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1W

國小數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啓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數學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如今,做爲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爲我們想到了。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數學教改的衝鋒號。

國小數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5篇)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爲“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啓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數學教師》爲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數學教師》爲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找到教學的“亮點”。閒暇時翻看一下里面的內容,總是對自己教學的一個充電。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

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纔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爲何學習?從哪裏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爲這對於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說,不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學習型社會爲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座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癡如醉,一篇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爲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爲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爲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爲教師,必須成爲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爲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常讀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爲“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爲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爲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爲教師,必須成爲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爲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教學模式將“人——人”系統轉變爲“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爲“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爲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諦: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我們要做“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創新型教師,愛崗敬業是創新型教師應具備的首要條件。他不但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而且還應具有開拓進取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勇於拼搏的英氣,甘願奉獻的“傻”氣,自強不息的骨氣。吾以培養新世紀之英才,振興中華爲己任,雖生活清貧,但仍以春蠶的精神、紅燭的風格、蜜蜂的作風、綠葉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奮力拼搏,無私奉獻。

常讀書和常思考,使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爲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愚人不才,笨鳥先飛,我願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爲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國小數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我是個普通的數學老師,忙忙碌碌中不覺已虛度幾年。幾年來我不敢說已經讀了多少多少書,更不敢說把閱讀作爲了我的行走方式,但至少有一點可以令我自己比較欣慰,那就是我已經越來越離不開閱讀了。因爲我雖是個普通的數學老師,但我很想能做一個比普通更好一點的數學老師,是閱讀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更是閱讀讓我找到了改變的方法,給了我前進的動力。

第一次那麼真切地感覺到自己需要閱讀源於我上的一節數學課。在此之前,我從來不認爲自己缺乏閱讀,更不覺得自己需要閱讀,不就是一幫毛孩子嗎?有什麼對付不了的,況且我只是個數學老師,閱讀的事情就讓語文老師去做吧。記得那節課講的是圓周率,由於課前準備還算充分,又是硬幣,又是細線,一番實驗過後,學生們很快得出了結論。我一看,離下課時間還早,那就給學生講講圓周率的其他知識吧,比如祖沖之與圓周率。學生見我要給他們介紹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了,個個精神抖擻,豎直了耳朵。見學生們這副架勢,我反倒有點心虛了,因爲有關祖沖之與圓周率的知識,我也並不比他們多知道多少,只是依稀還記得以前看過的一些關於祖沖之的資料,不過要讓我當着全班學生的面準確陳述,那是肯定做不到了。沒辦法,說出去的話,總不能往回撤吧。硬着頭皮,開始了我的介紹:“祖沖之是我國古代一位著名的數學家,他的成就十分偉大”,考慮到自己瞭解的也不多,我儘量講着一些不太會出錯的話,沒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沒等我講完,一個學生拋出了第一個問題:“老師,他是哪個朝代的呢?”是呀,他是哪個朝代的呢?我快速地想從腦袋中提取出學生想要的答案,無耐腦袋中存貨寥寥,實在記不起來了,哎,只怪自己讀書太少,當時那個悔呀。不過考慮到自己剛做他們的老師不久,要是一下子被學生考倒,那以後豈不是沒了威信。正在痛苦而尷尬的時候,一個學生舉起了手,“老師,我知道,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遠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就推算出了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我還知道月球背面有一座環形山,被稱爲祖沖之環形山……”學生們顯然被他滔滔不絕的講述吸引了,他們並沒有注意我這個被尷尬地晾在一邊的老師。

學生們是寬容的,之後他們繼續喜歡着我的課,喜歡着我這個不能給他們足夠多知識的老師。然而,那種被掏空的感覺一次次地提醒着我要拿起書來,靜下心來,多閱讀,多記錄,多思考。於是閱讀的日子真正走進了我的生活,從一開始的爲了不被學生問倒而閱讀,到後來的爲了解惑而閱讀,爲了成長而閱讀,爲了做一個比普通老師好一點的老師而閱讀,閱讀在悄悄改變着我的生活。於是在教學中我知道了反思,知道了分析,知道了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個會閱讀有思想的老師。那幾年裏,手邊的一本本數學方面的教育著作豐盈了我的教學思想,教會了我如何順應教育教學規律做一個合格的數學老師。

正如著名特級教師張興華老師所言,“一個數學教師的閱讀,如果僅僅侷限在數學教育範疇,那麼他的發展必然有限。只有廣泛涉獵,博採衆學,方能海闊天空。”就這樣,我開始嘗試越過數學和教育,關注歷史、文學、美學、哲學等,真正開始了我的“雜讀時代”。實際表明,恰恰是這種在外人看來“不守規矩”的閱讀,豐富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厚實了我的思想。在閱讀的陪伴下我一路從容前行。

應該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爲我們的學校十分重視師生的閱讀,現在更是把閱讀當成了頭等大事來抓,掀起了轟轟烈烈地“讀書節“活動。特別要感謝學校對教師快速成長的要求以及每月一得的規定書寫,讓我逐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讓我不敢也不能偷懶。如今,想做一個比普通老師更好一點的老師依然是我的願望,我想我一定會實現這一願望的,因爲有閱讀作爲我的成長奠基,讓我變得充實而有思想。

“留一點時間給閱讀,陶冶我們因繁雜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點時間給閱讀,矯正我們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擠一點時間給閱讀,開啓我們因機械工作而遮掩了的心扉。” 讓我們都捧起書來,汲取越來越多的知識營養,獲取越來越多的精神財富;閱讀經典,豐富人生,讓生命在閱讀中更加精彩

國小數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國中數學教學策略》一書,讓我對國中數學教學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領悟了國中數學教育教學工作的真諦,掌握了國中數學教學基本策略,從而提高了從事國中數學教學工作的基本能力。讓我覺得作爲一名合格的教師,要不斷提高國中數學教師的科學文化素養。只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有一個全心全意做好工作的願望是遠遠不夠的。向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應該是教師的一項基本任務。教師的文化科學知識素養決定着教師對教學內容把握的準確度,決定着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的高低,也直接關係着學生知識結構的形成、智力的發展與能力的培養。現代數學教師的科學文化知識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學專業知識。這是數學教師的知識結構的核心部分,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師,才能正確地理解國中數學教材的內容與結構,熟知各年級教材的地位、較好地掌握國中數學中的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及數量關係的確切含義。

要想當好國中數學教師,還必須具有紮實的初等數學知識、一定的高等數學知識以及一些數學史知識。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國中數學教師才能透徹地分析國中數學教材體系,準確地把握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爲數學教學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2、教育基本理論。這是教師專業科學知識的重要內容,是教師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理論知識。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價值觀。正確的觀念源於正確的理論,它指導着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教師應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以提升教育理論修養。

3、教育科研的基礎知識。教育科研是一種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發現、掌握教育、教學規律的認識活動,是一個立足於已知去探求未知的過程。爲了能正確地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教師必須具備相關的基礎知識,如教育科學研究的選題如何確定,如何選擇研究與論證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結果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等。教師要着重學習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統計方法、教育測量、教育評價等有關進行教育科研的基礎知識。

4、相關學科知識。國中數學教師除了應具備數學專業知識、教育基本理論外,還應該具有與數學學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其他方面的知識,既有數學專長,又廣泛涉獵其他知識領域,其中包括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生活常識及新興學科等。總之,教師在這些知識結構中,對於與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參加各項社會實踐活動有關的方方面面的知識與信息,都要有所涉略。有條件的教師,還應該使用多媒體技術,使計算機成爲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推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這既可以擴大教師自身的知識面,增強教育、教學的效果,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又有利於建立起教師在知識方面的權威性,贏得學生的尊敬、愛戴與信賴,使教師成爲學生探求知識與追求真理的楷模。

國小數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作爲一名國中數學教師,認真學習了《標準》的基本理念。通過學習與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學習《標準》基本理念的粗淺體會,以求教於各位專家和同仁。

1. 學生的知識形成過程,是我們開展教學的主線。

在現實教學中,不少教師不是按學生的知識形成過程開展教學,而是習慣於把教學過程歸結爲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上課做不完,課外繼續練,在大量反覆操作的基礎上達到掌握的目的。教學評價時,主要看結果,即分數的高低。新“課標”指出:“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對此,教師應改變過去那種輕過程,重結論,單純依靠重複操練的“經驗性”教法,按學生的知識形成過程開展教學,減輕學生大量的重複操練產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學得積極、主動。

2. 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全過程,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關鍵。

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着力點之一。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真正把學生當作數學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他們的知識與能力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發展。對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與學生的心理規律,創設情境,注重誘發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參與動機,強化參與意識,提高參與興趣,從而使學生自始至終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收集、反饋信息並作出評價調控。

使學生在精神上得到滿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對於有畏難情緒、不積極參加學習的學生,教師應給予真誠的鼓勵、熱情的幫助、細心的輔導,促其從“要我參與”轉變爲“我要參與”,增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中。爲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參與活動的時間儘量多些,參與活動的效率儘量高些,教師應多考慮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由“靜態”變爲“動態”的畫面,有利於反映事物變化的過程,易於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儘量多地爲學生提供參與說、議、做、練等多種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努力營造學生全面參與學習的濃厚氣氛。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參與的方法,提高參與的質效。達到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使學生在獨立探索、解決問題過程中,學會數學的思維方法。

3. 教師必須重視對釋疑解難過程的調控。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習慣”。在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大膽設疑、質疑、釋疑、辯錯。設疑,即放手讓學生髮現問題,大膽提出問題。學生如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表明他們已在積極探索事物之間的關係,是積極思維的表現。通過設疑,培養學生追根究底、不斷探索、創新的精神。質疑,即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在教學過程中當學生不滿足於教師的講解,對教師的講解產生疑問時,教師應加以肯定和鼓勵,不要忙於把現成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應採用交流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互相啓發,觸發思維,尋求正確的答案,從而培養學生好求甚解、凡事多問的精神,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釋疑,即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解決疑難的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學民主,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學習的主人,敢於舉手發表不同的意見,積極去找問題、找病因、找解題方法。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富有創新、敢於實踐、獨立思考的精神。辨錯,即學生對教師的有意“示錯”進行分析、判斷、提高防錯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有時可恰到好處,有意的把估計學生易錯的做法顯示給學生,以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後通過師生共同分析錯因,加以糾錯。達到及時、有效預防,並避免學生出現類似錯誤的目的。這樣,可防患於未然,並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教師要調動學生積極性,講究教與學過程的統一。

教師要不斷地改進教法、指導學法,把教與學過程很好地統一起來。

首先,要着眼於誘導,變學生“苦學”爲“樂學”,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教師要千方百計誘導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與正確的學習動機,以及濃厚的興趣和高昂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和體驗,保持旺盛的學習情緒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其次,要着重於指導變“學會”爲“會學”。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指導學生自己學會學習,包括學習方法的指導科和認識策略的指導。教師對學生學法指導科學得體,就可以促進學生變知識爲能力,變“學會”爲“會學”,學生就能根據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去自學分析、解決新知識和新問題,從而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國小數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4月,通過同事的推薦,我購買了華應龍老師的《我就是數學》。翻閱《我就是數學》這本書,我被他的教育思想深深的打動了。這本書是華應龍老師教育隨筆的總彙。這本書裏彙集了他的教育思想及教育靈魂。當我初次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大吃了一驚。華老師那堅定地話語“我就是數學”,重重的撞擊了我。我教學十幾年來,從未這樣想過。而華老師敢於說出這樣的話語,到底他的底氣在哪?我迫不及待的打開書,開始了品讀。從而更深入的瞭解華老師的教育思想。

從張梅玲老師寫給這本書的序言中,我知道了華老師出身於農民家庭。因此他對農民有着一種天然的情結。當了老師,他仍然保持着農民的心態和氣質,他用農民對田裏莊稼的那份濃厚、深沉的感受來愛他所選擇的教師這個職業。愛他的學生,像農民精心選種那樣鑽研文本,選擇教學內容;像農民深耕細翻土地那樣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像農民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地細心呵護每一棵莊稼那樣,尊重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全面、和諧、可持續的發展;像農民確定播種時機那樣,尋找課堂上大膽的退,適宜的進的時機;像農民對長的不好的莊稼從不責怪莊稼,而是責怪自己那樣,反思課堂中的遺憾與自己的關係。像這樣的農民對莊稼的精心呵護,在華老師的引領下,演變成了課堂上的教育理念及思想。這也就成了他能引領教育前沿,說出這樣豪邁的語言的堅強砥柱。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 細細品味葉老的話,“農業”與“工業”最根本的區別在哪裏?或許是農業的工作對象是有生命的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業所需要的是一名技術熟練的操作工,而農業所需要的卻是能真正關注生命的農民!

是啊!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有生命的孩子,我們更要像對待農業一樣的對待自己的孩子(莊稼)。特別是在新課改後,我們的課堂上,有了我們對教材、對教學的理解,有了我們自己的思考,有了我們自己的聲音。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一起營造了寬容的氛圍,學生不僅可以暢所欲言,而且可以不必擔心被“證僞”,可以毫無思想負擔的,樂此不疲地感受着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讀了華老師的寥寥幾篇教育隨筆,我深深的感到我的課堂上,要解放孩子的思想,解放孩子的嘴,讓孩子真正的成爲課堂的主體。這已經成了我當前迫在眉睫的使命。我要不斷嘗試,努力爲學生營造一種寬鬆的氛圍。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們的思考纔可以任意奔馳,不必有太多的顧慮。課堂上,我要千方百計給學生帶來一些思考,使其尋找數學知識背後的東西,遇到問題習慣於問個爲什麼。

雖然,這樣的嘗試過程是漫長的。但我堅信靠着不放棄、不拋棄的毅力,構築理想的課堂的願望將不再遙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