我讀完全文後,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感到意猶未盡,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這樣都“結束”了嗎?對於主人公的故事,對於整個《圍城》,讓人去細細地思索、靜靜地品味、慢慢地鑑賞。全文最後一句話:“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這種時間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蒼涼與變遷嗎?

《圍城》裏最令人最熟悉的語句自然是那句:“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讀完《圍城》,從主人公精彩而又獨特的故事前後,我看到了作者所表達的人性和表現的哲理,以及作者在文中生動傳神的描述。筆者認爲,這些精髓需要我們去理解和去感悟。

我是一個愛看書的孩子,最喜歡看《格林童話》,因爲裏面有很多精彩感人的故事。早在我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開始給我講裏面的故事,後來我自己開始看圖畫版的《格林童話》。現在它依然是我每天睡前的必讀書本之一。

走進《格林童話》,你會認識美麗善良的“白雪公主”,聰明可愛的“小紅帽”,沉睡了一百年的公主“睡美人”,可惡兇狠的老巫婆,饞嘴的狐狸和聰明的鵝……

裏面的故事常常感動着我,給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故事是《灰姑娘》,裏面講述的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小女孩。她的媽媽死去了,父親給她找了一個後媽。那個後媽帶着兩個小女孩,這兩個女孩愛美、狠毒。這樣,灰姑娘就被欺負,天天睡在廚房裏,身上很髒,所以別人稱她灰姑娘。她在媽媽的墳墓旁,認識了小白鴿。有一次,國王幫王子選妃,舉行了三天宴會。最後,灰姑娘被選上了王妃,而兩個姐姐氣得暈過去了。

這個小故事讓我認識到:人一定要善良,要有愛心。一個人如果有一顆善良的心,充滿愛的心,那麼他的生活就會快快樂樂。但是,如果一個人有一顆不好的心,愛妒忌的心,那麼,他整天會活得很不開心,結局也不會美好。就像灰姑娘的姐姐要是心腸好一些,灰姑娘成爲王妃後,她們也會成爲漂亮的公主,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願每個人都成爲善良的人,這樣,世界纔會真正成爲愛的家園。

書是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它帶我暢遊世界,領略大自然的風光,瞭解大自然的奧祕,它能讓我懂得許多人生哲理。書,用它豐富的知識甘露澆灌了我求知的心田。

百年孤獨是我讀過的第一本世界名著,當時我讀七年級,正是喜歡孤獨寂寞用詞的小女生,爲了這個名字,我從圖書館借了來,可是第一句: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的槍口中,奧爾良上校想起了多年前他第一次看到冰的情景(大意如此),一下讓我蒙了,我把它放到一邊,不願再看,直到一個月後,圖書館催我還書了,硬着頭皮拿起了書,看了兩頁,從看到第三頁後,我的手再也離不開這本書,我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奉獻給這本書,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反覆看了三遍,從來沒有一本書給我這樣的經歷:我把生命交給一本書了!那一個月,我無法跟人交流,無法大聲說笑,滿腦子都是奧爾良家族每一個人的身影,每一個都那麼鮮活,每一個都那麼特立獨行,但所有的人都那麼孤獨於世!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7

書,是良師,更是益友。

好讀書,是年輕時候養成的習慣,但是不得不成認,隨着年齡的增長,工作量和各種社會關係的增多,年少時候那種單純的安心的讀書的心境難以追回,再加上每天的各種事務踏至紛來,每天可以有一段長的讀書時間就顯的彌足珍貴,所以,我這樣的年紀和工作的特點使我在讀書上不得不養成自己的特點,一是要讀書首先是選書。雖說是開卷有益,但是時間有限,所以必須有選擇的讀書,把有限的時間放在好的,適合的書籍上。在選書上,不看庸俗無聊,不求高深專業,但要切實有用;不過於專一,而追求廣博,讀書如交友,只是呆在一個小圈子裏,很容易自我封閉,自我限制,所以要廣交朋友,經史子集,古今中外,各種書都要儘可能涉獵一。二是隨時備書,“見縫插針〞。沒有大片的時間可用來讀書,只能是把片刻的閒暇時間利用起來。有時間就拿出來翻上兩頁,享受一下。就算是一本大部頭的書籍,只要發揮愚公移山的精神,日積月累,持之以恆,總會在不知不覺中,輕鬆搞定;三是有方案,雖說讀書的時間少,但是,不能找藉口,不能放任,每天必須要擠出一段時間讀書,我把這個稱之爲:每天多走一點路,意思是在每天要停下來休息的地方,要再堅持一下,多看一會兒書,在多走一點路。四是要用腦讀書,多做批註,

常寫心得體會。用眼讀書,獲得一種簡單的快樂,用心讀書,贏得一片安寧,一種豐潤,用腦讀書,在思考中完成和作者的對話,那麼收穫的除了快樂,安寧,更是一種洗禮和昇華的過程。子曰:學而不思那麼惘,思而不學那麼殆。讀書學習和獨立思考必須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優化的效果。五是讀書以致用。有人說,現代人讀書很功利。我倒是覺得,讀書是不能過於功利,那樣讀書讀不好,讀不深,讀不出快樂。但是讀書也要有目的性,那就是讀書必然是直接或間接爲了我們工作,生活效勞的,這就是讀書的目的性。讀書是要用的。讀書不能像是在沙漠中下注水,澆灌了很多,但是長不出嬌豔的.玫瑰。讀書可以死讀,但千萬不能讀死,所以讀書應該是要結合自己有選擇的讀,有目的的讀。讓書成爲我們的良師益友,成爲我們工作生活中前進的階梯。

大家都在讀書,但是,每個人讀書的方法、感受和收穫是不一樣的。說了我的讀書的方法,在說說我讀書的各種體會和收穫。總結起來,應該是“三開〞。

開心養氣。我在讀書之中,收穫的開心,快樂分四個層次。一是最爲簡單直接的快樂,一段快意恩仇的故事,一個精采絕倫的比喻,一個構思精妙,啞然失笑的結尾……這些都會讓我怡然自樂,欣然發笑。二是讀書讓心靈安寧,拋開煩惱的快樂。這時候讀書已經深入其中,忘記身邊的種種事情,溶入到書的世界裏。這時候讀書,因爲書的世界不同,會有激情如火,也會有沉靜似水,也會有百般無奈,感慨嘆氣。這種在書的世界中暢遊,與書的內容同呼吸,共命運的感覺就是讀書的第二層快樂。三是獨立思考,對話交流的快樂。這時候讀書不是讀了,而是和好友知己聚在一起,或茶香四溢,或青梅煮酒,或踏雪尋梅……總之是在契合兩歡的氣氛下的對話、交流、碰撞、引申。四是讀書有用。這種快樂就不在讀書之中了,而是在讀書之後的一種反應。這是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夠“書到用時不恨少〞,能夠信手拈來,娓娓道來,能夠自信大方,舉止得體。這樣,快樂自然而來了。

修身養性,怡悅身心,幾乎是衆多讀書人對讀書作用的一致性的評價。許多人把讀書弄墨說成是附庸風雅,這句含有貶義的話卻道出了一個事實,讀書對一個人的修養,氣質有很大的塑造力,這種塑造是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

但又是實實在在,明顯改觀的,古代不就有“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嗎。當然這個“三日〞不是指三天,而是代指一段時間的意思。總之,腑有詩書氣自華,經常讀書的人總會給給人們一種感覺,那是從舉止言談中流露出來的。

開闊視野。書籍是向上的臺階和平臺,是望遠鏡也是顯微鏡。因爲書籍我們能夠擺脫地域的限制,視野的狹隘,從而站的更高看的更廣,看的更遠,看的更深。有句說:視野決定事業。我們要走出大山,跳出峽谷,目的就是爲了開闊視野,學習外面先進的科技,成功的經驗和高效的方法。而我認爲,要到達這樣的目的,讀書無疑是最爲便捷,最爲經濟,最爲高效的方法。從《世界是平的》,我們一下子翻開了視野,模糊遙遠的地方被拉成了“一馬平川〞,讓我們如此清晰的感受到了全球化的腳步如此接近,一下子把我們也拉入了在太陽升起後,一起奔跑的動物行列之中,危機就在眼前,可是,機遇和希望也同樣的實實在在,爲了生存和開展,必須用力加速向前跑,必須“率先〞衝在前,不是大吃小,而是快贏慢。

開拓思路。思路決定出路。以科學和開展觀念指導,解放思想,革新觀念,是我們事業成功與否的關鍵。讀書學習是我們真正掌握科學發展觀,不斷開拓思路,革新觀念的重要途徑之一。書是先賢們智慧的濃縮,是其他人其他地方的先進、成功經驗的總結,是“大補〞之品,需要認真研讀,反覆推敲,不斷咀嚼。我看李瑞環的《學哲學,用哲學》,其中許多的話語短小精煉卻意深旨遠,比喻通俗恰當,卻引入深思。有許多的警示之語,也有許多的諄諄教導,總能讓我玩味其中,收穫頗豐。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8

作爲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瞭解些教育理論是不可獲缺的。寒假期間,我閱讀了名著《陶行知文集》和《給教師的建議》,從中受益非淺。一本好書能啓迪人的智慧,滌盪人的靈魂。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和《陶行知教育文集》就是這樣的好書。它們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們彷彿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着自己;它們又好像是我慈祥師長,不斷地給初入教師崗位的處於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大師的形象雖然模糊,但大師的指引卻是那麼具體。如何在教師崗位上能夠將工作做好,如何能讓自己在這份事業上有所發展,我從中總結出幾個我首先必須要努力的方向:

一、讀書,讀好書

有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在我們教育事業中尤爲重要。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讀好書,讀有意義的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二、關心學生

其一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建立師生友誼。蘇霍姆林斯基寫道:“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花費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認爲,要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只要帶領兒童去參觀旅行,跟他們一起座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們一起分享歡樂就行了,這些看法都是錯誤的。建立跟學生的友誼,必須具有巨大的豐富的精神財富。缺乏這種精神豐富性,友誼就會變成一種庸俗的親暱關係,而這對教育是一種危險的現象。教師要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瞭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從中知道學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

其二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當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要及時、耐心、細緻地輔導,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展。相信我們付出的努力總會有回報,灑下的甘霖總會澆灌出燦爛的花朵。

三、賞識學生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詹姆斯還發現:一個沒有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後,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至4倍,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學生都需要不斷的賞識。被賞識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會產生一種被鼓舞、被期待的積極心理效應,就會更加向善向美。可見,賞識教育在學生的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

如今,我也試着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不用分數的高低來作爲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的標準。我試着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現學生點滴的進步,併爲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爲語言、化爲動作來讓他知道,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試着讓我的學生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讓每一位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讓快樂能夠延續。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不過,我們在賞識教育過程中不應該忽視孩子的缺點和退步,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否則,會導致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過程中產生偏差;稍遇不順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時,也會導致他們過於自私、驕橫,在集體中很難與別人相處,進而產生一系列問題,這會違揹我們“賞識教育”的初衷。

“知識就是力量”,確實,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教育好學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會讓我的學生們從知識的海洋中獲得力量,幫助他們揚起未來理想風帆。

陶行知當看到學生出現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就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路。作爲現代的教師更應如此。當我們對學生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這學生也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要更多的愛去熔鍊鍛造呢?教師愛學生就不能沒有自我剋制。“怒”是必須要“制”的,否則既無補於事又傷神傷身,久之反倒說明自身無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點“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裏”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9

人常說:讀書足以移情,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爲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穫非淺。

作爲一名一線的國小教師,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爲一名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爲教師的肩上的重擔。範梅南先生說,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要讀書,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假期來讀書的心得。

首先讀書促進了我成長。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爲先。中國臺灣教育家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爲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爲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什麼條件下知識才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爲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裏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着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讚美,換成幽默。那些特別的孩子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爲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啓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爲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纔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當然,作爲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纔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10

開卷有益,這是我對自己讀書多年來的最深、最明瞭的體會。

從古人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到今人的“書籍是人類靈魂進步的階梯”,無不看出讀書的良好作用。讀書之所以重要,是因爲閱讀中蘊含着重要的內涵。閱讀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思接千載、出入六朝,與大家巨擘攀談、泰斗耆宿交流、巨人英雄對話、嚮導領袖請教。他們高屋建瓴的奇妙哲思,波瀾壯闊的人生軌跡,氣勢恢宏的豪邁事業,感染你、引導你站在高山之巔,開闊你包容萬物的胸襟,培養你崇高人格的大度、大氣。在這樣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會經常出現在每個人的身上。於是人人都想讀書,把活到老學到老作爲至理名言,可是在讀書的過程中,許多人只體會到讀書的無比之苦,我卻更多地感悟到讀書的無限之樂。我不是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而是把讀書當成一種心靈之旅,當成一種和古之先賢、智者名士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交流的過程,當成一種消除疲憊,洗去煩惱的精神生化的過程。

書藉是人類知識的結晶,是社會進步的階梯,是精神的生活盛宴,是強盛民族、進步社會、健康人生須臾不 可或缺的巨大支撐。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無一點塵。”書藉記錄着人類的真善美和假惡醜,讓你在美醜的世界中行走,使你從正面和反面教材中受到啓迪。如浴清純之水中,自覺洗掉各種心理灰塵,培育真善美的情操。

書藉是人類的知識寶藏。它存儲着政治理論、歷史、哲學、文學、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儒學、道學等包羅萬象的人類智慧。時代的飛速發展,使我們每個人面臨着“本領恐慌”的危機,只有涉獵書藉寶藏,才能在各種難題和挑戰面前獲得解難題和取勝的錦囊妙計,從而使我們產生辦每件事、思考每一個問題,都有大師在前面引路的感覺,創新思維脫穎而出。

書,是良師,更是益友。

鑑天讀書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作用力和感召力,採用正確的讀書方法,則是能否發揮以上“三力”作用的十分重要的前提。

一是要讀書首先是選書。雖說是開卷有益,但是時間有限,所以必須有選擇的讀書,把有限的時間放在好的,適合的書籍上。在選書上,不看庸俗無聊,不求高深專業,但要切實有用;不過於專一,而追求廣博,讀書如交友,只是呆在一個小圈子裏,很容易自我封閉,自我限制,所以要廣交朋友,經史子集,古今中外,各種書都要儘可能涉獵一二。二是隨時備書,“見縫插針”。沒有大片的時間可用來讀書,只能是把片刻的閒暇時間利用起來。有時間就拿出來翻上兩頁,享受一下。就算是一本大部頭的書籍,只要發揮愚公移山的精神,日積月累,持之以恆,總會在不知不覺中,輕鬆搞定;三是有計劃,雖說讀書的時間少,但是,不能找藉口,不能放任,每天必須要擠出一段時間讀書,我把這個稱之爲:每天多走一點路,意思是在每天要停下來休息的地方,要再堅持一下,多看一會兒書,在多走一點路。四是要用腦讀書,多做批註,常寫心得體會。用眼讀書,獲得一種簡單的快樂,用心讀書,贏得一片安寧,一種豐潤,用腦讀書,在思考中完成和作者的對話,那麼收穫的除了快樂,安寧,更是一種洗禮和昇華的過程。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讀書學習和獨立思考必須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優化的效果。五是讀書以致用。有人說,現代人讀書很功利。我倒是覺得,讀書是不能過於功利,那樣讀書讀不好,讀不深,讀不出快樂。但是讀書也要有目的性,那就是讀書必然是直接或間接爲了我們工作,生活服務的,這就是讀書的目的性。讀書是要用的。讀書不能像是在沙漠中下注水,澆灌了很多,但是長不出嬌豔的玫瑰。讀書可以死讀,但千萬不能讀死,所以讀書應該是要結合自己有選擇的讀,有目的的讀。讓書成爲我們的良師益友,成爲我們工作生活中前進的階梯。

大家都在讀書,但是,每個人讀書的方法、感受和收穫是不一樣的。我在讀書中就有許多的體會和收穫。

收穫開心快樂。一是簡單直接的快樂,一段快意恩仇的故事,一個精采絕倫的比喻,一個構思精妙,啞然失笑的結尾……這些都會讓我怡然自樂,欣然發笑。二是讀書讓心靈安寧,拋開煩惱的快樂。這時候讀書已經深入其中,忘記身邊的種種事情,溶入到書的世界裏。這時候讀書,因爲書的世界不同,會有激情如火,也會有沉靜似水,也會有百般無奈,感慨嘆氣。這種在書的世界中暢遊,與書的內容同呼吸,共命運的感覺就是讀書的第二層快樂。三是獨立思考,對話交流的快樂。這時候讀書不是讀了,而是和好友知己聚在一起,或茶香四溢,或青梅煮酒,或踏雪尋梅……總之是在契合兩歡的氛圍下的對話、交流、碰撞、引申。四是讀書有用。這種快樂就不在讀書之中了,而是在讀書之後的一種反饋。這是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夠“書到用時不恨少”,能夠信手拈來,娓娓道來,能夠自信大方,舉止得體。這樣,快樂自然而來了。

修身養性,怡悅身心,幾乎是衆多讀書人對讀書作用的一致性的評價。許多人把讀書弄墨說成是附庸風雅,這句含有貶義的話卻道出了一個事實,讀書對一個人的修養,氣質有很大的塑造力,這種塑造是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但又是實實在在,明顯改觀的,古代不就有“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嗎。總之,腑有詩書氣自華,經常讀書的人總會給給人們一種感覺,那是從舉止言談中流露出來的。

開闊視野。書籍是向上的臺階和平臺,是望遠鏡也是顯微鏡。因爲書籍我們能夠擺脫地域的限制,視野的狹隘,從而站的更高看的更廣,看的更遠,看的更深。要達到開闊視野,學習先進科技的目的,讀書無疑是最爲便捷,最爲經濟,最爲高效的方法。

我們多讀書,書就會和我們成爲好朋友,讓我們用腦想,用心記,在書中遨遊吧!讓我們在書裏快樂享受書的幸福和快樂吧!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11

周敦頤的《愛蓮說》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衆”。開篇深沉大氣,既點明瞭《愛蓮說》之蓮也屬水陸草木之花,也點明瞭蓮的可愛,只是“甚蕃”者裏的之一罷了。這爲他下文的“予獨愛蓮”埋下了順理成章的伏筆。如此開篇,出筆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頤並沒在甚蕃裏糾纏,只是直接縮景,一句“晉陶淵明獨愛菊”,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

接下句“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像是重複,但實爲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爲強烈,爲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爲保持一份高潔,寧願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與衆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衆心態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質的區別的。這爲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

下句周敦頤就直接進入了正題“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之語,愛蓮之心,喻蓮之志,可謂一氣呵成,看似是對蓮的直觀描寫,其實字字句句皆是借蓮之表像傾訴心衷也。此運筆之老到,實讓人歎爲觀止。可說通篇讀者都無一絲喘息之機。語言超凡脫俗,而回味卻是雋永綿長,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頤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讓人讀來也別有一番滋味。“予謂菊,花之隱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節“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可謂渾然一體,不着絲毫痕跡。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而無一言直接指責。

周敦頤通過這樣的對比,將自已比喻爲君子。君子難爲,猶勝於避世也。從這一點來看,周敦頤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不過周敦頤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發出了深沉的感嘆“菊之愛,陶之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是的,滾滾紅塵,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晉有陶淵明,可現在卻聽都沒聽到還有人會這樣做的。或是像我一樣的,在塵世中能相守一份純淨的,有着我這樣追求君子風範的,又有幾人?大多數的人,皆在紅塵世事中從衆罷了。從這裏可以看出,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衆只求純淨的心態,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爲世風日下,大多數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此文高風亮節,清雅脫俗,精短,鋃鋃上口,實爲古文中難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雙解,內容厚實而意境深遠。加上其文近似白話,易讀易解,所以成了流傳後世膾炙人口的傳世佳品。在賞析此文的時候,如果能感動於文中的志節,這也就是讀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蓮不比挺拔的松柏,蓮不比傲雪怒放的臘梅,蓮不比勇鬥秋風的黃菊,但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愛蓮“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漫步荷田之畔,見荷花各式各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似嬌似羞,惹人遐思;盛開的花兒,似笑似舞,讓人駐足;還有的迫不及待蛻去外邊的幾瓣,中間的蓮蓬,讓人想起母親,想起孕育,想起希望。微風吹來,荷花左右搖擺,翩翩起舞。蓮葉託着荷花,有節奏地跳舞。蓮花襯着蓮葉,美麗極了蓮的顏色是淡淡的粉紅,花瓣上略帶點白,給人一種純潔的感覺。蓮的一生幾經磨難,卻依舊傲然挺立。支撐它的一根纖細而又嬌嫩的莖,好像一掐就能掐出水了。一根不起眼的綠莖,把整朵花擡得穩穩當當。一股狂風吹過,它輕輕地搖曳幾下;一陣暴雨打來,它依舊屹立在雨幕之中。照耀它的不是溫柔的春光,而是毒辣的烈日;滋潤它的不是甘甜的泉水,而是污泥中的濁水;吹拂它的不是輕柔的春風而是一陣陣的熱浪。蓮的一生不知經歷了多少的磨難,卻依舊傲然挺立。面對挫折,開得更燦爛。

愛蓮的文化。《愛蓮說》裏,我獨愛那一句“予獨愛蓮之處淤泥而不染”它贏得了多少清高之士的讚許,贏得了多少同感之人強烈的共鳴。再看看詩人李白稱讚荷花,他的眼中,荷花成了豔麗無比的女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頓時散發出無比得絢爛,異常誘人,用“碧荷生幽泉,朝日豔且鮮”的詩句形容不足爲過。當然,寫荷花的詩句還有很多,比如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成了夏日風景的製造者;比如樂府詩“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愛蓮一身的寶貝。荷花,蓮子、蓮衣、蓮房、蓮鬚、蓮子心、荷梗、藕節都可藥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溼消風、清心涼血、解熱解毒。蓮子能養心、益腎、補脾、澀腸。蓮鬚能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解暑除煩,生津止渴。蓮葉能清暑利溼、昇陽止血。藕節能止血、散瘀、解熱毒。荷梗能清熱解暑、通氣行水、瀉火清心。蓮一生都爲人們奉獻着。

陸上百花競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與桃李爭春風。七月流火送清涼。愛蓮清幽淡定的君子之美;愛蓮孤芳自賞的清高之雅,愛蓮不懼風雨的堅強之勇。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12

讀書大家都會,但認真、仔細讀書的人不多,古往今來有許多名人用詩句、詩文來讚頌書,書是我們的益友,他帶領我們到書的王國去獲取能量-那就是知識!

從國小甚至幼兒園老師就教導我們好讀書,因爲讀書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養和文化素質。這種好事情有些人就不懂得珍惜,而這種人就會失去獲得知識的好機會!

說道讀書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高爾基的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名言,這句名言的意思是:你要想進步,就要看書。書就像樓梯一樣一步一步向上爬,最後抵達終點

只有讀有知識的書,才能進步,就像爬樓梯一樣書本中的知識和經驗是人類社會前進階梯!

只有讀有知識的書,才能進步,就像爬樓梯一樣。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往往這些名人都是養成了熱愛學習、酷愛讀書的好習慣,例如:毛澤東經常看書看得很晚,他的保健醫生徐濤很擔心他的身體,勸他多休息,但是他不聽後來,徐濤發現毛澤東喜歡聊天,就找機會和毛澤東到戶外散步聊天。有一天,兩人出去散步,毛澤東說:我在湖南讀師範的時候,喜歡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書讀得不多,還得補課。徐濤說:我正好相反,社會科學的書讀得太少,現在也得補課。毛澤東興致來了:我們以後多聊點自然科學吧。後來,他問徐濤:石油怎麼開採?怎麼煉?有哪些用途?徐濤回答不了,就去查書,查完書再聊。這樣一來,毛澤東常常向他提出新的問題,徐濤只得一次次地查書後來,徐濤發現自己讀的書,毛澤東也在看,因而問的問題也越來越深,被他難住的時候就更多了。徐濤問:主席,您是有意考我吧?哪裏是考你,你在幫助我讀書,幫助我增長知識。

一聽這話,徐濤茫然了:本想勸他少讀書,其結果倒逼他多讀書了。於是他趁勢說:主席,您讀書很多,但方法不科學。您這麼整天讀,不休息,太疲勞,違背辯證法嘛。又說:主席,您電影不看,對打撲克、下棋?興趣,體力活動不搞,長時間進行一種勞動,最容易疲勞。

毛主席卻搖頭了:你那點辯證法不全面,你對事物的理解也有侷限。看文件累了看報紙,看正書累了看閒書,看大書累了看小人書,看政治書累了看文藝書,我這也是一種休息。你不承認?毛主席就是這樣執着地從書本中吸取知識;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這句話一點都沒錯,人如果一旦犯上書癮一天沒有書將會像犯毒癮一樣!

讀書不是隻看一遍就算看了,這樣就是自己騙自己,這樣是不會懂的知識的。其實毛澤東不止會打仗,毛澤東還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

讀書的方法有很多但不會掌握方法等於沒看。有些人認爲讀課外書耽誤學習,這個觀點是錯的因爲讀書本是一種學習,讀書能把書裏的知識學到自己的腦子裏,學習語、數、英能記住各種那個知識,好讀書的習慣每個人都應該養成。

要讀書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在書裏的好詞、好句、好段都要畫出來並記住,自己覺得非常好的需要背下來要深深地記在心裏!

2、讀書要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誰,要知道這本書講的什麼事能見的概括出來!

3、把自己想象成故事裏的主人公,來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想想要是自己是主人公自己會怎樣,要是在生活中自己會怎樣!

4、讀一本書就要讀透徹,一遍又一遍不斷從書裏獲取知識,讀一遍根本不能叫做讀書只能叫做看書!

5、讀書的時候腦子要思考,要認真的思考,看不懂的地方要謙謙虛虛的問別人,把問到的知識記下來不斷思考看看對不對再繼續看書,這樣看書你纔會汲取書中的知識。

6、古人曰: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少年富蘭克林刻苦求知,忠誠偉大的科學家。讀完一本書後想想自己有沒有理解書的內容,書裏的知識是否掌握,沒掌握繼續讀,知道讀到全會纔算把書中的知識全部掌握,纔會成爲強者!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筆記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

滾球利睾腎,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學,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院哲學,蓋是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

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從國小一年級開始爸爸媽媽和老師都要求我們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因爲讀書好我們纔好讀書,好讀書我們就要讀好書。大家可以這麼理解!大家都知道中國的高爾基-魯迅先生生平最愛看書,出版一部部小說,被毛澤東同志評爲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爲民族魂。他就是小時候好學習好讀書,纔有所成就的!所以說要珍惜時間、博覽羣書才能像中國幾代偉人一樣做一個有氣節的中國人!着名數學家蘇步青主張讀書要多讀、精讀、他讀書時,第一遍一般先讀個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

他就是這樣來讀《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的。他最喜歡《聊齋》,不知反覆讀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無處查,他就讀下去再說,以後再讀就逐步加深理解。蘇步青讀數學書也是這樣的,他總是邊讀邊想,邊做習題,到讀最後一遍,題目全部做完。他認爲,讀書不必太多,要讀的精,要讀到你知道這本書的優點、缺點和錯誤了,這纔算讀好、讀精了。這樣的讀書方法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夫人曾說:我們必須讓我們的年輕人養成一種能夠閱讀好書的習慣,這種習慣是一種寶物,值得雙手捧着,看着,別把它丟掉。

現在的社會特別看重讀寫能力,他是我們接受教育和選擇職業的墊腳石。如果你不喜歡讀書,或者因爲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比別人差而灰心,這樣的人必須要有耐心和恆心尋找你的讀書辦法。

大量閱讀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因爲閱讀好書就像跟歷代的名賢聖哲長談,他們高尚的情操會對我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大家要知道,讀書之所以是一種樂趣,並不在於作者告訴你什麼,而是因爲讀書使你積極思考。在作者的書裏,你的想想在書裏馳騁,你的思考有可能比作者的文筆更好,更詳細這樣一來你不僅從書中瞭解世界,體驗作者的生活,你也會重新認識你自己。但是,只有誠信讀書,讀書才能成爲一種樂趣。假如你因閱讀而變得高尚、聰明、善良、文雅,讀書就不再是一種負擔!

書籍是人類最好的老師,讀書的益處很多,不僅能擴大人的知識面、陶冶人的情操、讓人明真理,辨是非,對學生來說更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所以人應從小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自己想讀書而又不喜歡讀書怎麼辦:自己看看偉人讀書的故事,看看偉人是怎麼成名的。

看書不要上癮玩的時候痛快玩,讀的時候認真讀。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讀書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讀書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讀書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不要讓自己在很累很累的情況下讀書這樣也會讀不好書的。這樣反而會消耗體力,體力不支!

記住!讀書對人是有益的,讀書多了,就知道了讀書的好處了!讓我們大家在陽光底下快樂讀書,快樂學習!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13

《孝經》,以孝爲中心,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諸德之本,認爲“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孝經》首次將孝與忠聯繫起來,認爲“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推而廣之,認爲“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孝經》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而繁瑣的規定。以顯父母”,是孝之終。主張“孝”要“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並按照父親的生老病死等生命過程,提出“孝”的具體要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卿大夫之“孝”則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士階層的“孝”是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應“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而詳細的規定。它主張把“孝”貫串於人的一切行爲之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是孝之終。它把維護宗法等級關係與爲君主服務聯繫起來,認爲“孝”要“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具體要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孝經》還根據不同人的身份差別規定了行“孝”的不同內容:天子之“孝”要求“愛敬盡於其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士階層的“孝”要求“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着作,集中地闡發了儒家的倫理思想。認爲以孝爲中心,“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認爲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祿。《孝經》在中國倫理思想中,首次將孝親與忠君聯繫起來,認爲“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絕對化神祕化,認爲“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我把《孝經》中的知識運用於教學的如下方面:

一、 培養學生生活中的感恩之心。

我個人對“孝”有了全新的理解認識,並更深一層次的體悟“感恩”。

在組織教學中,起立時先問一聲“祖國好”藉此來表達對祖國的感恩熱愛之情,時時刻刻提醒沒有大家就沒有小家。國乃興家立身之本也。

二 、培養學生的敬畏之心。

“百善孝爲先”、“孝是人道第一步”、“諸事不順因不孝”當今社會所出現的道德敗壞現象以及各種關係日趨緊張的局面,從一定意義上講是由於人們違背了“孝”。可見學習《孝經》是多麼重要,而在實踐中傳承“孝”更是改變社會現狀所必須 提倡的。

身體是父母給的你不能輕易的傷到它,《弟子規》講人身的傷有兩種:身有傷,怡親憂。德有傷,怡親羞。也就是說我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從兩個方不讓親人擔憂,一、是身體不要有傷。二、品德是不要有傷。這是孝之始也!

在教學中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來要求學生做到:上課時要求正確的坐姿來寫字、坐姿要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奇經八脈只是人體經絡走向的一個類別。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陽維脈、陰維脈、陰蹻(qiāo)脈、陽蹻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裏配合關係,“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其中督脈、任脈重爲重要穿於人體的前面與後面,如果坐不直會影響到氣血運行,引發上課時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

心態的平和,多做善事能增加這一能量場。可以說德行是人體能量場的源泉,人的意念越專一,力量就越大。只要念頭正,越單純越好,越單純越容易成功。而生性多疑,優柔寡斷的人做事很難成功。

人的一生又是一個耗能過程,如不人爲的加以控制,人的這一能量場就只會減弱而不會增強。胡思亂想的人最耗神,心靜養神是恢復自身能量的最好方法。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不同的人能量場的強度也是不同的,但有相同想法人,能量是能夠相和的。有特異功能的人就是通過能量場所產生的意念力,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做的事。能量場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中醫稱之爲人的“正氣”,這一能量場可產生一種作用力,既時刻環繞在人體的周圍起着維護身體健康的作用,又能根據不同的事情對外產生不同的作用力。靜時保護自身,動時向外產生能量。即中醫所說的“正氣內存,邪不可幹”。身正必然心正,心正行正,生活中一切都是正的,心邪行邪兇災禍患。讓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正能量吧!在教育教學中希望每一位教師都能讓學生坐直坐正,不要說我就一節課,我上完了事的思想。

宇宙是一個大能量場,人體是一個小能量場,要想與宇宙這個大的能量場想同步,就要從敬愛世人開始,天地道之愛,立身行道,以順天下;孝的主要宗旨爲順。所以人的意念力來自人體的能量場,但人的這一能量場會隨着後天不斷產生的慾望而減弱。減少慾望,保持

三、在《孝經》中學會教與育,學與習。

“天下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順子弟必明賢,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 “孝”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內容,是天地大道的直接體現。《孝經》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人之行,莫大於孝”,“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而“教”字就是由“孝”和“文”組成的,說明一切教育都要從孝開始,在孝中找到什麼是教育、學習,如何認真對待工作中的細節。

在教學中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我們在“教”的過程否 重視“育”。什麼是教,“教”就是讓他們如何正確的做事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完了以後時常的提醒是“育“而且要不厭其煩的去講,只要還有沒做好的就要講,不要到一個問題出現的時候領導找到了,才說我都講過,講過了是教,你育了嗎?

學與習,也是一樣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說:"學過的內容在適當的時候溫習,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現在的教學是爲了學而學,只是爲了分數,不是正在想學到知識技能。我講過了你怎麼就不記得呢,這是我們在工作在忘了教會孩子習了。

讀書是快樂的,希望我們快樂也能帶給你快樂!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14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珍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謝和敬意,我的心情都莫名的衝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本學期,張校長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今天我們怎樣做教師?通過假期的讀書活動,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把戲?我自己又該爲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爲孩子們着想,在爲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一、博大而熾熱的愛,在愛中不斷認識自我

名言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成

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纔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認爲: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不好教,常常是我們的方法太少。衆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訴我們,不管處於什麼樣的處境,只要你有奮鬥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會自覺地去改變自己把外在的壓力轉化成巨大的動力,不斷地學習,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標示了有效教師高尚的師德境界。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教育尤其需要熱情,需要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博大而熾熱的愛,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師。古今中外的名師們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範的教育過程中站立起來的,都是在無私奉獻、無私的愛中不斷認識自我。

二、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時刻警醒自我

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着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說:教師只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斯霞老師直到七八十歲高齡還在與不學生親切密接觸,譚迪敖老師整天與學生一起沉浸於小創造之中,多年如一日,樂此不疲。試問他們又怎麼不會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又怎麼會不親其師信其道呢?

“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修養性情的一條法那麼。這給予我的啓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正確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開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爲典範,努力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在學習與反思中,不斷開展自我

陶行知先生早就說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纔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只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可見要成爲有效教師對於學習的至關重要要有深刻認識,要把學習作爲自身開展、勝任教學的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深入的思考,那麼既便是有 某某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 某某年來的最深、最明瞭的體會。

從古人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到今人的“書籍是人類靈魂進步的階梯〞,無不看出讀書的良好作用。讀書好處和重要之大的道理人所共知,再加上在這樣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會經常出現在每個人的身上。於是人人都想讀書,把活到老學到老作爲至理名言,可是在讀書的過程中,許多人只體會到讀書的無比之苦,我卻更多地感悟到讀書的無限之樂。我不是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也不是把讀書單純的當成一種無所事事時候的消遣,而是把讀書當成一種心靈之旅,當成一種和古之先賢、智者名士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交流的過程,當成一種消除疲憊,洗去煩惱的精神生化的過程。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15

一、拓展文本空白處——與文本角色對話

文本是一個召喚讀者參與的意義空間。文質兼美的__大都有讓讀者自由想象的空間,只要我們善於挖掘,自有一片與文本交流的空間。如人教版十一冊《草蟲的村落》,課文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可以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巧設練筆的空間。如,“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後一齊歡躍地走回洞穴裏去。”“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這是甲蟲夫妻間愛意的流露,在這深情的對視中,作爲與丈夫闊別多時的妻子的你,會與丈夫傾訴些什麼呢?又如,“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羣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這羣好奇的小甲蟲們,你會如何向它們講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們會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問題?在這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那奇異的想象得到馳騁,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語的感染,有了作者筆下草蟲的世界這個大環境的渲染,學生練筆的情感被激發了,必然又產生一幕幕生動、有趣的情景。當然學生的語言也得到了有質量的訓練。

二、豐潤文本空白處——爲文本主角代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而在閱讀教學中適時插入文本“空白”填補,讓孩子們充當故事的主人翁,想他所想,說他所說,填補故事中主人公心理、語言的空白處,在這過程中孩子們直接進入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和主人公的感情融爲一體,這樣的練筆是學生和文本的對話,是孩子們純潔的心靈與主人公的融合,這樣的練筆帶動的是孩子們真實的感悟和思考,在思維與情感引發主動積極的情態下,學生所言就會言之有物,言之動情,讓文本生色不少,同時也能更好地深化了文本的主題,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互利效果。

在教學人教版第九冊《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模擬被壓在廢墟底下的阿曼達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勵同學與死神搏鬥,爭取時間最後獲救的情景,讓學生從身心參與中感受到了阿曼達的了不起,豐富了阿曼達的勇敢堅強的形象。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冊《老人與海鷗》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羣海鷗突然飛來,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態和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着,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纔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老人生前視海鷗如親人,從他十年如一日般堅持給海鷗餵食中,從他對海鷗一聲聲熟悉而親切的呼喚中,可見他對海鷗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鷗們十多天找不到這位與它們相依相隨十多年的老人,它們心中是多麼的焦急、憂慮啊!當它們眼前出現老人的遺像時,它們“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它們當時可能說些什麼呢?當海鷗們意識到人們要把遺像帶走,它們要與老人永別了,“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再一次“大聲鳴叫着”,它們多麼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遺像能多留一會,它們的大聲鳴叫想對老人說什麼?想對人們說什麼?此情此景,海鷗們的傷痛、無奈、焦慮,千言萬語讓學生們流瀉於筆下,人鷗情深的一幕便永遠定格於學生的腦海中。

三、延續文本意猶未盡處——續作者未言之意

有些課文結尾(或中間)的語言嘎然而止,耐人尋味,有一種餘音繚繞之感。這種“餘音”正是作者沒有言盡,情感表達最爲強烈、深沉、含蓄的地方。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把這種“餘音”挖掘出來,這些語言的空白賦予了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創作的財富。讓學生寫寫作者沒有言盡的話,把課文中情節跳躍的空白處補上,使已經接近尾聲的情節再掀波瀾,使__內容更具體、完整,也使小讀者能過把小作家的寫作癮。如《小攝影師》一課,課文的結尾讓人覺得意猶未盡,想象的空間比較大:小男孩到底給高爾基照成相了嗎?如果他來,會做些什麼,說些什麼?如果不來,又發生了什麼事呢?在此練練筆,學生興趣盎然,創意無限。又如《凡卡》一文的結尾處餘意未盡,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課文在凡卡熟睡在那甜美的夢中結束了,然而夢總是要醒的,爲此,我設計這樣一次練筆:凡卡美夢可以成真嗎?當他醒後會發生什麼事?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象,延續了故事的情節,道出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他們有的寫道:“凡卡睡醒以後,他偷偷寫信的事被老闆發現了,結果遭到了一頓毒打,他那虛弱的身體承受不住而死了。”還有的這樣寫道:“凡卡每天翹首期盼爺爺到來,但當時的現實社會是殘酷的,它沒有憐憫這可憐的小孩,凡卡的希望在一天天無了期的等待中撲滅了,凡卡在絕望中飽受老闆的歧視,最終死去。”

四、捕捉文本典型處——實現語言的遷移運用

曾看過一同行說過,“語文的學習說白了,其實就是對課文規範語言的吸納後融會貫通,爲我所用。所以,讓語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丟棄文本的語言示範作用。”遇到好的__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們就不應該錯失學習和模仿的機會。仿寫可以針對全篇進行,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片斷練習,可以是句式表達、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總分結構等模仿。仿寫時,首先找準具有鮮明特徵的典型或精彩文段。如《北京的春節》一文中作者列舉了大量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但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是引導學生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的典型__。因此,在學習__後我馬上指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寫一寫家鄉的傳統節日,主要訓練點落實到對__寫作順序的安排以及內容詳略的處理方法上,結果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當然有些__的精彩片段的仿寫或遷移寫法也不容有失。例如《窮人》一文中對人物心理活動的真實描寫的片段,透過桑娜的心理活動充分展示了窮人寧可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心靈,尤其段中省略號的連續運用,更能逼真地寫出了桑娜當時時斷時續、忐忑不安的心理。學習本段後,我讓學生結合現實生活中自己遇到過的焦急、憂慮、擔心、害怕的生活情景寫一寫,例如早上睡過頭而遲到了、一個人處於黑暗無助當中、進行比賽前的緊張狀態中等,讓學生在練筆中實現語言遷移的運用,在先扶後放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

“隨文練筆”的切入點皆於文本中,我們要潛心會文,識于慧眼,找準落點,讓我們的學生妙筆生花。

關於讀書心得體會2000字 篇16

一燈如豆,清茶半盞,輕捧起《閱讀年選》慢條斯理的選檢,想找一篇附有濃郁-詩韻的散文,可惜事與願違,華麗惆悵的言辭今天偏偏讀不進,再翻一翻隨手拈了一篇簡短的文章——《沒有一個壞孩子》。看一看吧!

整篇下來,我深有感悟。在天堂村國小迎來了一個不一樣的客人,他是來資助學生的,這個年輕人因爲摔了跤,一瘸一拐的跑上國小,說明了他的來意,校長高興地合不攏嘴,挑出了十名好學生,個個品學兼優,年輕人卻皺起了眉頭:“校長,我能親自挑選資助對象嗎?”當然,年輕人有權利來選擇資助對象,他把機會公平的分給了所有的學生。三十個人裏有十個能獲得資助。年輕人對於未得到機會的孩子感到抱歉,甚至眼眶裏浸滿了淚水,他相信總有一天他會回來幫助這20個孩子的。讀到這兒,你或許有些疑惑,這個人真是奇怪,可誰又知道,這個好心的年輕人小時也來自山區,他是個人人厭惡的差生,可是一個老華僑給了他光明與希望,老華僑說:“沒有一個是差生,我一樣愛他們!”

夜晚,月光悠悠地匿藏於烏雲中,給濃稠的黑暗帶來了一絲落寂,夏日的高溫也在這渾濁的世間點點暈開,樹木在路邊左搖右擺,彷彿置身於燒開沸騰的開水裏,倉皇地掙扎垂淚。我的眼睛裏佈滿星點的亮光,心中感嘆:好華僑!傳遞了愛與希望給年輕人,年輕人傳遞了愛與希望給孩子們!在今天的大西部,有很多感人的與愛有關的故事,社會上的愛心人士獻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幫助山區的孩子重新上學。還有更多愛的故事令人讚不絕口,可這篇卻是我所看過的最獨特的。老華僑和年輕人都說過,都明白:在我的眼中,沒有一個是壞孩子。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歐美的小故事:一個無可救藥的笨男孩,從小不受他人重視,成績一塌糊塗,天天拖着鼻涕垂頭散氣。老師以他爲恥,同學嘲笑他。一天,一個新的女老師轉來了,她是個溫柔漂亮的老師,學生們都很喜歡她,女老師每次上課,都會來拍拍這個笨學生的頭,安詳溫柔的觸感讓這個孩子募然一驚,擡起頭,是女老師燦爛明媚的笑,一日復一日,誰也沒在意這小小的變化,再一次隨堂檢測中,這個孩子考得了不可思議的成績,家長震驚了,學生震驚了,所有的目光聚焦於這個孩子,在這次考試中,他只有語文考得很好,可其他學科依舊是與0相差不遠,而這個學科的老師——那位溫柔的女老師只是在他的身上傾注了愛與關心,這個孩子自卑的心靈卻得到了昇華。

我愛你,我會把我的愛分給30個學生,我會一視同仁。我愛你,我會把我的愛分享與你,與你們品嚐愛的甜果,讓你們知道自己不是個笨蛋,不是個傻瓜。我愛你,我沒有金山,銀山,可我卻有你所需要的愛,我會在燦爛的陽光下,搜尋出躲在陰暗角落的你,擦去你眼中委屈的淚水與辛酸,讓我們的心靈相碰撞,讓我們的感情相融合,我要帶你到陽光下,你與其他人沐浴的陽光,都是一樣的分量,又何必要哭泣流淚,我是個普通人,我也有煩惱和憂慮,可我知道,未成的你多脆弱哦!我要好好的擦拭你渾濁的感情,讓你的笑容綻放應有的光彩。愛你,你看那麥田裏被風捲起的浪潮,是愛對你的呼喚,你聽到嗎?我也聽到了。

我們都曾是孩子,我們都犯過錯誤,我們是一樣的,我們渴望大人的讚賞與肯定,也許自己是太過調皮,是太過暴躁,可是請你來抱抱我,我的心很弱小,我在無人的時候都會想哭,都會從卑劣的泥土變爲易碎的一柱陽光,沉默的面對着無人的世界。想起小時候,我是個自卑的懦弱的人,我很膽小怕事,時常遭人欺負,我的啓蒙老師卻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我,每天是她抓着我的手一撇一捺的寫字,她經常給我回答問題的機會。我還記得小時候有個姐姐,素不相識,卻幫了我很多忙,趕跑欺負我的壞小孩,教我堅強的面對一切……

在黑夜中,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事情,也惆悵起來,我不是個調皮搗蛋的人,卻也是脾氣古怪的女孩,經常對愛我的人發脾氣,現在想來感到十分抱歉,那時的我在愛我的人開導下,纔有了今天,我感慨萬千,等我長大了,我也要去幫助孩子們,我也要去愛他們,我會給他們等分的一視同仁的愛,因爲你我的童年都曾遮蔽過陰霾,都被愛驅散,我愛你,孩子,無論該好壞,你只需展現最真實的自己,只需不再藏在古怪的面具下,你就是個發光體,而我願意做你的鑑賞家。人生的旅途中,你我的相遇將是最美的邂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