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少年閏土心得體會(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56K

關於少年閏土心得體會 篇1

這篇課文有着濃厚的農村生活情趣,課文通過“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等語句來表現少年閏土的外貌。讓人加深理解他的形象特點:年少、健康、生活在海邊,是一位典型的江南少年,家裏還比較迷信等等情況。

關於少年閏土心得體會(精選5篇)

課文通過作者與閏土相見,瞭解到閏土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事,通過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剌猹、看跳魚兒等動作,讓人進一步理解閏土的思想性格特點——天真活潑、知識豐富、聰明能幹。

課文通過互贈禮物來表現作者對閏土濃厚興趣和深厚友誼,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對閏土的深切懷念

關於少年閏土心得體會 篇2

我是一名學生,在肯德基做兼職,在KFC上班已經有兩個多月了;對肯德基餐廳也有了一定的瞭解,還記得在我還沒有進肯德基上班時,一直以爲肯德餐廳是一個很優雅、很舒服、溫馨的用餐環境;對它的瞭解也僅此停留在這個層次上而已;而現在對KFC的瞭解又多了;

記得來肯德基面試時,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經歷面試,緊張的面試氛圍,嚴肅的經理,問着奇怪及專業的問題,但我並不緊張,而且還回答的蠻從容的!但這不代表我面試成功了,要通過第一次面試時,纔有機會進入第二次面試;幸運的我都通過了!肯德基的面試經歷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不管你去做什麼事,都要時刻保持着一個摯誠的心,懷着摯誠的心去面對每一件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剛進肯德基餐廳時培訓了兩天,第一天基本上都是理論知識,學習的是公司簡介,講公司的文化經營服務理念與餐廳所有工作站的環境介紹與籤勞務合同;第二天是上崗實操,我上的是大廳,大廳的五個重點:桌面、地面、垃圾桶、洗手間、外圍;這也是大廳的五大職能,剛開始對具體的操作還不是很熟悉,但慢慢的也很快上手了;

說真的上大廳是一項苦差事,工作一天下來腳痛的都沒感覺了,而且手臂也會有點痠痛痠痛的;但也是一項蠻有意思的工作,因爲面對的顧客時刻都在變動,雖然有的顧客有點刁蠻,有點苛刻,有點麻煩;但每次自己做的工作滿足了顧客的需要,看到顧客們滿意的笑容時心裏就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及成就感;或許你們不覺得怎樣,但我覺的我的工作帶給了我很多我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譬如:全心地爲他人服務的態度、與各種不同的人相處的方法、及遇到緊急情況不急不躁冷靜處事的方法!這些都是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只有親身經歷了纔會有更深的體會;每次看到顧客們很失望地對我們抱怨然後就直接走人時,感覺好像是我們自己做錯了什麼對不起她們的事似的;或許這就是服務的最高境界吧!

我覺得餐廳應儘量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儘量多做些產品保證顧客的消費需求;這樣也會給餐廳帶來更好的業績;總的來說在KFC工作的這段時間裏也遇到了一些小小的挫折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我覺肯德基的管理模式都很人性化;讓人感覺很溫暖;從工作中我學會了,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每個人都能換個角色爲別人考慮爲別人着想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與想問題的話,我想這個人在做人做事方面都會很成功;

在肯德基工作我還學會了感激:感激批評過我的人,因爲他讓我明白了錯的理由; 感激欺騙過我的人,因爲他增進了我的見識;感謝絆倒我的人,因爲他強化了我的能力;感激遺棄我的人,因爲他教導了我應自立;感謝藐視我的人,因爲他覺醒了我的自尊;感謝斥責我的人,因爲他助長了我的智慧;

凡事要學會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在這裏我要感激在工作中幫助過我的人.謝謝你們.肯德基這份兼職在我的學崖生活中對我起了很大的影響,它教會了我要好好地把握、珍惜及利用好在校的的時間!

關於少年閏土心得體會 篇3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魚米之鄉——湖南長沙。這裏有許多的名勝古蹟,風景優美。我猶愛美麗的嶽麓山。

嶽麓山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麓山景區內有嶽麓書院、愛晚亭、麓山寺、雲麓宮、鳥語林等景點。

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裏,媽媽帶我和妹妹來到了嶽麓山。我擡頭仰望嶽麓山的大門,只見大門、青山、藍天成了一條直線,彷彿連在了一起。

進了大門,各種各樣的樹木映入眼簾。我們來到了鳥語林,聽見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好像在給我們準備一場盛大的演出。鳥語林裏有各種各樣的鳥,比如火焰鳥、大嘴鳥、百靈鳥,還有五彩繽紛的孔雀、雪白的鴿子、美女模特一樣的丹頂鶴……數不勝數讓我眼花繚亂。

媽媽特地帶我們來到了嶽麓書院,門匾上寫着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嶽麓書院”,兩邊的楹聯是:惟楚有材,於斯爲盛。這一名句充分反應了三湘人才輩出的歷史。

前院一塊大大的牌子上寫滿了嶽麓書院的歷史。四周草坪中一棵棵直衝雲霄的百年蒼天大樹,見證了嶽麓書院的滄桑。講堂的牆壁上貼着許多字畫,兩壁嵌“忠、孝、廉、節”四字石刻,與四塊“整、齊、嚴、肅”碑相映襯,書院靈魂的脈絡清晰明瞭。

最後來到了山頂,站在山上往下看,湘江如帶,橘州浮碧江心,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這就是美麗的嶽麓山!這就是我的家鄉!

關於少年閏土心得體會 篇4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直接取材於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事件,一起國內外罕見的高高原航線上飛機風擋玻璃破裂,英雄機長劉傳健與機組帶領乘客安全返航的故事。整件事情的經過其實衆所周知了,這部電影整體以還原事件經過爲主,因此本文所描述內容不算劇透吧,如果一點都不想被劇透的朋友可以略過前半部分直接看文末的結論。

其實最早我和很多民航圈朋友一樣,對要真實還原此次事故的電影是抱着一種懷疑的態度甚至最開始因爲海報的誇張而吐槽過。因爲此次事故堪比美國薩利機長的事故,甚至更危急,而對於中國的電影是否能達到《薩利機長》的程度讓我們始終帶着有色眼鏡來看待這件事。而今天與我一起觀看本部電影的資深乘務長坐在我旁邊看哭了兩次,她看完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是:中國電影有心了!

我覺得她的這句話可以代表一箇中國民航人觀影的真實感受,也打消了對整部電影專業程度的疑慮。因爲從現實情況來說,拍一部民航電影要掌握的專業知識太多了,而電影不僅僅是拍給民航人看的,更應該是拍給更多旅客以及普通大衆看,我覺得這部電影做到了。

本片的航空專業程度

因爲航空業的特殊性和專業性,加上週圍的朋友都是與之相關的行業,所以從《中國機長》電影一開始就集中在專業性上。整部電影由中國民航局支持,因而在專業程度上有着很高的水平。整部電影從川航事件出發,基本覆蓋到了民航航班的各個保障環節,可以說是一部很好的民航科普片。從飛機的航前準備、機組的檢查、機務的保障、空管的指揮、機場的救援、旅客的情緒,甚至是航空愛好者都有一部分戲,這點上可以說製片方是很仔細的研究過劇本和航空業結合,讓大家瞭解到保障航班安全的各個崗位。當然了,因爲事發經過最主要是機組與乘客以及機組與管制員的溝通,所以重頭戲也是以這幾個崗位爲主的。

專業細節之一恐怕就是飛機飛行的鏡頭了,整部電影地面鏡頭都採用真實飛行場景,多機位多角度拍攝,節奏很緊湊,除旅客登機一段鏡頭晃的比較多之外(不知是鏡頭語言還是剪輯原因),機組和管制員的機位都非常平穩。

因爲我本人是機務出身,在航空媒體圈從業多年,對航空專業知識也比較瞭解。不知不覺還是會帶着挑錯的心態來觀摩這部電影,無論是從飛行員駕駛艙操作、乘務員客艙應急處置、空管員的指揮對話,都非常專業。可以看的出來中國民航給予這部影片的技術支持是很到位的,包括最近幾天被網上吐槽最多的一張劇照其實電影鏡頭裏並沒有。後來我才瞭解到,很多劇照海報就是拍攝開拍前現場準備階段的工作照,其實包括我最早吐槽的右發起火的海報也並沒有在電影裏出現。

另外,本片的節奏非常緊湊,即便我帶着挑錯的心理去看也會不知不覺被情節所感染而不太會關注技術細節,除非你要坐在家裏用遙控器一幀一幀的帶着有色眼鏡去挑錯的話,可能會找到一些瑕疵吧。最後降落反推失效那一段,爲了刻畫剎車動作採用的是腳踩剎車而不是自動剎車可能是唯一一個會讓飛行員吐槽的地方,但是電影是給更多普通大衆看的,如何能在一兩個鏡頭裏明白電影裏的飛行員在做什麼,比是不是最專業的操作手法其實要更重要一些。

我覺得有時候民航人帶着挑錯的眼光去看電影的“外行”是不是專業的時候,也應該能明白,民航人也應該知道自己在電影“表達”上是不是“外行”。這個時候的取捨我覺得電影在還原真實情況達到80%以上,戲劇手法有20%已經是很好的比例了,《中國機長》在專業程度上我覺得都超過80%的水平了。

本片的情節

說到情節,本片緊湊到從平緩的飛行到事故發生直至最後降落基本都沒有空閒。(我爲了得瑟看首映禮發了條朋友圈,整部電影只有兩次低頭看手機刷評論可見一斑)

因爲知道整個事件經過,可能高潮部分我沒有太揪着心。我左手邊的朋友不是民航業內人士,我留意到她一直雙手緊握捂在眼前,差點以爲是在看驚悚片一樣一直揪着心那種。

本片一開始有不少輕鬆俏皮甚至搞笑的鏡頭,我其實是特別喜歡的。一部反映英雄機長的電影並不是要所有人都嚴肅的,我們的民航人也不是一臉嚴肅的工作,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樂纔是正常的。這一點上《中國機長》沒有一味的講究主旋律而把這些人情因素拋開,用一種輕鬆的方式展現開場,即是對後面高潮的鋪墊,又是良好展現民航人活潑形象的一方面。我相信大家也不是隻爲了來看一場史詩式般營救場面來影院的。

起飛前是歡快活潑的,起飛之後沒有太多冗長的情節馬上就進入正題:風擋破裂了。隨後就是一系列的緊張的情節,揪心緊張。沒多久我就第一次被感動了,乘務長在問5號位乘務員的時候,她被餐車撞到一直沒有迴音,直至她躺在地板上舉起大拇指回復的那一刻真的很感動,這也是很真實的情況。飛機上的乘客包括飛行員大部分時候都是坐在座位上,繫上安全帶的話也是最標準的狀態,而乘務員需要站着給每位乘客服務的。所以原則上說,發生突發事件的時候最危險的是乘務員。飛機顛簸有可能最先被甩出去的就是乘務員。

1988年4月28日,夏威夷的阿羅哈243號航班執行的波音737-200飛機起飛後客艙頂部破裂一個大洞,56歲的乘務員科萊博·藍星(Clarabelle Lansing)當時就被吸出艙外,她也是當時事故唯一的遇難者。《中國機長》中除副駕駛因爲風擋玻璃破裂這種極罕見的情況被吸出駕駛艙身處險境之外,乘務員就是當時第二危險的崗位了,因而影片中也給了相當多的鏡頭在乘務員身上。

所以很多場合面對很多人對於乘務員職業的不理解,我都會跟他們說,乘務員真正的職責不是在飛機上替乘客端茶倒水送餐,他(她)們每飛行一段時間都要經過嚴格的複訓和考試,因爲他(她)們是在關鍵時刻救你命的人。飛機迫降是他(她)們指導乘客做防衝擊姿勢,降落後是他(她)率先打開艙門組織撤離,國航前段時間因爲假火警備降俄羅斯阿納德爾機場,全體乘務員都是最後撤離飛機的,有的甚至還爲乘客帶着毛毯禦寒。

《中國機長》其實不僅僅反映了機長的優秀,把乘務員面對乘客的鏡頭都表現的很到位。坐我右邊的資深乘務長也是在乘務員的那段看哭了。其中有一個乘客離開座位跑出來質疑時乘務長畢男一改服務的和顏悅色嚴厲的制止他時,也真實的反映了乘務員在緊急時刻作爲客艙安全員和指揮員的角色。我旁邊的乘務長說其實突發情況下,乘客遠比電影中難以安撫,乘務員嗓子都喊啞了也很難讓整個客艙的乘客穩定住情緒。

因而我覺得這也是這部電影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的原因。正如電影所說,機組人員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乘客在應急情況下必須聽從他們的指揮纔是最有效的解決危機的方法。

情節上的唯一的遺憾,我認爲就是對機長刻畫的很少。片名叫《中國機長》,而且事故原型的劉傳健機長也是真正的英雄,將一架風擋破裂的飛機從高高原飛回來挽救了119名旅客的生命,尤其是駕駛半個駕駛艙儀器失靈的飛機靠準確的判斷和豐富的經驗目視飛回來,整個過程冷靜果斷。這份偉大要通過簡單的畫面其實是很難刻畫的。我舉一個相同的例子吧,《空中浩劫》第二季第一集講述與川航此次事故非常近似的英國航空5390號航班中,機長被吸出窗外,副駕駛駕機返航。事後他們做了一個測試,將8名飛行學員安排在減壓艙做模擬當時環境的測試。其中兩名學員模擬客艙在當時高度失壓之後缺氧的情況下的反應,兩名學員馬上出現反應遲鈍甚至接近昏迷的狀態,要知道那還是靜止的減壓艙的測試。劉傳健機長同時還要面對的是是八九百公里/小時的高速衝擊,而且是在9800米的高度!

回來的路上我和幾位朋友也都在討論這個遺憾之處,後來我們作爲泛民航人士,並沒有想到一個能以這種事後對比的例子之外的方法在電影裏反映出劉傳健機長經歷的環境有多惡劣以及他面對這麼惡劣的環境駕機備降有多艱難。是的,真實情況遠比電影來的更驚險。

因而我能理解爲什麼用了更多的戲份去刻畫客艙乘務員和乘客的反應,可能是電影想從旅客的側面來烘托出驚險的氣氛吧。因爲要拍機長的專業和沉着應對是很難用電影語言實現的。《薩利機長》是在電影末尾用事故調查組請其他飛行員模擬現場事故返航紐約而失敗告終,纔對比出薩利機長的處置有多正確,這是一個很高明的方式。而《中國機長》電影採用的是順序拍法,要在平鋪直敘的過程中用電影鏡頭反映出劉傳健機長的沉着冷靜專業精準的應對,太難了!後來我跟乘務長開玩笑說,這部電影從戲份上應該叫《中國機組》。

本片的特效

整部電影拍攝大體分三部分,地面、空中客艙、飛機飛行,其中飛機飛行佔了不少比重,由於這部分內容不可能實拍,所以飛越雪山和風擋破裂等飛行部分全都靠特效來完成。縱觀整個片子基本沒有齣戲,比某些電影電視劇裏的飛機鏡頭不捨得花錢的5毛錢特效好太多。

畢竟是專業的航空題材電影,特效部分非常精良,不光視覺效果,影音效果也很好。飛機飛行而過的壓迫感通過環繞立體聲展現的非常好,在IMAX影院觀看真的有一種飛機從你身前飛過的感覺,這一點對於我這種喜歡看空戰等刺激電影的人來說還是挺開心的。

本片的感人

這次電影首映,我也挺想知道別人的感受,所以我不光請了右邊的資深乘務長、左邊的完全非相關行業的乘客之外,還請了媒體從業者、航空傳播從業者等不同行業的朋友來一起觀摩。(很可惜有一位一直和我關注討論此事的A350機長因爲工作關係沒來,等有機會我問問他的觀影感受)其實,基本涵蓋了關心這部電影的人羣。

坐在我右側的乘務長原本也是被我請來“找茬”的,除了降落時她告訴乘務員也應該一直喊口令之外沒有找出特別的錯誤。她更多時候還是被電影所感染,前後哭了兩次。在乘務員安撫乘客的時候觸動了她,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乘客比較難安撫。

坐在我左側再左側的一位大姐姐則是全程哭的稀里嘩啦,她是在航空業從事公關工作近20xx年了。也可以說是大風大浪都見過的人,我看到她哭也是比較吃驚的。因爲她其實和普通乘客並無差別,不會像乘務員一樣觸景生情。

餘下的幾位都是男性朋友,一位是媒體從業者,一位是機場工作人員。他們都覺得拍的很好,遠遠超出期望值。而我這個工科男也着實被感動了兩次,一次是5號乘務員舉起拇指,一次是看着管制主任咬着耳機含着淚。

回來的路上一位朋友說煽情的地方是不是有點多?我把劉機長的專業度和麪臨境遇講解了一遍,我覺得煽情的反而不多。英雄機長數千小時的飛行經驗和嚴格訓練纔有了冷靜的反應和精準的操作,要讓普通觀衆僅僅通過電影的還原還不能輔以其他的文字說明和事後的事故現場的“後怕”來體現那40分鐘的驚險,其實《中國機長》已經做到了很好。

我其實反而有點喜歡這點煽情。因爲我們的民航人的確讓人感動!《中國機長》不僅僅是一部反應川航事件的電影,更是一部反應中國民航人的電影,我內心希望更多的旅客和觀衆朋友能夠看到這部電影。

中國電影,有心了!《中國機長》,有心了!謝謝你們。

關於少年閏土心得體會 篇5

我們讀書是爲了解決問題,而這本書就是教會我們如何面對生活中層出不窮的狀況和內心焦慮情緒的問題。

在我讀完這本書後,覺得自己內心淡定許多,很大程度上幫助我控制了自己情緒化的問題。

當你們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你們會做什麼呢?本書能夠給我們什麼方法幫助我們舒緩各種負面情緒呢~

《正念的奇蹟》這本書最核心的一句話是什麼是人生最大的奇蹟?不是能夠騰雲駕霧、踩風火輪,而是每天的一呼一吸,專注於你的一呼一吸,就是正念的狀態。

佛說:“萬物皆空”,“空”不是沒有,其核心是法無自性。每一個東西都沒有確定的本性,狀態都會變。一個桌子,此刻因緣和合,它是一個桌子,而幾年後,因緣消散,變成了一堆木材,當柴火燒成了灰燼,作爲肥料,又作爲另外一種狀態存在。而一個人,此時因緣和合是一個人,但是若干年後可能成灰燼、成鬼成仙都有可能。所以我們會發現周圍的一切都是空的,能關注的只有此刻自己的起心動念,然後觀察它,它自然會逐漸消散。

那我們開始跟着這本書的脈絡學習~

本書作者是一行禪師,越南人,在越戰期間遊走法國、美國,號召和平、停戰,並在法國創建“梅村”。接受來自世界各地想修煉正念的訪客。

這本書是一行禪師寫給朋友的一封長信,沒有闡述詳盡的佛理,但單從這封信中,我們已經學會什麼叫做正念,和正念爲什麼是奇蹟。

本書開篇描繪了一個場景:一個曾和禪師修行的年輕人結婚後發現自己要工作、要照顧妻子情緒、要給小孩兒換尿布、自己修煉的時間變少了,然後他試着把修煉正念運用在生活中,意識到配妻子、小孩兒也是自己的時間。沒有所謂的你的時間、我的時間。陪孩子的時候老想着工作還沒做完,並不能幫你解決孩子和工作的問題,反而更痛苦和焦慮,所以陪孩子的時候就專注於陪孩子,工作的時候好好工作,時刻保持正念,讓自己的念頭專注於當下的事情。

話鋒一轉,又說到洗碗的例子。

很多人覺得洗碗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尤其是那邊朋友等你一起打麻將的、喝茶時候。老想着快點洗完去做其他事情,

如何纔是正確的洗碗?

所謂保持正念,就是要求我們在洗碗的時候就應該只是洗碗,也就是說,在洗碗是,應該對“正在洗碗”這個事實保持全然的覺知。在洗碗的當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隨順自己的呼吸,覺照到我的心念與動作。這就是正念,這就是正念的奇蹟。

如果洗碗時我們只想着接下來要喝的那杯茶,或者要趕緊加入朋友們的聊天或 者遊戲,或者看一部喜歡的電視劇,如果你就會急急忙忙地想把碗趕緊洗完,好像洗碗是一件令人厭惡的事情,可是洗碗這個過程也是你人生的一個部分,你自己給人生創造了一件令人厭惡的事情。那麼,我們就不是爲洗碗而洗碗。換句話說,洗碗時我們並沒有活在當下。事實上,我們站在洗碗池邊上時,完全體會不到生命的奇蹟。

《中庸》說:“人莫不飲食者也,鮮能知味者。”我們每天吃飯卻很少有人感受它的味道,飯一上來我們想的是什麼,想的是:“吃完我們去哪裏,去幹什麼?”、“快點吃,別耽誤事兒” 或者先拍個照片發微博發朋友圈,沒有去真正體會到食物的味道。修煉正念甚至要求我們感受每一口食物的味道。

而修煉正念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幫助呢?

禪師有次和他一個學生吉姆一起吃橘子,吉姆沒吃完嘴裏的那塊就去掰下一塊,一行禪師說:“你應該先把嘴裏的橘子先吃了”。吉姆才意識到自己沒有在正念的狀態。專注於吃橘子的每一瓣,纔是真正的會吃橘子。

後來吉姆因爲反戰入獄,禪師寫了一封信給他,“還記得我們一起吃的那個橘子嗎?你在那裏的生活就像那個橘子,吃了它,與它合爲一體。明天一切都會過去。”在監獄的坐和家裏的坐有區別嗎?有,因爲監獄裏坐着沒有自由對嗎?不能去想去的地方,覺得被束縛,所以內心覺得很痛苦。可是坐的這個動作是沒有區別的,因爲在監獄裏坐着時正念跑了,嚮往外面的世界,纔會內心痛苦。感受當下的感覺,明白此刻的狀態,這就是正念的奇蹟。

《正念的奇蹟》帶給我們最簡單的做法,是遇到任何問題,對會讓自己身心收斂到體內,明白此刻的狀態。

不管是洗碗、吃橘子、還是生活中其他情況,當我們知道“正念”就是指“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時,生活中的時時刻刻就都成爲你修行的機會。而不是隻有在禪修時。當你走在路上,甚至烈日當頭,都可以對旁邊的綠樹和陽光保持覺知,知道自己此刻正在念念分明地走路。而不是身體在走路,心卻念着其他事情。等車、開會、航班延誤,這都是我們生命中的過程,保持正念,專注內心的感覺,這就是正念。

好吧,我認爲個人難以做到,走路的時候心裏想着其他事情,情緒難過的時候還是很難控制自己、修煉之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樊登老師曾飛機上偶遇偶像柳傳志,柳傳志正在看《杜拉拉昇職記》,而樊登老師正在看《金剛經》,柳傳志好奇問樊登老師年輕人爲什麼看這本書,樊登老師問:“你覺得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麼?”柳傳志說:“一個人永遠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是最痛苦的。”這就是佛教中的“求不得苦”。而樊登老師說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你認爲不應該有痛苦的痛苦。假設有人花500萬買彩票只剩下200萬,你不會痛苦可能還會覺得好逗;別人失戀你痛苦嗎?而自己失戀就很痛苦,別人痛苦你不痛苦,因爲你認爲你和別人不一樣,你不應該承受這樣的痛苦。如何讓這種痛苦儘快控制然後熄滅掉呢,最好的方法是保持正念,當你保持正念,就會明白這只是一段經歷而已,能夠感受此刻我的存在,在其他地方感受的我是一回事。

當你知道正念是對當下的實相保有知覺,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可修行,而不只是禪宗時。

王守仁的《傳習錄》中的“知行合一”,不是我們常規理解的言行一致或者先知?還是後行?樊登老師解讀這個詞的核心是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你的念頭沒有跑。你的心專注於你正在做的事情。

如我們有時邊走邊玩手機,玩微信,會感覺很累,因爲分心了,沒有知行合一。

王守仁的一位學生做行政高官,向王守仁抱怨自己沒有時間修煉,俗事繁雜,經常要處理工作。王守仁回覆他說,“我什麼時候告訴你修煉要專門找個時間的?無時無刻都可以修煉,當有人想贏官司給你錢時,你不要,修煉自己的不要貪心,當一個人說來說去說話不清楚,你能不煩躁,這就是在修煉你的耐心,當案情複雜而你能夠找出頭緒時,你可以修煉自己的明辨之心。所以無時無刻都可以修煉。

我們讀書只是方法,修煉還需要看自己的造化和精進程度。一行禪師給我們如何修煉正念的方法、答案首先是專注於工作。

當我們工作的時候老想着去吃東西,心裏想:“怎麼還不下班啊,急死我了”一旦有這種想法,我們就會感覺焦慮和痛苦。所以所有的痛苦從分別心而來。我們微信朋友圈有時會看到有人說“今天又週一了,好痛苦”、“還要加持3天就放假了”,其實放假也不一定會開心,放假和對象吵架,好好的一個假期被吹了、每一個東西都沒有自性的,是痛苦或快樂,而是源自於自己的分別心給其的定義。體會上課、上班的感受,因爲這是我們生命中註定的一天,無論快樂或痛苦都要在這兒,所以好好享受上班,全身心的投入進去。上班就好好上班,回家、放假就好好休息。

說回一行禪師給我們修行方法的第一招:專注工作。時刻保持警覺和清醒,準備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狀況,然後隨機應變。這就是保持正念。

修行最難的地方是在家裏,其次是在工作中,再其次是在寺廟。因爲家裏打破正念的東西太多了。

工作和修行很難分開。

具體方法有:

1、有覺知的呼吸。深呼、深吸,知道自己入息,知道自己出息和數息法,當後期能夠自如做的可以不用數息而是專注於呼吸了。

2、行住坐臥都是禪,工作、吃飯、洗碗,和朋友聊天,時刻保持正念。

eg:有個人悟道,過一段時間後,徒兒問他,“師父,你悟道之後幹嘛呢?和之前有什麼不一樣嗎?”,師父回:“飢來吃飯困來眠。”,徒兒說我也是餓了吃飯困了睡覺啊,那悟不悟道有什麼區別呢?師父說,我是該吃吃該睡睡,有啥吃啥,有地兒就睡,而你對吃和住是百般挑剔萬般揀擇。這就是“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我們很多人會說“這工作好,還是那工作好?”、‘這頓飯好,還是那頓飯好’、學道沒有別的,就是別挑挑揀揀。因爲太挑剔,有大量的分別心,痛苦也就油然而生。

有人會問那修煉成這樣了,生活會不會很無趣,很沒勁、無聊?就像我們說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不是無聊、湊合事兒、差不多,而是指合適的極致。孔子一生都沒有達到那個境界,也沒有見誰達到過那個境界。當我們修煉到無分別心,人生有大把可以追求的東西。

我們爲什麼覺得我們應該追求金錢、權利、這都是因爲社會慣性,我們被社會慣性操縱,老覺得“別人有車子、有大房子、”、我也要有車子房子,沒有就會很痛苦,這都是我們着了社會慣性的道。只因爲社會慣性牽引着你跑,所以你沒法兒面對自在的內心。

什麼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爲所欲爲,一個人爲所欲爲是最不自由的。我們有沒有做了一件瘋狂的事之後自己卻不知道爲什麼,然後懊惱當時真不應該說那種話,真不應該打人。因爲那是我們被自己的情緒控制,是情緒的奴隸。而我們要做情緒的主人,就需要調動我們的正念。

修煉正念,是佛教的入門,放下一切,會發現一切都是空的,都是表象,沒有自性,一件壞事在若干年後再看可能就是一件好事,而當壞事發生的時候我們內心無比痛苦。

所以試着修煉我們的正念,給自己一個“正念日”,每週用一天時間修煉正念,這天每時每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正念,早上起牀、刷牙、吃飯、生氣——告訴自己,“我此刻在生氣”,如何快速的不生氣,就是知道讓自己生氣的那個人,對着鏡子,盯着鏡子裏生氣的人,說“這個人在生氣”,生氣的人就不生氣了~若沒有這個觀察者,任由生氣情緒帶動生氣,這個情緒就永遠停不下來。

面對我們的痛苦,並照顧他們。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都需要我們照顧,因爲他們都說我們人生的一部分,這些情緒就會越來越懂事。不能憋着,會憋出病來的。

我們總以爲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但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別人能承受的痛苦,我也能。

蘇格拉底在判處了死刑時說:“我現在去死而你們將活着,究竟誰更不幸只有天知道。”在他看來,死和活沒有太大區別。

作者是一個得到高僧,所以本書的後半段描述的是一個普通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樊登老師說裏面一段話特別好(但是我可能是境界不高,不是很能理解其中的深意Orz):如果一個人以佛教的角度看實相,你會變得悲觀,悲觀或樂觀都太簡化了真理,重點是實相真正呈現出來的樣子,悲觀的態度永遠不會讓安詳的微笑綻放,那是浮現在菩薩和其他正道者臉上的微笑,這纔是真正安詳的微笑。最重要的是保持正念的狀態,無分別心,就沒所謂的悲觀和樂觀。

而如何控制我們負面情緒呢?無論何時,當一個善念升起時,認知我心中升起了一個善念,當一個惡念升起時,認知我心裏升起了一個惡念,無論你多麼不喜歡,都不要執着其中,試圖消除它,去認知它就足夠了,如果你已經離開了正念,也必須知道離開了,保持着也要認知正念還在。

正如西方心理學對“我”的定義:“我是我的觀察者”。找到我的觀察者時,就是在修煉自己的正念,而我們通常吧自己的觀察者去掉了。所以禪宗會有時給你當頭棒喝:“主人翁何在?” 你的體內做主的是你嗎?

當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先把能做的的做到,把內心放平緩,其他各種事情也就做好了。

當分別心升起時,知道自己有分別心,分別心就減弱了~

最後,我們可能很難保持正念的奇蹟,但是修煉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有趣也是因爲它不容易,境界太高,達不到纔好玩,如果一個東西隨便就得到了,就不值什麼錢了,太簡單就沒意思了。

人生無論做什麼,工作、學習、生活,都把它當做修煉的過程,而且能夠時刻體會到自己在修煉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體會它並關照它,觀照它在進步還是退步,這個過程本身,也是正念的奇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