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4W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

作爲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心中的理想課堂,熱門思想彙報它應該是這樣的:寓學於樂之中,即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樂於學習,把學習當作是一件玩的事。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7篇)

在我們的印象中,說起上課,沒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會是上課是有趣的。爲什麼呢?因爲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它給我們的啓示是:知識是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上由老師反覆告訴我們和在課外由我們經過不斷的反覆作業練習而得到的。

那麼,怎樣的事是我們都願意主動做、樂意做的呢?那一定是從中可以獲得樂趣,獲得成功的事,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發自內心厭惡的,那就算勉強完成,也不會有多高的質量。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而我們現在看到的現象卻是他們對學習的厭惡,對學習的害怕。爲什麼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對學習內容的不感興趣,可能是覺得學習任務過重,也可能是對教師教學方式的不適應等等。所以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我們首先要改變的就是他們的學習的態度,變害怕學習、厭惡學習、逃避學習爲好學習、樂學習、主動學習。那如何做纔可以讓學生真正從心裏愛上學習、樂於學習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着手改變。

一、讓所有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品嚐成功的滋味。

記得有句格言:“不是因爲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爲我們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由此看來,啓動學生自信心理系統是讓學生消除畏難情緒願意去學的基礎。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育當中應經常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戰勝挫折和困難的勇氣,給孩子們灌輸一種信念:相信自己,正視自己,努力進取就能成功。每個人都是期待獲得他人肯定的,成長中的孩子更是在乎家長、教師、同學對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中獲得教師的肯定、家長的肯定、同學的肯定。

二、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充當的總是課堂裏被動的觀衆,欣賞迎合着教師的表演,他們在自己的課堂上沒有自己的話語權,沒有自己的選擇權,沒有自己的挑戰權,知情權……而教師總是把已經嚼得又嚼,沒有任何味道的知識強加給學生,讓他們裝進腦子中去。在這種教學水平指導下,學生只是充當了知識的儲存器,而且不善運用,最終導致思想僵化。所以,要想學生髮自內心喜歡這樣的課堂確實強人所難。要改變這一現象,教師的改變是關鍵。讓教師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中;工作總結讓教師把話語的權力換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自己課堂的導演、演員,參與集體的表演;讓更多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走進課堂……讓我們打破那個成人化的課堂,還一個童趣的課堂給學生。

三、讓學生愛上自己的教師,親其師信其道。

每一個教師都不應忽視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位學生愛戴的教師,她的言傳身教勝於千言萬語、苦口婆心。一位學生喜愛的教師,學生樂於走進她的課堂,樂於與她相處的四十分種,樂於與她進行學習上的溝通,生活中的交流。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2

觀看了央視的《百家講壇》,我認識了易中天先生,懷着極大的興趣,我又拜讀了他的《品三國》上下卷,使我明白了真正歷史上的三國,也使我對三國中的歷史人物有了新的瞭解。雖然我沒有真正細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只是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也沒有看全,只能說對三國有一個膚淺的瞭解,知道一些耳熟能詳的人物以及事件,具體到人物和事件的本身就更加的模糊了,但是我很喜歡易老師在《品三國》這本書對三國的講解風格和歷史態度。我不禁爲易中天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所折服。

從天下大亂到諸侯割據,從三國鼎立到重歸統一的撲朔迷離的歷史、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一位位栩栩如生的英雄,都浮現在了我的腦海裏,也對魏、蜀、吳三國興衰的原因大概瞭解了一些。

易老師的講解非常幽默,對歷史的態度非常認真,對每個歷史人物的解析力求全面真實。讀完易老師的書後給我很大啓發,而我們應該從他的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中反思我們體育教學的治學態度:怎樣在今後的訓練和教學中抓好常規教學,創新教法,突出重點,多問幾個“爲什麼”,這樣才能取得更多的進步。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習和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技能和鍛鍊身體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機能能力;發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培養良好的身體形態;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勞、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等,通過這些任務的完成,使學生增進健康、增強體質、發展體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以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做爲體育教師,我們在體育教學中應當經常的思考這樣的問題:“學生在體育中學會了什麼?學到了什麼?”

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動力!是激發國小生各項能力的直接動力!我們應當多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對體育教學內容感興趣,才能引發求知的慾望,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必須要學會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採用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給學生傳授豐富多樣的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認識興趣和對所學技術、技能的好奇心,從而爲其創造活動打下良好基礎,使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做到:增進健康、增強體質、發展體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適應未來社會生活。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3

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是成功的班主任,任何一個著名的班主任,都經歷由失敗到成功,由普通到卓越的過程。

讀《班主任工作招招鮮》這本書的第一章,我就刷新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慣性思維。這一章作者列舉出了班級日常管理工作28招,每一招都緊貼我們的實際,每一招都值得我們去品讀,去回味,在對比中找差距,在正確面前不斷反思自己。

書中第16頁談到《學生上課不帶書,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班級管理中都常常遇到,在我的課堂上也經常會有學生忘記帶書本或帶作業的現象。比如,我要講試卷了,總是有個別孩子說試卷丟在家裏或忘在寢室等,這種情況下,我通常的做法就是批評他們粗心大意。雖然也常常告誡他們——卷子就是打仗用的槍,槍在人在,現在人在,槍卻不在了,這像話嗎?但是,我發現不管怎麼強調,還是會有孩子忘記帶這個忘記帶那個。

在這個話題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智慧,他沒有一味地責備學生,而是設身處地爲學生考慮,充分分析了孩子們爲什麼會忘記帶的各種原因,並建議我們自己準備幾本備用教材,以備急需。這個注意倒是提醒了我,比如我們每次發的試卷都有剩餘,我爲什麼不多帶幾張到教室,如果有學生丟失或遺忘,我就可以拿出來給他們用,爲什麼非要責備他們呢?理解,原諒,同情和幫助,是我們班主任要做的事情,這十分簡單,可是就我們只重視了責備和提醒,卻往往忘記了幫助。給孩子多想個補救措施吧,不比責備他們更有效嗎?

我們的班上總是會有學生不寫作業,但作業學校是要不定期檢查的,怎麼辦?唯有罰了!很多老師都會採用罰寫多遍的方式來強制學生完成,這在一定時候是有效的,可是罰抄多遍的方式卻是作者最不提倡的,一來處罰次數過多學生無法保證質量,二來對學生的思維也毫無益處。

我也深有同感,其實處罰是最無奈也最無助的管理方法。我很佩服作者的做法,他說罰作業的最高限額是兩遍,我們的目的不是罰學生,而是讓學生糾正不做作業的壞習慣,而糾正這個壞習慣,我們要從各個方面做細緻入微的工作。比如協調各科老師的作業量,如果作業量超過了一個半小時,學生可以找班主任申請“罷工“。這些聽起來會讓我們決定不可思議,但是我卻從中讀出了老師對學生的理解和關愛,讀出了老師對學生的愛和智慧。我們要教育好學生,必須先替學生着想,然後纔會有學生替老師着想。

對於學生自習課說話的問題我也一直苦惱,通常我們採用班長坐在講桌上管理着全班學生,看誰表現不好,批評他或者記名字等老師批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震懾作用,但長期效果卻沒有。從書中58頁我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案。

首先老師讓大家討論解決方案,然後很自然地拋出自己的觀點:用筆談的方式。他們把這個方案叫做紙上談兵,對於紙條的處理也是一個智慧的點子,把紙條保留下來作爲老師的寫作素材或同學間的聊天記錄。多麼好的解決方案!我始終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我們不會嚴厲禁止他們,用智慧來解決,我們的班上也同樣能做到討論靜而無聲。

這本書雖然我只讀了三分之一,但是,我卻從中受益匪淺。這不僅僅是一本班級管理的智慧書,更是一本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方法指南大全。在班級管理的路上,我們每個人都要帶着美好上路,用反思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我們的心靈;我們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問題,更是我們在教育之路上責任和擔當。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4

學習了《點擊陶行知》一書,使我感受很深,陶行知先生真不愧是偉大的教育家,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的教育思想在現今的教育中也是非常先進的,是無人能比的。通過學習是我在教育教學上有了很大的震撼,他的教育教學思想,能很好的爲我們的教學服務。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有三層含義。

其一,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

其二教育必須作用於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

其三,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決定教育,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爲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這一理論將教育與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整合起來,教師要把教育融入生活,從生活中發現教育素材。向我們科學學科更要結合生活,利用生活實踐進行教學。從生活入手,走進生活,應用於生活。如教學《形狀與抗彎曲能力》一課時,我利用平時生活中不同的紙扇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的例子導入新課,讓學生通過實例進入教學,再把實驗中得到的結論,應用於生活、生產當中,用生活中的實例來說明事實,體現陶行知的教育理論,生活中有教育,教育作用於生活的理論思想。

二、讓學習成爲快樂的事

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學校裏先生都有笑容,學生也有笑容,有些學校先生板了面孔,學生都畏懼,那是難免有逃學的事了。所以,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是很要緊的事。”無論什麼時候,通過各種例子或活動達到教學目標,融入學生覺得有趣的內容或令人愉快的活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很有幫助的,活動與學生心理、思維特徵相吻合,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就學習內容發表意見,是將學生興趣融入活動的另一種途徑。

爲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開展活動時,教師必須選擇適合學生水平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內容,正如我們的科學課一樣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找出學生的興趣所在,要針對學生,巧妙設疑,使學生通過演示、實驗、討論、動手操作等形式,直接感知和體驗促使學生積極探究。在培養學習興趣的同時完成了全部過程。該讓學生做的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做,這樣才能讓學習成爲一件快樂的事。

三、讓寬容心激勵學生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許多學生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作爲我們教師要相信教育是尊重差異的,是不怕失敗的。常言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人的素質各有不同,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總有快慢之分,如果出現不適宜的問題時,應耐心幫助,多多引導,切不可持冷嘲熱諷的態度,千萬不要扼殺了學生的自信和自尊。使學生害怕學習,把一肚子疑問困在心裏,既不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又使教學的過程變得呆板,沒有生機。寬容心便是母愛心。陶行知曾以愛迪生的母親來作爲教師們的模範,以此說明對學生差異的寬容,對學生“錯誤”的理解,對於教師的重要性。

他說“像愛迪生母親那樣瞭解學生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好學生。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祥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學生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爲一的過程中,沒有對學生愛,即使再好的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靈的溝通、情的交融,就沒有和諧的課堂。教師只有抓住教育的規律,用寬容、愛心和微笑去面對每一個學生,纔會營造出和諧的師生關係,纔會發現周圍將是一道道永不退色的靚麗的風景。

總之,通過對《點擊陶行知》一書的學習,是我學到了許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尤其是教人求真,學做真人,您教育我們: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課堂上學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師不去做,讓他們在探究中獲得知識。把學習看成快樂的事。用母愛之心去看待每一個學生。熱愛自己的職業,

如陶行知所說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顆草去。”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5

讀《班主任工作招招鮮》這本書的第一章,我就刷新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慣性思維。這一章作者列舉出了班級日常管理工作28招,每一招都緊貼我們的實際,每一招都值得我們去品讀,去回味,在對比中找差距,在正確面前不斷反思自己。

書中第16頁談到《學生上課不帶書,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班級管理中都常常遇到,在我的課堂上也經常會有學生忘記帶書本或帶作業的現象。比如,我要講試卷了,總是有個別孩子說試卷丟在家裏或忘在寢室等,這種情況下,我通常的做法就是批評他們粗心大意。雖然也常常告誡他們——卷子就是打仗用的槍,槍在人在,現在人在,槍卻不在了,這像話嗎?但是,我發現不管怎麼強調,還是會有孩子忘記帶這個忘記帶那個。

在這個話題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智慧,他沒有一味地責備學生,而是設身處地爲學生考慮,充分分析了孩子們爲什麼會忘記帶的各種原因,並建議我們自己準備幾本備用教材,以備急需。這個注意倒是提醒了我,比如我們每次發的試卷都有剩餘,我爲什麼不多帶幾張到教室,如果有學生丟失或遺忘,我就可以拿出來給他們用,爲什麼非要責備他們呢?理解,原諒,同情和幫助,是我們班主任要做的事情,這十分簡單,可是就我們只重視了責備和提醒,卻往往忘記了幫助。給孩子多想個補救措施吧,不比責備他們更有效嗎?

我們的班上總是會有學生不寫作業,但作業學校是要不定期檢查的,怎麼辦?唯有罰了!很多老師都會採用罰寫多遍的方式來強制學生完成,這在一定時候是有效的,可是罰抄多遍的方式卻是作者最不提倡的,一來處罰次數過多學生無法保證質量,二來對學生的思維也毫無益處。

我也深有同感,其實處罰是最無奈也最無助的管理方法。我很佩服作者的做法,他說罰作業的最高限額是兩遍,我們的目的不是罰學生,而是讓學生糾正不做作業的壞習慣,而糾正這個壞習慣,我們要從各個方面做細緻入微的工作。比如協調各科老師的作業量,如果作業量超過了一個半小時,學生可以找班主任申請“罷工“。這些聽起來會讓我們決定不可思議,但是我卻從中讀出了老師對學生的理解和關愛,讀出了老師對學生的愛和智慧。我們要教育好學生,必須先替學生着想,然後纔會有學生替老師着想。

對於學生自習課說話的問題我也一直苦惱,通常我們採用班長坐在講桌上管理着全班學生,看誰表現不好,批評他或者記名字等老師批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震懾作用,但長期效果卻沒有。從書中58頁我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案。

首先老師讓大家討論解決方案,然後很自然地拋出自己的觀點:用筆談的方式。他們把這個方案叫做紙上談兵,對於紙條的處理也是一個智慧的點子,把紙條保留下來作爲老師的寫作素材或同學間的聊天記錄。多麼好的解決方案!我始終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我們不會嚴厲禁止他們,用智慧來解決,我們的班上也同樣能做到討論靜而無聲。

這本書雖然我只讀了三分之一,但是,我卻從中受益匪淺。這不僅僅是一本班級管理的智慧書,更是一本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方法指南大全。在班級管理的路上,我們每個人都要帶着美好上路,用反思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我們的心靈;我們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問題,更是我們在教育之路上責任和擔當。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6

走進李鎮西《做最好的教師》,就走進了他的課堂,走進了他的心靈世界,走進了他的教育生活。掩卷沉思,感受師生之間最真摯的感情,感受教育最純真的浪漫,感受一位教育家樸實的教育情懷。

《做最好的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他和孩子們之間所發生的感人故事:受罰站的任安妮、課堂上搞怪的曹辛、讓李老師不惜打人的王紅川、不斷戰勝自己的楊嵩……每一個故事背後,都包含着教育思想的批判、積澱、昇華。莫言因爲擅長寫故事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李老師因擅長寫故事而成爲一位教育家。李老師說:“一個班主任一定要讓班級有故事,這故事中有學生的成長,也有教師的智慧。每一天平凡的小事,都可能成爲教育的契機,也能夠成爲教育的奇蹟。”的確,他把故事演繹到極致,講得有聲有色,創造了教育的奇蹟。

一個個故事,都是鎮西畢生智慧的結晶;一次次捧讀,都是自我心靈的淨化提升。我從書中感受到:在實踐中成長的老師將要經歷那樣多的磨礪,學生對教師的愛戴是多少點滴的累積,教師對學生的付出又是多少歲月裏的嘔心瀝血。

翻開書的第一章,我就被這樣一段話吸引:“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我反覆默讀着這段話,字裏行間都流露着對孩子的關懷。我突然想到了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學習——這並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轉移到學生的頭腦裏,而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係。“活生生的”這讓我聯想到了愛!愛是鮮活的、富有生氣的,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愛心是好教師的基本條件,有愛才會有責任,有愛才有教育。

師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種平易近人並不是我之前所認識到的與學生打成一片,離開了嚴格要求,這樣的愛很容易演變成遷就與放縱,而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責任。我這才領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愛,是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的愛。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欣喜、激動、沉思,呵護他們單純卻機靈的心,用真心去鼓勵每一位孩子的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前進。只有這樣的愛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肩負起一位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頗多也受益匪淺。在讀此書以前,我一直認爲:做好一名老師,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滿腔熱情就足夠。現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擔起教師的職責,不僅需要我不斷的自我學習增加文化素養,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愛心去灌溉。只有充滿對職業和對學生的愛,才能令我肩負起一名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最後,我想引用附錄中的一段話:教育是美麗的——美在理解、美在機智、美在創新!

雖然有人認爲,教師辛苦教師累,時間久了,就會產生職業倦怠感。而這種職業倦怠感,讓教師失去了繼續前進的激情和動力,失去了身爲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如果教師把學生作爲一個人,作爲一個生命個體,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實現心靈間的溝通融合,師生演繹的故事纔會真摯感人、纔會有厚重感。或是與學生一次傾心的談話,一次溫馨的家訪,課間與學生的一次遊戲,與學生一次真誠的書信交流;或是一個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輕輕拍他肩膀的動作;亦或是學生在你上課前幫你拿取上課用的資料,在節日時送給你他們親手執着的小小禮物……只要你願意,我們每分每秒都可以製造出精彩的教育故事,只要你願意,我們每時每刻都可以成爲故事的第一號主角。

李鎮西老師說:“今天看來很普通很尋常的東西,都有可能成爲屬於你自己的教育‘文物’:照片,文字,現在還有視頻,這些都應該細心地保留下來。”李老師在工作之餘,筆耕不輟,記錄着教育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裏麪包含着李老師的教育智慧、文字功底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正是藉助李老師的真摯文筆,我們纔有幸分享他的幸福教育生活、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做一個有故事的老師吧,心存一份敬畏、憐愛和責任,胸懷一種理想、使命和信仰,與學生共同譜寫生命成長的精彩篇章。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7

我們是教師,都是些普通人,但我們從事着神聖的事業。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人,我們的學生,他們天真、可愛、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們對我們無限的信任和敬慕。我們付出了愛,得到的是更多的愛。

讀過《教師人文讀本》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愛,對教育,對學生貫穿始終的是愛,最多的愛。

讀過這本書,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確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員還是舵手,是大副還是士兵。每個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關鍵

在於定位。冥冥中有雙大手在指揮着我,從師範中學習的藝術到工作中教的課好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課不也是一門藝術嗎?

每看到書上的某一個片段,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我慨嘆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8

讀一本好書,是與偉人的精神交流;讀一本好書,是爲心靈尋找生長的沃土;讀一本好書,是充實靈魂的必然需要。我喜歡讀書,並在讀書中享受着快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讓我感受頗深:

一、“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

有時候,我常常感覺時間不夠用,想讀書卻感覺抽不出時間。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中給了我很好的幫助。是的,時間總是會有的。只要合理的安排時間,並且有一顆迫切讀書學習的心,我們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和動力去讀書。

二、“興趣的意義何在”

一直以來,不少學生缺乏對學習的興趣,而且常常被貼上不愛學習的標籤。任老師如何苦口婆心,都沒有什麼改變。蘇霍姆林斯基的第二十一條建議“興趣的意義何在”,給了我很好的啓示。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們就會自己迫切的想去學。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要比質問孩子爲什麼不愛學要好得多。

那麼,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呢?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而在老師。首先,老師應該提高自己的個人魅力。讓孩子喜歡你,願意聽你說。孩子就很有可能,因爲喜歡這位老師,而喜歡這門學科。其次,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就好像看一場節目,演員如果毫無變化沒有表情,那麼觀衆當然就不願繼續往下看了。沒有任何孩子,願意端坐不動地聽別人在臺上作報告的。

得到這個啓示後,我很快就運用到了我的課堂教學中。在執教一年級下冊《識字四》這一課時,我根據課文內容,製作了畫面生動的課件。當孩子們看到“飛舞的蝴蝶”“爬來爬去的蜘蛛”“游來游去的蝌蚪”時,一下子就被課堂內容深深吸引。然後,我用動畫的形式,將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分開然後合攏,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了形聲字的規律,也體會到了學習漢字的樂趣,課堂效果非常好。我想,其實孩子們的興趣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只要老師用心去準備,去設計你的課堂。那麼,一個充滿趣味的課堂,就能夠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興趣。

三、學會積累經驗

剛剛參加工作這幾年,常感覺自己有些力不從心。這與個人經驗是有緊密聯繫的`。蘇霍姆林斯基在第四十三條建議“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這一點上,讓我受益良多。他指出,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練習本里的作業都完成的很好,那麼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裏可以學到許多東西。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而學習別人的經驗,也並不是把所有的東西按部就班。要先深入瞭解自己的班級情況,根據自身特點去研究管理自己班級的最合適的方式。教學水平的提高,就要靠勤學勤問,刻苦鑽研了。

在執教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的《吃的學問多》這一課時,我感受頗深。看起來很簡單的內容,但要引導孩子們自己去發現去學習正確的行爲習慣,就需要老師提高教學的“藝術”了。我一邊自己鑽研,一邊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們,虛心求教,努力探索。最終,取得了“區優質課二等獎”的好成績。

我校自20__年開始,就啓動了“1+N”計劃。這個活動,給我們青年老師帶來了很多可貴的幫助。使我們能在一個溫暖的團隊氛圍中,學習和積累豐富的經驗,快樂迅速的成長。給我的職業成長的道路點亮了一盞明燈。

四、教師腦力勞動素養決定着學生的腦力勞動的素養

在課堂上,學生對問題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掌握新教材的,這裏面儘管學生有其自身的動機所在,但教師的引導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學生的勞動素養乃是教師的勞動素養的一面鏡子。”教師想要在課堂上看出學生的腦力勞動如何並適時地進行引導,必須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學生的身上,而要想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生是如何思考上,就必須對所教的教材有深厚的瞭解,必須掌握足夠多的知識。“教師在自己的關於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則學生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越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纔有精力去顧及學生,纔會根據學生的腦力勞動情況而隨時自己將要採取的措施。

五、關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問題

儘管國小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爲主,但我們必須要關注他們抽象思維的發展,因爲抽象思維是學生認識世界、開拓眼界,持續發展的一條必以之道。有些學生在低年級學習比較好,而到了高年級學習卻落後了,“這正是由於沒有藉助抽象思維來發展他的頭腦所造成的可悲後果。”“要使學生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裏的東西越多,就越有必要進行概括性的研究,使學生通過思考和推理而脫離開具體的東西。”要想使學生脫離開這具體的東西,必須建立在對事物、事實和現象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沒有理解的識記和在此基礎上的概括對兒童來說都是有害的。

閱讀優秀書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爲我們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誨。他說:“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自己對自己談話,訴諸自己的良心,這纔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從人類的道德財富中給自己找到榜樣的人,只有那希望從這些財富中爲自己的心靈吸取最寶貴的東西的人,才能達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爲,只有當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跡的書時,纔算達到了教育目的。”“書籍對少年來說,並不是真理的倉庫,而是內心體驗的源泉。”其實,不僅僅是少年,所有的人都會在閱讀書籍中找到無限的快樂。讓我們閱讀並快樂着!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9

讀了《教師專業成長》這本書以後,我對教師專業化發展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特別是書中關於“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的介紹更是給了我很大的指引作用。其中,不論是實施策略還是具體措施中都重點提到了“自我反思”對加快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重要作用,這將對我今後的成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

影響體育教師發展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爲兩大類:一是外部因素,如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學校的管理制度等;二是體育教師自身因素,如自我發展需要、教學反思能力等。其中,教師自身因素在教師專業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從專業發展角度看,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的專業發展只有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反思才能完成。教育學者杜威這樣說過:“教師應當對實踐進行反思,將教學看作是一種反思性的學術實踐,通過反思實踐來改進教學,做‘反思型實踐者’”。體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職業形象,就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以自己的行爲表現,主動反思,做“反思型實踐者”,逐步推進自身專業發展。

反思型教師不僅要具有課堂教學知識、技巧和技能,還要具有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反思、研究和改進的能力,以及對教育的社會價值、個人價值和自己的教育信念進行更廣闊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即在“反思——更新——發展——再反思——再更新——再發展”這樣一個無限往復、不斷上升的過程中,使自身的成長始終保持一種動態、開放、持續發展的狀態。

要想成爲反思型體育教師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簡單的過程,它需要體育教師在職業生涯中不斷學習與提升,不斷地反思自己的知識、信念、行爲和各種視之爲當然的觀點,轉變那些不正確的假設、信念,修正那些不合理行爲,把反思的方法與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自我探究、自我發現、自我解決,才能逐步邁向批判反思之門。首先,要將反思滲透教學的全過程。即教師要進行全面具體的課前準備,並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活動的內容、對象、過程進行計劃、安排、反饋、評價與調控,最後在課後對上過的課進行回顧與評價,總結課堂教學的經驗,找出問題,分析原因,採取補救措施等。教師只有通過這些措施,形成對體育教學的系統反思,養成反思習慣,並使反思伴隨着體育教學活動的常規化而逐漸自動化。其次,要講究科學的反思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反思方式,以提高反思的效率。第三,經常記錄並剖析“關鍵事件”,以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突變事件的能力,促進教師的自身的發展。第四,要進行系統的理論分析。因爲系統的理論分析可以幫助教師審視那些教學中的直覺判斷,幫助認識和理解自己的行爲和思想,而且還可以爲自己的實踐提供多種可能,增強陳述自己行爲的理論基礎。

要想成爲一名批判反思型體育教師,就意味着要在批判反思的過程中,把個人的教學活動、集體的經歷以及正規的理論、研究視爲同樣重要的因素,使自身的教育實踐和思想更具有合理性。只有在不斷的批判與反思中教師的教學纔會得到持續地發展。爲成爲一名具有批判反思的體育教師努力!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爲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爲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爲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

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衆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纔是美,只有“真”纔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爲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爲原則,我覺得,作爲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爲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

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爲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爲孩子們着想,在爲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今年寒假,應學校組織要求,爲了積極響應讀書活動號召,我從中選擇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靜心的閱讀了該書,並對李鎮西老師的觀點稍有感悟。

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

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新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做最好的老師》的編輯這樣推薦: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好的老師呢?在李鎮西老師看來,“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鎮西老師說:“我所謂的‘做最好的教師,’不是與我所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強調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書就是李鎮西老師“自己和自己比”的真實記錄。

這是一本集中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教學思想、藝要主和具體操作方法。作者的教育表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他擅長把理性的思考傾注於可讀性極強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個個跌宕起伏、典折動人的故事裏,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會其中,發人演省,撼人心魄,催人淚下的書。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書中提到的“四心”讓我感受頗深。一是:奉獻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是啊,教師是一碗良心飯,對學生的態度,爲學生服務的心,完全來自自己的奉獻,只有當老師全心全意爲學生付出,不求回報,不求利益的時候,那學生就是幸福的,同樣的老師也是幸福的,可以在學生真情的眼神中感受到幸福。二是:理解之心:“我們要懂得兒童”。時常聽到這樣的抱怨“這學生怎麼這麼不懂事的”,可是,我們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心聲,他們又何嘗不在期盼有位理解自己的人,可以理解自己的老師,可以理解自己的父母,可以理解自己的朋友,所以只有我們設身處地的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替學生想,理解的基礎上才能走進學生,才能真正做到學生的好夥伴。三是:平等之心:“拜小孩爲師”。不要總是站在一個高度看小孩,不要總以爲孩子小,什麼都不懂,什麼也不會,李老師告訴我們,學一學孩子的方式未嘗不可,你會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多的祕訣。四是:責任之心:“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作爲一名真正的教育者,應該具備童心、愛心和責任心:童心使他能走進兒童的心靈,愛心使他能“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而責任心則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時代的高度,着眼於兒童的未來與社會的未來,培養出“追求真理的真人”。陶行知先生正是這樣的教育家。”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反思後我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爲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總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從今以後我會多試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學生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最近拜讀了《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該書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李鎮西老師25年來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地闡述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

讀《做最好的老師》,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表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的標杆,雖然最好永遠做不到,但是一個比一個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意味着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經驗告訴我們,人要自信,要有幸福感,那就要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件事,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件事,日積月累我們會不斷的進步,慢慢的我們就會高興很多,快樂很多!就會朝最好邁進!

李老師在給高三學生的信中說到:“每一個人都是一棵樹,我們生活的世界就像一片森林,在這個森林中的,有的人是喬木,有的是灌木;有的人是參天的白楊,有的人是婆娑的楊柳。你即將畢業,可能升入大學,可能參加工作,但志願和職業的選擇現在還不能取決於你。你以前的理想是好的,但現實並非可以隨心所欲”。是的,我們可能無法選擇我們的職業,無法選擇我們工作的學校,無法選擇我們所需面對的學生,我們可能無法成爲大師名人,但我們可以自己怎麼去做,可以選擇讓自己應該的位置,選擇做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還是在這一封信中,李老師說到:“你或許不是最美麗的,但離考研最可愛;你或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或許不會追富有,但你可以是追充實;你或許不會追順利,但你可以是追樂觀;你或許不會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是那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中的一個最好的自己”是啊,我們在工作中有許許多多的困惑,有許許多多的煩惱,但我們可以去努力,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作爲一名教師,用良好的心態對工作與生活,用陽光的心態對待學生,對待你的課堂。你的學生同樣會收穫陽光雨露的的普照與滋潤,他們就會茁壯健康的成長!這樣良性循環,學生會越來越喜歡你,你離做最好的教師也會越來越近。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爲,也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某種人生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只管登高不問高”,儘可能每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哪怕暫時遭遇挫折與不幸,最後也將贏的人生的快樂,這叫“道是無情卻有情”。

做最好的老師,讓我們內心收穫一份寧靜,讓我們遠離浮躁,讓自己更加踏實與充實。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孩子們對老師非常信任。“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事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雖然我是一位語文教師,但對數學教學也從不放棄,我堅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學生就會給我回報,我做了,我也得到了。

以好帶差,以小組牽動班級整體,發揮小老師的作用,以習慣培養爲重點,以學科知識爲基礎,以拓展思維、能力爲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是我教學工作的宗旨,也許正是自己在平日的工作中做細點點滴滴,所以期末考試,學生的書面書寫乾淨整潔,能夠仔細的答題,班級的各項成績好。

低年級的小科課較少,大量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支配的,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搞好輔導也成了我們平日的重頭戲,及時調整教學狀況查漏補缺,讓學生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有收穫,在輔導中也能拓展思維。

大量的輔導,必然規律帶來批改量的增多,尤其是低年級,不批改是根本不行的,低年級必須面批面改,自己也能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在漂亮的字上畫個圓圈,在乾淨的本子上畫朵小花或者小五星。班級38名同學,每位同學的本上都留下我認真批改、圈圈點點的痕跡。也正是因爲種種原因,學生很願意把自己的作業本整理乾乾淨淨讓我欣賞,讓我評價。在批改輔導中,我特別注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本着上課多叫幾次,批改多圈幾次的原則,把更多的機會送給他們,只要他們肯努力,我願意這樣去做,不厭其煩。

還記得和學生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清楚流利地表達,還記得學生清脆悅耳、富有情感韻味的朗讀,讀課文各種不同的表演,識字也很有趣,可以加動作或者表演,如:“躲藏”我躲起來。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朗讀能力、書寫習慣正在學生身上紮根,這又一次讓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教師注重什麼,學生就會展現什麼,同時也就收穫什麼。我讀了《施捨的樹》這篇文章後,我被文中的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這棵大樹爲小男孩做了許多事:讓小男孩在樹蔭裏休息,讓小男孩在它的樹幹上盪鞦韆,讓小男孩把它的樹枝砍下來做間屋,讓小男孩把它的樹幹鋸下來做船,讓小男孩坐在它的樹墩上休息。讀着讀着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媽媽很關心我,愛護我,天天燒飯給我吃,忙裏忙外,不讓我受一點傷害和委屈。

有一次,我發高燒了,頭暈乎乎的,媽媽騎着自行車馱着我到醫院裏去。在路上,媽媽一會兒問我:“卉卉,你要不要緊?”一會兒又對我說:“堅持一會兒,我們要到醫院了。”忽然,一輛卡車從我身旁經過,我乍一聽這聲音後一驚,人一下子跌倒在地上,媽媽心急如焚,立即放下自行車,把我抱在車上,一個勁地自責自己。到了醫院,醫生經過一番診斷,說:“沒什麼大礙,只需要掛兩瓶水。”我聽後有些害

怕掛水,媽媽對我說:“寶貝,放心吧,沒事,針扎一下像蚊子咬一樣。”我聽後點了點頭,心寬了許多。掛了兩個多小時,我的病情明顯好轉,媽媽心中的一塊石頭才漸漸放下。啊,媽媽,你就像那文中的大樹!爲我無私的奉獻!

其實,天下的父母親哪一個不是像大樹這樣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爲我們付出了許許多多,我們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用一顆孝心回報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已經長大了,已經懂事了!願天下的父母都幸福快樂。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讀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實做好自己並不難。作爲一名職業女性,工作經常陷入一種疲勞的狀態,經常會被學生的問題搞得自己覺得很累,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但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所影響,開始經常抱怨這,抱怨那,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教師這個職業,剛參加工作時的熱情減少了,這種心情影響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師的影響,“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

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爲什麼不天天開心呢?可是,每天出現的讓人頭疼的事情,讓人頭疼的學生,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呢?我經常想: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儘量把課上好,儘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又怎麼能不高興呢?

多麼簡單多麼樸素的道理,爲什麼我當初就沒想到呢,想想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難免會與人產生摩擦,如果我們只盯着別人的錯誤,那麼只能讓矛盾越來越激化,但是我們如果想別人的優點,就會使我們很快的冰釋前嫌,問什麼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學生與老師的身上就這麼不可調和呢?其實還是緣於“愛”,如果我們給學生多點,再多點的愛,對於他們的錯誤我們都用理解之心,包容之心,責任之心看待,而不去苛求他們像成年人那麼懂事,師生關係會不會更和諧一點呢?在衆多的壓力與競爭下,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論遇上什麼困難都不要氣餒,積極心態戰勝一切困難,一樣可以做到優優秀。

事實證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優秀。我們更不必爲自己趕不上別人而太過自責,也不必因爲境遇不好而太過感傷,怨天憂人。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追隨自己心靈的選擇,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會變成一個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對此我的理解就是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形式不同,成功的意義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實現理想,並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標準並不是單一的,社會給每個人提供了不同的舞臺,只要在自己的舞臺上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限,無論是令人矚目還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當然,在現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實永遠存在着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調節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自己。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纔可能成爲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纔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着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爲一名名師。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孩子們對老師非常信任。“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事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雖然我是一位語文教師,但對數學教學也從不放棄,我堅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學生就會給我回報,我做了,我也得到了。

以好帶差,以小組牽動班級整體,發揮小老師的作用,以習慣培養爲重點,以學科知識爲基礎,以拓展思維、能力爲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是我教學工作的宗旨,也許正是自己在平日的工作中做細點點滴滴,所以期末考試,學生的書面書寫乾淨整潔,能夠仔細的答題,班級的各項成績好。

低年級的小科課較少,大量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支配的,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搞好輔導也成了我們平日的重頭戲,及時調整教學狀況查漏補缺,讓學生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有收穫,在輔導中也能拓展思維。

大量的輔導,必然規律帶來批改量的增多,尤其是低年級,不批改是根本不行的,低年級必須面批面改,自己也能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在漂亮的字上畫個圓圈,在乾淨的本子上畫朵小花或者小五星。班級38名同學,每位同學的本上都留下我認真批改、圈圈點點的痕跡。也正是因爲種種原因,學生很願意把自己的作業本整理乾乾淨淨讓我欣賞,讓我評價。在批改輔導中,我特別注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本着上課多叫幾次,批改多圈幾次的原則,把更多的機會送給他們,只要他們肯努力,我願意這樣去做,不厭其煩。

還記得和學生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清楚流利地表達,還記得學生清脆悅耳、富有情感韻味的朗讀,讀課文各種不同的表演,識字也很有趣,可以加動作或者表演,如:“躲藏”我躲起來。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朗讀能力、書寫習慣正在學生身上紮根,這又一次讓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教師注重什麼,學生就會展現什麼,同時也就收穫什麼。讀《施捨的樹》心得體會

我讀了《施捨的樹》這篇文章後,我被文中的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這棵大樹爲小男孩做了許多事:讓小男孩在樹蔭裏休息,讓小男孩在它的樹幹上盪鞦韆,讓小男孩把它的樹枝砍下來做間屋,讓小男孩把它的樹幹鋸下來做船,讓小男孩坐在它的樹墩上休息。讀着讀着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媽媽很關心我,愛護我,天天燒飯給我吃,忙裏忙外,不讓我受一點傷害和委屈。

有一次,我發高燒了,頭暈乎乎的,媽媽騎着自行車馱着我到醫院裏去。在路上,媽媽一會兒問我:“卉卉,你要不要緊?”一會兒又對我說:“堅持一會兒,我們要到醫院了。”忽然,一輛卡車從我身旁經過,我乍一聽這聲音後一驚,人一下子跌倒在地上,媽媽心急如焚,立即放下自行車,把我抱在車上,一個勁地自責自己。到了醫院,醫生經過一番診斷,說:“沒什麼大礙,只需要掛兩瓶水。”我聽後有些害

怕掛水,媽媽對我說:“寶貝,放心吧,沒事,針扎一下像蚊子咬一樣。”我聽後點了點頭,心寬了許多。掛了兩個多小時,我的病情明顯好轉,媽媽心中的一塊石頭才漸漸放下。啊,媽媽,你就像那文中的大樹!爲我無私的奉獻!

其實,天下的父母親哪一個不是像大樹這樣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爲我們付出了許許多多,我們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用一顆孝心回報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已經長大了,已經懂事了!願天下的父母都幸福快樂。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一份特別教案》讀書心得體會

讀了《一份特別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爲: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爲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師生關係主導在教師,據有關調查表明,教師的行爲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爲影響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於教師,66的學生認爲自己和班主任的關係還可以,24的學生認爲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因爲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爲自己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爲和老師關係不太好,原因是因爲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爲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而且,師生關係和學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聯繫。隨着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說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教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瞭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認爲自己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

師愛最爲公衆期待 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爲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教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爲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

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爲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裏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

國小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每每拿起《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不禁被其封面所吸引:一羣天真爛漫的孩子圍着面帶笑容的雷夫老師,這情景真是讓人心生愜意,情有所觸。從教數年的我們是否擁有過這樣的曾經,是否總以信任取代恐懼,是否足以做孩子可靠的肩膀,是否有勇氣引領孩子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否能夠在教室裏與孩子們擁有一次奇蹟產生的歷程,是否真的能夠讓孩子們變成愛學習的天使……

自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就不停的對自己的課堂有所反思,真的想要擁有一次“課堂奇蹟”。終於,11月1日上午第三課,我帶着孩子們,在操場上了進行了一節別開生面的英語課。因爲我們學校沒有多媒體教室,一直都是傳統教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書寫着教育之夢。但是,作爲年輕教師,一名新時代教師總要時時充電,與時俱進。學校條件有限,我們就必須自己創造條件,爲自己更爲學生創設出新穎,充滿活力的課堂模式。

就像今天,爲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我把英語教學課堂轉移到學校操場上,搭建英語口語交際舞臺,設置遊戲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口語交流,理解詞彙,學會句法,變枯燥的英語教學爲學生仿真說話、快樂遊戲,強化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和運用。整節課最大程度地發揮了學生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從快樂中學會、運用、掌握英語知識。在學習中找快樂,在快樂中學英語,做到樂學,會學,愛學是本課時的最終目標。

學生在哪裏,哪裏就是我們的“教室”。雷夫說過教室與教室原來可以如此不同:因爲決定教室尺度的是教師,尤其是國小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是——無限,就像操場上空的藍天如此浩瀚無邊。

一所學校可以沒有高樓大廈,可以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設施,甚至一流的生源,但是卻不可以沒有學校教師所獨有的思想,和諧健康的校園精神文化生活。因爲,惟有科學的性格化的思想才能支撐起一所學校真正意義上的“高樓大廈”。

書還在品讀,收穫還會有┈┈

熱門標籤