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精選3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9W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在元旦假期裏,我趁着空閒讀了沈石溪的《大魚之道》。其中,有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善舉白旗的魚”,講的是三條魚在水塘中“爭奪領地”,一條白尾巴魚最先“投降”,其餘兩條“紅鰓蓋”、“黃嘴殼”頻頻爭鬥,最後相繼死亡,而白尾巴,最終擁有了水塘。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精選30篇)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最先感嘆白尾巴的聰明。它面對兩個強大的敵手,並沒有硬碰硬,而是先假意投降,等到對手互相殘殺後,坐享漁翁之利。就算是人,也未必會想到,真是隻“神魚”。細想一下,又覺得平淡無奇。大自然本就十分神奇,這條魚只是巧妙地適應了自然而且這也有規律可循:強悍雖然揚眉吐氣,卻很容易在頻繁的爭鬥中受傷或死亡;怯懦者雖然窩囊憋氣,卻因避免了爭鬥而得以存活。若是搬到人類社會中來,這個規律也同樣適用。的確,在社會中,太過強悍的人,總會被羣起而攻之,落得兩敗俱傷。而在此前,示弱者往往能蓄精養銳,平安無事,從而在此時獲得利益。一個人,只有“願舉白旗”、“善舉白旗”,才能獲得較大的利益。

讀了這篇文章,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大魚之道》的故事是這樣的:作者在瀑布下衝涼,忽見一條堪稱魚母的黑鯇穿梭其間,準備產卵。作者見到後,重重一棍擊在它的腦殼上,它便像死魚一樣被作者帶了回去。沒想到因爲作者沒讓它把它的魚子產卵到湖裏去,它在途中拼死咬住樹枝,使自己的魚子安全產到湖裏去,才默默地死去。

讀完這個故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魚母歷經艱辛來到這裏,就是爲了它肚子裏的那些小生命能夠安全產到湖裏,它爲了那些小生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在動物界裏或許很常見,可它卻讓我看到了一個母親爲了自己的孩子安全誕生,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想想所有人的父母,不都是如此嗎?爲了自己的兒女,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不顧一切。想想我們的媽媽,在懷孕期間,整天挺個大肚子,走路都不方便,更不用說做其他事情了。可爲了我們,他們的孩子,他們可以忍受一切痛苦。我們即將誕生,媽媽在做手術的時候,用痛來說就太渺小了,說是在生與死之間徘徊還差不多。可是他們能夠忍受,因爲我們給了他們希望。

黑鯇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母親!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在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說,名字叫做《大魚之道》。這本書我很快就把它看完了,因爲這本書很有趣,我對這本書的興趣已經超越了我對書的熱愛,現在,我已經愛上讀書了。

說到魚,大家一定會想到各種吃掉魚的做法;比如說清蒸魚、燒烤魚、燉魚等,但是在“大魚之道”這本書裏,我看到了另外一種魚。一天,作者來到小溪邊洗澡,看見一隻特別大的魚映入眼簾,作者想到這是一隻母魚,便想吃它,可是母魚頑強抵抗,最終在作者面前裝死,最後關頭,它將最後的力氣用在了孵化魚卵上,在彩虹輝映的湖面上,灑下了那一顆顆金黃色的魚卵。看到最後,我的眼裏差點流出了淚水,辛虧我擦了淚,淚水纔算沒有出來。看完這篇短文,我的心裏波濤洶涌,此時此刻,我在想:“人們爲什麼那麼殘忍,將一隻盡心盡責的母魚給吃掉。”最終,我要爲這隻母魚申冤,難道,他們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人類去學習嗎?魚媽媽,在這裏,我感謝您用生命教會了我們人生道理。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寒假期間,我買了沈石溪寫的《大魚之道》,讓我感動了很久,也知道了動物也是有感情的。

作者清晨來到孔雀湖附近,看看他的活釦裏是否逮到了野雞。由於爬山出了一身臭汗,他去孔雀湖裏洗了個澡,卻看見一條大魚在水中游動。這是種名叫黑鯇的大魚,每年都來這裏產卵。這條大魚長一米半多,身體比蟒蛇還粗,少說也有一百五十斤。爲了產卵,母魚必須上七八道石坎。因爲鼓着大肚子,上石坎非常費力。作者站在頂端,準備把這條魚捉回去。母魚筋疲力盡,被作者砸碎了腦殼,儘管遍體鱗傷,它的肚子卻完好無損。當地有個習俗,捉這種產卵期的黑鯇,必須讓它們把魚子產到湖裏,否則它們死也不會瞑目。作者不相信,就往家走,母魚卻咬住了樹枝,跳進了湖裏,產下了金色的魚子。這條母魚的精神把我打動了,它無論如何也要產下魚卵,哪怕自己遍體鱗傷。它這種頑強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條母魚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看見了希望,贏得了生命道路上的最後輝煌。都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是愛,它在最後一刻時,才能讓人領悟它的真諦。

這條母魚在最後一刻,創造了它的愛。讓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發揮的淋漓盡致。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5

其實這種痛我們從作者的開卷語中就能深深體會,“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着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蠻的枝條之問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着,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爲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反正那個傳說是這麼講的。”每每回味這段話,總會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小說是一個經典的愛情故事,之所以經典,也許是因爲這是一個愛情悲劇——從兩人(拉爾夫和梅吉)相遇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的悲劇。在我看來,讀書筆記.《荊棘鳥》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鮮活的人物描寫。從菲到梅吉,再到朱絲婷,作者在讀者面前展現了女人們或悲慘或坎坷的命運,以及內心痛苦的掙扎;從帕迪到拉爾夫,再到雷恩,展現了三代男人對愛不同的詮釋;從弗蘭克到戴恩,最受寵的孩子被母親極力挽留卻被上帝愚弄……感人的愛情從門第間展開,延伸到宗教,爆發在都市。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在構思刻畫方面所下的工夫。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知識;讀書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充實了我們的生活。讀書讓生活更美好!

我喜歡讀書,週六週日,都會去圖書館借幾本書看看。每當我走進圖書館,看到讀者津津有味地讀書,有一種溫馨甜蜜之感,正如詩中所說:“書香,美的極致!”

讀書給我們以啓迪,只有認真閱讀,我們纔會享受到其中的樂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書方法,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去感悟書中蘊含的真諦,而我的讀書方法是”煮書”

“煮書”不是指把書給煮熟了,而是拿起書反覆地讀,直至把書讀通讀懂爲止。我見到了書中的大千世界,書提醒我靈魂有不可見的形態;書賦予我的發現以生命;書喚醒我悟性,澄清思維;書照亮了我內心的思想;書滌盡了我有生以來的矇昧與無知。

唐代的大詩人杜甫,他從小酷愛讀書,而且反覆誦讀,細細品味,非把書讀透不可。就是因爲他用”煮書”的讀書方法,做起詩來才如此得心應手。悟出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哲理。我們學習知識,對那些好的文章,也應該那麼“煮”,否則就很難把知識學得既紮實又牢固。

讀書爲我們營造了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階梯;讀書讓我也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在區舉行的學歷史、知海防、秀才藝競賽中獲三等獎;在校舉行的語文知識競賽中獲二等獎;在成績面前我會更加發奮讀書,以更優異的成績報答我的父母。

“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讓我們一起讀書吧!讓它薰陶我們的人生,薰陶我們的道德修養吧!讓生活更美好,使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7

讀完《拿破崙》後深有感觸。拿破崙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科西嘉島,小時候家人叫他拿波里昂尼。父親夏爾·波拿巴,是個傑出的愛國主義者;母親萊蒂齊亞·波拿巴,是一個堅忍不拔的女子,也是一位嚴酷的母親。

1778年,拿破崙9歲那年,爲了生計,他跟隨父親、舅舅約瑟夫·費舍及兄長約瑟夫離開母親從阿雅克肖港出發前往法國。從此以後,兄長約瑟夫走向了神甫,拿破崙去了軍校,舅舅做了神職人員,四人去法標誌着拿破崙的少年時代從此結束。

少年時代的拿破崙沒有波瀾起伏,但軍校的生活卻開始改變他的人生。家庭的清貧使得他過早的成熟,剛剛進入軍校僅僅9歲的他便深知,如果離開了自己的努力,他在這個世界上將一無所有,當時他的成熟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年齡。在軍校時,他相信他的意志力註定會使他成功。爲了毫不懷疑的取得成功,他充分利用軍校提供的一切優越性,無論多麼謙卑也在所不惜。

1784年,15歲的拿破崙進入了巴黎皇家軍官學校。由於紮實的數學功底,他成爲了14名精選出來的非貴族炮兵學員之一,開始了真正的軍訓生活。

拿破崙自己這樣形容:“事業和前程的大門是向有才華的人敞開的,而不論其出身或財產如何。”對於我來說,如果可以歸類的話,自己的永不滿足和大膽的慾望可以歸類到野心。野心是拿破崙心智的原動力和他意志的永恆實質,它是如此緊密,以至不能同他本身區別開來,甚至有時還達到了不知不覺的程度。

法國人視拿破崙爲民族英雄,但大多數歐洲國家在拿破崙的征服下深受凌辱,表示憎恨。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8

《偷影子的人》是由法國作家馬克.李維寫的,書的封面上印着這樣一行字“一部令整個法國爲之動容的溫情療愈小說”,許是太久沒看過這樣的小說了,就拿起書看了起來,沒想到自己一氣呵成把整本書都看完了。看完後心情很是愉悅歡快。大概講一下主要的內容:一個在班上經常被欺凌的男孩有一天發現自己擁有別人所不具備的特異功能--能偷別人的影子,當他的影子和別人的影子重疊的時候,男孩就能夠知道他人心中的真實想法。當他發現自己有這樣的一種奇異的能力後,他慢慢地成爲幫助身邊的人的心靈夥伴,爲偷來的影子帶去了生命中的一點點光芒,這種能力從童年伴隨他到長大成人,在這個過程中,所記述男孩與媽媽之間的親情爲人動容,媽媽的老去也讓人落淚;男孩與自己從小的玩伴之間的友情,至真至誠;最後,男孩在蘇菲與克蕾兒的愛情抉擇,告訴了我,選擇自己心中最放不下的那個,不要被暫時的假象的愛迷惑了自己的心。而這種選擇付出的代價是痛心的,慶幸的是,最後故事是個美好的結局。

看完這本書後的感悟總結如下:

整本書,所有的事件,作者娓娓道來,在描寫男孩童年的那段內容中,充滿着童年的歡快和天真,讓我不知不覺中也跟隨這樣的描述想起那些童年的歡樂時光。男孩擁有的超然的能力,其實也是透過“偷影子”這一特別的功能來告訴讀者,不管在你面前的人顯得多麼的跋扈囂張,就像欺負男孩的馬格,一個高大打籃球很厲害喜歡着自己也喜歡的伊麗莎白的大男孩,也有自己心中的痛楚,他內心真實的世界並非像在大家面前的那麼強大。記得柴靜《看見》書中也提到類似的這個道理,我們看到的很多事情其實僅僅是事件的表面,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弱者被欺凌,但在被欺凌的背後又有哪些不爲人知的隱情。這也讓我明白,在這個世界存活着,少點計較,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懷着理解、寬容的心去諒解他人的缺點、過失。而不是用自己定下的標準去指責抱怨對方。在這個越來越強調“自我”的年代,作者能通過這些小細節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實屬不易,也點中了點。

書中還講述了男孩偷了好友呂克的影子,知道呂克內心十分渴望能夠像他一樣當一名醫生,不希望在老家當個小小的麪包師,男孩勸服了呂克的父親讓他去所在的城市學醫,而當呂克終於實現自己的願望的時候,才發現其實他並不喜歡這個身份,最後他選擇回到那個一早就有人來買他的蛋糕並且讓他心裏感覺到幸福的麪包店裏當一名小小的麪包師傅,給心愛的女人做各式各樣好吃的蛋糕甜點。這件事情挺耐人尋味的,特別是我們現在處於的這個位置--應屆畢業生,在這個找工作,略帶迷茫,看着別人工作心癢癢卻苦於心儀的公司還不給個電話面試的非常時期。

很多時候當我們發現別人走得越來越快的時候,我們會不加選擇甚至說不加考慮地去從事第一份工作,幸運的話,你會發現這份工作就是你想要的,但是現實生活中,不幸的比較多。當工作被加上各式各樣的標準去衡量何種爲好工作,何種爲差工作,很多人都會像我一樣,按照人們口中的標準,選擇一個薪酬不錯,發展前景不錯的公司,以爲我們以後就能開開心心的了,但是大多時候都不是,我們會發現工作越做越煩,越做越沒意思,發現這和當初的想法是不一致的,這時候苦惱、煩躁會讓你在工作上顯得力不從心。看了這本書讓我想起一句話:什麼是好工作?最適合你的就是好工作。可惜的是,我們最適合的是什麼,我們自己都無從而知,也許這就是一個慢慢發現慢慢改變的過程。

書中讓我印象頗深刻的是男孩長大後的愛情。在男孩小的時候曾經在一個海灘上認識一個聾啞女孩,他們在那裏渡過了一段美好的日子,但隨着假期的結束,男孩不得不回去,女孩告訴他她會等着他。隨着時間的飛逝,男孩沒在想起這個女孩,而與另一個漂亮能力又強的女孩蘇菲在一起,他相信自己是愛蘇菲的,當然蘇菲也是愛他的,只是最後男孩並沒有選擇和蘇菲在一起,而是回去實現他那個小時候的約定,最後男孩與克蕾兒終成眷屬,而蘇菲則與呂克結成一對。這個事件其實和呂克選擇做回麪包師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管工作是否體面,是否高薪,其實最適合自己的纔是對的。愛情也是一樣,不是你很愛很愛他,或者說他很愛很愛你,你們就可以幸福的,要獲得幸福,要選擇合適的那個人。尋找真正屬於自己人生中的另一半,確定你真正想要的,而不要將時間浪費在不對的人身上。

至今我還想不透的一件事是,男孩的父親在男孩小的時候就離開了自己和媽媽,男孩總是希望父親能夠回來看看他或者給他寫寫信,他多麼的渴望見到自己的父親,當他受欺凌的時候,當他捱罵的時候。但是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父親始終都沒有任何音訊。直到男孩的母親去世後,男孩回到自己的小閣樓上發現了一封封信,是父親寫給自己的信,信中寫着他對兒子的思念,而母親卻隱瞞了他這麼多年。看到這裏的時候,心挺疼的,對一個孩子而言,家庭的美滿是最基礎的,所以選擇與如何的一個男人做自己的人生伴侶,有多了一份重要。不明白,爲何母親要瞞着自己的兒子讓自己的兒子以爲父親就這麼其他於不顧了,是恨麼?還是怕男孩受到傷害?

以下書中摘錄的一些話:

她凝視着我,漾出一朵微笑,並且在紙上寫下:“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論你在哪裏,我都會一直想着你。”(海灘上的克蕾兒)

我只是你生活裏的一個影子,你卻在我的生命裏佔有重要地位。如果我只是個單純的過客,爲何要讓我闖入你的生活?我千百次想過要離開你,但僅憑一己之力我做不到。(蘇菲的傷)

不知道姓氏的克蕾兒。這就是你在我生命裏的角色,我童年時的小女孩,今日蛻變成了女人,一段青梅竹馬的回憶,一個時間之神沒有應允的願望。(被喚回的記憶)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9

一支東北人民解放軍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匪徒是原國民黨的敗兵,流竄到我軍後方搞破壞,偵察英雄楊子榮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裏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戰士個個吃苦耐勞,在雪原縱橫,與敵人作艱苦的鬥爭。在鬥爭中,戰士們高度發揮了軍人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戰勝了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象不到的困難。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當屬偵查英雄楊子榮,他在我心目中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也是我崇拜的大英雄,爲了順利完成潛入座山雕老剿當“胡團副”,完成“智取威虎山”的任務,楊子榮苦練匪語,什麼“緊三天,慢三天,怎麼看不見天王山”,什麼“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在獻禮座山雕之時,楊子榮機智果敢,對答如流,當遇到緊急情況時,他也臨危不懼,勇敢機智,化險爲夷,最終來了個“小分隊駕臨百雞宴”,大獲全勝。

這些年輕的解放軍戰士之所以能勇敢堅強拋頭顱灑熱血,正是因爲他們心中有堅定的革命理想,爲了解放全中國而奮鬥。再想想我們這些小學生平時只顧吃喝玩樂,根本不知道長大以後要做什麼?學習不主動。

看了《林海雪原》,結識了那麼多英雄人物,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呢?從現在開始,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長大報效祖國。楊子榮等英雄人物的勇敢堅強的品質也讓我敬佩不已,作爲21世紀的小主人,我們與他們相比,是否顯得太脆弱了呢?當學習上遇到一點難題時,我們很多孩子採取的辦法不是猜,就是蒙,或者乾脆不做,採取的是逃避。當我們在生活上遇到小小的困難時,我們又有多少孩子能夠咬緊牙關,與困難做鬥爭呢?看到書中戰士們的頑強意志,我深有感觸,我下定決心,在漫長的人生海洋中揚帆啓航,奮勇前進,到達勝利的彼岸!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十六年前,餘秋雨老師和鳳凰衛視的工作人員們一起踏上了探訪人類文明的荊棘之路,感受千年文明的起落興衰。十六年後,在父親的推薦下,我閱讀了這本書。拿起這本父親曾經在多年前讀過的書,一陣時間的滄桑感不禁飄過。十六年很長,從二〇〇〇年到現在,我們生活的變化翻天覆地;十六年很短,和那些曾經繁盛了幾千年的文明相比,這只是一粒塵沙。好像已經習慣了按年月度日,餘秋雨老師一行人的旅途四個月有餘,乍一看不算太長,但他用這一本厚厚的文字把一步步思忖着文明的旅程融進了時間這條蒼老的長河。

翻開書,父親當年的圈圈點點映入眼簾,這是對這次行程最好的註釋。起初我並未對這次旅程有特別深刻的理解與印象,只是覺得這次活動很有創意很新穎,但卻對餘秋雨老師爲什麼參加這次活動而感到不解,爲什麼一個人會不辭辛勞,不顧危險,用行車這種方式完成對文化遺蹟的考察?隨着閱讀的深入,我逐漸深深地體會到,這是因爲一個文化學者的責任與良知。在書上我又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撫摸歷史,撫摸文明,就是在鼓勵自己。

去探索古代文明消亡或傳承的原因,去比較古代文明和年輕文明的相似與異同,去更好地理解中華文明經歷五千年風雨滄桑卻仍舊煥發生命力的奇蹟。

這樣應該會對歷史和文化有所敬畏與反思,應該會對當下和自身有所瞭然。餘秋雨老師在自序中的一段話我很喜歡:“與筆端相比,我更看重腳步;與文章相比,我更關注生命;與精細相比,我更傾情糙糲。”好像又是專門說給年輕人聽的。忽然想到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這是一場按照當年玄奘西行取經的路線徒步穿越戈壁的比賽,全長好幾百公里,和餘秋雨老師的行程有點像。又忽然想到了央視記錄頻道的一段廣告詞:

路爲紙,地成冊,行作筆,心當墨。

希臘——夢醒時分

遊記的第一站便是希臘。一提到希臘,首先映入腦海的可能是熊熊燃燒的聖火,波光粼粼的愛琴海,還有氣勢恢宏的巴特農神殿了。餘秋雨老師對它們的描寫已非常細緻,在此就不贅述了。關於奧林匹亞的敘述我倒很感興趣。

古代運動會發源於希臘的奧林匹亞,這裏還保留着競技場的遺蹟,雖然老舊,但置身其中仍能感受到當時的壯觀與輝煌。爲什麼運動會會發源於這裏?因爲在希臘文明中,“健康是他們的宗教”,“把智力健康,肢體健康發揮到極致再結合在一起,纔是他們有關人的完整的理想。”這也正是中華文明沒有做到的地方。我們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在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很少關注個人的發展與完善。既然這是文化遺留下來的不足,我們是不是可以試着從自身去改變一下呢?有很多問題不是沒有辦法實施,而是沒有辦法清楚地認識。

希臘很美,真的很美,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希臘早已是經過痛苦沉澱過的美,這種痛苦包含着希臘人和希臘文明被統治和侵略的血與淚,美得乾淨,美得悠閒。如果把古代希臘比喻成一場夢,那麼現在的希臘便是夢醒之後眼中的光芒。餘秋雨老師關於雅典城邦衰落的評論膾炙人口:“文明之所以成爲文明,是它與周際的生態相比較而言的。因此,它註定要與野蠻和愚昧爲鄰。如果兩個方面屬於不同的政治勢力,必定時時起戰火;如果兩個方面屬於同一個政治範圍,必定天天有內耗。由此想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和孝文帝改革,很有道理。

希臘遊記中臨近末尾的一篇很讓人感動,標題爲“我一定復活”。講的是希臘的一個組織,幾個教授向全世界遊客呼籲把巴特農神殿中的精華雕刻從大英博物館中請回來。還有希臘一位已故文化部長的話:“我希望巴特農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臘,如果在我死後回來,我一定復活。”讀完之後稍有點憂傷,捫心自問:我們的文化自覺與文化尊嚴還在嗎?

埃及——一直神祕下去

餘秋雨老師關於埃及寫了很多思考與感悟,就來寫寫自己感興趣的那一部分吧。

埃及的代表是金子塔,很多金字塔至少建於四千年前。歷經了四千多年的風雨洗禮,金字塔不僅巋然不動,而且石方之間連一個薄刀片划進的細縫都沒有。這樣的世界奇觀,卻因爲史書和文字的消失,沒有辦法被解讀。偌大的金字塔只能寂寞地坐在原地,接受着人們的讚譽和惋惜。

曾經輝煌一時的埃及文明,希臘文明的源頭,有令世人震驚的衆多遺蹟,竟然就這樣消失了。“所謂文明的斷殘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廢弛,而是一大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完全不知何意。”中華文明在歷經了歲月的沖刷後頑強地存活了下來,“文明如果追求神祕和封閉,結果只能故步自封,終於難以爲繼。”“中華文明之大,相當一部分取決於它的普及企圖和傳播力量。”文明傳承的載體可以是書本,可以是建築,可以是故事,但最根本的媒介還是人,在一代又一代人中繼承,創新,發展。由此聯想到現在討論的“西化”問題。中華文明向來包容,吸收了如佛教等衆多外來文化,發展至今,文化交流不應成爲一種障礙。但很多人憑着自己對文化的一知半解,用西方的觀點對中國文化指手畫腳,有些可悲。我認爲文化的交流應該建立在已經掌握一種文化精髓的基礎之上,這樣的交流才能取長補短,也不至於丟棄了自己的觀點。爲什麼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呢?因爲浮躁。新事物這麼多,新思想這麼多,而現在的社會如同跑步機一般容不得人們有半點的喘息和思考,在激烈的競爭中人們倒也變得“單純”起來,凡事利己就好,就像在二〇〇四年新聞調查中的一個煤礦老闆,哪裏會把環境放在眼裏中。一想到現在還有許多濃濃黑煙從工廠的煙囪中冒出,就覺得一絲哀傷。

以色列——綠洲的國度

一說到以色列,耶路撒冷必須要提到。作爲三大宗教聖地的耶路撒冷承載了太多。災難一次次降臨在它頭上,它就這樣不斷被摧毀,重建,摧毀,重建,直到現在這個蒼老的模樣。但以色列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耶路撒冷,因爲這裏有太多我不知道的歷史與故事,而是以色列這個國家。

以色列四周都是沙漠,但以色列人卻在這些寸草不生的沙漠中種出了蔬菜,水果,不僅自足,還大量出口歐洲,用的正是滴灌技術。塵黃的沙漠硬是被裝點得五顏六色。餘秋雨老師稱這是“向自然爭奪”。當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關係非常緊張,經常發生流血事件,寸土必爭,但這些和“向自然爭奪”相比,是不是過於渺小了些?人類誕生纔多久,就在自然面前彼此爭鬥,你死我活。而自然呢?只是笑笑,在它看來只不過幾天的時間,連勝利者的蹤影都會消失。一個成熟的文明不應該是這樣。就像餘秋雨老師所說:“當人們終於懂得,籠罩荒原的不應該是戰火而應該是暖棚,播撒沙漠的不應該是鮮血而應該是清泉,一切就走上正路了。”

不要流血。但不得不說遇刺身亡的以色列拉賓——一位呼喚和平的老人。餘秋雨老師和他的妻子在悼念牆上用漢字寫了三遍“和平”。這樣的虔誠與氣度讓我敬佩,這樣的文明讓我自豪。

但願全世界的文明,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能如此。

約旦——在縫隙中生存

約旦和以色列相同,也是一個沙漠上的國家,但它百分之八十是不毛之地,僅靠着約旦河旁的公路維持着脆弱而堅強的生命。地理上的劣勢使約旦別無選擇,只能在貧困中掙扎。但即便如此,約旦幾乎所有人都在緬懷一位國王——侯賽因,他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給約旦人民帶來了和平與安康,並在國際社會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對於不同文明而言更是如此。每種文明所處的生態不同,面對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都不盡相同。作爲中華文明子民的我們,不必太過擔心像約旦那樣沒有選擇的問題,相反我覺得我們應該學會珍惜目前所用有的。又突然想到,不論是什麼形式的侵略,都是把一種文明強加在另一種文明的頭上,結果呢?大多兩敗俱傷或者勝利方也沒撈到多少好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兩千多年前先秦諸子告訴我們的哲學。

那麼文明也應該一樣,心存感激,尊重他人。

伊拉克——可憐與無知

如果說希臘文明閃耀着光輝,那麼比它還早綻放的便是埃及文明,比埃及文明還早的則是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兩河之一的底格里斯河便流經伊拉克。按理說伊拉克所在地區的歷史久遠,應當有所繼承和發展,但事實恰好相反,這裏全都是被槍炮毀滅過的痕跡,包括文化。文明消亡的表現之一便是權力和利益凌駕於文明之上,成爲統治人民的工具,人民的思想也變得麻木,只有服從與仇恨。這裏當然有國外強權政治的影響,但那些吃得肥頭大耳,住在和盧浮宮差不多奢華的總統府的官員們,他們的責任呢?在這片國土上,我看到了文明被所謂的“文明”裹挾,卻只有哀嘆的份。希望這種事情不要再發生於任何一個國家。

快要離境時,餘秋雨老師採訪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問:“你是不是也像大人們一樣討厭美國?”女孩用流利的英語說:“人民不討厭,政治討厭。它沒有理由強加給別人。”“那你爲什麼還學英語?”“語言是文化,不一定屬於政治。”理性的光芒就這樣綻放在了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上的一個十四歲小女孩身上,而且是那樣璀璨奪目。想想平日裏看新聞評論時,作爲文明從未斷裂過的中華民族的一員,理性又在哪裏?

伊朗——學會和平與寬容

伊朗也算是一個王朝更迭頻繁的國家,但其中有幾個統治者因寬容仁慈而出名——居魯士和大流士。公元前六世紀的米底王國被來自波斯的居魯士征服。居魯士不僅解放了當初被尼布甲尼撒擄掠來的數萬猶太人,還對各民族的宗教及其尊重。這在當時以殘酷爲代名詞的巴比倫實屬罕見的。他的後繼者大流士倡導天下各國應平等往來,和睦相處。他們共同倡導的和平睦鄰關係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縱使時間流去已有千年,這兩位統治者的執政理念被永久的記錄在史冊上。

儘管兩位統治者只是伊朗史上的一瞬,但他們的所作所爲卻給伊朗的文明增添了一絲和平寬容的色彩。和平的意義不用強調,寬容也無需贅述,可能是我比較喜歡政治吧,我把二者在政治方面的功效看得比較重。我想起了唐太宗,想起來他對少數民族的和平外交政策,最終的結果非但不是戰爭,反而是“天可汗”這個至高無上的稱號。又想起西方國家宣傳的“中國威脅論”,中國發展起來就一定會和其他國家血刃相見嗎?中華文明的根源主張和平自守,戰爭在人們眼中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如果一種文明企圖通過暴力手段獲取財富,那麼它最終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被衆多力量所制衡,終究沒有稱雄時的威風凜凜。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和平寬容倒成了避免走向毀滅的良藥。

不管於國家還是一個人,和平與寬容都是一種成熟後的道德。

巴基斯坦——發現和玄奘

巴基斯坦什麼最有意思?車。說的確切一點是改裝車,說的形象一點是棺材車。關於對棺材車的記述餘秋雨老師已經寫了很多。讓我好奇的是爲什麼這裏的人們熱衷於把車改裝成這個樣子。餘秋雨老師沒有說,卻論證了美與醜的關係。這就給我留下了廣闊的猜測空間。這究竟是當地的貧窮導致的還是文化導致的?如果是貧窮的原因,買輛車已很不容易,更何況改裝還是一大筆費用?如果是文化原因,爲什麼在曾經誕生了犍陀羅這一偉大藝術瑰寶的地方,人們的審美觀念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既然人們都願意把錢花在改裝棺材車上,爲什麼不願意投資教育呢?赤腳流浪的兒童滿街都是。真不知是礙於面子還是承認了自己的貧窮而引發的心理上的畸形競爭。所有的一切都不得而知。

當然以上的猜測全部是出於我個人的無知,所謂無知者無畏,不知是不是像我這樣。

但貧窮和奇怪的審美在這片土地上變得渺小起來,是因爲這裏有法顯和玄奘來過的地方。文明不是流行於一時的景物,而是貫穿在骨子裏的堅強。在現在的探險隊員都認爲艱苦危險的路線上,法顯和玄奘兩位僧人進用腳步度量出山的高低,路的長短。

首先驚異於他們是靠什麼挺過了這段旅程。餘秋雨老師曾經說,古代中國走得比較遠的有四種人,一是商人,二是軍人,三是僧人,四是詩人。其中具有明確的文化意圖並能遠行的只有僧人。僧人成了文化傳遞的使者,而鼓勵他們的正是文化本身,換句話說,便是信仰。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想到許多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記得白巖鬆曾經說過,有一億人說他們信仰共產主義,有一億人說他們信仰各種宗教,那剩下的人呢?好像沒有信仰。不知道現在社會上的浮躁和信仰的缺失有沒有關係。如果有的話,就想想法顯和玄奘當年走過的路和他們的心吧。

重新說說這兩位僧人的遠行。正如餘秋雨老師的這句經典的總結:

“一切深層溝通都不能僅靠文字資料,而必須以腳步、目光乃至整個血肉之軀作爲船筏。”

印度——矛盾的集合體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是一個曾經讓無數僧人神往的地方,但在餘秋雨老師筆下,我感受到的印度,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它有童話般美麗、傑出的建築泰姬陵,有曾經領導印度走向民族獨立之路的聖雄甘地,有釋迦牟尼苦心悟道的菩提樹,但是,它也同樣面臨人口爆炸帶來的危機,也遭受着大範圍的整體貧困,也有嚴重的污染和落後的管理……當所有的一切都融合起來,不論古今,不分先後,就形成了現在的印度——一個矛盾的集合體。

但在我看來,現實問題的嚴重性掩蓋了曾經輝煌一時的印度文明,因爲沒有一種文明適合生存於這樣的狀況之上。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也是我認爲的任何文明的基礎,不因別的,只因文明最重要的載體還是人。

貧困會給一個國家帶來很多災難,包括物質上的和思想上的。希望印度能夠率先解決人民的貧困問題,這樣以後談民族復興纔有希望。

結語——思想的啓示

讀完了,感覺很快。餘秋雨老師的這本書以遊記的形式記錄了整個旅程的險象環生,許多文明的起落興衰,每一篇都以新的視角去觀察,每一篇都蘊涵着新的思考,在字裏行間流露着一位文化學者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讀來永遠新穎,不會睏倦。

其實這本書的讀後感寫得很費勁。餘秋雨老師在每一篇中的思考都發人深省,足以讓我豁然開朗,每一次都伴隨着原來如此的驚喜和深深的佩服。我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完成閱讀的,更像是一次思維的啓迪或掃盲運動吧。要提筆寫,真不知該寫些什麼。但有一點我要感謝餘秋雨老師,他讓我感到了自己還很無知,他告訴我在探索的道路上我還很渺小,他教給我以後要虛懷若谷,不要狂妄自大。讀一本好書,可以讀出人性的一些最基本的東西。

這本書給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有兩點我比較感興趣。

一個是文明與權力的關係。一直以來我認爲文明滋養了權力,權力只是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權力的運作會導致文明的興盛或衰亡,但它們仍然是從屬關係。如果權力導致了文明的毀滅,那麼應該從文明自身找原因。而餘秋雨老師講到:“文明和權力畢竟是兩個秩序系統,至少在古代一直沒有找到協調之路,因此兩方面遲早產生牴牾。兩方面的力量越強,牴牾也越嚴重,而嚴重牴牾的結果必然是嚴重失序。”原來它們之間還可以分得再開一些。不是所有人文災難都是文明的錯。

還有一點就是文化學者的責任。以前我一直以爲文化學者的工作大多應該在研究浩如煙海的典籍,有時聯繫中外,貫通古今,解讀文化的深層含義。然而餘秋雨老師以車輪考察各個文明的方式逐漸讓我改變了這一看法。文明需要傳播,文明需要交流,文明需要借鑑,文明需要自省。“人生太短促,要充分理解一種文明已經時間不夠,更何況是多種文明。於是大家都變得匆忙,而匆忙中又最容易受欺,信了一些幾經誤傳的信息作爲判斷的基點,既傷害了自己又傷害的文明。因此,應該抓緊時間多走一些路,用步履的辛勞走出受欺的陷阱。”那麼,對於我們,這年輕一代,老祖宗留下的千年遺訓沒有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誰動了我的奶酪》分3部分。第一部分:同學聚會——講述一羣過去的同窗在一次聚會上討論如何應對生活中的種種變化。第二部分是核心,講的是這個故事,在故事中,有一個神奇的迷宮,四個性格不同的小精靈們有一個共同的任務,找奶酪,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好不容易找的奶酪站不見了,面對變化,其中的兩個小老鼠——能很嗅出變化的嗅嗅和能及時行動的哼哼,把事情想的很簡單,他們這麼找到了新的奶酪。而兩個小人有人類的複雜的腦子和情感——害怕並否認拒絕變化的哼哼和當看到變化的好時,能及時去適應的唧唧倆,唧唧過了很久醒悟了,也找到了奶酪,哼哼呢?我們在等他。第三部分是那些同窗們圍繞這個故事的討論和啓迪

這個小小的故事其實有着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奶酪其實是生活中的你想得到的東西。而他們失去了奶酪也就是象徵生命中的一些變化,他們找到了新的奶酪就是你又從新得到了你生命中的“奶酪”。

一個古老又年輕的民族,一個活力四射的國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創造力向世界經濟的頂峯攀登。飛速擴展的城市,飛速擴展的信息,飛速擴展的市場……

與此同時,年輕的效率也正在付出年輕的代價。變化與困惑,規範與活力,曾長與問題相互而舞。

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你可以抱怨,牢騷滿腹;面對變化,你可以更加浮躁;面對變化,你也可以一直等待;面對變化,你還能否思考?

你的工作,你的財富,你的幸福,你的夢想,你的愛情,你的學時,或者僅僅只是你的一份心情……

是是誰改變了他們?究竟是動了你誰的奶酪?

你困惑,

也許沒人可以說清年輕的激情中的理智的目光與感情的奔放誰更重要;也許沒人可以說清崛起的效率中,變化的激情與思考的冷靜水更重要。大踏步地前進,因爲中國還很落後;而科技文明以將全球經濟變的更加一體多元化。

不管你是否願意,你將面臨更加波瀾壯闊的變化,也將面臨更具挑戰性與更復雜的困惑

誰動了你的“奶酪”?

無人以答。這個國家、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在從無數變化中創造“奶酪”。

那應該屬於你的奶酪也將從這些變化中、你的思考中 、從你積極而自由的心態中脫穎而出……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面對變化,我們應該學習文中的小老鼠,不要不事情想的那麼複雜,當丟失“奶酪”時,趕快行動,相信勝利就在眼前。人類的那些過於複雜的智慧與情感有時也是前進路上的的阻礙,有時簡單形式回跟我們帶來去多的便利與益處。

是的,生活中常有變化,他們總是在不斷拿走你的“奶酪”,所以,我們應該作好“奶酪”被拿走的準備。也要經常聞聞你的“奶酪”,以便知道他們什麼時候開始變質,要追蹤變化。當遇到變化,我們還要儘快適應,也就是越早放棄舊的“奶酪”,酒會越早享受到新的“奶酪”。別忘了要自我變化,隨着“奶酪”的變化而變化。樂觀的享受變化吧,嘗試冒險,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最後,作好迅速變化的準備,不斷地去享受變化,集註:他們仍會不斷的那走你的“奶酪”。

這便是我總結出的。羅伯特 彭斯說過:“再完美的計劃也時常遭遇不測。”讓我們一起面對變化,面對“不測”。沒有恐懼,沒有顧慮,只要做到堅忍不拔,思路清晰。

來吧,讓我們快快行動。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初次讀《人間失格》是在我上高三的時候,那時候覺得學習壓力有一些大,然後就自己從網上買了人間失格來讀,再然後我就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我和作者太宰治有相通之處,甚覺奇妙。

書中所說的:“我對人類的行爲至今仍無法理解,我的幸福觀與世人幾乎大相徑庭。爲此,我深感不安,夜夜輾轉反側,呻吟不止,甚至精神發狂。我究竟能否稱得上是個幸福的人呢?自幼時起就常有人說我幸福,我卻總覺得自己猶如身陷煉獄,那些說我幸福的人,在我看來反而比我幸福許多,他們安樂的生活遠非我所能比擬。”看到這兒的時候頗有共鳴,從小到大,周圍人總是會說我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爲生活在這個和平的地方,沒有戰火紛飛的號角聲,也沒有流離失所的人們,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一切卻並不是那樣美好。我們的血漸漸的褪去了溫度,變得像個冷血動物一般,只關心自己的事,只在乎自己的生活。在什麼時候我們已經蛻變成了這麼自私的動物,這麼冷血的人?

書中所說的:“思緒漸感困惑之時,我越發惶恐不安,彷彿自己是這世上的異類。我與旁人幾乎無法交談。因我既不知該談些什麼,也不知該從何談起。於是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討好他人。那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我極度恐懼人類的同時,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對人類死心,於是我靠着滑稽這根細線,維繫着與人類的聯繫。表面上我總是笑臉迎人,可心裏頭,卻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鈞一髮的高難度下,汗流浹背地爲人類提供最周詳的服務。”讀到這段話的時候,覺得很像是在描寫我周圍的一些人。就是因爲他們不知道該怎樣與人相處,所以就像作者所說的一樣,用滑稽的言行去討好他人。因爲他們想要與人相處,但是他們的性格可能比較古板,然後就拼命的想盡辦法去交朋友,去融入集體。對他們而言,最簡單也是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用滑稽去獲得他人的關注,讓他人慢慢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然後他們就會願意和自己做朋友。想到這莫名覺得有些可悲:個人是無法脫離集體而生活的。現在的我似乎也懵懵懂懂的明白了何謂世人。世人就是人與人的爭鬥,而且人活着僅僅是爲了在爭鬥中取勝,人們互不屈服,即使是奴隸,也有其卑微的報復。所以除了當場取勝,人們沒有其他的生存方式。他們冠冕堂皇,以個人爲鬥爭目標,戰勝一人再去迎戰下一人。如此世人的困惑便是個人的困惑。

在這裏附上《魯拜集》部分節選,出自自自波斯古典詩人歐瑪爾·海亞姆的詩集:別再做徒勞的祈禱,拋卻那引人落淚之物。乾杯吧,只想那美好之物,忘卻多餘的憂愁。以不安和恐懼威脅他人之徒,終將畏怯自己的滔天罪行,日日防備死者的復仇,機關算盡,不得安臥。昨夜,美酒入喉,我心歡暢。今朝,酒冷香落,徒留荒涼。怪哉,僅一夜之隔,我心竟判若兩人!希望學生們如書中所說的那樣,牢記記自己的特權,爲自己的特權而驕傲。畢竟從學校畢業後,地上的瓜分之事自會找上門來,縱使厭惡也必須接受。也許有些人會成爲商人,成爲編輯,成爲官員。但在神的寶座上與神並肩而坐這種事,走過學生時代,便不會再有,錯過後便不會再來。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這是一部令整個法國爲之動容的溫情治癒小說,這是一本被媒體驚歎銷售得比影子消失的速度還快的書。它是——馬克·李維《偷影子的人》。

因爲在班級裏年紀最小,因爲視力比其他同學弱了那麼一點點,因爲生活中沒有爸爸的出現,而飽受欺凌。就是這樣一個主人公,卻有着別人沒有的異常稟賦——可以讀懂別人影子的話語,洞察別人的祕密,就像——偷來了別人的影子一般。也因爲如此,他被所有影子賦予一個偉大而神聖的職責——“爲每一個你所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爲他們找回隱匿的記憶拼圖,這便是我們對你的全部請託。”伴隨着這樣的使命的“我”,慢慢長大了,而長大後的我,似乎慢慢褪去那層因爲有這種特殊能力而產生的光圈,終於,也只是個普通人,有疲憊、有煩惱、有悔恨,有凡夫俗子的種種恩怨情仇。

越長大越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那樣的童年,他們的第一要務就是玩,瘋玩!屬於孩子的時光應該是快樂的。因爲,只有在無憂無慮的童年積攢到足夠的快樂,纔能有勇氣面對未來的種種坎坷和挑戰,才能在人生之路上勇往直前!而這個因爲愛情受挫、親情的殘缺而帶着點憂愁、帶着點絕望的小男孩,這個在絕望中等待長大的小男孩讀來讓人心疼不已。

但是,種種例證卻又讓我陷入矛盾之中,充滿恐懼、無奈、不幸的童年有時候卻是敦促一個人快速成長、成熟的良藥。但,前提是,他利用自己強大的內心將那樣的童年成功地轉換成不屈的動力。那強大的動力有時候只是來源於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同時卻又是生命中最珍貴的片刻。當我們迷茫、沮喪、失落時,這些會讓我們恢復體溫,面帶微笑,繼續走下去!

處於童年中的我們,雖然年幼,但是卻可能已經深刻地體會到世間冷暖,催人淚下的親情、浪漫感人的愛情和不離不棄的友情,每一樣都足以使我們的童年變得溫暖如春或寒徹骨髓。若交織在一起,則變成笑中帶淚的閱讀狀態。

這是一部喚醒我們童年記憶的小說,這是一部堅持內心夢想的小說,這是一部溫情治癒系的小說。這就是——《偷影子的人》。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要想知道你是在發出一種積極的心靈感應,還是一種消極的心靈感應,你只需要簡單的看一下在你生活中的某一個方面所獲得的結果就可以了。它們恰如其分地反應了你正在發出的心靈感應。

培養主動吸引力的三步驟:1、辨清你的願望。2、高度重視你的願望。3、願望實現。

培養主動吸引力步驟1:辨清你的願望

差異是你感到不好的東西

通過簡單的觀察和分析,你就會知道吸引力法則總是能反饋你的心靈感應。

試用差異的方法來幫助你辨清願望。

當創建你自己的差異條目的時候,你要儘可能多地設置一些差異項目。你辨清的項目越多,你所辨清的願望也就會越多。

辨清讓你感覺不錯的東西,然後爭取更多。考慮自己=自我關懷。在生活中的以下幾個方面都要多考慮自己的行爲:職業、金錢、健康、人際關係。

培養主動吸引力步驟2:高度重視你的願望

辨清你的願望,然後持續不斷地給予它關注。當你給予自己的願望足夠的注意力的時候,你就是正在把你願望的心靈感應包納在你當前的心靈感應之中。你當前的心靈感應就是吸引力法則的所反應的東西。

我的心靈感應罩裏包納了什麼東西

設想一下,你周圍環繞着一個巨大的玻璃罩,你向外發出的所有心靈感應都被包納在這個玻璃罩裏。吸引力法則只對你心靈感應罩裏面的願望進行反應。你的願望是在你的心靈感應罩裏面還是外面。

明白你所有的目標、夢想和願望都存在於你心靈感應罩的外面是很重要的。如果這些目標、夢想和願望已經存在於你心靈感應罩的裏面,那麼你就擁有它們了,並可以享用它們。

一年前讀這本書有感悟所以才做了摘錄,希望能在心理健康課上介紹給學生,因爲悟得不深,未敢講。一年多後的今天,再回首,發現一個人,一個在中國這塊大地上成長起來的人,要完全按照自己的願望活着是那麼的不容易,甚至於可以說沒有可能。因爲我們太多人從小就被異化了。

不能以自己的本來面目活出真實的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達到自己人生的高峯。

我們太多人的所作所爲都是與自己的願望南轅北轍的。我們的家長,我們的同行,在教育我們的學生時候,要發現自己的心願,要了解孩子的心願。我們本是天地之子,自然之子,我們只有順應自然之道去活出自己,也允許我們的孩子們活出他們的天性,保留他們的天性,我們纔敢說在做教育,纔是真的迴歸原點。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相對於很多人看過《駱駝祥子》不同,我接觸老舍的第一部作品卻是《茶館》,這薄薄的幾頁紙竟是讓我迷上老舍的一個足夠充分的理由。

作爲當代青年,我對戲劇並不是很在意,如果不是世界性的歌舞劇或者音樂劇,不願意走進劇院看那種誇張的表演。但是惟獨一部《茶館》讓我看幾遍都欲罷不能,我沒法形容我對這部戲劇的深愛。不管是原著,或是電影,甚至電視劇,我都看,看到傷心處,眼淚不分次數的往下掉。

整部劇目裏一個大茶館,經過三個時代的變遷,兩代人的掙扎。在那個餛飩的年代,好人沒了活計,壞人發了橫財,好壞顛倒,正邪倒置。從最底層到最頂層的北平人,都被剝削,被欺辱。老實敦厚的底層人被中國渣滓欺負,最頂層的老佛爺被洋人欺負。好好地一個大清朝,眼睜睜的在北平人眼中倒下。隨之倒下的是北平人的驕傲和自信。外面兵荒馬亂,就連鎖上門都有可能被偷,被騙。不開門吧,吃什麼?怎麼活着?貴族開始賣家當,老百姓開始賣兒女,自食其力的又時不時被“王法”綁了去。煎熬啊!可就在這年月北平人也少不了禮節。好一個“北平人”。皇城腳下的皇上身邊的福澤之地,怎麼會這樣脆弱。漸漸的這裏的人們開始明白了“我愛我的國呀!可誰愛我呢?”一句話,怎一個心酸了得!

那樣老實與世無爭的鬆二爺餓死了,到死都不懂得怨恨是個什麼模樣;那樣爭強好勝的秦二爺落得一無所有,實業救國也好,實業爲己也罷,原來自己的遠見還不如一碗爛肉面的見識來的實惠,多悲哀的結論;水靈靈的大姑娘嫁給個無惡不作的老太監,爲了一碗飯,丟了一輩子的人,見慣了一座深宅大院裏的狗咬狗,能被趕出來也算是一種幸運,只是一輩子都註定的悲劇,程度的深淺還有誰會有暇顧及呢!拖拉着破鞋的唐鐵嘴和不招人待見劉麻子倒賺了個肚兒肥,一個半仙兒算了一輩子卦,救不了別人也救不了自己,更救不了大清國;買賣人口是個缺德到家的營生,厚着臉皮發財,比那買人口的還可惡。宋恩子吳祥子憑着那官家的“本事”倒不愁吃穿,這些人自己作惡不夠,教各自的後人也繼續着他們的“風範”。……最後一個開了七八十年的大茶館白白地成了人家的!上那說理去?沒處說理。混亂的年代,政權的更迭,不停地改革,也許老大中國是到了該注入新血液的時候了,可是每一次的改變苦的是百姓,即便是這樣容易滿足安於現狀的北平人也眼睜睜見證了流血的年代,是不允許安逸存在的。就連那說數來寶的都爲這滿眼狼籍質問蒼天,您睜開眼看看吧!天朝的子民們正遭受怎樣的踐踏和欺辱!!

老舍先生的文字不如魯迅先生的那樣直白犀利,反倒給我這個相對比較脆弱的心一個緩衝的機會,我喜歡小人物的生活,即便他們是那樣愚鈍,那樣不爭氣,那樣平淡無奇,在魯迅筆下也許那就是該永遠批判的罪人,是中華民族的糟杷,除之而後快。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他們是那樣可憐,就算知道那是錯的,我也難免要同情一番,最後竟從他們的角度考慮他們的問題了。不知道這樣是不是老舍先生的本意,但是我確實沒法不這樣,讀老舍,讀《茶館》,軟化了我日漸被城市的風吹硬的心靈。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我在講我的讀書方法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要開會啦,要開會啦!”螢火蟲一邊連夜發通知,一邊叫喊着。“原先是開昆蟲讀書會啦!要介紹正確的讀書方法。”螞蟻看着通知說,“時間:明天午時,地點:昆蟲大草坪。”“是嗎!那我也去介紹介紹!”蝴蝶高興地說。

午時還沒到,大草坪已是擠得黑壓壓的一片了。螞蟻是排着整齊的隊伍來的,螳螂帶來了兩把“大刀”,蜻蜓是駕着“小飛機”來的,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蝴蝶姑娘也飛來了……“昆蟲讀書大會此刻開始。”金龜子大聲宣佈:“先有蝴蝶小姐介紹經驗。”蝴蝶姑娘滿臉通紅地站起來,不好意思地說:“其實,我也沒什麼經驗,只可是繼承家庭的傳統‘蝴蝶挑花式’罷了,還是我給大家解釋一下吧!”‘蝴蝶挑花式’讀書法就是挑自我喜歡的書看。”蝴蝶解釋着說。“哦,原先是這樣。”大夥恍然大悟。“好了,第二位是蜻蜓姑娘介紹。”金龜子大聲說。“我讀書的速度最快,你們都比不上我!”蜻蜓自豪地說。“我一本書不到一分鐘就看完了。我是從這兒跳到哪兒跳着看的,這叫做‘蜻蜓點水式’讀書法。”“那你最感興趣的是哪本書呢?它講的是什麼呢?”金龜子追問着。“這……”一連串的問題把蜻蜓姑娘問得啞口無言。

“我可跟你們不一樣,我讀書可慢了,一個字一個字地辨認,一天才看完一張紙。”螞蟻對大家說,“這就叫‘螞蟻辯字法式’讀書法。”

“我來說幾句。”一向沒吭聲的蜜蜂飛起來說,“我認爲讀書不應當挑揀,只要是有益的,就要多看讀書應當認真,不能囫圇吞棗,並且要反覆思考,認真做筆記,一點一滴地積累知識。這就是我的‘蜜蜂釀蜜式’讀書法”。

哦,對了,我是一名學生,也愛讀書。我的讀書方式還真與衆不一樣。我是屬於蜜蜂釀蜜式和蜻蜓點水式的綜合體,我有着一目十行的速度和過目不忘的記性,我十分喜歡讀書,常常應爲讀書而忘記身邊的一切,就算是打雷下雨,讀書在我耳畔都好像若虛若實。我喜歡讀書,就連下課寶貴的時間都用來讀書了。就連放學後寫完做業,睡覺前5分鐘都在看書。

在我身邊有人是“蜻蜓點水式”,有人是“蝴蝶挑花式”有人是螞蟻辯字法式也有人是蜜蜂釀蜜式,也有人可能不是上述之一。

我的讀書方法是這樣的,你呢?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提起卡夫卡的短篇小說,人們就會立即想到《變形記》。

小說的主人公格雷高爾是一家的旅行推銷員。在一個普通的早晨,他從不安的睡眠中醒來,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他的父母和妹妹看到他在早晨7點之後還沒有走出自己的房間,都感到極度驚訝。隨後,公司裏的經理親自登門詢問他沒到的原因。在家人和公司經理的催促下,他掙扎着起牀去開門。可是他的變化越來越大,徹底變成了一隻甲蟲。他的新形象嚇跑了經理,幾乎嚇暈了母親。於是,格雷高爾被關在自己的房間裏,因爲家人看到他的感覺只有恐懼和厭惡,他成爲家中的醜聞,成爲親人的累贅。最終家人不能再容忍他了,而他也由於長期不吃東西,最後悄然死去。

格雷高爾的變形僅僅是表面上的,他真正的內心仍然執著於以往的一切。例如:他早晨醒來後,腦子裏仍然考慮的是他的差事,除了飲食上愛好的變化外,他幾乎保留了以往的一切習慣,包括對牆上那幅畫像的喜愛,爲了阻止房中傢俱被搬走,他招來了父親那隻幾乎令自己喪命的蘋果。換言之,格雷高爾並沒有發生本質上的“異心”。

“變形”了又如何?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態,生活依舊很美好,而心中的的理想也不會隨之動搖,仍要執著的追求,但是,仍要認清現實的狀態,搞不清楚狀況的人,不容易獲得成功與尊重。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在軍訓期間,我讀完了傑克·倫敦的《白牙》。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隻名叫白牙的小灰狼最終變成斯科特加重馴養犬的故事。

白牙原本是一隻野狼,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歷經種種磨爛了曲折,最後遇到了慈愛的主人斯科特,並在斯科特愛的感化下,最終走出了荒野,過上了馴養的生活。他一共被交換了三個主人,第一個對白牙很好。白牙幾個月大剛到營區的時候,經常有很多比它大的狗來攻擊白牙,這時,第一個主人灰鬍子就會把那些狗趕開,所以白牙非常喜歡這個主人。在白牙幾歲大的時候,它的攻擊力變得很強,速度如同閃電一般,經常都會有狗被白牙咬死。所以營地裏所有的狗都不敢獨自出行。有一個白人得知白牙非常厲害後,千方百計得想向灰鬍子買它。使用了很多狡猾的手段,他終於買走了白牙。白人把白牙帶到自己家裏用皮帶捆着,當天晚上,因爲白牙非常捨不得自己的主人,它咬斷皮帶,跑回了自己主人那裏。

第二天,第一個主人把白牙送回到了第二個主人那裏,第二個主人左手拿着鞭子重重地打向白牙,白牙疼得不停得叫。這樣的事件重複了好幾天。後來,第二個主人用了一種更爲結實的東西才使白牙跑不走。他利用白牙與其他狗進行搏鬥,從而押賭贏錢。後來,有一個人帶來了一條牛頭狗,這狗非常矮。在與狗搏鬥中狗致命是被對方咬住喉嚨,可是因爲牛頭狗的喉嚨離地面太近,白牙根本咬不住牛頭狗的喉嚨。後來,反而牛頭狗咬住了白牙的胸部,然後牙齒慢慢朝着喉嚨的方向移動,不管白牙怎麼掙扎,還是沒有任何效果,眼看白牙已經奄奄一息了。突然一個名叫威登·斯科特的人看見了,他和隨行的馬特一起把兩隻狗拽開。然後斯科特買下了白牙。因爲白牙長期被折磨,變得非常孤僻,脾氣暴躁,斯科特和馬特都被白牙咬了。後來,他們發現白牙很聰明,覺得可以想辦法讓白牙的脾氣變好。斯科特每天都用手輕輕撫摸白牙的毛,白牙前幾天是嚎叫,但是慢慢的,它嚎叫中多了幾分溫柔。後來,白牙與斯科特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深。只要斯科特一離開白牙,白牙就會生病,所有斯科特只好把白牙帶回自己家養着。各大報紙都在報道關於罪犯從監獄越獄出逃的消息,因爲這個罪犯已經幾次越獄。有一次逃獄還殺死了一個門衛。後來,他被判了50年的監禁,但是這次他又逃了。他闖進了白牙的家裏。白牙發現後,悄然無聲跟在罪犯後面,靠得很進時,白牙跳起來直接咬向他的喉嚨,但是被那人打了下來,就這樣,罪犯和白牙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後來,罪犯死了。白牙斷了一條腿,三根肋骨折斷,至少有一根刺入了肺部,全身的血幾乎流光,還有內傷,三顆子彈穿過了身體。獸醫說白牙存活的機率只有萬分之一。但是白牙並沒有死。因爲它從小就生活在森林裏,有着鋼鐵般的身體,但是白牙康復之後必須重新學習走路了。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知道了我們應該有着白牙這樣面對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渴望回報。

科舉制度?它本來是一個爲了選取更多人才,讓讀書人公平競爭才存在的平臺。可是它始終抵不過世俗的污染,它變成了大家不再熟悉的樣子,變得不再公平,而是權貴們發表個人喜好的舞臺。那時的人們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可是就算是這樣依舊有很多人不顧一切的踏上這條不歸路,他們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中舉上,即使這可能是一場永遠沒有回報的付出,他們這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在通過科舉考試的路上,有太多的艱辛和汗水,是我們無法體會的,但是在《儒林外史》裏有這樣一羣書生,他們不服輸有着堅強的意志,勇敢的追逐着自己的夢想。

范進呢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別人都是十年寒窗,可他呢用了五十年的時間,每天都在學習,好像在他的世界裏就只有學習和中舉這兩件事,就再無其他。可是他的苦讀也是建立在家人的奮鬥上的,在他讀書的時候,他的親人們過着連米飯都吃不上的日子,他從一頭黑髮讀到兩鬢斑白,可是科舉制度它沒有感情,也許你的文章寫得很好,但是每個考官他們都有不一樣的愛好,也許這次你的文章寫得符合這個考官的胃口,那麼成功的可能就會是你,但是范進他從來都沒有想過,他是拿着自己的一輩子在跟科舉制度做鬥爭,如果輸了,那苦日子就會是遙遙無期的,在他沒有成功之前,所有人都瞧不起他,即使是低身下氣的去求別人,也不一定會得到好臉色。也許在考場上你的文采高於他人,但是沒有賞識你的伯樂,或許更多的會是貪慾錢財的貪官,范進他考了五十年,失敗了無數次,每一次考試他都是在和命運做鬥爭,成功了就是無限風光,“一人得到雞犬升天”,好在范進他還是幸運的,在人生這場漫長的賭注裏,他終於贏了,他中舉了,本來這是一個令人高興的事情,可是范進他卻瘋了,可能在常人眼裏這是一件很怪異的事情,可是也就在於你能看到多少真相,中舉後瘋了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情,就恰恰透露出了,科舉制度對這個時代的影響之大,它毀了很多人的人生,很多個本該幸福的家庭,它是這個時代的敗筆。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它們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使人們成爲了學習的機器,那樣麻木,沒有夢想。

所以啊,不管遇到多少困難,都要堅強點,耐心點,總有一天,你承受過的痛苦會有助於你,生活從來不會刻意虧欠誰,它給你一塊陰影,必會在不遠地方撒下陽光。

總有一天,你會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最渴望的樣子。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讀了《慈母情深》這篇課文,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慈母情深》這篇課文主要通過寫母親不顧勸阻,堅決弓給我錢買《青年近衛軍》的故事,讚揚了母親的偉大。

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在那麼貧苦的家庭裏,兒子提出要買書,這位母親雖然錢不多,但她還是給錢兒子買書,絲毫沒有猶豫。說明這位母親非常愛自己的兒子,希望他多讀點書,長大成有用的人,所以母親是偉大的。

這篇課文讓我想起以前發生的事;那天,我母親的店進貨了,因爲沒有太多的錢,進了貨後就只剩下幾百元了,距離發工資還有十幾天,所以這幾天都要節省一點錢,可我又要交學費,家裏根本不能拿出錢來,如果拿出錢來的話,那麼這幾天家裏就變成“窮光蛋”了,就在這時,媽媽把交學費的錢交到了我的手裏,我知道母親想讓我讀書,但媽媽他們己經很難吃上一頓飯了。這就是母愛,偉大的母愛。

這就是偉大的母愛。很多人讓母親不瞭解我們,天天讓我們做多餘的作業,其實裏面包含着深深的母親。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21

我覺得《波莉安娜》這本書很好看,中間真實地寫出了波莉安娜是怎樣面對自己的困難,怎樣樂觀堅強地面對人生的磨難,並且幫助別人消除內心陰影的成長過程。

波莉安娜雖然才十一歲,卻在一次車禍中受了傷,但是她勇敢地用微笑承受一切,不僅用她爸爸教的“快樂遊戲”,緩解自身的痛苦,還努力開解身邊的人,讓他們改變人生態度,變得更加開朗高興。即使波莉小姐對她那麼不友善,可波莉安娜也能平靜對待,最終通過快樂遊戲讓波莉小姐漸漸成爲大家喜歡的人。

自從波莉安娜來到小鎮,整個小鎮都發生了驚人的變化。象約翰-潘-德萊頓這樣的古怪人,都在波莉安娜的影響下,樂觀向上,他從離婚的陰影中走出後,重新贏得了愛,與妻子過上幸福的生活。

讀《波莉安娜》之前,老師跟我講過:這本書改變了所有美國人,讓他們知道遇到困難,怎樣從容地去解決。“波莉安娜”一詞因此在人們心裏具有了樂觀向上,充滿愛心的含義”;小主人公的遊戲也被稱做“天使遊戲”。我讀了以後受益非淺,我想用實際行動改變我的生活。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22

在學校開展的“讓書香潤澤生命,與青奧共同成長”活動中,大家充分享受着讀書活動所帶來的書香的潤澤和讀書的快樂。圖書館裏的書多起來了,面對浩瀚的書海,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宜的書籍。我們如飢似渴地閱讀着、熱情地實踐着,驗證着、發展着古今中外前賢們的教育理念。《給教師的建議》、《我曾經也是差生》、《教子有方》等一本本書上,密密麻麻地記載下我們思索的痕跡、收穫的感動,教師們在閱讀中享受着心靈契合的愉悅,大家的單調孤寂的生活變得豐富生動;在書中,大家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書的底氣;讀書,更讓大家走出了工作的失落和迷茫。在知識經濟時代,教師作爲這個社會的特殊羣體,肩負着社會賦予的特殊使命,作爲知識的傳播者,心靈的塑造者,讀書求知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風雨鐘山,虎踞龍盤。有着悠久歷史的南京和年輕的青奧會在此相逢時,我校開展了讓書香潤澤生命,與青奧共同成長活動,又適時地開展了同讀一本書的活動。當一本本《教子有方》發到大家的手中時;當大家愛不釋手地、津津有味地欣賞着書中一個個情真意切的故事時,能夠看得出每個人的臉上的幸福與渴求如花兒般清香四溢。書是學校爲大家從書店百餘種書中精選挑選的,領導們的良苦用心,更讓我們每位教職員工深深體會到:切實履行自己的責任,盡職盡責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才能完美展現自身的能力與價值。責任就是對工作的完成,就是對職位的堅守,就是對人性的昇華,責任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奉獻。

有人說:“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也有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還有人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問君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就讓書籍伴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春華秋實的美好歲月吧;讓書籍給我們帶來智慧和力量,在教師專業成長的路上不斷爲我們“加油”吧。我將以這次活動爲契機,認真閱讀《教子有方》這本書,並認真做好讀書筆記,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真正理解這種責任的理念,並落實到自己的工作當中。

最後,我想用徐美平老師的話來結束我的體會:“讀書不是一時的事情,也不單單爲了教學,而是爲終生幸福來做的事情。”那就讓讀書成爲一種內需,讓求知不斷豐盈自己,讀書!讀書!九萬里風鵬正舉,讀書和青奧會一起,從此共同成長!讓書香潤澤我們的生命。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23

《愛瑪》是簡·奧斯汀的作品。奧斯汀小說結構並不宏大,但作品中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真實可信。他們或小氣或大度或勢利或坦蕩或卑微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即使過去了二百多年,這些人物似乎依然活在當下並且鮮豔奪目,這是簡·奧斯汀小說的魅力,相比《情感與理智》,《愛瑪》中的人物更加飽滿與可親。

愛瑪是一個上流社會未婚女子,她具有強烈的門第觀念,不需要正當職業,業餘愛好是做媒,誰尊貴誰卑微誰與誰能配成一對兒,她拿着心中的那杆封建大秤在每一樁事上每一件服飾裝扮上每一個眼神顧盼間都要稱上一稱,誰與誰份量相等,誰與誰懸殊太大,整一個勢利婦女卻正當妙齡也不缺善良與同情心。她發誓自個兒絕不嫁人,理由是要服侍年老體弱的父親,其實是海的裏男人沒一個配得上他。

《愛瑪》主要講述三個女人的故事,愛瑪、琪恩和海麗埃。愛瑪和琪恩年齡相當,都美貌如花才情橫溢,相比較而言,琪恩更具才氣,這個貧窮人家的女兒被寄養在上流社會家庭裏,養尊處優中練就了優雅高貴的品性,待到談婚論嫁時琪恩顯然已有高不成低不就尷尬趨勢。愛瑪有時候羨慕她的品行妒嫉她的才情,有時候輕看她的出身與貧困。愛瑪習慣俯視琪恩,卻隱隱有傾佩之情,琪恩的人格魅力不在愛瑪之下,她們也有惺惺相惜之情,卻始終保持距離,這是窮與富的差距,世俗的眼光和心理是不可避免的。

海麗埃乏善可陳,不是出身名門是個棄兒,相貌中等偏上,愛瑪一心想把她調教成琪恩這樣的可人,並極力物色上流社會的紳士,欲成就百年之好,可惜海麗埃智商一般才情欠缺,沒有哪個紳士看好海麗埃,愛瑪欲將海麗埃嫁入上流社會的夢想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破滅,最終弄明白那不過是一廂情願。門第觀念堅如磐石,聰慧的琪恩有幸挪開磐石嫁入豪門,而資質一般的海麗埃即使善良賢惠卻始終欲嫁無門。想起海麗諾不禁讓人闇然神傷,如果在當時她有二萬磅作陪嫁,嫁個紳士是舉手之勞,比她更平凡更庸俗的艾而頓太太就是一個明證。

門當戶對,即使在當今,依舊根深蒂固也難被衝破。愛瑪理所當然要嫁給大戶人家,這個沒有懸念。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24

午後手捧一本書,靜靜地品讀書中的黃金屋、書中的顏如玉,總會覺得時光流逝的很快很快,好不愜意。讀書對不同的人而言有不同的見解,有人說:讀書是一種享受,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體會。有人說:讀書是一種體會,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樂趣。還有人說:讀書是一種樂趣,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知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總之,讀書,給了我許多快樂。

讀書更是人類的親密朋友。我們可以從書籍中品出快樂的味道,品出人生的樂趣,就像知心好友與你分享他的樂趣,有時也品出艱辛的味道,好似一位友人向你訴他的憂愁。書,讓我們體會出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之類的瑣事。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能培養文化修養;若果經常地去研究,去讀,去思考,便能從中央到地方找到新的知識點,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還可以把知識點都牢牢地記住,就像刻在腦海裏一樣。

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可以引導我們奮力前進,更進一步。一本好書就像老師、家長,在我們出現紕漏或者錯誤時,她都會幫助我們指出錯誤,並指引我們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是我們人生的指明燈,例如《世上最偉大的促銷員》她教會我在工作途中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充滿信心的做好工作,幫助自己走向成功。多讀好書,會使我們脫離庸俗,脫離無知,走到那裏彷彿都有一種屬於書的清香伴隨着我們,書香瀰漫。有文化底韻的人,都會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一種高貴的氣質,只有多讀健康有益的書,努力地學習,才能爲自己幸福的將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讀一本古典小說,藝術性和思想性結合的情景在腦海中泛起狂瀾: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寫了東汗末年和三國時期錯綜複雜的政治與軍事鬥爭;施耐庵的《水滸傳》歌頌了農民的鬥爭精神;吳成恩的《西遊記》讚頌了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勇於反抗的精神;曹雪芹的《紅樓夢》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耐人尋味。

讀書,讓我學到許多的道知識,爲人處事、個人修爲、歷史政治、科學奇觀等等。現在,我已參加工作,工作之餘,我會捧上畢淑敏、郭敬明、泰戈爾等這些文人墨客的書慢慢的欣賞。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從書中找到了我的黃金屋那就是快樂。朋友,你找到了什麼呢?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25

《呼蘭河傳》這本書用樸素清麗、真摯感人的語言分別描寫了呼蘭河這個小城,呼蘭河的風土人情,我的祖父,家院的荒涼等幾個方面。《呼蘭河傳》這本書對於人們的封建傳統進行了嚴格的批判,此書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來描寫了一個小團圓媳婦的悲慘的經歷,講述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被受到愚昧思想禁錮的人們活活害死。小團圓媳婦剛來時健康活躍,但她的婆婆不停地打罵她,在她看來,小團圓媳婦連雞都不如,小團圓媳婦“病”了,“好心”的鄰居們都來幫忙,希望小團圓媳婦好起來,但人們愚昧的思想卻把她害死了。

除了小團圓媳婦,作者還描寫了許多悲劇性的人物。在描寫不同的人物和事情上,雖然沒有呈現在書面上明確的評論,卻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對故鄉人們的愚昧的諷刺和批評。

雖然作者嚴厲的批評了故鄉人們的愚昧,但作者對故鄉和故鄉的人們始終懷着一種深深的熱愛和思念。

書中還描寫了我的祖父。作者用兒童的視角描寫了我和祖父一起的歡樂時光。作者小時候,要面對冷淡的父親和嚴厲的母親,所以只能在祖父那裏得到溫暖和關懷。我(作者)和祖父在後院裏度過了歡樂的時光,我在祖父那裏得到了自由、溫暖與滿足。祖父對我寬容,和我玩耍,教我學詩,表現了祖父對我極大的愛護。在祖父那裏,我感受到了無限的溫暖。

文中刻畫了一個慈祥,和藹的祖父。這些和祖父度過的美好時光,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在這回憶中,有着留戀,有着深深的思念。

作者用自傳的方式爲我們描繪了一個豐富的故事和人物,爲我們描述了一個複雜的生活空間,告訴我們,應該用一種寬廣的胸懷來召喚真情與溫暖。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26

讀了《波莉安娜》,這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總讓人倍感憐惜。讀了這本書,我深深被這個弱小的女孩所感動,她與她爸爸創造的開心遊戲更是讓人震撼。

於是,我決定去採訪這個叫波莉安娜的小女孩。當我來到波莉安娜家時,這是一個精美的大別墅。我上前輕輕敲了門,又按了旁邊的門鈴,耐心地等待着。過了一會兒,一個穿着女僕裝的女孩給我開了門,想必這就是南希吧!她好奇的打量着我,問道:“請問,你找誰?”“那個,我叫章霞,我想採訪一下波莉安娜小姐!”我急忙回答。南希笑道:“好,請跟我來!”於是,我跟着南希來到波莉安娜的臥室。“波莉安娜小姐,這位是來找你的!”南希對坐在牀邊的波莉安娜小姐說道,轉身又對我說:“你自己進去吧,我先出去了!”說完,便走出了臥室。

我帶着好奇心打量着這位波莉安娜小姐,她也面帶微笑的看着我。過了一會兒,波莉安娜笑着說:“請問,你找我有什麼事嗎?”我連忙回過神,不好意思地說:“那個我想採訪一下你,你不介意吧!”“當然不會,你問吧!”波莉安娜愉快地說。當我聽完她的回答,我對她的好感又增加了了。

於是,我便開始問她:“你的腿已經好了嗎?”“當然!”她開心的回答,還走了幾給我看。我朝她笑了笑,又問:“你的那個開心的遊戲,真的可以讓人開心嗎?”“我認爲可以,要不你試試!”波莉安娜興奮地拽着我的手,有無比激動地說:“說真的,你可以嘗試一下,已經好久沒人陪我玩那個遊戲了!”“好啊!”我高興的回答,然後接着說:“其實在生活中我一直有個苦惱,人爲什麼要學習,一定要上學呢?”“其實你可以這樣想,如果一個人不學習,他就不會喲偶太多成就,又不會有寶貴的精神財富。還有上學,你可以這樣想,如果你不上學,你就沒辦法交到那麼多朋友,也不會有那麼多趣事發生在你身上,而且如果你一直呆在家裏,生活就會一直平淡無奇的過着,你說呢?”波莉安娜笑着對我說。聽了這番話,我似乎明白了一些。

波莉安娜微笑的看着我,又說:“我們面對一些事,要多往好的方向看,這樣我們的生活纔會開心,如果你一直都向壞的方向看,你就會時時刻刻都不開心。所以無論身在何處,都不要忘記尋找快樂,這就是我父親創造這個遊戲的初衷!”“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那今天就採訪到這,再見!”我向波莉安娜道別。“嗯,再見,歡迎下次再來!”波莉安娜微笑地向我道別。

走出波莉安娜的家,我突然感到快樂其實並不難找,重要的是看你怎麼想。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27

在《波麗安娜》中,所有的成年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自我封閉的波麗阿姨,總是生活在過去陰影裏的彭德萊頓先生,下身癱瘓的斯諾太太,就連那個心直口快的女僕南希也爲自己的名字而苦惱...... 而在“快樂遊戲”的過程中,他們逐漸發現了自己,發現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待這些事情,心態就會不一樣了。

當我讀到《責任的問題》時,我就覺得漂亮、活潑的波麗安娜的確值得我去學習,雖然波麗安娜把小閣樓上的窗戶打開,放進來很多蒼蠅,還把所有小閣樓的窗戶都關上了。知錯就改,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她這種精神。

波麗安娜每天都過得很開心,一天,她聽說南希經常受波麗小姐委託,一向拿着牛蹄凍去一位老弱病殘、下身癱瘓的斯諾太太家,波麗安娜沒事幹,所以就幫南希去斯諾太太家送牛蹄凍。一開始,我並不喜歡斯諾太太,因爲她很挑剔,脾氣也很倔,今天送來牛蹄凍,卻偏偏想喝羊肉湯,看上去老是一副不滿的樣子.後來,我又不太討厭她了,可能是因爲她平時總悶在家裏,沒人和她溝通,雖然她有女兒米莉,但是早就厭煩她了,通過和波麗安娜相處,她的脾氣也漸漸好轉.我記得,電視上就有一部連續劇《孝子》,裏面的老太太和斯諾太太條件差不多,都是下身癱瘓。老太太一共有三個兒女,二女一男,兒女們非常孝順老太太,但她總是不滿意,想要什麼就買什麼,真是一個倔脾氣。最後,她才知道兒女們對她的用心良苦,就是希望能讓她好好地活着......人不能什麼都十全十美,要有個好的心態,才能健康生活。

波麗安娜雖然失去了爸爸和媽媽,但她從來不悲傷,而是從不快樂中找到快樂的理由。

快樂就是這麼容易,就像書中的波麗安娜,把快樂編成一種遊戲。

我們要像波麗安娜一樣,天天都要快樂。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28

在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它是《櫻桃溝的春天》。它是楊紅櫻阿姨寫的一部作品。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笑貓一家、老老鼠、馬小跳的爺爺奶奶和動物們。

這本書講的是:自從小可憐去世後,虎皮貓非常傷心,每天都呆在山洞或小可憐墳墓前。笑貓想帶着虎皮貓和小貓離開翠湖公園,但是虎皮貓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清明後才能走,萬年龜和笑貓它們同行。笑貓它們來到了望龍山的櫻桃溝,在櫻桃溝笑貓它們交了許多朋友:黑旋風、阿黃、阿黑、母白鵝······這些朋友陪笑貓一家走進春風中,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溫暖又好玩的故事。然而,一絲絲的不安,魚拼命的尖叫,豬在瘋跑,笑貓真的很想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究竟要發生什麼事?

我喜歡笑貓,因爲笑貓是個好父親,好老師,對動物們那麼親切。笑貓這幾點讓我很敬佩它。

我以後會認真對代表別人,仔細思考。

《櫻桃溝的春天》這本書是在太有趣了,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人要爲他人找想,不能在命運前低頭。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29

——讀《把夢留住》有感

看完這本書,眼睛像是被什麼矇住了,一切都變得模糊了:那幾位到西部 支教的老師,那些寧夏樸實的相親,那些西坳學校裏可愛的孩子……如此多的感動讓人着迷,如此多的情緒讓人沉醉。

深深地被書中的一個情節打動着,老師剛到學校,找誰喝,打井水還要當地人教,否則打到的就是渾濁不堪的水。老鄉幫忙打的水還被“我們”“嫌棄”,還期望在那兒買礦泉水,誰知老鄉都不知礦泉水是個什麼玩意兒,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超市,貌似有壓箱底的礦泉水,看着那模糊不清的“娃哈哈”,“我們”對於這個小鎮,這個即將工作的地方多了幾絲擔憂……看到這樣的描述,我不禁爲之震撼:到底是怎樣環境的惡劣,纔會讓一瓶礦泉水也變得彌足珍貴,到底是要有怎樣的覺悟,才能支撐那些支援西部的同志撐下去,到底是什麼力量,讓那些生活在當地的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依稀記得曾經看過一個西部支教的分享會,其中,有許多故事讓我不住淚流滿面。有一位老師這樣講道:在一次課前演講時,班裏一位叫何磊的胖胖學生談到自己的理想。他說,他長大以後想當一名司機。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班裏其他人談到理想時要麼當科學家,當明星,當宇航員等等。何磊繼續說:“每次週末放假,看到有的同學5分鐘就回到家了,而我還要走上3個半小時的山路才能回去。我想,如果我是一名司機該多好啊。”在場的同學也受到了感動,響起熱烈掌聲。我決定,我要跟學生走一回這樣能產生理想的回家之路。

這樣的師生情誼怎不讓人爲之動容,怎不讓人爲之心生敬意?爲了堅守住一個孩子的夢想,老師能夠毅然陪同學生步行山路,這不僅是一段回家的路,更是一段通向理想的光明坦途。這樣的孩子又怎麼不讓人心疼呢!那麼質樸卻又真實的言語,流露出多少不可言傳的對於明天的期待,對於人生的憧憬啊!

另一位老師這樣說道我帶來了什麼呢?我能給他們什麼呢?對新課程理念的解讀?對新教材的詮釋?新課程教學建議?對新課程的反思?其實,這些外在的東西他們以後會在實踐中慢慢地領悟、梳理清楚的;我以爲我真正帶給他們的是一種意識、一種精神! 或許,我們真的不能改變什麼,可是我們至少可以給黃土高坡帶去一縷清新的空氣——這是我的真純心聲。我們能做到的,應該做的是帶給那裏的教師放眼看待世界和對未來希冀的勇氣與力量,觸發他們追求自身價值的信念和決心;引領他們擁有積極向上、健康人生的生活態度;增強面對困苦艱難永不言敗的身心承受能力。我們努力爲他們插上一個理想的翅膀,因爲他們總有一天會展翅飛翔!真的要感謝這次支教活動。我耕耘,但我更有着收穫,因爲它重新點燃了我內心的美好東西——迴歸本真,感悟人性的真、善、美。可以不誇張地說,在咸陽,我們經受了靈魂的洗禮,完成了生命的蛻變!

這本書帶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頌揚一羣熱血青年志願西部的壯舉,我想他帶給我們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啓迪與情感的宣泄,我們在物質生活極度膨脹的都市感到受挫空虛之時,還有那麼多無法滿足基本溫飽的人們在爲生存憂心傷神,這不能不說是作爲都市人的一種失敗,一種不能正確對待生活,不會用正確的態度爲生活尋求一個出口,一個可以讓大家都過得更好的出口。如果,每個人都能認真地生活,也讓他人能夠認真的生活,那麼整個社會就能夠變得美麗一些,純粹一些,溫暖一些……

《大魚之道》讀書心得體會 篇30

今天讀了《當心你身上的小妖精》

故事裏的多多本來是個很乖的孩子,有一天突然就開始不乖了,爸爸媽媽就有點不喜歡他了。爺爺知道了告訴多多是脾氣精在搗亂,多多後來改掉了毛病,制服了脾氣精,脾氣精離開了多多,多多再也不亂髮脾氣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脾氣精來搗亂,自己正要發脾氣的時候,要忍住不要發火,讓自己冷靜下來,克服掉壞脾氣。學會講道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